李振国违规占资1.1亿分红落袋7.6亿 九芝堂8年盈利30.9亿掏空式分红30.4亿已遭ST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黄聪

李振国2015年成为九芝堂实控人后,似乎特别“缺钱”。

5月20日,深交所向九芝堂(000989.SZ,证券简称“ST九芝”)下发问询函,针对资金占用问题,监管部门要求上市公司说明非公司账户的具体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开立时间、持有人、实际控制人、是否存在关联关系等问题。

九芝堂2023年年报显示,近两年来,李振国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合计达1.12亿元。

需要注意的是,自李振国2016年担任九芝堂董事长以来,公司一直大气分红,8年来累计分红30.38亿元。同期,公司累计净利润30.9亿元,几乎将所获利润全部用于分红,而李振国独揽约7.6亿元。

但同时,李振国质押股份数量持续走高,5月16日,九芝堂发布质押公告显示,李振国累计被质押数量达2.07亿股,质押比例为95.94%。

质押股份52.78%半年内到期

九芝堂前身“劳九芝堂药铺”起源于清顺治七年,即公元1650年。现代的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于1999年设立,并于2000年在深交所上市。

目前,九芝堂拥有“九芝堂”“友搏”两大品牌,前者包括传统中药类产品,如六味地黄丸、逍遥丸、安宫牛黄丸、驴胶补血颗粒等;后者则主营现代中药,主要为前文提到的疏血通注射液。

2015年,九芝堂以约65亿元收购友搏药业100%股权,同时向友搏药业实控人李振国转让8350万股九芝堂股份。

由此,友搏药业借壳上市,九芝堂则获得了疏血通注射液,公司实控人也变更为李振国。

2016年1月,九芝堂公告称,公司选举李振国为公司董事长。

李振国上任后,在分红方面,九芝堂可以用“大气”来形容。

2015年年报显示,九芝堂分红3.02亿元,而此前公司已连续两年没有分红。

2024年5月20日晚间,九芝堂发布2023年度分红派息实施公告显示,公司拟10派4元(含税),分红总额达3.42亿元。

2020年至2023年,九芝堂净利润分别为2.72亿元、2.71亿元、3.58亿元和2.97亿元,除了2022年分红率接近100%外,其他3年分红率均超过100%。

总体来看,李振国上任8年来,九芝堂累计分红30.38亿元。同期,公司累计净利润30.9亿元,几乎将所获利润全部用于分红,而李振国独揽约7.6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长江商报记者发现,2015年12月,李振国首次质押九芝堂股份,质押比例占其所持股份的52.48%。

随后,李振国质押股份数量有增有减,但整体持续走高。

2024年5月16日,九芝堂发布质押公告显示,公司控股股东李振国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数量达2.15亿股,持股比例达25.17%,累计被质押数量达2.07亿股,质押比例为95.94%。

公告显示,李振国未来半年内到期的质押股份累计数量为1.14亿股,占其所持股份的52.78%,占公司总股本的13.28%,对应融资余额为5.35亿元;未来一年内到期(不含半年内到期)的质押股份累计数量为1296万股,占其所持股份6.02%,占公司总股本的1.51%,对应融资余额为5000万元。

质押公告中,九芝堂特别强调,李振国目前不存在非经营性资金占用、违规担保等侵害公司利益的情形。

因内控重大缺陷被ST

不过,李振国存在多次非经营性资金占用、违规担保的情况。

近日,九芝堂在发布2023年年报的同时,还发布了前期会计差错更正公告等文件。

公告指出,经自查,九芝堂发现公司二级全资子公司博搏医药2022年存在使用非公司银行账户收取疏血通注射液销售代理权保证金的情形,导致公司2022年未对前述所涉资金进行会计处理,产生财务错报。

该事件还牵涉出九芝堂的两项违规行为,分别是2022年年报信息披露不准确,以及控股股东非经营性占用上市公司资金。

具体而言,2022年和2024年,博搏医药分别使用非公司银行账户收取疏血通注射液销售代理权保证金4920万元、670万元。

追溯调整后,九芝堂相应调增2022年12月31日其他应收款4341.5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57.125万元、其他应付款4570万元,调增2022年信用减值损失228.5万元、调减2022年所得税费用57.125万元,对2022年期初留存收益无影响、影响2022年净利润-171.375万元。

