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集体崩塌 全都巨亏 张坤 林园 蔡嵩松

2021年之后,A股生态发生明显变化,最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基金抱团股集体瓦解。各路之前捧到天上的基金经理纷纷巨亏,动辄亏损几百亿,令基民损失惨重。

从他们的投资风格看,呈现出高位加仓、赌徒心态十足、无视基本面变化、严重路径依赖、能力圈单一等特点。

今天就来盘点下各路大牌基金经理们的操作。

“蛀虫”蔡嵩松,一路下跌一路狂买

前段时间,昔日顶流基金经理蔡嵩松涉及行贿受贿一事震惊资本市场,震惊了基民群体。

2017年底,蔡嵩松入职诺安基金担任研究员。2019年2月,蔡嵩松以火箭般的速度成为基金经理,主管诺安成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蔡嵩松的成名源自于他的大胆操作,他把诺安成长完全变成了一只半导体基金。

蔡嵩松赌对了,2019年下半年,随着半导体景气周期的到来,诺安成长混合基金净值开始狂飙,当年取得95.44%的回报率,近乎翻倍。

初出茅庐的蔡嵩松名声大噪,在互联网流量加持下,蔡嵩松迅速成为网红基金经理,2020年,诺安成长净值在波动中再度上涨,全年净值涨幅为39.1%。

诺安成长混合基金随着净值上涨引发无数基民申购,净值迅速扩大,到2020年末规模达到近330亿元, 短短两年规模暴涨85倍。

在2021年年中见顶之后,诺安成长混合净值便一路下跌,2021年还是正收益,但2022年就彻底崩了,全年收益率为-40.04%, 巨亏129.3亿元。

巨亏的背后是蔡嵩松本人在操作上的严重问题,他已经近似赌徒,这一点在他对卓胜微的操作中能明显看出来。

卓胜微2019年上市,2021年年中股价涨到340元附近见顶,之后一路下跌,在2022年10月份跌破80元,16个月跌去四分之三。

蔡嵩松在卓胜微下跌的过程中不断加仓,从250多元一路买到90元,直到2022年9月份,加仓加成卓胜微5%以上的股东,触发举牌线。

根据相关规定,股东举牌后6个月内不能反向卖出,从保持安全流动性的角度考虑,公募基金基本不会触发举牌线。

但蔡嵩松愣是这么操作了, 这说明他毫无风险意识。

蔡嵩松如此狂买卓胜微,是因为卓胜微业绩增长强劲,越跌越有投资价值吗?

不!卓胜微2022年净利润虽有10.76亿元,但同比下降高达49.61%,近乎腰斩。

各种胡乱操作下,2022年蔡嵩松的净值大崩盘,彻底跌落神坛。此时的蔡嵩松也根本无力回天,于是他在2023年9月29日离任诺安基金。

根据有关媒体报道,蔡嵩松除了涉及行贿受贿,还可能涉及操纵市场等罪名。

据说蔡嵩松和另一个基金经理曲泉儒用自己管理的产品操作同一只股票,直接让对方把好处费转给自己账户, 曲泉儒收了约百万,蔡嵩松收了几十万。

曲泉儒和蔡嵩松几乎同一时间担任诺安的基金经理,诺安基金的内部监管何在?是不是只顾着给蔡嵩松造神了?

事出反常必有妖,蔡嵩松的出事,或许只是揭开了基金圈黑幕的冰山一角。

蔡嵩松出事后,网友集体呼吁,严查基金经理老鼠仓、高位接盘的行为!

“白酒之王”张坤,能力圈单一且低下

张坤,这位昔日的“白酒之神”, 如今已经成为巨亏的代名词。

张坤管理的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在2022年亏损107.14亿元后,2023年再亏112亿元,如果再算上2021年的亏损103.91亿元,他的单只基金三年就亏损超过320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亏损之王”。

易方达蓝筹精选是张坤管理的规模最大的基金,这只名为“蓝筹”的基金, 本质上还是半个白酒行业基金。

截至2023年底,此基金的前十大持仓股票里,前四名是清一色白酒股,分别是贵州茅台、五粮液、洋河股份、泸州老窖。四只股票持仓占比均超过9%,占此基金将近40%持仓份额。

过去6-7年以来,整个白酒市场销量就已经是逐年下降阶段。白酒股之所以能在2019年、2020年走出大牛市,最重要的就是得益于涨价。

不过目前,高端白酒降价已经成为明显态势。最典型的就是53度飞天茅台在某多多上零售价跌破2500元,之前火的时候可是3000元左右。

支撑白酒股的重要因素已经明显松动,2024年以来白酒股的表现也非常一般,张坤重仓的这几只白酒股基本都是下跌的。

张坤的易方达蓝筹精选在完全错过AI股大时代之后,是不是还要死守白酒股概率很高的长期下行周期呢?

