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以AI 为主线的 “NIO IN 2024蔚来创新科技日”在上海举行。现场最大的亮点莫过于蔚来汽车掌门人李斌宣布,全球首颗5nm智驾芯片——神玑NX9031流片成功。
一颗抵四颗的神玑NX9031
在全球智驾芯片行业,不得不提的就是英伟达Orin X方案。而根据蔚来的介绍,神玑NX9301的性能相当于4颗英伟达Orin X,其算力性能之强悍可见一斑。
具体来看,由蔚来全栈自研的神玑NX9301,采用的是5nm的车规工艺, 32核心CPU架构,拥有超过500亿颗晶体管,内置LPDDR5x 8533Mbps速率RAM,处理延时小于5毫秒。
从参数来看,这颗芯片是比较领先的。华为目前在国内推动的麒麟9000s芯片使用的是7纳米工艺,单纯从芯片制程来看,的确落后蔚来一个级别。而考虑到目前华为依然在美国的制裁清单上,因此即便华为海思拼劲全力设计成功5nm芯片,在国内的高制程芯片加工成熟之前,华为的芯片也很难落地。
但蔚来的神玑NX9031芯片就没有这样的牵绊。这块芯片将率先被部署在蔚来的旗舰轿车ET9上,后期也有望在蔚来其他车型上被部署。根据蔚来的规划,ET9计划在2025年第一季度开始交付。
由于这款芯片是蔚来全栈自研,因此其能够更加灵活高效地运行各类AI算法,在安全冗余设计以及配套软件和芯片生态方面,蔚来都拥有较高的自主权。届时ET9能否在智驾方面表现出更加强大的实力,将成为衡量神玑NX9031的一块试金石。
蔚来芯片只是第一步
神玑NX9031流片的成功最多能够对蔚来的股价产生一定的激励作用,抚慰一下投资人的情绪。毕竟蔚来现在在研发投入上每年也将达到百亿级别。投入那么多肯定是要看到成果的,而这次5nm智驾芯片的流片成功,足以鼓舞蔚来的投资人。
那么什么是流片呢?
流片是整个芯片设计中的关键一环,是指设计完整的芯片电路,将设计文件发送给制造团队,并最终被制造团队制造出来的过程。流片的目的在于验证芯片设计的正确性,并对实际制造出来的芯片的性能、功耗和可行性进行评估。
整个流片的过程包括了光刻、薄膜沉积、蚀刻、离子注入和封装等多个步骤,是芯片最终制造前的一个预演。一旦流片失败,就意味着前期设计存在缺陷,也就是相关设计无法被转化为可实际制造的芯片。
单次流片的费用高达3亿元人民币,可谓代价不菲。而根据相关报道,设计神玑NX9031这样的5nm芯片的成本高达20亿元。
但是流片成功离开最终的量产还有很长一段距离要走。流片成功,只是意味着前期研发阶段的成功,包括设计、制造、测试等环节的验证工作已经结束。但后期的量产,才是对蔚来更大的考验。
5nm芯片的代工,离不开ASML的光刻机,而这也是上了美国出口管制清单,像中芯国际这样的中国芯片加工企业无法获得。下一步,蔚来大概率是要寻求台积电的支持才能够把神玑NX9031制造出来。
对于完全不愁订单的台积电来说,是否愿意为蔚来产量并不高的神玑NX9031芯片来专门进行试制和制造其实是要打上一个不小的问号。当年华为手机在全球范围内是有把苹果手机拉下马的架势,其对芯片的需求量是神玑NX9031远远无法比拟的。
因此,如果蔚来要想寻求台积电这样的企业代工生产,大概率还是要为整个制造过程中的成本来买单。
芯片算力提升对于智驾性能作用有限
即便神玑NX9031最终量产成功,对于蔚来短期销量的提升的帮助相对有限。当下,全球车企在高阶智能驾驶上都会采用英伟达Orin解决方案。而蔚来的神玑NX9031在性能上虽然可以四倍于Orin芯片,但是决定智驾性能的并不仅仅是芯片的算力。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软硬件融合,尤其是智驾算法将会是直接决定智驾表现的最关键因素。对于芯片,其实算力够用就可以。
