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郑州佳龙食品有限公司(下称“佳龙食品”)推出了玉米饱饱和零零笋两款健康化产品,主要原材料是玉米和笋。而此前佳龙食品的招牌产品则是“五谷杂粮辣条”、“鲜笋魔芋”、“手撕素牛排”等辣条类产品。佳龙食品董事长李远征在佳龙品牌健康战略暨新品发布会上表示,如果继续沿用老一套,不进行品类的转型,消费者不会给予青睐。
在产品走向健康化的过程中,佳龙也面对不少压力,主要表现在各项成本会有所提高。“随着健康零食市场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这个赛道,竞争越来越激烈。我们在产品的开发和生产过程中,是有成本控制和盈利压力的。健康零食的原材料成本相对比较高,加之激烈的市场竞争,营销成本也会变高。”佳龙食品总经理杨琼在接受包括第一财经在内的媒体采访时表示。
不只是佳龙。健康化的风潮也刮向了辣条界的“龙头老大”卫龙美味(9985.HK)。
财报数据显示,从2022年至2023年,卫龙的主营产品调味面制品(指辣条类产品)的收入占比在下滑,从2022年的58.7%下降至2023年的52.3%。而蔬菜制品业务收入快速增长,2022年占总收入的36.6%,2023年占总收入的43.5%。在销量上,蔬菜制品从2022年的5.45万吨上升到2023年的7.15万吨,同比增加31.1%。
辣条企业不断走向健康化与当下消费者饮食习惯的改变有较大关系。在本次发布会的圆桌论坛环节上,厦门国贸国际贸易供应链产业研究院资深研究员余志红表示,休闲食品企业面临着转型升级,一方面是本来的存量市场有限,行业内卷比较严重;另外,消费者对健康追求越来越高,购买商品会看配料表,看有没有添加剂,看是不是无糖的低脂食品。在这样的新的消费趋势的情况之下,促使企业需要转型升级和做产品优化。
从1994年辣条行业起步开始,截至2022年,国内辣条行业已经超过500亿市场规模,但其“高油、高盐、高添加、低营养”的特点,让一部分消费者认为辣条属于“废品食品”,但也有一部分消费者因为口味而爱不释手,特别是一部分年轻消费群体乃至学生。
2022年10月1日,调味面制品(QB/T 5729 -2022)首个行业标准正式实施。这份调味面制品的轻工行业标准,也是近年来俗称的“辣条”的首份行业标准。行标中对调味面制品的定义、原料要求、感官要求、污染物限量、微生物限量、出厂检测等作出了明确规定,这对于行业监管有更积极的意义。
而辣条类食品的营养健康问题也曾受到监管部门的关注。2019年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曾发出质量安全监管公告,要求辣条生产企业不得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并倡导生产企业降低调味面制品中盐、脂肪、糖含量,提升产品营养健康水平,并要求各地教育、卫生、市场监管部门要指导学校加强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教育,培养中小学生的健康饮食习惯。
我国2019年出台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曾提出合理膳食行动,重点鼓励全社会减盐、减油、减糖,提倡到2030年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不高于5g,成人人均每日食用油摄入量不高于25-30g,人均每日添加糖摄入量不高于25g。
鸽鸽辣条为什么不火了
鸽鸽辣条曾经风靡一时,但如今市场上的热度似乎有所降低。 原因可能如下:1. 市场竞争加剧:随着休闲食品市场的不断扩大,消费者对于辣条等零食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更多的品牌和产品涌入市场,使得鸽鸽辣条等传统品牌的竞争优势逐渐减弱。 2. 产品创新不足:鸽鸽辣条在产品创新方面相对有限,多年来一直沿用传统配方和生产工艺,而市场上的需求却在不断变化。 这使得消费者对于鸽鸽辣条的新鲜感和购买欲望有所降低。 3. 健康消费观念的提升: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对于食品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变化。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食品的成分、生产工艺和卫生条件,对于过度加工、添加剂过多的食品保持谨慎态度。 这可能使得部分消费者对于鸽鸽辣条等传统辣条产生了疑虑和担忧。 4. 监管环境的变化:辣条类零食一度受到监管部门的严格监管,被认为是过度加工、添加剂过多的食品。 尽管监管部门对此类产品进行了规范和整顿,但部分消费者对于辣条类零食的印象仍然受到影响,对于鸽鸽辣条的购买意愿也有所下降。 综上所述,鸽鸽辣条之所以不火,可能与其在市场竞争中的劣势、产品创新不足、健康消费观念的提升以及监管环境的变化有关。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鸽鸽辣条没有发展前景。 通过产品创新、提升品质、加强品牌营销等策略,鸽鸽辣条仍然有可能重新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卫龙半年亏损达2.61亿元,曾经的“辣条一哥”为何不再受宠?
