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大学新传考研经验帖 四个月是我给自身的一次BOSS关卡

@TuTouSuo™️

*小红书:秃头研究所新传考研

*2025经验帖专栏:首先恭喜2024届的赛博朋友们成功上岸,过去的一年时间里我们曾一起“以理想入世,对抗荒谬世界”,如今一切都已尘埃落定。这一路,你们寻找到了为之努力的目标,创造了冬日奇迹与新的春日景象;感谢所有与我们并肩的朋友,也是因为你们的支持与鼓励才能让秃头所走到现在并继续坚持着做自己想做的事、去拥抱不同的可能性。理想与现实从不是相互对立的存在,它们彼此融合、又相互妥协、挣扎,也正是这样,才显得尤为珍贵。

*2024年,秃头所同样期待与新的朋友在赛博空间相遇,能够一起逃离轨道,奔向新的旷野!

黎明前人们最渴望光亮

人一生都在做出选择,考研、考公、编制、大厂,不知何时起这个岔路口变成巨网,捆住了每一个23岁的我们。后方是黑暗,前方是迷雾。站在路口的我曾自命不凡跳进广告圈,也曾懵懂地开启23考研,最终陷入自我怪圈而逃离。23年8月31日,那段黑暗逼迫我再一次做出人生的选择题,我想我再清楚不过了,这种对结果没有把握的恐惧感,这种害怕失败而一事无成的焦虑感,因为我们都被戴上了“应该如何”的社会期待。

四个月的考研之路跟别人比起来可能稍短,但也正是这短暂的期限让我见识到黎明前的潜力。在开始前我就知道,日积月累是行不通的,唯有更刻苦的努力和更精确的学习方法才可获胜,因此,TTS是我在开始前就挑选的“老师”。

如果你正站在这个岔路口,被焦虑压得喘不过气,不如听听我四个月游戏通关的故事。我想告诉你,我都做到了,你们为什么不可?

本人毕业于重庆某一本的新闻学专业,毕业那年经历过两段工作,发掘职业与我想求知的道路仍有壁垒,于是在9月投入研究生备考。一战初试传播学学硕总分392(63/83/121/125),政治吊车尾,但好在英语和专业课成绩还不错,下面介绍下我各科学习方法,希望给到各位一点小小经验!

º 专业课复习规划

/ TuTouSuo Monsters /

上海师范大学传播学备考科目:643新闻传播基础《传播学教程》《新闻学概论》《跨学科视野中的媒介融合与传媒转型》《中国新闻史》;804广告传播基础【《广告学概论》《广告创意学》】

✦ 专业一

建议学习顺序:《传播学教程》→《新闻学概论》→《中国新闻史》→《跨学科视野中的媒介融合与传媒转型》

《传播学教程》——这本书是重中之重,我认为是学习新传最基础的书。

①先通读理解一遍书,并做好知识框架。一开始做框架的时候肯定也难以下手,不知道哪些内容可以归类,也不知道哪些内容是一个板块,所以最好的方法是搭配一些笔记or课程,快速地梳理传播学的知识。

②理好框架后就要明晰哪些东西是重点,例如传播理论、三大学派等(这都是上师特别特别特别爱考的东西!!)

③学会应用,把知识基础作为整个学习过程的地基。只是记熟背住是完完全全不够的,考卷并不会拿着一模一样的理论去考察你。我建议每天搜集、分析热点现象与事件以外,同时养成分析现象的框架意识,把每一次分析都当成一篇小论文去写作。(这也非常非常重要!上师是非常灵活的,也非常注重现象与热点的!其中尤其是上海相关的热点)

《新闻学概论》——学完传播学概论这本书就会轻松一些,因为新闻学是传播学一个具象的分支。

①通读书本,并做框架:宏-中-微(例如:新闻业、新闻组织、新闻工作者或新闻生产)

②理解书中案例并补充案例,这边的案例也是需要熟记的,这都是以后写作时握在自己手中的筹码。

《跨学科视野中的媒介融合与传媒转型》——这本书是21年新换的书,内容有点像文献综述,相比之下很难懂,主要讲的是媒介融合。 对于这本书我建议在其他的学有余力之时当作文献论文一样学习,用作知识的补充和辅助理解,按照书中的一级、二级、三级进行框架整理。

《中国新闻史》——其中的重要事件也为常考内容

①第一遍一定要仔细看。中新史内容非常庞杂细碎,报纸、报人、新闻运动都很难记忆。

②根据重点优先级记忆,主要是重大事件、知名报人,例如新文化运动、党成立前后新闻事业等等

✦ 专业二

建议学习顺序:《广告学概论》→《广告创意学》

《广告学概论》——这本书是广告学的入门书籍,虽比较基础也易懂,但是容易混淆。因此还是需要搭框架!!!