最近半年,易方达蓝筹精选在同类4600多只基金中排在4000名以后,张坤能力值的退化再明显不过。

即使多年研究消费股,张坤对一些消费股的操作中,也暴露出很低的水平。

张坤在2023年下半年加仓药明康德2490万股,但药明康德在2023年四季度大跌超过15%。2024年至今,受多重利空消息的冲击,药明康德跌幅已经高达40%!

此外,易方达蓝筹精选第14大重仓股李宁,股价表现堪称灾难级。

2023年全年,李宁暴跌近70%,其中下半年下跌50%,2024年以来再度大跌。

李宁从2021年9月最高的106港元跌到现在的17港元, 跌幅高达83%以上,是妥妥的大熊股。

股价长期大跌,李宁基本面有着严重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战略左右摇摆、定位不清晰、管理层动荡、涨价被消费者抛弃等等。

李宁硬伤这么多,但张坤还把这种股票买成第14大重仓股,持仓9个亿。这到底是怎样的一种选股能力?这是钱没地方花了么?

选股如此失败,张坤输了吗?张坤拿着天价年薪和管理费提成,他不仅没输,反而赢麻了。在张坤的造神运动中高位入场的iKun们,才是输麻了。

网友直言,追星有代价,买了张坤的基金亏 睡不着觉!

“中国股神”林园,路径依赖症栽了大跟头

一说到“中国股神”,一词,很多人想到了徐翔,也有人会想到林园。

徐翔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那张“白大褂戴手铐”的照片给人印象十分深刻。

而“股神”林园,多年前凭借茅台名声大噪,但这几年由于在金龙鱼上巨亏,名声直线大跌。

大消费是基金抱团的重点领域,一些消费股龙头这几年的市值损失之大,可谓极为惨烈。

海天味业从7000亿以上跌到一度不足2000亿,蒸发5000亿以上。比海天味业市值蒸发更多、跌幅更惨的就是“粮油之王”金龙鱼。

海天味业自高点以来跌幅73.83%,而金龙鱼从2021年1月11日见顶,到今年2月初跌到27.90元,蒸发6368亿元, 跌幅80.8%。

金龙鱼2020年10月上市,彼时正是消费股的大牛市,金龙鱼上市第一天就暴涨119%。上市之后,金龙鱼出现了两波明显大涨,尤其是第二波从70元不到一个月涨到140元以上的翻倍行情彻底让公司被推上神坛。

金龙鱼最初上市时股价的火爆,离不开机构们的集体炒作。参与金龙鱼的机构和大户中,最有名的是“民间股神”林园。林园投资有26只基金中签金龙鱼,林园在2020年10月金龙鱼刚上市之后,自己旗下的两只产品就位列金龙鱼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2021年一季度又增加到四只产品。

林园豪言“不要怕高,怕高就是苦命人”,在实际操作中,他还真的是高位加仓。

经历了2020年底的大幅炒作后,金龙鱼在2021年1月初很快见顶,到了4月份就火速腰斩。

2022年年初,林园旗下重仓金龙鱼的私募产品净值普遍下跌超过20%。2022年全年,金龙鱼又大跌30%。

林园之所以看好金龙鱼,很大程度上是在茅台身上获得成功后的路径依赖。林园说过,“人无非吃喝二字,凡是跟嘴巴相关的企业,其账目容易算清楚一些,我们还是倾向于选择这样的公司。”

有无数粉丝相信林园、追随林园,受他频繁发表看好金龙鱼观点而买入金龙鱼股票的散户大有人在。

然而金龙鱼和茅台虽然都是吃喝相关企业,本质上却是云泥之别。

茅台有着独一无二的品牌价值,产品毛利率在90%以上,业绩持续多年增长,在白酒中售价也遥遥领先。而金龙鱼以食用油等产品为主,是人最最基本的生存物资,产品不具备高端属性,属于天然的红海行业,毛利率也非常低。

