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背后故事 16岁常沙娜赠画伊丽莎白公主

在父亲的鼓励下

把一幅临摹壁画送给公主

自2024年4月30日至10月27日,“花开敦煌:常沙娜从艺八十年艺术与设计展”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向公众开放。笔者在暑期前往参观时,在“生平介绍”的“1947年”部分注意到有“为英国公主伊丽莎白婚礼赠送壁画‘吐蕃女王及其随从’一幅祝贺。”边上注为“1947年大公报报道”,但是这张剪报的内容不全,也没有显示具体的日期。经查,该报道刊登于《大公报(上海版)》1947年11月6日第五版,标题为《赠送英公主婚礼常沙娜临壁画一幅》。

虽然送给英国伊丽莎白公主大婚有三件礼物,但标题显示的还是“常沙娜临壁画一幅”。这幅临摹的壁画名为《土番女王及其随从》,而不是“生平介绍”中提到的“吐蕃女王及其随从”。不过,“土番”与“吐蕃”类似,都是当时对藏族及所在区域的称谓。

而早在1947年11月2日《南京晚报》(又见于次日的《经世日报》)的头版,就已经刊登了名为“十六岁小姑娘常沙娜庆贺伊丽莎白婚礼,寄赠敦煌千佛洞临摹壁画”的新闻,其中介绍常沙娜“最近自敦煌千佛洞以其最近临摹之《土番女王及其随从》彩色画一幅,寄赠英国伊丽莎白公主作为庆贺公主大婚之礼物”,而且赞扬她“自幼生长巴黎,居千佛洞已五载,临摹壁画已达二百幅,天才横溢”。该报道还附上了常沙娜写给英国伊丽莎白公主的一封亲笔信。

信中提到,“当这个世界正在战争中苏醒过来而又很快地笼罩着阴暗的幻影的时际,我想公主的大婚实在是我们这个年龄孩子在世界上所听到最可庆的喜事,很久在我小小的心上便想送一礼物表示微薄的意思,可是我不敢说出来,又不知道能不能这样做”。

常沙娜还在信中说:“我很快地得到父亲的同意,才敢拿一幅我最近临摹千佛洞的壁画《土番女王及其随从》来送你,这是一千多年前中国唐人所画的壁画(原画在千佛洞第c302窟东壁),也许当时东方女王的风俗习惯可以引起公主的兴趣吧!”

从这封信的内容来看,常沙娜早就在报纸上看到了英国王储伊丽莎白公主大婚的消息,而在父亲的鼓励下,她才要把她的一幅新近从千佛洞第c302窟(即现159窟)东壁临摹的壁画《土番女王及其随从》送给公主。也许画中东方女王的风俗习惯可以引起这位未来英国女王的兴趣,最后她还要求公主回赠一张签名的大婚相片。

虽然只有17岁

文笔已经相当优美

在自传《黄沙与蓝天:常沙娜人生回忆》(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初版)中,常沙娜回忆了最初在敦煌临摹壁画的情景:

后来有几个洞子我是跟着乌密风、周绍淼去的,在159窟,中唐的文殊、普贤两个菩萨特别完整,他们两口子一人画一个,我也跟在后面画,大家都说我这个小孩画得也很不错,听到夸奖我就画得更来劲了。画的过程中,我获得了有关画内容的不少知识,对临摹方法也有了不少体会。

1948年9月,常沙娜赴美,就读于波士顿艺术博物馆美术学校。临行前,她写下了《我爱千佛洞:敦煌生活回忆》(刊于《新中国画报》1948年第12期的本文与上述常沙娜给伊丽莎白公主的信,均未见于2011年山东美术社版《常沙娜文集》),回顾了自己在敦煌五年的生活:五年了!我在那里工作生活,这是我幼小时从法国回中国后最恬静的一段宝贵的回忆。我从开始唐宋时的线描,一直到六朝的粗笔刷色;从爸爸妈咪和其他所中的先生小姐们的指导;从破垣残壁中那些无名图圣的启示;我如今是沉醉在远古的六朝艺术制作之中。他们那种无邪的真率的笔触,最使我感动而仿效。我爱唐图琉璃的线描,但我更爱魏隋粗野古朴中的笔触,有力的金刚夜叉的形状,以及早期的飞天观音,那种朴质无华的线条与色彩,大幅构图的节奏,使我醉心,使我忘记了一切。

由此可见,常沙娜虽然只有17岁的小小年纪,文笔已经相当优美。这是她关于敦煌生活的最早记忆。在本文的最后,她还充满深情地提到:

如今我远离了千佛洞,在十几天后就要走到陌生的国家去,我是如何怅惘地来追忆那些千佛洞的情景!希望不久之后我仍旧要回到那边去找寻我离别时偷偷在神龛积沙上印着的橡皮鞋的印踪——我在别离时留恋地所做着的暗号!

果然,到1950年12月,常沙娜毅然中断在美国未完成的学业,提前回国。

常沙娜在《黄沙与蓝天:常沙娜人生回忆》中还提到:“再看到自己十几岁时的临摹作品,我依然会怦然心动:少年纯真的激情融入艺术殿堂神圣的氛围,会迸发出多么灿烂的火花!”

笔者认为,这幅赠给英国伊丽莎白公主的《土番女王及其随从》,显然是这些“灿烂的火花”中相当璀璨的一朵。

作者/叶新 叶嘉骏

供图/叶新

编辑/王勉

排版/王静

微信号|bqttfk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eji312/19861.html
你忽略了最关键的一点 为什么养不出自律的孩子
谣 国际漫评 言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