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猪与洛杉矶会议及旅游局签署合作协议

5月22日,在中国西安举办的第14届中美旅游高层对话活动现场,飞猪与洛杉矶会议及旅游局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目的地推广、联合营销、旅游产品开发等方面合作,共同开拓和服务中国游客跨境旅游。

洛杉矶会议及旅游局将借助飞猪平台提升当地旅游产品和服务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并通过创新营销、专题促销、定制旅游套餐等方式,激发中国游客的旅行兴趣和消费意愿。此外,洛杉矶的一系列知名体育赛事、节庆活动有望成为吸引海外游客的新型体验资源,对此,双方将联合组织主题推广活动,提升目的地及赛事活动的影响力。

洛杉矶会议及旅游局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博亚当(Adam Burke)表示,洛杉矶是一个不断发展、充满全新概念和全新体验的目的地,洛杉矶会议及旅游局与飞猪的合作将为中国游客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和服务,我们期待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通过飞猪来发现和探索洛杉矶。

飞猪CEO庄卓然表示,个性化、多元化的旅游消费已成为跨境旅游复苏和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洛杉矶在度假休闲、体育赛事、艺术活动等方面拥有卓越的体验资源基础,这与需求侧的发展趋势十分契合。飞猪希望通过与洛杉矶会议及旅游局加深合作,发挥平台的产品创新和数字营销能力,一起为中国游客带来丰富、有趣的洛杉矶旅程。

中国是洛杉矶最大的海外客源市场之一,无论是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还是正在进行中的飞猪618大促,洛杉矶都是中国游客青睐的热门目的地。飞猪数据显示,2024年年初至今,由中国各大城市飞往洛杉矶的机票预订量同比去年增长近一倍。

采写:南都记者 许琨


阿里旅行为什么改名飞猪

阿里巴巴集团在芬兰罗瓦涅米宣布将旗下旅行品牌“阿里旅行”升级为全新品牌“飞猪”,英文名“Fliggy”。

据介绍,新更名的飞猪将定位为面向年轻消费者的休闲度假品牌,与面向企业差旅服务的阿里商旅一起构成阿里巴巴旗下的旅行业务单元。

2014年10月,阿里巴巴旗下于2010年推出的淘宝旅行宣布更名为“阿里旅行·去啊”,更名的同时,阿里旅行成为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事业群之一。

由于与去哪儿品牌颇为相似,淘宝旅行更名“去啊”一度在在线旅游行业引发营销大战,经过营销大战后,阿里旅行·去啊也迅速赢得大众的关注。

今天,阿里旅行再次更名为飞猪,新品牌与原品牌阿里旅行·去啊有明显区隔,对阿里旅行而言,新品牌能够提高辨识度,不过在新旧品牌更替期,也容易在用户侧造成误解。同时,打造新的品牌形象意味着需要更多投入,但对飞猪而言,更名的意义可能比想象中更大。

首先,显而易见的影响是“飞猪”拥有更强的辨识度,此前外界对阿里旅行存在“阿里旅行”、“阿里旅行·去啊”、“去啊”等不同叫法,在品牌记忆上易造成混乱。

其次,根据阿里巴巴集团CMO董本洪及阿里旅行事业群总裁李少华的介绍,飞猪品牌将主攻年轻人自由行。

据李少华介绍,目前阿里旅行80%的用户为85后年轻群体,因此新品牌飞猪也将主打年轻消费者的境外自由行。

董本洪表示,飞猪在品牌传播时强调年轻概念,不会有丢失其他年龄段用户的风险,因为年轻人的旅行喜好将对其他年龄段的用户产生带动作用。

目前阿里旅行已经陆续推出阿里商旅、出境超市、未来酒店、未来景区、未来假期以及未来飞行+等服务。

对阿里旅行而言,新品牌飞猪主打年轻人境外自由行,是在当前在线旅游激烈竞争的格局下谋求差异化发展的战略。

在产品上,飞猪也在加快国际化布局。

今天早些时候,阿里旅行在芬兰罗瓦涅米发布欧洲目的地战略,阿里旅行CEO李少华在发布会上表示,阿里旅行的欧洲目的地战略将包括一站式交易平台、目的地服务体系以及目的地整合营销三个部分。