茅台是奢侈品属性,产品有极大涨价空间。而金龙鱼是民生物资属性,产品是最不能涨价的。

粮油作为基础民生物资,相关公司毛利率不会高。龙鱼本来不高的毛利率过去几年一直是下滑状态。

2020年-2023年,公司毛利率分别为11.01%、8.18%、5.68%、4.83%。同期的净利率分别为3.37%、1.98%、1.21%、1.11%,同样一路走低。

事实上, 林园在金龙鱼身上已经投子认负。他的产品早已退出金龙鱼十大流通股股东之列,但跟着他买金龙鱼的散户们都“亏到姥姥家”了。

一些股民非常相信林园,将他奉若神明, 但这次金龙鱼的滑铁卢让很多股民清醒过来。

这件事有着很强的启示意义: 投资要有自己的独立分析和思考,千万别迷信任何所谓的股神大佬。

结束语

很多老读者能看出来,本文是笔者对于之前的多篇写基金经理文章的一个盘点、精炼、总结。

之所再写一次,是因为蔡嵩松、张坤、林园这三大资本市场代表性的“神级人物”通通跌落神坛,给我们敲响了深刻的警钟。

仔细研究他们,会发现他们的视野格局、认知能力、操作能力,以及其中某些人的职业操守, 通经不起考验。

钱是自己的,一定要好好珍惜。盲目迷信资本市场上造出来的神,有可能把自己的毕生积蓄都搭进去。


张坤、蔡嵩松等明星基金经理纷纷出圈,你怎么看这种现象?

基金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是投资的主要方面,我们对于基金方面的消息都特别关注。然而在基金行业肯定也会有一些人因为发展前景而出圈,在热点上就有张坤、蔡嵩松等明星基金经理纷纷出圈一事。网友们对于这一件事情都特别关注,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这件事情的一系列看法。对于张坤、蔡嵩松等明星基金经理纷纷出圈一事来说,我看待这种现象的看法就是以下所说的这些。

张坤、蔡嵩松等明星基金经理纷纷出圈一事,我认为肯定是基金经理认为在基金方面已经没有了之前的稳定性才会出圈。因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如果人们失去判断肯定就成了盲目跟投,张坤、蔡嵩松等明星基金经理也是考虑到了这一方面的因素才会出圈。因为出圈可能会保证他们在接下来的日子当中不会因为盲目跟投而损失财产,事实证明他们的选择也是非常合理的。在基金圈内必须要有合适的判断才能够明确基金的风险,在这一方面也是他们需要做出详细的调研。张坤、蔡嵩松等明星基金经理纷纷出圈代表着基金圈内已经失去了之前的意义,接下来会变得特别盲目。每一个人都不希望自己的财产有损失,张坤、蔡嵩松等明星基金经理也是如此。他们在考虑基金圈内的风险之后决定出圈也是迫不得已,因为在基金圈中的风险实在太大了。我们在投资的时候一定要理性,只有通过自己的判断才能准确投资。因为基金圈内的风险是非常大的,所以在投资的时候也不要盲目跟投。希望在接下来的日子当中每个人都能够重视经济圈的发展,只有这样这些明星经理才不会出圈。

对于张坤、蔡嵩松等明星基金经理纷纷出圈一事来说,我看待这种现象的看法就是以上所说的这些。

易方达基金经理张坤出圈的背后:业绩出色,基民群体年轻化

“世界三大知名酒庄:罗曼尼康帝、拉菲、易方达”,俨然成为1月26日投资圈最火的梗。

1月25日,基金经理张坤管理的易方达蓝筹精选因重仓白酒股而出现一日净值暴涨5%,“蓝筹”、“基金”、“张坤”随后迅速登上微博热搜。

不仅如此,关于基金的讨论正席卷微博、小红书、豆瓣等各类网络社区。大家热衷分享投基收入、基金组合和对基金经理的看法认知,还诞生了基金经理投资“口诀”。

业内人士认为,基金经理“爱豆化”,实则是基民群体年轻化的表现。数据显示,新增基民中,90后占据一半以上。对于这些新基民来讲,基金不仅是理财产品,更像社交工具。

“ikun”、“波君一萧”联袂出道

近几个月,“基金”词条疯狂上热搜,下面有吐槽的、赞赏的、交流买基金心得的,类似粉圈社交的模式,好像在往基金圈迁移。

近日,更是有不少基民自称基金圈ikun ,在超话社区打榜。

“ikun”一词起源于饭圈,通常指的是“流量明星”蔡徐坤的粉丝。但最近在微博上,活跃着另外一群“ikun”,他们爱的不是蔡徐坤,而是易方达的张坤。

“坤坤勇敢飞,ikun永相随,坤坤不老,蓝筹到老”,“追蔡徐坤,你给他花钱。但追张坤,他给你赚钱。”等以前只能在饭圈才能看到的粉丝文化和话语,最近开始在基金圈盛行,甚至有粉丝注册了“易方达张坤全球后援会”微博账号。

