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 飞天网评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让文化传承更有力量

飞天 传承

6月2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研讨会在京举行。与会嘉宾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出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号召,为中国文化建设指明了目标方向。在座谈会召开一周年之际,重温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共同交流学术研究成果,很有意义。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让文化传承更有力量

文明立世,文化兴邦。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是历史的结论、现实的结晶。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均有赖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贯通传统与现代、过去与未来,是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也是催人奋进的目标愿景。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明确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围绕这一使命,总书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闪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充盈中华文化独特气韵,引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文化传承发展中铸就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根基。知所从来,方明所往。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大的文明滋养和精神力量。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坚定文化自信,为民族复兴立根铸魂,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首要任务。没有文化自信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就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凝聚与增强。要深刻领悟建设中华现代文明的时代意义、历史意义、世界意义,保持定力、奋发向上,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让文化自信更加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牢固的现实基础。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一以贯之坚持走自己的路,谱写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新篇章。中华民族一路走来,靠的不是穷兵黩武、不是对外扩张,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聚与感召、传承与创新。坚持走自己的路,不断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互动融合,使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创造性转化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不竭源泉,为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人民、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华民族打开无限的空间,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与创新中焕发新时代的风采和力量,推动中华文明展现出更加旺盛的凝聚力、感染力、生命力、创造力。(林伟)


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

一是真正的民族精神仅是指反映人民群众利益和社会发展方向的精粹思想、进步观念和优秀文化,而不包括民族文化中消极落后的因素,只有从这一点上我们才能提“弘扬民族精神”。二是民族精神是一个中性概念,既包括积极、优秀、进步、精粹的一面,又包括消极、落后,甚至粗俗、劣根的一面,应该反映一个民族的精神的整体面貌,是一个充满优弱长短的两面体,如果说前者是“民族的脊梁”,是“民族优良传统”,那么后者就是近代先驱者所说的“国民劣根性”。三是民族精神作为研究的对象,应如实地把它看成是既有精华、又有糟粕的精神形态。

概述

中华民族虽然仅仅是一个政治概念和政治宣传,并非人类学社会学里的民族。但全球华人在“中华民族”这一大背景、大前题下团结奋进,气壮山河的历史却堪与天地同寿,日月同辉!从洪秀全的金田起义、康梁的维新变法、何子渊的教育革新,再到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无不得益于华夏炎黄子孙始终以国家民族大义为己任、敢为天下先、善为天下先、屹立潮头、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就像是泰山、长城一般壮丽的雄峙于世界的东方!

地评线 飞天网评

由于全球化浪潮的兴起,世界逐渐地成为了一个地球村。中华民族也不断地与其他民族特别是西方民族相遇,其中有冲突,也有交融。这表现在许多方面,如生活、思想和语言等。正是在这种中西民族冲撞的时候,许多问题也日益突显出来:中华民族精神是否具有其优越性?它是否要被西方的民族精神所同化?对此问题有不同的回答,主要有所谓的保守派和西化派。但解决问题的真正的道路并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是要深思中华民族精神自身的本性。

民族是一个历史性的民众概念。因此民族不能狭隘地理解为自然性的,如同人们所说的被“大地”和“鲜血”所规定。民族必须宽广地理解为文化性的,这就是说一个民族在根本上是被思想和精神所铸造的。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一个民族就表现为其民族精神民族精神“重在弘扬”、“重在培育”,但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过程中尤其要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继承是前提,创新才是根本,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永恒动力。作为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仅有历史的传承是远远不够的。惟有创新,才能发展;惟有创新,才能不朽。历史没有止步,创新就不应该停止,民族精神也就不会终结。中华民族精神是与时俱进的精神,是历史性和时代性的统一,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它始终是发展的、前进的。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每一个重要历史关头,都会孕育出新的民族精神。

文化

正是这种闪烁着时代光辉的民族精神,造就了一大批具有先进思想并顽强奋斗精神的杰出人物。他们为振兴中华上下求索、矢志不渝,推动了历史发展和民族进步,深刻地改变着时代的面貌,他们高扬着鲜明的时代精神,挺起了坚强的民族脊梁。这就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力量。

中华文化为什么能够薪火相传,一脉相承,一直走到今天

中华文化的主体是汉文化。 而汉民族具有强大的包容性。 使得其他民族或主动或被动都受影响于汉文化,因此再怎么改朝换代,汉文化始终能传承下来。

重视地名文化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我国的地名有历史文化底蕴,有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有利于提高国民文化素质,有利于发展旅游业。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eji312/19820.html
002340 6月3日主力资金净卖出4751.66万元 格林
红海危机正演变成又一场 阿富汗战争 胡塞武装将升级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