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评 如何让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真正管用

部门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明确各校要成立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对欺凌行为进行认定,依法依规进行处理;每班每学期至少组织2次学生欺凌防治主题班会,教育学生掌握预防欺凌的知识和做法;要在楼道、天台、储物间等隐蔽场所,做到视频监控全覆盖,等等。

在一个月前的4月底,教育部曾会同公安部、国家消防救援局等部门召开全国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视频会议。会议强调,对所有中小学校开展一次“起底式”大排查,面向师生、家长定期开展法治教育、防治学生欺凌专题教育培训。

治理 马上评

显然,这次再发通知,是为了强化教育部门、学校对治理校园欺凌问题紧迫性的认识。而落实教育部通知,关键还在于将防治校园欺凌制度化、常态化,融入到学校的日常办学中,避免防治校园欺凌形式化、走过场。

过去10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学生欺凌防治工作,也展开过多次集中治理,但学生欺凌事件依旧不时发生。原因就在于没有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制度,存在集中治理时学校高度重视,集中治理后又死灰复燃的现象。因此,针对性地建立机制是关键。

2017年年底,由教育部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的《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提出,“由学校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对事件是否属于学生欺凌行为进行认定。”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也规定,学校应当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对教职员工、学生等开展防治学生欺凌的教育和培训。

也就是说,此次教育部要求成立的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早在2017年就曾有过要求。那么,各地学校成立这一委员会的情况如何,已经成立的又是如何开展工作的、效果如何?这是进一步推进校园欺凌防治工作,应首先排查的问题。否则,就容易陷入“要么不成立、要么成立但不发挥作用”的困境。

建立学校防治校园欺凌的工作制度,就必须成立管用的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这一委员会以学校为主,但不能全由校方委派委员,而应该既有代表性,又有专业性。比如,可以由教育管理部门负责人、校长代表、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学生代表(如果是高中的话)、法律专家、心理专家等组成或参与工作。

更重要的是,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应该拥有独立进行调查、处理校园欺凌事件的权力,而不是由学校行政布置工作。近年来,我国中小学处理校园欺凌事件,经常遭遇不公开、不透明、不严肃的质疑,原因在于学校担心调查、处理校园欺凌,会影响学校声誉,因此遮遮掩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终悄悄息事宁人。

最高人民法院5月30日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及犯罪防治工作的意见》,提出依法从严处理学生欺凌。成立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认真对待、公平处理每一起发生在校园里的校园欺凌事件,就是对校园欺凌的“依法从严”。这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必须尽快实打实地落地。

教育部

如何提高认识,切实开展校园欺凌治理

切实开展校园欺凌治理,首先要开展“校园欺凌事件”的摸底排查:(一)对校园安全隐患和矛盾纠纷进行全面排查和摸底(二)建立隐患和矛盾纠纷排查台账,实施零报告制度(三)加大对关键时间点和重点区域的巡查力度其次要开展以“校园欺凌治理”为主题的专题教育;最后要完善制度、重在预防,完善“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处理。

如何处理“校园欺凌”问题

学校

校园欺凌是不可容忍的,首先学校要教育好学生,宣传校园欺凌的危害,需要家庭承担的责任,以及自己未来发展所面对的困难等。

校园欺凌专项治理,怎样防止校园欺凌事件

校园

1、给孩子的穿戴和学习用品尽量低调,不要过于招摇。 2、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要去挑逗比较霸道和强悍的同伴;在学校不主动与同学发生冲突,一旦发生及时找老师解决。 3、教育孩子上下学和活动时尽可能结伴而行;独自出去找同学玩时,不要走僻静、人少的地方;不要天黑再回家,放学不要在路上贪玩,按时回家。 4、如果侵犯者偷你孩子的东西,就给孩子要带到学校去的学习、生活用具上贴上姓名。 这样有利于证明这些物品都是属于你的孩子的,甚至可能起到防止侵犯的作用。 5、教育孩子,如果他在某些方面与别人不一样,这也没有什么关系。 尽早地让孩子明白这一点,孩子会形成坚实的自我价值感,会认同自己,感到自己也同样值得尊重。 6、让孩子参加自卫训练。 你也许并不希望孩子对侵犯者实施身体上的报复,但情况一旦恶化,让孩子有自我保护的能力总是好的。 这些训练还可以大大提高孩子的自我尊严,减小他成为受欺负者的可能。 7、如果欺负仅仅是口头或网络上的,告诉你的孩子不要理会那个侵犯者。 有时侯,侵犯者在得不到回应或是被欺负者并未因此而担惊受怕的情况下,他们往往会失去兴趣,事情就过去了(当然,但愿他们不是继续去搜寻下一个目标)。 如果情形继续,让你的孩子告诉侵犯者,他给别人带来的感受是什么,并且要求他停止他的粗暴行为。 有些侵犯者面临挑战时,会收敛和停止自己的错误行为。 8、如果遇到校园欺凌,首先可以大声警告对方,他们的所作所为是违法违纪的,会受到法律纪律严厉的制裁,会为此付出应有的代价。 (幼儿园的儿童可以说:你为什么打我,你这样做是坏孩子。 )这样做的目的一是大声告诉周围的老师同学关注欺凌者的行为,二是欺凌者大都知道自己的行为不对,心虚,洪亮的声音可以起一个震摄作用。 如果对方还是继续欺凌行为的话,应适当自卫,而不是忍受挨打。 自卫的原则不是以暴制暴打回去,而是同样起一个震摄作用,以行动告诉对方我们不是软弱可欺的。 一般欺凌者都欺软怕硬,若看到欺负对象奋起反抗,多会心虚停止攻击行为,而如果被欺负者默默忍受,反而会让他更加得意忘形,从而持续攻击行为,直到达到目的为止。 如果反抗后对方仍未停止攻击,应该在自卫的同时大声呼救求助,并且寻找机会逃走,保护好自身安全是最重要的。 9、如果遇到校园暴力,一定要沉着冷静,采取迂回战术,尽可能拖延时间。 当他在公共场合受到一群人胁迫的时候,应该采取向路人呼救求助的态度,这种办法会免去一些麻烦。 真正等到事情发生之后,到了一个封闭场所里面就比较难办了。 如果呼救或者反抗的话,可能会遭来更加激烈的一些暴力。 人身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不要去激怒对方。 唯一的就是麻痹对方,顺从对方的话去说,从其言语中找出可插入话题,缓解气氛,分散对方注意力,同时获取信任,为自己争取时间,寻找机会逃走,而不是准备在那儿忍受一切。 受到这种暴力以后,很多人都是被威胁报案的话会受到报复,但还是应该告诉孩子,碰到这种事情一个是不要沉默,再一个是不要再以暴易暴,要以法律的方式来解决。 10、事情发生后,父母有必要保持冷静,并把发生的情况告诉孩子的老师、咨询员、园长或校长。 可以先问问孩子是愿意自己去告诉,还是由你去告诉。 严重的暴力行为应以法律方式来维护自身权益。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eji312/16178.html
丽尚国潮 拟投资3239.09万元开发兰州中高端酒店项目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