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曾经承诺不造车,在这里我也想说,我们也不卖车。”8月10日,宁德时代副董事长李平在宁德时代全球首家新能源生活广场开幕式上如此表示。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宁德时代新能源生活广场首批展出了近50个品牌、近百款车型,包括奥迪、宝马、奔驰、大众、吉利、长安等。同时,展厅内展示了宁德时代在乘用车电池、商用车电池、换电、储能等领域的研发成果。
宁德时代市场部总经理罗坚告诉记者,宁德时代新能源生活广场将提供看、选、用、学等方式,该生活广场将覆盖用车全生命周期服务,包括试车、充电、检养、二手车以及车周边。
记者采访展厅工作人员了解到,该展馆目前工作人员为宁德时代员工,暂时未有各家车企销售人员进驻。“我们通过收集来访者比如试乘、保养等需求,反馈给各厂商。”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而这也印证了前述宁德时代“不卖车”的表述。
值得关注的是,这是宁德时代继此前神行电池在机场、高铁等场景大批量投放宣传广告后,又一次加大C端市场布局。前不久,宁德时代也搭上了巴黎奥运会的流量热潮,“选电车认准宁德时代电池”的宣传语出现在了咪咕视频平台各赛事转播的间隙。
一位汽车行业的从业人员告诉记者,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市场情况下,以宁德时代为代表的产品发力C端市场正在成为趋势,品牌宣传的影响力在新能源汽车时代慢慢凸显。
综合业绩与出货量来看,宁德时代布局C端却不卖车,或是为了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
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8月9日发布的最新数据,7月,宁德时代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居第一位,为19.42GWh,市占率为47.3%;1~7月,宁德时代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为112.73GWh,市占率为46.54%,较去年同期提升了3.41个百分点。1~7月,排名前五企业的装车情况中,除宁德时代外,比亚迪、中创新航、亿纬锂能、国轩高科四家企业的装车量占比同比均出现下滑。
从整体市场情况看,1~7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产量为521.8GWh,累计同比增长36.2%。但1~7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销量为488.9GWh,累计同比增长41.9%。其中,动力电池累计销量为380.3GWh,累计同比增长25.3%,占总累计销量的77.8%,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2个百分点,产销变动呈现不同步的特点。
宁德时代曾在2024年的半年报中提到,随着全球新能源市场快速发展,国内外企业电池产能快速扩张,存在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而宁德时代给出的应对措施中就包括,积极推进创新商业合作模式,服务终端消费者多元化需求。加速品牌推广,充分利用线上及线下传播渠道,提升终端消费者对宁德时代产品及品牌的认知,提升产品的综合竞争力。
目前,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数据也显示,7月,以动力电池装车情况看,装车量较去年同期集中度有所下降。其中,排名前3家、前5家、前10家动力电池企业动力电池装车量分别为31.7GWh、35.0GWh和39.7GWh,在总装车量中所占比例分别为76.3%、84.2%和95.5%,前10家占比较去年同期降低1.6个百分点。1~7月,新能源市场动力电池企业对比去年也增加3家,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此次加速C端布局,能否进一步提升宁德时代的市场表现?还有待时间和市场给出答案。
2023新能源上海汽车股
2023新能源上海汽车股
4月18日至27日,2023第二十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将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本届上海车展也是今年全球第一场A级车展,共吸引了海内外千余家企业参展,备受国际汽车行业瞩目,一起来看看2023新能源上海汽车股吧!
