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绎文 赋能 新 红利国企正当红 国九条

麻绎文 市场

直播时间: 红利 2024-05-15

直播嘉宾: 国泰基金量化投资部基金经理

直播摘要:

2004年和2014年的两次“国九条”,我们可以发现时点上都在股票市场估值偏低的位置,通过提出对应市场痛点的举措来推动整个市场从底部区域往牛市发展。而本次新“国九条”体现出监管层面加强监管,强化退市力度的导向。从投资的层面来看,监管也推动上市公司去增强股东回报,包括分红、回购以及增持等一系列举措,这些都是有利于A股市场从一个偏融资的导向逐步转向融资和投资相平衡发展,这样一些举措从长期来讲肯定是利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国九条”提到了强化上市公司的股东回报,叠加国资委新一轮市值管理考核要求,可以看出监管层的导向比较明确,就是让上市公司去提高股东回报,特别是分红,利好红利国企板块。另外,在当前国内利率偏低,海外降息预期延后的背景下,红利类资产本身也在“资产荒”的A股市场成为了受资金青睐的资产。

直播

当前央国企经过多轮改革后, ROE水平提升明显,而且能够稳定超过民营企业。但长期以来估值仍然较低,甚至处于破净状态。随着“中特估”的演绎,新一轮央国企改革在股价层面能够反映经营质量的改善,也有利于红利国企板块。

ETF(517090)跟踪的是富时中国央企开放共赢指数,这里面也包含了沪港深三地上市的央国企,聚焦的是“中字头”的投资机会。

ETF(159519)跟踪的指数底层资产是整个港股上市的国企标的。最近在海外高利率的背景下,亚洲各个国家的汇率出现了贬值的压力,而中国的A股以及港股资产在低估值的状态之下有较不错的性价比,有利于港股走强。另外,港股通的红利税可能会减免,内地投资者通过港股通配置一些港股高股息资产的性价比也会提升。

ETF(510720)跟踪的指数是上证国企红利指数,主要聚焦在上交所上市的一些偏大市值的央国企,指数加权方式是以股息率做加权,所以更加能够体现高股息的特性。上证国企红利指数的股息率基本上能够稳定在5%到6%以上,相比于其他的红利类指数来讲也会更高。另外这个产品自身有一个特点,就是能够每年做到最多12次分红,来给到一个稳定回报的预期。

每日经济新闻


国企

麻袋财富的国资背景是什么?

麻袋财富于2014年10月成立,是中信产业基金控股的国资系P2P平台,所以麻袋财富是实打实的国资背景的投资平台,平台信的过。 截至2018年9月30日,麻袋财富累计注册用户数超321万人,累计投资金额超过835亿元,累计投资人收益近11亿元。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意思

意思是:我要早服仙丹去掉尘世情,修炼三丹和积学道已初成。 出自唐代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原文节选: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译文:闲时观看石镜使心神清净,谢灵运足迹早被青苔掩藏。 我要早服仙丹去掉尘世情,修炼三丹和积学道已初成。 远远望见仙人正在彩云里,手里捧着芙蓉花朝拜玉京。 早已约好神仙在九天会面,希望迎接你一同邀游太清。 扩展资料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即诗人流放夜郎途中遇赦回来的次年。 李白遇赦后从江夏(今湖北武昌)往浔阳(今江西九江)重游庐山时,作此诗寄卢虚舟。 当时李白已经历尽磨难,始终不愿向折磨他的现实低头,求仙学道的心情更加迫切。 思想主题:此诗不仅浓墨重彩地描绘了庐山秀丽雄奇的景色,更是表现了诗人狂放不羁的性格以及政治理想破灭后想要寄情山水的心境,流露了诗人一方面想摆脱世俗的羁绊,进入飘渺虚幻的仙境,一方面又留恋现实,热爱人间的美好风物的矛盾复杂的内心世界。 作者简介: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百科-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历史上好朋友都有哪些?