有报告称,英伟达Orin等通用芯片的实际使用效率只有30%左右。而特斯拉在2019年智驾方案HW3.0的芯片算力只有144Tops,却依然能够支持当前最前瞻的“端到端”算法。
更为关键的是,和芯片性能直接决定手机不同,整个汽车的空间大了很多。
对于车企来说,如果一颗Orin芯片不够,那么两颗甚至四颗的量也足以支撑起来。蔚来的神玑NX9031芯片刚刚量产成功,其单颗芯片成本必然不菲。未来甚至不排除可能性就是一颗神玑NX9031芯片的价格有可能高于四颗Orin芯片。
要把神玑NX9031芯片价格降下来,光靠蔚来自己旗下车型的消费是远远不够的。当前,整车企业中不止只有蔚来在积极研发智驾芯片。小鹏和理想两家新势力车企同样也已经在推动智驾芯片的流片流程,这证明三家车企在这个领域的进度基本一致。
所以如何说服国内其他车企,在有了英伟达、地平线、Mobileye等国内智驾芯片解决方案的前提下,再去购买蔚来的神玑NX9031,会是对李斌不小的考验。
不管怎么说,5nm智驾芯片的流片成功对于蔚来来说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不过在流片成功之后,蔚来还将面临诸多挑战,有很多关要闯。蔚来能否筹集足够的资金来支持芯片的最终量产,同时蔚来能否在蔚来体系之外,找到更多愿意使用蔚来智驾芯片的车企,都是对李斌和蔚来芯片团队比较大的考验。
高阶智驾的新起点,从量产第二代激光雷达开始
文/卫金桥、曹佳东新能源车产业的飞速发展下,任何一轮的技术升维,都将成为在局者谋定未来的一个拐点。 从特斯拉到“蔚小理,乃至后入局的每一个人,无一例外。 因而,从弹匣电池系统安全技术、超倍速电池技术A480超充桩等的发布,曾是广汽埃安为稳定现有格局而做出的偌大努力,那么,面向智能驾驶时代,广汽埃安又怎能退缩?都说,以高阶智驾为新起点,从年初发布ADiGO4.0智驾互联生态系统,到今年广州国际车展推出全球首款续航超1000公里,且搭载3个第二代智能可变焦激光雷达的AIONLXPlus,就是其为驻足未来,一步步穿透产业天花板的利剑之一。 但纵观整个产业的发展趋势,当激光雷达的应用成为新能源车企参与军备竞赛的核心,此举为广汽埃安带去的意义已不再局限在硬件层面的升级,其背后暗藏的发展深意,更在于评定产业高度的标准是否将就此重建。 激光雷达技术比拼的表层下,不过是广汽埃安面对智能时代到临的精进态势。 以安全为己任,方能从源头领先是的,自汽车“新四化推开新时代的大门,围绕自动驾驶所展开的技术争夺就不曾停下。 这就导致在感知层面,一直都留存着执着于纯视觉方案和搭载激光雷达的两派之争。 前者因成本可控,且通过算法能在有限的硬件条件下产生最具效力的感知,成为了新能源车企早期最愿意采用的技术路径。 但很显然,随着特斯拉这个纯视觉方案的忠实拥趸,反复在实际使用中出现差池,激光雷达的应用自然就有了极强的前瞻性。 作为新能源车领域的创新科技公司,广汽埃安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EV+ICV的技术路线,伴随3个同级独有的第二代智能可变焦激光雷达搭载在了AIONLXPlus上,广汽埃安以技术谋定未来的决心愈发凸显。 回到技术本身,对于激光雷达,所有人都会提出疑问。 在自动驾驶技术尚处发展阶段,为什么要用激光雷达?既然成本优势的纯视觉方案,能适用于多数的日常使用场景,广汽埃安的这套激光雷达上车又有多大的优势?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一点是,作为推动智能驾驶进一步向上发展的技术路径之一,以激光雷达为核心组件的感知系统之所以被越来越多的玩家看中,其特有的技术特性一直是传统纯视觉方案无法比拟的。 