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经常和家长聊个30分钟的通话,家长普遍反馈孩子对钱没有概念。不知道搞钱的重要性,特别理想化,也特别情绪化。看上去很佛,没有欲望,没有内驱力的感觉。搞得家长自己很焦虑。
家长有这层疑惑其实很正常,因为不只是孩子不懂搞钱的本质和逻辑,家长自己也没这层的认知。他们自己一知半解,所以就想不通怎么合理的去引导孩子。所以很难受,而且只能自己难受,把负面情绪发给孩子。反而起到反效果。
那么问题来了,有没有方法论让孩子快速明白搞钱的重要性。我今天想了下,是有的。今天重点聊下这个,掰开了把这个认知思维讲明白。
一、家长直接给孩子断供!
要让孩子成长,明白搞钱的重要吗,明白搞钱这个动作其实是贯穿整个人生的唯一办法就是让他们直接接触。触底才能反弹。
我的建议是,家里在中产线以上的,可以直接给你远在英国或澳洲的好大儿和亲闺女断供。理由都给你们想好了,经济不景气,生意不好做,行情不好,都赔进去了。家里管不了你了,死扣出来一个月的生活费,都给你了。剩下的靠你自己了,在英国绝地求生吧。
不做生意的可以编个幌子,说理财失败,进了资金盘,自己犯蠢加了杠杆。本想着单车变摩托,结果家里直接低调,就剩这么多了,剩下的路你自己看着办吧。
学生自己当然懵b了,他们会快速的经历无措彷徨之后,然后开始冷静起来,因为还是要生存的。而这能让他快速的和社会硬着陆。他们会迅速的发现,这是一个价值交换的社会,一切东西都需要支付力,而搞钱是解决一切支付行动的唯一途径。
孩子会近距离感受到人情冷暖,舒适区没办法待了,一个月之后真的绝地求生去了。断供的过程中,你不用说,他们都会经历背叛,同学的白眼,生存的压力,女朋友的翻脸不认人,关系亲密人的疏远。人性的考验一下子就上来了。这种硬着陆会让孩子迅速人间清醒起来,能留学的孩子和家庭,智商和基础认知是没问题的。只是有一层窗户纸没回过味。
所以这剂猛药就是让孩子快速清醒的,让他快速脱离舒适区,快速的远离你提供的舒适区。明白这个社会的本质是竞争关系,是价值交换。而不是源于血缘的无限索取。你家里条件越好,孩子就索取更多,贪婪的享受你提供的好处,是个正常人都会一直待下去。尤其是那些认知不高的家长,不懂得和孩子玩价值交换的游戏。供给不平衡,孩子自然不懂搞钱的游戏。
正确认知孩子的教育问题
小孩爱打人是不善于沟通的表现
贝贝是个漂亮的小姑娘,大大的眼睛一眨一眨的,充满着灵性。 可我发现,贝贝从不愿与人沟通,和小朋友玩时,合得来就玩,合不来就打。 我想向她了解情况时,她总低着头一句不说。
没有办法,在疑惑中我与贝贝妈妈进行了沟通。 贝贝妈妈告诉我,贝贝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婶婶,还有哥哥都住在一起。 贝贝4岁,哥哥5岁,由于年龄小,所以总吵架。 每次贝贝都把哥哥打哭。 在大人眼里被打哭的是弱者,所以从不问缘由,总先说她,开始时她还会争辩几句,后来就不说话了,总是气鼓鼓的,很不服气。
听了贝贝妈妈的一番话,我找到了问题的症结。 主要原因还是家长没有和孩子沟通好,凡事都先入为主,认为被打的是弱者,应该受保护,而打人的当然要受批评。 从不好好问明原因,致使孩子不去寻求其他解决问题的方法,只会用武力解决问题。
我向贝贝妈妈介绍了亲子沟通的方法——开放式倾听,再发现贝贝和哥哥吵架时,可以先问她:“你是不是觉得哥哥很令你生气,所以你才会打他的。 ”当孩子听你这么说时,她会觉得你没有责备她,从情感上就不会抵触你,她会说出心中的想法。 知道她是怎么想的后,再征求她的意见,看有没有不用打就可以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样,不仅能拉近和孩子的情感,还能帮她解决问题。
贝贝妈妈听后,决定试一试。 当发现问题时,不再一味责怪,而是试着倾听孩子的想法,然后和孩子一起想办法解决。 贝贝在园时,我为她创造与其他幼儿交流沟通的机会,并让她及时说出心中的感受。 与此同时,我和家长还定期进行沟通,以了解贝贝的近期情况。
功夫不负有心人,贝贝在一天天起着变化。 现在,贝贝不仅能主动与他人沟通,还能帮小朋友解决一些小事情。 当看到我们赞赏的目光时,她会很自豪地笑笑,那双大眼睛看上去更漂亮了。
孩子们最需要的关爱是怎么样的?
1、过多的干涉,带给孩子的是无奈
比如青春期早恋等,学会与孩子沟通,并指导孩子掌握与人沟通和正确交往的方法,对于孩子们对异性朦胧的感觉既不绝对的否定干涉,也要把影响学习等后果和孩子交心,让孩子们愉快的接受朋友的友善,面对生活中一个个的问题,解决并度过一个个难关,你会发现,你有个出色的孩子!而且这种说明白的事情,他们还会好奇的非要试试吗?因此说,当孩子过分好奇的时候,也可能是你们的干涉为他们创造了更多探究与神秘的氛围。
2、过高的期望,带给孩子的是无望
亲爱的爸爸妈妈们不要以“爸爸妈妈都是为你好”为由去逼孩子,有时逼子成龙,龙就会变成虫。 所以正确的评估自己孩子的能力和潜力,为孩子们设想的目标永远是能让孩子跳一跳够得到的,与孩子们多沟通,问问他们的想法和需要,让孩子们有更多的自主性,在不逼迫他的情况下,鼓励他做事情所让孩子得到的锻炼,要比被迫所让孩子受到的益处更有价值,效果也会更好。
3、过度的保护,带给孩子的是无能
不会剥鸡蛋,神童们不会生活自理,女孩不会自我保护等,这些例子其实我们都已经听了很多了,因此首先我们的爸爸妈妈应该重视的是孩子自理生活能力和挫折教育的培养:让你的孩子“变”得普通一点,平凡一点,这样做并不是虐待孩子,而是给孩子一个安全的生活空间。有了好的身体,有了安全的基础才有其他呀!要想放小鸟去天空中翱翔,首先要让他们学会飞翔对吗?所以受保护过多的孩子他能“飞”吗?
