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8个月就改款 问界M7卖得好也着急

今年4月,一场车祸把华为和问界M7送上热搜。

5月31日,距离上代问界M7上市仅8个多月,华为马不停蹄地发布了其改款车型问界新M7Ultra,售价28.98万元-32.98万元。

老款问界M7的成绩不可谓不亮眼,自去年9月上市以来,大定量已达18万辆,月均超过两万辆,是30万元以上新能源车型销冠。如今不到8个月就改款,即便放在日新月异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也称得上迅速。而这从侧面映射出华为的急切——卖得好,也焦虑。

作为让问界品牌起死回生和华为车BU实现盈利的重要车型,问界M7不容有失。

加量不加价,问界Allin智驾

值得一提的是,在早先的预告中,这改款车型名称是“问界新M7Max”焕新版,正式上市才把后缀改成了“Ultra”。在上一代问界M7中,“Max”代表的是智驾版车型。

发布会上,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回应了那场备受关注的车祸:“问界新M7Plus采用的是博世和福瑞泰克的智驾方案,也是主动方案,这一方案最高工作85km/h,不是华为的AEB方案,用华为高阶智能驾驶的AEB范用可以达到120kmh,只要不超过150km/h也能工作”。

他还一改过去对华为智驾能力的卖力宣传,强调起其中的风险来,“AEB也不能百分百保证避免事故发生,需要一定距离才能刹住,尽量避免交通事故,但极限场景神仙都做不到。不能买了不是华为智驾的版本,不管场景开,然后狂黑我们。”

或许是考虑到车祸中的车型“不是华为智驾的版本”,问界新M7Ultra取消了老款的三个Plus版本,四款问界新M7Ultra全部搭载了华为ADS2.0高阶智能驾驶系统。

无独有偶,今年4月上市的问界新M5也取消了普通版,三个配置全部搭载了华为ADS2.0。连续两款新车取消不支持高阶智驾的普通版,意味着华为正全面转向智驾。

Allin智驾的底气来自市场,此前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CEO靳玉志曾表示,问界70%用户选择了高阶智能驾驶包。

除了智驾车型的变化,问界新M7Ultra还在另外几个配置上加量不加价。

首先是外观,此前问界M7的前脸一直采用分布式格栅,问界新M7Ultra变成了更接近纯电车的封闭式前脸+单一格栅,余承东调侃到,“这是‘大嘴’变‘小嘴’。”

高阶智驾最重要的零部件激光雷达也有升级,问界新M7Ultra采用了问界M9同款192线激光雷达。余承东称,这是业界量产线束最高的车规级激光雷达,感知精度比业界水平提升50%以上,感知范围达到250米。

作为对比,上代问界M7Max搭载的是速腾聚创的126线激光雷达,最远探测距离为150米。

问界新M7Ultra的底盘也从上代的FSD可变阻尼减振器,升级为CDC连续可变阻尼减振器。

此外,问界新M7Ultra还搭载了问界M9同款的星环散射体(施罗德声学散射高音单元)和同款材质座椅。

价格方面,问界新M7Ultra共有四款车型:大五座后驱智驾版售价28.98万元;大五座四驱智驾版售价30.98万元;享六座后驱智驾版售价30.98万元;享六座四驱智驾版售价32.98万元。

这四个版本与上代问界M7后四个版本的售价完全一样,但上代五座后驱版和六座后驱版均不支持智驾,新款等于在价格不变的基础上,增加了智驾、底盘等升级,可谓“加量不加价”。

余承东称,新车型6月2日开启规模交付,预计6月交付量将达到2万台。

华为在着急什么?

上一代问界M7平均月销超两万辆,如今上市仅8个月就改款,华为在着急什么?

事实上,进入2024年以来,问界M7的销量一直呈现下滑趋势。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今年1-4月,问界M7交付量分别为2.9万辆、2.1万辆、1.8万辆和0.9万辆。

从销量巅峰的近3万辆,到跌破1万辆,问界M7仅仅用了4个月。而问界品牌的合计销量(问界M5/M7/M9),也在4月也被理想汽车反超。

华为与奇瑞合作的智界品牌同样面临增长难题。今年4月11日,华为重新发布了去年11月上市的智界S7,同样主打“加量不加价”。

但智界S7上市后,并未复制去年问界新M7的辉煌。根据汽车资讯平台数据,智界S7二次发布后周销量维持在1000辆左右,其中4月29日-5月5日的周销量跌至576辆,5月6日-5月12日的周销量为700辆。如果没有大的突破,智界S7的5月销量可能不足3000辆。

