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们观测陨石内部的成分
从房顶上扫下来的一堆灰尘中可能存在微陨石吗?借助体视显微镜,花费三个多小时精挑细选的数十颗微小颗粒中,竟然没有一颗是真正的陨石……这几天,上海市回民中学高中生马悠逸和队友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天文学实践工作站上海天文馆实践点参与《微陨石探究》课题。其中寻找微陨石的经历,让他体验了科研中的"白费功夫环节"。"失败是科学探究的常态,学会面对失败是对我最好的启示。"说起这段经历,马悠逸的表情既好笑又有点若有所思。
这个暑假,20位来自上海各个学校的高中生与上海首个陨石实验室"亲密接触"。在上海天文馆和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专家们的指导下,他们不仅学会如何辨别陨石,还能通过制作陨石标本检测陨石的矿物成分,从而判断陨石的基本类型。
"高冷又神秘"的天文学其实"平易近人"
孙韵芸是上海市浦东新区上南中学的高中生,也是该校天文社团的一员。参加这次天文学科学实践工作站,孙韵芸还肩负着学校天文社社长交给她的任务——开学给高一新生讲天文学的奥秘。在课题探究中,孙韵芸问题不断:"彗星和陨石有什么区别?陨石分为哪些类型,内部结构有什么不同?除太阳外,土星、木星等星球的运转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一连串的问题,让此次课题指导教师、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副研究员王英欣喜不已:"没想到,上海的高中生对天文学的兴趣如此浓厚。"
经历三天在上海天文馆的学习和体验,孙韵芸"收获"了两个没想到。一是没想到陨石可以如此美丽。偏光显微镜下的陨石,因为内部矿物成分各异,在光下折射出多彩的颜色,令人着迷。上海科技馆天文研究中心主任林清介绍说,这些美丽的图案甚至可以做成天文馆的文创产品。
第二个没想到,是改变了孙韵芸对于天文学的认知。过去,她跟着社团老师观测星空、观看流星雨等,好奇心大于科学探究,总觉得天文学"高冷又神秘"。这次参与陨石课题,她才知道陨石有这么多种成分和类型,不同类型的陨石内部结构各异。更重要的是,陨石对人们日常生活也有不小的影响,其中隐藏着地球生命的起源和宇宙运行的秘密。"原来天文学没有我想象中那样高不可攀,其实也很平易近人。"孙韵芸表示,未来可能会选择天文学作为自己的专业方向。
课题导师指导学生打磨微陨石标本
科学精神意味着接受失败和寂寞
参与此次天文学课题实践的高中生们,不约而同地对在显微镜下寻找微陨石的过程印象深刻。
上海市浦东实验学校高二学生陈韵仪回忆说,三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她和队友也只寻找到两颗疑似陨石的微小颗粒。"我们需要用类似牙签的设备,将其头部附着酒精,在体视显微镜头下逐一筛选和寻找。有时好不容易发现一个类似的颗粒,手稍微抖了一下,颗粒就不知道跑哪里去了。"陈韵仪苦笑说。
课题辅导教师、上海科技馆天文研究中心收藏室主任杜芝茂说,陨石是珍贵的研究材料,为了能让高中生们找到陨石,天文馆的相关专家已经提前对材料进行了初筛。当天学生们结束课程后,这些专家为了不浪费素材,还在学生们挑选剩余的素材中重新筛选,直至晚上10点才离开实验室。"三天的课题探究不一定能让学生掌握多么高深的天文学知识,但可以让他们感受到科学家孜孜以求、不言失败的精神。"
王英表示,想要在天文学上有所建树并不容易,除了要有好奇心,对学生的理科思维要求也较高,同时还要耐得住寂寞。"深空探测是比较辛苦的工作,很多科学家会常驻青海等高海拔地区的观测站,过着黑白颠倒、远离城市的枯燥生活。"王英说,只有对深空的极致向往和对浩瀚宇宙的无限畅想,才能对无垠的天空保持热爱。
显微镜下的陨石
馆校合作让学生跳出从书本上学天文的"窘境"
近年来,随着中国探月工程亮点频出,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关注到深空探测等小众学科和研究。但受限于观测工具和自然条件,如何让中学生学习天文学时不止于书本和文字?科研院所、场馆与学校三方合作是一种新尝试。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党委书记侯金良告诉记者,2016年起,上海天文台就加入上海市首批青少年科创实践工作站,连续9年为中学生普及天文学知识,共有近千名高中生在这里完成天文学研究课程。
去年,上海天文馆建成上海首个陨石实验室,为天文学中的陨石研究搭建了顶级科研条件。杜芝茂很有感触:"这么好的实验设备不能浪费,也应该让更多中小学生参与体验,激发他们对于天文学的兴趣。"上海天文台和上海天文馆一拍即合,联手开设了全国首个天文学陨石类探究课程。
据悉,今年暑假,包括陨石课程在内,上海天文台为高中生共开设了15个天文学相关课题。"越来越丰富的场馆和科研资源,让学生学习‘看得见、摸得到’的天文学知识,体验科学研究的严谨,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与科学精神。"侯金良说。
作者:张鹏
地球上真有外星人吗?
