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者求职周期延长 加剧 疲态 专家称美国劳动力市场

近期,由两家网络购物平台——红气球公司和"美国市场网络"发布的联合报告显示,近几个月来,美国就业市场形势愈发严峻,美国近半求职者需要一年多的时间才能找到新工作。

这项研究报告基于对10万名求职者和雇员的访问,结果发现44%的求职者已经失业超过12个月。约64%的求职者表示,找新工作比6个月前更加困难;71%的求职者表示,他们的财务状况比一年前更糟糕。

△美国《新闻周刊》网站报道截图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王晋斌 在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环球资讯广播采访时分析指出,调查报告显示了美国劳动力就业市场正在降温。

·从7月美国公布的劳动力市场数据来看,临时性失业人数在增加,接近25万人的数量是一个相当大的规模。

·从劳动力市场角度来讲,失业总是从临时性失业开始的,随着临时性失业人数的不断增加,永久性失业就会增加。一旦永久性失业增加,就说明美国劳动力市场出现了非常明确的疲软信号。

·从7月数据来看,永久性失业略有上升,但是由于临时性失业规模大幅度上升,这个报告可以看作是美国劳动力就业市场走向疲软的一个信号。

美国劳工部本月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7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加11.4万人,远低于市场预期。与此同时,最新数据还显示,今年7月,美国失业率升至4.3%,是自2021年10月以来最高值。

△美联社报道截图

结合两份数据所体现的失业人数上升和就业人数增长不及预期,王晋斌认为,如果就业形势进一步趋紧,美联储今年9月降息以刺激经济的概率将进一步加大。

·美联储一直没有明确讨论9月的降息问题,态度比较模糊。但是7月数据失业率上升到4.3%,市场对美国经济出现硬着陆或者衰退的预期增强。市场希望美联储尽早降息,但美联储认为还没有那么迫切的需要。