在6月1日举行的2024未来汽车先行者大会上,余承东透露,截至今年5月19日,鸿蒙智行(包括问界和智界品牌)的总销量为13.4万辆。对于销量下滑,他表示5月是产品调整期,主力销售产品换代导致短期内销量下降,预计6月份销量将重回快速增长。

除了已经上市的几款车型,在问界新M7Ultra发布会上,余承东还公布了鸿蒙智行其他车型的最新进展:问界新M5上市一个月大定量突破2万辆;与北汽合作的享界S9将首发华为ADS3.0,预售价为45万-55万元,预计今年8月上旬上市;华为与江淮汽车合作的智选车品牌首款车型将在明年春季上市。

新车改款越来越快,等等党难赢

无论是问界M7上市8个月即改款,还是智界S7五个月内二次发布,都从侧面体现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之激烈,即便强如华为,也必须枕戈待旦,时刻做好出击准备。

事实上,从2023年价格战席卷车市以来,各家不仅在价格上拼刺刀,在新车改款方面同样刀刀见血。

例如极氪001三年内两次大改款:2022年7月,改款极氪001座舱芯片升级为高通8155,但售价不变。今年2月,极氪001再次改款,全系升级为800V高压架构。极氪汽车CEO安聪慧称,一台电动汽车的整车装配级部件总成大概有2000余处,行业内换代车型的整车装配部件总成优化比例一般不会超过30%,但全新001优化升级的总成多达1118处,优化比例超过了50%。

极氪智能科技副总裁林金文则表示,全新极氪001的硬件成本增加了5万元,“在当前售价下几乎没有利润。”

不赚钱也要卖车,不只是极氪一家。今年4月,余承东在微博表示,“售价低于30万的华为高阶智驾其实都是亏本销售”。

智行驾道统计发现,问界新M5全系售价低于30万元,智界S7有五款售价低于30万元,刚刚发布的问界新M7Ultra也有一款低于30万元。如果余承东所言非虚,那么赔本赚吆喝几乎板上钉钉了。

当然,没有车企愿意亏本卖车,“赔本赚吆喝”在当下合理性在于,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车企必须先活下去,熬过行业洗牌期,才有可能后续收割市场。

最新的例子是比亚迪,前不久比亚迪发布了第五代DM混动技术,其首发车型秦LDM-i和海豹06DM-i的起售价双双定在了9.98万元,在配置大幅升级的情况下,和去年大杀四方的秦PLUSDM-i同价。作为国内和全球都销量第一的新能源车企都尚且如此,其他车企可想而知。

虽然比亚迪这两款车型的定位与华为鸿蒙智行并不重合,但余承东显然也感受到了压力。在2024未来汽车先行者大会上,余承东说,现在智能电动网联汽车中,全世界“NumberOne(第一)的卷王应该是比亚迪,“因为比亚迪有超低的成本”。

越来越快的改款,越来越低的价格,以及越来越高的配置,让等等党陷入了一个没有终点的迷雾——究竟等到什么时候才适合买车?这个问题,恐怕短时间内没人能回答了。


新蒙迪欧到底要闹那样??

甜蜜的!我去年就关注这货了!等了一年多,还甜蜜的说是饥饿营销!整不好还像翼虎一样加价提车!我去年买了个表!整急了我直接出手CC、迈腾或君越了!据测评看,动力方面没有数据显示的那么好,推背感不如CC,配置不如君越,外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我想买车,裸车价最好是8w左右. 又想省油点的。本人看好EC718,锋范,俊捷。现代也考虑了下。

8w你可以看一下捷达,捷达是一个老牌子了,省油皮实耐用,而且保养起来比较便宜。 虽然外观不怎么样,但是买车主要是看性能,动力油耗的表现……骏捷这车也不错,空间大,外观大气,动力也不差……8w你想买现代的什么车呢?雅绅特么?8w买瑞纳买不到好的配置呀……难道你就想买一款入门级的么?起亚的赛拉图外观大气,省油,空间足够家用。 但是动力一般……如果你不急着买车,你可以等一等,起亚的k2快下线了,那车的性价比相当高,听说是要与瑞纳PK,所以价格也不会高。 建议你到4s店实际看一下,这样你心里就更有数了!

