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汰落后产能,加速绿色化智能化转型,钢铁行业大刀阔斧去产能、调结构,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向“新”迈进;
不再依赖大量投放车辆和发放补贴来获得用户,把重心放在精细化运营管理上,着力改善使用体验,共享单车行业日益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实践表明,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锻长板、补短板,提升“内力”是关键。以创新谋发展、以品质强优势,才能避免同质化竞争,实现高质量发展。
对企业而言,“内卷”削弱企业盈利能力,导致创新研发投入不足,不仅影响企业当前的生存能力,也消解企业发展的后劲。从产业来看,“内卷”降低资源利用和配置效率,影响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安全性。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
跳出“内卷”,需要依靠创新创造增量。这就要求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以摩托车为例,中国品牌曾风靡东南亚,本世纪初在某地市场占有率一度高达80%。然而,摩托车厂家为了争夺市场,既上产能,又竞相压价,还曝出质量问题,最终失去当地消费者信任。如今,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外贸“新三样”扬帆出海。我们一定要吸取教训,各地不能光盯着“新三样”,搞大呼隆、一哄而起,而要因地制宜培育优势产业。
避免“内卷”,还在于追求差异化竞争,让企业各展所长、各美其美。比如,同在光伏产业赛道,着眼“光伏+”,许多企业正在深挖“光伏+建筑”“光伏+交通”“光伏+储能”“光伏+制氢”等应用场景,通过应用模式创新拓展光伏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在产业布局多元化、供应链绿色化和应用多样化等方面不断探索,推动行业共赢发展。企业练好内功,从产品特点、服务质量、品牌形象等方面强化差异性,就能形成竞争优势、赢得市场认可。
防止“内卷”,还需法治给力、监管加力,促进公平竞争。例如,一些地方仍存在市场分割、地方保护、竞争不充分等妨碍市场公平竞争的问题,曾有企业反映“招标投标中有时会遇到恶性竞争,希望政府部门给予规范”。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正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动招标投标法修订,通过限定“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适用范围,引导招标人正确合理使用“综合评估法”,从法律和制度上解决低价低质中标问题,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依法维护公平竞争,落细落实各项监管制度,有利于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产业提质升级。
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离不开行业自律、企业努力、政策助力,关键是要形成合力。多管齐下,强化市场优胜劣汰机制,畅通落后低效产能退出渠道,引导更多资源要素向先进制造业流动,提升创新效率与创新能力,必能激发经营主体内生动力,为高质量发展添活力。
《 人民日报 》( 2024年08月19日 05 版)
专精特新是什么意思?
问题一:什么是专精特新“专”,就是“专业化”,专注一个行业、专做几个产品、专门服务一类客户、专心开拓一些地区;“精”,就是“精细管理”精良的产品或服务品质、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精简高效的管理制度和流程;“特”,就是“独有或更好”,即抓住客户特点,形成自己的特色如产品特色、服务特色等;“新”,就是“创新”,要以新设计、新产品、新款式、新包装、新形象等,不断满足客户的新需求。 问题二:什么是专精特新企业好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中有扶持小企业的举措:坚持科学发展观,鼓励小企业加强技术创新提升产业能级,促进产业升级;鼓励小企业兴办新型产业,实施差异化发展;鼓励小企业生产“精、尖、特、优”产品,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 问题三:专、精、特、新是什么意思专:专业 精:精辟 特:特推 新:最新 问题四:中小企业走专精新特的现实意义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实力弱、抗风险能力不强等自身不足,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是中小企业整体素质提高的需要,是实现我国产业组织结构升级的需要,是提升传统行业、培养新兴产业的需要,是发展新业态、创新新模式的需要。 坚持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是广大中小企业实现发展专业化、管理精细化、技术特色化和持久创新的现实途径。 一、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的现实意义 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的现实意义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中小企业整体素质提高的需要。 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可以推动中小企业应用新技术大力发展专业化生产,主动的融入大企业的技术,产品和协作配套的体系,与大企业形成合理的市场分工,增强中小企业抗御风险的能力和适应经济形式的能力,加快商业创新和合作模式的创新,更好的拓展自身的发展空间,填补市场的空白。 二是实现产业组织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 我国产业组织结构还不合理,主要表现为在一些经济规模要求较高的产业领域,产业集中度还相对偏低。 同时,中小企业的发展活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在规模经济行业促进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集团,扶持发展大批具有“专精特新”特征的中小企业,有利于我国及早形成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协调发展、资源配置更富效率的产业组织结构。 三是提升传统行业、培养新兴产业的需要。 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可以加强企业的结构改造,应用先进的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改造提升传统的产业,培养战略性的产业,加快技术和产品的升级换代,提高先进的比重和品牌的创造能力,节能减排,支持高成长性和中小企业做大做强。 