·如果失业数据未来连续几个月还在上升,就意味着美国经济中的永久性失业率在上升,这一定会迫使美联储在9月考虑降息,甚至会考虑加大降息幅度。

记者丨陈濛 张晗

编辑丨杨楠

签审丨李鹏 江爱民


中国未来股市能跟上美国吗

首先要确定中国股市是否有机会牛像美国股市一样牛几十年,需要了解美国的过去,中国的现状,再着眼中国的未来。 从经济,政治,和市场等多维度去思考这个问题。 中国这几十年的发展,其实大家都有目共睹。 新千年后,中国的经济突飞猛进,跃升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人均消费能力和居民素质,教育,医疗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融入全球贸易后,全球资本推进了中国的创新,人才的进步。 在未来十几年的时间里面,中国股市的全球重要性很有可能和美国,欧洲国家不相上下。 经济规模,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创新力,都会得到长足的增强。 这其实是时代的趋势,很多人可能不相信。 我们先从中美两国的股市讲起大家都着眼于近十年,中国异于美国股市的表现,但却不了解美国过去的历史。 可以看到,美国发展200多年历史里面,其实在很多时间节点上,虽然经济得到了增长,但是股价却一蹶不振,例如在1970年到1987年,美国股市横屏长达17年,而后开启了仅次于最近10年的最长的一次牛市。 (我还记得当时,我在看巴菲特系列丛书中,里面就提及到。 在美国GDP增长了5倍的情况下,美国的股指却未上涨分毫,股市异常的便宜,而后老巴菲特大举买入并持有股票,在牛市的上涨中获得了不菲的收益。 )借古鉴今,是不是应该用新的眼光来审视中国现在10年不涨的局面,竟然美国也有这样长达十几年横屏不涨的情况,那我们为什么不行呢?就过去10年里面,中国的企业的盈利增长,远远的快过美国以及欧洲企业。 中国的每股收益率,是美国的2倍,高达平均每年12%的增长,而欧洲就更不值得一提了。 中国企业的优势来源于,中国GDP的高速增长,05年至今,其增长已经是美国的4倍。 在A股上市的公司,其86%的收入来源于本国,14%来源于海外,更多的生产和消耗都在本国完成。 而美国有29%的收入来源于国外,欧洲高达45%。 正因为中国的市场足够大,高速增长的经济,赋予了中国企业更高的每股收益率。 那为什么中国的经济增长会如此迅猛?其一,中国近些年来达到了可劳动人口高峰,不断增长的可劳动人口造就过去长达几十年的高数增长,当然现在已经呈现下降趋势,未来中国的GPD增速肯定也会因此相映下降。 二战结束后,美国和英国具有最高的人均GDP二战之前,除了日本之外的发达国家人均GDP基本都在最高人均GDP国家的70%以上。 总收入最高的国家基本上同时也是储备货币国家。 二战的冲击使得其他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锐减到美国的40%,并在随后的25年中逐渐恢复到之前的70%~80%的水平上二战之前,日本的人均收入大概是排名第一国家的25%~35%,二战的冲击使这个指标掉到了15%,战后逐渐恢复,在1990年泡沫顶端达到了85%,随后又恢复到了75%的正常水平。 其他新兴国家基本上在25%~45%之间中国在过去110年逐渐从2%上升到了28%。 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兴衰都与可劳动人口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可劳动人口的高点,均带动了经济的飞速发展,美国日本,乃至现在的中国都是如此,干活的人越多,吃闲饭的人越少,经济自然也就发展的越快,而且可劳动人口越多,就越受到资本的青睐,资本的流入,就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手。 现在的中国,未来的印度,非洲。 其二就是,每个国家人民会随着经济周期的推进而发生意识形态的变化。 阶段一:国家很穷,人们也认为自己穷。 这个时候人民更愿意去努力让自己变的更好。 阶段二:国家富裕起来了,但人们还是认为自己很穷。 中国目前就处在第二阶段,中国已经逐步变好,但是老一辈遗留下来的吃苦耐劳的习惯已经深入骨髓,难以改变,比起享受,他们更愿意,继续努力,更多的储蓄,更少的消费,是这代人的意识形态体现,而新千年后的00后,则向第三阶段的富裕思想迈进,消费意愿大于生产。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花无空折枝,成为了当今主流思想的体现。 阶段三:国家是富裕的,人们也知道自己富裕了。 这个时候,消费的意愿就会大于生产,人们提倡更少的工作,休闲娱乐以及奢侈品行业繁荣。 美国目前就处在这个阶段,更愿意消费的美国成了进口大国,更愿意生产的中国成了出口大国。 美国有着全球最好的金融体系尖端的科技技术,强大的军火储备,使得他可以收割全世界来让自己国家的消费可以更加持久的持续下去。 阶段四:国家日渐式微但国民仍觉得自己是富有的。 消费终将加大国家的负担,走向没落,欧盟就处在这个阶段,国家已经大不如前,但是人民还保留着较高的生活质量水平,很多欧盟国家都靠举债来保持国家现在的福利政策,工作时长不足6小时,周末全国休息,退休之后还有丰厚的退休补助。 人民仍然过的幸福,但是国家的债务压力越来越大。 阶段五:去杠杆和帝国衰落期,国民逐渐接受这一事实。 第五阶段是国家最终走向没落,国民也认清事实,过上了苦日子。 这是人性的体现,人本身就更愿意去享受,而不是去工作。 只要人性不变,这样的周期也就不会改变,环环相扣,周而复始。 当然真实情况远比这个模型更为复杂,战争可能改破坏这个周期的轮动,宗教也可能改变人们的意识形态。 ==========================================================回到股市的问题,中国的经济形势这么好,人民的意识形态也很积极,为什么股市一直不涨呢,而美国的股市为什么表现的这么好。 这边先从全球化开始说起。 随着全球化的逐步推进,发达国家的大部分企业逐步加入了劳动套利的行列,在过去20年里面,美国企业的利润率飙升,占据了股票现金回报率的一半以上,这一切都得意与全球化,美国企业找到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来代替美国从事生产工作,而这大量的降低了国美企业的人工成本,提高了企业的利润率,加上税率的不断减少,以及债券收益率的不断走低。 