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珊珊
让行动转变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好处,带来改变当下、塑造未来的精神满足,生态保护的内在动力就会越来越强
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新期待
今年夏天,上海宝山区吴淞街道的居民崔阿姨,不再为废品分类投放而烦恼了。以前,必须在指定时间内投放,错过了只能暂时放在家中,不方便也不卫生。小区废品箱房实施智能化改造后,每个时段都能投放,每当有居民拎着分类好的废品袋前来投放,对应的门就会自动打开,十分方便。使用体验更好,居民参与积极性也进一步提高。
在上海,废品分类这个“新时尚”已经成了“新日常”。目前,97%的市民会自觉履行生活废品分类义务,全市居住小区废品分类达标率从《上海市生活废品管理条例》施行前的15%提高到了95%。
废品分类看似只是改变传统的处理办法,背后却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推进小区加装洗手池、自动除臭机、感应门,优化使用体验;开发回收小程序,畅通回收物再利用渠道;推行绿色账户,以积分兑换礼品调动市民积极性……上海打出一套有机衔接、互相配合的制度“组合拳”,形成精细化治理,让群众持续受益,方有今日之成效。
行之有效的制度建设,让治理触角延伸到每一个环节,可以在治理过程中迅速形成正反馈。“湖是碧玉杯”的太湖昔日美景重现,流经浙江、安徽的新安江串起“共富风景线”,与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保护补偿制度、生态文明目标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等的积极作用密不可分。实践证明,强化制度建设,理顺工作机制,增强社会信心,生态保护就能获得持久动力。
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当下,以精细化治理不断改善社会预期,除了完善制度,也要强化科技赋能。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往往能实现“1+1>2”的治理效果。建筑施工扬尘多、噪声大,群众反映强烈,但难以固定证据。广东深圳坪山区利用远程视频监控,配合声学相机、开发AI视频算法,对施工现场关键环节进行实时监测、抓拍,发现问题可以实时“远程喊停”、迅速督办。同时,把电子数据作为证据运用于行政处罚案件,提升了执法效能和监管震慑力。推动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两个轮子一起转,加快解决群众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群众在绿色发展中将会有更多获得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保护水平,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小程序识别,以完成“光盘行动”的积分兑换礼品捐赠给公益项目,体会律己与助人的双重快乐;输入起止点,一键算出乘坐公共交通比开私家车节省的“碳排放”,直观感受个人选择对于减缓全球变暖的意义……让行动转变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好处,带来改变当下、塑造未来的精神满足,生态保护的内在动力就会越来越强,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社会氛围也会越来越浓厚。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今天的中国,生态环境改善有目共睹,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在新的起点上,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新期待,定能汇聚起建设美丽中国的强大合力,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蓝图加快成为现实。
《 人民日报 》( 2024年09月05日 09 版)
物价上涨引发的一些问题.
物价上涨 表示商品不够.... 人民币升值表示人民币汇率大了...就这样而已...但是不象你这么认为的经济学没这么想当然 ...有些东西不一定正确.. 你去学下宏观经济学...就能明白了这里我不说了说了会很多这些问题本来就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大问题涉及很广...首先你要理解宏观经济学里面什么是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定义通货膨胀一般指因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的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现象。 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通货膨胀在现代经济学中意指整体物价水平上升。 一般性通货膨胀为货币之市值或购买力下降,而货币贬值为两经济体间之币值相对性降低。 前者用于形容全国性的币值,而后者用于形容国际市场上的附加价值。 两者之相关性为经济学上的争议之一。 纸币流通规律表明,纸币发行量不能超过它象征地代表的金银货币量,一旦超过了这个量,纸币就要贬值,物价就要上涨,从而出现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只有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才会出现,在金银货币流通的条件下不会出现此种现象。 因为金银货币本身具有价值,作为贮藏手段的职能,可以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使它同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相适应。 而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因为纸币本身不具有价值,它只是代表金银货币的符号,不能作为贮藏手段,因此,纸币的发行量如果超过了商品流通所需要的数量,就会贬值。 例如: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银货币量不变,而纸币发行量超过了金银货币量的一倍,单位纸币就只能代表单位金银货币价值量的1/2,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用纸币来计量物价,物价就上涨了一倍,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货币贬值。 