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消费市场新活力 热力十足 假日经济

国民经济

原标题:“假日经济”热力十足 激发消费市场新活力

去湖南长沙赴一场古韵国风之约,领略历史文化之美;在辽宁大连邂逅“春意山海”,解锁看海的多种方式;到河南开封畅游非遗市集,体验地方传统特色……“五一”小长假期间,假日经济不断升温,文旅产业加速释放消费市场新活力,为国民经济回升向好注入动力。

从“冰雪经济”到“年味经济”,从“赏花经济”到“假日经济”,消费市场持续释放新潜能,呈现“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的积极趋势。文化和旅游部最新数据显示,根据国内旅游抽样调查统计结果,2024年一季度,国内出游人次14.19亿,同比增长16.7%;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52万亿元,比上年增加0.22万亿元,同比增长17.0%,我国文旅市场迎来“开门红”。

在音乐节现场挥洒汗水抢当“麦霸”、去博物馆与展品文物来一场“奇妙相遇”、到演唱会现场跟歌手“零距离”面对面……这个假期,“跟着演出去旅行”成为了年轻人的出游新时尚,演唱会、博物馆、主题乐园等消费场景热度不减。

某旅行平台数据显示,“五一”期间,烟台、成都、天津等地因演唱会的举办吸引了众多歌迷的关注,演唱会周边民宿咨询热度上涨210%;国内各大博物馆、主题乐园等相关景点周边民宿搜索热度提升420%。“看展+旅游”“文博+旅游”“观演+旅游”成为当下“Z世代”年轻人的新兴出游模式。

“为一场演出奔赴一座城”,看完演唱会、音乐节之后,不少游客还会选择在当地“就地旅游”,尝试“一座城市、两种体验”的深度游览模式。与清明假期的“短途游”热潮不同,今年“五一”假期,中长线旅游成为了游客们的热门选择,天水、徐州、淄博、合肥、南昌、迪庆、景德镇、石家庄、烟台、黄山等城市成为目前“五一”假期酒店预订量增速最快的城市,县域旅游也带来了旅游市场新增量。

游客

在山东淄博,随着烧烤季的到来,“进淄赶烤”热度不减,夜幕下,烧烤摊上的炭炉分外红火,滋滋冒油的肉串刺激着八方食客的味蕾;在贵州遵义,农旅融合的“采茶游”吸引众多游客前来体验,茶艺表演、采茶比赛、茶文化采风等系列活动精彩纷呈,众多茶友变身游客,品茶韵、赏茶艺、论茶道、玩茶旅;在江西景德镇,“亲手做瓷器”成为各地游客必打卡的项目之一,游客们与“出圈”青白瓷合影,去古窑体验千年制瓷工艺,体验“瓷都”的独特魅力……

“预计在今年的‘五一’劳动节假期,无论是旅游的人数,还是旅游的消费,都会比2019年同期数据更高。”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人均出游消费增长幅度高于出游人数的增长幅度,意味着不仅选择出游的人变多了,消费的内容也更多了,这也反映了当前文旅和消费市场的总体趋势。

境内旅游“多点开花”,出境游也展现出蓬勃活力,“说走就走”的免签目的地成为不少游客出境游的首选。中国旅游研究院预测,今年出境游人数将达到1.3亿人次,“五一”期间将会迎来出境热潮,日本、韩国、澳大利亚、越南、加拿大、新西兰等成为“五一”期间的热门出境游国家。某旅行平台数据显示,出境搜索指数同比上升52%,“五一”出境预订量增长明显。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了大众日常消费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戴斌表示,要以游客满意为导向,进一步完善面向散客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释放非遗、传统文化等项目的带动效应,以“旅游+节事”“旅游+购物”“旅游+艺术”等新业态引导目的地城市和市场主体,创造更多面向新需求的旅游空间和消费场景。(王檬对本文亦有贡献)


为什么说2021年的春节消费火红?