低利率的市场环境等诸多利好因数,促使的美国的股票节节攀升,而且收益率也水涨船高。 当期市盈率很大程度的放映了人们对未来美国乐观的预期。 反观中国,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虽然增加了资本流入中国的速度,但是随之而来的是中国企业人工成本费用的上升,利润率的下降。 更多的外国企业雇佣中国人来打工,推高了中国人工的费用,降低了中国企业的利润率。 (不过现在中国也开始到印度去开厂了,未来也轮到我们中国复制美国进行资本套利了)企业利润率的下降,以及现在税务逐步的抓紧,加上国家严控宽松的货币体系(08金融危机后虽然中国大量宽松了货币,但是大量的货币都流向了房地产市场而未能流入到股市)美国股市长牛=利润增长(价值增长)+市盈率增长(泡沫经济增长)我们假设美国的基础值为1倍,10年内总体经济提升了一倍也就是到2倍,这个时候估值市盈率在给与乐观的未来预期翻1倍,那美国10年股市就创造了4倍的回报。 中国股市=利润增长(价值增长)+市盈率降低(价值洼地)我们也假设中国的基础值为1倍,10年的总体经济提升了一倍也就是到2倍,这个时候市盈率给与悲观的未来预期市盈率变的越来越低减少到了之前的一半,那中国的实际倍速就变成了1倍,也就是10年不涨的情况。 我们来看看实际情况是不是这样。 A股上证指数2010年10月股价2900点左右的估值是18倍而现在收盘股价仍然是2900点左右,平均估值降到了1中国股市有机会牛像美国股市一样牛几十年吗?肯定是有的,只要当前经济不断增长且市盈率不断降低的疲态结束,转机后就是更长更久的上涨。 只是我们现在刚好处在了经济车轮中的一个环节而已,只要耐心等待这个环节的结束,新周期的开启即可,不要认为股市不涨是中国的常态,未来10年乃至20年也不会改变。 只是因为股市长周期轮动时间过于长。 长到让那些人都认为股市就不会涨。 什么样的情况才会发生几十年牛市的情况?这边我们可以从市盈率这里找点细节,毕竟股票是有分红的,市盈率便宜到一定程度后,分红率必然会上升,如果分红率高于“资产价格的锚”(长期国债)很多,这样的吸引力,不可能有资本不愿意买入股票。 毕竟股息是有增长空间的而基本国债没有。 除了几次历史大底以外,美国股市的市盈率很少跌破10,破了以后均出现了明显的大幅度增长。 中国股市30年市盈率破10的机会只出现过一次,也就是14年1月,14年1月到10月这9个月,都在10倍以下徘徊,最低探底8.81倍,而后就是15年的牛市出现了大幅度的上涨,第二次10倍的机会也就是最近的2440点(但目前来看并没有很明显的涨幅)。 当然美股那边,也不是说一定到了10倍以下才有机会,1942年触底10倍就开始上涨了,2008年则是15倍。 这边又有1个比较细节的内容就是,美股市盈率的平均水平随着时间的推进而上升。 很大程度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的开放程度在不断增加,国际边际弱化,更多的外国投资者选择投资美国,增大了美国股市潜在的资本存量。 更多的投资者给了股市吸取跟多资本量的可能,资本总量的增多也就使得,泡泡可以吹的更大(因为市场里的钱比之前多了)。 从这个角度分析,中国股市的底部市盈率以及平均市盈率也很有可能会随着国际的开放和时间的推移而变高。 蓝线是中国股市和债券市场的总量,而红线是外资可以获得的程度,绿线则是外资实际买入程度。 绿线规模会因为MISC,罗素,以及更多外国投资者意识到中国的重要地位后而增加。 这一推进速度会得益于互联网时代信息交换速度加速而变快,并不需要用美国长达50-60十年的时间。 14年出现的8倍市盈率在未来出现的可能性会变低,但并不是不可能,股市位于10倍或者10倍以下,这个时候的投资机会最好,越低,未来的反弹空间越大,在15倍这个区间,都是属于合理的阶段,可以选择买入或者是选择持有,而高点则需要注意风险。 至于什么时候会出现大涨,我不敢预测,毕竟历史不能代表未来,而且在股市周期里面,几年不涨实属常见。 但是美股市盈率在低于10倍后大涨的情况发生发生过3次,中国则有1次。 (这次触底10倍以后会不会大涨还不好说,时间不够)现在的投资机会其实非常的好,当然仅限于长期投资者而言,因为不能确定是不是还会走到10倍,在我看来贸易战的边际效用减弱还需要时间,而且美股高位的风险还没释放,如果是没有做好长期持有的准备,现在还是不要贸然买入股票。 风险点太多,运气好刚好赶上上涨那是美滋滋,但从坏的角度思考,果然不是长期投资资金,刚好遇上市场还没回暖,而美国迎来崩盘式下跌的话,资金套牢对投资者的心理压力会很大。 现在这个局面是留给愿意将资金长期停留布局的投资者的机会。 未来十几年出现长牛的可能性很高(纯属个人观点,没有太硬的理论依据),主要还是看好中国经济,加上外资不断的流入。 在中国有机会复制巴老头的价值投资理念吗?这个就不细数了,价值投资只对标公司,不对标市场,市场是否很差,不影响价值投资的核心标准。 就是优质的公司长期利润增长带动的股价增长,中国股市中有茅台格力,美国市场更不用说,即便在萧条了快30年的日本,能选出丰田汽车,长期持有也能获得不菲的收益。 价值投资重点看企业,股市的好坏到是次要。 当然肯定有影响,更好的股票市场会给好股票更高的溢价,也就意味这更多的收益。 最后总结下文中要点1.中国的人口红利带来了经济的高速发展,未来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这个核心动力会减弱,但即便如此,中国的人口基数依旧庞大,下滑后的经济增速也依然快过大部分国家。 中国经济增长率仍然可期。 2.股市从14年开始步入常规化,过去10几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以及股市的懈涨,将股市的估值泡沫消化殆尽,现在的估值已与大部分经济体的平均值一样了。 未来的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会反应在股市上,而不太可能出现诸如之前的常年横盘阶段。 估值已经恢复常规。 3.全球化的推进进一步的加速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未来的平均估值水平有望上升。 高速增长的经济加上资本推高平均估值,就可造就10年长牛。

