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 权威访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原标题:更好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权威访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访财政部党组书记、部长蓝佛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深入分析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明确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了一系列战略性、前瞻性、开创性的重大举措,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发展实践,集中全党智慧,体现人民意愿。学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为了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本报记者采访了财政部党组书记、部长蓝佛安。

坚持把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作为新时代财政工作的主线

记者:如何深入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财税体制改革取得的显著成效?

蓝佛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涉险滩、破藩篱,开启了气势如虹、波澜壮阔的改革新进程,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在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下,我国办成了很多大事要事,有效应对了前进中的各种风险挑战,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这些年,我们坚持把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作为新时代财政工作的一条主线,接续推进落实党中央部署的改革任务,预算制度改革全面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财政体制改革迈出坚实步伐。

总的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财税体制改革目标基本实现,财政更好发挥了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更坚实的保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财政实力不断壮大,财政资源统筹能力显著增强。全国财政收入从2012年的11.7万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21.7万亿元;支出规模从12.6万亿元,增加到27.5万亿元,增长一倍多,集中财力办成了很多大事要事,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民生领域投入得到有力保障。

二是财政宏观调控日益完善,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税制改革与减税降费协同推进,努力让经营主体“轻装上阵”,让科技创新领域和中小微企业、制造业企业得到更大支持。采取发行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创新性举措,支持扩内需、补短板、强弱项、防风险,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三是政府间权责利进一步明确,有效调动了两个积极性。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支出责任更加清晰,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体系更加优化,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规模从2012年的4.5万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10.2万亿元,增长125%,有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加快建立健全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财政制度

记者: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作出部署,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是什么?有哪些重要举措?

蓝佛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作出部署。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健全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财政制度,在全面系统推进的同时,应突出五个方面:

一是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财政体制和税收制度,推动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

二是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积极适应我国产业结构、商业模式、财富分配等变化,创新财税制度,推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三是着眼完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财税改革,加强与其他政策协调配合,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提升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政府治理的有效性。

四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化财税调节作用,推动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更好促进社会公平,持续增进人民福祉。

五是全面推进建设美丽中国,加强财税制度供给和政策保障,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具体而言,将主要推进三个领域的改革:

第一,健全预算制度,大力推进财政科学管理,提升系统化、精细化、标准化、法治化水平。收入上加强财政资源统筹,支出上深化零基预算改革,管理上更加突出绩效导向,不折不扣落实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要求,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和基本民生财力保障,做到“小钱小气、大钱大方”,把宝贵的财政资金用在发展紧要处、民生急需上。

第二,健全税收制度,优化税制结构,促进高质量发展、社会公平、市场统一。研究同新业态相适应的税收制度。全面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完善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支持机制,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健全直接税体系,完善个税制度,更好发挥调节收入分配功能。

第三,完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增加地方自主财力,更好调动两个积极性。重点从四个方面入手:

一是拓财源,推进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稳步下划地方。完善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和抵扣链条,优化共享税分享比例。二是强激励,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清理规范专项转移支付,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提升市县财力同事权相匹配程度。建立促进高质量发展转移支付激励约束机制。三是管好债,合理扩大专项债券支持范围,适当扩大用作资本金的领域、规模、比例。建立全口径地方债务监测监管体系,构建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长效机制,加快地方融资平台改革转型。四是优事权,适当加强中央事权,提高中央财政支出比例。中央财政事权原则上通过中央本级安排支出,减少委托地方代行的中央财政事权。不得违规要求地方安排配套资金,确需委托地方行使事权的,通过专项转移支付安排资金。

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

记者:财政部如何抓好全会部署改革举措的落实,让改革效能充分释放?

蓝佛安:改革贵在务实,重在落实;落实是否到位,决定了改革的成效。财政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将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全力以赴、不折不扣抓好贯彻落实。

一是认真学习领会全会精神。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领会和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重大原则、重大举措、根本保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策部署上来。

二是抓紧研究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对标对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财税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科学制定改革任务书、时间表、优先序,分阶段分步骤稳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

三是坚持不懈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财政部将当好改革促进派、实干家,建立健全闭环管理工作机制,涵盖改革方案研究、制定、出台、落实、评估等各个环节,确保改到位、抓到底。针对重大难点焦点问题,组织深入开展调研,广泛听取意见,让改革方案接地气、能落地、见实效,确保改革成果让人民群众更加可感可及。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紧扣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主题,擘画了新征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宏伟蓝图。这既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也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充分彰显了我们党直面挑战、改革到底的坚强决心和历史担当。财政部将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强财政科学管理,更好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人民日报 》( 2024年07月26日02版)