作为车辆的主要感知原件,激光雷达可获得目标距离、方位、高度、速度、姿态、甚至形状等参数,从而对目标进行探测、跟踪和识别。 这就意味着,精度高、角度测量能力和轮廓测量能力好,抗干扰能力还强的激光雷达,在硬件成本急速下降的今天,足以成为新能源车企实现自我武装的优势所在。 基于此,广汽埃安在激光雷达领域的研究也就多了一层实际的意义。 只是说,鉴于当前第一代激光雷达采用一维扫描的方案,分辨率和刷新帧率固定不可变,难以满足自动驾驶场景需求的原因,要想达成更高级别的智能驾驶能力,此次推出的第二代智能可变焦激光雷达,就必须做得更为极致。 那真实情况是怎样的?先给出一组参数,此次发布的AIONLXPlus所搭载的第二代激光雷达,搭载全新二维MEMS智能芯片,在城区拥堵场景时,环境感知刷新率可做到10~30Hz动态调整,毫秒级探测频率,快速识别加塞、鬼探头等突发情况,先人一步进行应变反应,让城市复杂路况自动驾驶也能游刃有余;高速场景时,可实现垂直分辨率在0.2~0.05°之间的智能调控,自带“高速侦察机,精准捕捉远距离锥桶、凹凸路面等,超远距离预判风险,提前进行减速、变道,让高速自动驾驶稳如老司机。 此外,这款雷达探测距离可达250米,并兼顾了体积和造型上的和谐度。 作为对比,以当下已经宣布搭载激光雷达的小鹏P5和未上市的蔚来ET7为例,两者皆为第一代机械式棱镜为基底的激光雷达,其垂直分辨率仅分别为固定的0.2°和0.06°,刷新帧率则均为固定的10Hz。 虽然在探测距离上,蔚来ET7所搭载的激光雷达能和AIONLXPlus上的相当,但成本上却又大大高于后者。 而且,小鹏P5激光雷达数为2个,蔚来ET7只有1个,AIONLXPlus则同时搭载了3个第二代智能可变焦激光雷达,其在雷达的覆盖面上,可交叉覆盖车辆周围视野300°,在技术和数量上都占据优势地位。 而针对由这一切所能企及的功能,用通俗的话说是,相比于同类产品,广汽埃安第二代智能可变焦激光雷达在达成全场景覆盖的同时,既能实现远距离看得远、看得清的目标,又能给予驾驶者在近距离响应快,躲避及时的期待。 放到现实生活中则为,在3个第二代智能可变焦激光雷达、6个毫米波雷达、8个自动驾驶摄像头、4个环视摄像头、12个超声波雷达和2个独立高精定位模块组成的同级最强智能驾驶硬件的助力下,AIONLXPlus在复杂的城市路况中,都可自主完成红绿灯路口直行、自主变道超车、红绿灯左右转弯、掉头及环岛通行等指令。 而整套系统的灵敏度提升3倍,反映出的实际效果就是,通过对车辆、穿行的两轮车、行人等识别的提前,将加塞和刮蹭等紧急情况扼杀在摇篮中。 你以为这就结束了吗?当然不是。 要知道,此次广汽埃安展示在人前的第二代智能可变焦激光雷达,是可以构造出三维立体图像,完美解决视线逆光、凹凸路面、锥桶或施工路段等极端场景。 在这种特性的加持下,AIONLXPlus的智驾系统中,一并衍生出了同级独有HOD+DMS双重监测的高速NDA智能领航辅助系统,能自主完成在高速主路上主动选择最优车道行驶,据前车200米路况,实现自动变道、避让与减速等一系列复杂却又常见的操作。 2021年,是激光雷达“上车的大年。 曾经仅用于Robotaxi、无人车测试的它,终于具备了商业化的条件。 此前,即将开放城市NGP功能的小鹏P7是这样,那未来,未上市的蔚来ET7、威马M7等车型更是如此。 在这波大浪潮中,广汽埃安并非抢占入局的第一人,如今的AIONLXPlus更不是首个搭载激光雷达的新车,可它的那份倔强就在于,为了在加速迈向高阶智驾道路上始终保持领先性,短暂的静观其变,不过是为了以一个超越行业高度的样子示人所做的铺垫。 用实力激发行业潜能“智能汽车的发展是大势所趋,更是中国汽车业发展的重大机遇。 