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当文物守望者 胡赞松

“这是明代精雕的喂马石槽,造型古朴浑厚;那个悬着的明代古钟,用铣铸造,响声清脆洪亮;还有宋代山东按察使副使、户部郎中宋光兰捐建的横梁,字迹依稀可见,典雅清秀……”近日,记者来到莆田市涵江区庄边镇岐山村,听年逾八旬的老人胡赞松生动讲解开福寺历史文物。

开福寺是一座千年古刹,背靠巍巍翠绿的望江山,面对挺拔秀丽的天马山,整体建筑为土木结构,三开间一进式,两旁配有厢房,门窗古拙小巧。寺前两侧陈列着一对石狮,石埕上栽种着兰花、天竺、白茶等花树,自然中透着丝丝清幽。

史料记载,开福寺始建于初唐,于唐宋时达到鼎盛,宋元之际毁于火患,而后重建。明清时,寺院屡有修缮,殿宇梁柱构造保存完好。1931年至解放前夕,开福寺既是地下游击队秘密集会场所,也是闽中司令部的重要联络站之一。时至今日,寺内仍保留着一些地下革命者的相片和史料,以及“汉迎佛国镇沙门为文武之地,唐建僧家开福寺成革命据点”的楹联,成为研究历史的实物资料。

1996年,开福寺进行过复原性修建,现存马槽、古钟、匾额等珍贵文物,这得归功于胡赞松的不懈努力。他二十多年如一日默默付出,自愿为开福寺巡查守护。

胡赞松是土生土长的岐山村人,原是一名语文教师,因看着开福寺日渐颓圮而感到痛心与惋惜,于是在退休后,他自告奋勇担任开福寺董事会负责人,为开福寺的重新修复奔走呼号,发动群众捐资捐物、献工献料,并追查收回寺中文物。

“家人很支持,但担心我身体吃不消,不过我自己乐此不疲。”在开福寺修缮过程中,胡赞松不仅出工出力,还利用闲暇时间翻阅大量史料,整理编写文物基本信息,包括名称、年代、来源、特征、价值等,并进行分类归档,汇编成册。之后,他向有关部门申请登记,同时邀请县、市、省文物专家前来论证鉴定。1997年12月,开福寺成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12月升格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3月被认定为福建省第一批革命文物之一。

前几年,胡赞松得知庄边镇走墘村的胡氏宗祠因风雨侵蚀而几近坍塌,他又携手胡氏宗祠筹备委员会成员,先后奔赴大洋、钟山、埭头等多个莆田乡镇,联络胡氏后代子孙募资抢修。历经数月奋战,胡氏宗祠得以修复,从濒临倒塌的边缘获得新生。“坚持修旧如旧原则,绝不能破坏古建筑的原貌和历史韵味。”胡赞松介绍说,胡氏宗祠始建于清康熙六年(1667年),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是一座三进廊院式传统建筑。2022年3月,胡氏宗祠成为涵江区文物保护单位。

据《胡氏族谱》记载,胡氏先祖于南宋末年由江西入莆开基,繁衍至今已有莆籍宗亲3万多人,广泛分布在67个建制村。眼下,“胡氏宗祠”匾额高悬于门楣,俨然是胡氏后裔的精神家园,配以黛瓦白墙、飞檐翘角、木框漆门,更显庄严肃穆。跨进胡氏宗祠大门,置身于下殿之中,这里虽然空间狭窄,但在一个矩形天井的透光作用下,却倍感明亮舒适。通过两侧廊房甬道,可以直达上殿,只见殿中横梁上挂着一块镀金的匾额,额上“湖学宗传”四个大字由莆田最后一位进士张琴所题写。

“守护历史文物,不仅是保护祖先遗产,更是传承文化。我甘当文物守望者,所有的付出都微不足道,主要是想让更多的人亲近文物,加入文物保护行列,为文化自信增添筹码。”作为一名基层文物保护者,胡赞松虽已耄耋之年,但并未停下脚步,如今依然时常前往开福寺、胡氏宗祠等处,为游客讲解红色故事、胜景古迹和历史文物知识。(记者 林剑波 通讯员 胡文凤 文/图)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eji312/18748.html
美丽废物 手机厂商都在推的 盯紧女性消费者
美媒爆乌军袭击库尔斯克导致俄乌针对停止袭击能源基础设施的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