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基金的风 还是吹到了华虹半导体

时势造英雄。眼下,属于中国芯片的“势”,又来了。

5月24日,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三期(以下简称大基金三期)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本3440亿元人民币。

受这一消息影响,芯片股全线走强,其中华虹半导体更是涨超11%。作为“国产晶圆制造双雄”之一,毫无疑问,华虹半导体会从本次大基金中受益。

事实上,自从5月9日公布一季度财报之后,华虹半导体的股价就一直持续向好,至今累计涨幅超过27%。

大基金三期如何利好华虹半导体?华虹半导体的财报何以支持起市场对他的信心?中美芯片的发展格局又有哪些变化?

这些都是隐藏在股价上涨背后,真正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先进制程和成熟制程,大基金不挑食

对于投资者来说,芯片行业的特点:高投资、高风险、长周期。而市场化资金往往规模较小,还追求短期内高收益和短平快的退出,不适应芯片产业发展的逻辑。而国有资本,可以为了贯彻国家战略,以长期发展为目标,对芯片产业进行高额、稳定的投入。

在这种背景下,2014年9月,大基金一期成立,注册资本1387.2亿元,重点投资芯片制造,2019年10月,大基金二期接续设立,注册资本2041.5亿元。为了应对当时美国对芯片的制裁,继续加大对芯片制造环节的投入,同时兼顾上游半导体和材料领域,推动半导体产业的整体发展和技术进步。

而本次大基金三期,规模超过前两期基金资金总和,财政部牵头,六大国有银行出资,10年内完成注资。放在国内看,规模之大,周期之长,前所未有。

不过,放眼全球,这种操作并不罕见。美国在2022年推出了《芯片与科学法案》,为芯片制造商提供总计390亿美元的拨款和750亿美元的贷款;欧盟、日本也分别推出了463亿美元和253亿美元的芯片振兴计划。

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各国政府纷纷下场出资,支持本国芯片的发展,既是保障本国科技发展的重要国策,也是AI时代国家竞争的科技角力。

据中信证券预计,除了加大对设备、材料、零部件、EDA、IP等卡脖子领域的支持以外,芯片制造仍然会是本次大基金投资的重点。

不仅是训练AI需要大量先进制程的算力芯片。在新能源车、智能驾驶、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也需要大量的优质成熟制程芯片供应。

而作为国内成熟制程芯片的龙头,华虹半导体就曾多次接受大基金一期和二期的注资。可以说,大基金对华虹半导体如今的市场地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可以预见的是,只要在芯片领域的国际竞争不停止,大基金对华虹的帮助还会持续下去。

华虹半导体一直在等一个契机,如今等到了

回顾华虹半导体过去的两年:

2022年10月,口罩事件结束后,市场预支了消费电子需求的复苏,华虹从底部涨了70%。在23年初,台积电也给出成熟制程的积极指引,预计行业需求将在23年下半年开始转好,这对市场释放了重要信号,推动华虹半导体再涨一轮,最高涨幅超100%。

然而好景不长,从2023年4月开始,国内消费复苏不及预期。23Q1的华虹ASP平均价格开始下滑,毛利率恶化。市场进而开始担忧华虹的盈利水平,估值一路跌到谷底。

而到了24年Q1,行业出现了整体需求的回暖,再结合之前过低的估值,投资者们看到了公司将来可能出现业绩改善和市场改观对股价双重抬升的机会。因此在大基金三期消息出来之前,华虹半导体股价已经迎来了一波接近15%的反弹。

2024Q1,华虹半导体营收为4.6亿美元,环比上涨1%;毛利率6.4%,环比上涨2.4%。由于一季度是代工企业的传统淡季,环比改善的营收和毛利率实际都超出市场预期。产能利用率环比上涨近7.6%。

华虹半导体管理层预计,今年二季度营收在4.7亿至5亿美元之间,毛利率在6%至10%之间,两项较一季度继续环比改善。管理层表示环比增长在三季度和四季度也会维持。

横向对比,同样作为国产芯片代工行业龙头的中芯国际和晶合集成在近期也迎来了业绩上的复苏。24年一季度,中芯国际营收17.5亿美元,同比增长19.7%,环比增4.3%;晶合集成24Q1营收22.28亿人民币,同比增104.44%,环比增长0.2%。

放眼行业,根据SIA数据,全球半导体月度销售额同比连续四个月加速增长,2024 年第1 季度全球半导体收入为 1377 亿美元,同比增长 15.2%。其中,中国收入同比增长 27.4%,增速全球第一。

以上数据足以证明,芯片行业的需求回暖是清晰可见的。而与此同时,华虹半导体的估值又明显过低。截至2024年一季度,华虹账面净现金约304亿港元左右,而港股市值约为349亿港元,若抛开净现金,业务估值为只剩45亿港元。

在正常周期时,公司ROE最高达到15%,毛利率最高达到34%,虽然现在毛利差,只要不倒闭,撑到行业复苏时,仍然有着相当高的价值,45亿港元的业务估值显然与基本面不符。

低估值+行业复苏,护城河与安全边际并存,华虹半导体满足了戴维斯双击所需要的全部条件。财报发出来,股价将要向上修复就几乎已经是明牌了,而这一次的大基金三期,就是为等待和观望的投资者们提供一个契机,引爆了积压的市场情绪,让华虹提前走上了估值修复的道路。

中芯国际实现了超越,华虹半导体还远吗?