曾经的辣条一哥卫龙之所以会不再受宠,主要是因为现在市面上各种品牌层次不穷,而且它的味道发生一定的改变,消费者不再买账。
现在市面上各种辣条的品牌可以说是非常的多,一部分品牌主打他的销量,辣条的价格很低而且口味也受到消费者的喜欢,对于之前的辣条一哥卫龙来说,很多消费者已经逐渐改变了对它的购买力。
卫龙半年亏损2.61亿元。
根据最新消息我们了解到,在今年上半年的整个时间段内卫龙辣条一直属于亏损阶段,而且他们的亏损额已经达到了2.61亿元,对于这个的原因公司方面也做出了一定的解释,他们声称是由于前期投资的一部分股份的原因才导致净利润不断的下降。
口味的改变。
其实卫龙辣条从一开始的受欢迎到现在的逐渐冷落,主要是因为他的口味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原材料方面由于许多产品的费用不断的上升,因此他们在一些口味方面发生了比较大的转变,但对于部分消费者来说,他们最喜欢的就是卫龙的口味。 同样价格口味发生了变化,大部分人可能会选择购买其他品牌的产品,毕竟辣条这种零食吃的就是开心。
其他品牌的竞争。
现在市面上的辣条种类可以说是非常的多,除了卫龙之外,其他品牌的辣条也非常受消费者的欢迎,而且他们的价格普遍要比卫龙低很多,这对于大部分消费者而言肯定是要买便宜的,毕竟大家的贪图便宜心理比较严重。 从2001年卫龙辣条开始生产,就一直在不断的积累消费者,但随着其他品牌的不断打压和竞争,导致卫龙在各方面已经逐渐的落后,如果不做出一定的改变,会越来越亏损。
卫龙赴港上市到底是众望所归还是自救?
继“包子铺”、“打印店”接连宣布IPO之后,“辣条一哥”卫龙也要被中国人吃上市了。 5月12日,卫龙正式向港交所提交IPO申请,传闻已久的上市终于成真,这意味着,“全球辣条第一股”或将诞生。 卫龙食品的快速走红离不开品牌营销,让卫龙辣条一跃成为与老干妈齐名的“民族之光”,凭什么靠卖辣条坐拥了百亿身家?1、为了甩掉“土味”,最先从包装袋开始转变。 卫龙食品升级销售后采用纯白色不透明包装走起了“高大上”路线,再加上“约吗”“冷静”“压惊”“任性”等流行语,吸引了潮流的年轻消费群体。 2、卫龙的营销手段确实比较聪明,蹭热度营销充满了话题性,既省钱又益于营销。 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大火时,卫龙发起“奔跑吧,辣条”的活动;在iPhone7上市时,卫龙也推出了模仿苹果首页图片设计的“辣条7”等等。 此外,卫龙还玩起了跨界,以辣条为主要内容,推出了耳环、背包、雨伞、手机壳、抱枕等周边。 3、自黑,恶搞层出不穷,显然,在热点营销方面,卫龙已然成为零食界的老司机。 在“618”活动快到的时候,卫龙辣条的天猫旗舰店被网友“黑”了。 整个网店的页面充斥着惊悚的气息,犹如电影中黑社会追债的场景一样,满屏的“凭什么不给我发货”。 此外,卫龙近两年快速增长,据悉今年销量可能超过30亿,卫龙在国内已经没有竞争对手。 而能够在没有资金、没有人脉、没有学历的状况下坚持创业。 能够在同行混乱下坚持品牌化,能够在小作坊生产中坚守机械化生产,能够在寒冬中以创新突围……卫龙绝对不会容忍自己停滞不前,在国内没有压力的状况下,通过海外市场开拓。 保持自己团队的积极性,缺世保持品牌的活力,无疑是卫龙保持自己卓尔不群的最好选择。 其实卫龙并没有表面上那么风光,卫龙的问题也是真真实实存在问题的。 1、政策风险:辣条一直被视为废品食品,高油、高盐、重口味。 虽然目前口味占了上方,但休闲食品健康化的大趋势不容忽视。 2019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加强调味面制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公告。 明确辣条食品管理标准,并要求企业改善产品配方,降低辣条中盐、脂肪、糖含量,提升产品营养健康水平。 2、行业风险:辣条行业入行门槛低,利润高,吸引了众多休闲零食巨头的进入。 比如,良品铺子推出“口红”辣条,不但能吃还能上色,吸引了大批消费者。 三只松鼠则推出“约辣”系列,仅仅用时7个月,就实现了480万的销量。 盐津铺子则主打粗粮辣条,推出“小新王子”这一辣条品牌,并邀请林更新为其代言。 