美国为何失业人数增多

今年二季度美国经济增长率为2.4%,至今已实现连续四个季度增长,但经济平稳复苏并没有带来就业状况改善,产能利用率低、结构性失业严重及扩张性财政政策创造的就业效应不佳等因素造成当前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 近日,美国公布的6月份贸易逆差继续扩大等部分经济数据表现欠佳,引发了近期全球金融市场的宽幅震荡。 尽管当前美国经济复苏前景良好,但失业率仍然居高不下。 如何理性分析困扰着美国经济复苏的高失业率问题呢?从目前来看,第一季度美国经济增长率从2.7%大幅上调至3.7%,第二季度美国经济增长2.4%。 至此,美国经济已实现四个季度连续增长。 同时,产出水平、个人消费、私人投资、出口和政府支出增长率等其他数据均显示,当前美国经济复苏势头仍在延续,尽管略显疲态。 尽管如此,但美国就业形势却不容乐观。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失业率从5%急剧攀升至2009年10月的10.1%高点,今年6月末降至9.5%,在高位继续维持。 与2008年至2009年危机时期大量岗位流失的情况相比,2009年下半年以来经济快速复苏,但美国并没有出现大规模新增就业岗位的复苏现象。 依笔者之见,导致当前美国就业复苏缓慢有五大主要影响原因。 一是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的缺口较大,产能利用率较低。 根据宏观经济学理论,就业状况与实际产出减潜在产出的缺口密切相关。 另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估算,美国要在2015年才能达到其潜在产出增长水平。 在今后数年内,美国仍将维持较高失业率。 结合工业部门产能利用率来看,2010年6月美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4.14%,相比2009年6月危机最低水平68.34%有较大幅度提高,但仍显著低于2008年6月前三年平均水平80.81%,这表明,当前美国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缺口较大。 二是就业制度造成工资刚性不利于就业形势较快改善。 在欧美国家,大部分行业都存在影响力巨大的工会组织,这些组织对行业工资水平的确定和改善有较强影响。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平均小时工资不但没有下降,反而继续维持稳定上升态势,2010年上半年末达到了19美元/小时的历史新高。 就业制度造成的工资刚性和工资稳步上升态势,使得经济出现稳定复苏态势,雇主也不敢贸然增加员工,只能通过延长工作时间来控制工资成本。 例如,劳动力市场平均每周工作时间,由2009年6月的33小时/周延长到今年6月末33.4小时/周,其中制造业工作时间由39.4小时/周延长到41.5小时/周,超过了危机前的工作时间。 三是结构性失业严重。 结构性失业主要缘起于包括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地区结构等在内的经济结构变化,但现有劳动力的知识、技能、观念、区域分布等却不适应这种变化,又与市场需求不匹配,最终引发了结构性失业。 此次金融危机使美国经济结构面临重大调整,金融和汽车等美国传统优势产业的岗位流失严重,但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却异军突起。 因此,跨行业的再就业人数大大增加,但劳动者需经历一个培训和寻职过程才能实现再就业,这将进一步拉长就业好转的“时滞”。 四是房地产市场复苏仍不见起色,吸纳就业能力不足。 由于房地产行业链条长,上下游产业多,房地产业是吸纳就业的重要行业之一,美国也不例外。 但目前美国房地产市场仍处于萧条之中,其中两个最能反映房地产行业雇佣就业人数指标——新建住房销售套数和已开工的新建私人住宅套数均出现大幅度下滑。 这表明,当前美国房地产市场信心仍然十分脆弱,房地产市场的萧条使得该行业就业岗位流失仍在增加。 五是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就业创造效应不佳。 中国扩张性财政支出投放重点是铁路、公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中的各项减税政策,创造了大量的工作岗位。 相比之下,美国财政支出的投放重点是拯救濒临破产的金融机构(如“两房”)等次贷危机的重灾区,以及工业部门的大规模减税、“汽车换现金计划”等。 这样的救助,只能消除金融系统风险,却无法创造新的工作岗位。