地球上估计没有,但关于外星人在中国的痕迹有点: 1998年,探险家在中国青海省托素湖发现了种种奇异景象,结论是找到了“外星人遗址”。 科学家深入实地继续勘察,各种假说一一经受检验,终于揭开了“外星人遗址”之谜 神秘管状物 “外星人遗址”这一惊人发现来自《走进柴达木》一书。 这本书的作者白渔,是青海省作协名誉主席。 曾从事过地质工作的白渔,血液里一直流淌着探险的冲动。 1996年6月,他一脚踏进柴达木盆地东北边缘的托素湖,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开阔的湖面没有任何生物,四周尖锥状的小山仿佛被大火冶炼,不见一丝生命气息。 就在托素湖以东的巴音诺瓦山脚下,白渔发现了一个奇特的山洞。 洞口为三角形,如人工开凿一般。 清一色的砂岩,几乎看不到一点杂质。 山洞深处,一根从岩壁中穿出的铁质管状物,同岩石嵌合得天衣无缝,不见头尾,让他惊诧莫名! 在巴音诺瓦山和托素湖之间的河滩上,白渔发现了更多让人兴奋的神秘管状物。 这些管状物形状奇特,鬼斧天工。 白渔从管状物上取下一块样品,送到当时冶金部直属的锡铁山冶炼厂进行化验。 结果除了常见的金属元素外,样品中还有8%无法化验出的元素。 不明元素使一头雾水的白渔头脑忽然顿悟,一个大胆的念头开始左右他:戈壁荒滩上这些突兀而来的管状物只能有两种来历,不是来自地球人,就是来自外星人。 无法探明的元素或许就是外星人带来的宇宙物质构成。 经调查,白渔了解到柴达木最早有人类活动的历史距今约3万年之久。 当地出土的文物多为兽骨、石器、陶器和青铜器等,从未发现铁器。 新中国成立后曾几次开发柴达木,但从未在托素湖一带施工。 因此,白渔断定,这些管状物不是古代先民留下的,也不可能是现代工程的材料,极有可能是外星人所构建的管道群。 为证实自己的推断,白渔赶到距离托素湖几十公里远的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德令哈观察站。 在亚洲,这是个绝好的天文观察点,海拔高,空气稀薄,透明度极好,而且极易接受毫米波,几年来这里共发现了近100个星系——这些使白渔相信,宇宙的使者可能光临柴达木盆地,醒目的托素湖或许是外星人的坐标。 在巴音诺瓦山的背后,起伏的戈壁滩上有一块异常平坦的开阔地,如精心夯实的机场,此刻在白渔眼里,这无疑是外星人飞行器的着陆点。 经过一番考察和推论,白渔越来越相信自己大胆的结论: 这些神秘管状物只有可能为外星人所造,而托素湖一带是外星人在地球上的活动遗址,巴音诺瓦山的那个神秘山洞就是外星人洞! 外星人“出局” 托素湖惊现外星人遗址被媒体披露后,引起国内地学界的关注。 2001年5月,由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的郑剑东教授牵头组成临时科学考察队,来自中国地质大学、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等单位的科研人员,奔赴托素湖,试图解开神秘管状物来历之谜。 考察队首先把研究区域锁定在巴音诺瓦山与托素湖之间的湖滩上。 由于慕名而来的人不少,白渔第一次看到的那个管状物已经残破不堪,湖滩上的管状物也所剩无几。 外星人的“第一现场”被猎奇者破坏了。 专家们在湖的四周和湖底,还是发现了不少大小形态不一的管状物,这些管状物有的像切开的香瓜,有的像长长的黄瓜,在湖水的淘洗下管壁清晰可辨。 神秘物质的取样马上被带到北京。 核工业部北京地质研究院的高级工程师王文广,把取样同月球物质和陨石进行了微量元素的比较,结果却使托素湖铁质管状物的神秘色彩大打折扣:管状物与陨石和月球的分析资料比较完全不同。 由此可以断定,管状物不可能是外星人带来。 同时郑剑东教授在中国地质局地质研究所通过一种叫作热释光测定同位素的办法,测得铁质管状物样品的年龄距今约十四五万年。 同柴达木盆地有人类活动的历史3万年比照,意味着这些管状物不可能是人类所为。 化验最终认定样品为碳和黄铁矿的胶结物,不是人工所致。 同白渔那次的化验结果相比,以前8%的不明元素也验明了身份,居然是常见的金属元素钾、铝、钠等。 外星人洞的神秘管状物一走进专家的试验室,身份居然如此平常——普通的名字“黄铁矿”。 专家们的看法最后趋于一致:对托素湖管状物的研究方向,应由“上天”变成“入地”。 因为,它们既不是来自地球人,更不是来自外星人,只是一个刚刚被发现,但已经历漫长时光之旅的地质之谜。 假说大比拼 首先,考察队发现,这些管状物只分布在较硬的砂岩里面,这一发现使考察队对铁质管状物形成的最初环境有了了解。 根据地质学上的岩相理论分析,这些较硬的砂岩层是由洪水冲击形成,在地质学上,这种岩相叫作洪流相。 周德安、郑剑东等人认为这些铁质元素是上百万年之前,被洪水激流冲刷到托素湖一带,然后沉积在砂岩之中。 为什么这些管状物只分布在较硬的砂岩?郑剑东认为,这个沉积属于陆相沉积环境,洪水泛滥时,水流很湍急,携带物质比较多,带来的铁质也比较多。 大部分管状物是铁质元素和沉积物一起被快速掩埋,通过化学反应形成。 沉积物同水隔开以后,逐步变为还原环境,水中硫化物分解出硫化氢气体,同洪水冲击携带的铁元素通过化学反应,形成了黄铁矿。 对于铁质元素的来源以及形成黄铁矿的原因,考察队的专家们看法一致,但对于沉积学说认为这就能够形成管状物,周德安等人却提出了完全不同的观点,理由是沉积作用不可能使铁质元素这么丰富地集中在一起,而形成几何形的管状更是不可能的。 争论归争论,专家们求同存异,一致认为:管状物的形成同柴达木盆地几百万年前的古地质和古气候情况是分不开的。 要揭开这一奇异现象的奥妙,就必须要再回到数百万年前甚至更为久远的柴达木。 离托素湖不到300公里的诺木洪乡,有一道奇特景观:戈壁滩上,一条由贝壳和沙粒结成的绵延数公里、5米多高的堤梁,被当地人们称为贝壳梁。 这些贝壳向今人述说着柴达木的古地质和古气候情况。 距托素湖西北不到40公里的化石山,那里无数的海虾完整地镶嵌在化石山岩石中,今天看来依然栩栩如生。 这些都说明在距今4000万年前,柴达木还是汪洋大海。 后来的造山运动产生了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和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 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的不断提升,导致了周围环境和气候的变化。 专家认为,这种变化事实上正是托素湖神秘管状物形成的外部原因。 距今上百万年前,由于柴达木盆地的倾斜和当时的气候条件,形成古托素湖,面积比今天的托素湖大得多。 巴音诺瓦山原来是古托素湖底一块平坦的陆地,只是后来由于地质挤压作用,像弯起的弓抬升出湖面,抬升后的山体产生了裂隙。 通过考察专家们发现,巴音诺瓦山外星人洞正好在这座山的裂隙之下,而“外星人洞”正是裂隙被水冲刷形成的。 对于“外星人洞”里发现的那个管状物,郑剑东认为,在地壳变动过程中,熔岩在地层下奔突,遇到裂隙就喷射出来,这样藏在裂隙里的岩浆就形成了后来的神秘管状物。 这个推测还有一个依据,那就是管状物的放射性铀含量达到每克208毫克,比周围的岩石高出几十倍。 然而,周德安和高军平对于郑剑东这种观点提出否定意见。 他们认为,经过取样分析没有发现管状物是岩浆形成的有力证据,管状物周围的岩石也没有被高温腐蚀。 放射性元素的来历还须继续研究。 周德安、高军平通过对托素湖一带地貌的考察,认为托素湖地层比较稳定,地层下的岩浆并不发育,在极小的范围内,管状物既有沉积作用形成,还有岩浆形成,这种情况在地质学上不可能出现。 况且如果有火山活动,柴达木油田就不可能形成。 终于,准确破解谜团的转机出现了:高军平通过野外考察,发现铁质管状物内有植物碳化后的残留物。 周德安、高军平据此认为管状物是植物被沉埋后通过化学反应形成的植物化石。 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发现。 