4、过分的溺爱,带给孩子的是无情
不少父母对孩子的物资需求无限满足,对孩子的精神需求却很漠然,因为家长总是说:“我忙赚钱,都是为了你有好条件生活”。但亲爱的爸爸妈妈们,你们知道吗?青少年心理需要的是更多的陪伴和关怀,精神的东西有时候比物质更可贵,当你们忙碌的赚钱的时候,却造成孩子与人格格不入,甚至走向反面,问题出在孩子身上,病根很可能在父母身上呀?所以,你们想想这样的爱值得吗?你们再想想孩子们到底要的什么爱?
5、过多的指责,带给孩子的是无措
对于孩子,被认可,求得正确评价的心理需求胜过对金钱和娱乐的渴望。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如果你总是告诉孩子,别人家的孩子如何的好,他这样做或那样做都不好的话!他会认为你不爱他,他做什么都不好,那他为什么还要努力那?因为做了就是错的,你爱别的孩子。
望着那些从小疲于奔命的孩子,亲爱的爸爸妈妈们,你们有没有想过你要的到底是什么?人要学会舍得,不能企盼全得。 孩子胆小没耐心,很多时候是父母干涉和惯的,在孩子学习的路上,最需要的不是老师和家长的督学,而是观众而是掌声。 生活中有些东西不必在乎,可有些东西不能不在乎,那就是孩子对你的爱。 孩子的爱得到体现,才会产生无比的快乐。
亲子教育:让孩子听话的沟通技巧
如果想让孩子认真听自己说话,就要知道孩子的心理,这样才会在沟通的时候避免出现孩子有叛逆情绪的情况。 如果不掌握好沟通技巧,即使你是为孩子好,孩子也不会领情。
前不久听到一位妈妈说:都不知道该怎么跟我家孩子说话了。 昨儿,我说该出门找小朋友玩儿了,不过天冷,得多穿件衣服。 结果孩子死活不穿。 我最后告诉她,如果你不穿衣服,咱们就出不来门了。 这孩子脾气倔的,最后闹到在地上打滚起来。 我一生气就没理她。 等她哭够了,天也不早了,结果门愣是没出去。
这种孩子闹脾气的情况,几乎在每个家庭都存在。 可是,孩子的很多哭闹,其实都是可以避免的。 接着上面这个妈妈的问题看,我们设想两种对比情形:
第一种情形,妈妈手捧衣服对孩子说:“我们多穿一件衣服,外面冷!”处于叛逆期的孩子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不要穿衣服!”
第二种情形,妈妈说:“宝贝,穿上衣服,我们就可以出发了!”孩子往往会爽快地回答道:“好!”
为什么两种情形会有这么大的区分呢?原因在使用了不同的沟通技巧。
孩子的思维是不可逆的
最初的时候,孩子的思维非常单纯,等到大一些,会有复杂化的发展趋势,但是他的思维,仍然是不可逆的。 所谓不可逆,比如你问孩子“你的姐姐是谁”,他能回答出来。 如果你问“你姐姐的弟弟是谁”,他就无法倒推回来。 这就是为什么前面那个例子,为什么会有那么神奇的反差效果。
第一种情景中,妈妈是在用自己的思维在表达:因为天冷了,所以要多穿衣服才能出门。 可是,孩子的思维不会倒推:哦,要多穿衣服,是因为外面天冷。 相反,第二种情景中,妈妈说,穿衣服,我们就出门。 如此,孩子自动地从前往后这么梳理,觉得是这么回事。
所以,父母多用“一……就”的句式,可以引导孩子明白事件的逻辑顺序,孩子也会更易理解和听话。
少用复杂的因果推理句式,避免用“如果,就”,因为这些句子要么孩子听不懂,要么孩子有被威胁的感觉,都无法起到好的沟通效果。
尤其不要用“你如果不,我就不”。 譬如不少妈妈爱说的:“你如果不听话,我就不带你出去玩儿之类”、“你如果不把饭吃饭,我就不给你吃零食了”。 这种句式,没有给孩子提供更多的选择,很容易造成亲子沟通的不畅,而且总是负性的说辞,就像是在威胁孩子,反而会造成孩子更想去挑战妈妈设定的规矩。
我们的孩子活在非黑即白的世界
孩子小的时候,判断一切的标准非黑即白。 这种思维方式一直会持续到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前。 我一位朋友家儿子正在读小学二年级。 他告诉我这么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他带儿子看电影,儿子指着男主角问:这是好人还是坏人?可是电影里的人物角色,没有那么明显的好坏区分。 于是我这朋友就告诉儿子,这个人说不上好,也算不上坏。 他儿子显然对这个回答很不满意。 没过多一会儿,儿子又开始问:那现在,他是好人还是坏人?