四是发展新业态、创新模式的需要。 在信息咨询,现代物流新兴的行业,中小企业的创新十分活跃,大量的新技术和新产品、新服务、新的商业模式都源自于中小企业。 二、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的政策导向 我国 *** 把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作为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系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任务予以重点扶持,通过多项措施积极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 2003年开始实施的中小企业促进法规定,国家制定政策鼓励中小企业按照市场需要,开发新产品,采用先进的技术、生产工艺和设备,提高产品质量,实现技术进步。 国发〔2009〕36号文件《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支持中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发先进适用的技术、工艺和设备,研制适销对路的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 国发〔2012〕14号文件《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首度表述“专精特新”的提法,文件提出,要支持创新型、创业型和劳动密集型的小型微型企业发展,鼓励小型微型企业走“专精特新”和与大企业协作配套发展的道路,加快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 2011年工信部发布《“十二五”中小企业成长规划》和《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两个规划。 我国首次从国家层面上提出的中小企业专项规划――《“十二五”中小企业成长规划》把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道路作为“十二五”时期促进中小企业成长的基本原则之一。 规划把“专精特新”发展方向作为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把进一步提高“专精特新”和产业集群发展水平作为“十二五”时期促进中小企业成长的主要任务之一,把支持中小企业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新颖化的集聚发展作为促进中小企业成长的着力点,建立起企业间紧密的分工协作关系,努力形成中小企业“专精特新”竞相发展的新格局。 《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提出进一步增强中小企业发展活力的目标任务,通过继续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促进中小企业走“专......>> 问题五:企业“高、大、新、专”指什么一、定义 是指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工业中小企业, 企业规模符合国家《中小企业划型标准》(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的规定。 二、内涵及特征 (一)专业化。 企业专注核心业务,提高专业化生产、服务和协作配套的能力, 为大企业、大项目和产业链提供零部件、元器件、配套产品和配套服务。 (二)精细化。 企业精细化生产、精细化管理和精细化服务,以美誉度高、性价比好、 品质精良的产品和服务在细分市场中占据优势。 (三)特色化。 企业利用特色资源,弘扬传统技艺和地域文化,采用独特工艺、技术、 配方或原料,研制生产具有地方或企业特色的产品。 (四)新颖化。 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培育新的增长点, 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问题六:专利产业化项目 是什么意思?专利产业化:就是将专利技术运用到产品或设备中批量生产! 问题七:如何理解企业转型升级为了适应改革的步伐,进一步实现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折,原有的国有企业向股份制企业转化,这就是企业转型升级。 加快企业转型升级的基本思路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中面临许多新问题、新矛盾,部分企业还出现生产经营困难,这些都是转型升级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 我们要抢抓机遇,充分利用宏观政策、微观发展形成的倒逼机制,在调整中提升,推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 加强调整,积极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调整产业结构是实现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 一是要发展和培育一批基础产业和新兴产业。 继续做大做强五大主导产业,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探索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虚拟经营。 二是改造和提升一批传统优势产业。 加快商贸、金融、物流、会展等四个中心建设,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用现代服务业提升制造业,形成工贸互动的良好局面。 以万元田建设为重点,积极推进农艺科技、服务体系、经营体制、产业体系、投入机制五大创新。 三是扶持和壮大一批重点企业。 鼓励企业通过走产品经营、资本经营、品牌经营相结合的道路,重点扶持吉利、吉奥、巨科等排头兵企业,加快培育专精特新的小巨人企业,打造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创新型企业。 自主创新,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 充分发挥企业创新的主体作用,积极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一是科技创新。 高度重视传统产业的科技创新与改造,加快构建企业主体、市场导向、产学研联、 *** 扶持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适时考虑在区内建立生产力促进中心。 二是供应链创新。 在当前高成本形势下,继续发挥路桥产业具有良好的产业协作配套体系这一优势,要特别重视和加强配套协作过程中的产业供应链管理,积极寻求供应链变革与再造,减少经营成本。 三是营销创新。 积极运用网络等新型的销售渠道,通过网上下单、就近配送、就近安装等方式,努力缩短销售渠道,降低营销费用,增强竞争能力。 提升服务,进一步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牢固树立善待企业意识,各职能部门相互配合,实实在在为企业办事。 