高军平在“外星人洞”的管状物上分内外壁取下两份样品,送到兰州大学分析测试中心进行化验,通过一种精确度能够达到10-9次方的等离子发射光谱测试,得知组成管状物的有数十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和微量元素,同郑剑东等人在北京的测试结果一致,有机物含量相差不多,但样品中钾和铁含量的渐变规律,却有利于管状物是植物化石形成的观点。 管状物内壁向外壁,铁含量增加,钾含量减少,有机物含量相差无几。 专家们通过观测,虽然没有发现树干、树皮等植物结构的显微镜下证据,但从宏观上却发现了树状的同心圆结构,这些结构酷似树木年轮,并且有的管状物从外部状态看,呈现出树状结构。 如果这些管状物曾经就是树木,那么,今天已是戈壁的柴达木,昔日众多的树木又是来自哪里呢? 揭开神秘面纱 距今数百万年前,柴达木处于亚热带环境,当时青藏高原还在隆起,边缘却有高山围绕,印度半岛的暖湿气流进入盆地,使柴达木雨量充沛,植被茂盛,洪水暴雨不断。 激流携带泥沙覆盖了树木,大树从此进入了漫长的演化过程。 后来,喜马拉雅山急剧升高,印度洋季风带来的雨水被挡在喜马拉雅山南坡。 柴达木盆地气候变干变冷,水面逐年缩小,而诺木洪一带是盆地的低洼处,后来湖水枯竭,青藏高原的隆起带给柴达木盆地沙漠化和干旱。 托素湖一带的地层开始了剧烈的沉积作用,使大树被土壤和砾石深埋在地表之下数百米甚至上千米深。 这个过程需要几十万年的时间。 地表下的树木经过脱水,自由氧逐渐消耗,环境由氧化转为还原,这是铁质管状物形成的关键时期。 管状物周围的铁质,由三价铁变成二价铁,逐渐向疏松多孔的木质结构流动。 按照地质理论,地层下每一千米深度,温度就要增加33℃,在这样的温度和化学的条件下,树木发生了一种有趣的变化:疏松的木质部逐渐腐烂,铁质元素发生化学反应,吸附在了不易腐烂的树木韧皮部,这就是铁质管状物最初的形状。 托素湖外星人遗址之谜经历了天上、人间、地下的一波三折,最终还是从人类难以企及的星外,演变到了柴达木久远的历史长河之中。
无机物进化到微生物
无机物——————有机小分子物质(氨基酸)————————有机大分子物质(蛋白质)——————生命(拥有基本代谢功能和繁殖功能) 英国科学家米勒作了一个实验,它将氨气,氢气,水蒸气等混合气体加热,然后通过电火花的洗礼,再接着冷却,最后在所得液体中发现了最简单的如氨基酸类的有机物。 这就是生物进化的第一阶段。 原始地球中,大气中充满了氨气,氢气,co2,等等无机物质(大多数从地 球表层火山喷出来的),当时乌烟瘴气的大气层中,闪电密布,大概过了多少亿年,积累了许久的量变在一次巨大的闪电袭击下突然间质变,成为了一个有机物。 然后,越来越多的有机物落到了原始海洋中(还是喷出来的……),慢慢的,他们聚集到一起,在强烈的紫外线和闪电攻击下,成为了基本的大分子有机物。 后来,有很多物质不停的变化,成为了一个细胞中的各种物质,比如线粒体等等。 后来,他们聚集在一起,生成了隔离水和细胞液的细胞膜,就此,第一个“生命”诞生了,虽然他只能有基本的新陈代谢和繁殖能力,但他是个定义上的生命。 之后那就是越来越多的细胞聚集在一起,成为了多细胞生物。 DNA,原名脱氧核糖核酸,他就是一种大分子有机物,生物的遗传物质分RNA,DNA,有的蛋白质也有遗传功能。 是DNA指导氨基酸合成和本体一样的蛋白质,并且组成到一起。 生命的组合完全是意外的,就像我刚才跟你陈述的过程,只有非常小的几率,他们合成了,并且,如果第一个生命不幸夭折了,那就还要等很久很久。 (原创)DNADNA(为英文Deoxyribonucleic acid的缩写),又称脱氧核糖核酸,是染色体的主要化学成分,同时也是组成基因的材料,有时被称为“遗传微粒”。 DNA是一种分子,可组成遗传指令,以引导生物发育与生命机能运作。 主要功能是长期性的资讯储存,可比喻为“蓝图”或“食谱”。 其中包含的指令,是建构细胞内其他的化合物,如蛋白质与RNA所需。 带有遗传讯息的DNA片段称为基因,其他的DNA序列,有些直接以自身构造发挥作用,有些则参与调控遗传讯息的表现。 单体脱氧核糖核酸聚合而成的聚合体——脱氧核糖核酸链,也被称为DNA。 在繁殖过程中,父代把它们自己DNA的一部分(通常一半,即DNA双链中的一条)复制传递到子代中,从而完成性状的传播。 因此,化学物质DNA会被称为“遗传微粒”。 原核细胞的拟核是一个长DNA分子。 真核细胞核中有不止一个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或两个DNA。 不过它们一般都比原核细胞中的DNA分子大而且和蛋白质结合在一起。 DNA分子的功能是贮存决定物种性状的几乎所有蛋白质和RNA分子的全部遗传信息;编码和设计生物有机体在一定的时空中有序地转录基因和表达蛋白完成定向发育的所有程序;初步确定了生物独有的性状和个性以及和环境相互作用时所有的应激反应.除染色体DNA外,有极少量结构不同的DNA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 DNA病毒的遗传物质也是DNA,极少数为是一种长链聚合物,组成单位称为核苷酸,而糖类与磷酸分子借由酯键相连,组成其长链骨架。 每个糖分子都与四种碱基里的其中一种相接,这些碱基沿着DNA长链所排列而成的序列,可组成遗传密码,是蛋白质氨基酸序列合成的依据。 读取密码的过程称为转录,是根据DNA序列复制出一段称为RNA的核酸分子。 多数RNA带有合成蛋白质的讯息,另有一些本身就拥有特殊功能,例如rRNA、snRNA与siRNA。 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故亲代DNA必须以自身分子为模板准确的复制成两个拷贝,并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完成其遗传信息载体的使命。 而DNA的双链结构对于维持这类遗传物质的稳定性和复制的准确性都是极为重要的。 (一)DNA的半保留复制Waston和Click在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时曾就DNA复制过程进行过研究,发现DNA在复制过程中碱基间的氢键首先断裂(通过解旋酶),双螺旋结构解旋分开,每条链分别作模板合成新链。 由于每个子代DNA的一条链来自亲代,另一条则是新合成的,故称之为半保留式复制(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 (二)DNA复制过程1.DNA双螺旋的解旋(1)单链DNA结合蛋白(single—stranded DNA binding protein, ssbDNA蛋白)(2)DNA解链酶(DNA helicase)(3)DNA解链2.冈崎片段与半不连续复制3.复制的引发和终止(三)端粒和端粒酶 1941年美籍印度人麦克林托克(Mc Clintock)就提出了端粒(telomere)的假说,认为染色体末端必然存在一种特殊结构——端粒。 现在已知染色体端粒的作用至少有二:① 保护染色体末端免受损伤,使染色体保持稳定;② 与核纤层相连,使染色体得以定位。 [编辑本段]【DNA的理化性质】DNA是大分子高分子聚合物,DNA溶液为高分子溶液,具有很高的粘度。 DNA对紫外线有吸收作用,当核酸变性时,吸光值升高;当变性核酸可复性时,吸光值又会恢复到原来水平。 温度、有机溶剂、酸碱度、尿素、酰胺等试剂都可以引起DNA分子变性,即使得DNA双键间的氢键断裂,双螺旋结构解开。 DNA(deoxyribonucleic acid)指脱氧核糖核酸(染色体和基因的组成部分) 脱氧核苷酸的高聚物,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 遗传信息的绝大部分贮存在DNA分子中。 [编辑本段]【分布和功能】原核细胞的染色体是一个长DNA分子。 真核细胞核中有不止一个染色体,每个染色体也只含一个DNA分子。 不过它们一般都比原核细胞中的DNA分子大而且和蛋白质结合在一起。 DNA分子的功能是贮存决定物种的所有蛋白质和RNA结构的全部遗传信息;策划生物有次序地合成细胞和组织组分的时间和空间;确定生物生命周期自始至终的活性和确定生物的个性。 除染色体DNA外,有极少量结构不同的DNA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 DNA病毒的遗传物质也是DNA。 [编辑本段]【DNA的发现】自从孟德尔的遗传定律被重新发现以后,人们又提出了一个问题:遗传因子是不是一种物质实体?为了解决基因是什么的问题,人们开始了对核酸和蛋白质的研究。 早在1868年,人们就已经发现了核酸。 在德国化学家霍佩·赛勒的实验室里,有一个瑞士籍的研究生名叫米歇尔(1844--1895),他对实验室附近的一家医院扔出的带脓血的绷带很感兴趣,因为他知道脓血是那些为了保卫人体健康,与病菌“作战”而战死的白细胞和被杀死的人体细胞的“遗体”。 于是他细心地把绷带上的脓血收集起来,并用胃蛋白酶进行分解,结果发现细胞遗体的大部分被分解了,但对细胞核不起作用。 他进一步对细胞核内物质进行分析,发现细胞核中含有一种富含磷和氮的物质。 霍佩·赛勒用酵母做实验,证明米歇尔对细胞核内物质的发现是正确的。 于是他便给这种从细胞核中分离出来的物质取名为 “核素”,后来人们发现它呈酸性,因此改叫“核酸”。 从此人们对核酸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研究。 20世纪初,德国科赛尔(1853--1927)和他的两个学生琼斯(1865--1935)和列文(1869--1940)的研究,弄清了核酸的基本化学结构,认为它是由许多核苷酸组成的大分子。 核苷酸是由碱基、核糖和磷酸构成的。 其中碱基有4种(腺瞟吟、鸟嘌吟、胸腺嘧啶和胞嘧啶),核糖有两种(核糖、脱氧核糖),因此把核酸分为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 列文急于发表他的研究成果,错误地认为4种碱基在核酸中的量是相等的,从而推导出核酸的基本结构是由4个含不同碱基的核苷酸连接成的四核苷酸,以此为基础聚合成核酸,提出了四核苷酸假说。 这个错误的假说,对认识复杂的核酸结构起了相当大的阻碍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核酸功能的认识。 人们认为,虽然核酸存在于重要的结构--细胞核中,但它的结构太简单,很难设想它能在遗传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蛋白质的发现比核酸早30年,发展迅速。 进入20世纪时,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中已有12种被发现,到1940年则全部被发现。 1902年,德国化学家费歇尔提出氨基酸之间以肽链相连接而形成蛋白质的理论,1917年他合成了由15个甘氨酸和3个亮氨酸组成的18个肽的长链。 于是,有的科学家设想,很可能是蛋白质在遗传中起主要作用。 如果核酸参与遗传作用,也必然是与蛋白质连在一起的核蛋白在起作用。 因此,那时生物界普遍倾向于认为蛋白质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1928年,美国科学家格里菲斯(1877--1941)用一种有荚膜、毒性强的和一种无荚膜、毒性弱的肺炎双球菌对老鼠做实验。 他把有荚病菌用高温杀死后与无荚的活病菌一起注人老鼠体内,结果他发现老鼠很快发病死亡,同时他从老鼠的血液中分离出了活的有荚病菌。 这说明无荚菌竟从死的有荚菌中获得了什么物质,使无荚菌转化为有荚菌。 这种假设是否正确呢?格里菲斯又在试管中做实验,发现把死了的有美菌与活的无荚菌同时放在试管中培养,无荚菌全部变成了有荚菌,并发现使无荚菌长出蛋白质荚的就是已死的有荚菌壳中遗留的核酸(因为在加热中,荚中的核酸并没有被破坏)。 格里菲斯称该核酸为转化因子。 1944年,美国细菌学家艾弗里(1877--1955)从有美菌中分离得到活性的“转化因子”,并对这种物质做了检验蛋白质是否存在的试验,结果为阴性,并证明“转化因子”是DNA。 但这个发现没有得到广泛的承认,人们怀疑当时的技术不能除净蛋白质,残留的蛋白质起到转化的作用。 美籍德国科学家德尔布吕克(1906--1981)的噬菌体小组对艾弗里的发现坚信不移。 因为他们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了噬菌体的形态和进入大肠杆菌的生长过程。 噬菌体是以细菌细胞为寄主的一种病毒,个体微小,只有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它。 它像一个小蝌蚪,外部是由蛋白质组成的头膜和尾鞘,头的内部含有DNA,尾鞘上有尾丝、基片和小钩。 当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先把尾部末端扎在细菌的细胞膜上,然后将它体内的DNA全部注人到细菌细胞中去,蛋白质空壳仍留在细菌细胞外面,再没有起什么作用了。 进入细菌细胞后的噬菌体DNA,就利用细菌内的物质迅速合成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从而复制出许多与原噬菌体大小形状一模一样的新噬菌体,直到细菌被彻底解体,这些噬菌体才离开死了的细菌,再去侵染其他的细菌。 1952年,噬菌体小组主要成员赫尔希(1908一)和他的学生蔡斯用先进的同位素标记技术,做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 他把大肠杆菌T2噬菌体的核酸标记上32P,蛋白质外壳标记上35S。 先用标记了的T2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然后加以分离,结果噬菌体将带35S标记的空壳留在大肠杆菌外面,只有噬菌体内部带有32P标记的核酸全部注人大肠杆菌,并在大肠杆菌内成功地进行噬菌体的繁殖。 这个实验证明DNA有传递遗传信息的功能,而蛋白质则是由 DNA的指令合成的。 这一结果立即为学术界所接受。 几乎与此同时,奥地利生物化学家查加夫(1905--)对核酸中的4种碱基的含量的重新测定取得了成果。 在艾弗里工作的影响下,他认为如果不同的生物种是由于DNA的不同,则DNA的结构必定十分复杂,否则难以适应生物界的多样性。 因此,他对列文的四核苷酸假说产生了怀疑。 在1948- 1952年4年时间内,他利用了比列文时代更精确的纸层析法分离4种碱基,用紫外线吸收光谱做定量分析,经过多次反复实验,终于得出了不同于列文的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在DNA大分子中嘌吟和嘧啶的总分子数量相等,其中腺嘌吟A与胸腺嘧啶T数量相等,鸟嘌吟G与胞嘧啶C数量相等。 说明DNA分子中的碱基A 与T、G与C是配对存在的,从而否定了四核苷酸假说,并为探索DNA分子结构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依据。 1953年4月25日,英国的《自然》杂志刊登了美国的沃森和英国的克里克在英国剑桥大学合作的研究成果:DNA双螺旋结构的分子模型,这一成果后来被誉为20世纪以来生物学方面最伟大的发现,标志着分子生物学的诞生。 沃森(1928一)在中学时代是一个极其聪明的孩子,15岁时便进入芝加哥大学学习。 当时,由于一个允许较早人学的实验性教育计划,使沃森有机会从各个方面完整地攻读生物科学课程。 在大学期间,沃森在遗传学方面虽然很少有正规的训练,但自从阅读了薛定愕的《生命是什么?--活细胞的物理面貌》一书,促使他去发现基因的秘密。 他善于集思广益,博取众长,善于用他人的思想来充实自己。 只要有便利的条件,不必强迫自己学习整个新领域,也能得到所需要的知识。 沃森22岁取得博士学位,然后被送往欧洲攻读博士后研究员。 为了完全搞清楚一个病毒基因的化学结构,他到丹麦哥本哈根实验室学习化学。 有一次他与导师一起到意大利那不勒斯参加一次生物大分子会议,有机会听英国物理生物学家威尔金斯(1916--)的演讲,看到了威尔金斯的DNAX射线衍射照片。 从此,寻找解开DNA结构的钥匙的念头在沃森的头脑中索回。 什么地方可以学习分析X射线衍射图呢?