此时,流通中的纸币量比流通中所需要的金银货币量增加了一倍,这就是通货膨胀。 在宏观经济学中,通货膨胀主要是指价格和工资的普遍上涨。 通货膨胀之反义为通货紧缩。 无通货膨胀或极低度通货膨胀称之为稳定性物价。 (在若干场合中,通货膨胀一词意为提高货币供给,此举有时会造成物价上涨。 若干(奥地利学派)学者依旧使用通货膨胀一词形容此种情况,而非物价上涨本身。 因之,若干观察家将美国1920年代的情况称之为“通货膨胀”,即使当时的物价完全没有上涨。 以下所述,除非特别指明,否则“通货膨胀”一词意指一般性的物价上涨。 )通货膨胀——起因不同学派对通货膨胀的起因有不同的学说。 1.【货币主义的解释】对于通货膨胀最广为人知也最直接的理论是:通货膨胀导因于货币供给率高于经济规模增长。 此说主张以比较gdp平减指数与货币供给增长来作测量,并由中央银行设定利率来维持货币数量。 此观点不同于下述之奥地利学派者在于其着重于货币之数量而非实质。 在货币主义架构下,货币的聚集是重点所在。 货币数量理论,简单的说,就是经济体所耗货币总量取决于现存货币总量。 下列公式创自此说:p 为一般消费品物价水平,dc为消费品总需求量,而sc消费品总供给量。 公式背后的观念是:在消费品总供应量对消费品总需求量相对下降,或消费品总需求量对消费品总供应量相对上升时,一般消费品物价会随之提高。 基于总开销主要基于现存货币总量的观点,经济学者们以货币总量计算消费品总需求量。 于是乎,他们断定总开销与消费品总需求量随著货币总量提高。 于是相信货币数量理论的学者们同样也相信物价上涨的唯一原因就是经济成长(表示消费品总供给量正提高),以及央行因之以货币政策提高现存货币总量。 以此观点来说,通货膨胀的最根本原因是货币供给量多于需求量,于是“通货膨胀是一定会到处发生的货币现象”,弗里德曼如是说。 意指通货膨胀的控制有赖于货币上与财政上的限制。 政府不可令借支过于容易,其自身亦不可超额贷款。 此观点着重于中央政府预算赤字与利率,以及经济生产力,也就是由生产成本(总供应)所推动的通货膨胀( cost - pull inflation )。 2.【新凯恩斯主义的解释】(neo-keynesian) 依新凯恩斯主义,通货膨胀有三种主要的形式,为robert j. gordon所说的“三角模型”的一部分:·需求拉动通胀 ——通货膨胀发生于因gdp所产生的高需求与低失业,又称菲利普斯曲线型通货膨胀。 ·成本推动通胀 ——今称“供给震荡型通货膨胀”(supply shock inflation),发生于油价突然提高时。 ·固有型通货膨胀(built-in inflation)—— 因合理预期所引起,通常与物价/薪资螺旋(price/wage spiral)有关。 工人希望持续提高薪资,其费用传递至产品成本与价格,形成恶性循环。 固有型通货膨胀反应已发生的事件,被视为残留型通货膨胀,又称“惯性通货膨胀”,甚至是“结构性通货膨胀”。 这三型的通货膨胀可随时合并解释现行的通货膨胀率。 然而,大多时前两种型态的通货膨胀(及其实际的通货膨胀率)会影响固有型通货膨胀的大小:持续性的高(或低)通货膨胀带动提高(或降低)固有型通货膨胀。 三角模型中有两项基本元素:沿著菲利普斯曲线移动,如低失业率刺激升高通货膨胀;以及转移其曲线,如通货膨胀升高或降低对失业率的影响。 3.【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说】(phillips curve)(或称需求面):需求带动理论主要集中于货币供给:通货膨胀可由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与经济供应力(其潜在输出)相关。 这点在政府(可能于对外战争或内战期间)印行超额的货币引起金融危机时特别鲜明,有时会导致恶性通货膨胀使得物价飞涨(或达每月上涨一倍的程度)。 货币供给在程度温和的通货膨胀中也扮演主要角色,但其重要性有争议。 货币主义经济学家相信其具强力连结;相反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者强调总体需求在其中的角色,而货币供给仅只是总体需求的决定性因素。 凯恩斯主义解释法的基本观念为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称之为菲利普斯曲线模型。 此模型在物价稳定度与失业率之间权衡(trade off);故为将失业率降至最低,可允许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 菲利普斯曲线模型极佳的描述出美国在1960年代的经历,但不足以诠释其于1970年所遭遇到的通货膨胀升高与经济停滞结合。 现今菲利普斯曲线用以关联薪资总额增长与一般性通货膨胀的关系而非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 ·菲利普斯曲线之位移因为供给震荡与通货膨胀已成为经济活动的固定因素,当代整体经济使用‘位移’过的菲利普斯曲线(以及物价稳定度与失业率之间的取舍平衡)来描述通货膨胀。 供给震荡意指1970年的油价震荡,而固有型的通货膨胀意指物价/薪资循环与通货膨胀预期,表示在正常经济情况下容忍通货膨胀。 因此,菲利普斯曲线仅代表三角模式中的需求拉动通胀。 另一个凯恩斯主义的观点为潜在产出(有时称为国内生产总值)——也就是达到最高生产力的状况下经济体之gdp水准——为习惯性且固有的限制。 此种输出标准对应于nairu——固有失业率、自然失业率或全职性的失业率。 在如此架构下,固有型通货膨胀率为内因性地取决于经济体内的劳动量:gdp超出其潜在水准(且失业率低于nairu)时。 该理论指出,在其他条件相等时,通货膨胀随著供应者提高价格而加剧,且固有型通货膨胀会更恶化。 进一步将导致菲利普斯曲线朝著高通胀与高失业摆向滞胀。 这种加速型通货膨胀曾见于1960年代的美国,当时越战的开销(由小额加税抵消)在数年间将失业率压低在百分之四以下。 gdp低于其潜在水准(且失业率高于nairu),而其他条件相等时,通货膨胀随著供应者企图降价,让市场消化超额数量,并低估固有型通货膨胀而减低;即阻止通货膨胀。 将导致菲利普斯曲线朝著低通胀与低失业摆向期望的方向。 阻止通货膨胀曾见于1980年代的美国,当时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的抗通胀措施带来数年的高失业率,其中两年曾高达百分之十。 gdp相等于其潜在水准(且失业率也等于nairu)时,只要没有供给震荡,通货膨胀率即不变。 长期说来,大多数的新凯恩斯总体经济学者视菲利普斯曲线为垂直。 也就是说,若通货膨胀率高到可以压过失业率的情况下,失业率为其前提,且等相于nairu。 然而,以该理论作为政策制订的标的存在缺陷。 潜在产出(以及nairu)的数量通常为未知,且会随时间改变。 另外,通货膨胀率的发生并不对称,上升的速度较下降为快;更糟的是还趋向随政策而变。 例如说,在撒切尔首相主政时期,失业者发觉自己处于结构性失业,也就是无法在不列颠经济体内找到适才适所的就业机会,当时英国的高失业率可能提高了nairu(且潜力降低)。 在一经济体避免跨越高通货膨胀的门坎时,结构性失业率的提高暗示着只有小量的人力可在nairu中找到就业机会。 若假定nairu与潜在产出两者皆具独特性且迅速达成,则绝大多数的非凯恩斯主义的通货膨胀理论可理解为包含于新凯恩斯主义的观点中。 