对转型试点企业在办证办事、政策适用及资源投放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 职能管理部门要对试点单位涉及产业结构调整的项目给予优先优办,最大限度地提供便利。 同时,将上级扶助专项资金优先考虑试点行业和试点单位。 继续开展两年活动,建立以各类中小企业为对象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功能、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网络。 成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和中小企业技术开发风险基金,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和新产品开发风险大等问题。 破解难题,努力强化企业要素保障 在土地方面。 除积极争取指标、合理安排用地指标外,还要加大挖潜力度,拓展发展空间,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大力推广土地租赁制,鼓励企业通过租赁方式取得国有或集体土地使用权,允许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一定的年限出租,探索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机制。 倡导零地技改,加强荒滩、荒地等闲置土地的清理,盘活存量用地。 加快沿海滩涂围垦进度,使企业尽快向沿海产业带转移。 在资金方面。 各银行仍然要加大对企业的投入,通过组织存款、拆借资金等方式,使得贷款的资金空间较大,富有调剂余地,保证足量的信贷资金来源。 建立多元筹资机制,积极牵线加强银企合作,规范发展担保公司,创新金融服务,加大企业贷款力度。 积极探索民间资本投资方式,鼓励拓宽投资领域,加大对社会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担保的奖励额度,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潜力较大......>> 问题八:青岛科捷机械手我们威之猛智能自动化产销注塑机周边设备,可以连细134.....121.....9339..... 问题九:谈谈你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解?下面是较权威的解释 希望对您有用“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专有名词,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将其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涉及到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 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各国 *** 促进经济发展,保护全球环境的共识。 我国 *** 在《中国21世纪议程》中也明确提出了“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社会体系和保持与之相适应的可持续利用资源和环境基础”的奋斗目标。 用“可持续发展”概念界定“经济体系”的性质,要求我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不断改善发展的质量,体现了我们所要建立的经济体系是与自然、社会相和谐,具有长久、活跃的发展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也十分突出,比如三次产业的比例仍不协调,工业结构层次偏低,重点产业缺乏鲜明特色,知识、智力投入不足,参与世界经济分工的程度不高,持久稳定发展的基础尚不牢固。 正是从应对入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出发,致力于不断增强我市经济的持久竞争力,始终保持城市经济的活力和优势,党代会报告提出了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这一战略思路。 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一、三次产业协调。 经济体系中的第一、二、三产业之间必须要形成较为合理的比例关系,才能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从国际产业发展的历史来看,农业、工业、服务业的依次兴起是产业结构成长的必然规律。 当代经济学的“配第―克拉克定理”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移动。 这是由需求与效率两个因素结合所造成的,即对一产、二产产品的需求呈不断减小趋势,而一、二、三产的效率呈依次升高态势,两者的结合导致了三次产业比例关系的变化。 背离这一规律,各产业之间和产业内部各门类之间不能实现均衡、协调发展,极易导致各类要素资源配置失衡、利用效率低下,使得经济增长的基础变得脆弱,发展出现大起大落。 目前,发达国家和我国一些先进城市的第一产业比例在5%以下,第二产业在40%左右,第三产业在50%以上,有的甚至达到60%。 而2002年我市的三次产业结构为9.6:50.4:40,一产比重过高、三产比重偏低的问题比较突出。 今后应在提升一产内部结构的同时调减一产比重,加快发展第二产业,努力增加三产的比重,做到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我市有500多万农村人口,调减一产比重并不是单纯地压缩规模,而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合理配置劳动力等要素资源,优化农村经济结构,为二、三产业发展拓展更广阔的空间。 我市目前人均GDP为2565美元,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加速起飞的阶段,必须进一步发展制造业,重点是重化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扭转结构过“轻”过“低”的局面。 增加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比重,并通过中介产业的发育,在更广泛的领域为工农业发展创造条件。 二、骨干突出。 一个城市的经济体系中如果拥有若干规模大、实力强、科技含量高、效益佳的骨干行业和企业,就会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和带动作用。 产业的成长有赖骨干的支撑,骨干行业、骨干企业对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它们以大规模的产能提升整个城市的经济能级,大规模的利税壮大城市综合实力,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是提升城市产业结构和档次的主导力量。 著名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指出,绝大多数国家成功的产业都是由企业集群组成的,在企业集群内,企业的合作与适度竞争是该集群内单个企业与整个企业集群保持活力与......>>
补短板和锻长板是什么意思?