跪求人教版浙江地区的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的期中复习提纲

初一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1. 人与社会的关系 个人不能离开社会而独立生存/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2. 青春期健康自我意识的主要特征及关键时期 主要特征:自尊、自强、自立、自律,能够明辨是非,准备担负社会责任。 青春期健康自我意识形成关键时期:中学阶段。 3. 社会角色:学会区分几种角色 (1) 与生俱来的角色:儿子(女儿)、民族、中国公民…… (2) 社会规定的角色:学生、乘客、顾客…… (3) 自己选择的角色:志愿者…… (4) 自己期望扮演的角色:科学家、歌星、教师等 4. 人与人交往的三大原则 (1) 沟通与理解 (2) 尊重与平等 (3) 诚信 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而相互尊重、平等交往则是人与人之间进行良好沟通的重要桥梁。 5. 社交恐惧心理 有社交恐惧心理原因是胆怯。 克服交往过程中产生的恐惧心理,培养和锻炼自己的交往能力,是良好心理品质的重要表现。 克服社交恐惧心理的关键是要对自己有信心。 6.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1) 规则定义:规则是指社会团体为实现某种目标,规定出由全体或参与者共同遵守的制度和章程。 广义规定:国家制定的一切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等)。 狭义规则:国家行政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颁布的规范性文件。 (2) 规则的表现形式:①以文字的形式存在;②以约定俗成的方式流传下来。 (3) 规则的意义:为一定目标服务。 (4) 生活离不开规则:交通标志、足球比赛规则、法律…… 规则是人们制定的,任何规则的出现都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是为了使人们能够有秩序、安全、健康、合适地生活。 7. 法律、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国家最重要的法律,它规定和保障所有公民的基本权利。 在我国,重要的法律都要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 8. 斑马线 人们的生活处处离不开规则,随着社会的发展,规则也在不断地改进、变化。 9. 社会保障制度 (1) 社会保障制度目的:为了保证所有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 (2) 内容:国家提供救助和补贴 (3) 含义:为了保证所有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国家根据有关的法律和法规,建立起提供救助和补贴的制度,叫做社会保障制度。 (4) 社会保障体系内容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等。 10.消费者权益 当消费者权益受到侵犯时,正确的方法是打电话给相关部门进行投诉或到消费者协会申诉。 (当个人权益受到侵犯时,正确的方法是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1.绿色生活方式(课本70页) 绿色生活方式包括:使用无氟冰箱、空调、使用不污染水源的洗衣粉、呼吁“节卡救树”、爱护每一块绿地、积极参加植树活动、节约能源、使用可再生材料制成的工作和生活用品,改变不利于环境保护的饮食习惯、和动植物朋友和谐相处、废品分类回收…… 12.投资理财、投资风险 家庭理财方式:储蓄、购买国债、保险(其中购买国债风险小、利息高、收益好)。 创业投资可以增加收入,但也有很大风险。 规避风险:将有限的钱合理分配,投资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业,其中一个行业产生的因素恰好是另一行业获效力的因素(即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13.紧急救险与求助 火警:119 医疗急救:120 匪警:110 交通事故报警:122 正确使用方法:报告病人(案发、火灾)详细地点及险情 14.信用:是立业之本。 15.税收、依法纳税 税收收入是国家收入最主要、最稳定的收入(占我国财政收入90%以上)。 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16.文学艺术、思想追求成就(课本上的主要成就,包括文学、艺术、科学、思想) 科学上的成就:我国早在隋唐时期,就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且有世界上现存的最早的雕版印刷品《金刚经》;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德国科学家谷登堡在我国活字印刷术影响下,创制了近代铅活字印刷术;美国人贝尔发明电话;1969年,美国宇航员成功登上月球;袁隆平发明水稻杂交技术,成功解决世界温饱问题…… 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 居里夫人发明镭。 三位大科学家:牛顿、霍金、爱因斯坦。 文学、艺术上的成就:画家傅抑石与关山月合作的巨幅油画《江山如此多娇》、罗丹雕塑《思想者》、米隆雕塑《掷铁饼者》、毕加索的大型油画《格尔尼卡》、朱自清的散文《背影》、魏巍的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都德小说《最后一课》…… 中国的国剧京剧,中国的书法。 建筑上的成就:哥特式建筑(典型建筑是科隆大教堂)、文艺复兴建筑(佛罗伦萨大教堂)。 思想上的成就:早期人产对世界的思考(屈原、泰勒斯)、苏格拉底坚持对“我”的认识、孔子的大同社会、陶渊明心目中的理想国——世外桃源、莫尔的乌托邦、法国进步思想家(伏尔泰、卢梭、狄德罗)、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 17.农耕时代 早在唐代,中国就有了印刷术,并在宋代得到发展,成为农耕时代的科技发明典范。 18.奥林匹克运动、精神 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于公元前8世纪的古希腊。 奥林匹克运动精神的重要内涵是:更快、更高、更强。 奥林匹克运动倡导的重要精神是:重在参与。 19.未成年人的权利和义务 (1) 未成年人的权利有 1.生命健康权 5.受教育权 9.言论自由权 2.姓名权 6.肖像权 10.出版自由权 3.人身自由权 7.荣誉权 11.批评建议权 4.被监护权 8.著作权 12.揭发检举权 (2) 未成年人的义务:学校生活中的义务(努力学习)、家庭义务(如拖地、倒废品、照顾亲人)、生活义务(如保护生态环境、维护教室、学校室内外卫生,积极参加绿化活动,维护社会秩序、遵守交通规则等) 20.身残志不残(如雷•尤瑞、海伦•凯勒……要简单说一下这些人物的事迹。 ) 21.名言(任举一句自己喜欢的名言警句,并阐述理由) 22.诚信及例子(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而信用则是一个企业的立业之本。 可以列举你所知道的反映诚信的事例来进行说明) 23.恩格尔系数 食品支出占全部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被称为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越大,说明这个家庭或国家越穷,反之,越富裕。 24.网络、网吧、规则的制定 让学生明白:当今中学生上网呈现出几个主要特点:一是中学生普遍对上网有浓厚的举;二是中学生上网多数以寻求心理调节、欲望满足和精神刺激为动机;三是75.32%的学生都选择在网吧上网;四是中学生玩游戏的、交友聊天及看娱乐性节目比重大,真正将电脑用于学习的人极少;五是上网交友已成为中学生人际交往中一个新的发展动向;六是大多数学生认为网络会对人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多数学生并未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和警觉,更谈不上主动地去节制自己的行为。 当然,网吧存在有其合理的一面。 对学生上网宜“疏”不宜“堵”。 考察要求:让学生制定规则(如何能上网,而又有所限制,不受网络负面影响。 )