另外,前述收取保证金的非公司银行账户中,存在部分资金经由第三方间接向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董事长李振国借出的情形,构成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其中,2022年3月至9月、2022年9月至10月、2022年10月至2024年3月,分别占用3000万元、4500万元、3700万元。

综合来看,两年间,李振国非经营性资金占用达1.12亿元。

由此,证监会湖南监管局对九芝堂及李振国、徐向平、韩辰骁、张梁彬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并拟对公司开展专项核查。

由于前述内控重大缺陷事项,4月26日起,九芝堂股票简称由“九芝堂”变更为“ST九芝”。

2023年年报显示,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九芝堂2023年度内部控制出具了否定意见。公司使用非公司账户收取保证金,该账户中的部分资金通过借款形式间接流向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李振国。

截至2023年末,九芝堂通过非公司账户收取保证金余额4270万元,李振国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余额为3700万元。截至2023年年报披露日,非公司账户收取的保证金已全部退回,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及占用期间利息已全部偿还。

对此,5月20日,深交所下发问询函,要求九芝堂说明非公司账户的具体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开立时间、持有人、实际控制人、是否存在关联关系等;列示非公司账户各年度收取保证金金额、退回保证金金额等问题。

视觉中国图


千亿券商合并背后:资本大鳄41岁自杀,妻子守业身家320亿

作者 市界 胡萌

编辑 朗明

近日,国联证券鲸吞国金证券的背后,将已经离世的金融奇才魏东再次推到人们的视野中。

提及魏东,也许现在的年轻人已经鲜少有所耳闻,但在十多年前,魏东是资本市场的弄潮儿,在短短数十年的时间里,手握数家上市公司,财富达到70亿。然而这位备受瞩目的资本宠儿却在2008年4月从自家九楼纵身跳下,离开了这个他曾经留恋了41年的人世。

彼时,魏东的自杀成谜,金融帝国“涌金系”的接手也多次被争议。时隔12年,“涌金系”唯一控股的公司只剩下国金证券,此次千亿券商合作后,魏东一手打造的“涌金帝国”也将失去其最后的象征。

1967年魏东呱呱坠地,相比于那个年代的困苦,他的家庭颇为优渥,父母均是高知。

据了解,魏东父亲是会计学界的知名人物魏振雄,曾任中央 财经 大学教授,中惠会计师事务所董事长,参与制定了中国一系列的会计制度,并为我国培育了很多会计行业的人才。母亲也是中财保险系员工。

一方面,魏东也从小耳濡目染,培育出敏锐的金融嗅觉。另一方面,家庭氛围的低调也贯穿其整个人生。媒体报道,魏东生前从未接受过采访,即便是在其人生最为辉煌的时刻,网络上也少有其本人的头像流出。

90年代初,24岁的魏东从中央 财经 大学经管系本科毕业,随后进入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以下简称“中经开”)工作,一度做到中经开的证券部主管,位列当时上海期货业四大高人。

关于魏东江湖地位的奠定则是基于1995年的327国债事件。彼时,正是中国经济转轨时期,资本市场的各项制度尚未建立好。魏东紧随中经开做多327国债,成功逼退空头辽国发和万国证劵,从中获利颇多。有人称,魏东从中的获利有2亿元。

也就是1994年上半年,魏东成立了中外合资的北京涌金 财经 顾问有限公司。1995年,魏东又相继成立了上海金钱豹实业有限公司、上海涌金理财顾问公司,前者在1996年前后更名为涌金集团公司。

尽管魏东的第一笔大额资金2亿元的获利未得到证实。紧接着,1999年魏东又以1.8亿注册资金创建了湖南涌金公司,这也是“涌金系”资本王国建立的抓点,随后开启了在资本市场中的翻云覆雨。

事实上,2003年之前,许多金融监管领域都处于真空状态,对民营资本进入金融领域也缺乏风控和监管。随着一行三会分业监管体制的建立健全,股权交易市场规范发展,此前资本大鳄的成功模式难以被复制。