虽然这些品牌的辣条业务营收还远远比不上卫龙,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分走了卫龙的部分蛋糕。 3、食品安全问题:早在2018年12月,卫龙就曾传出上市消息。 但因频繁爆出的食品安全问题不了了之。 除了被监管机构点名外,卫龙在也曾受包括经销商和消费者在内的上下游用户投诉。 有消费者称收到的辣条已发霉或在包装袋中吃出虫子、头发、石头等异物。 不过令卫龙更为“焦头烂额”的是,为了分得一杯羹,各品牌竞相玩起的价格战。 在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上,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盐津铺子、卫龙食品的辣条价格均在10元-15元左右,参与折扣后价格可降至10元以下。 然而,三只松鼠、盐津铺子甚至低至8元以下。 面对低价竞争,靠辣条作为主要营收来源的卫龙,需要开拓新的增长点。 上市只是策略。 日渐拥挤的赛道让卫龙不得不做出改变,面对各大零食厂商冲击,卫龙开始扩充产品线。 相继推出干脆面、魔芋爽、自热火锅、土豆片、藕块、酸辣粉、小香肠、卤蛋等一系列产品,但结果并不如人意。 2020财年三只松鼠营收97.94亿,良品铺子营收78.94亿,均远超卫龙2020年41.3亿的营收。 为了应对新的变化,卫龙也开始在研发上发力。 专门设立了辣味休闲食品中央研究院,经过专业研发人员对产品口味、配料、包装等的体验论证,研发辣条新品。 不管是为了应对市场竞争还是自我变革的需求,卫龙都需要资本市场的助力。 所以,从2018年开始,卫龙就曾多次传出要赴港IPO,如今终于传来好消息。 但想要在资本市场畅通无阻并不容易。 跑在前头的其他零食品牌就是很好的例子。 比如上市后的三只松鼠,去年九月被IDG等股东连续减持累计套现近10亿元,到去年年底股价腰斩、市值缩水一半,今年1月再被减持。 无独有偶,良品铺子也在今年2月被高瓴资本减持套现15亿元。 另一家网红零食企业百草味,虽从原公司被高价卖出,但市场份额逐步下滑,同样证明了网红零食当下的窘境。 经历了上市的高光时刻,风口上的零食行业龙头无一幸免,都经历了流量下滑、资本套现,从香饽饽到资本离去。 如今卫龙上市在即,是否重现此难堪景象,并不好说。 几大龙头上市既高光,凸显出的是万亿市场规模的休闲食品领域未来故事越来越难讲。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里,如何跳出同质化,寻找新的价值增长点,将是企业需要好好考虑的一大问题。 2020年中国休闲食品销售总额为3429亿元人民币。 欧睿预计,到2025年将以年复合增长率5.7%增长至4529亿元人民币。 市场的庞大,意味着入局者不会少。 卫龙在它所处的“辣味零食界”,份额不到10%,剩余还有90%在虎视眈眈。 从质量保证到产品出新,卫龙面临的内外危机并不少。 以卫龙的700亿元估值来计算,此次融资资方给到的PE为88倍。 截至5月12日,过去一年三只松鼠、洽洽、盐津铺子、良品铺子、桃李面包PE整体大约在40倍-200倍之间浮动,且多数在40~100倍左右。 这意味着,卫龙的估值整体属于中等偏高的水平。 综合卫龙面临的种种挑战,“辣条一哥”在一级市场的估值水平,能否在二级市场兑现仍是未知数。 对于营收高度依赖辣条品类的卫龙,可以说命系辣条的品质与口碑,一旦辣条被曝光存在质量问题,对于企业是极为致命的。 在上市之后,辣条的质量与口碑就像一颗“定时炸弹”,决定它在资本市场的表现。 赛道日益拥挤,品类过于单一,“辣条王国”卫龙食品是否能借摆脱“不健康”标签,找到新的盈利增长点,仍然面临众多未知。 同时,喜爱养生消费的年轻一代,在生活中是否会高频复购辣条,需要我们打一个问号。 卫龙的奋斗史是励志的,二十多年从小作坊华丽逆袭为百亿上市公司,成功的关键就是在于踏踏实实做产品,积极拥抱新变化。 不过目前公司卖出圈的只有一款辣条,易复制、门槛低,容易被友商抄袭甚至降维打击,要真想讲好百亿估值的资本故事,还差点儿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