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今年出入境客流超1000万人次

出入境客流 香港

在“澳车北上”“港车北上”“经珠港飞”等多项通关利好政策影响下,今年以来,经港珠澳大桥出入境客流持续快速增长。港珠澳大桥边检站统计数据显示,今年截至5月21日9时40分,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以下简称“大桥口岸”)出入境旅客突破1000万人次,同比增长超过127.7%。

出入境旅客

持续增长的“北上”港澳旅客成为推动大桥口岸客流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据港珠澳大桥边检站分析,随着“澳车北上”“港车北上”政策的推进,越来越多港澳居民选择经港珠澳大桥“北上”旅游观光、休闲消费。今年以来,经大桥口岸出入境的港澳旅客达602.5万人次,同比增长126.3%,占大桥口岸客流总量的60.4%;港澳单牌车数量超过109.5万辆次,月均增长超过10%。

“便捷的出行方式和高效的通关环境,有力激发了港澳青少年的出行热情。其中,22周岁以下香港青少年旅客数量增长尤为明显,占香港籍旅客总数的比例从2023年同期的9%上升至2024年的14%,总人数超过55万人次,增长达到500%。”港珠澳大桥边检站负责人介绍。

“北上”热络,“南下”同样热闹。港珠澳大桥边检站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持港澳旅游签注经大桥口岸往来的内地旅客超过190万人次,同比增长130%。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随着国家移民管理局便利外籍人员来华5项措施施行以及对外免签国家范围扩大,大桥口岸作为内地唯一一个与香港国际机场陆路直达的口岸,已有超过15.8万人次的外籍旅客通关,入出内地进行商务交流、旅游观光等,同比增长412.6%。其中,外国旅游团超过600个,同比增长300%。(吴志远 何丽苑)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港珠澳大桥客流量

单日约5.6万人。 根据光明网得知,港珠澳大桥客流量单日约5.6万人,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迎来出入境双高峰。 4月7日0时到24时,经口岸出入境旅客达余人次,创近三年新高,出入境车辆达7900余辆次,两项数据较节前分别增长约45%和20%。

港珠澳大桥今年出入境客流超1000万人次

港珠澳大桥在哪个城市

港澳

位于广东省珠江口。 港珠澳大桥(HongKong–Zhuhai–MacauBridge)是连接中国香港、广东珠海和中国澳门的一项横跨珠江口伶仃洋海域的桥隧工程。 港珠澳大桥主桥段的起点位于香港新界离岛区的大屿山岛西北部的散石湾,最后经过珠海拱北湾东南部,止于珠海澳门口岸人工岛。 全长55公里,2018年10月建成时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港珠澳大桥曾入选“2022全球十大工程成就”,并获得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IABSE)2020年度杰出结构奖、第37届国际桥梁大会(IBC)“超级工程奖”和2021年度菲迪克工程项目奖杰出奖等。 港珠澳大桥起点位于香港国际机场附近的香港口岸人工岛,向西横跨南海伶仃洋水域,连接到珠海和澳门的人工岛,最终在珠海洪湾立交处结束。 整个大桥的总长度为55千米,其主体工程由6.7公里的海底沉管隧道、长达22.9公里的桥梁、逾20万平方米的东西人工岛组成,即“桥—岛—隧”一体;桥上拥有224个桥墩和7个桥塔;桥梁宽度为33.1米,沉管隧道长度为5664米,宽度为28.5米,净高为5.1米;桥面按照双向六车道的高速公路标准设计,设计时速为100千米/小时,桥面的总铺装面积达到70万平方米;通航桥隧满足近期10万吨和远期30万吨油轮的通行需求。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工程于2009年12月15日开始动工。 2017年7月7日实现了主体工程全线贯通。 2018年2月6日完成了主体工程的验收工作,而同年10月24日上午9时正式开始运营。 港珠澳大桥采取了三地三检通关模式,其中珠海、澳门之间采用了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的通关方式。 2023年8月20日,港珠澳大桥单日查验旅客超过7.7万人次,创3年来新高。 8月份以来经港珠澳大桥边检站查验的出入境旅客超过110万人次,处于港珠澳大桥开通以来历史同期最高位。 2023年12月15日,港珠澳大桥旅游试运营开通。

表示国家繁荣富强的事例

港珠澳大桥

1. 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标志着中国桥梁隧道建设的新篇章。 这座连接珠海、香港、澳门三地的大桥于10月24日正式开通,大幅缩短了三地之间的交通时间,形成了“1小时生活圈”。 统计显示,自开通以来,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验放旅客超过290万人次,其中港澳居民出入境人数稳步增长。 港珠澳大桥不仅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还拥有“六个最”的纪录,其建设表明中国在桥梁隧道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2. 北斗三号基本系统星座部署完成,中国北斗导航系统向全球服务迈出了关键一步。 11月19日,我国成功发射了两颗北斗导航卫星,使北斗三号系统星座部署圆满完成,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导航等基本服务。 自2009年启动以来,北斗三号按计划实施了组网,展示了国家在卫星导航领域的重大成就。 3. 我国高铁运营里程再创新高,年底前10条高铁新线密集开通,新增运营里程约2500公里,使全国高铁运营里程达到2.9万公里。 新线的开通进一步压缩了部分城市间的旅行时间,提升了旅客出行效率,同时也表明国家在铁路交通领域的持续投入和建设成果。 4.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过1.2万列,通达15个国家49个城市,提前两年实现了《中欧班列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目标。 中欧班列的发展不仅促进了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和经贸合作,也展示了我国在国际物流领域的实力和影响力。 5. “天鲲号”自航绞吸挖泥船试航成功,标志着我国在疏浚装备领域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 这艘亚洲最大的自航绞吸挖泥船的成功试航,体现了我国在高技术、高资金密集型装备设计建造方面的自主能力,对于国家的海洋工程和河道疏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keji312/11509.html
Phone 十八路手机厂商全面转战AI 硬件内卷终到头
口舌是非 5月底属鸡 属狗 属猪运势提点 化繁为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