宏-中-微(宏观:广告业&广告业与技术、文化等相互作用关系

中观:广告组织&广告代理制度

微观:广告制作流程(广告调查、广告策略、广告创意、广告媒介、广告效果)&一则广告等)

同时第四章品牌是重点,书中涉及的品牌知识较少,必须通过论文和案例进行扩充。

《广告创意学》——这本书是上师大金定海老师和郑欢老师合著的书籍,其中的知识与哲学相勾连较为难理解,初次学习可通过书中案例进行理解;必须啃透啃透啃透!在学习过程中必须自行补充案例,写在后续整理的笔记旁边。

✦总结:刷题!请刷题!请刷一次又一次的题!

就像我前面所说的,我报了TTS的秋日答题班,实践证明!以题带学,以题查漏!以题巩固!真的很重要!

在答题班练了30多道题目,从一开始的害怕,挫败,到越挫越勇,到轻车熟路,真的像从0升级打怪。我是个特别特别有胜负欲的人,记得我特别想上优秀作业名单,但是每次作业分数都平平无奇,每次信心满满交出去的作业最后都给我了一个大巴掌,那种落差感真的很不好受(所以半夜哭了很多次)。但是直到有一天,在十一月份的时候,我终于拿到了28分!那天在自习室哭了好久,那种终于通关的心情至今都难忘。

最后!请一定要模拟考!一次一次地模拟!一开始写不完没关系,大家都想要交尽可能完美的答卷,而忘了时间,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所以必须一次次模拟,将自己的时间掌控好。

最后考试的时候,两门专业课我都加了两页纸写满,并提前20分钟交卷。

º 公共课复习规划

/ TuTouSuo Monsters /

✦ 英语复习

我英一考了上海地区83,客观题几乎满分,但是作文得分不高。24的英语大作文是之前没出过的题型,图表➕漫画,因此我认为复习作文的时候一定不能忽略考试大纲,不能因为以前没考过就不重视了。

英语备考书目、课程和App:书:《恋练有词》;《黄皮书》;课程:唐迟阅读方法论、易熙人完形填空、刘琦新题型、石雷鹏作文;App:不背单词;

1.单词:单词一定要背到考前,尤其是基础不好的同学。我虽然只复习了4个月,但我一直有在记单词。还是那句话,要有计划,不知道怎么做计划的话,网上都有很多现成的。所以我一般推荐主要用单词书记忆,因为它会分成几个章节,学习进度会有保障。(俺用的是恋练有词)单词app可以做查漏补充,如走路坐车这些碎片时间去学习。然后一定要按时复习哦,不能欠赛博债了。刷题复盘的时候,针对不认识的模糊的单词都进行梳理背诵,同时针对长难句也重点分析翻译

2.刷题:前期我推荐先刷阅读题,我只学过唐迟的阅读方法论,可以先安排两天一篇的量,一天模拟计时做题,一天复习精做;在9月前刷完一遍阅读后,穿插着安排其他题型的练习与作文的背诵。基础比较好的话,可以像我一样,一天安排4篇阅读,一篇完型,一篇新题型,一篇翻译,这样一周正好可以做完一套卷子。刷题都可按照一个原则:难以下手就先看对应的课程,带着方法论去解题,而不是生硬地做。

3.作文:作文也是我复习时大疏漏的部分,直到12月我才开始进入作文的学习,大家引以为鉴!一定要尽早开始英语作文的学习,不是背的文章与话题多就够了,一定要从中把握英语写作逻辑和框架,同时整理一些适合自己的英语出彩句式,能够让你的作文在千篇一律的文章里脱颖而出哦(想想,如果大家都背了石磊鹏老师的文章,产出的作文都一模一样啦)。然后作文在后期也要模拟真题话题去练习,感受一下拿到一个陌生话题的时候如何构思和写作。