至此,张坤,这位公募基金史上第一位在管主动权益类基金规模超千亿元的基金经理,可谓正式出圈。

截至1月27日凌晨,“易方达张坤全国后援会”已有1.7万名粉丝。他还拥有自己的微博超话“易方达张坤”,粉丝超5200人、阅读量超838万,并且最近的活跃度很高。

其实不光是张坤,公募基金圈里不少明星基金经理都拥有自己的粉丝圈。

2020年以来,诺安基金数次登上热搜,诺安成长混合基金经理蔡嵩松因为比较极致的投资风格令基民们又爱又恨,正所谓“‘男神’与‘渣男’齐飞,红粉共黑粉一色”,常常是爱恨就在一瞬间。

还有粉丝给中欧基金的周应波和易方达基金萧楠组了个CP,取名为“波君一萧”,与肖战、王一博的cp粉名字雷同。

对此,有一位公募基金渠道人士指出,有数据显示,2020年新增基民中,90后占一半,如今在小红书、抖音、B站等平台上谈基金,也成为了他们社交方式之一。“很多新投资基金的,都是年轻人,他们习惯于粉圈那套文化。”

也有基金公司人士表示,明星基金经理现象要辩证看待。业绩好是成为明星基金经理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而且每个基金经理都有能力边界,每个策略都有容量边界。从 历史 来看,当绩优基金经理受到市场明星般追捧的时候,往往也是资产价格高点的时候。即使这个基金经理长期能持续创造超额收益,又有多少追捧式买入的投资者能持有到最后呢?

绩优基金经理最受饭圈青睐

其实,不论是张坤、萧楠还是周应波等,这些“出圈”的基金经理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业绩出色。

张坤在2008年毕业后就加入了易方达,曾在公司做过行业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2012年9月,他开始任职易方达中小盘的基金经理,近一年收益率104.51%,这也是他最早管理的产品,管理至今8年多总回报率为790.39%,即使经历了股灾和熔断,他依然控制了一定回撤。

此外,截止1月25日,张坤管理的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近一年收益率128.26%,在同类3251只产品中排名第43。

从持股来看,以易方达蓝筹精选为例,截至2020年四季度末,前十大持仓占比达到77.89%,其中对贵州茅台()、洋河股份()、五粮液()、泸州老窖()进一步增持,这四只个股持仓占比均超9%。由于易方达蓝筹精选还可以投资港股,张坤还配置了美团()、腾讯控股()、香港交易所()以及颐海国际()。

此外,易方达中小盘也是如此,贵州茅台、洋河股份、泸州老窖、五粮液持仓占比均超9%。

在很多行业人士看来,张坤换手率低、持仓清晰、风格稳定,是一个典型的长期主义者。在2012年、2013年茅台受到多重因素影响时,他仍然能坚持己见、坚定持有,才有了后来的丰厚回报。而在这个过程中,波动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同在易方达的萧楠也是“喝酒”爱好者,其管理的易方达消费行业基金,截至2020年四季度末,前十大重仓股有5只白酒股。该基金萧楠8年多来的任期回报也达到了574.29%。

周应波管理的中欧创新未来基金,在5只同类基金中涨幅居首,3个多月的时间里收获了31.34%的涨幅;此外他掌舵的中欧时代先锋股票A,自2015年11月至今,涨幅达365.39%;中欧明睿新常态混合A,自2016年12月至今,也达到了245.57%。

校对:张艳

蔡嵩松:一个长在热搜上的基金经理的自白

我们也聊了聊,关于一个年轻人管理几百亿资产时的感受,当市场剧烈起伏时,要怎么调整和面对。以及作为投资者的每一个普通人,到底应该怎么看待投资,怎么认识每一只基金的不同,怎么去做合理的资产配置,以及怎么与追高杀跌的人性对抗。

文 |林松果

编辑 |楚明

运营 |林塔

330亿人民币是什么概念?它可以是国内很多县城一年的GDP,也可以是去年75万普通国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总和。但同时,它也可以是一个35岁的年轻人管理的资金总量——蔡嵩松,诺安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他管理的两只公募基金,诺安成长和诺安和鑫,截止一季度末是330亿人民币。在去年最高峰时,这个数字是410亿。