兔年突飞猛进,开年红红火火。

回望刚刚过去的春节黄金周,消费市场活力十足,消费需求持续释放,消费景气度进一步提振。旅游、餐饮、电影等各消费领域纷纷迎来消费高潮,消费“火红”之势生动映照着一个活力四射的中国。春节消费“火红”新气象,见证消费升级。春节黄金周历来是我国消费热情高涨的重要时间段,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整体的稳健发展,春节消费也在不断见证着中国消费升级。

今年春节假期,各地红色旅游市场持续升温,游客纷纷来到革命圣地,怀着对新年的期许,汲取精神力量,筑牢爱国主义根基。农历小年以来,京东小时购销售额较去年农历同期增长90%,礼盒类销量超50%,“线上下单、年货1小时送到家”的即时消费方式,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的主流选择。菜鸟数据显示,从1月19日至24日,上海、杭州、广州、深圳、苏州等五城迎来发货和收货两旺。红色旅游圈粉无数、线上消费人气爆棚,春节消费的“火红”新气象注脚消费升级,展现着一个蓬勃发展的“活力中国”。春节消费“火红”大内涵,折射市场潜力。一切热度不会没有来由,红红火火的春节消费背后是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明显改善。

2022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比上年名义增长5.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9%。消费市场大潜力,群众强购买力,都亟待释放。国家税务总局27日发布的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假期,全国消费相关行业销售收入与上年春节假期相比增长12.2%,与2019年春节假期相比年均增长12.4%,总体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消费窗口折射发展内涵,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之下,国内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不断突显、潜力不断释放,正引领着中国经济巨轮行稳致远。春节消费“火红”深底蕴,彰显发展优势。

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同比增长23.1%,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8.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58.43亿元,同比增长30%,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3.1%。截至1月25日21时43分,2023春节档(1月21日至1月27日)总票房(含预售)突破50亿元。

爆“火”的市场,飘“红”的订单,折射出浓浓的节庆氛围,也涌动着强劲的消费活力。春节消费“火红”反映中国经济稳健向好态势,其支撑无疑是强大制度优势带来的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而制度优势能够充分发挥,并逐步形成中国之“治”高质高效的鲜明特点,关键就在于中国共产党无比坚强的领导力,和始终如一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持续奋斗。

演唱会

年味浓、人气旺、开门红。今年春节是中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的首个春节,“返乡潮”叠加各地出台的刺激消费政策,为春节消费更添“火红”之力。人们在春节消费“火红”图景里触摸获得感愈发厚实、幸福感蒸蒸日上,也必然会越来越读懂“一个流动的中国,充满了繁荣发展的活力”。