当供给面固定时,通货膨胀取决于总体需求(aggregate demand)。 固定供给面也暗示著公私机构的开销定然相互冲突。 故政府的赤字开支会对私营机构产生排挤效果,而对就业水准并无影响。 也就是说,资金供给与金融政策为唯一可影响通货膨胀者。 4.【供给面学说】供给面经济学说假定通货膨胀一定由资金供给过剩与资金需求不足所引起。 对这两个因素而言,资金数量纯粹只是标的物。 于是,欧洲于中世纪的黑死病流行期间所发生的通货膨胀,可视为因资金需求降低所引起;而1970年代的通货膨胀可归因于美国脱离布雷顿森林体系所订定的金本位后所产生的资金供给过剩。 供给学派假定,资金供给与需求同时提高时,不会导致通货膨胀。 供给面经济学说所阐述的一个要素,称美国1980年代由低税负所引领的经济扩张为结束高通货膨胀的手段。 其论点在经济扩张提高对基本资金的需求,且此种作法抵销通货膨胀的影响。 经济扩张可视为经常性的带来对资金的高需求,且其他条件等同于提高资金数量。 在国际货币市场中,此种政策无可置辩。 供给面经济学说主张,经济扩张不仅提高国内对资金的评价,也会提高国际上的评价。 通货膨胀——角色稳定的小幅度通货膨胀的其中一个影响是难以重新谈判降价,特别是对薪资与合约而言更是如此。 所以物价若缓步上涨,则相关的价格便较易于调整。 有多种物价会“滞留降价”,但悄悄上涨。 所以零通货膨胀(物价维持平准)的效应会以降低价格、盈利、与雇员数的方式影响到其他方面。 所以,若干公司的执行部门视温和的通货膨胀为“润滑商业巨轮”。 追求完完全全的价格稳定会带来极具毁灭性的通货紧缩(物价持续降低),将导致破产与经济衰退(甚至经济萧条)。 金融体系视通货膨胀之“潜在风险”为高于储蓄累积财富的基本投资诱因。 换句话说,通货膨胀就是市场对金钱的时间价值之措辞。 也就是说,因为今天的一元较明年的一元更具价值,所以未来的资本价值在经济学上有所扣减。 此种观点视通货膨胀为对未来资本价值的不确定性。 对低阶层者而言,通货膨胀通常会提高由经济活动之前的贴现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通货膨胀通常导因于政府提高货币供给政策。 政府对通货膨胀的所能进行的影响是对停滞的资金课税。 通货膨胀升高时,政府提高对停滞的资金的税负以刺激消费与借支,于提高了资金的流动速度,又增强了通货膨胀,形成恶性循环。 在极端的情形下会形成恶性通货膨胀(hyperinflation)国际贸易:若国内通货膨胀率较低,遭削减的贸易余额会破坏固定汇率。 鞋底成本:因为现金的价值在通货膨胀时会萎缩,在通货膨胀时期人们因此会倾向持有较少的现金。 此词表示真实的成本会更经常流向银行。 (鞋底成本一词是句玩笑话,意指因走到银行而磨损鞋底所产生的成本。 )菜单成本:商号须更勤于改变产品价格。 此词表示餐厅用于改印菜单所需的成本。 恶性通货膨胀:若通货膨胀升高的程度失去控制,会干扰到正常的经济活动,损害供给能力。 在一经济体中,会有若干部门编入通货膨胀指数,而若干部门没有,通货膨胀行为会自未编入的部门向编入的部门重新分配。 在影响幅度小时,这属于一种政策性的选择,不对储蓄而对变现优先权与手头资金课税。 若影响超出一定幅度时,则其效应歪曲,成为个人“对通货膨胀的投资”,也就是鼓励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心理。 因为以上打击通货膨胀的理由都高于打击其预期行为与打击持有大量资金所需的小幅影响,大部分的中央银行顾及物价稳定性,都以可见但极低的通货膨胀为目标。 通货膨胀——影响在有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必将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影响。 如果社会的通货膨胀率是稳定的,人们可以完全预期,那么通货膨胀率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很小。 因为在这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之下,各种名义变量(如名义工资、名义利息率等)都可以根据通货膨胀率进行调整,从而使实际变量(如实际工资、实际利息率等)不变。 这时通货膨胀对社会经济生活的的唯一影响,是人们将减少他们所持有的现金量。 但是,在通货膨胀率不能完全预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将会影响社会收入分配及经济活动。 因为这时人们无法准确地根据通货膨胀率来调整各种名义变量,以及他们应采取的经济行为。 (一)在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通货膨胀将有利于债务人而不利于债权人在通常情况下,借贷的债务契约都是根据签约时的通货膨胀率来确定名义利息率,所以当发生了未预期的通货膨胀之后,债务契约无法更改,从而就使实际利息率下降,债务人受益,而债权人受损。 其结果是对贷款,特别是长期贷款带来不利的影响,使债权人不愿意发放贷款。 贷款的减少会影响投资,最后使投资减少。 (二)在雇主与工人之间,通货膨胀将有利于雇主而不利于工人这是因为,在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之下,工资增长率不能迅速地根据通货膨胀率来调整,从而即使在名义工资不变或略有增长的情况下,使实际工资下降。 实际工资下降会使利润增加。 利润的增加有利于刺激投资,这正是一些经济学家主张以温和的通货膨胀来刺激经济发展的理由。 (三)在政府与公众之间,通货膨胀将有利于政府而不利于公众由于在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之下,名义工资总会有所增加(尽管并不一定能保持原有的实际工资水平),随着名义工资的提高,达到纳税起征点的人增加了,有许多人进入了更高的纳税等级,这样就使得政府的税收增加。 但公众纳税数额增加,实际收入却减少了。 政府由这种通货膨胀中所得到的税收称为“通货膨胀税”。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这实际上是政府对公众的掠夺。 这种通货膨胀税的存在,既不利于储蓄的增加,也影响了私人与企业投资的积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三次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分别发生在1980年,1988年和1994年。 通货膨胀——测量通货膨胀之测量由观察一经济体中之大量的劳务所得或物品价格之改变而得,通常是基于由政府所收集的资料,而工会与商业杂志也做过这样的调查。 物价与劳务所得两者共同组成物价指数,为整组物品的平均物价水准之测量基准。 通货膨胀率为该项指数的上升幅度。 物价水准量测整体物价,而通货膨胀是指整体物价的上扬幅度。 对通货膨胀没有单独性的确实量测法,因通货膨胀值取决于物价指数中各特定物品之价格比重,以及受测经济区域的范围。 通用的量测法包括:生活指数CLI(cost of living index)为个人生活所需费用的理论增幅,以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es)概估之。 