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之舞唤醒深藏的环保意识 专访 出品人陈沂欢 生而为野

万物有灵且美!今天(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生而为野》近日出版,本套画册集纳了219幅国际级佳作,用精彩的影像和凝练的文字,讲述“为野而生”的自然摄影师与“生而为野”的野生生物邂逅共鸣的故事。

搜狐文化特约本书出品人中国国家地理·图书总经理、中国野生生物影像年赛出品人陈沂欢老师讲述本书背后的创作故事以及分享了如何通过生态摄影提高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重视程度。

搜狐文化:全书章节设置为地球(EARTH)、栖息(HABITAT)、行为( BEHAVIOR)、凝视( GAZE)、聚焦( FOCUS)五个部分,很有创新性和灵动感,能谈一谈这样分的逻辑么?

月夜暗杀-朱兴超

陈沂欢:在这本画册中,我们打破传统的编排逻辑,不再以物种或地貌为基准,而是选择更为直观的视觉叙事。全书分为“地球”、“栖息”、“行为”、“凝视”、“聚焦”五个章节,摄影照片的创作是人在用双眼观看并记录世界,而这本画册,我们也从人的“观看”出发,从空中俯瞰地球,落脚到动物栖息地,观察有趣的动物行为,一步步深入,直到最微小的生物细胞肌理——这像是一次重新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过程。不仅带给感官强烈的视觉冲击,甚至还能激发人们的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达到一种通感。

陈沂欢:首先,我们会选择一部分“中国野生生物影像年赛”的获奖作品(书中收录了84幅),因为这些作品已经获得大赛组委会和关注者的广泛认可;同时,我们也选择了一些并未获奖但依然非常优秀的作品,让这本画册变得更有层次,更有收藏价值。

生死对决-鲍永清

在照片内容和质量的选择上,我们不局限于技术、参数以及拍摄难度,而是以画面和主题为重,比如在“地球”一章中,大量无人机影像设备的使用,体现出新一代摄影师的巧思;在“行为”一章中,会尽量优先考虑选入更多的物种,来增加内容的丰富度。

搜狐文化:本书打破了传统记录逻辑,将纪实摄影与艺术摄影相融合,您印象最深的是哪幅摄影作品?

陈沂欢:首先肯定是封面的这张照片《危险!请注意!》。它是2022中国野生生物影像年赛·摄影单元鸟类组的冠军作品,拍摄于甘肃碌曲的则岔保护区。

危险!请注意!-朱兴超

摄影师刚好捕捉到了高山兀鹫直视镜头、伸出利爪的珍贵瞬间,极具冲击力。而且这张照片也与观者形成了一种巧妙的互动关系:我们仿佛猎物,即将被这只兀鹫带入《生而为野》书中的野性世界。

另外,书中还有很多照片展现了中国的特有物种:比如第76-77页的藏野驴、第143页的川金丝猴、第198页的荒漠猫等等。我们希望通过这些照片,让公众意识到:原来除了家喻户晓的大熊猫,中国的广袤大地还孕育了如此丰富多样的野生生物。这类相对“冷门”的“中国特有种”,同样值得我们给予更多关注。

地球心脏-刘雪瑶

最后,除了第1章场面相对恢弘的自然风光作品,第5章的微距摄影作品也很有意思。比如第261页的《孢子粉的舞蹈》、第284页的《蝴蝶鳞片》等等。其实我们肉眼不可见的微观世界,也有着惊人的美丽。

搜狐文化:中国国家地理·图书为什么要做《生而为野》这样一本书?

陈沂欢:美国著名的摄影评论家苏珊·桑塔格曾表达过一个观点:讨论摄影不啻是讨论世界,收集照片就是收集世界。这本书的目的不是为了单纯的收集,而是希望书中收集的照片能够成为人们观察并理解这个世界的切片。一直以来,中国国家地理·图书都坚定地在自然摄影领域探索,希望借助影像的力量多维度展现生物多样性。早在2014年,我们就出版了《极致之美》自然摄影画册,将中国国家地理成立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优秀摄影作品进行精选、集结。六年后的2020年,中国野生生物影像年赛(以下简称年赛)启动之初,我们便已有了将年赛的优秀作品集结成册的出版计划。四年后,年赛摄影单元全球投稿数量达到近12万幅时,时机终于成熟。

搜狐文化:本书提到了“影像保护自然”的概念,您觉得如何通过生态摄影提高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重视程度?