消费升级是“假日经济”新机遇

“十一”长假结束,各种消费数据出炉,多项消费数据再创新高。 10月1日至7日,实现国内旅游收入6497.1亿元,同比增8.47%;国庆档票房约42.15亿元,较去年的19.08亿元,同比增长120.9%;国庆假期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1.52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5%。 其中,广州旅游业总收入129.12亿元,同比增长11.70%;“珠江游”同比增长59.60%;餐饮和零售市场购销两旺,营业收入达17.52亿元。 国庆消费市场的红火,见证着我国假日经济的活力。 从1999年开始实施起,“黄金周”休假制度就释放出了强大的消费动能。 虽然因为种种原因,从2008年起取消“五一”黄金周,增设清明、端午、中秋小长假,但无论假期怎么调整,假日经济火爆依旧,年年创下新高,这也是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与老百姓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最佳证明。 今年国庆消费市场的全面开花和繁荣兴旺,最显著的特点,是居民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正在向品质化、多元化发展,彰显出我国消费结构优化升级的趋势,也体现出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更加强烈,拥有更舒服、更自在、更休闲、更有品质的假期成为人们的主要诉求。 这种升级的消费需求是消费增量的主要来源,也为假日经济带来了持续繁荣的新机遇。 旅游的方式更多了,虽然也不乏“打卡式”旅游,但更注重旅游体验的自驾游、定制游成为国庆游的新亮点;吃得更注重品质了,黄金周前三天,阿里线上牛排成交额同比增长60%,盒马鲜生卖得最多的前十种商品均为海鲜,帝王蟹同比涨30倍,阳澄湖大闸蟹卖出4万只;夜逛博物馆、夜游景点、城市灯光秀等夜间消费,点亮了国庆假期城市的夜空。 抓住居民升级的消费需求,提供更精准化的升级服务与产品,将为假日经济带来更大的增长空间。 比如,出国游降温,更多一线城市居民去往三线及以下城市游玩和消费。 交通、住宿、餐饮就应该相应跟上城市用户的需求。 再比如,家庭旅游成为常态,旅游产品就要更注重兼顾老人和孩子出行的各种细节。 假日经济的繁荣不仅仅在于商家,营造更好的假日消费环境,公共服务也需要跟上。 比如,今年国庆期间,广东潮州、江苏扬州、四川都江堰、浙江衢州等多地政府机关向游客开放停车场、餐饮等公共设施;重庆为了向外地游客提供最佳服务,一天内多次对持有重庆手机号的市民发送温馨提示,呼吁本地居民错峰出行。 “要看洪崖洞,给你‘封’了一座桥;要看轻轨穿楼,给你修建一个观景台;怕火锅辣,给你清汤、微辣和鸳鸯锅;现在过国庆节,给你腾出一座城……”这波操作,成为网红城市“实力宠粉”的硬招,也让重庆的消费动力更强劲。 居民消费升级,为假日经济繁荣提供了无限潜力。 把消费潜力转换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活力,才能既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也让消费更好发挥经济“压舱石”作用。 郑重声明: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

热力十足

山西:培育壮大消费新业态 激活旅游消费市场活力

热力 热度

6月2日,山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全省“稳市场、惠民生、促消费”新闻发布会。 会上,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陈少卿就激发旅游消费市场活力、加速市场回暖的具体举措和下一步工作安排进行了介绍。 据介绍,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前提下,大力拓展文旅消费场景、优化消费环境、激发消费需求、推进助企纾困,加快推动文化和旅游业回归正常轨道。 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鼓励城市、旅游景区通过打造符合消防安全条件的文旅休闲步行街、集市等,为个体经营者提供小吃、纪念品等制作售卖条件,引导小摊贩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售卖具有当地特色且符合质量、卫生、价格管理规定和要求的产品;依托龙头景区、“三个一号旅游公路”,布局建设了50个文旅康养示范区,集聚一批星级饭店、精品民宿、餐饮、文创、康养等方面的市场主体, 特种兵小说,大力拓展文旅消费场景。 为进一步优化旅游经营和消费环境,山西还提出了实施热点景区重点时段交通疏导紧急措施,鼓励热点景区周边行政事业单位停车场对旅游车辆开放,鼓励城市公园和湿地公园规划建设对公众开放的文化旅游服务区、文化廊道、文化“跳蚤市场”等一系列措施,为游客提供休闲运动、餐饮、购物等消费服务和设施,进一步优化消费环境,激活城市消费活力。 据介绍,下一步,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将重点立足省内市场,充分激活省内游、周边游市场,激发省内旅游消费,尽快启动“假日休闲 晋在眼前”山西人游山西活动,围绕山西人文、康养、自驾等晋字品牌资源优势,结合游客休闲化、特色化、体验化消费需求,按照先省内后省外、线上线下齐发力、政企联动区域协作的原则来分阶段组织实施,进一步强化宣传推广与产品打造,率先激发本省民众情系三晋、热游家乡的积极性。 同时,充分发挥省财政资金效能,适时调整旅行社引客奖补措施,有效激活省内市场,拉动文旅消费。 支持各地推出和发放涵盖餐饮、住宿、交通、景点景区、购物、娱乐等领域的城市旅游卡和消费券。 支持各地对旅行社引客和景区接待给予财政奖励。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eji312/1569.html
金王子抓娃娃发飙 叶罗丽 罗丽却轻易抓到金娃娃 太有爱了
新华全媒+·高原劳动者 邮运驾驶员桑布 26年一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