请结合自己的体会,谈谈教育硕士学习教育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1.教育研究方法的内涵科学方法:是认识自然或获得科学知识的程序或过程。 教育研究:与所有科学研究一样,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客观事实、科学理论和方法技术。 它是以发现或发展科学知识体系为导向,通过对教育现象的解释、预测和控制,以促进一般化原理、原则的发展。 突出的特点是富有创造性。 教育研究方法:按照某种途径,有组织、有计划地、系统地进行教育研究和构建教育理论的方式,是以教育现象为对象,以科学方法为手段,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以获得教育科学规律性知识为目标的一整套系统研究过程。 教育研究方法的特性: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具有一般研究方法的特点,即教育研究与其他研究的共性是:(1)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教育规律,以解决重要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为导向。 (2)有科学假设和对研究问题的陈述,研究的问题有明确的目标和可供检查的指标。 (3)有科学的研究设计,准确系统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并搜集可靠的资料数据。 (4)强调方法的科学性:它是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遵循一定的科学研究程序,有目的、有计划的认识活动。 因此,方法本身是可辨认的,运用过程和研究结果是可检验的,研究结果要回到实践中检验。 (5)有创造性:对原有的理论体系、思维方式及研究方法有所突破,这是研究最重要的特点。 教育科学研究具有区别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研究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1)带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整体性。 (2)研究的周期较长。 (3)针对性、实践性强。 (4)教育科研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积极参与,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2.教育研究的意义及教育研究方法的价值教育科学研究的意义:(1)教育科学研究对教师发展的作用①教育研究是教育变革自身的要求②教育研究是新世纪教育工作者的必备素质:是教师专业化的要求;是教育创新的要求;是提高教育质量、形成独立教育教学风格的要求。 (2)要解决教育工作中的新问题、新情况,为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进行教育科学研究,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科学体系。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当方向与目的确定之后,方法就起着决定的作用。 研究方法对头了,就可以本着正确的方向,达到研究的目的,起到辨别知识真伪、扩充知识数量与范围、获得新的发现、启发人的思想的作用。 反之,如果方法不当,就会使研究工作劳而无功,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二)、教育研究方法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1.教育研究的科学化历程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的主要历史阶段及特征(1) 直觉观察时期(从古希腊至16世纪)① 教育研究的起点,是从当时社会发展的要求和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出发;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则以道德教育为主。 ② 采用观察以及归纳、演绎和类比的思维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研究并形成理论。 ③ 辩证法的初步运用以及朴素的系统观。 ④ 各种学派基于不同的哲学观、自然观、社会观和教育观,而形成不同的教育研究方法思想。 在这一时期,人们还不能对自然界、社会、教育进行解剖分析,他们把教育当作一个整体进行观察研究。 无论唯物论或辩证法思想都带有原始的、自发的、朴素的性质。 (2) 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17世纪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① 从经验描述上升到理论的概括,把教育作为一个发展过程来研究,不仅描述现象的特点,而且着重揭露现象间的联系和发展历程。 ② 研究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同认识论糅合在一起的,并初步形成归纳法和演绎法。 ③ 心理学思想开始成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的理论基础。 ④ 反对权威专断,主张教育要适应自然,并从自然科学中移植“实验方法”。 (3) 形成独立学科时期(20世纪以来)①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从哲学方法论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专门研究领域。 ② 构成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体系的大部分方法是从其它学科移植而来的。 ③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理论中的基本派别-进步的与传统的、实证的与思辨的、实用的与理论的流派进一步分道扬镳,各自的发展研究为方法论的发展开拓了新的领域。 ④ 由于受西方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的影响,明显地表现出实用主义倾向。 ⑤ 在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形成独立学科的同时,教育科学领域内分科的学科研究方法取得显著进展。 ⑥ 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的产生和广泛传播、心理学及心理研究方法的发展,直接影响着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 2.我国教育研究的现状及研究方法上存在的问题近年来,我国教育研究取得了积极进展,出现许多新气象。 (1)重大理论突破与新的学术观点二十一世纪教育理论界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局面,无论是从研究的领域、视角和方法还是从所提出的理论、观点和结论看,都有较重要的突破,给人以清新之感,反映了教育理论界创新、进取的新景象。 就理论层面而言,主要表现如下:①“三个代表”和教育创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学者们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的特征,这一方面体现在研究者对“三个代表”与教育实践的关系所作的深入探讨,还有研究者对教育创新的时代意义及其核心内容作了探讨,提出教育研究要全面创新,与时俱进,为教育创新作出切实贡献。 ②社会转型中的教育定位随着政治体制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整体深入,教育的外部和内部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这种全新的背景下,教育面临着新的定位和挑战。 