经济学家对特定的cpi值应估计为高于或低于cli值有不同的看法。 这是因为cpi值公认具偏向性(bias)。 cli可用购买力平(ppp, purchasing power parity)来调整以反应区域性商品与世界物价的广泛差距。 消费者物价指数(CPI)(consumer price index)测量由‘典型消费者’所购物品之价格。 在许多工业国家中,该指数的年度性变化百分比为最通用的通货膨胀曲线报告。 该项测量值通常用于薪资报酬谈判中,因为雇员希望薪资(名目)能相等或高于cpi。 有时劳资合约中会包含按生活指数调整条款(cost of living escalators),表示名目薪资会随cpi的升高自动调整,其调整之时机通常于通货膨胀发生之后,幅度较实际通货膨胀率为低。 生产者物价指数(ppi)测量生产者收购物料的价格,与cpi于物价津贴、盈利、与税负上有所不同,导致生产者之所得与消费者之付出产生差距。 ppi反应于cpi升高而上升,具有典型的延迟。 虽说其具多样化的组合,一般相信这种延迟的特性使得根据今日的ppi通货膨胀粗估(rough-and-ready)明日的cpi通货膨胀成为可能;各种的论述与内容有极重要的不同。 批发物价指数(wholesale price index)测量选择性货品之批发价格变化(特别是销售税),与ppi极为类似。 商品价格指数(commodity price index)测量选择性商品售价之变化。 若使用金本位制,则其所选择的商品为黄金。 美国使用复本位制,其指数包含黄金与白银两者。 gdp平减指数(gdp deflator)为基于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名目gdp与经通货膨胀修正后的gdp(即不变价格(constant-price)gdp或实质gdp)两者间所使用的金钱之比例(参见实质与名目经济)。 这是对价格水准最宏观测量。 本指数也用来计算gdp的组成部分,如个人消费开支。 美国联邦储备改用核心个人消费平减指数(personal consumption deflator)及其他平减指数作为制订“反通胀政策”的参考。 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pcepi)(personal consumption expenditures price index)。 2000年2月17日,在半年一度的国会金融政策报告(亦即humphrey-hawkins报告)中,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声称将主要的通货膨胀测量法自cpi改为连锁式个人消费开支价格指数。 因为每一种测量法都基于他种测量法,并以固定模式结合在一起,经济学家经常争议在各测量法及通货膨胀模式中是否有‘偏差’存在。 例如,boskin委员会于1995年找出美国劳工部统计局(bls)所计算出的cpi具有偏差。 在对其偏差进行定量分析后,他们认为当年度的通货膨胀遭过分夸大。 因“快乐论”(hedonic )所带来的科技创新增加与以平价品取代昂贵的商品,两者都会降低cpi-u的升高率。 另一个例子是在1980年代早期,无人居住的出租单位并不计入cpi-u与cpi-w的租金收入部分;在加计此部分后,通货膨胀率实际上是极度的受低估,于是在1982年的cpi计算中加入了这项改变。 现存的争论为应否计入关于快乐论的调整部分,包含人们会在高物价的地区不可企及时搬迁到较便宜的地区。 也有人认为指数中的购屋部分极度低估了日常生活费用对房价的冲击,亦极度低估了医疗费用在退休者的日常费用中的重要性。 通货膨胀——通货紧缩1、区别⑴含义和本质不同: 通货膨胀是指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 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反的一种经济现象,是指在经济相对萎缩时期,物价总水平较长时间内持续下降,货币不断升值的经济现象。 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持续小于社会总供给。 ⑵表现不同: 通货膨胀最直接的表现是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购买力降低。 通货紧缩往往伴随着生产下降,市场萎缩,企业利润率降低,生产投资减少,以及失业增加、收入下降,经济增长乏力等现象。 主要表现为物价低迷,大多数商品和劳务价格下跌。 ⑶成因不同: 通货膨胀的成因主要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货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 通货紧缩的成因主要是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长期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形成买方市场及出口困难导致的。 ⑷危害性不同: 通货膨胀直接使纸币贬值,如果居民的收入没有变化,生活水平就会下降,造成社会经济生活秩序混乱,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不过在一定时期内,适度的通货膨胀又可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 通货紧缩导致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对居民生活有好处,但从长远看会严重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和居民的消费心理,导致恶性的价格竞争,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的长远利益不利。 ⑸治理措施不同:治理通货膨胀最根本的措施是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同时要采取控制货币供应量,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等措施 。 治理通货紧缩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综合运用投资、消费、出口等措施拉动经济增长,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正确的消费政策,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 2、联系⑴二者都是由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不平衡造成的,亦即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与发行量不平衡造成的。 ⑵二者都会使价格信号失真,影响正常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因此都必须采取有效地措施予以抑制。 