红利类

1.钟子期、俞伯牙: 春秋时,伯牙擅弹古琴,只是恨无知音。 有次伯牙乘船外出,时值中秋之夜,偶遇一樵夫钟子期。 伯牙每弹一曲,子期都能讲出乐曲的内容和演奏时的感情。 两人在船上互诉衷肠,结拜为兄弟。 并约定一年以后在此相会。 第二年中秋,伯牙如约前来弹奏,岸上却不见钟子期的影子。 后知钟子期已离开人世。 死前他让人把他葬在岸边,好让他的灵魂依约到此相会。 伯牙来到坟前,边哭边弹,看热闹者却拍手大笑,伯牙爷天长叹:“子期不在,谁是知音?”遂将古琴摔碎。 这个知音相求、同心相依的佳话流传至今。 2.卓文君、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故事可说是家户喻晓。 司马相如是西汉有名的辞赋家,音乐家。 早年家贫,并不得志,父母双亡后寄住在好友县令王吉家里。 卓文君的父亲卓王孙是当地的大富豪。 卓如君当时仅十七岁,书上形容如君的美貌:“眉色远望如山,脸际常若芙蓉,皮肤柔滑如脂”,更兼她善琴,文采亦非凡。 本来已许配给某一皇孙,不料那皇孙短命,未待成婚便匆匆辞世,所以当时如君算是在家守寡。 卓王孙与王吉多有往来。 某日,卓王孙在家晏请王吉,司马相如也在被请之列。 席间,免不了要作赋奏乐。 司马相如得知卓王孙之女如君美貌非凡,更兼文采,于是奏了一首《凤求凰》。 卓如君也久慕司马相如之才,遂躲在帘后偷听,琴中之求偶之意如何听不出。 两个人互相爱慕。 但受到了卓王孙的强烈阻挠,没办法,两人只好私奔。 后回到成都,生活窘迫,如君就把自已的头饰当了。 开了一家酒铺,卓如君亲自当垆卖酒,消息传到其父耳中,卓王孙没办法,还是面子重要,只得送了一大笔钱给他们。 后来司马相如渐显达,想纳妾,据《西京杂记》记载:“司马相如将聘茂陵人女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相如乃止”。 不过,考证家们言此诗是民间作品。 司马相如素有消渴疾(即糖尿病),但他又贪念如君的美貌,后来就死在了这个病上。 如君著诔文,流传于当世。 3.管仲、鲍叔牙: 春秋时代,齐国著名的宰相管仲,辅佐齐桓公,使齐国成为东方的霸主。 管仲有一个从小就在一起的好朋友,叫鲍叔牙。 鲍叔牙家比管仲家富有,他们曾经合伙做买卖,每次赚了钱,管仲总是多分些,朋友都认为鲍叔牙糊涂,吃了大亏了。 “鲍叔牙真糊涂!跟管仲两个人合伙做买卖,表面说是合伙,其实本钱都是鲍叔牙的;那么,赚了钱,管仲凭什么多分呢?至少也应该一人得一半啊!”。 而鲍叔牙却回答说:“你们不明白,管仲的家境不好,他有老母亲要奉养,多拿一些是应该的。 ” “这……”鲍叔牙的这番话,说得几位朋友无话可说。 管仲和鲍叔牙也曾经一同上战场;在打仗的时候,管仲总是躲在最后面,表现得一点都不勇敢,人们都对管仲很不满。 鲍叔牙知道这件事之后,就对人们说:“管仲不肯拼命的原因,是他的母亲年纪大了,只有管仲这么一个儿子,万一他有个三长两短,他的母亲就没人奉养了。 ”“啊!这……”这一番话,又使那些人无话可说。 后来管仲也曾经做了几次官,每次都因为表现不好,而被免职了,大家都耻笑他。 而鲍叔牙知道这件事之后,就对人们说:“其实,管仲并不是不能干,只是运气不好;这些小事不适合他来做,他的能力很强的,他可以做更大的事情。 ” 后来,管仲辅佐公子纠又失败了,而鲍叔牙辅佐的公子小白却接掌了齐国的政权,公子小白就是齐桓公。 齐桓公即位后,立刻请来鲍叔牙,告诉他说:“我们国家经过这么久的混乱,现在总算安定下来,为了使全国百姓以后能好好过日子,我要请您做宰相,帮助我治理国家。 ”想不到,鲍叔牙竟然拒绝了。 他对大王说:“感谢大王看重我,要我做宰相。 只是,我的能力实在无法担当这么重大的责任。 ”“您不肯帮助我,我怎么能治理得好国家呢?”“大王,我推荐一个人,他才是最适合的宰相人选。 ”“谁?”“管仲!”“管仲!这个人我恨不得杀了他,您还要我请他做宰相?”“大王,当时管仲要谋杀您,是为了公子纠的缘故。 他辅佐的是公子纠,当然希望公子纠能够做齐国的国君,而您是公子纠的竞争对手,所以他只好想办法除掉您,并不是他对您个人有什么仇恨啊!”“这……”“大王您想不想使我们齐国强大起来,成为天下的霸主呢?”“当然想啊!”“那么您一定要忘掉过去不愉快的事,任用管仲;只有他才能够帮助您达到这个理想。 ”“好吧!”于是,齐桓公接受了鲍叔牙的建议,以最隆重的礼仪,请管仲来做宰相。 果然,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将齐国治理成富足强大的国家。 后来管仲曾对人说:“生我,养我的是父母,可是了解我,帮助我的,却是鲍叔牙呀!”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eji312/12347.html
入局 千亿短剧市场卷向何方 雷军们
租房落户 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