2023新能源上海汽车股
2月9日,上汽集团发布公告,公司1月份汽车产销量27.54万辆和23.80万辆,同比分别下降41.3%和47.75%。 其中,新能源汽车整车产销量分别为4.04万辆和3.22万辆,同比下降48.18%和55.39%。
具体来看,1月份,上汽集团旗下各品牌销量均不及预期。 上汽大众销量7.2万辆,同比下滑44.87%;上汽通用销量5.5万辆,同比下滑50%;上汽通用五菱的销量下降幅度最大,达到72.74%,当月销量为3万辆。 上汽乘用车销量5.57万辆,同比下降17.56%。
业内普遍认为,今年1月份,受疫情和春节长假影响,当月有效工作日较去年同期大幅减少,国内汽车行业整体产销出现季节性短暂回调为行业普遍状况。 对此,上汽集团对今年全年充满信心。 2月9日当天,上汽集团官方公众号发布了公司今年的销量目标。 按照规划,上汽集团将全力冲刺整车销量600万辆、新能源车销量150万辆、海外销量120万辆的2023年年度目标。
上汽集团判断,随着感染高峰的消退、缺芯问题的逐步缓解,以及中央和各地方促进汽车消费系列政策的持续发力,2023年中国汽车行业有望实现4%以上的恢复性增长。
记者注意到,尽管总体销量及各个下属公司的销量均呈下降状态,但1月份上汽集团在海外市场的表现可圈可点。 数据显示,1月上汽集团出口及海外基地的销量达到7.66万辆,同比增长17.08%。 据悉,22年上汽集团的MG品牌在中东、智利销量持续走高,在泰国、印度、澳新、墨西哥、菲律宾、埃及等市场的反馈也较好。
此外,在新能源品牌方面,目前上汽集团旗下多款智能电动新车取得市场认可,智己LS7“盲订破万”,飞凡F7预订量“一天破万”,MG4Electric新年首月在欧洲交付近5000辆。 上汽集团透露,随着国内产能和远洋运力的加速释放,近期公司有望迎来“单一车型海外月销破万”的历史性记录。
新车型新电池新技术齐亮相
虽然特斯拉缺席,但新能源汽车无疑仍是本届上海车展的绝对主角,根据威尔森监测,上海车展参展车型达144款,新车型过半,多达78款,其中传统燃油车型58款,新能源车型76款,新能源新车已经超过传统燃油车新车。 一汽、东风、长安、上汽、广汽、北汽、吉利、长城、比亚迪、蔚来、理想、小鹏等中国车企以及大众、宝马、奔驰、丰田、本田、日产、通用、福特等全球主流车企都带来了自家最新的新能源汽车车型。
作为中国传统自主品牌的代表,一汽红旗日前发布了“旗帜”高端电动智能超级架构(FMEs),并基于该架构开发了三款代号分别为E001、E202、E702的新能源产品。 本届车展上,红旗B级纯电动高级轿车E001将亮相,并于下半年上市,B级纯电动SUV红旗E202也有望亮相车展。
东道主上汽集团将会在上海车展上发布新能源战略。 作为上汽集团电动化转型的重要举措,新成立的智己汽车和飞凡汽车将会带来智己LS7和飞凡F7纯电动新车。 另外,在欧洲等海外市场畅销的名爵电动新车也会在车展上展示。
“携手两大合作伙伴中国一汽和上汽集团,奥迪将重塑品牌在华电动出行。 ”奥迪中国总裁温泽岳博士4月16日对记者表示,此次上海车展,奥迪首次以新能源车型阵容亮相中国大型车展,充分彰显奥迪在中国——这一全球最大和最重要的单一市场,引领可持续高端出行的决心。
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日前表示,今年要推进广汽旗下新能源车企埃安的分拆上市。 作为埃安双品牌矩阵中的新成员,对标特斯拉Model3的昊铂HyperGT新车将登陆上海车展。 另外,广汽集团还将带来搭载自主研发弹匣电池的多款新能源车。
不仅有广汽的弹匣电池,作为新能源车最核心部件的动力电池也是本届上海车展的另一主角。 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冠军宁德时代的有关负责人对记者介绍,公司将在上海车展发布凝聚态电池技术。 预计该技术相比固态电池可更快实现量产,并兼具安全性和高比能的优点。
4月16日,宁德时代宣布钠离子电池将首发落地奇瑞车型。 此次参加车展的奇瑞和宁德时代还联合发布了电池品牌——ENER-Q,双方致力打造覆盖纯电、插混、增程全动力类型,适配C端和B端全应用场景,涵盖钠电池、M3P、磷酸铁锂及三元锂等全材料体系电池系统。
另一家动力电池大户比亚迪也将带来最新电池技术,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电池还被搭载在比亚迪新推出的高端新能源车品牌仰望新车上,定位百万级新能源越野车的仰望U8将亮相本届上海车展。 另外,参加车展的一汽丰田等车企的新能源车也将搭载比亚迪电池。
行业巨头跨界汽车智能化
相对于新能源赛道的传统选手,在本届上海车展,智能化领域的跨界新玩家也颇引人注目。 根据车展主办方介绍,目前涉足未来出行领域的网络、华为、地平线、商汤、中国移动、四维图新、滴滴、东软集团、佑驾智能、中科创达、森思泰克等近百家芯片、雷达、ADAS、自动驾驶解决方案、车联网、高精地图领军企业会同时参展,加速推进汽车行业与新技术、新材料、电子电力等在智能化领域的跨界融合。