✦ 政治复习

我政治考了上海地区考了63分,可能参考价值不大,其中选择题大概42分,稍稍讲讲我的备考经验和我复盘总结的踩坑点。我从前期到后期政治学习时间都在2小时左右,专业课或者英语学累了换政治,主要内容为看书➕刷题。

政治备考书目和课程:《肖秀荣1000题》《肖秀荣背诵手册》《肖四、肖八》;涛涛强化班;

第一阶段:我配合涛涛的视频刷了一遍肖大的1000题,并根据错题梳理掌握的不全的知识点,学有余力可以每一章节做知识框架。

第二阶段:9月中下旬配合肖大的背诵手册,一天看3-4章节并再刷一遍对应的题目,针对性地对薄弱部分进行理解学习;同时刷题与理解记忆同步进行,为后续冲刺背诵减少压力。

第三阶段:11月开始刷肖八。一刷肖八的时候,对错题进行整理与记忆,每套选择题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并按照记忆法则,循序渐进地进行二刷;以题带点:题干➕正确选项➕干扰选项➕答案解析,全部理解记忆

第四阶段:12月刷肖四,同时开始背诵肖四与肖八大题。

1、大题:肖四的大题重要性大过选择题,背诵大题不能毫无逻辑地背诵,需要拆解其中马原、史纲等不同部分不同的答题逻辑(b站每年都很多up主讲解,可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跟背)

2、选择题:这个阶段还是要刷掉肖四选择题,同时继续复盘肖八选择题。

重点:政治的后期背诵一定要按照记忆规律或适合自己的记忆曲线,罗列好计划,每天按时背诵!不能一天一天随便背过去,忘了还有多少没背或者前两天背过的就不管了!

º 写在最后

/ TuTouSuo Monsters /

亘古不变的话题就是一个好心态,在备考期间,走路的时候我心里想的都是“考上后我要怎么怎么炫耀”“站在复试老师面前我要如何自信地展示自己”(本人大E人,特别喜欢聊天)“幻想自己拿到高分偷偷打败很多人”。

如果一个环境让你难受,那就一定要立马换一个环境。有一次我因为家中聚餐太过吵闹,我心境杂乱,而崩溃大哭一次。后面我哭完立马收拾东西跑去了图书馆kuku报复性学习。

还有一个学习的小方法是看韩女vlog啦,我每天吃早饭必看一段视频,把自己代入一个学习强者的身份,那样一天的状态都特别好。

但是心态好也不代表不会哭泣,当你累了崩溃了,是可以流泪的,是可以诉苦的,也是可以抱怨的。但是要记住,眼泪不再落下的那一瞬间,就是你要拿起书本的时刻了。

从准备考试开始,我就给自己下了界限,丢进了一个百天通关才能出逃的密室。总觉得每一天都异常的黑暗,但是人类的潜能是无限的,“因黎明前人们最渴望光亮,而奋不顾身”,希望大家都能在异世界打怪升级。

ꕤ⋆⸝⸝Idealism

「逃离轨道 奔向旷野」

秃头所2025届全程班

以实用应试,寻找新的绿洲

⸝⸝Spring Festival

「2025届TTS春日实验企划 」

三门学科基础知识

传播/新闻/网传/理解新传学科

⸝⸝creat new world⸝⸝

「2025届TTS新传公开课 」

让想象力夺权

DON'T CRY!!


上海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考研经验?

基本情况介绍

录取通知书

研究生证

考研初试成绩

一、择校择专业

1.跨专业原因与历程

每个人的跨专业原因都是不同的,有的是为了一个学历,有的是为了未来工作,有的是为了自己的学术追求。从跨考教育学来说,有的会因为它不考数学,有的会想以后当老师,有的会想留在大学读博实现学术的梦想。我是在经历过几次辅导班的教学后深感教育对我们每个人重大意义,就是这样理想化的开端,打开了学习教育学的大门。

在大四上、下学期实习与写论文期间看完了中国教育史与外国教育史的书与相关课程,更加坚定了跨考教育学的想法,所以在大四下学期提前找好了毕业后要去的复习备考自习室,6月底毕业后直接搬过去,开启了差不多6个月的正式备考之路,在备考的过程中就慢慢确定了具体的院校和专业。