今年年初阿里旅行与新加坡旅游局启动战略合作,开始全球化布局。目前阿里旅行全球目的地战略已经有了新加坡、美国以及欧洲三地。

李少华表示,阿里旅行与OTA不同的地方在于更侧重帮助商家连接消费者。

将通过与各地旅游局的合作,使更多本地游玩产品通过阿里旅行的平台接触消费者。而阿里旅行也将基于平台的能力,连接更多提供本地游乐服务的商家。

显然,关注点变了。之前不管客群是谁,只关注消费者的“去”,现在锁定客群为90后00后,自然品牌形象要向他们倾斜,前有天猫之鉴,再加上苏宁小狮子,走的都是可爱路线。飞猪的诞生,意在让目标客群产生“旅游离我并不远,说走就走”这样的想法。

飞猪和携程哪个靠谱?

携程更靠谱,携程和飞猪属于一个性质的网站,都是做代理的选择订票点,还是要找大的正规的网站,携程是个正规的网点,价格方面也不贵。

阿里旅游新零售棋局:左手众信右手Dufry 意欲何为?

阿里本月初宣布与全球免税巨头Dufry达成合作后,两者的合作进展便获得外界的密切关注。 解读其意图者甚多,以“要动中免的免税蛋糕”的猜测为主。 近日,Dufry向外界披露了其与阿里的合作进展——该公司与阿里的合资企业目前正在确定和建立中,将寻找进一步发展中国旅游零售渠道以及在数字化转型领域进行合作的机会。 作为“五新”战略的其中重要一支,阿里将新零售的布局延伸到旅游领域则在情理之中。 而当外界试图解读其与Dufry的合作时,先前发生的另一项战投也不容忽视——9月底,阿里宣布战略入股众信旅游,推进“旅游线下新零售”商业模式。 两者交映,阿里剑指旅游新零售之心显而易见。 难撼国内免税格局今年10月5日,阿里与Dufry达成战略合作,前者拟同意收购后者不超过9.99%的股份,并且在中国组建一家合资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51%和49%。 10月20日,入股事项有了实质性进展:Dufry对外公布了增发新股的最终发行数量和发行价,共筹集约8.2亿瑞士法郎,阿里持股6.1%。 “目前冲击不大。 ”当谈到阿里入股Dufry是否会对国内免税行业形成冲击时,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两者未来的合作更多可能集中于不需要免税牌照的业务方面,如跨境电商方面,这一客户群和免税业务客户群有所区别。 今年以来,国内免税市场迎来了风口。 一方面,政策和疫情驱使消费需求回流,国内经济大循环被激活;另一方面,免税行业利好政策频出,资本市场竞相追逐免税热点。 数据显示,国内免税行业正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 2019年,中国免税行业规模约520亿元,同比增长约32%,这一增速超过了世界其他国家的免税市场。 “十一长假”的数据同样能反映国内免税市场的燥热:根据海口海关统计数据,10月1日至8日,海口海关共监管海南离岛免税购物金额10.4亿元、旅客14.68万人次、免税品99.89万件,同比分别增长148.7%、43.9%、97.2%。 国内免税市场群雄逐鹿之下,阿里牵手Dufry,旋即引发外界对其意欲分食免税蛋糕的猜测。 这与后者全球免税市场份额常年稳居第一的市场地位有关。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从2008年起,Dufry也在开始布局中国市场。 但由于牌照因素,该公司无法在中国开展免税业务,其主要业务表现形式为机场有税。 在现行政策框架之下,不仅Dufry自身难以直接进入中国的免税市场,即便作为全球免税巨头与阿里站到了一起,两者合作也难以切入。 “这是一个以牌照为准的特殊行业。 ”前述分析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免税属于特许经营行业,需要持牌进入。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统计,截至目前免税行业仅有10张免税牌照,分别由中国中免、深圳国资委、海南国资委、国药集团、王府井等持有。 实际上,阿里涉足免税由来已久。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2018年11月,中国旅游集团免税业务与阿里签署了战略合作备忘录,双方将携手打造免税新零售、旅游购物领域新模式。 而此次战略合作内容涉及阿里的业务线颇广,包括阿里旗下飞猪旅行、阿里云、支付宝、菜鸟物流等。 与中国中免的免税合作在2019年有了实质性落地。 这年3月,飞猪旅行上线了“出境购”频道,采取免税预约的模式,即旅客可在出境前或出境游过程中通过该平台提前预订免税产品,在线选择提货时间和提货地点,实现“线上买、线下提”。