改款es上市,雷克萨斯能不能多讲一点诚信

众所周知,上一代雷克萨斯ES就与丰田凯美瑞采用同一个产品平台,而这一代做了轴距加长,最多也只能与加长后的宝马3系Li、奥迪A4L和奔驰C级长轴距车型竞争,又何必扯上更高一个档次的宝马5系和奥迪A6L呢!作为一个职业经理人,在维护企业利益的同时,是不是还应该真实、客观地宣传产品。 如果仅仅为了掩盖自己的产品卖得贵,而置最基本的诚信于不顾,盲目拔高,混淆视听,这不但与一个职业经理人的操守不相符,也会继续损害这个在中国市场饱受诟病的品牌吧!据悉,中期改款的雷克萨斯ES将在今天正式上市。 作为在中国市场冲量的车型,雷克萨斯ES对这一品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是,在此之前,雷克萨斯在中国的一些言行引起广泛关注。 人们质疑的关键在于:一个品牌要不要讲诚信?如果连起码的诚信都没有,这个品牌在中国市场上又能走多远?雷克萨斯ES200车型今天,恰好雷克萨斯ES改款上市,我们主要说一说它的竞品之争。 根据厂家发布的预售价格,相比在售车型的35.90万元,新款雷克萨斯ES的起售价降低了5.1万元。 即便如此,比起市场和消费者公认的竞品,如宝马3系、奥迪A4等,雷克萨斯ES的官方售价依然贵了不少。 但是,有媒体报道说,雷克萨斯中国副总经理朱江却认为:“以进口车形式出现的雷克萨斯价格已经非常给力”。 “以即将上市的ES为例,其起步售价为30万左右,而竞争对手宝马5系、奥迪A6L的起步售价在40万元以上……”,他说。 朱江此言一出,立即引发了人们的广泛质疑。 让我们还是看一看网友是怎么评价的:也真会比,ES就和5系,A6比,那按LEXUS的意思是GS要和A8,7系,S级比呗?LS要和双R和宾利比呗?其实ES就是A4一个级别的,你再看看你的ES比A4L,3系都贵多少了!ES拿什么比呢?250低配不到30,2米8轴距跟C级车比,笑话吗?这车就是和3系A4和C级竞争的。 说不清,我感觉雷车的定位都有点奇怪。 我感觉rx、gs、es的价格跨度比较大,没有宝马1到7的那种细分,所以只能从车型尺寸与配置来考虑,这也是不符合现在潮流的。 不加长ABB的轴距都在2米9以上,你说ES对中大型车那就这样吧,ES都出200了,哪个C级车会出2.0自吸呢?就和NX一样,就是个紧凑型SUV。 我只是说定位问题,并没有说雷车不好,慎喷。 NX怎么能算中型SUV?RAV4的底盘,就一紧凑型,硬要把竞争对手弄成Q5,GLK,进口才卖的贵。 客观来讲,就车长、轴距等数据,雷克萨斯IS及ES也仅能对标宝马3系和奔驰C级,在国际市场上的实际情况也是如此。 而雷克萨斯IS售价37.5万元起,现款ES售价35.9万元起;宝马3系起售价则为29.68万元,奔驰C级起售价31.48万元。 众所周知的是,上一代雷克萨斯ES就与丰田凯美瑞同一个产品平台,而这一代做了轴距加长,最多也只能与加长后的宝马3系Li、奥迪A4L和奔驰C级长轴距车型竞争,又何必扯上更高一个档次的宝马5系和奥迪A6L呢!雷克萨斯中国副总经理朱江作为一个职业经理人,在维护企业利益的同时,是不是还应该真实、客观地宣传产品。 如果仅仅为了掩盖自己的产品卖得贵,而置最基本的诚信于不顾,盲目拔高,混淆视听,这不但与一个职业经理人的操守不相符,也会继续损害这个在中国市场饱受诟病的品牌吧!况且,作为曾经效力宝马中国的朱江,尽管之前是卖MINI的,见惯了林林总总的小车,总不会见到一个“加长的凯美瑞”,就惊呼这是宝马5系的竞品吧!否则,人们会有理由质疑其专业性,或者其之所以离开宝马……而宝马是不是也该喊朱江回“家”去补课呢?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eji312/19215.html
波兰外长耍花招 不排除出兵让普京猜 北约是否下场只看一个信号
胡闹… 古偶太后 再次翻车!杨幂新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