陈沂欢:为本书撰写推荐序的珍·古道尔博士说过一句令人深思的话,“唯有了解,我们才会关心;唯有关心,我们才会行动;唯有行动,生命才会有希望!”对普通人来说,自然影像是能让普通人最直观地了解生命科学的方式,在摄影师的作品中,我们能看到一只鸟飞翔的优雅姿态,兔狲与藏狐互相厮杀的激烈行为,受伤的赤狐血肉模糊的半张脸,肉眼看不见的蝴蝶鳞片之美……这些视觉上的直接震撼,是枯燥的科学术语永远无法做到的。每一个看到的人都会被触动。而我们通过这本画册,这场比赛,让这些珍贵的自然影像出现在人们视野之中,这已经是很有价值的举动。人类的工业化发展是不可逆的,但是环境保护依然能以微小改变宏观,至少让我们更能够意识到,我们与自然是融为一体,互相生长的。未来如果能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无论是摄影记录,或仅仅是观看,都已经能让我们的心灵更贴近自然,更懂得珍惜环境。

文/袁立聪 审/钱琪瑶


请描述你身边的低碳生活现状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下班时将饮水机关掉、停车等人时将车熄火……这些节能减排的细节,往往为人们所忽视,无形中既造成资源的浪费,也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 今天在北京举行科技周活动之一“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主题活动上,与会专家认为,现在人们对节能减排和低碳生活都有着比较充分的认识,而如何在实际生活中付诸行动并坚持下去,是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活动现场,记者看到,很多人围在咨询台前,领取并填写《北京市居民节能减排问卷调查表》。 其中的一道题是“您平均每天的肉类食用量是多少”,很多人选择了“5两以上”。 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说,根据中国营养学会的调查,成人每天的精肉消耗量50克左右就已足够,粮食的生产过程同样会产生很多二氧化碳,而产出1公斤肉,就要消耗大约10公斤粮食。 可见,目前我们很多人的生活方式既不健康,也不环保。 谈到问题的原因,来自活动主办单位北京环境科学学会的潘曙达理事长表示,现在人们对于节能环保的认识还是比较清楚的,而且在节水、节电等方面还有很多自己的发明创造。 但在日常生活中真正能持续坚持下去的人,却并不是很多。 比如,现在大家都知道“绿色出行”———能走路或坐公交,就尽量不开车,但在实际生活中,更多的人还是倾向于有车的方便。 参与活动的志愿者、来自中国矿业大学的包中碧认为,人们没有选择低碳的生活方式,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不看重节省下的这点资源,比如我们常说的白炽灯换节能灯,虽然推广普及起来意义重大,但对单个家庭而言,一个月节省下的几块钱电费,并不足以引起足够重视;另一方面,现在对于节能减排的宣传教育,更多地是号召人们具有环保意识和责任感,而缺乏对人们自身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的充分调动。 对于如何让低碳生活走进千家万户,潘曙达说,政府推广绿色社区是一个有效途径。 绿色社区在节能、节水、废品分类和绿化等方面都有着明确的标准,并经常进行环保的相关活动。 现在各地都有绿色社区,在绿色社区中,会形成节能减排的氛围和环境,在提高人的自觉性的同时,对人们耗能和不环保行为也是一种约束;而且对周围的社区和家庭也能起到榜样带动作用。 另外,还要继续加强相关方面的宣传,提高人们对低碳环保的认识。 一些参加活动的志愿者表示,宣传节能减排,不仅要让人们了解低碳生活的意义,还要将低碳环保和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人们知道低碳和生活质量息息相关。 比如我们都知道少使用一次性的筷子,可以保护许多树木免于砍伐。 但如果我们知道很多一次性筷子卫生状况很差,会对健康造成威胁,相信会有更多人不会再选择一次性筷子。 而每天走几次楼梯,不仅减少电梯的能量消耗,更重要的是锻炼了身体。

生态环境治理个人应该怎么做?

保护环境是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必须做好综合的治理,以创造出适合于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 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 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 保护环境其内容主要有:(1)防治由生产和生活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包括防治工业生产排放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粉尘、放射性物质以及产生的噪声、振动、恶臭和电磁微波辐射,交通运输活动产生的有害气体、液体、噪声,海上船舶运输排出的污染物,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使用的有毒有害化学品,城镇生活排放的烟尘、污水和废品等造成的污染;(2)防止由建设和开发活动引起的环境破坏,包括防止由大型水利工程、公路干线、大型港口码头、机场和大型工业项目等工程建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农垦和围湖造田活动、海上油田、海岸带和沼泽地的开发、森林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新工业区、新城镇的设置和建设等对环境的破坏、污染和影响。 (3)保护有特殊价值的自然环境,包括对珍稀物种及其生活环境、特殊的自然发展史遗迹、地质现象、地貌景观等提供有效的保护。 另外,城乡规划,控制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植树造林、控制人口的增长和分布、合理配置生产力等,也都属于环境保护的内容。 环境保护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行动和主要任务之一。 我国则把环境保护宣布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并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以保证这一基本国策的贯彻执行。 (4)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具有全球影响的方面有大气环境污染、海洋污染、城市环境问题等。 随着经济和贸易的全球化,环境污染也日益呈现国际化趋势,近年来出现的危险废物越境转移问题就是这方面的突出表现。 目前,我国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污染物排放量还相当大,远远高于环境的自净力;工业污染治理任务仍相当繁重,有些经过治理的地方又出现反复,城镇生活污染比重明显增加;不少地区农业水质,土质污染日渐突出,有些地方的农副产品有害残留物超标,影响人体健康和产品出口;部分地区水土流失,荒漠化仍在加剧,等等。 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仍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严峻的环境形势迫使我们必须做出选择:是持续发展还是自我毁灭。 毫无疑问,我们应当刻不容缓地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环境污染与破坏。 否则,日益恶化的环境将使我们在其他领域中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黯然失色。 因此,在推进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同时,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在突出的位置。 我们应该认识到:保护和改善环境也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我们应该保护环境,否则人类会加速灭亡!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环保意识