从国家发改委的态度,到全产业开启下一阶段话语权迁徙的视角,随着“新四化浪潮席卷汽车产业,为了力争在全球新一轮产业变革中抢占制高点,加快推进智能汽车业创新发展,强化智能汽车领域顶层设计。 正经历着第三次造车浪潮的中国汽车工业,显然需要在技术推进上拿出觉悟。 和大多数新能源车企相比,广汽埃安目前已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一向坚持全栈自研,依托广汽6000人的自主研发团队,打造出行业领先的ADiGO4.0智驾互联生态系统,并在2020年8月实现了全球首批L3级自动辅助驾驶车辆的交付。 所以从此次为了加速在迈向高阶智驾道路上始终保持前瞻性和领先性,一方面,确实能在AIONLXPlus身上,看到中国企业在自动驾驶领域所能企及的最新高度,那另一方面,无疑能再次突出广汽埃安在该一领域所建立的技术优势。 也许激光雷达的应用,已是大多数想借技术突围的车企在做的事情,采用何种布置和底层设计方式,也都存在探讨的意义。 但不变的却是,技术进步带来的结果终究是市场发展的成熟化。 据推测,激光雷达市场将在未来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00%以上,出货量也将达到2030年的2390万个,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百亿。 若按照《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规划,到2025年,中国或将推动具有一定自动驾驶技能的智能汽车达到规模化生产,实现高度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在特定环境下市场化应用。 种种迹象都在表明,在新能源车行业竞争进入到白热化的今天,广汽埃安推出AIONLXPlus的举动,都极具行业前瞻性的现实意义。 况且,AIONLXPlus已在解决基本的消费痛点上完成了对同级车型的超越,作为全球首款实现1008kmCLTC综合工况续航里程的纯电SUV,不仅开启了新能源车“月充时代,也直接宣告长期以来纯电车续航竞赛迎来终点。 同时,通过将百公里加速时间做到2.9s,新车再次刷新了中国最快车极速纪录。 AIONLXPlus不仅在智驾、续航、加速方面都凭借行业顶尖的技术做到了配置领先,而且在包括外观和内饰在内的颜值上也有了进一步的升级。 为了迎合当下消费者对设计未来感、座舱科技感的考究,AIONLXPlus那源于ENO.146概念车的塑风破浪造型和启明星白主题的高级内饰,以及升级配备的高通8155座舱芯片、IBCM无感启动、全新AR实景导航、DMS+OMS座舱监控等同级领先的智能科技配置,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着全车的高级感。 由此一来,当应用激光雷达的智驾技术,激发出整个产业进步的潜力和改变市场对待智能汽车的态度,我想,广汽埃安一直秉承“先人一步的科技享受的品牌核心理念,终究会为其从年销10万辆跃迁至新的高度做着弥足背书。
全新智己L7与蔚来ET7选谁? 国产豪华纯电轿神仙打架
2月24日,全新智己L7正式焕新升级而来,全新智己L7共有4个版本,售价分别为:全新智己L7 Max 超长续航版,29.99万元;全新智己L7 Max 长续航性能版,34.99万元;全新智己L7 Max 长续航旗舰版,38.99万元;全新智己L7 Max SP特别版,41.99万元。 同时,还有极具诚意的限时上市权益,2月24日起至3月31日,下定全新L7,尊享至高价值63,800元限时购车好礼,包括全系享2,000元订金抵扣10,000元尾款,最高价值达55,800元的豪华配置升级特惠;以及IM AD智能驾驶全功能包终身免费使用等重磅福利。 全新智己L7的上市,必将在国产豪华纯电轿车市场中掀起巨大的波澜,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全新智己L7和同级的蔚来ET7相比到底如何。