补短板也就是说你补那些不利的地方,也就是说对自己的某项活动或者是最自身有缺陷的地方,这叫补短板练长板,就是不断的提高自己长板的应对能力,提高自己的优点
经济要稳住采取的具体措施有什么
过去一年,我国积极应对多种超预期因素冲击影响,通过出台落实振作工业经济系列举措,全力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工业经济有效发挥了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压舱石”作用,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新的一年,如何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怎样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如何帮助中小企业解决困难?怎样大力发展数字经济?记者就上述问题采访了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 记者_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2023年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强调对于我们这么大的经济体而言,保持经济平稳运行至关重要。 请问,工信部在促进2023年工业经济平稳增长方面有哪些考虑?金壮龙:2023年,我国工业经济运行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但更应看到,我国产业体系完备和内需市场强大的优势突出,特别是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叠加发力,将给工业经济恢复发展带来重大积极影响。 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大稳增长工作力度,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全力促进工业经济回稳向好。 一是加大稳增长政策供给和落实力度。 近期,我们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加力振作工业经济的17条政策举措,在扩大市场需求、提升供给质量等方面作出了具体安排。 我们将落实落细已出台的各项政策和接续措施,充分释放政策累积效应。 加强工业经济运行的监测调度、形势研判和政策储备,适时推出更多政策措施,充分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工业经济加速恢复。 二是聚焦重点行业和地区,稳住工业增长基本盘。 针对机械、石化、轻工、汽车、电子等规模大、占比高、带动性强的支柱行业,分业施策、分类研究制定稳增长工作措施。 针对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增长快、潜力大的新兴产业,加大培育支持力度,打造更多新的增长点。 支持工业大省“勇挑大梁”、多作贡献,支持各地区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增长目标。 发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协同效应,形成更多经济增长极。 三是全面实施“十四五”系列规划,提振制造业有效投资。 对规划确定的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大专项,组织地方和有关方面抓紧论证,尽早启动实施,形成实物工作量。 用足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设备更新改造等稳投资政策,支持制造业企业瞄准高端、智能、绿色发展加大投入。 深化产融合作,实施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升级导向计划,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制造业信贷投放支持。 充分发挥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等产业投资基金的引导作用,有效带动社会投资。 加强制造业重大外资项目服务保障,鼓励支持更多外资企业来华投资兴业。 四是积极扩大消费,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创造新需求。 着力稳住汽车等大宗消费,实施新能源汽车领跑强基工程,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试点。 深入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行动,开展百城千企进万家活动,打造中国消费名品方阵。 推进绿色智能家电、绿色建材下乡活动,大力培育信息消费示范城市,促进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发展。 记者_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着力发展实体经济,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请问工信部在推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方面有什么考虑?今年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金壮龙: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制造业已形成完备产业体系,制造业规模占全球比重约30%,连续13年位居世界首位,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打下了坚实基础。 我们将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坚定信心决心,聚焦自立自强,统筹发展和安全,锻长板、补短板、强基础,加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全面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 一是提高重点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 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找准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薄弱环节,深入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完善“揭榜挂帅”等市场化机制,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攻关,加快突破一批产业链短板瓶颈。 扎实开展强链补链稳链行动,坚持全国一盘棋,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协同攻关,不断丰富产业生态,促进全产业链发展。 二是深入推进产业基础再造。 产业基础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石。 我们将聚焦核心基础零部件、核心基础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关键基础软件、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大力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在重点领域布局一批产业基础共性技术中心,再培育若干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积极发挥重点实验室作用,努力突破一批关键急需基础产品,培育更多专注产业基础的优质企业。 三是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 我国在部分重要领域已形成规模和技术优势,要加快提升全产业链竞争力,打造一批中国制造名片。 进一步巩固移动通信行业领先优势,加快5G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深化“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推进6G技术研发。 同时,壮大新能源汽车产业,全面提升光伏产业竞争力,推动船舶行业高质量发展。 