“当智能化完成市场‘跨沟’后,没有智能驾驶能力的汽车将难以进入用户的购车清单。 ”网络集团智能驾驶事业群组总裁李震宇对记者介绍,网络Apollo将在本届车展带来全新升级的驾舱图“多边形”产品矩阵,并发布网络智能汽车开放方案,这也是网络智能汽车事业部自21年组建以来的首次行业亮相。
据介绍,网络Apollo的智驾算法已经过超5000万公里的专业路测验证,并积累了海量数据和量产经验。 在智能汽车量产领域,网络Apollo已经初步建立起开放的合作伙伴生态体系。 上述成果也将在上海车展进行展示。
另一家巨头华为也将在上海车展跨界发布最新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展示华为高阶智驾系统ADS2.0等产品。 在智能驾驶、鸿蒙座舱、智能汽车数字平台等方面,华为均实现了迭代升级。
值得注意的是,华为ADS2.0最为重要的升级就是不依赖高精地图,在其加持之下,城区(NCA)智驾导航辅助的落地速度将大幅提升。 根据华为公布的商用计划,2023年第二季度将在5个城市开放有高精地图的功能体验,第三季度开放15个城市无高精地图体验,第四季度扩展到45个城市。
AI领域的独角兽企业商汤科技也会现身上海车展。 商汤旗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独立新品牌“绝影”将以“智能汽车时代人工智能核心供应商”的身份参展。 基于商汤的AI大装置,绝影具备感知、决策规划控制和AI云三大核心能力,可为车企提供驾、舱、云三位一体的智能化服务。 “把AI核心技术能力赋予合作伙伴,可以降低创新成本,为终端消费者带来全新智能化体验,实现与汽车产业和生态的共生共赢。 ”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王晓刚说。
多场“头脑风暴”振兴汽车产业
统计数据显示,本届上海车展共吸引了1000余家企业参展,展出总面积超过36万平方米,启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13个室内展馆。 不过,作为中国汽车业的盛会,上海车展并不停留在展车,也是思想火花碰撞的舞台。 车展期间,第七届国际汽车关键技术论坛、GTLC智能汽车创新峰会等多场技术交流、专题讲座将同步举行,围绕汽车产业重要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表示,对中国汽车业而言,2023年既是加快建设产业强国的关键时间节点,也是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间节点,更是残酷市场竞争的重要时间拐点。 处于这一时间节点的上海车展,应当将“如何提升产业创新力”作为核心议题。 “我们不应当再去空泛地谈创新,而是要非常具象、聚焦地考虑产业创新。 ”付于武说。
中国车市目前呈现复苏迹象。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23年3月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8.4万辆和245.1万辆,同环比均呈增长态势。 尽管2023年第一季度汽车产销较去年同期出现小幅下滑,但在上海市交通电子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吕楠看来,消费者的消费信心正在慢慢复苏。 此时,2023上海车展的举办势必将为汽车消费复苏添把火,助力二季度及今后的中国汽车市场更好发展。
本土车企“一窝蜂”上马高端电动车,谁在拼命谁又在裸跑?
日前,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长城汽车计划推出一个全新的高端智能电动车品牌,内部代号为“SL项目”,定位将高于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品牌欧拉。
这已经是近几个月内被曝要推出高端电动车品牌的第四家自主车企了。
其中,东风汽车的“岚图”、上汽集团的“智己”都已经正式发布,“岚图”还将于12月18日发布首款量产车“FREE”;长安携手华为、宁德时代联合打造的高端智能汽车品牌也在酝酿成形中。
“高端”+“新能源”,将成为主流中国车企下一个竞技场。
在这些车企干劲十足地朝这个相对崭新的领域蜂拥而上时,我们不禁怀疑,高端电动车未来的市场规模有多大?能养活这么多品牌吗?
在特斯拉、蔚来、理想等新造车品牌各自已经打下一片天地,而BBA等传统豪华品牌以及合资品牌也在纷纷发力新能源汽车的情况下,这些传统自主车企的高端电动车品牌,将成为搅局者,还是陪跑的炮灰?
高端电动车成未来新风口
传统车企为何纷纷朝着高端电动车领域发力?