过去这一年,基金市场迎来久违的繁荣,不断攀升的净值、不断走高的收益,造就了一批网红基金与知名基金经理,包括易方达的张坤、中欧的葛兰、兴全的董承非……但其中讨论度最高的,也许就是诺安的蔡嵩松。

我们在今年三月和五月两次采访了蔡嵩松,与对基金经理光鲜的想象不同,蔡嵩松看起来是个普通白领,穿着运动装,戴一副很大的眼镜,在北京国贸附近办公,和我们乘同一部电梯上下班。因为工作关系,上班他会上交手机,下了班他喜欢跑步,长期运动保持住的身材显而易见。

对于外界对他“押注”“豪赌”的质疑,他向我们解释了其中的逻辑——他从15岁考入中科大少年班,到本科、硕士、博士再到工作,有14年时间都在研究计算机和芯片,对芯片有深刻的认识,坚信半导体行业前景光明。但同时他做了提示:每个投资者的资产配置组合中应配置不同种类的基金,且当你期待一只基金有超高的收益,就意味着你也要承担相应的投资风险及可能产生的本金亏损。

我们也聊了聊,关于一个年轻人管理几百亿资产时的感受,当市场剧烈起伏时,要怎么调整和面对。以及作为投资者的每一个普通人,到底应该怎么看待投资,怎么认识每一只基金的不同,怎么去做合理的资产配置,以及怎么与追高杀跌的人性对抗。

谈热搜

每日人物:这几个月关于诺安的热搜,还有网上的评论,你看了吗?

蔡嵩松: 看了,这个我不避讳。一般看蚂蚁财富的评论区,有时候就会有人说,你今天跌成这样了,你怎么不卖?这个股票很差,你拿着这个股票不行。但实话讲,诸如此类的建议已经违背了我的“产业趋势投资”原则,我看重赛道的高景气度,倾向于从产业层面深挖龙头个股,进行长周期的产业趋势投资。从长周期来看,短期的干扰因素不会改变 科技 赛道的景气度,而凭借专业,我选择的都是产业内的核心龙头、优秀公司,也希望可以陪伴他们成长。

每日人物:有时候看基金讨论区就会发现,很多人的语言是非常年轻的,一看就知道是年轻人。

蔡嵩松: 对,我觉得是现在投资者逐渐年轻化,以及互联网的传播度广泛之后所带来的必然现象。不光是现在有,我觉得往后还会一直伴随。

每日人物:网上说你发过一个帖子,说“你们不要赚了钱就叫我蔡总,亏了就叫我菜狗”,是你发的吗?

蔡嵩松: 不是不是,我一次都没有回过,也没有发过言。那明显是P的,他连名字都P错了,也是故意P错的,如果是真名的话,可能会去追究他的法律责任。写个不同的名字,人家没事,但我们也没必要去回应这个事情。

每日人物:后来甚至还出了一个菜狗的手办,你知道吗?

每日人物:但一直上热搜,真的对你没有一点影响吗?

每日人物:微博之前还有你的后援会,像基金经理明星化或者是网红化的现象,你怎么看?

蔡嵩松: 我觉得它最大的前提就是,整个市场有相对收益,甚至是超额收益。这些明星产品和明星基金经理,都是在这个基础流量上诞生的。如果市场一下全跌了,都在底部,谁买都亏钱,你看还有没有人去谈论这件事情。

这也反映出另一个现象,就是基金的头部化。我之前看过一个统计,那些管理300亿以上资金的头部基金经理,他们管的钱,占国内整个主动权益基金的三四成。在这种情况下,头部基金公司或者基金产品受到追捧,是自然现象。但往后会怎么样,更多还是取决于整个资本市场的热度。

每日人物:就像这阵子,确实不像之前,不再天天上热搜了。

蔡嵩松: 对,你有没有发现就是这样的,当大家都在讨论买基金的时候,往往就很难挣钱。我其实比较希望是现在这种状态,当大家慢慢不太在意,能够正常地去看待投资,那我也能够把更多的精力集中于投资本身。

每日人物:之前网上说你有7000万年终奖,这是真的吗?

蔡嵩松: 没有没有,那个算法就是非常简单粗暴的,一看就不对,那都是主观臆测出来的,我跟这人也不认识。

每日人物:所以其实你们年终奖是一个秘薪?