这父亲才回过神来。 于是,换了个方式,很干脆地告诉儿子:他是好人。 他儿子这才长舒一口气,满意了。 对孩子来说,他们完全无法理解,这个世界可以有东西既好又坏,既不好又不坏的。 要么是好的,要么是坏的;要么是黑的,要么是白的,这就是孩子们的逻辑。
在孩子的语言能力有了发展以后,我们还会发现,孩子喜欢用“总是”“决不”“永远”之类非常极端和决绝的词,就是源于他们这个时候惯于单行线的思维模式。
为此,面对孩子含糊其辞是绝对行不通的。 若你跟孩子说“不好说”“都挺好”“你可以这样一点点那样一些”之类的话,孩子无法听懂。 所以,能够用黑白的方式去跟孩子说的东西,就用黑白去说。 不能的,就不说。 如此可以帮助孩子建立一个明确的是非观。
叛逆期的孩子尤其不爱听废话
1-3岁,无论对父母还是孩子都是个坎。 此时,孩子正处于叛逆期。 叛逆期并不是说孩子就是在胡闹。 孩子有孩子的坚持。 只有在他们发现自己无法引起父母的注意时,才会变得比较固执。
1岁以前孩子没有语言能力,父母反而可以多说,也可以讲道理,语气温暖平和,孩子反而能够听懂,感觉到父母在传达着什么。 而面对1-3岁的孩子,父母说话则要注意,必须要简洁明了。
尽量少说:“我们现在出门好不好?”“你把鞋子穿上好不好”之类的话,因为这样的句子多只会得到孩子挑衅的、否定的回答。 此时父母说话的原则:少说不,多说可以选择的东西,不要和孩子废话。 比如,不要反复啰嗦说:“你不能把鞋子放在这里那里”,“你别把鞋子放在床上!”合适的说法是:“你可以把鞋子放在床边,也可以放在鞋架上。 ”
其次,要少进行道德说教。 成人世界的道德标准对于这个时期的孩子并不适用,此时孩子犯错误也并不能上升到道德层面。 如果父母拿成人标准去要求孩子,必然会引来亲子之间的又一场战争。
凡是先关注孩子的情绪,因为孩子的所有情绪都是合理的,孩子是靠着皮肤和心灵的微妙的感觉在认识这个世界。 他们活在梦里,也不会按照常理出牌。 但是无论如何,这都是孩子成长历程中跨不过去的一步。 此时,孩子所有的情感和情绪,不管再离谱,再不可思议,都是合理且合法的,都应该得到尊重。 父母必须要接受这样的孩子,而不是嘲笑、冷漠或者粗暴阻拦。
当然,尽管孩子不需要对自己的情感和情绪负责,但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所以,如果孩子做出了破坏性行为,父母就必须介入,通过规则设立以及恰当引导,帮助孩子通过其他方式去发泄自己的坏情绪。
研究数据表明,除了少一部分孩子(大概10%)由于天生的气质类型,会比较难养,脾气会比较暴躁,40%的孩子其实都属于易养型,剩余为中间部分。 更多时候是父母自己脾气不好,缺乏方法,却还反过来觉得自己的孩子和自己的期待有差距,不是自己想要的孩子。 父母首先没有接纳自己的孩子,干脆把自己的耳朵对孩子“关闭”掉,就更加谈不上良好沟通。
听不听话,先是孩子自己的事情,立规矩前,先让孩子知道
孩子3岁之后开始共情,能够理解别人的想法和我的有可能不一样,这就给了他们理由要去和人沟通。 而且,3岁以后,孩子可以听懂大人的话,也有能力去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因此父母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呵护孩子社会化的最初尝试。
我们常见这样一幕:父母带孩子去商场的时候,孩子就开始要买这个买那个,然后父母就会和孩子上演一幕意志力的抗战。 最后当然是父母赢了,并且对孩子冠之“无理取闹”。
其实这是可以避免的。 父母可以在进商场之前,就和孩子约好:今天你可以买一件东西,咱们说好了,只买一件。 如果父母不提前说,孩子可不知道父母的想法只是:带我随便逛下,不打算给我买任何东西。 相反,孩子的内心可是充满了期待呢。 最后,父母觉得孩子胡闹、不乖、不听话。 大人们没有想到的是,兴许孩子还会觉得父母不好沟通、不好说话。
另外,孩子不听话的时候,父母们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和机会跟孩子沟通。 别看孩子小,一岁以内的孩子就已经有各种情绪了;一岁多的孩子就已经懂得“记仇”;两三岁的孩子开始“撒谎”,甚至还会有很强的自尊心。 所以,要把孩子当成人一样去看待,沟通的前提,一定是尊重。
为什么家长们总是溺爱孩子?
基于假设,人格心理学家认为,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 他们试图找到哪种特定的家庭培养方式最有可能产生出以自我为中心的年轻一代。 理论上是这样的,过度关心子女的培养方式通常都是有害的,因为极度敏感的父母可能培养出的孩子会认为自己理应享有一切。 比如说在2014年由美国瓦巴什学院的心理学家罗伯特·霍顿和塔纳·特里奇发表的论文,大多数的研究表明参与者父母的培养方式与他们现在所形成的人格之间有着关系。 霍顿和特里奇发现,控制欲越强的父母,培养出的孩子的自恋程度也就越高。 然而,对于父母的过高期望和支持的回忆并不能够预测孩子现有的自恋程度。
本研究同其他的研究一样,都是从孩子的角度出发,验证与培养方式的关系。 因为得出的所有培养方式的分值都是根据回忆得来的,而不是观察。 从这个研究中,很难辨别这个与大量的文学创作有什么因果关系上的区别。 没有人注意到,父母的自恋其实是多么普遍的现象。
当你考虑到这个问题时,就孩子而言,我们有理由相信相信父母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自恋的。 根据定义,你的孩子就是你的延伸。 即使你认为这是由于本性,而不是由于后天你的培养形成的。 你已经投入了大量的东西在你的孩子身上,那么接下来就是孩子如何在生活中体现他们。
在生活中,从孩子降生的那一刻开始,孩子就被认为是你的能力,价值观的映射,甚至是包括体态方面的吸引力。 正是因此父母会尽可能的在一个婴儿身上花费那么大精力,通过购买衣服,鞋子,有可能的话还购买一些首饰,让孩子变得时尚。 婴儿是否穿着名牌的连体衣对于孩子的健康有什么关系吗?