于是他又到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学习,在此期间沃森认识了克里克。 克里克(1916一2004)上中学时对科学充满热情,1937年毕业于伦敦大学。 1946年,他阅读了《生命是什么?-活细胞的物理面貌》一书,决心把物理学知识用于生物学的研究,从此对生物学产生了兴趣。 1947年他重新开始了研究生的学习,1949年他同佩鲁兹一起使用X射线技术研究蛋白质分子结构,于是在此与沃森相遇了。 当时克里克比沃森大12岁,还没有取得博士学位。 但他们谈得很投机,沃森感到在这里居然能找到一位懂得DNA比蛋白质更重要的人,真是三生有幸。 同时沃森感到在他所接触的人当中,克里克是最聪明的一个。 他们每天交谈至少几个小时,讨论学术问题。 两个人互相补充,互相批评以及相互激发出对方的灵感。 他们认为解决DNA分子结构是打开遗传之谜的关键。 只有借助于精确的X射线衍射资料,才能更快地弄清DNA的结构。 为了搞到DNAX射线衍射资料,克里克请威尔金斯到剑桥来度周末。 在交谈中威尔金斯接受了DNA结构是螺旋型的观点,还谈到他的合作者富兰克林(1920一1958,女)以及实验室的科学家们,也在苦苦思索着DNA结构模型的问题。 从1951年11月至1953年4月的18个月中,沃森、克里克同威尔金斯、富兰克林之间有过几次重要的学术交往。 1951年11月,沃森听了富兰克林关于DNA结构的较详细的报告后,深受启发,具有一定晶体结构分析知识的沃森和克里克认识到,要想很快建立 DNA结构模型,只能利用别人的分析数据。 他们很快就提出了一个三股螺旋的DNA结构的设想。 1951年底,他们请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来讨论这个模型时,富兰克林指出他们把DNA的含水量少算了一半,于是第一次设立的模型宣告失败。 有一天,沃森又到国王学院威尔金斯实验室,威尔金斯拿出一张富兰克林最近拍制的“B型”DNA的X射线衍射的照片。 沃森一看照片,立刻兴奋起来、心跳也加快了,因为这种图像比以前得到的“A型”简单得多,只要稍稍看一下“B型”的X射线衍射照片,再经简单计算,就能确定DNA分子内多核苷酸链的数目了。 克里克请数学家帮助计算,结果表明源吟有吸引嘧啶的趋势。 他们根据这一结果和从查加夫处得到的核酸的两个嘌吟和两个嘧啶两两相等的结果,形成了碱基配对的概念。 他们苦苦地思索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一次又一次地在纸上画碱基结构式,摆弄模型,一次次地提出假设,又一次次地推翻自己的假设。 沃森(左)和克里克有一次,沃森又在按着自己的设想摆弄模型,他把碱基移来移去寻找各种配对的可能性。 突然,他发现由两个氢键连接的腺膘吟一胸腺嘧啶对竟然和由3个氢键连接的鸟嘌吟一胞嘧啶对有着相同的形状,于是精神为之大振。 因为嘌吟的数目为什么和嘧啶数目完全相同这个谜就要被解开了。 查加夫规律也就一下子成了 DNA双螺旋结构的必然结果。 因此,一条链如何作为模板合成另一条互补碱基顺序的链也就不难想象了。 那么,两条链的骨架一定是方向相反的。 经过沃森和克里克紧张连续的工作,很快就完成了DNA金属模型的组装。 从这模型中看到,DNA由两条核苷酸链组成,它们沿着中心轴以相反方向相互缠绕在一起,很像一座螺旋形的楼梯,两侧扶手是两条多核苷酸链的糖一磷基因交替结合的骨架,而踏板就是碱基对。 由于缺乏准确的X射线资料,他们还不敢断定模型是完全正确的。 威尔金斯富兰克林下一步的科学方法就是把根据这个模型预测出的衍射图与X射线的实验数据作一番认真的比较。 他们又一次打电话请来了威尔金斯。 不到两天工夫,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就用X射线数据分析证实了双螺旋结构模型是正确的,并写了两篇实验报告同时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上。 1962年,沃森、克里克和威尔金斯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而富兰克林因患癌症于1958年病逝而未被授予该奖。 20世纪30年代后期,瑞典的科学家们就证明DNA是不对称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用电子显微镜测定出DNA分子的直径约为2nm。 DNA双螺旋结构被发现后,极大地震动了学术界,启发了人们的思想。 从此,人们立即以遗传学为中心开展了大量的分子生物学的研究。 首先是围绕着4 种碱基怎样排列组合进行编码才能表达出20种氨基酸为中心开展实验研究。 1967年,遗传密码全部被破解,基因从而在DNA分子水平上得到新的概念。 它表明:基因实际上就是DNA大分子中的一个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 在这个单位片段上的许多核苷酸不是任意排列的,而是以有含意的密码顺序排列的。 一定结构的DNA,可以控制合成相应结构的蛋白质。 蛋白质是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生物体的性状主要是通过蛋白质来体现的。 因此,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是通过DNA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 在此基础上相继产生了基因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蛋白质工程等,这些生物技术的发展必将使人们利用生物规律造福于人类。 现代生物学的发展,愈来愈显示出它将要上升为带头学科的趋势。 [编辑本段]【DNA重组技术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DNA双螺旋结构被阐明,揭开了生命科学的新篇章,开创了科学技术的新时代。 随后,遗传的分子机理――DNA复制、遗传密码、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作为遗传的基本单位和细胞工程蓝图的基因以及基因表达的调控相继被认识。 至此,人们已完全认识到掌握所有生物命运的东西就是DNA和它所包含的基因,生物的进化过程和生命过程的不同,就是因为DNA和基因运作轨迹不同所致。 知道DNA的重大作用和价值后,生命科学家首先想到能否在某些与人类利益密切相关的方面打破自然遗传的铁律,让患病者的基因改邪归正以达治病目的,把不同来源的基因片段进行“嫁接”以产生新品种和新品质……于是,一个充满了诱惑力的科学幻想奇迹般地成为现实。 这是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初的事情。 实现这一科学奇迹的科技手段就是DNA重组技术。 1972年,美国科学家保罗?伯格首次成功地重组了世界上第一批DNA分子,标志着DNA重组技术――基因工程作为现代生物工程的基础,成为现代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的基础与核心。 DNA重组技术的具体内容就是采用人工手段将不同来源的含某种特定基因的DNA片段进行重组,以达到改变生物基因类型和获得特定基因产物的目的的一种高科学技术。 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由于出现了工程菌以及实现DNA重组和后处理都有工程化的性质,基因工程或遗传工程作为DNA重组技术的代名词被广泛使用。 现在,基因工程还包括基因组的改造、核酸序列分析、分子进化分析、分子免疫学、基因克隆、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等内容。 可以说,DNA重组技术创立近 30多年来所获得的丰硕成果已经把人们带进了一个不可思议的梦幻般的科学世界,使人类获得了打开生命奥秘和防病治病“魔盒”的金钥匙。 