为什么美国的失业率依旧居高不下

今年二季度美国经济增长率为2.4%,至今已实现连续四个季度增长,但经济平稳复苏并没有带来就业状况改善,产能利用率低、结构性失业严重及扩张性财政政策创造的就业效应不佳等因素造成当前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 近日,美国公布的6月份贸易逆差继续扩大等部分经济数据表现欠佳,引发了近期全球金融市场的宽幅震荡。 尽管当前美国经济复苏前景良好,但失业率仍然居高不下。 如何理性分析困扰着美国经济复苏的高失业率问题呢?从目前来看,第一季度美国经济增长率从2.7%大幅上调至3.7%,第二季度美国经济增长2.4%。 至此,美国经济已实现四个季度连续增长。 同时,产出水平、个人消费、私人投资、出口和政府支出增长率等其他数据均显示,当前美国经济复苏势头仍在延续,尽管略显疲态。 尽管如此,但美国就业形势却不容乐观。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失业率从5%急剧攀升至2009年10月的10.1%高点,今年6月末降至9.5%,在高位继续维持。 与2008年至2009年危机时期大量岗位流失的情况相比,2009年下半年以来经济快速复苏,但美国并没有出现大规模新增就业岗位的复苏现象。 依笔者之见,导致当前美国就业复苏缓慢有五大主要影响原因。 一是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的缺口较大,产能利用率较低。 根据宏观经济学理论,就业状况与实际产出减潜在产出的缺口密切相关。 另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估算,美国要在2015年才能达到其潜在产出增长水平。 在今后数年内,美国仍将维持较高失业率。 结合工业部门产能利用率来看,2010年6月美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4.14%,相比2009年6月危机最低水平68.34%有较大幅度提高,但仍显著低于2008年6月前三年平均水平80.81%,这表明,当前美国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缺口较大。 二是就业制度造成工资刚性不利于就业形势较快改善。 在欧美国家,大部分行业都存在影响力巨大的工会组织,这些组织对行业工资水平的确定和改善有较强影响。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平均小时工资不但没有下降,反而继续维持稳定上升态势,2010年上半年末达到了19美元/小时的历史新高。 就业制度造成的工资刚性和工资稳步上升态势,使得经济出现稳定复苏态势,雇主也不敢贸然增加员工,只能通过延长工作时间来控制工资成本。 例如,劳动力市场平均每周工作时间,由2009年6月的33小时/周延长到今年6月末33.4小时/周,其中制造业工作时间由39.4小时/周延长到41.5小时/周,超过了危机前的工作时间。 三是结构性失业严重。 结构性失业主要缘起于包括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地区结构等在内的经济结构变化,但现有劳动力的知识、技能、观念、区域分布等却不适应这种变化,又与市场需求不匹配,最终引发了结构性失业。 此次金融危机使美国经济结构面临重大调整,金融和汽车等美国传统优势产业的岗位流失严重,但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却异军突起。 因此,跨行业的再就业人数大大增加,但劳动者需经历一个培训和寻职过程才能实现再就业,这将进一步拉长就业好转的“时滞”。 四是房地产市场复苏仍不见起色,吸纳就业能力不足。 由于房地产行业链条长,上下游产业多,房地产业是吸纳就业的重要行业之一,美国也不例外。 但目前美国房地产市场仍处于萧条之中,其中两个最能反映房地产行业雇佣就业人数指标——新建住房销售套数和已开工的新建私人住宅套数均出现大幅度下滑。 这表明,当前美国房地产市场信心仍然十分脆弱,房地产市场的萧条使得该行业就业岗位流失仍在增加。 五是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就业创造效应不佳。 中国扩张性财政支出投放重点是铁路、公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中的各项减税政策,创造了大量的工作岗位。 相比之下,美国财政支出的投放重点是拯救濒临破产的金融机构(如“两房”)等次贷危机的重灾区,以及工业部门的大规模减税、“汽车换现金计划”等。 这样的救助,只能消除金融系统风险,却无法创造新的工作岗位。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eji312/13746.html
沙特未来几天将约4亿欧报价维尼修斯 阿斯 并提供超10亿欧合
孙睿君拟任正厅 生于198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