从小时候开始,在心理方面,父母通过不同的方式投入了很多。 从孩子在足球场上的表现,到他们的能力,再到获得名牌学校的入学资格,孩子们不断地被提醒,父母是在多么用心的培养他们。 即使在一些不太重要的场合,父母也知道他们被互相比较着,通过他们孩子的行为和特质。 逛超市结账时,有所少次你苛刻地瞧着一个将孩子带得一团糟的父母。 你在想,为什么他们不能够正确地管教自己的孩子呢?也只有一些后知后觉的父母才会忽视掉你那张鄙视的脸。
可以肯定的是,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是同样的自恋,至少,在心理方面,不能够将他们和自己的孩子分开。 由爱荷华大学的心理学家珍妮佛·麦凯布做了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实验,她统计了大量的有关成千上万的父母和他们培养出的孩子之间的关系:在母亲的性格和放任的培养方式。 具有内在化特征的母亲(抑郁或者是焦虑)不太可能展现出放任的培养方式,独立于她们的人格特征。 在文献中,麦凯布这样定义放任的培养方式即,实行放任培养的父母能够设定一些界限,但是会尽可能的表达他们的关心。 放任培养方式的母亲具有最高的宜人的个性特征。
母亲性格的变化(以及大多数父亲性格的变化)可能影响她培养孩子的具体方法。 良好的教育,非病态的,随和的母亲在他们的孩子成长和成熟的过程中,最能够忍受,或许他们是最有资格说,不管发生什么,他们都爱自己的孩子,同时随着孩子的不断成长与能力的增强也给孩子提供与之相适应的结构。
我冒昧地猜测,即使是最稳定,最随和,最和谐的父母,对他们的孩子也有着很强的兴趣。 事实上,很有可能是要强的父母将自己的虚荣心强加到孩子身上,父母认为孩子应该和自己一样工作努力,得自己照顾自己,而不应该得到特殊的待遇。
也有一种可能是,成为过度关心子女的内疚感使得一些父母强迫他们表现出与自己以前不管子女做什么都要帮助他们的意志相反的行为,我们越是教育那些害怕自己变成过度关心子女的那样的父母,就越会影响他们的天性,在情感和身体方面给予孩子最好的。
一般而言,我并不是特别关注进化心理学,但是我认为父母需要将一定程度的虚荣投注在他们孩子的身上,以便让他们具有生存的意识。 如果我们在担心我们孩子的行为方式,那么我们也应该警惕我们自己的行为,甚至需要更加的关注。 我们正在做的是可以确保我们人类的延续。 那就意味着,我们需要花费超出我们承受范围的较多在这些后代的身上,但是这仅仅是保证他们的成就,而非我们自己的。
你把自己的孩子变成了自己的盗版?
老实说,协助孩子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并鼓励他们在喜欢的领域不断探索和深化,这本该是家长从孩子一出生就该做的事,但是中国家长们通常做的不是让自己的宝宝变得特别,而是变得跟别人一样。 别人家的孩子在学英语,我们也得学;别人家的孩子上钢琴课,我们也不能落后。 跟别人一样,他们会更有安全感,因为中国向来鼓励大家要平庸、要合群、要一致、要千篇一律。
一位负责留学咨询的美国人,专门手把手教中国学生如何申请到常青藤名校,百发百中。 他说:“哈佛每年会收到几万份学生申请,但是只有极少数可以被录取,被选中的往往不是成绩最好的,而是最特别的。 ”他为中国学生做留学咨询,收费一年高达十几万元,主要是协助每个小孩找到他自己的独特性,打造自己的品牌。 比如有的孩子关注慈善,那么可以寻找一些有创意的慈善方式,逐渐成长为“青少年慈善家”;有的孩子喜欢写作,那么可以鼓励他去办一份中学生杂志,邀请各个学校的学生投稿。 他说:“你想从成千上万份申请材料中脱颖而出,就得让自己与众不同。 首先确定你喜欢什么,然后专注于这件事,不管它多么微不足道,在这个领域发挥你的特长,显示独特的自我,促进自我心理健康成长。 ”
我曾经担任过几次宝宝大赛的评委,老实说,海选阶段大部分小孩的表演都难看而乏味。 几百个小孩,要么背唐诗,并且统统都是“床前明月光”;要么走模特步,姿态表情一模一样;要么讲故事,摇头晃脑的幅度都差不多。
其实每个小孩都有自己的兴趣点和擅长之处,只是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对兴趣的理解非常狭隘,对他们而言,除了绘画、音乐、跳舞等主流兴趣爱好之外,其他都是瞎扯淡——小孩身上本来拥有的多种可能性,统统被扼杀了。
有两个小孩,小时候都对昆虫感兴趣,都喜欢《法布尔昆虫记》,每天去小区院子里玩。 趴在地上观察蚂蚁,在草丛里捉蚂蚱,还把毛毛虫带回家研究——其中一个小孩被家长训斥,每天只能在家认字、学算术、拉小提琴,几年之后,顺利成长为一个眼神呆滞的枯燥小孩。 而另一个小孩得到爸爸妈妈的鼎力支持,他们陪着小孩去各个昆虫博物馆,搜集蝴蝶标本,给蜘蛛拍DV,现在这个小孩在班上组建了昆虫兴趣小组,每个月定期出一本昆虫手册,照片、文字、排版都自己负责,据说这个暑假,他们全家打算去台湾的蝴蝶谷做详细考察。
在填高考填志愿,很多学生来问我:“我该报考什么专业呢?”我说:“首先要考虑你喜欢什么。 ”他们大多数都回答,不知道自己对什么感兴趣,也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孩子无兴趣、无特长,家长要负责,在大学教育中因为他们错过了孩子小时候的各种敏感期,没有花心思去发现孩子天性中独一无二的部分,没有协助孩子放大自己的特别之处,把孩子从特别变成平庸,家长只需要具备盲目、从众、懒惰等几种特性就可以了。
有一句话说得好,人生下来都是原创,慢慢地活成了盗版——而我们当家长的,往往一不小心,就做了盗版生产商。
独立生存能力比孩子的成绩更加重要
当今社会,最该改变的是父母,是父母的教育观念。 那么,正确的家庭教育应该是什么呢?儿童教育学家指出,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建造一个良好的人生平台,让孩子有很好的人格修养,懂得做人,懂得成功的真正含义。
身为现代父母,您知道现代孩子该怎样教育吗?很多父母认为,家庭教育就是开发孩子的智力,也就是让孩子从两三岁开始背唐诗,四五岁学英语,上学后要请家教、上辅导班,成绩一定要名列前茅,将来一定要上名牌大学。 似乎只有这样,父母的教育才算成功,孩子才算成才。 实践证明,这是对家庭教育的极大误解,是升学教育在家庭教育中产生的不良后果。 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任务应该是建筑孩子的人格长城和心理健康发展。
试想,如果一个孩子缺少对生命的认知(一遇到挫折就产生轻生的念头),没有梦想的能力(自己将来想做什么都不知道),不懂得保护自己(做了博士生依然被农民拐卖),无法与别人共享(腰缠万贯却不快乐),那么,即使这个孩子门门功课考第一,又能怎么样?