如何对社会转型时期的教育以科学合理的定性和定位,是从事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工作的前提。 关于教育的定位,研究者提出教育是介于市场领域和政治领域之间的第三部门,学校及其教育机构是介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教育产品是非垄断性的公共物品,可以通过政府和非营利性机构两种资源配置机制来向社会提供。 为此,应当鼓励市场有限介入,并保持适当的政府调节功能。 ③教育政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论20世纪90年代后期,教育政策研究开始受到了学术界的重视,“走向教育政策研究”、“走向教育政策分析”已成为教育学界的共识。 ④教育主体间性学者们在对教育主体性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吸纳了后现代主义和哲学解释学对教育的理解,运用主体间性理论对教育和德育予以了新的诠释和解析,并开始关注教育与交往、教育与理解、教育与生活的关系。 在主体间性问题上,研究者开始关注主体之间在语言和行动上相互平等、相互理解和融合、双向互动、主体对话的交往特点和关系等问题,有关教育学中的主体性问题进一步深化为不同主体间的共识,以及不同主体通过共识表现的一致性等新的领域。 (2)具体研究领域素质教育、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及教学改革在素质教育的理论方面有两个明显的突破。 一是提出了素质教育对生命发展的意义。 二是探讨了人作为活动主体的素质结构,认为这是当代教育突出人的主体性、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要求的前提性问题。 在课程方面,学者们主要围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原则,比较典型的观点有,一是从课程实施的角度提出“综合实践活动”的独特价值是智慧统整与知识统整;二是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和意义进行了研究,提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为新型教学结构的设计提供理想的教学环境;三是探讨了“学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关系,提出二者由截然分开开始走向相互融合和趋向统一,从而形成了以建构主义课程观为基础的“学生本位课程”。 在教学论和教学改革研究方面,学者们对教学论体系在新的教改和课改形势下所遭遇的冲击和挑战及未来走向,教学转型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系,课堂教学价值观、过程观等内容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探讨。 提出教学论从传统向现代的发展走向是建立开放的现代教学论体系,实现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论研究模式的转换,加强网络时代的教和学的研究的观点。 (3)教育平等和教育公平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社会对于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越来越高,人们对教育平等和教育公平问题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具体包括从教育政策的公平性和公平机制到义务教育领域的均衡发展再到高等教育的公平性问题的研究。 从教育政策的层面探讨教育平等和公平问题,是一个新的视角。 追求教育平等和教育公平是当代我国教育政策基本的价值选择。 (4)“教育产业化”、“教育市场化”研究在观念层面,指出教育的事业性抑或产业性,并不是教育的固有属性,而是对教育活动在某一历史阶段运行特征的规定,取决于人们对它是作为事业来运行有利还是作为产业来运行有利的主观判断。 在制度层面,认为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和加入WTO的过程中,我国公办高等学校作为第一部门组织在政府体制中运作的社会经济基础已经丧失。 解决公办学校存在的问题,需要的不是修修补补的改良,而是深刻的转型,比较可行的方向选择是转向第三部门领域。 在体制层面,关于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则运用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提出未来的改革将是政府主导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过程。 在高等教育的拨款机制方面,提出要建立真正意义上的产出型拨款机制的观点。 3.教育研究方法演进的主要趋势在当代教育研究中,直观性的程度降低,抽象化的程度提高,高度发展了逻辑思维方法。 在20世纪初,教育研究主要关心的是搜集有关的描述性资料、编制测验工具,强调经验在检验理论中的作用。 多种教育理论流派的形成导致教育研究方法的统一性和多元性,教育规律的复杂性要求研究方法的多样性。 当代科技革命所带来的自然科学方法的发展,大量新学科的形成,随之而产生的新方法将再次冲击教育研究。 教育研究方法的多元化有助于更好的把握教育现象及其发展过程。 补充:研究方法的新进展(1)研究者的问题意识增强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部分研究者对真假问题的判断标准进行了探讨,反对过去乃至现在依然存在于教育研究领域中“假问题”的出现。 二是问题研究已成为重要的教育研究范式。 如教育创新问题、教育与交往问题、教师培训问题、教育公平问题、义务教育经费问题、高等教育大众化问题等等,这些都是教育理论建设或教育实践中确确实实存在的“真问题”。 三是研究主体问题意识的增强进一步体现为政策意识的增强。 研究者力求通过参与教育政策的制定来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2)研究视角的多元化多元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一个突出特征。 教育研究也遵循了这个学科发展的一般规律,研究者的研究视野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特征,他们从多角度、多学科出发来研究教育问题,使教育研究内容更加丰富、视野更加开阔,理论论证更加全面、有力。 (3)具体研究方法有新的发展教育研究工作者在过去较长的一段时期里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比较单一,文献法、历史法、测验法等类似方法常被人们所采用,但这并不意味着研究者在研究方法上没有发展。 实验法与调查法、用个案法进行案例分析、行动研究法、质的研究方法为广大教育研究者所采用。 综观世界教育科学研究,正在显现基础学科与边缘学科融合、多学科领域相互交叉、注重实证分析和应用成效、积极影响决策等态势。 因此,当前我们特别需要全面总结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努力提高教育科研的理论性、科学性和实践性,不断为教育科学创新开掘不竭的源泉。 我们要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胸怀,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教育科学成果,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为我国教育科学提供营养,扩大视野。 