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查询飞猪旅行App发现,如今“出境购”频道已经变更为“旅行购”,按免税店地点划分为了韩国、日本两个境外子频道,海南、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广州、厦门、沈阳、南京、西安等境内频道。 此外,该平台还直接推出“直邮到家”。 值得一提的是,与中国中免的合作是目前支撑飞猪旅行平台免税购物的核心。 换言之,飞猪旅行平台免税的主要供货渠道则来自中国中免的旗下免税店。 阿里入股Dufry也无法解决入局免税的牌照问题。 但光大证券的分析指出,“从阿里角度来看,此次合作有望大幅提升其旅游零售端的采购及供货能力,加强其旅游行业方面布局。 ”能否“颠覆”旅游新零售?有分析认为,Dufry所拥有的供应链和大数据资源,是阿里通过此次合作“抄底”海外电商零售的一次机会。 据相关统计数据,Dufry在国际机场旅游零售领域的市场份额占比约20%,对标25亿人的全球潜在客户。 此外,Dufry的国际品牌供应商达到1000家,这些数据都成为阿里进军国际零售的宝贵资源。 事实上,阿里旗下淘宝、天猫等电商平台在国内市场的发展红利已经接近饱和,国内电商市场的竞争格局已经变得越来越激烈。 尽管电商下沉的趋势愈发明显,但在拼多多、美团、抖音、快手等平台的“围攻”下,阿里需要再造新的增长点。 免税只是旅游零售的一部分,而阿里所要“颠覆”的是整个旅游零售。 为了“革新”旅游业,阿里投入了飞猪旅行这颗“重磅炸弹”。 2018年发起的“新旅行联盟”计划记忆犹新:这一计划是飞猪旅行联合全球旅行服务商、各国旅游局、阿里生态伙伴共同打造以消费者为中心,依托大数据、构筑全链路连接的行业新生态,以期提升旅行体验。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飞猪旅行自诞生起便一再强调自身非“OTA”的属性。 其核心模式是,希望链通旅行商家和企业,依靠淘宝、支付宝等阿里生态圈资源,来提升旅游、酒店行业的效率。 随后的发展显示,飞猪旅游的定位由“OTP”向“OTM”实现了升级。 在今年“十一”长假前夕,飞猪旅行率先打响“百亿补贴”计划,一度引发外界对其是否会掀起新一轮烧钱大战的质疑。 飞猪旅行总裁庄卓然对此表示,百亿补贴不是短期营销,是面向消费者构建商家价值的长期举措。 他还强调,行业对补贴的认知,不应该只停留在抢份额这个层面,而应该更多地比拼商家在平台的成长力。 战略投入众信旅游,则再次彰显阿里的决心——其希望将“革新”的触角进一步延伸到线下。 今年发生的疫情对国内旅行社不仅带来了直接的经营冲击,更是暴露了旅行社的“痼疾”。 众信旅游董事长、总经理冯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疫情之下,旅行社行业无论是供应商、渠道商还是资源、产品,都处于分散状态,没有一个高效聚合平台。 今年9月底,众信旅游公告称,阿里拟受让众信旅游4547.0395万股股份,约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5%。 与此同时,众信旅游还与飞猪旅行母公司浙江阿里旅行投资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通过设立合资公司,探索和推进“旅游线下新零售”商业模式。 阿里与众信旅游的合作涉及产品供给、渠道和品牌、大数据技术、支付和系统等方面。 安信证券分析认为,两者的合资公司定位旅游B2B领域,拟打造全域旅游分销平台,对比目前均以线下商谈的旅游B2B模式,有望对国内旅游行业的资源端、批发端、零售端等企业在匹配、渠道、获客和资金等各环节实现效率提升。 冯斌对其与阿里的合作也抱以能解决旅行社行业难题的希望。 “我们想与阿里一起打造一个面向B端旅行社的综合服务平台,主要解决的两个核心问题,就是资源和资金。 ”冯斌对媒体表示,阿里恰巧既有技术,又懂金融。 无论是入股众信旅游,还是牵手Dufry,阿里通过串联旅游行业的产品批发商、渠道商,也进一步加强了其在旅游新零售的布局。 来自旅行社的期待,或许正是阿里能实现“颠覆”旅游业的可能性所在。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eji312/12012.html
东方白鹳疑遭无人机绞断双腿后死亡 专家呼吁不要让观鸟变伤鸟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