目前,DNA重组技术已经取得的成果是多方面的。 到20世纪末,DNA重组技术最大的应用领域在医药方面,包括活性多肽、蛋白质和疫苗的生产,疾病发生机理、诊断和治疗,新基因的分离以及环境监测与净化。 许多活性多肽和蛋白质都具有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作用,它们都是从相应的基因中产生的。 但是由于在组织细胞内产量极微,所以采用常规方法很难获得足够量供临床应用。 基因工程则突破了这一局限性,能够大量生产这类多肽和蛋白质,迄今已成功地生产出治疗糖尿病和精神分裂症的胰岛素,对血癌和某些实体肿瘤有疗效的抗病毒剂――干扰素,治疗侏儒症的人体生长激素,治疗肢端肥大症和急性胰腺炎的生长激素释放抑制因子等100多种产品。 基因工程还可将有关抗原的DNA导入活的微生物,这种微生物在受免疫应激后的宿主体内生长可产生弱毒活疫苗,具有抗原刺激剂量大、且持续时间长等优点。 目前正在研制的基因工程疫苗就有数十种之多,在对付细菌方面有针对麻风杆菌、百日咳杆菌、淋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等的疫苗;在对付病毒方面有针对甲型肝炎、乙型肝炎、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流感、人体免疫缺陷病毒等的疫苗……。 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和乙肝患者多达一二亿,这一情况更促使了我国科学家自行成功研制出乙肝疫苗,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抗体是人体免疫系统防病抗病的主要武器之一,20世纪70年代创立的单克隆抗体技术在防病抗病方面虽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人源性单抗很难获得,使得单抗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限制。 为解决此问题,近年来科学家采用DNA重组技术已获得了人源性抗体,这种抗体既可保证它与抗原结合的专一性和亲合力,又能保证正常功能的发挥。 目前,已有多种这样的抗体进行了临床试验,如抗HER-2人源化单抗治疗乳腺癌已进入Ⅲ期试验,抗IGE人源化单抗治疗哮喘病已进入Ⅱ期试验。 抗生素在治疗疾病上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抗生素数量的增加,用传统方法发现新抗生素的几率越来越低。 为了获取更多的新型抗生素,采用DNA重组技术已成为重要手段之一。 目前人们已获得数十种基因工程“杂合”的抗生素,为临床应用开辟了新的治疗途径。 值得指出的是,以上所述基因工程多肽、蛋白质、疫苗、抗生素等防治药物不仅在有效控制疾病,而且在避免毒副作用方面也往往优于以传统方法生产的同类药品,因而更受人们青睐。 人类疾病都直接或间接与基因相关,在基因水平上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则既可达到病因诊断的准确性和原始性,又可使诊断和治疗工作达到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简便快速的目的。 于基因水平进行诊断和治疗在专业上称为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 目前基因诊断作为第四代临床诊断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对遗传病、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病毒细菌寄生虫病和职业病等的诊断;而基因治疗的目标则是通过DNA重组技术创建具有特定功能的基因重组体,以补偿失去功能的基因的作用,或是增加某种功能以利对异常细胞进行矫正或消灭。 在理论上,基因治疗是治本治愈而无任何毒副作用的疗法。 不过,尽管至今国际上已有100多个基因治疗方案正处于临床试验阶段,但基因治疗在理论和技术上的一些难题仍使这种治疗方法离大规模应用还有一段很长的距离。 不论是确定基因病因还是实施基因诊断、基因治疗、研究疾病发生机理,关键的先决条件是要了解特定疾病的相关基因。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临近完成,科学家们对人体全部基因将会获得全面的了解,这就为运用基因重组技术造逼于人类健康事业创造了条件。 不过,虽然基因技术向人类展示了它奇妙的“魔术师”般的魅力,但也有大量的科学家对这种技术的发展予以人类伦理和生态演化的自然法则的冲击表示出极大的担忧。 从理论上来讲,这种技术发展的一个极致就是使人类拥有了创造任何生命形态或从未有过的生物的能力。 人们能够想像这将是怎样的结果吗?科学家在DNA中发现除基因密码之外的新密码 据台湾媒体报道,美国与以色列科学家相信,他们已在DNA(去氧核醣核酸)之中找到除了基因密码之外的第二种密码。 新发现的密码负责决定核体—亦即DNA所环绕的微型蛋白质线轴—之位置。 这些线轴同时保护与控制通往DNA本身的途径。 这项发现若获得证实,可能开启有关控制基因更高位阶的机制新知。 譬如,每一种人体细胞得以激活其所需基因,却又无法触及其它种类细胞所使用的基因等既关键又神秘的过程。 以色列魏兹曼研究院的塞格尔与美国西北大学的威顿及其同僚,在这一期“自然”科学期刊中,撰文描述这种DNA新密码。 每一个人体细胞里都有约三千万个核体。 之所以需要这么多的核体,是因为DNA线包覆每一个核体仅一.六五次,每个DNA螺旋就包含一百四十七个单位,而且单一染色体里的DNA分子在长度上可能就有高达二亿二千五百万个单位。 生物学家多年来一直怀疑,DNA上的某些位置,特别是DNA最容易弯曲的那些位置,可能比其它位置更有利于核体的存在,但整体模式并不显而易见。 如今,塞格尔与威顿博士分析了酵母菌基因内约二百个位置的序列,这些都是既知核体纠结在一起的地方,两人发现其中确实隐含一个模式存在。 透过了解此一模式,他们成功预测其它有机体大约五成核体的位置。 这个模式乃是能让DNA更容易弯曲,以及紧密包复核体的两种序列结合而成。 但在此一模式中,每一个核体纠结的位置仅需若干序列出现即可,因此并不明显。 正由于其形成条件松散,因此并不与基因密码冲突。
初一月考语文
语文七年级下册期中测试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一) (二) (三)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10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并改正句中的错别字。 (2分)Jū gōng尽瘁,死而后以,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①jū gōng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 改为_________2.按要求填空。 (4分)(1)《木兰诗》中面对可汗大点兵,木兰作出的决定是, 。 (2)李白《峨嵋山月歌》中表现清朗秀美夜色的诗句是,。 (3)唐代诗人韦应物的《滁州西涧》一诗中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致的诗句是, 。 (4)请写出古代诗歌中表现人与人之间美好感情的句子,。 3.请根据你对“微笑”的理解,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再写两句,要求句式相同,语义连贯。 (2分) 朋友,你会微笑吗?微笑是一杯浓浓的咖啡, ,,微笑是一曲动人的音乐。 微笑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 4.