我们要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育目标的实现途径,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战略,剖析阻碍教育事业持续均衡发展的体制性因素,探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制度相适应的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和投资体制的新特点,研究课程教材、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乃至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尤其是力争在符合国情的教育信息化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为缩小不同区域、群体之间教育水平的差距,加快教育现代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类型1.以研究过程的阶段为标准的方法分类设计阶段的方法:确定课题的方法、查阅文献的方法、研究设计的方法;实施阶段的方法:形成事实的方法、形成理论的方法。 总结评价阶段的方法:撰写报告的方法、成果评定的方法。 2.以问题性质为标准的分类理论方法(归纳、演绎、类比;分类、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等):理论研究是对复杂的教育问题的性质和相互关系,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和综合,抽象和概括,以发现其内在规律或一般性结论。 实证方法(观察、问卷、访谈、测量等);实验研究方法(真实验-是一种对所有可能影响实验效果的因素都作了控制的实验;准实验-是一种接近实验法而又不十分合格的实验,从该方法与要达到的目的看,它接近实验法,即揭示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但从控制要求上看,又不足以称为实验法,因为控制过程无法做到十分严格,教育实验大都只能是准实验;前实验-是一种不够规范的实验,实验前没有清晰的假设,尤其是没有转化为可验证的命题,对实验环境的控制不够严格,干扰实验结果的因素很多,因此这种实验结论具有或然性):实验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根据一定的假设,在教育活动中创造能验证实验假设的系统和环境,主动控制研究对象,排除无关因素的干扰。 历史研究方法(文献法、内容分析法等)。 历史研究涉及对过去发生事件的了解和解释。 它的目的在于通过对以往事件的原因、结果或趋向的研究,帮助解释目前事件和预测未来事件。 3.其他分类教育价值研究与教育事实研究:在以往的教育价值论研究中,常常以哲学价值论的研究框架为教育价值论研究的基本构架,作无所不包的泛价值论研究基本构架,作无所不包的泛价值论研究。 这样的教育价值研究是不符合教育领域中价值存在及其本质的实际的。 教育价值研究的核心应当在兼顾一般价值研究视野的同时,将研究重点调整到对教育价值取向的研究上来。 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是根据它们各自不同的目标或目的来区分的。 基础研究的基本目的在于发展和完善理论,通过研究,寻找新的事实,阐明新的理论或重新评价原有理论,它回答的是“为什么”的问题,与建立教育科学的一般原理有关;应用研究旨在应用或检验理论,评价理论在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它的目的是解决当下的、实际的问题,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四)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原则1.客观性原则:是指教育科学研究必须采取严格的客观态度,实事求是,全面系统地占有材料,忠实地反映客观事实,最大限度地保证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准确性。 这是进行教育科研必须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 2.创新性原则:要在原有认识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创造。 这主要体现在对前人没有研究或研究得较少以及对前人已有研究但从深化或相悖的方向来展开的研究上。 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既要重视理论的指导,又要重视实践,将理论与实践辩证统一起来,密切联系教育教学实际,使一切科学研究的结论都建立在广泛的严格的科学实验基础之上。 4.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原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分别反映客观事物的质与量的关系。 针对教育的特点来运用定量的研究方法,重要的在于要发现潜在的量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描述有关对象数量关系及规律的相应的数学方法。 5.伦理原则补充:1.按适用范围的概括程度分:第一层次是具体的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第二层次是适用于各门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如归纳法、演绎法等;第三层次是关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即唯物论和辩证法。 2.按研究的目的、功能和作用分类: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研究(主要目的在于发展用于学校的有效的策略,回答的问题是“如何改进”)、评价研究(通过搜集和分析资料数据,对一定教育目标和教育活动的相关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回答的问题是“怎么样”)、预测研究(主要目的在于分析事物未来发展的前景和趋势,回答“将会怎样”的问题)3.按研究方法分类:历史研究、描述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以及测验等手段搜集资料以验证假设或回答有关现实研究的问题)、相关与比较研究(对两个或更多数量的变量间是否存在相关以及相关程度进行判定,研究目的在于建立相关或用于预测)、实验研究、理论研究、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等(五)、教育研究方法的一般过程1.选题与设计阶段选择课题一、教育问题与课题“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问题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 ”科学研究从问题开始。 首先要能创造性地发现问题,提出科学问题。 一般来说,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成为科研课题。 科研课题的确立过程一般首先要明确科研任务要达到的目标,然后提出科研问题,对问题进行分解、分析,使问题不过于笼统,不过于超前,使其范围确定、含义确定,问题具体明确,在当前的条件下能够实施研究。 切忌大而空、虚而玄、泛而散。 判断问题是否值得研究的标准(选题的基本要求):1.问题提出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 问题的现实性,集中表现为选定的问题要有针对性,指导思想及目的明确,理论根据充实、合理。 选题的科学性表现在选题的时间基础和理论基础上。 2.问题本身要新颖、有研究价值(问题是不是尚未解决)。 选定的问题应是前人未曾解决或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通过研究应有所创新,有新意和时代感。 为此,要把研究课题的选择放在总结和发展以往实践成果和理论思想的基础上,否则,任何新发展、新突破都是不可能的。 