正因为如此,涌金系被看作是A股最后一个“系”,魏东本人也被称作“中国资本市场江湖最后一个大佬”。

经济学家巴曙松将魏东一手创立的“涌金系”以2002年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在他的描述中,2002年之前的涌金系抓住了中国经济转轨的政策机会,借助政策盲点进行套利。

“当时股票市场还在 探索 阶段,信息不对称,拥有信息渠道或是消息灵通的投资者往往能够先行一步。”巴曙松认为。

据了解,魏东带领下的涌金系,最初只是参与股权投资,持股一段时间后迅速离场,从而进行获利。比如,涌金通过投资闽福发在2000年套现1.05亿元,年化收益率达到577.8%。

1996年,涌金先后收购了金荔股份、精密富恩、哈慈股份等公司的法人股,对这三家公司的投资以亏损告终。其所持有的银河动力、中宝股份、天华股份等法人股中获利1.5亿元,投资收益率超过100%。

1999年,涌金参与了三九医药、首旅股份、诚志股份、丝绸股份、波导股份等多家公司的IPO,两年内获利1.4亿左右。

1999年底,涌金系以知金 科技 为平台,孵化了多个创业企业,比如青岛软控和北青传媒、万方数据、中科软件等企业,获利颇多。

2002年后,其投资逐渐成型,主要转向医药+金融的产融模式。2002年1月,涌金系逐渐控股传统民族品牌九芝堂,控股比例一度增加至59.5%。并在千金药业上市前成为其第二大股东,最终占比17.32%。

2005年,涌金系通过一系列造作控股成都证券,也就是现在的国金证券。2007年3月 国金证券借壳后的成都建投复牌,使得魏东持股市值暴涨至13亿元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涌金系当初操控国金证券上市的一系列操作,业内对其违规之处多有议论。

随后涌金系赶上了证券公司改制上市的班车,其参股的交通银行从香港资本市场成功返回A股市场,两个月内帐面盈利1.05亿。此外,涌金系还参股云南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通过涌金实业和纳米创业实际控股云南信托。

彼时,“涌金系”正值辉煌时期,旗下控股数家上市公司,还有不少参股企业在排队上市。基于此,当时也是魏东的高光时刻。

2008年4月,魏东从自家9楼一跃而下,留给公众不少遐想。随后魏东妻子陈金霞接管“涌金系”。

在近12年里,单从控股和参股上市公司的数量来看,涌金系似乎在不断做减法,逐渐摆脱以往资本运作的“大鳄”形象。

2015年5月,陈金霞掌门的“涌金系”以15.03亿元出让了九芝堂的控制权。东北友博药业的李振国借壳九芝堂上市,取代陈金霞成为新的实控人。“涌金系”的九芝堂集团持股比例降至5%以下。

与此同时,“涌金系”还多次减持千金药业股票至2.3%。

至此,魏东时期遗留下来的核心金融股权资产中,仅剩国金证券一个上市平台。如今,国金证券的控股权也即将被丢掉。

值得注意的是,在“涌金系”不断淡出的背后,是陈金霞旗下不断扩张的投资帝国。市界此前报道,目前涌金集团旗下的涌铧投资已在高端制造、IT、医药 健康 、教育文化、大消费等多个领域56家企业进行布局。

其中高端制造中包含大华股份、秦安机电等多个上市公司,共16家企业;新能源新材料中包含晶瑞化学等7家企业;医药 健康 领域包含千金药业等11家企业;环保领域包含碧水源等3家企业;教育文化方面包含沪江、哒哒英语等9家企业;大消费领域包含东易日盛等8家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陈金霞掌管下的涌金系和她本人一样低调。不同于丈夫对入驻公司控股权的死守,她本人更倾向于快进快出。在具体的投资中,“涌金系”似乎比较巧妙地控制了持股比例,一般在投资项目上市后,持股比例多低于5%的监管红线,且避开了十大股东之位。

然而从财富规模来看,陈金霞本人也不负丈夫所托,在短短12年的时间里,将丈夫遗留下的70亿资产发展到如今的300多亿。截至2020年2月26日,陈金霞以320亿元人民币财富名列《胡润全球富豪榜》第555位。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eji312/10916.html
阿兰时隔2年回归!费南多艾克森入选 申花7人 国足公布29人
浓眉 阿德巴约 琼斯 文班 NBA本季最佳防守一阵 戈贝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