每当提到华虹半导体,就不得不提到“国产双雄”中的另一位--中芯国际。而后者,在24年Q1完成了对联电和格芯的超越,成为全球第二大纯晶圆代工厂,营收跃升至全球第三。

这一进步的象征意义是巨大的。它代表着中美在芯片领域的差距,不再是天堑鸿沟,中国芯已经从全面的落后追赶到了局部的落后。同时还宣告了美国的围追堵截、贸易保护政策的失败。在芯片产业上,中国在中低制程已经完成了追赶,正在向高端制程发起集中的冲锋。

以英伟达为例,为了和华为竞争,在定价方面,H20芯片的售价比华为的Ascend 910B(华为最强AI芯片)低10%以上。尽管英伟达在全球的AI芯片领域占据领先地位,但是在中国市场,华为提供的国产化替代已经让他感受到了危机。

而随着本次大基金三期的开展和投入,中国过去那种单方面落后的竞争格局注定迎来加速的转变。类似的国产化替代还将出现在EDA、光刻机等等其他被“卡脖子”的关键领域。

对于华虹半导体来说,尽管公司不涉及这些高端领域,并不需要进行过高的资本投入去卷先进制程,但是同样面临着成熟制程领域激烈的竞争。

如何立足于自身“特色IC+功率器件”的战略目标,继续提升自身的市场份额和地位,同时进行技术迭代和创新来适应市场需求,才是长期层面上需要考虑的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说,不用盲目追求制程的先进性,强调客户需求导向,紧贴下游市场,做好这些,足矣。

毕竟,要先握紧手中的鲜花与面包,才能追求诗和远方。


大基金80后投资部高管被查,这对半导体行业发展有影响吗?

短期来看对半导体行业的发展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长远来看,将投资部高管查处可以有效的避免以后爆雷现象产生,目前公司生产经营情况正常,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对于半导体行业来说也是深受人们的关注,在这次的事件中不难看出,该公司投资三部副总经理杨征帆被带走调查之后,公司积极与各方进一步核实相关事项,事情发生之后公司第一时间作出正面回应称未发现。近期公共传媒报道了,可能或已经对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未公开重大信息,目前来看公司内部并无受到影响,希望每个人都能够理性看待市场变化。

事情发生经过是怎样的?

2022年7月30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工业和信息化部纪检监察组,北京市监察委员会发布一则消息,称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丁文武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除丁文武以外,大基金还有其他高管也被调查。事情发生之后引发多名网友的关注,众所周知,在投资理财行业扬征帆,属于资深经理,同时也是投资三部副总经理,此次爆雷之后,设施公司提醒广大消费者理财投资注意风险。

我的个人看法是什么?

雅克科技主要致力于电子半导体材料的研发,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到集成电路,平板显示等电子制造产业链,各环节在进行投资理财之前,我们也应该了解市场行情,避免因为投资经理的错误而造成个人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希望设施公司能够加强对相关人员的监管,避免再次出现此类乌龙事故。项目建成之后,也应该进一步的完善相关产业链条,提升企业竞争力。

什么是“半导体大基金”

半导体大基金指的是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

大基金建立初期,它的资金投向一度是关注的焦点。,大基金对本土集成电路产业资金的支持带来了设备、人才和技术状况的逐步改善。

推动了国内半导体行业内的协同和联动,对生态圈的建立具有重大意义。如大基金积极引导紫光展锐、中兴微等设计企业加强与中芯国际等芯片制造企业的合作,促进中微半导体、北方华创、上海硅产业集团等设备材料企业的产品在本土生产线中应用。

扩展资料:

大基金一期投资覆盖了集成电路制造、封装的龙头公司,部分覆盖了设计、设备、材料类上市公司,大基金将提高对设计业的投资比例。

并将围绕国家战略和新兴行业进行投资规划,比如智能汽车、智能电网、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同时尽量对装备材料业给予支持,推动其加快发展。

无锡华虹半导体是国企吗

是。 无锡华虹半导体第一大股东为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为国家控股的企业属于国企,所以无锡华虹半导体是国企。 无锡华虹半导体是一家晶圆半导体研发商,该公司集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主要研发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功率器件等系列产品。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eji312/17699.html
首款国产M车型 宝马X1 2024粤港澳车展 M35Li全球
炖上一碗这个吃 香甜软烂又营养 主食不要再吃米饭馒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