四是狠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推动产业组织结构优化,鼓励采取市场化法治化的办法提高重点行业集中度,培育一批具有资源掌控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大力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应用先进适用技术提升效率效益。 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开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打造一批智能工厂和数字车间。 落实工业领域以及重点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全面推行绿色制造。 五是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新兴产业是引领未来发展的新支柱新赛道。 我们将加快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物联网、车联网、绿色低碳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做好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不断丰富和拓展新的应用场景,培育一批新的增长引擎。 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专项行动,在重点领域培育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研究制定未来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加快谋划布局人形机器人、元宇宙、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 记者_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大力提振市场信心”。 工信部在帮助中小企业解决困难方面成效如何?2023年还将采取哪些新的举措?金壮龙:去年以来,我们充分发挥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机制作用,出台了一系列纾困解难的政策措施,助力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 2022年前11个月,规上工业中小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活力。 2023年,中小企业平稳发展的困难挑战依然较大,我们将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进一步强化政策惠企、环境活企、服务助企、创新强企、人才兴企,全力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持续优化发展环境。 健全中小企业法规政策体系,持续开展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和中小企业发展综合督查,开展减轻企业负担专项行动,维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推动各类惠企政策落地生效。 二是加大纾困帮扶力度。 协调推动阶段性惠企政策接续与完善,出台助力中小微企业稳增长、调结构、强能力的若干措施。 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促进形成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长效机制。 三是促进专精特新发展。 完善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激发涌现更多专精特新企业,力争到2023年底,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过8万家、“小巨人”企业超过1万家。 四是构建优质高效服务体系。 出台进一步健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健全国家、省、市、县四级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 完善中小企业服务机构服务标准,推动更多优质服务直达中小企业。 五是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深化双多边交流合作机制,建设一批中外中小企业合作区,打造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等国际合作品牌,引导中小企业参与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当前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取得了哪些进展?2023年工信部有何举措?金壮龙:数字经济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也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优势。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总体规模稳居世界第二,数字经济赋能实体经济的作用日趋凸显。 网络能力不断夯实,数字产业加快增长,产业数字化全面提速。 今年,我们将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数字技术创新突破和应用拓展为主攻方向,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深入实施千兆城市建设行动,深化5G、千兆光网建设。 研究制定算力基础设施发展行动计划,统筹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优化IPv6性能和服务能力,完善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布局,加快车联网部署应用。 二是推动数字产业创新发展。 聚焦集成电路、5G、新型显示、关键软件、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重点领域,引导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基础软硬件、核心电子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和智能制造装备供给水平。 研究制定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配套政策,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主体。 三是深化产业数字化转型。 开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 深入推进5G扬帆行动计划,深化“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打造一批5G全连接工厂。 实施智能制造合作伙伴计划和标准领航行动,壮大智能制造装备、工业软件和系统解决方案产业,建设一批全球领先的智能工厂、智慧供应链。 四是加强网络和数据安全防护。 贯彻国家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法律法规,强化网络基础设施安全防护能力建设,建立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数据安全制度规范和标准,增强5G、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新型融合领域安全保障能力,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五是优化数字经济发展环境。 创新电信市场监管,推广应用电子证照、告知承诺等优化服务措施。 指导督促平台企业合规发展,构建开放合作、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 全面加强用户权益保护,深化防范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网络环境综合治理,协同构筑美好数字生活新图景。 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