通货膨胀——物价上涨一般地说, 通货膨胀必然引起物价上涨,但不能说凡是物价上涨都是通货膨胀。 影响物价上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①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为限度,如果纸币发行过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就会上涨。 ②商品价格与商品价值成正比,商品价值量增加,商品的价格就会上涨。 ③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就会上涨。 ④政策性调整,理顺价格关系会引起上涨。 ⑤商品流通不畅,市场管理不善,乱收费、乱罚款,也会引起商品价格的上涨。 可见,只有在物价上涨是因纸币发行过多而引起的情况下,物价上涨才是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痛苦指数(痛苦指数:Misery index)·痛苦指数的概念痛苦指数代表令人不快的经济状况,等于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总合。 其公式为:痛苦指数 = 通货膨胀百分比 + 失业率百分比,表示一般大众对相同升幅的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感受到相同程度的不愉快。 ·学者观点现代经济学家不同意以完全负面的“痛苦”一词来形容上述通货膨胀机转的负面冲击。 实际上,经济学家中有许多认为公众对温和通货膨胀的成见是来自其相互影响:群众只记得在高通货膨胀时期相关的经济困难状况。 以现代经济学家的观点来说,温和的通货膨胀是较不重要的经济问题,可由对抗滞胀[stagflation](可能由货币主义[monetarist]所刺激)来作部分中止。 反通货膨胀国家中央银行,如美联储,可经由设定利率及其他货币政策来有力地影响通货膨胀率。 高利率(及资金需求成长迟缓)为央行反通胀的典型手法,以降低就业及生产来抑制物价上涨。 然而,不同国家的央行对控制通货膨胀有不同的观点。 例如说,有些央行密切注意对称性通货膨胀目标,而有些仅在通货膨胀率过高时加以控制。 欧洲中央银行因在面对高失业率时采行后者而受指责。 货币主义者着重经由金融政策以降低资金供给来提高利率。 凯恩斯主义者则着重于经由增税或降低政府开支等财政手段来普遍性的降低需求。 其对金融政策的解释部分来自罗伯特•索罗对日用品价格上涨所作的研究成果。 供给学派所主张的抵抗通货膨胀方法为:固定货币与黄金等固定参考物的兑换率,或降低浮动货币结构中的边际税率以鼓励形成资本。 所有这些政策可透过公开市场操作达成。 另一种方法为直接控制薪资与物价(参见工资议价,incomes policies)。 美国在1970年代早期,尼克森主政下,曾试验过这种方法。 其中一个主要的问题是,这些政策与刺激需求面同时实施。 故供给面的限制(控制手段、潜在产出)与需求增长产生冲突。 经济学家一般视物价控制为不良作法,因其助长短缺、降低生产品质,从而扭曲经济运行。 然而,若能避免因经济严重衰退导致成本升高,或在抵抗战时通货膨胀的情形下,这样的代价或许值得。 实际上,物价控制可能因抵抗通货膨胀而使经济衰退更具影响力(因降低需求而提高失业率),而经济衰退可在需求高涨时防止物价因控制产生歪曲。
求民主的细节电子版
Archive for the 讲政治-美国(“民主的细节”系列) Category南周评论存档之六:就请你给我多一点点信息五月 17th, 2009 | Category: 讲政治-中国, 讲政治-美国(“民主的细节”系列) 如果你预算十万块钱装修房子,肯定不会找个包工头,塞给他十万现金,然后说“随你怎么花”。 你肯定会跟他沟通你的想法,说希望客厅装成什么样、卧室什么样,地板什么样……让他买完材料给你留个收据以备核实。 没有交待和核实,谁知道包工头会不会把其中8万塞进自己的腰包,然后用剩下的2万买一堆朋友给他推销的伪劣产品呢。 这样的常识,人人都懂。 但是放在治理国家上,却有很多人不懂或者不求甚解。 人大代表中不知道有多少人曾经为自己家的装修和包工头斤斤计较过,但是这种斤斤计较精神似乎没怎么体现在人民大会堂里。 上海的严义明律师不满足于这种“难得糊涂”,向国家发改委提出信息公开申请,要求它公开4万亿元具体投资项目名称、选择投建项目的原因、预算项目金额和使用情况。 不出所料,发改委虽然就4万亿做了原则性概述,但是没提供具体项目资料,虽然“魔鬼都在细节中”。 如果严义明律师是美国人,他其实用不着提交这个申请。 2月17号奥巴马签署8000亿美元复苏法案时说:“这个计划的实施将具有前所未有的透明性……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创办了网站,以便每个美国人都能上网观察他们的钱是如何被使用的”。 奥巴马说要有复苏网站,于是有了复苏网站。 在他允诺的复苏网站上,我们能找到8000千亿的预算法案,其中不仅包括粗略的流向“板块”,而且有细致的流向信息,比如流向能源板块的613亿美元中:110亿用于电网改造,63亿用于地方政府的能源投资,60亿用于可再生能源,60亿用于核辐射废品的清理,50亿帮助穷困家庭取暖或降温,34亿用于二氧化碳减排,25亿用于科研,20亿用于汽车节能……;复苏网站还链接到每个联邦政府部门的复苏网页,其中有各部门所接受复苏资金数额和使用情况的信息,比如劳工部有资金使用的“周报”,工作动态具体到每一天;至于每个州的复苏计划实施情况,你可以在网站的美国地图上点击一个州查看资金到位和使用情况;同时,网站也及时更新复苏计划的进展,比如,三天前一条新闻标题是:“劳工部老年社区服务项目受益人在复苏计划中将接受1.18亿美元拨款”。 这些项目的合理性当然可以被质疑,但是质疑的前提是信息的公开本身。 其实经济复苏资金信息是否公开只是一面镜子,折射财政问责体系的现状。 虽然中国人大的职责之一是监督政府财政,其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的网站信息却可以说少得惊人。 不但没有基本的财政报告,“委员会职责”、“机构设置”、“研究与报告”等栏目竟然是空的。 仅有的内容在“工作动态”里,但08年以来的7条动态里,有5条是座谈会简报。 相比之下,美国的“国会预算办公室”网站,则是美国财政收支的字典,不但有69年以来每年的历史数据,而且有当前预算的每月更新;不但有每个政策领域的预算报告,而且有各领域负责人的联系方式;不但对其职能和工作流程详尽解释,而且有其依赖的专家名单;其负责人甚至在上面开了个工作博客。 仅09年2月,该办公室就有11个报告出台,其中包括“扩张医疗保险和控制开支的几种方案”、“军队的网络无线沟通项目”、“欧洲导弹部署的几种方案”等等。 正是因此,该网站已经成为无数记者、学者、公民观察、研究美国财政状况的窗口。 相比之下,研究中国的学家只能“嫉妒”研究美国的同行,因为研究中国,由于官方常常不公布或者按独特口径公布数据,学者需要绞尽脑汁寻找基本数据。 学者不但要“做饭”,还要自己去种大米。 无论从公务人员数量还是行政管理费规模来看,相比美国政府,中国政府都是个大政府。 但一个大政府却没有做到服务最大化、信息最大化,不能不说它没有大到点子上。