当今,最该改变的是父母,是父母的教育观念。 那么,正确的家庭教育应该是什么是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建造一个良好的人生平台,让孩子有很好的人格修养,懂得做人,懂得成功的真正含义。
只有父母的教育观念发生了转变,我们的孩子才能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才能终生受益。
第一大关键:如何让孩子树立乐观向上的心态
1、接受现实是走向乐观的第一步
2、培养乐观的性格,让孩子坦然地面对生活中的不幸
3、让孩子保持一颗平常心
4、孩子把大量的精力耗费在焦虑上,就不能发挥其固有的能力
5、幽默感看似“小伎俩”,实则“大本事”
第二大关键:让孩子学会感恩,懂得宽容
1、心胸狭窄只会让孩子一生痛苦
2、拥有爱心,就有了求知求美的动力
3、恶作剧会“惹祸”,及时引导孩子改正
4、及时消除孩子的残忍行为
5、懂得感恩,才会成长
第三大关键:培养孩子直面挫败的勇气
1、孩子是脆弱的,教他勇于正视失败
2、培养孩子的意志力不容忽视
3、对挫折感到陌生的孩子,很难融入社会
4、用自信取代自卑
5、总是责备孩子的失败,孩子将会变得“无能”
6、对孩子进行夸奖,但不要过度
第四大关键:教会孩子自我保护
1、教会孩子一些安全常识,冷静应对伤害
2、依靠父母的孩子,总免不了挨摔
3、孩子缺乏处世能力,随时都会有被生活吞噬的危险
4、过分地保护,就等于“伤害”
5、提高孩子的“免疫力”,从容面对诱惑
第五大关键:让孩子敢于梦想
1、有梦想才有创造
2、不要训斥孩子的“梦话”
3、孩子有梦想时,催促他向梦想迈进一步
4、拒绝孩子问的“为什么”,就等于剪断了他思维的翅膀
5、善待孩子的兴趣
6、善于创造的孩子,往往具有一个奔驰的头脑
第六大关键:随培养孩子良好的 沟通技巧
1、懂得社交礼仪的孩子,能够拥有好人缘
2、孩子善于谈吐,最能弓l起别人的兴趣和注意
3、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4、孩子勇于承认错误,则错误已经改了一半
5、合作能力比知识更重要
6、懂得倾听的孩子具有人格魅力
第七大关键:教会孩子合理使用钱财
1、孩子越早接触和学会使用零花钱,长大后就越容易赚到钱
2、正确处理孩子的压岁钱
3、养成储蓄的习惯,让孩子终生受益
4、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
5、纠正孩子盲目攀比的心理
第八大关键: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我
1、鼓励孩子主动与人交往,消除孩子的孤僻
2、长期处在害羞之中,孩子容易产生自卑感
3、学会欣赏别人,才会欣赏自己
4、让孩子每天发现一个自己的优点
5、懂得“舍”才会有所“得”
谁知道自闭症孩子怎么进行认知训练
智障儿童的认知训练,和正常儿童的认知发育一样,是有规律可循的。 遵循这个规律,孩子就算学得慢,总是在沿着上坡走,科学研究表明,除了深重度的智力障碍是无法接受训练的,中重度、中度和轻度的智障儿童都可以在科学连贯的训练中得到进步,并把自身的潜力挖掘出来。 从认知训练角度来说,孩子学习任何一个课题(项目),都要走“感知——理解——表达——泛化(扩展)”这条线路,以学颜色为例,孩子把红色做为颜色学习的第一步,要先“感知”红色是咋回事、再“理解”什么是红色、再用语言或非语言沟通方式“表达”红色,再把红色“泛化”到生活中,比如过马路时见到红灯知道停下来。 如果不了解这个学习规律,要教颜色时,拿出一堆五颜六色的气球,一个个教给孩子“这是红气球”、“这是绿气球”、“这是蓝气球”、“这是黄气球”,这种教法如果遇上一个连视知觉都有问题(无法分辨红色与其它颜色的不同,就是说,他连红色物体与红色物体的配对这一关都过不了),孩子只会被一堆气球搞兴奋或搞迷糊。 说到这,必须要提ABA教学法了。 我得承认,以前对ABA有点误会,认为它是一种刻板地教孩子做这做那的训练自闭症孩子的方法,大概就是指令发出了、孩子去执行。 后来现ABA是个适合所有智障儿童的训练方法,甚至在与正常孩子的沟通中,都可以运用ABA。 上周末我去朋友家玩,与她四岁的聪明儿子玩了整整三个小时,全程使用ABA的教学课题,包括记忆搭积木、动物表演、讲故事、木头人游戏、视觉训练之找不同,孩子大人都非常开心。 举一个例子,在玩“记忆搭积木”游戏时,我认为孩子很聪明,直接上六块积木,中间一张白纸一挡,我搭好六块积木后,打开白纸,让孩子记忆十个数,再挡上白纸,发指令“跟我搭一样的”,孩子的表现让我知道这个课题设置难了,马上后退,撤掉两块积木,变成四块搭,明显这个设置符合孩子的能力,他在记忆模型时说“太简单了”,但真正搭时又忘掉了某个细节,我马上给予辅助,再给他快速看一眼,他搭完后我把两堆积木摆在一起,让孩子自己去总结“哇,一样的”,然后我们快乐地击掌欢呼。 等孩子稍微熟悉这个游戏规则后,我让他也当当老师,他摆积木造型,我去记忆搭,而全程是由妈妈当裁判帮我们数数。 