名著阅读(2分)为了交流读书成果,班内拟办一期名为“走近名著”的板报,请你从课外读过的名著中任选一部,推荐给大家。 书名:《》主要内容:推荐理由:二.古诗文阅读(共20分)(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5分)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暧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5.全诗以“_______________”字为行文线索,以“春”字为着眼点,写出了早春美景给游人带来的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2分)6.诗的颔联“几处早莺争暧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非常精美,请你任选角度(或内容,或炼字,或修辞,或情感)对此联进行赏析。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问题。 (15分)[甲]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节选自《伤仲永》) [乙]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独学无友,则孤陋①而难成。 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 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②,犹当博学审③问,古人与稽④,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⑥⑤可得十之五六。 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⑥之贤,终无济于天下。 子曰:“十室之邑⑦,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⑧之好学也。 ”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⑨乎? (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 [注解]①[孤陋]片面、浅陋。 ②[资]盘缠。 ③[审]详细。 ④[稽]探究、考察。 ⑤[庶几]差不多。 ⑥[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 ⑦[邑]地方,⑧[丘]孔子。 ⑨[勉]勤勉,努力。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4分) ①卒之为众人卒: ②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至: ③不幸而在穷僻之域 域:④终无济于天下济:8.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①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②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9.甲文谈“成才”,乙文谈“做学问”,二者强调的重点各有不同。 请根据你的理解,谈谈具体有什么不同。 (3分) 10.甲乙两文都具有较强的议论性,试分别概括两文所论述的主要内容。 (4分) 甲文: 乙文:三.现代文阅读(共40分)(一).阅读《爸爸的花儿落了》(节选),回答文后问题(15分)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拿着刚发下来的小学毕业证——红丝带子系着的白纸筒,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为什么呀?进了家门,静悄悄的,四个妹妹和两个弟弟都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 他们在玩沙土,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是因为爸爸今年没有收拾它们——修剪、捆扎和施肥。 石榴树大盆底下也有几粒没有长成的小石榴,我很生气,问妹妹们:“是谁把爸爸的石榴摘下来的?我要告诉爸爸去!”妹妹们惊奇地睁大了眼,摇摇头说:“是它们自己掉下来的。 ”我捡起小青石榴。 缺了一根手指头的厨子老高从外面进来了,他说:“大小姐,别说什么告诉你爸爸了,你妈妈刚从医院来了电话,叫你赶快去,你爸爸已经……”他为什么不说下去了?我忽然急起来,大声喊道:“你说什么?老高。 ”“大小姐,到了医院,好好儿劝劝你妈,这里就数你最大了!”瘦鸡妹妹还在抢燕燕的小玩意儿,弟弟把沙土灌进玻璃瓶里。 是的,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 我对老高说:“老高,我知道什么事了,我就去医院。 ”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 我把小学毕业文凭,放到书桌的抽屉里,再出来,老高已经替我雇好了到医院的车子。 走过院子,看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到: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已不再是小孩了。 11、选文的开头为什么反复地写“快回家去!”的心理活动?(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12、画线句子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13、毕业典礼结束后,“我”回到家里,为什么不直接写爸爸去世,而写弟弟妹妹们在散落的石榴树下玩闹?(2分) 14、“爸爸的花儿落了”一语双关,一方面实指____________________;一方面象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15、末尾说“我已不再是小孩子”,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2分)16、读完这段文字,能勾起你的共鸣吗?请将你的感受写下来。 (3分) (二).阅读《手》文段,回答文后问题(15分)手 凡夫父亲在被我们村的长辈们准备放入棺材的时候,我披着长长的白色孝服,走近,揭起盖在他那瘦瘦躯体上的白布,拉起他的手,扳起他那僵硬而握不紧的手,把它放在我的脸上,额上。 看着他那古铜色苍白的手背,没有一块平滑的地方,折皱重重叠叠。 扳开他的手指,是我前几天给他修的指甲。 我足足用了半个小时才修剪完的,他的指甲很厚,坚硬如铁,用商场买来的指甲剪是无法修剪的,只能用母亲刚磨过的老式剪刀,一点一点地剪。 我使尽了平生的力气,屏住呼吸,额头上渗出了汗水,和着我的泪水顺着我的脸慢慢地流淌……“平儿,我一生没剪过啊!”老父亲说。 “我总是在做活歇着时在石头上磨的,有空就磨。 ”他笑着望着自己的手指。 我的泪水直往下淌,喉咙哽咽了……再也无法忍住,呜……呜……多年郁积在心中的惭愧和感激一下子迸发出来。 是这双手把我们兄妹五人拉扯大,一个个送进学堂,走向社会,成家立业。 再扳开手掌一看,这哪里是手啊,没有平面,没有肌肉,就像老丝瓜内芯做的鞋垫一样横七竖八,密密麻麻的血口子。 深的裂口还渗着血,没有钱买蛤蚧油,总是找村里的农机员要黄油,搽在裂口中,我给他买的蛤蚧油,他说一次用一盒还少了;钱要留着你们用,外面什么都要买;我就用黄油可以了。 在手掌深裂口处,他总是要母亲用绣花针缝上。 母亲说,每次缝裂口时,真是针针扎在她的心上。 