选定的问题应该对本学科领域有好的内部价值(即理论上要有新突破,实践上要对教育工作有重要指导作用),同时还应该对其他相关领域有高的外部价值。 3.问题研究要有可行性(问题是不是具有普遍意义)。 可行性指问题是能被研究的,存在这被解决的可能性。 可行性包括以下三方面:(1)客观条件。 除必要的资料、设备、时间、经费、技术、人力、理论准备外,还有科学上的可能性。 (2)主观条件。 指研究者本人原有知识、能力、基础、经验、专长,所掌握的有关这个课题的材料以及对此课题的兴趣。 (3)时机问题。 选题必须抓住关键性时期,什么时候提出该研究课题要看有关理论、研究工具及条件的发展成熟程度。 4.问题表述必须具体明确(问题的范围、研究的任务是否明确集中)。 选定的问题一定要具体化,界限要清,范围宜小,不能太笼统。 问题是否具体、适度,往往影响研究全局的成败。 二、课题的来源1.社会变革与发展对教育研究提出的问题(从教育教学面临的突出问题中提出课题)2.学科理论的深化、拓展或转型中产生的问题(从教育教学的疑点或困惑中提出课题)3.研究者个人在教育实践中观察与思考产生的问题。 4.从成功的教育经验中提出课题,从报刊杂志和他人研究成果中提出课题。 三、选择课题的原则1.价值性原则 2.可行性原则 3.创新性原则 4.优势性原则 四、选题的策略1.循序渐进的策略 2.边缘搜索策略 3.联想移植的策略 4.厚积薄发的策略五、课题研究的设计1.选择研究对象总体,即研究对象的全体。 凡是在某一相同性质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集体,当它成为统计研究对象时,就叫总体。 总体是一定时空范围内研究对象的全部总和。 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对总体有一定代表性的一部分个体,也称为样组。 它使能够代表总体的一定数量的基本观测单位。 样本中所包含的个体数量称为样本容量。 取样,是遵循一定的规则,从一个总体中抽取有代表性的一定数量的个体进行研究的过程。 目的在于,用一个样本去得到关于这个总体的信息及一般性结论,从样本的特征推断总体,从而对相应的研究作出结论。 2.确定研究方法 (1)根据研究课题的目的和要求选择研究方法(2)注意各种方法的独立性及相互联系3.制定研究计划 研究计划是在进行研究基础上对整个研究过程的全面规划,对研究的各项主要工作进行安排。 研究计划应回答的问题是:研究的目的、意义是什么;如何安排每一阶段的工作任务;用什么样的方法研究;如何搜集所需的资料;研究成果的形式以及如何对研究成果进行评价鉴定;研究人员的组织与分工及所需的研究经费等。 完整的研究计划的主要包括:研究题目;对研究课题及意义的简要说明;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预计突破哪些难题;课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工作方案和进度计划;研究课题已具备的工作基础和有关条件;研究成果的预计价值及使用范围;经费概算以及需购置的仪器设备。 六、课题论证的基础内容1.课题选题的价值2.对同类研究和相关研究状况把握的准确性与全面性。 3.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及内容框架的科学性。 4.课题研究步骤、方法及手段的合理性。 5.课题研究基本条件上的可行性。 课题论正是为了避免选题的盲目性,它依据详实的资料,并以齐全的参考文献和精细的分析来对选定问题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 通过课题论证,也可以进一步完善课题方案,创设落实的条件。 课题的论证主要回答以下问题:①研究问题的性质和类型;②本课题研究的迫切性和针对性;③本课题领域以往的研究水平和发展动向;④本课题的理论、事实依据及限制,研究的可能性,研究的基本条件(包括人员结构、任务分配、物资设备及经费预算等),能否取得实质性进展;⑤课题研究策略、步骤及成果形式的妥当性。 词汇翻译: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教育研究方法 research methods in education、应用研究 applied research、基础研究 basic research、定性研究 qualitative research、定量研究 quantative research、研究问题的确定 identification of a research problem、常量 constants、变量 variables、自变量 independent variables、因变量 dependent variables、操作性定义 operational definition、假设 hypotheses、问题的陈述 the statement of problem;查阅文献文献检索是教育科研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它贯穿于研究的全过程。 一、教育文献的含义及其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 1.教育文献的基本概念教育文献:记载教育科学的情报信息和知识的载体。 教育文献的数量和质量,是判断一国或一地教育科学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2.教育文献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1)选定研究课题、确定研究方向。 全面正确地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情况;(2)为教育科学提供科学的论证依据和研究方法;(3)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益。 二、教育文献的种类及主要分布1.教育文献的三种等级一次文献:包括专著、论文、调查报告、档案材料等以作者本人的实践为依据而创作的原始文献,是直接记录事件经过、研究成果、新知识、新技术的文献,具有创造性,有很高的直接参考和借鉴使用价值。 二次文献:是对原始文献加工整理,使之系统、条理化的检索性文献,一般包括题录、书目、索引、提要和文摘等。 二次文献具有报告性、汇编性和简明性,是对一次文献的认识,是检索工具的主要组成部分。 三次文献:是在利用二次文献基础上对某一范围内的一次文献进行广泛的深入的分析研究之后综合浓缩而成的参考性文献,包括动态综述、专题述评、数据手册、进展报告、年度百科大全以及专题研究报告等。 2.教育文献的主要分布:(1)书籍:包括名著要籍、教育专著、教科书、资料性工具书及科普通俗读物,它是教育科学文献中品种最多、数量最大、历史最长的一种情报源。 (2)报刊:报纸和期刊均属于连续出版物。 报纸是以刊登新闻和评论为主的定期连续出版物。 期刊,是定期或不定期的连续出版物,有周刊、月刊、双月刊、季刊等。 (3)教育档案类:是人类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并且具有保存价值的原始文献资料。 教育档案类包括教育年鉴、教育法令集、教育统计、教育调查报告、学术会议文件、资料汇编、名录等。 (4)专家询问:是通过个人交往接触的非正式渠道搜集资料,研究者与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研究人员、学者进行交谈,交流讨论学术问题。 (5)电子信息检索系统。 三、教育文献检索的基本过程及主要方法1.教育文献检索的基本过程分析和准备阶段;搜索阶段;加工阶段2.教育文献检索的主要方法顺查法:按时间范围,按事件发生、发展时序,由远及近,由旧到新的顺序查找。 逆查法:与顺查法相反,按由近及远,由新到旧的顺序查找。 引文查找法:以已掌握的文献中所列的引用文献、附录中的参考文献作为线索,查找有关主题的文献。 综合查找法:将各种方法结合使用,以达到检索目的。 正确的检索资料方法要达到四点要求:准,高的查准率;全,高的查全率;深,占有资料的多样性及内容的专深;快,要迅速。 3. 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文献检索中的应用运用计算机检索文献的主要途径:光盘检索与在线检索一般方法:确定检索的问题和范围;选择数据库;选择并联合主字码;从资料库中查找参考资料的数目;如果需要,扩大查找范围。