全新智己L7外观
蔚来ET7外观
无论行业如何变革,舒适性是永恒不变的话题。 全新智己L7以其超大尺寸豪华空间而脱颖而出,车长5108mm、轴距3100mm,带来了后排腿部空间超过1米,近1.5米后排横向空间,让全新智己L7后排乘客实现腿部自由伸展;而蔚来ET7的车长只有5101mm、轴距3060mm,所以智己L7给后排乘客留出了更多的腿部空间,乘坐更宽敞,舒适性更胜蔚来ET7一筹。
此外更高阶的豪华舒适,也是该两款车的主打特色。 全新智己L7搭配腿托设计,当前实现后排腿托功能的竞品车辆并不多,仅⾼端车有所配备。 同时,后排座椅新增10°无级电动调节,除了加热和通风功能、更是加入了同级鲜有的腰肩分区按摩等多功能舒适配置,真正实现“行政级“后排豪奢体验。 相比之下,蔚来ET7座椅虽然提供了按摩、通风、加热等舒适性功能。 但,全新智己L7座椅采用比蔚来ET7更高端、更舒适、更透气的德国巴伐利亚半苯胺材质。 如此舒适的座椅,长途旅行久坐车内也难有疲惫之感。
全新智己L7座椅
蔚来ET7座椅
在高阶智驾方面,蔚来ET7的NOP+功能目前还是只适用于高架、高速路段,在城市NOA方面,蔚来采取的是另外一种“按线路开通”的模式。
而全新智己L7在这方面则显示出了优势,芯片升级搭载英伟达Orin X,提供3个毫米波雷达,支持选装双激光雷达,具备城市NOA、通勤模式、高精度自动泊车等高阶智驾能力。 目前,智己汽车的城市NOA已经率先在上海城区开放,路口通行“更绅士”、 绕行避让“更丝滑”、拥堵跟车“更柔和”、全域数字视野补盲“更安心”,使用体验“更像人”。
最后是车主们极为关注的驾控对比,全新智己L7配备“同级唯一全时四轮智控底盘”,全系标配四轮转向和智能预瞄变阻尼悬架,兼顾驾控感与舒适性,融合了BBA的优势,是可开可坐的智慧底盘,为用户带来各种路况时更丝滑、更平稳的豪华行政级行驶质感。 此外还全新升级了黄金转向比转向系统,转向便捷性提升12%,搭配半幅方向盘,带来更敏捷的转向手感和车身动态响应,应对各种路面更从容,C级车的豪华尺寸A级车的灵活转向。 而蔚来ET7纯舒适取向,乘客舒适但司机无乐趣。
全新智己L7底盘
蔚来ET7底盘
顶级豪华轿车爱用的前双叉臂后多连杆独悬,为车辆提供了卓越的横向支撑性。 即便是在崎岖的山路上,全新智己L7也能保持稳健的车身姿态,为驾驶者带来稳定的操控感受。 不仅如此,全新智己L7还配备了ZFCDC智能电控阻尼减震器,这一创新技术能在短短的10毫秒内迅速调节悬架阻尼大小。 上汽独有的全新黑科技“ICS云台制动”功能,做到刹车“不点头”、堵车“不晕车”的效果,带给驾乘者“老司机”般优雅舒适的刹车体验,这意味着,无论是高速公路还是颠簸小路,全新智己L7都能为驾驶者提供稳定而舒适的驾驶体验。 而蔚来采用了Brembo大四活塞卡钳+博世iBooster电制动助力系统的组合,刹车过程中车还是会前倾,给乘坐者带来晕车感。
上汽独有的ICS云台制动
蔚来的刹车制动
相比之下,蔚来ET7在悬架系统和驾驶操控性能方面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虽然它的表现已经相当出色,但与全新智己L7相比,还是稍显逊色。
总的来说,两款车都是国产豪华纯电轿车的佼佼者,作为同级竞争对手,全新智己L7更显优势,2024开年有购车打算的朋友不妨多多关注,为自己和家人换一台更理想的座驾!