这是因为豪华车与电动车,是当前汽车行业的两大热点,各自盛极一时。
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包括11月在内,国内乘用车市场已经连续5个月实现8%左右的近两年最高增速,但与豪华车市场相比,这完全不值一提。
数据显示,11月全国豪华车零售同比增长27.0%,环比10月增长5.0%,保持强势增长势头。 这已经是自4月份以来,豪华车市场连续八个月实现双位数高增长,其中,7月-10月的增幅均超过了30%。
目前,豪华乘用车的市场份额在全国乘用车销量中占比约为15%,以2000万辆的交易规模计算,有300万辆是豪华乘用车。
事实上,受益于消费升级和车市进入增/换购高峰期,豪华车已经在国内连续多年跑赢大市,甚至成为2018年、2019年车市寒冬下一枝独秀的细分市场,也在2020年疫情后最快恢复元气。
而新能源汽车方面,在经历为期一年左右的回调期后,如今又迎来了新的辉煌。
11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18.0万辆,同比增长128.6%,环比10月增长24.8%。 其中,插电混动销量3.0万辆,同比增长160.0%;纯电动的批发销量15.0万辆,同比增长122.3%。 不论是传统自主车企,还是造车新势力,都有出色的表现。
作为汽车行业当前的两大热门板块,“高端”“新能源”一相逢,便胜却市场无数。
今年前11个月,特斯拉凭借一款Model3在中国市场的累计销量突破11万辆,光11月份就卖出了辆(乘联会数据)。
另两个走高端路线的电动车品牌蔚来、理想也意气风发。 1-11月,蔚来的累计销量达辆,同比增长111.1%;仅靠一款量产车打市场的理想,也交付了辆车。
特斯拉、蔚来、理想目前取得的成绩,证明高端电动车细分市场在国内确实大有可为。
传统自主车企蜂拥而至
敏锐捕捉市场风向,见到风口就上,是自主车企的一个普遍特质。
凭借这个特质,在过往十年时间里,很多自主车企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和SUV细分市场尝到了甜头。 这一次,它们自然不会放过高端电动车这个新风口。
据路透社报道,有知情人士透露,长城汽车计划推出全新智能电动汽车独立品牌,内部命名为“SL项目”,这将是继WEY品牌之后长城汽车打入高端市场的第二次尝试。
这位知情人士还表示,长城汽车全新品牌的产品规划将包括SUV和轿车,对标特斯拉和蔚来,动力选择包括纯电动或增程电动。 当被问及该计划时,长城发言人的回应是“大潮将至,我辈当躬身入局”。
长城发言人的这句话,道出了所有自主车企的心声。
这也是今年以来频繁爆出自主车企即将或者已经推出高端电动车品牌的原因。
自今年7月东风汽车神秘“h事业部”彻底浮出水面——“岚图”高端电动车品牌发布以来,关于自主车企进军高端电动车领域的消息一直不绝于耳。
10月24日,北汽集团成立四年的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ARCFOX(极狐)旗下的首款量产车αT终于上市,补贴后售价24.19-31.99万元,价格对标特斯拉Model3。
11月14日,在长安汽车品牌日活动上,董事长朱华荣宣布长安汽车正与华为、宁德时代共同打造全新高端智能汽车品牌和高科技的高端产品。
11月20日,广汽集团宣布埃安品牌独立,定位于“高端智能电动车品牌”。
11月26日,由上汽集团、浦东新区和阿里巴巴集团三方联合打造的高端智能纯电汽车项目“智己汽车”(内部代号为“L”)正式落地。
12月18日,东风旗下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岚图首款量产车型FREE将首发亮相。 根据现有消息,该车定位为中大型智能电动SUV,车身轴距超过2900mm,采用增程式混合动力,NEDC续航里程为860公里。
如此紧锣密鼓地扎堆高端电动车细分市场,充分展示出这些自主车企的熊熊野心。
至此,三大汽车央企一汽、东风、长安,三大汽车国企上汽、广汽、北汽,都已经在高端电动车领域进行布局。
而在民营企业方面,龙头三强除了长城外,吉利和比亚迪都已经在高端电动车领域有所动作,吉利与沃尔沃拥有全新豪华高性能电动车独立品牌极星,比亚迪通过汉冲击高端电动车市场,剩下的长城,势必要加快步伐才能避免掉队。
是搅局者还是炮灰?