《组织行为学》课程论文

经典回顾:组织行为学(罗宾斯)我们已经表明了人际技能的重要性。 但是,无论是这本书,还是本书所涉及到的其他学科,都没有用人际技能这个概念,广泛地用来描述这个学科的术语是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以便应用这些知识来改善组织的有效性。 组织行为是一个具有大量普通知识的独立的技能领域。 它研究什么呢?它研究组织中行为的决定因素:个体、群体和结构。 另外,组织行为学把研究个体、群体和结构对行为的影响所获得的知识用到实际中,使组织的运作更有效。 总之,组织行为学关心人们在组织中做什么,这种行为如何影响组织的绩效。 因为组织行为学特别关注与就业有关的情境,所以毫不奇怪,你将会发现这一领域强调的是与工作岗位、缺勤、员工流动、生产率、绩效和管理有关的行为。 人们对于构成组织行为学主题领域的成分或题目的看法越来越趋于一致。 虽然还有孰轻孰重的大量争论,但人们对于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核心题目基本上达成了共识,这些题目包括激励、领导行为和权威、人际沟通、群体结构与过程、学习、态度形成与知觉、变革过程、冲突、工作设计、工作压力。 一、个体行为的基础传记特点。 对管理者来说传记特点非常易于得到。 大部分情况下,每个人的人事档案中都有这些资料。 在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得到的最重要的结论是:年龄似乎与生产率不存在关系;员工年龄越大,任职时间越长,则流动的可能性越低;已婚员工相比未婚员工缺勤率更低,流动率更低,对工作的满意度更高。 能力。 能力通过能力--工作的适应性直接影响到员工绩效水平和满意度水平。 如果管理者希望在二者之间进行合理匹配,该如何来做呢?第一,有效的选拔程序能提高这种适应性。 工作分析可以提供两方面的信息:该工作目前在做些什么以及个体需要具备什么能力以充分完成工作。 然后,通过测验、面试和评估方式了解申请者在所需能力方面的水平如何。 第二,组织中在职者的晋升和调职决策应该反映出候选人的能力。 应与新员工一样,评估任职者在具体工作中应具备什么关键能力,并将这些要求与组织中的人力资源相匹配。 第三,通过对工作进行微小调整使其与在职者的能力更为匹配而改善这种适应性。 这种调节常常是在对工作的基本活动方面不造成明显影响的条件下进行的改变,以更好地适应在职者的工作潜力。 这方面的例子有:在员工群体中,改变所使用的设备、重新安排任务等。 这种方法可以用于新员工中,也可应用于现任的在职者中。 对于后者,还可以采取培训方式,使其在时间和条件变化时,依然有足够充分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 人格。 对人格文献的考察为有效的工作绩效提供了总体的指导方针,以此为根据可以提高聘用、调职和晋升决策的有效性。 由于一个人的人格特点限制了他的行为,它为我们提供了预测行为的框架。 比如,在社会情境中,害羞、内向、不自然的个体可能不适于做推销人员;一个具有服从、循规蹈矩人格特点的人可能在广告策划方面不会有太大的作为。 仅仅靠人格特点一个方面能够预测各行各业的高成就者吗?显然不能。 但是,了解个体的人格特征确实能帮助我们减少不匹配性,从而保证员工的流动率降低和工作满意度提高。 我们已经知道某些人格特质与工作的成功有高度的相关。 对这些特质进行测验,并在选拔过程中利用这些数据将会使工作更为有效。 一个接受规则、遵从权威、依赖性得分高而经验的开放性得分低的个体可能更适合从事的工作是:高结构化的装配线工作,医院的保卫人员或大型公共机构的行政官员;而不适合于做研究人员或从事需要创造性的工作。 学习。 根据定义,任何行为中可观察到的变化都是学习已经发生的初步证据。 在这里,我们希望确定的是,学习概念对解释和预测行为方面提供了什么见解。 积极强化是行为改变的有力工具。 通过对与工作绩效相关的行为进行肯定和奖励,管理层可以提高这种行为重复出现的概率。 在学习方面的有关研究还表明,强化比惩罚更有效。 对行为进行惩罚常常倾向于只能获得暂时的抑制效果而不能发生长期的转变,而且受惩罚的对象也容易对惩罚实施者产生反感。 尽管惩罚比消极强化更迅速地消除了不良行为,但其效果常常只是暂时的,而后还会产生不良的副作用,如士气低落、高缺勤率和高流动率。 因此,我们建议管理者使用强化而不是惩罚。 最后,管理者应知道员工把他视为榜样。 如果自己经常上班迟到,要用两小时吃午饭,将公司的办公用品挪为私用,则员工必定会接收到这些信息,并相应模仿他的行为。 二、群体行为基础群体绩效。 要预测群体绩效,必须认识到,任何一个工作群体都是更大的组织的一部分,组织战略、权力结构、招聘程序、奖酬体系等因素都会对群体运作提供某种有利或不利的气氛。 例如,如果一个组织中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之间互不信任,组织中的群例又可能会形成一些限制员工努力和产出的规范。 因此,管理人员不应孤立地看待一个群体,而应该看到群体的外部环境给群体以多少支持和鼓励。 显然,一个处于成长型组织之中,外部资源丰富,受到高层管理人员支持的群体,容易提高生产率。 同样,如果一个群体的成员具备完成群体任务所需要的技能和有助于群体共事的个性特点,这个群体就容易提高生产率。 有几个结构性因素与群体绩效相关,最主要的有:角色知觉、群体规范、地位不平等、群体规模、群体人口统计方面的构成、群体任务和群体凝聚力。 角色知觉和员工绩效评估之间存在积极关系。 在对待雇员工作的态度上,员工和上司之间的一致程度,影响着上司对员工的评价。 如果群体规范支持提高产出,管理者就可以期望员工个人的绩效远大于群体规范是限制产出的群体。 同样,在群体中,什么样的缺勤率可以接受,也由群体规范决定。 地位不平等,会使群体成员产生挫折感,对群体生产率和员工留在组织之中的愿望有不利影响。 对于那些对平等比较敏感的个体,不平等很容易导致其动机降低,并寻求可能带来公平的其他途径(比如另找一份工作)。 群体规模对群体绩效的影响取决于群体任务的类型。 大型群体对于发现事实之类的活动更有效,而小型群体对于采取行动类的任务更有效。 我们对社会惰化现象的认识表明,如果管理人员使用大型群体,应提供衡量群体成员个人绩效水平的手段。 我们发现,群体人口统计方面的构成,是决定个体流动的关键因素。 