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中国的老百姓是世界上最好的老百姓”,我不知道这里的“好”指的是什么,如果指的温顺沉默、逆来顺受、对4万亿、4千亿、4百亿的来龙去脉不闻不问的话,这样的“好”其实一点也不好,它就是懒而已。 一个好的老百姓是公民而不是子民,当有人对从自己、从任何人口袋里拿走东西,他追问是谁、干什么和为什么。 10 comments南周评论档案三:奥巴马会成为罗斯福第二吗?五月 02nd, 2009 | Category: 讲政治-美国(“民主的细节”系列)“亲爱的总统,就像3/4个世纪之前的罗斯福,您在一个确定性消失的时刻就任了……”经济学家克鲁格曼最近给奥巴马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信,表达了他希望奥巴马能成为罗斯福第二的厚望。 信中,克鲁格曼列举了所有奥巴马成为罗斯福第二“必须做”的事:暂时国有化银行、提高赤字创造就业、全民医保、强化劳工保护……岂止克鲁格曼,经济风暴中,无数美国人都期盼奥巴马能够挽狂澜于即倒,再现“20世纪最伟大总统”的身姿。 历史的确给了奥巴马这个机遇。 今天的美国的确与大萧条时期的美国有诸多相似之处:信贷危机、失业率攀升、贫富悬殊、人心惶惶……奥巴马的不幸在于他一上台就遇上这个烂摊子,但如果挑战也是机遇的话,那么这个不幸也可以成为他的“运气”。 问题在于,从罗斯福那里寻找今天经济危机的答案,会不会是刻舟求剑呢?抛除罗斯福总统某些有争议的政策不说,他那些公认的好政策今天是否还“灵”呢?比如罗斯福的“社会保障法案”。 不错,该法案作为美国福利社会的基石,为美国战后中产阶级崛起和社会稳定作出巨大贡献,正是因此,克鲁格曼大力倡导“全民医保”改革,认为这可以成为奥巴马时代的社会保障法案。 问题是,别忘了,罗斯福新政之初美国联邦政府的福利支出几乎是空白,而今天联邦政府的福利支出占联邦支出的50%以上。 就是说,相比罗斯福时代,奥巴马政府进一步福利化的空间非常有限。 一个运动员将百米赛跑的成绩从15秒提高到12秒可能不那么难,但是要从12秒提高到9秒,同样是3秒,却会异常艰辛。 再比如,罗斯福的“公平劳工法案”对促进社会公正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克鲁格曼因此力荐奥巴马政府在劳工政策上“老调重弹”,重现工会的昨日辉煌。 但,今天的美国已经不再是一个以无产阶级为主体的工业时代,今天的美国工人也不象上世纪初那样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更重要的是,在一个经济全球化时代,过于强硬的工会已经伤害了美国某些产业的全球竞争力,进一步强化这些工会也许会暂时性地提高工人的工资,但是产业和企业衰退了,谁又给你发工资呢?至于罗斯福政府那些不怎么伟大的措施,比如贸易保护主义,比如无度提高税收,今天去模仿它们更是不可想象。 很多研究已经表明,这些政策不但没有缓解危机,反而延长了萧条。 如果奥巴马象罗斯福那样把税率提高到79%,美国人民肯定跟他急。 如果他再宣布美国人只买美国货、美国工作只让美国人干,那么世界人民就跟他急了。 奥巴马政府最可以模仿罗斯福政府的就是通过政府投资来创造就业。 当年的罗斯福政府工作项目管理局解决了5百万个就业,而奥巴马的经济刺激计划的核心也是通过财政支出创造3-4百万个就业机会。 但即使这一点,也需小心谨慎。 罗斯福当年主要靠高税收来支撑这些政府工程,而今天的奥巴马只能依靠赤字(别忘了他的上台口号之一是减税)。 赤字是什么?赤字很大程度上不过是未来的税收而已。 对此一个评论家写道:“我们就是因为花那些不存在的钱而进入这个危机的,现在我们怎么会因为花同样不存在的钱而逃出这个危机呢?”也许奥巴马的倒霉之处就在于,相比罗斯福时代,他要面对一个吹毛求疵得多的公民社会。 当年罗斯福一个收音机演说就可以把美国人民感动得不去银行挤兑存款,而今天新任财长一句“中国在操纵人民币”,却会引发无数媒体专家一拥而上群起攻之。 在一个信息爆炸批评爆炸人们的权利意识和嘲讽精神也爆炸的时代,塑造一个英雄所需要的神秘感和庄严感已经不复存在。 或许民众根本就不需要什么“英雄”,或许罗斯福本来也不是什么“英雄”,在一个每个人都可以平视当权者的时代,人们需要的是一个谨言慎行的总统,而不是历史的山峰上一个风衣飘飘的潇洒背影。 奥巴马参观总统山时有人问:“你能想象自己也被刻上这座山吗?”言下之意,你能想象自己和华盛顿、林肯等平起平坐吗?奥总统谦虚地表示,我的耳朵太大了,而且山上那么多石头很咯人吧。 我想他可真是一个聪明的总统。 20 comments南周评论档案一:别了,布什五月 02nd, 2009 | Category: 讲政治-美国(“民主的细节”系列) 因为有半年左右没有更新博客,很多《南周》上的专栏都没有及时转帖上来,虽然有些因为有时效性意义已经不大了,不过由于“档案完整强迫症”,我还是都贴上来吧。 这个星期贴一批,下个星期再贴一批,要不然太集中了。 ---------------历史是无情的,它总是以标签化的方式来记忆人物。 尼克松虽然为东西阵营关系缓和做出过巨大贡献,但大多人想起他时,无非是想起个水门事件。 克林顿虽然在外交内政上硕果累累,但若干年后人们提起他,恐怕最先想起的还是莱温斯基那条蓝裙子。 即将离任的小布什,历史又会给他贴上一个什么标签呢?那还用问吗?伊战。 如果一定要给这个词语加上一个定语,那就是“失败的”。 说伊战是失败的,也许为时过早,至少伊战推翻了萨达姆的专制政权,至少它为一个自由民主的伊拉克打开了可能性,但代价是几十万条生命加一万亿美元加布什一落千丈的支持率加一代伊拉克人的和平加美国国际声望的陨落而且真正意义上的民主自由还遥遥无期……合算吗?反正如果我是美国总统,我会觉得这笔买卖挺亏本的。 然而这个失败仅仅是布什个人或者布什政府的失败吗?别忘了,发动伊战不仅仅是布什政府的“杰作”:不但美国国会批准了伊战,而且伊战发动之后,布什的支持率曾一度从50%蹿到了75%---就是说,75%的美国民众当时都支持那场战争。 你可以说伊战的发动是美国民主失败的表现,但却不能说它是布什总统专制的表现。 当然大家都可以跳出来撇清关系:“我被政府给误导了”——这正是希拉里等人“见风使舵”的做法——“我还以为伊拉克真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呢”。 但是,问题不在于伊拉克是否有大规模性武器,而在于即使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是否美国就应该发动这场战争?要知道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集权国家不少,美国要是挨个去打的话,地球恐怕早就乱套了。 就是说,在2003年的时候,有75%的美国民众认为:如果一个集权国家掌握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美国就有权利去对它发动“先发制人”的战争。 如果说这个理念是所谓“新保守主义”的核心要素的话,那么,2003年时75%的美国民众都是外交上的“新保守主义者”。 让我们在“新保守主义”这个词语上停留一下。 据说布什政府是一届新保守主义的政府,一小撮与人民为敌的新保守主义鹰派关在一个小黑屋子里秘密谋划了伊战。 