事实上,新能源汽车呈现高低两端强势增长的趋势,不光代表高端产品的特斯拉、蔚来、理想表现优秀,定位“国民代步车”的五菱宏光MINIEV也有惊人的表现,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一匹黑马。
但是,售价低于5万元的低端代步电动车利润低得可怜,要想实现盈利,必须以规模取胜。 对于因转型而承受巨大资金压力的车企来说,利润更高的高端电动车,显然更有吸引力。
目前,无论是政策导向(各地纷纷推出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限购城市对电动车上牌亮绿灯),还是市场导向(消费持续升级+增换购汽车浪潮来临),都充分显示高端电动车细分市场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但是,比不断扩大的市场规模更疯狂的,是数量增长更快的入局者。
东风推“岚图”以及“岚图”首款量产车首发、上汽推“智己”、广汽埃安独立、北汽ARCFOX品牌首款车上市、长安宣布即将推出高端电动车品牌、长城被曝打造“SL项目”,都发生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如此集中而统一的动作,显得十分狂热。
高端电动车领域即使是个风口,也经不起如此多新入局者的过度热情。
高端电动车细分市场的增长速度,远比不上新品牌新面孔的增长速度,更何况,这个市场本就前有狼、后有虎。
前方,特斯拉、蔚来、理想等高端电动车品牌各自完成不同程度的布局。
领军者特斯拉在国民心目中的地位无可比拟,几乎被封神;蔚来和理想也通过强大的融资能力和偏C端的用户运营思维,成功摸索出适合中国市场的打法,尤其是蔚来,形成了极高的品牌认知度和用户粘度。
相比之下,传统自主车企无论是智能技术、企业制度还是运营思维,都无法与这些新造车企业相比。
后方,BBA及其他传统豪华品牌都在加快布局新能源汽车,从奥迪e-tron到奔驰EQC、宝马iX3,再到捷豹I-PACE,虽然热度不如其燃油车型,价格也比自主高端电动车贵出许多,但在其持续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的情况下,一旦玩市场下沉,自主品牌根本招架不住。 与此同时,正在加速电动化转型的合资品牌,也绝对是不可小觑的势力。
在这些传统势力面前,自主车企也没有多少优势。
在前有狼、后有虎的情况下,自主高端电动车品牌大部分都将沦为炮灰,真正能活下来的很少,这个后果,在狂热入局高端电动车细分市场的时候,自主车企们就应该有心理准备。
最后谁能活下来,就各凭本事吧。
不景气!7月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及电池安装量分析
1. 7月份,国内新能源汽车生产约9.7万辆,新能源乘用车合格证为8.8万。 这符合之前的预期。 2. 从主要车企的表现来看,2020年1-7月新能源乘用车累计产量41.4万辆,同比下降33.5%。 特斯拉一家就占据了6.22万台,去掉特斯拉后,总量为35.17万台。 一汽大众、上汽大众、华晨宝马、广汽丰田等合资企业以及蔚来、理想、威马、小鹏等新势力车企表现良好。 然而,传统纯电动A级车领域的主流自主车企受到了较大冲击。 3. 7月份,SGMW的新能源汽车产量与特斯拉相当。 目前,传统车企能够采取的措施有限。 例如,北汽在北京市场使用消费券抢量,必须在短期内对C端市场提供具有性价比的产品——产品短期内无法改变,唯一能改变的是价格。 4. 上半年,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总产量为7.96万台,纯电动车型总产量为23.45万台。 Model 3占据了城市需求的很大一部分,极大地压制了A级新能源轿车的需求。 5. 上半年,高端纯电动乘用车总产量约7.1万辆,特斯拉国产化后产量达到4.9万台,占高端BEV乘用车的69%。 由于竞争和布局尚未充分,这个领域能打的企业并不多。 6. 上半年,中端纯电动乘用车总产量约10.9万辆,占纯电动乘用车总产量的46.6%。 在这个细分市场中,广汽的Aion S表现最为突出。 市场上同质化车型众多,因此演变成了价格战。 7. 上半年,微型纯电动轿车总产量约4.9万辆,约占新能源汽车总产量的14%。 SGMW从7月份开始重点推广五菱小车,一下子提高了销量。 然而,这个市场主要是面向积分的需求。 如果下半年占比重新拉高,对整个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并不是特别好的事情。 8. 7月份,中国动力电池装机量约4.99GWh,同比增长6%,环比增长6%。 宁德时代继续巩固在动力电池装机量的领先地位。 尽管需求量有限,但其在方壳和软包两个细分领域都领先于LG Chem。 然而,由于国产特斯拉的生产,LG Chem在华装机量持续增长,拿下803MWh。 9. 上半年,全球动力电池总量为42.6GWh,比去年同期下降23.0%。 在中国,CATL和比亚迪都有所下降,形成了CATL和LG Chem的竞争。 在日本,松下仍能紧跟LG Chem和CATL的产量。 在韩国,LG Chem从去年同期的第4位上升至第1位,增长了82.8%至10.5GWh;三星SDI下降了2.6GWh,增幅为-34.9%;SK Innovation增加了66.0%达到1.7GWh。 10. 2020年6月,全球电动汽车电池使用量为10.1GWh,比去年同期下降20.3%。 总结:当前,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并不景气。 之前表现突出的车企在A级车(SUV和轿车)两块上都呈现出“难找到准确的消费者”的情况,新能源车在这个时间点确实不太好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