这种快乐的三人合作游戏,真的再让我们玩几个小时都不会觉得厌烦。 那ABA到底是何方神圣?我大概描述一下,ABA是应用行为分析法的英文缩写,通过一个个回合式教学来进行,精髓是分解课题、给予辅助、及时强化。 一、分解课题 课题是指孩子应该学会的一个能力,这样说来,我们的孩子需要学习的课题成百上千,ABA强调把每个能力分成最小、最简单的单元进行教学,这个过程就是“分解课题”。 比如教认识颜色,从红色开始教(先不教其它颜色),第一步应该是配对分类,让孩子“把一样颜色的放一起”,这就是刚才我说的学习规律的“感知”阶段。 说到这,可能有许多人要问“为什么教颜色时不直接告诉孩子颜色的名称,比如拿着红气球、红杯子等教‘红色’,而是先让孩子去配对去分类呢?”因为在认知发展规律中,知觉算是最基础的能力,如果人在视觉上都无法分辨并理解一个物体与其它物体的不同,又怎能理解更复杂的物体命名和功用呢? 接着讨论“分解课题”之学习颜色的例子,第一步是配对分类,如果孩子能在有干扰物的情况下把红色与红色物体快速正确地放在一起,说明孩子已经感知到了红色,注意:随着教学的深入,老师的指令语已经从最初的“一样颜色的放一起”变成了“红色的放一起”,在孩子具备这个能力后,进行第二步训练——理解,就是让孩子“拿红色给老师”,如果孩子能在有多个其它颜色物体的干扰物中间快速正确地拿一个至多个红色物体出来,说明孩子已经具备了理解红色的能力,就进行第三步的训练,让孩子表达红色,比如老师问“它是什么颜色的?”孩子回答“红色”。 ABA强调无论教孩子什么能力,比如物品认知、形状、数学、说话、画画等,都要遵循这个分解课题、循序渐进的原理。 也许有人会认为这种教学方法很刻板,但教学的执行者是谁?是老师。 试问:你手上有一个孩子,你设计好了课题、把一步步课题分解得很细,进入教学后你发现孩子对这块的能力超乎你的预期,他学得很快、掌握得很透彻,那你还会按照写好的教案去一步一步细细教吗?——肯定不会,水涨船高嘛。 二、给予辅助 智障儿童之所以学东西很慢,是因为大脑发育的问题,让他们无法象正常儿童那样顺利地接受外界信息并输出这些信息,他们很难通过观察而自然地学习。 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孩子一个新的课题时给予辅助,刚开始时可能是手把手的完全辅助,随着孩子能力的不断提高,逐渐减少辅助。 这是ABA的一个主题原则。 比如教孩子画一个苹果,一开始需要老师手把手地教他画,然后不再手把手教、而是给他一个视觉提示,即苹果图片让他照着画。 再是老师先示范画一个苹果,收走,让孩子自己去画。 最后是直接让孩子画一个苹果。 细想一下,其实我们正常人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也经历过无数别人的“给予辅助”,包括父母、老师、同伴,记得我小时候学包饺子,是妈妈手把手教并示范了许多回,我才学会。 做一个合格的特教老师,一定要掌握辅助的方法和技巧,不会辅助得太慢太晚而让孩子失去学习的信心,也不会过多给予辅助而让孩子产生了依赖心理。 三、及时强化 在课堂上听的最多的几句话,就是“耶”、“太棒了”、“你好聪明”,这就是强化。 强化的意思就是在孩子做出一个正确反应后,老师给予的反馈。 在孩子反应后,及时给予强化会让孩子愿意配合,更愿意继续学习那些新的、好的行为和能力。 其实“强化”这个概念对我来说并不陌生,在我生孩子之前、在学校当老师时,系统学习过《教育心理学》,里面就有一章专门讲“强化”,在正常儿童的教育中,强化同样是非常重要的。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小时候爱学哪门功课,主要是因为喜欢教那门课的老师,而为什么喜欢那个老师,当然是那个老师对自己好总表扬自己了。 特殊孩子虽然在认知发育上存在多多少少的障碍,但爱听表扬是全人类的共性。 试想,如果一个孩子对你的要求有了正确反应,而你不强化他,他怎么知道他的反应是正确不正确?如果他不确定这点,那为什么还愿意继续跟随你的教学呢? 分解课题、给予辅助和及时强化是ABA教学的内涵,了解这几个基本概念后,我们来探讨一下智障儿童认知训练中有哪些课题可以去做呢? 按照儿童认知发育的规律,我把训练步骤大概理一理—— 1、模仿:动作模仿、仿说、使用物件模仿,随后进行听指令的教学 2、视知觉:从配对和分类开始 3、搭积木(也可以和配对、分类同时进行):搭积木属于使用物件的模仿,练习孩子的视觉空间、顺序等。 如果孩子搭积木不行,就要退回到动作模仿。 4、自己的认识(五官、名字等)、日常用品认知、水果蔬菜动物卡片认知、人物认知 5、功能性配对:比如了解牙刷和牙膏都是刷牙用的。 6、分类:先把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吃的、喝的、穿的、用的、玩的给归归类,再进行类别教学。 