蔡嵩松: 是的。

蔡嵩松

谈管理近400亿

每日人物:基金经理的一天,大概是什么样的?

蔡嵩松: 每天早上从晨会开始。晨会是在9点半开盘之前,大家坐在一起,梳理过去一天发生的重要行业动态,讨论未来的投资决策。9点半到下午3点收盘,这是交易时间。会进行调仓换股,减持或者增持。也会有卖方分析师来路演,讲行业动态。收盘之后,一般会有一些内部讨论、外部交流和调研。下班之后,要分析一下重点认购公司的公告,这就是我一天的日常工作。

每日人物:从9点半到下午3点,盯盘主要是看什么呢?因为其实你的基金调仓是很少的?

蔡嵩松: 盯盘是一方面,虽然说我目前只做这一个板块,但是整个市场发生了什么事,各板块在发生一些什么,都需要看。通过一些涨跌,就能感觉得到,现在市场在反映一些什么样的预期,处于一个什么样的阶段,这是最重要的。至于自己持仓的单只股票的涨跌,要放在更长的时间里看。很多时候不变,比变更难做到。

每日人物:你管着近400亿的资产,很多人都会好奇,这是怎么样的感受?

蔡嵩松: 这里其实有两个概念。一个是绝对收益,一个是相对收益。绝对收益就是你今天赚了多少钱,这是个人投资者最关心的。但基金经理可能更关心净值的涨跌。比如今天涨了一个点,你管2亿你也涨一个点,你管200亿也是涨一个点,而不是说是我管200亿,我今天亏了一个点,我就亏了2个亿,(这样)心理承受不了。这就是公募基金的生态。

每日人物:但是从最开始管3个亿,到管近400亿,心态肯定是不一样的。

每日人物:什么是冲击成本?

蔡嵩松: 就是买入的时候,不会把它(的股价)拉上去或者拉下来。这是我们最需要规避的。要不然你买一只股票,按模型分析,它有50%的预期收益率,但是冲击成本很大,等你买到位的时候,已经涨了20%了。它涨到你的目标价位之后,你要卖出,又卖下20%来,你中间能挣多少钱啊,甚至有可能是亏损的。

每日人物:所以也有一种说法,说在管理几十亿的时候,这个基金经理可能有非常好的收益率,但到了几百亿,反而成绩没那么好了。

蔡嵩松: 规模是净值的杀手,这是客观存在的规律。规模很小的时候挣了钱,很容易锁定收益。但规模大了,你做的就不是这样一个投资了,卖出的冲击成本很高。但对我来讲还好,我的持股周期非常长,换手率也很低,持股集中度也很高,我会重仓持有我能够看准的、未来有长期逻辑的公司。

每日人物:但你重仓一个行业,可以说是价值投资,也有人会说你是在赌?

蔡嵩松: 价值投资这条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不容易。

成长类的基金经理,会显得激进一些,这不可否认。但成长类的基金经理更看重产业的爆发性,你别看它今年就增长20%或者10%,但一个新产品出来之后,明年就是一倍或者两倍的增速。但往往你要求证的东西更多,要进行反复分析、判断和调研论证,因为这种产品的持续性是不确定的。

每日人物:那如果说你发现整个行业真的出问题了,你投的就是这个行业,那怎么办?

蔡嵩松: 那你要去求证了,如果说这个行业的景气度出现了拐点,那就要客观地评价自己的选择,寻找下一个景气度更高的行业。我始终看好高景气赛道的优质核心资产,现阶段芯片行业正处于高景气度的起点,但也不是一成不变要选择芯片行业。

2021年Q1诺安成长的前十位持仓。图 / 网络

谈起伏

每日人物:这两年诺安成长的波动非常大,有没有哪些你印象比较深的时刻?

蔡嵩松: 它规模最开始涨起来是在2019年,但我其实是在2020年经历了比较多。2020年我的净值突围应该是两波,一波是2月份春节之后,先来了个千股跌停,然后就开始净值暴涨。当时是全球流动性宽松的预期来了,所以开始涨。再一波是7月份,全球疫情有所控制,全球经济复苏的预期来了,半导体也走了一波比较大的行情。但去年2月之后,其实经历了两个半月的下跌和底部横盘期;去年7月份跌下来到现在基本再没怎么起来过,这是大家质疑和非议最多的时候。

每日人物:你最怀疑自己的是什么时候?