2.择校择专业经历与建议

(1)确定想去的地区与学校类型

无论是为了将来留在某个城市,还是为了体验某个城市的人文、自然环境等原因,只要是你想要的,先写下来,再依次排除。(本山东人因为长居北方想去不太远的南方城市体验几年,所以就暂时定在了江苏、上海和浙江几个地区。)

对于教育学而言,学校类型无非是师范类和综合类,同时也要考虑学校层次的问题自己是否有双一流和211、985情结(这是非常现实的问题,名校未来找工作肯定会更有利,但同时意味着更大的努力才能上岸);在报名前几周综合考量自己的复习情况、能否接受因为选择名校导致二战的结果,最后选择了上海师范大学(仅本人观点,不代表学校不好,而是权衡自己在尽力的情况下最有把握能考上这所学校)。人生一直都在取中,我们一定要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还有,教育学有专业硕士与学术型硕士,大部分高校的教育学学术型硕士是参加311统考的,所以要确定自己意向的学校招生大纲里面的考试是311还是自命题,这决定着后期的复习方向。

(2)多方关注与搜集相关院校信息

官方信息获取:研招网与各大意向学校官方网站。确定大概的学校后,要先了解每个学校的大体信息,历年考研复试分数线,录取人数,录取比例,学校(偏好一志愿还是调剂?)与导师偏好(这对复试很重要,看到有自己喜欢的研究方向的导师要得体且及时联系老师)。

以上海师范大学为例,在研究生官网中每年都会公布复试分数线,录取人数与比例等情况,其中教育学院官网会有每年录取公告以及各专业的课程目录(也可以提前了解一下,每个专业开设的课程是什么,方便后期选择专业)。除了从学校官网获取信息,学校的微信公众号、研招网等都能获取较为官方的信息。官方网站为:网页链接,官网点击最新通知,可以查看研究生招生目录、复试分数线等信息。

招生、录取、复试等通知

2022年一志愿进复试分数线

教育学院各专业分数线

更多信息获取:可以从公众号、备考Q群、考研帮等获取相关备考经验,有可能会找到相关的学长和学姐,问一下他们官网之外的信息(因为学长学姐一般比较忙哈~)。

二、政治英语复习经验与建议

政治是一门性价比超高的科目,只要把基础打牢,选择题就成功了一半;然后是刷题阶段,总结错题;最后是冲刺做题,背客观题阶段。

我是跟的徐涛老师,所以打基础的教材用的是对应的核心考案,徐涛老师有公众号大家可以去关注一下,可以每天在吃饭时间看一下老师每天发的题目及其解析,有老师与同学们的互动会在枯燥的备考中多点色彩;

一般我都是上午学专业课比较疲倦的时候,倍速听1-2节老师的基础班,徐涛老师讲的会比较有趣,午饭后下午把上午的内容整理框成框架。

徐涛老师的核心考案

强化1000题

肖8和肖4可以预定,以防忘记。

平时每一套题按真正考试的时间做选择题,后面大题我一般是写大纲,然后对应参考答案修改,最后一个月基本上都是在背错题与大题,一直到考前几十分钟等考点开门我还在背;别忘记,要听一下时事政治的课程,最开始的选择题会涉及。

肖4肖8

总之,用最少的时间,最大化复习政治。还有就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老师与学习方法,我的方法不一定适合大众,之前用过的资料如下图。之前也听朋友说腿姐等老师,但是自己没有听过不能评价,建议找几个意向的老师试听一下,喜欢哪个风格就一直跟下去,只要你确定了哪个老师都是最好的选择。

2.英语

因为我英语基础一般,所以一直跟的考 -虫 -(比较适合基础弱一点的同学,讲的很细致)。其他听过唐迟老师的阅读课,比较适合有一些基础的同学,更侧重的是梳理文章的思路与解题方法的讲解,视频也比较短,可以后期学不下去的时候刷一刷视频。语法与翻译还看过唐静老师的视频,讲过的方法也都是很好的,大家可以先试听适合自己就跟下去。