10万买智电混动、15万买四驱,车企开始卷技术了!
最近几日,汽车行业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科技战。
先是长城发布了全新四驱电混技术Hi4,宣称利用两驱车的价格实现了电四驱的架构,要将四驱混动SUV的价格打到15万;后是广汽丰田发起了全系列智能焕新,不仅全新智能电混双擎系统首次装车,还全面升级了智能体验;再之后领克也加入了战局,发布智能座舱LYNK OS N,并且将在3月内完成OTA推送。
这些车企真的是不动则已,一动就扎堆,都把自己最新最强的技术拿了出来。 这三家的新技术有哪些看点?它们希望达成怎样的战略目标?让社长带大家一起看一下。
(1)从20万+卷到10万,科技之门开启?
2020年,特斯拉Model 3、小鹏P7、比亚迪汉相继上市,汽车行业发起了一轮科技狂飙。 新能源汽车的技术震撼力,相比传统燃油车提升了整整一个维度。
当传统燃油车还在用博世、Mobileye打包的L2级智能驾驶方案的时候,小鹏P7已经配上了英伟达Xavier芯片,算力达到了惊人的30TOPS,这在当时是非常惊人的,可以实现高架或者高速路的NOA(navigate on auto pilot)。 系统已经能够自主辨别车道驶入或者超车的时机,从封闭道路的A点到B点,系统可以全程自行驾驶完成。
当燃油车们还在为加速7.5秒还是8秒争论不休的时候,Model 3和比亚迪汉横空出世,将加速提高到了5秒甚至3秒级别。 20来万的价格,就能体验顶级的加速。
过去两年,蔚来、理想、极氪、岚图等车企纷纷入局,在智能化和电驱能力两大方面,卷出了新高度。 电动车续航超过了1000km,车辆的语音识别能力也攀上了新的维度。 除了传统的媒体、空调、车窗控制之外,车企甚至落地了“可见即可说”的方案,凡是车内可以看到的操作,都可以通过语音控制完成。
这一轮的科技竞赛异常残酷,为了争夺英伟达Orin X芯片的首发,各大车企使出了浑身解数。 为了尽早落地麒麟电池的装车,几大头部车企同样是争得头破血流。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上一轮的“军备竞赛”基本集中在20万+的级别,核心逻辑是争取最强的资源和最新的思路,从而领先对手。
而从今年上半年的趋势来看,虽然车企大招频出,但打的方向却悄然发生了变化。 长城的Hi4混动技术面向的是全系SUV车型,并且将首搭在一款15万级的紧凑型SUV上;广汽丰田的技术狂飙自全系雷凌而始,这是一款10万级的车型;至于领克的智能座舱LYNK OS N,虽然会率先在领克09上推送,但已经承诺全系车型均可使用。
看得出来,科技竞赛的“门槛”降低了。 以前比的是竞相攀高,如今则是尽量实现更多的车型覆盖。 车企们为什么要这么干呢?其实与市场的变化强相关。
(2)更强、更便宜,新一轮科技狂飙
两年前新能源车的主消费群体是“极客”,这是一群喜欢尝鲜的用户,新技术对他们的诱惑极大。 但两年过去了,新能源车渐渐成为了主流,销量规模已经相当可观,也有更多的“实用党”开始成为消费主体。
长城的Hi4就是面对新市场而生,它采用了“一机两用”的全新设计思路。 具体来说就是前桥电机做成了“两用”的型式,车辆需要“増程”时它就化身发电机,让发动机在高效区间发电,带动位于后桥的驱动电机驱动。 这个时候虽然是两驱,但后驱的设计足以让驾驶体验碾压同级SUV车型。
在车辆电量充足的情况下,它的前桥电机也能与后桥电机同步驱动,再加上发动机的直驱介入,达到三擎同驱的效果,轻松让紧凑型SUV实现6.5秒的百公里加速。
这套系统最出彩的地方,其实在于成本控制。 通过与现有双电机混联相近的架构,实现了电四驱的效果,但成本增加在可控范围内,确实令人不得不点赞。