蔡嵩松: 应该是去年三四月份。当时那一波跌下来,有很多要去求证的东西,比如全球疫情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它是一个未知数,恰逢美股和全球市场也处于一片暴跌之中。

每日人物:当时你每天怎么过的?

蔡嵩松: 每天收盘之后,要去看欧洲市场到底是什么表现,晚上再去看美股,到第二天,A股要随着整个全球再开始一轮暴跌,哇,那时候真的是……(笑)。因为你遵循的是产业投资,当时产业确实是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这是最本质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整个产业都很艰难,而且艰难不知道会持续多久,直到五六月份全球经济慢慢复苏,才能看到一点希望,股价再随之起来。反倒现在我坦然了,我知道我的产业景气度是超高的,在这种情况下,其他因素的影响没有关系。

每日人物:那你减少压力的手段是什么呢?

蔡嵩松: 跑步,每天跑。我从2018年就开始跑步,跑步最多的时候是2019年,包括2020年也靠这个缓解压力,我每天都跑10公里。

每日人物:后来会有某一个时刻突然觉得好了,还是说?

蔡嵩松: 我记得很清楚,就是有一天,在超跌的时候忽然反弹了,那一天净值也是涨了六七个点,还不是很踏实,因为还是没有看到整个产业端到底是怎么样的趋势和状态。

每日人物:有人会说,好的基金经理是要穿越牛熊的,而你刚入行就赶上了好时机,没有穿越过牛熊,你怎么能够说自己是一个好的基金经理?或者说在未来,你管理的基金会不会遇到问题?

蔡嵩松: 我确实是没有经历过这些。我接任基金经理到现在是两个年头。我觉得2019年是我的大年,2020年其实是我的寒冬。我经历了这些之后,我知道我要的是什么,我要怎么去做。我也会不断地去优化和审视自己,沿着自己的道路走下去吧,这些东西还需要时间去一步一步地印证。

每日人物:很多人说投资是检验人性弱点的一个好东西,你觉得你的弱点最有可能在什么地方?

蔡嵩松: 投资最忌讳的一点,就是让股价涨跌左右你的判断。举个简单的例子,今天某个板块涨了,而你的板块在持续下跌,你顺着人性走,一定是去追逐那个涨得好的。但现实往往相反,当你买入、你追逐的时候,很可能就是它的高点。这也是很多人难以做到的,我也在努力去做。

每日人物:在未来,你觉得芯片行业还会不会受到一个毁灭性的打击?

蔡嵩松: 中美贸易战以来,芯片产业内的相互竞争已由公司之间变为国家之间,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纷纷制定规划,加大对半导体产业的支持。打造半导体强国成为了共识,只有真正研发成功完全自主的硬核 科技 ,才能在 科技 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解决硬核 科技 卡脖子问题是国家战略,也是十四五攻坚克难的重中之重。

我现在的判断就是,产业里最难的时候,一个是 科技 战引起的全面制裁和封锁,二就是由于去年全球疫情爆发导致的需求骤减,都过去了。今年转过年来,股价反映的更多是博弈。所以有时候股价下跌,你要去重新审视,去年三四季度那么艰难的产业环境都度过了,往后看产业基本面都是边际向好的。我在一季报里也写到了相关内容,我认为产业的高景气与股价的剪刀差越来越大,黎明前的黑暗,一触即发。

诺安成长的混合收益率。图 / 天天基金网

谈现状与未来

每日人物:你管的两只基金,规模最高的时候是400亿,现在也只有300多亿了。

蔡嵩松: 你也知道,基金行业在今年1月份疯狂发行新产品之后,2月份渐渐地冷却,到三四月新基金申购是一个冰点的状态,市场影响也使得许多基金净值大跌。我的两只基金规模的缩水主要是净值下跌引起的。

每日人物:大家都开玩笑说,你是不是根本没有操作?

蔡嵩松: 你做出改变,往往比不操作要简单。人性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做到不变。在下跌的时候,你顺着人性做,一定要是去卖的,尤其是跌了这么久。从表面上看可能我很少操作,前十大重仓没怎么变,但是背后是对产业的求证,对于全球经济的把握,做的工作其实非常多。

每日人物:你之前谈到了止盈的问题,就拿诺安成长来说,可能有一部分人就是看好半导体,不做短期操作。但更多人买基金是为了赚钱,他们会想为什么你不止盈呢?这也是人之常情,你觉得基金经理承担这个功能吗?