所谓新保守主义,照我粗糙的理解,就是自由民主的原教旨主义,即,美国可以不惜以武力去传播它的政治理念,而传播它的政治理念也正是维护其安全利益的最佳渠道。 小布什时代出现这种新保守主义思潮并不奇怪:冷战的结束、西方的胜利导致人们对自由民主理念的信念高涨,政治乐观主义情绪弥漫在千禧之交,911事件则给这种思潮转化为军事行动提供了一个完美的时机——直到美国在伊拉克深陷泥沼骑虎难下;直到人们渐渐意识到将自由民主移植落后国家,就像将人体器官移植到他人身上,可能引起排异反应;直到布什站在伊拉克的记者招待会上,一双臭鞋子朝他扔了过来,还伴随着一句恐怕令他心碎的控诉:“你这个杀人犯!”但是我宁愿将小布什看成一个失败的探险家,而不是一个道德败坏的混蛋。 冷战结束之后,人类一度出现“历史已经终结”的幻觉,似乎政治已经从制度想象力问题转化成了技术问题,拔掉专制政权就象抹去一滴污渍一样轻而易举。 这也是为什么伊战之初,美国国防部只准备了打一场速战速决的“震慑”之战的原因。 一个网民写道:“如果伊战成功了,布什很可能作为美国最伟大的总统之一载入史册,因为这不仅仅是一场战争的胜利,也是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国际关系、国际政治模式。 ”可惜,至少到目前为止,伊战并不成功——美军既没有发现萨达姆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也还没有建成一个稳定富强的伊拉克,民主制度到达伊拉克之后非常地水土不服。 但是失败的并不等于是无意义的。 正如一个成功的科学实验往往是建立在无数个失败的实验基础之上,伊战至少标识了政治的一个限度,一个暗礁,以让后来者小心绕过。 罗素曾经说过:“我是不会为自己的信念去死的,因为我不能肯定自己是对的”。 以前我认为需要反复诵读领会这句话含义的,只是那些左翼革命家们,现在我觉得即使是自由民主的信徒们,也需要咀嚼回味这句话——因为当自由需要用暴力手段进行传播时,这本身似乎正是对自由的背离。 失去了自我怀疑精神的自由主义,就象失去了颜色的花朵一样没有光彩。 当然对于政治家们来说,这句话应该读作:“我是不会让别人为我的信念去死的,因为我不能肯定自己是对的。 ”10 comments奥巴马的言和麦凯恩的行十一月 02nd, 2008 | Category: 讲政治-美国(“民主的细节”系列) 《南都周刊》--------10月18号,奥巴马站在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市广场上,面对台下10万民众,对着话筒说:如此壮观的画面,我现在能想到的只有一个词——哇!“哇”,的确是形容奥巴马现在状态的最确切词汇。 在这个西方民众对民主越来越愤世嫉俗的时代里,十万人汇聚一堂来一睹一个政治家的芳颜,的确蔚为壮观。 而这个人两年前还鲜有人知、四年前才刚当选参议员、91年才真正走出校园、童年颠沛流离,还是个黑人。 不过奥巴马可能已经对这样声势浩大的追捧习以为常了。 一年多竞选下来,从东到西,从网络到现实,从欧洲到美国,这颗政治明星所到之处,处处引起尖叫欢呼。 在一次新罕布什尔州的演讲中,台下成千上万的群众每隔几分钟就有节奏地振臂高呼:Obama! Obama! Obama! 其情景之狂热,就差人手一本红宝书了。 不明就里的人可能会问:这个人到底有什么丰功伟业啊?说起来可能奇怪,奥巴马之所以收到如此追捧,可能恰恰是因为他谁都不是、什么都没做。 正是因为他谁都不是、什么都没做,所以可以轻轻松松和华盛顿当前的权力集团划清界限,和美国现在的经济风暴和外交泥沼撇清关系,以一张清新的面孔出现,举着一块“改变”的大牌子,在美国四处出击.。 当然也不能说他“什么也不没做”。 奥巴马说了很多,而且说得很动听,对于政治家来说,说就是做的一个重要部分。 他说他要给95%的美国人减税,只给5%的有钱人加税;他说他要推广全民医疗制度;他说他要开发清洁能源,从而停止“向中国借钱,再把这个钱送给沙特阿拉伯去”;他说他要从伊拉克撤军,和伊朗谈判劝说他们放弃核计划……总之,奥巴马世界非常地美轮美奂。 而且奥巴马的演讲技艺高超,声情并茂,抑扬顿挫调节得炉火纯青,上一句高屋建瓴地讲到“伟大的美国梦想……”下一句则动情地说“我小时候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这边饱怀同情地说“我知道你们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养老金被金融风暴席卷而去……”,那边则愤怒声讨“那些贪婪的石油公司CEO……”难怪广大选民为他神魂颠倒。 对批评他“光说没干”的指控,奥巴马反击道:“谁说言辞没有意义?‘我有一个梦想’,难道不是言辞吗?‘除了恐惧本身,我们无可畏惧’,难道不是言辞?”也对,政治家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唤起公民对未来的信心,所以能说会道本来就是一个政治家的天职。 相比之下,麦凯恩就是一个很糟糕的演讲家了。 他在几次总统辩论中,都显得罗里啰嗦,毫无生气,甚至有些语无伦次,对大多问题的回答都是“我知道我可以做到——”。 主持人问他为什么选佩林做搭档,他支吾半天只是绕着“佩林非常关心特殊需要的家庭”这个论点兜圈子。 好吧,“关心特殊需要的家庭”的人也许可以成为一个好的社工志愿者,但离总统还有一定差距吧。 最后麦凯东拉西扯竟说到:“她先生也是一个很强干的人”。 就算她先生是个很强干的人,但这和总统选举的关系是——?其实相比奥巴马,麦凯恩倒是可以说政绩丰厚。 奥巴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如果麦凯恩当选,那我们就不得不忍受布什的第三届政府了”。 事实上,麦凯恩在很多关键问题上与布什政府大相径庭——他是共和党里的改革派,而不是保守派。 是他推动了限制“软钱”的选举筹款改革,是他力图消除特殊游说集团在华盛顿的影响,是他推动反虐俘法案并主张关闭臭名昭著的关塔纳摩监狱……在很多问题上,他能够跳出既得利益集团的堡垒,保持特立独行的姿态。 这也是为什么不但民主党人、很多共和党人也对他不能认同的原因。 奥巴马的高歌雄进,不禁令人思考现代民主和演说煽情的关系。 一方面,在现代社会庞大的官僚体系面前,民众都渴望魅力型领袖给国家机器一个人性化的“界面”,所以善于煽情、令人激动的政治家往往是激活公共生活的一把钥匙。 但另一方面,煽情又容易淹没人们对问题理性公正的思考。 韦伯曾说:“与民众缺乏距离,是政治家最致命的邪恶之一”——对,他说的是“缺乏距离”,而不是“保持距离”,因为一定的距离为冷静思考提供空间。 一个政治家站在演讲台上,面临的不是一个个可以协商辩论的人,而是一片黑压压的“群众”,群众的情绪不但具有传染性,而且会自我强化。 当奥巴马用渐进的声调甩出一串串“Yes, we can change……”的排比句时,他不是在理论,而是在催眠,台下热血沸腾的群众恐怕也早已融化在集体的汪洋大海里,无心去条分缕析他的许诺、考察细节里的魔鬼了。 比如,奥巴马话语的核心之一就是他的“仇富修辞”。 在他历次演讲和辩论中,我们都反反复复听到他提到“布什-麦凯恩只给那些最有钱的财富500公司CEO们减税”,而他自己的方案则是“给95%的美国人减税,只给顶层5%的有钱人加税。 ”这个说法当然够煽情,但是后来很多评论员都指出,奥巴马怎么可能给95%的美国人减收入税呢?