更具体些说,如果群体成员的年龄相近,或进人工作群体的时间相近,他们辞职的可能性就小一些。 影响群体互动过程与群体绩效之间关系的权变因素是群体任务。 群体任务越复杂,依赖性越强,群体互动过程越容易导致群体绩效的降低。 群体凝聚力对群体生产率有重要影响。 这种影响取决于群体的绩效规范。 员工满意度。 与角色知觉和绩效的关系相似,如果上司和员工对员工工作的认识一致,员工的满意度就比较高。 同样,角色冲突与工作压力和工作不满意有联系。 大多数人喜欢和地位等级与自己相同或高于自己的人沟通。 这样,我们可以预测,如果员工的工作能够使他们减少和地位比他们低的人交流的机会,他们的满意度会提高。 群体规模和满意的关系我们凭直觉就可以想像得出:群体规模越大,群体成员满意度越低。 群体规模越大,群体成员参与和互动的机会就越少。 同时,群体成员越多,群体内部就越容易发生纠纷和冲突,并形成小集团。 所有这些都会使群体成为一个令人不愉快的地方。 三、组织结构的基础组织的内部结构可以解释和预测员工的行为。 也就是说,除了个体和群体因素之外,员工所属组织的结构关系对员工的态度和行为具有重要影响。 认为组织结构对员工行为和态度具有影响的根据是什么?很明显,组织结构有助于减少不确定性,明确工作内容,澄清员工所关心的问题,解决他们提出的我应该做什么?怎样做?我向谁汇报工作?如果我有问题,去找谁来帮我?这类问题,这就对员工的态度产生了影响,并激励他们提高工作绩效。 当然,组织结构在某种程度上也限制着员工的所作所作为。 例如,如果组织的正规化、专门化程度很高,命令链很牢固,授权程度较低,控制跨度较窄,员工的自主性就较小,这种组织控制严格,员工行为的变化范围很小;相反,如果组织的专门化、正规化程度较低,控制跨度较宽,能给员工提供较大的活动自由,员工的活动内容相对也就丰富得多。 策略、规模、技术、环境决定着组织的结构类型。 为简洁起见,我们可把组织结构设计分为两种:机械模型和有机模型。 组织结构对员工工作绩效和满意度的影响与员工的个人喜好有关,受个体差异的调节,如下图所示。 最后一点,管理人员应该了解,像工作专门化、控制跨度、正规化、集权化的结构变量,是组织研究者能够测量的客观变量。 我们在本章所提供的研究发现和结论实际上是这些研究者们工作的直接结果。 但是,员工们往往不能客观地来测量这些结构特征。 他们以一种不太科学的方式来看待自己周围的一切,然后形成他们自己隐含的组织结构模式。 为得到在公司中工作的机会,自己必须接受多少人的面试?自己那个工作部分一共有多少人?公司有政策手册吗?如果有,每个人都容易得到一份吗?公司员工都严格按照手册要求办事吗?公司及其管理人员在新闻媒介中的形象如何?员工对于这些管理所得到的答案,结合他们自己的经历及同事的看法,会形成员工对组织结构的主观印象。 当然,这种印象可能与组织的客观结构格格不人。 员工们对组织结构的隐含模式十分重要。 人们行为反应的基础是他们的主观认识而不是客观现实。 例如,有关研究证明,许多结构性变量和与之直接相关的绩效水平、工作满意度的关系并不一致,我们认为导致这种现象的部分原因是个体差异。 但另一种导致这些不一致发现的原因可能是对客观特征的多样化的认识,或者说对同一客观事物,不同的人看法不一样。 研究者通常关注组织结构的实际水平,但如果人们对同一要素的解释不同,结果就会大相径庭。 因此,最根本的是要了解员工是如何认识他们的组织结构的。 对于有效预测员工行为而言,这比组织结构的客观特征本身更有助于预测员工的行为。 (点评)斯蒂芬·P·罗宾斯是美国著名的管理学教授,组织行为学的权威,他在亚里桑纳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曾就职于壳牌石油公司和雷诺金属公司。 他先后在布拉斯加大学、协和大学、巴尔的摩大学、南伊利诺伊大学、圣迭戈大学任教。 他的研究兴趣集中在组织中的冲突、权威、政治以及有效人际关系技能的开发方面。 他的有关论文发表在《商界视野》、《国际管理》。 《管理评论》以及《管理教育》等杂志上。 近年来,罗宾斯博士把大量的时间用在撰写管理教科书上。 他的著作包括:《管理学》(第五版)、《管理学基础》、《组织行为学精要》(第四版)、《人际技能培训》(第二版)、《组织理部(第三版)、《今天的管理》等。 这些书被美国许多大学用作管理教科书,还被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几百所大学用作教材。 《组织行为学》是罗宾斯的代表作,这本书首次发行于1979年,至今已再版七次。 除了在美国众多大学被作为教科书外,还在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香港、马来西亚、菲律宾、韩国、墨西哥、荷兰、斯堪的纳维亚拥有大量的读者。 它是一本全球通用的教科书,是一本才华横溢的学者撰写的充满睿智的教科书。 本书之所以受到如此广泛的重视和欢迎,是因为它具有鲜明的特色:第一,体例独特。 全书分五篇18章,分别从个体行为。 群体行为、组织发展的角度论述了组织管理中人的行为问题。 每章均有要点、学习目标、复习题和讨论题。 尤其新颖的是在每章的末尾,作者设计了自我认识练习、与他人共同练习用于读者自我评价;根据每章所讨论的主题,独具匠心地设计了辩论题,包括正方和反方,让读者在争论中自己总结答案;每章的开头,都用范例引入,激发你的阅读兴趣;在正文中,作者设计了两个专栏新闻中的组织行为学和从概念到技能,帮助读者领会和消化教材的内容。 第二,观点新颖。 本书从大量研究数据中归纳出许多新颖的观点。 如关于整体冲突的观点,传统的看法是冲突不利于组织的运作,而本书作者却认为一定程度的冲突有利于改善组织的运作绩效。 第三,文献丰富。 本书引用了大量第一手的参考文献,据不完全统计,从各种学术刊物和报刊上引用文献上万篇。 其中既有纯粹的学术研究报告,也有大众传媒的新闻报道和流行故事。 第四,语言流畅。 本书语言生动活泼,不像是传统的教科书,而是用对话的口气来书写,读起来轻松愉快,有时你甚至可能觉得在与作者对话。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eji312/1465.html
从筑梦之地到圆梦之城 武汉构建全新双创生态体系
AI学习搭子 这个 真香 B站AI课几秒出总结 划词就给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