因为基础薄弱,基础与强化阶段我大都是预习-听课-做笔记-复习的步骤过来的。分别说一下各个模块吧。

词汇:我当时采用的是词根词缀记忆单词,其实一开始我买过英语词汇红宝书,但是因为实在是太多了,我又是不容易坚持下来的,所以直接听的词汇课,但是,每节课都保证认真记笔记,这将是以后背单词的工具,还有在日常阅读、完形、翻译、新题型中学习到的词汇也要整理出来与这些词汇一起每天下午(我一般是下午学习英语)固定时间记忆背诵。但是现在他们官网的词汇书做得也可以,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图片自己选择。

词汇书内容

词汇书封面

阅读、完形、新题型与翻译:遵循做题-听课-整理笔记(词汇、语法与做题技巧)-复习的过程,每天下午跟课程学习,最重要的是要当天一定立即复盘整理,有助于深刻记忆,因为本来311需要记忆的内容就很多,不可能给英语太多的时间,当天记忆的不要拖延;翻译这里可以去听唐静老师,老师有一本拆分与组合翻译法,有时间的同学可以结合书中前面讲解的方法,每天练一道后面的一道长难句真题。

拆分组合翻译法封面

书中内容

作文:主要是听课做笔记,当时是跟的石雷鹏老师,是一位比较有趣的老师,但是也分人,如果你不太能接受仿佛开玩笑有点过但是又能帮助强化记忆的上课方式,可以绕道,但是还是建议先听一下,你可能会爱上作文课!所以我作文部分不会觉得很枯燥反而学的比较轻松(部分笔记见下图),但是一定要自己亲自动手写、并且背诵、默写!

整理的作文之一

三、专业课复习经验与建议

来到了最重要的专业课,因为我考的学校是参加统考311,所以直接跟的徐影老师。虽然大四下学期断断续续看完了中国和外国教育史的书目与基础课程,一直到6月底我才正式接触到教育学的学习,前期的基础还是非常薄弱的。

复习教材

2. 工具书:教育学考研应试宝典、应试题库、真题汇编。

3. 复习过程

这时候的笔记一定要形成自己的逻辑体系与框架,我强化与冲刺的背诵全靠自己整理的笔记,如果涉及到特别细碎的知识点再回头看教材和工具书。

在强化班知识点补充好后,按照逻辑框架、专题框架背知识点,我一般是每天上午与晚上背,这其实是有一点点小小的依据的,每天早上把最难最痛苦的任务做完,并且上午的时间也符合311考试的时间,晚上背诵是为了巩固复习早上的内容,有时候一天任务没背完晚上也会继续背新的,并且在睡前背,大脑记忆的会更好。

因为是跨考基础太差,最后一个月在疯狂背诵311的知识点,这时徐影老师最后会有冲刺笔记(今年的也出来了,从徐影老师那边找到了333的,但是内容格式相差不大,可以参考一下,按照题型与热点排列,具体如下图),我也是反复背了3-5遍。(这时候心态崩过一次,因为第一遍背的感觉再开始好多都想不起来了,特别伤心,但是不要放弃!继续背就好了,告诉自己全力以赴就好了!不要想太多!心情不好就去跑跑步、就去哭一哭发泄一下,一定要及时调整!)

今年(2023年)的冲刺必背题

热点内容

按照科目与题型分类的冲刺笔记内容

并且,一定要定期做真题把握下做题时间,做真题的时候可以用一下答题纸,把握一下书写的格式与字体大小,如下图这种。

311答题纸

4.各科目复习介绍

徐影老师发布的近年题型占比

最后的话

作为过来人,还是想提醒下如果要选择教育学,一定要想好为什么,并且如果确定了请坚定走下去,直至上岸。因为,在考前我也曾看到过无数的帖子,都因为工作不好找而后悔,这当然是很现实的问题(需要自己权衡)。凡事都是经历过尝试过才能确定自己到底适不适合,喜不喜欢。不要求考上研究生能给人生带来多么大的改变,但是也不能否认学校平台所带给我们全方位的体验,学术上的、人际关系上的、看问题的方法与视野、职业选择上的等等,甚至是学校的环境、所在城市的氛围,都会在无形中成就我们。教育学本来就是一个终身实践的学科不是吗?希望大家都能考入理想的学校,开启人生新的旅程!

最后分享下开学典礼

开学典礼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eji312/16380.html
如何避免熬夜玩手机 S19值得买吗 机情问答 vivo
往日不再 总监 游戏不会出续作 索尼高层不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