由于各种税收返还政策,美国底层40%的民众本来就不交联邦收入税。 奥巴马更不会向公众指出这个事实:美国5%顶层收入者已经在支付美国联邦收入税的60%左右(他们的收入比例是37%),进一步加税很可能伤害创业环境,从而影响底层的就业机会。 再说“布什只给华尔街CEO减税”这个流传甚广的说法,事实上布什的减税方案针对社会的各个阶层,从减税幅度上来说,对中下层的削减幅度比对上层还要大,但是大多奥巴马阵营的人不去计算减税的相对额度,而去宣传它的绝对额度,从而得出结论美国的减税大多流向了顶层的有钱人。 如果你本来只交2块钱的税,而我交10块钱的税,你减50%减去1块,我减30%减去3块,这么皆大欢喜的事,在奥巴马阵营就会变成“布什的减税75%的好处都流向了精英阶层”。 问题是你本来就只交2块钱的税,怎么给你减去3块呢?事实上奥巴马也知道即使再给那5%的精英加税,也不可能加多少——虽然他已经许诺把这笔钱花在教育、能源、环境、养老、医疗……等上面了,好像这棵摇钱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似的。 这种让95%的美国人和5%的美国人对立起来的做法,与其说是真的旨在改善政府的财政赤字情况,不如说是一种用于动员选民的煽情修辞:看,那些有钱人!不能便宜了他们!当然不能说两个候选人输赢仅仅取决于他们的煽情能力。 正如奥巴马所说:他领导的不仅仅是一场竞选,而是一场运动。 麦凯恩落后于奥巴马六个百分点,可以归因于他们的煽情能力、风度气质、言谈举止,但归根结底还是在于他们的政策取向和背后的社会思潮。 布什政府下经济动荡、外交失利、民怨高涨,人们开始厌倦与共和党有关的一切。 麦凯恩再代表共和党的改革势力,也将被当作澡盆里的孩子一起倒掉。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里根时代兴起的保守主义思潮,已经渐渐被布什政府耗尽,美国的新左翼时代即将到来。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奥巴马、麦凯恩的选举策略是什么也许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坐在哪条船上,以及他们船底下的历史河流,正流往哪个方向。 663 comments布朗拯救世界十一月 02nd, 2008 | Category: 讲政治-世界, 讲政治-美国(“民主的细节”系列) 《南方周末》-----10月13号,著名专栏作家克鲁格曼在《纽约时报》上猛烈赞美了英国首相布朗,说他的金融救市计划可能“拯救了世界”。 一个政治家得到一个专栏作家的赞美不足为奇,但令这个赞美分量大增的是,在该文发表的同一天,这个专栏作家顺便得了诺贝尔奖。 克鲁格曼,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因其早年的贸易理论而获2008年经济学诺贝尔奖。 英国首相布朗当然也因此沾了光。 几天前,他还在为工党政府的民众支持率持续走低而焦头烂额,而现在竟突然被诺奖获得者封为金融风暴中的“救世主”。 克鲁格曼封布朗这个救世主称号,是因为在近期的金融风暴中,英国政府首先宣布将要注入大量资金,购买银行股份,旨在解决银行的资金短缺问题,同时恢复民众对银行的信心。 说白了,就是银行“部分国有化”。 具体来说,英国政府将投入370亿英镑入股银行,从收购苏格兰皇家银行60%以及HBOS 43%股份开始。 克鲁格曼之所以对这个“布朗方案”叫好,其实是在指桑骂槐----骂的是美国政府救市的“布什方案”。 相比布朗方案,布什方案计划用政府资金去购买银行的呆坏账,而不是买他们的股权。 在克鲁格曼看来,布什政府是花钱娶了金融界的“丑女”,而布朗政府则可以从中挑选“美女”----谁聪明谁笨,一目了然。 当然,如果用反对者的逻辑来看,这些呆账坏账目前是由于特殊情境而被市场低估了,等到市场恐慌消除,丑小鸭还会变成白天鹅,而政府过多介入银行经营,则有可能把白天鹅养成丑小鸭。 克鲁格曼认为,布什政府避免国有化方案,是因为共和党“两个凡是”的意识形态偏见:“凡是私有的都是好的,凡是公有的都是坏的”。 令布朗和克鲁格曼欢欣鼓舞的是,布朗方案宣布之后,很多发达国家纷纷跟进,表示会追随英国采取类似做法,连美国财长保尔森都掉转方向,表示救市资金中将有很大一部分用于购买银行股份。 英国俨然成了银行国有化行动中的领头羊。 熟悉克鲁格曼专栏的都知道,他是个铁杆“反共和党”派,基本上他对任何问题的分析都可以归结到“都是共和党的错”这个结论上,哪怕“今天为什么下雨”,都恨不得说成“共和党的错”。 从这一点来说,布朗也许也不用太为自己受到诺奖得主的赞美而欣喜---与其说克鲁格曼多么欣赏他的方案,不如说他为克鲁格曼又提供一颗攻击布什政府的子弹。 但仔细分析,克鲁格曼的批判并不完全有道理。 首先,两国政府介入金融危机的时机不同---保尔森的救市计划在9月中旬酝酿而成,而布朗计划则于10月中出台。 虽然两者只相差一个月左右,但这段时间金融危机风驰电掣地发展,一个月前的布什政府没有想到国有化这剂“猛药”,也不奇怪。 如果布什政府真是他说的意识形态上的“两个凡是主义者”,那又怎么解释它后来的转向呢?其次,两国的政治框架也不同。 别忘了英国是内阁制,行政权和立法权掌握在同一个执政党手中,不存在美式的三权分立。 美国救市方案出台之后,白宫和国会之间制衡牵扯,众议院否决救市方案初稿,引起举世震惊,但这一幕在英国是很难出现的,因为首相领导着议会的多数党。 布朗政府上来就宣布一个激进方案,也不用担心自家后院失火,相比之下,面对民主党占多数席位的国会,布什政府就必须审慎得多。 更重要的是,在救市方案问题上,各个国家本来就没有必要吃同一颗药丸。 以前有人分析欧洲为什么在现代化过程比较成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的四分五裂使得每个国家都成为一个制度的“试验田”,最后制度与制度优胜劣汰,去粗取精。 在救市问题上,各国又何妨各管齐下,最后优胜劣汰?其实,日本早在90年面临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时,就使用过银行部分国有化方案,十多年下来似乎也收效平平。 既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总得先让百花齐放,最后才能选出哪朵花最美。 事实上最后各国的救市方案也的确是百花齐放,有的注重为银行借贷提供担保,有的注重银行国有化,有的收购银行呆坏账,有的提出减税减息,有的则直接补贴弱势群体,大多数国家都采用了这些方案的某种组合。 比如澳大利亚的救市方案包括提供存款担保、对普通家庭的直接补贴和给购房者提供一定资金,德国的方案包括给银行间借贷提供担保、购买银行股权以及购买呆坏帐……自由制度的优越在于其多样性,扼杀这种多样性转而追求“大一统”的救市方案,和“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政府市场关系,才是真的被意识形态蒙蔽了眼睛。 既然不能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那就----多编几个篮子吧。 (这些不全)在网页中复制下来,粘贴到txt文档中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