广汽丰田的全系智能化升级,同样走的这条路线。 它不仅量产了全系的第五代智能电混双擎系统,还对旗下车型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智能座舱以及智能互联功能进行了大升级,这基本上是当前家用车智能化的三大痛点。
首先是智能驾驶系统, 广汽丰田的T-PILOT系统已经具备全场景智能辅助驾驶能力,能够做到自动跟车、紧急碰撞预警及制动、交通标志识别等功能。 同时还引入了世界首创的PDA预判式辅助系统以及独此一家的EDSS紧急驾驶停止系统,完全从实际驾驶出发给消费者减负,并进一步增加安全筹码。
广丰的T-SMART智能座舱也同样出彩,突出的就是稳定、好用、便利,并且拥有极为出色的交互能力。 T-LINK智能互联功能则能实现车机、手机的一体无缝互联,并且支持APP锁车、解锁、启动,让开车变得更加简单。
在全系加入整车OTA功能后,广汽丰田可以确保智能的系统常用常新,不停提升用户体验。
至于领克的智能座舱LYNK OS N,更是引入了业内独一无二的“灵犀桌面”,具备“超级自定义”“AI智能语音”、“精品场景套装”三大亮点,让出行参与者可以自定义风格习惯,带来更灵性的交互。
新车的超级自定义功能融合了HMI交互原子化组件设计,用户可以随心定义多媒体的各种内容组件,不仅可以让图标永远处于自己最顺手的地方,还拥有极易上手的优势;而AI智能语音更是可以实现毫秒级极速响应,通过行业首搭的OCR扫描识别技术实现了全场景+全页面所见即所说。
新车的甄选精品生态APP可以随心无感切换。 同时装配的智能场景引擎,可以预设醒神、小憩、影院、轻露营等10个情景模式,为用户一键定制“场景套装”。
总体而言,这三家头部车企的这一轮科技狂飙,确实令人大开眼界。
(3)科技普惠成争夺焦点
如果往前推一年,这样的黑科技肯定要往20万+甚至30万+的旗舰车型上堆。为何这一波这三家头部车企都选择了“下放”呢?
这其实关乎于现在的一个新主题,那就是科技普惠。
这一点其实与手机行业相似,最早智能手机刚刚出来的时候,苹果卖到天价不提,三星、HTC、摩托罗拉等等也一样要卖到四五千元。 就像过去两年的汽车市场一样,大家都在往高端卷。 然后小米出现,将旗舰级配置的价格拉到了1999元,后续更是推出了红米系列,一下子将高配置的智能手机打到了白菜价。
我们会发现,去年8155芯片还是高端车型专用,今年已经下放到了15万级别。 去年电四驱还要卖到接近30万,马上长城15万级的SUV就要用上。
谁能率先将新技术的价格打下来,谁就能占领市场。 同时更高的销量又能摊低成本,拿到更多的用户数据,进行技术迭代,最终形成良性循环。
这个时候,比的就是“跑马圈地”。为什么比亚迪要对销量极高的秦、汉、唐三款王朝车型进行价格调整?为什么长城要梭哈Hi4,赌上自己在SUV领域十来年的威名;为什么广汽丰田开始全系增配,10万级的全新雷凌也要卷出新高度?为什么领克最近智能化不断加速,以致于消费者应接不暇?
归根到底,它们是在通过科技普惠的方式抢客户,抢占未来的生存空间。
(4)社长小结
捋一捋已经上市或者即将上市的新车型吧。 广汽丰田将全系进行智能化冲击,其中10万级的雷凌首搭第五代智能电混双擎系统(换新一代锂电池和控制器),同时还会进行智能大升级;哈弗将推出一款15万级的电四驱混动SUV,加速6.5秒,亏电油耗5L/100km左右;领克将带着全新的智能座舱LYNK OS N面世,而且会很快覆盖到全系车型。
预计接下来的两三个月,车企们会卷出新高度,要不大家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