7、形状(如果孩子对颜色敏感,也可以先教颜色) 8、颜色 9、对比性认知:大小、长短、粗细、高矮、厚薄等 10、方位词:上下、里外、前后、左右、中间、旁边 11、肯定与否定的教学 12、数的概念:唱数、任意起止数、点数报总数、按数取物、认识自然数、序数、量的多少、数的大小、数的分解与合成、加减运算、应用题 13、时间教学:钟表、一天的时间、星期几、年月 14、所有课题的结合(泛化),提升孩子的综合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这些课题只是特教专家和老师们根据多年实战经验总结出来的一个大致套路,并不表示孩子非要学会前一项、才能进行后一项的学习,有许多课题是可以穿插着同时进行的。 而且孩子能学的课题绝不仅仅为上述十几项,课题是无穷无尽的,只要老师和家长肯用心,就能从基本课题上演化出许多子课题,即纵向上可以不断延伸。 认知训练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除了用慈绳爱索牵引孩子外,家长和老师还需要掌握更多科学严谨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帮助到我们的孩子。 给爱注入智慧,这份爱会更加有意义。 除了对认知训练的步骤和课题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之外,最大的收获就是明确了我家孩子下一步的路该怎么走,再也不会盲目地跟随别人的脚步。 栋栋属于复杂的脑损伤,医学上诊断为“脑瘫加自闭”,脑瘫是主、自闭是辅,这就要求我这个当妈妈的,既要了解脑瘫康复的知识,又要了解自闭康复的知识,这双重的任务要求我除了对生活对生命继续保持阳光乐观的心态之外,还要更加努力上进,我学得越多,对栋栋的病情就会了解得越多,那对他的康复就会帮助得越多。 现在,我明确了目前栋栋要做的主要康复项目,包括运动训练(PT)、感统训练、中医按摩以及DOMAN训练(给予五大感官大量的持续的信息输入)。 在跟一些病友交流中,有遇到和栋栋一样情况的孩子,即基础能力比较弱,连最简单的“拍手”这样的模仿都不会做、脑子里没有相同物体的配对意识、“拿”和“放”这样的指令都听不懂,这样的孩子要从哪些方面找到认知的切入点?我想从一些理论知识方面分析一下。 认知是一个大脑神经活动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了感觉、注意、记忆(经验)、知觉、分析推理、策略生成、预估与调整、表达等。 从这个定义不难看出,“感觉的训练” 即感官通路的训练是认知训练的基础,这包括了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本体觉和前庭觉的训练,其实这些就是改善脑功能的训练。 借用一个好友对认知训练的观点“要想富、先修路”,这个路就是感官通路,关于感官通路方面的训练,DOMAN方法值得大家去借鉴。 在认知的训练上,注意力的集中是继基础感官能力训练之后的又一个重要基础,这些注意力的训练包括视觉和听觉方面的。 记忆是建立在不断积累的感觉经验上的,这些感觉经验包括视觉的、听觉的、触觉的、嗅觉的和味觉的,大脑接收到新的感觉信息,透过对感觉记忆的解读,从而形成了知觉,在知觉的基础上,我们的大脑才有了形状、颜色、方位、时间、大小、量度、质地等概念,到了这个阶段,我们才可以说具备了一定的认知基础。 因此,想要给孩子进行认知训练,先要对孩子的情况进行客观地分析,说句大实话,以栋栋目前的能力,即使他会走路,那些课程对他来说都是有难度的,这个难度是指他跳起来都很难够到。 既然如此,还是让栋栋老老实实地先打好认知基础吧,这个认知基础就是修好感官通路。 还有一些病友总问我“我的孩子认知很差,怎么办呀?从哪方面入手教啊?”其实想给孩子进行认知训练,最基本的前提是你已经清楚分析并了解了你家孩子的情况,就象我在文章开头说的,如果你的孩子连颜色形状这些概念都没有搞明白时,学习数学是不现实的。 因此,建议家长们多了解一些认知训练方面的知识,知道学习一个课题(能力)的前提条件,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帮助到你的孩子。 举几个例子—— 模仿训练的前提是孩子具有一定的视觉专注与视觉记忆、基本的互动意识、基础的本体感意识、基本的欲望表达与动作能力。 配对训练的前提是孩子具备拿和放的能力,并具备基础的模仿和听指令能力。 物品认知训练的前提是孩子具备基本的配对和分类能力。 学习形状和颜色的前提是孩子有一定的配合能力和模仿能力、分类及配对能力、一定的认知能力。 学习方位词的前提是孩子有一定的语言理解能力、一定的认知能力、具备空间的概念、具备一定的身体形象感。 学习数概念的前提是孩子具备配对分类能力、具备颜色形状大小长短等认知能力。 知道了每一个课题学习的前提条件,其实就是知道了认知发育的规律。 按照孩子具备的基础能力给他设计课题,让他跳起来就够得着,是比较科学并明智的。
父母该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正确对待金钱呢?