蔡嵩松: 其实市场有句话,短期最优往往不是长期最优。如果你炒股,你会有一个感觉——这个股票涨得好,为什么我一买进去就开始跌呢?大家都认识到它涨得好的时候,其实有更多的聪明人,早就收获了主升浪了。你再进去,里面都是你的对手盘,别人卖了,所以你就在这儿了。也有很多人会讲,你的持仓怎么跑不过ETF,或者是跑不过哪个股票,但我看中的是未来五到十年真正能够跑出来的核心公司。现在景气度很好的一些小公司,我可能不会去参与这种博弈。

芯片产业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想获得产业发展的红利,你需要的是长期陪伴最优质的核心公司成长。

每日人物:还有人会觉得,基金经理最重要的是控制风险,不要给投资人造成特别大的损失。买股票大家自己负责,但买基金,是把钱委托给你,如果亏了,他会觉得怎么没管好。你觉得控制风险重要吗?

蔡嵩松: 没有任何人能做到跌起来比别人少,涨起来比别人多,是不可能的。

每日人物:但人性往往如此,大家会希望基金经理能做到。

蔡嵩松: 我相信慢慢大家也理解,买我的人其实更看重我的超额收益,再往大了说,看重的是产品趋势。产业初期的时候波动较大,会比较难受,那就可能需要等待未来产业成熟,主升浪真正到来。

每日人物:所以当他认识到说有超额收益的同时,其实他也要认识到,他也有可能承担超高的风险?

蔡嵩松: 那是一定的。

基民们戏谑被诺安成长教会成长。图 / 网络

谈自己

每日人物:你自己有股票或者基金吗?

蔡嵩松: 我们不能投资股票,这是公司的要求。但我们可以买基金。我更多的资产其实都是在诺安成长里面,都在自己的基金里,这个在年报有披露,都可以看得到。

每日人物:所以你是只买了自己的基金?

蔡嵩松: 我只买自己的。

每日人物:其实普通人投资,可能会分散到不同地方,但对于基金经理,你们的投资观是怎样的?

蔡嵩松: 每个人的比例不一样,其实现在我也没有多少财富,更大头在房地产上,孩子要上学,会有一些学区房的压力啊。

每日人物:自己也会做一个资产的配置?

蔡嵩松: 会,其实也没什么刻意的配置,自然而然就是这样了。你说买别人的基金,其实我更多的是想买成长类的,成长类的话就买自己的。你既然坚守这个东西,让别人也跟着你,你自己怎么能没有信心。

每日人物:我们还比较好奇,你掌管这么巨额的资金,对钱的看法会跟普通人不一样吗?

蔡嵩松: 我其实也没有多少钱,对我自己来讲,现在能做的,其实就是保障家庭生活就可以了。至于说我能得到的是什么,或者年终奖多少,能拿到自己应得的就可以了,没有想过太多。

每日人物:平时除了投资还有其他爱好吗?

蔡嵩松: 我可能少吧,我比较喜欢运动,健身啊,跑步啊,这些东西会多一些。健身或者跑步,不光是能给人一些身体上的变化,对精神上也是非常大的一个支撑。

每日人物:你有特别疯狂的时候吗?

蔡嵩松: 这个少,我相对比较稳定。有时候基金净值涨得特别疯,确实很高兴,很高兴,但是它波动比较大,很快就给你泼一盆水,你就又认清自己了。

每日人物:你不担心整个行业的状况,包括排名,会影响你的KPI或者年终奖?

每日人物:你沉得住气,但这个行业又能给一个基金经理多长时间去验证呢?

蔡嵩松: 我理解你的意思,这也是很多公募基金经理都要去面对的问题。很多公募基金经理都是一年一排名,一年一考核。当产业机会来了,你可能已经下岗了。但公司还是比较支持我,让我去按照我的投资理念和框架继续做下去,诺安也很重视基金经理的长期业绩,考核近5年、近3年及当年投资业绩。

每日人物:你有做过最坏的打算吗?如果你的基金一直在底部横盘,怎么办?

蔡嵩松: 那就认真求证,继续做你的工作。其实还是那句话,投资是最纯粹的事情,你只需要去跟随市场和产业,看到最本质的东西。

蔡嵩松在办公室。

风险提示:材料为诺安基金观点,不作为投资建议。

想看更多,请移步每日人物微信公号(ID:meirirenwu)。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eji312/1148.html
海外车企在华急寻 新欢 搭上中国速度的快车
这家车企没起飞 委身华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