环保意识、生态文明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少年来说,必须具备一定的环境素质,才符合现代社会对每个人基本素质的普遍要求。 从这个意义上讲,环境教育是现代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 我们小学可以充分结合少先队的组织优势,以少先队活动为载体,对孩子进行环境意识的启蒙,训练孩子的环保技能,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提高其综合素质。 一、创设绿色教育氛围,培养学生环保情感环境每时每刻都在无声无息地教育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 由于年龄、知识、经验的局限,又天生好奇、好学,少年儿童很容易受生活氛围的影响。 重视良好教育氛围的创设,可以让学生通过耳濡目染,激发他们潜在的环保情感。 1、利用少先队活动走进大自然,激发队员的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孩子是通过与环境中的人和事物相互作用获得知识和形成概念的。 大自然生机勃勃的景象是对队员进行环保教育的自然课堂,而队员对大自然的认识是以热爱大自然为基础的,爱得越强烈,认识就越深刻,所以在环保教育中要注意激发队员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萌发他们关心和爱护环境的情感和愿望。 借春游、秋游以及假日活动之机带领队员走进大自然,在队员游玩的时候同时给他们讲解,让队员领略大自然的美好风光,了解大自然的奥秘,认识周围环境,以及环境与人、动物、植物之间的密切关系,从而唤起队员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对动物、花草树木的爱心。 2、设立环保标识,营造校园生态文化。 校园本身就是培养学生良好情感的摇篮。 良好的校园文化,有益于学生良好情感的培养。 我们力争让校园内的花草树木都赋有环保教育的语言。 使学生时时处于无言的环保教育氛围之中。 校园内草坪青青,花草树木品种繁多,绿树成荫,各中队的教室里都摆放着漂亮的盆景。 走进校园,首先映入眼睑的是“争创生态绿色学校,争当环保小卫士”的争创生态学校的目标标语。 草坪的各处制作了“小草青青,脚下留情”“学校是我家,环境卫生靠大家”“小草在睡觉,请您别打扰”“做平凡小事,塑美好心灵”……这些儿童化的语言向大家传送爱护校园的信息。 旨在让学生能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学习,以增强学生的环保情感。 二、畅通多种渠道,进行系统的环保知识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环境教育不是一个孤立的板块,它既融于课堂教学中,又融于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中,它还与家庭熏陶、社会环境息息相关。 1、学科渗透环境教育每学期初,学校环境教育领导小组联合少先队拟定切实可行的“环境教育实施计划”,由任课教师对相关学科中适于进行环境教育的课文、章节罗列成表,并由教导处制成学科环境教育综合规划表,便于学期中对教师备课、授课的督促与检查,构成课堂实施环境教育的网络。 2、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以培养良好的环保意志情感教育最终要落实到行动中,才能形成人的品德意志。 实践体验活动有利于学生意志情感的形成。 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走向社会,身临其境去看一看,在广阔天地中去体验大自然。 建立活动基地,如“蔬菜园艺”素质教育活动基地,“花木园艺”素质教育活动基地,消防基地,敬老基地,拥军基地,护绿基地等。 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社会环保实践中,锻炼了队员们的实践能力,通过环保实践活动,促进了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促进环保教育的内化1、校园绿色小卫士在行动学校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这一教育阵地,组织“红领巾绿色小卫士”把校园的绿化带和易被人忽视卫生保洁的地方,监督、检查、教育学生保持校园的环境整洁,“学校是我家,环境卫生靠大家”。 激发学生服务他人的意识和培养保护绿色,爱我校园的情感。 2、开展主题少先队活动以深化环保教育少先队活动是少年儿童实现自我教育的有效载体。 一个成功的主题少先队活动会在少年儿童成长的道路上留下闪光的轨迹,对他们一生也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少先队组织一至两次以环保教育为主题的大、中队少先队活动,可以让学生在自排自演的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 总之,对孩子进行环保教育,提倡“保护环境,从小做起,从我做起”是我们少先队辅导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环境教育的蓬勃发展,又促进了少先队工作的发展,丰富少先队活动内容,给少先队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开拓了少先队工作的新领域。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eji312/12130.html
华中数控 公司目前产能已接近饱和状态
歌手 全网摇人的 究竟捧出多少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