帮助孩子建立正确金钱观的方式1、不用钱维系亲子关系。 父母千万不要用金钱维系亲子关系,不能用钱当做奖励,如果孩子遵守家规,应直接以语言或动作鼓励孩子若用钱作为鼓励的筹码以引诱孩子遵守规矩,易让孩子养成以为有奖励才肯努力的错误认知;甚至有的父母用金钱补偿与之相处不足的时间,不只让要弥补的洞愈来愈大,也可能令孩子误以为只要用钱就可以买到任何的东西,包括情感。 有些孩子虽然身在富裕的家庭,却感受不到父母的爱,于是在成长轨道中偏离方向;有些孩子即使物质生活不宽裕,但在父母满满的爱中成长,依旧展现无比的自信与爱人的能力。 tips:亲子关系需要培养。 很多父母会说,我努力工作赚钱,就是为了让孩子有好的生活。 其实,年幼的孩子需要的不是钱,也不是精致的玩具,而是父母的耐心陪伴。 孩子最高兴的时刻就是与父母在一起,他的人生中, 再也没有这么一段如此需要父母的时间,喜欢黏着你、喜欢模仿你的`一言一行,因为父母就是幼儿的全部。 错过了,将难以弥补。 2、了解钱的来源与用途。 应该让孩子知道,钱是父母辛苦工作赚来的,甚至更清楚地将职业与工作内容告诉孩子。 家中的开销状况、父母是如何规划运用金钱、为何钱要这么用等,也该让孩子有所了解,这些都会进入幼儿的潜意识,也会对他们未来造成程度不一的影响。 提醒,由于孩子会模仿父母的行为模式,想要孩子建立正确的金钱观,应以身作则。 tips:养成对金钱的纪律。 可通过记账和固定储蓄开始。 记账可以了解钱的使用流向,并检讨是否有改进的空间,重点不在于记账,而是要能把钱存下来;固定存钱才是累积财富的开始。 父母以身作则,让孩子从小在旁学习,当他手上有零用钱可运用时,就会学习父母记账和储蓄的行为,为管理自己的财务跨出良好的第一步。 3、学习妥善保管钱财。 重要的东西应该要妥善保存,金钱也不例外。 从小就应让孩子学习小心保管钱财,否则容易遗失而造成损失。 保管方式分为两方面,一是帮孩子在金融机构开设独立户头,将一定数目的钱存入账户,这时,孩子要学习的就是保管存折、印章,另外,孩子平日可能会得到小小的零钱,数目虽小,但可积少成多,因此也要好好保管,不能随便乱放。 建议,不妨帮忙准备3个小罐子,每个罐子有不同使用目的,让孩子在保管之外,学习分配使用自身拥有的金钱。 钱可以怎么用,什么时机使用,孩子也许还不太能了解,父母可与之讨论,同时,让他了解,用的时机不对,将会有什么后果。 一步步训练孩子成为钱的主人,日后才不会被钱控制。 TIPS:小心看待金钱。 如果父母无法改掉乱放零钱的习惯,不妨和孩子约定,捡到就算孩子的,或是一定比例给孩子,请他存在零钱罐,甚至一起创意思考如何收好零钱,帮孩子建立正确看待金钱、不随便乱放的习惯。 二、引导篇。 1、认识数字。 有人说财富不过是由一堆数字堆砌而成,其实不无道理,特别是对年幼的孩子而言,在不了解金钱的价值之前,的确就只是好些阿拉伯数字的组合而已。 因此, 让孩子建立正确的金钱观前,先学习认识数字吧!学龄前的孩子,以其认知能力虽仍无法理解钱的事情,但并不代表不能开始学习,而这样的学习就从认识数字开始,随着年龄增加,有不同的学习目标。 2、提醒。 幼儿学习的方式很多,最有效的就是游戏。 数字无所不在,生活中处处是孩子的学习教室。 若能以活泼的方式学习,愈能引起孩子的学习兴趣,且更能提高学习效率。 有了数字做基础, 慢慢地,随着孩子认知能力更加成熟,他会一点一滴融会贯通,逐步建构对金钱的概念。 三、实践篇。 1、生活中的理财。 相信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未来用钱挥霍无度,或是好高骛远地进行超出自身能力的投资,不但可能让自己一无所有,甚至负债累累,还需要父母动用老本帮忙还债。 因此,从小把握生活中的各种机会,给孩子灌输正确的金钱观,学习正确使用金钱,让他能够在漫漫人生中,保持稳定的财务状况,至少使自己生活有所保障。 行有余力时,思考在可承受风险下适合哪些投资行为。 2、红包。 红包该怎么用才好呢?对孩子来说,红包可说是一年中最大笔的收入,不论是父母帮孩子规划使用,或全让孩子花掉,都是不正确的做法。 帮小一点的孩子先把红包存起来无可厚非,五六岁的孩子应慢慢学习如何使用金钱。 建议可将一半金额先存入孩子的独立账户中,剩下的让孩子学习支配运用。 对幼儿而言,日常生活就是一间大教室。 处处都是让幼儿建立正确金钱观、学习理财的机会,父母千万不要轻忽!对于金钱,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价值观,不可否认的,这些观念多来自成长的家庭之中,父母使用金钱的行事作风,对幼儿成人后的理财态度有深远的影响。 tips:开立独立账户。 引导孩子妥善保存5岁的孩子对于东西不见已有危机感,父母可引导孩子自行负责保管好红包,若是乱放很容易丢失。 存入独立账户及早帮孩子开立独立账户,年后带他去银行将红包存在自己的账户中,让他知道“你的红包存在你的账户里”,而不是只留下“交给妈妈处理,然后红包就没有了”的印象。 3、超市采购。 不少父母习惯到超市采购生活所需的各项物品,这正是提供孩子学习管理使用金钱的好机会!试想:自己是否有过本来只想买生鲜食物,却被“特价优惠”吸引而失去理智,买了一些原本不在计划内的物品。 该怎么让孩子学习聪明购物,就从超市采购开始。 tips:采购可学习4大点。 (1)事前列清单。 为避免买了不该买的东西,出发前,先列张清单,然后,请孩子依清单逐一挑选要买的物品。 一方面是做好计划消费,避免超支;另一方面则是提醒不要漏买,否则还要多跑一趟。 (2)挑选适合的商品。 同一种产品有好多种选择时,该如何挑选呢?可能是挑便宜的买,也可能是买习惯使用的品牌,或是重视质量。 不论哪一个,都应该让孩子了解“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至于选择为何,就看自身需求了。 (3)给孩子选择权。 视情况给予孩子选择购物的机会,但要在一定的范围内。 如可挑一样零食或玩具,让他选择想要的是零食或玩具;或是在某一价位内的物品,由他决定在琳琅满目的产品中,自己最想买的是什么,买了就不后悔。 (3)付账后才能带走物品。 买完东西后,一定要到收银台,由收银员逐一刷完物品的条形码,付账后才能把物品带走。 付账模式可能是现金或刷信用卡、手机,让孩子目睹完整的过程,了解购物程序,避免发生拿了商品就走的错误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