有一年,读高中的我放假回家,一进家门,看到家里人都沉默不语,我小心翼翼地走近他身边。 “平儿,好好读书,还有一年就毕业了,我就好了。 ”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伸出他那一双手。 我一眼就看见了他那一双手腕上各有一道血痕,血迹斑斑,我拉起他的双手,才第一次看见他那双我从没看见过的手。 我的眼睛模糊了,双膝跪在他的面前,号啕大哭起来……哭声中听母亲说,他被村里当做“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典型批斗了一下午,吊在村口的那棵大枫树下,整整一个下午。 我知道每到星期五他就为我上学的钱做准备,利用劳动的空闲抢着砍一担毛柴,星期六的凌晨1点送到30里外的街上去卖一块五毛钱,给我一块,那5毛留给弟妹们。 我模糊的眼睛望着我那身高不到1.6米、体重不到50公斤的父亲;父亲苍老了。 “我不上学了,我帮你……”话音未落,“啪”,我的脸上一阵火辣辣。 “混蛋!”他咆哮起来。 我第一次挨打,倒停止了哭,咬着牙,握着拳头……我理解了他……是他那一掌,打出了我和我们兄妹五人的性格和品质——自强、上进。 这是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看到他那双手。 这是中国农民的手。 17.依文章的顺序,本文写了“我”三次看父亲的手,第一次看手背,着力写;第二次看手掌,着力写;第三次看手腕,着力写。 通过对父亲的“手”的刻画,表达了“我”对父亲的。 (4分)18.从“父亲的手”上,你品悟到了他、的优秀品质。 (2分)19. “我”为父亲剪指甲“足足用了半个小时”,还“使尽了平生的力气”,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 (2分)20. “我理解了他”,理解了父亲什么呢?对其分析不太恰当的一项是:( )(2分)A.父亲希望“我”把书读好。 B.父亲对“我”爱之深。 C.父亲希望子女们自强上进。 D.父亲认为“我”太任性,恣意浪费钱财。 21.作者用“这是中国农民的手”作为文章的结尾,有何作用? (2分)22.我们现在好像很难再对生活中某些事件感到心酸难耐。 人一天天长大,见惯了周围的悲欢离合,有时候竟也习以为常。 虽说偶有波澜荡漾,但真要动情,却已如童话般遥远。 然而,我们还是会被生活中的一些细节所打动。 请认真“品读”你的长辈,搜寻他们身上那些最让你心酸难耐的事例,谈谈你当时的心理感受。 (3分)事例:心理感受:(三).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10分)①我们的毛发为什么会有颜色呢?毛发的色调主要由两种黑色素构成:真黑色素和类黑色素。 真黑色素呈黑色或棕色,类黑色素呈黄色或红色。 两者都是在黑色素细胞中的酪氨酸酶的作用下,经一系列反应由酪氨酸生成的。 两种黑色素的相对含量决定了毛发的颜色。 ②人老了头发变灰白是一个生理过程。 一根根头发就像一根根管子,其中充满了细胞和色素,细胞和色素之间的空隙全是液体。 随着年龄的增长,头发越长越慢,黑色素细胞的活动开始减弱,酪氨酸酶促使的一系列反应逐渐缓慢。 接着,生出的头发因含有的黑色素减少而变浅。 头发中的液体也越来越少。 最后,黑色素细胞完全停止生产黑色素,头发中的空隙全那为空气所充满,头发也就变白了。 ③头发变白是毛发正常的老化,但是影响毛发变白还有其他的一些因素c遗传、疾病和精神因素也会使头发变白。 在我国,头发早白具有家族集聚的特点,一个家庭的父母头发早白,其遗传基因使子女的头发十有八九也会早白。 许多疾病会打破人体内原有的平衡,使内分泌紊乱,导致人过早地产生白发。 甲状腺机能亢进、糖尿病、溃疡性结肠炎以及贫血、营养不艮等都可能使人头发变白。 不少人由于极度紧张、忧愁、悲伤而引起体内发生一系列急剧变化,造成内分泌严重失调,在很短时间内出现白发,有如民间传说的“伍子胥过昭关,一夜愁白了头”。 (选自《科学画报》2005年第12期,有删改)23.请给本文加一个标题: (3分)24.文章第③段说“头发变白是毛发正常的老化”,这里为什么要强调是“正常”的?请结合上下文加以分析。 (4分)答: 25.班上一位同学才15岁就已经有不少白发,而她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是一头黑发。 请你根据本文内容分析她早生白发的原因。 (3分)答: 四.作文(共50分)26.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有一位哲人说过,一个人学会了感谢,他就成熟了。 在我们的成长经历中,有很多人,很多事,都给了我们帮助、教育和启迪。 请以“感谢”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 ②题目自拟。 ③不少于600字。 语文七年级下册期中测试答案1.①鞠躬②“以”改为“已”2.(1)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2)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3)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4)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3.如:微笑是一片遮阳的绿阴,微笑是一句温暖的问候。 4.略5.行,喜悦(欢乐、快乐、愉快等,意同即可)。 6.①内容:从动物的变化,写出了早春景色。 ②炼字A“争”、“啄”: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春天的活力;B“几处”不是“处处”,“谁家”不是“家家”,准确地表明季节是早春;C“早”、“新”:准确地表明季节是早春。 ③修辞:A拟人,见②之A例;对偶:使用对偶句,句式工整,琅琅上口。 ④情感:表达了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 7.①终于②达到③地方(答“疆界”“区域”也算对) ④帮助8.①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②人们做学问,如果不每天进步就会每天退步9.甲文强调要想成才,除“受之天”外,更要“受之人”。 乙文强调做学问要有研讨的朋友,要认真钻研书中的道理,要出门学习生活(或开阔眼界)10.甲文:论述了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乙文:论述了“为学”不进则退的道理11.“我”急于回家见爸爸,把自己这一天的情况和收获告诉他。 12、这段景物描写,回应前文爸爸种花、爱花的句子,这里是以花喻人,将即将丧父的悲痛推到极点。 13、写到弟妹的玩耍是暗示年纪最大的。 13岁的“我”从此将担负起家庭“大人”的重担。 14、指爸爸栽种的花儿谢了,爸爸生命即将逝去。 15、“我”已经从老高所说的噩耗中清醒过来,显得“从来没有过这样镇静,这样的安静”;“我”已经意识到在爸爸离世之后,自己要担负起家庭的一大部分责任,知道“这里就数我最大了”。 16、略(要把握某个角度,言之有理、言之有物即可。 )17. 指甲厚裂口多血痕深惭愧和感激(感恩))18. 勤劳克俭无私坚强 19. 要点:①指甲厚难剪②内心沉重,剪得小心仔细 ③激起强烈的情感浪潮。 20. D21.丰富了文章的思想内涵(升华了主题);照应了文章的标题22. 略 (要扣心酸难耐的事谈心理感受)23. 人的头发为什么会交白(或:头发变白的原因:为什么人老了头发会变白)24.这里用“正常”一词强调的是人老了头发逐渐变灰白是一个自然的生理过程,而下文所讲的影响毛发变白的其他因素则是“非正常”的。 25.她可能是得了某种导致头发早白的疾病,也可能是学习过度紧张、精神压力过大引起内分泌严重失调导致早生白发。 26.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