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勾勒企业可持续披露工作路线图

基本准则 报告

我国企业可持续披露工作路线图越发明确。由沪深北三家证券交易所发布的《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正式实施不到一个月,财政部于5月27日发布了《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基本准则》征求意见稿”)。同日发布的起草说明中提出,到2027年,我国企业可持续披露基本准则、气候相关披露准则相继出台。到2030年,国家统一的可持续披露准则体系基本建成。

“两份文件通过强制性或引导性的ESG(环境、社会、治理)披露要求,倒逼企业更加重视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ESG将不再局限于企业主动承担或作为加分项,而是不做就会减分。”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文以《指引》的正式实施为例分析说,这意味着ESG披露从过去的企业宣传、投资理念、经营文化等层面进一步全面升级为合规披露,“ESG披露进入规范时代”。

根据《基本准则》征求意见稿中的定义,可持续信息指企业环境(E)、社会(S)和治理(G)方面的可持续主题相关风险、机遇和影响的信息。可持续信息不仅要满足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需求,还要满足其他利益相关方需求。

“对于多数上市公司而言,可持续发展报告并不是强制披露的,但不代表可以随意披露。”证监会上市司相关负责人此前解读《指引》时表示,《指引》是上市公司可持续信息披露的“考纲”,不是课外阅读材料。“既然是‘考纲’,那就必然要接受‘监考’,防止‘作弊’‘漂绿’。”

信息

实际上,除信息不对称导致“漂绿”行为外,ESG评级存在诸多乱象。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绿色金融研究团队近日发布的《中国ESG评级剖析及未来发展之道》报告显示,由于国内外对ESG标准的解释有所区别、企业实施ESG管理实践面临困难以及各评级主体的评估方式存在差异,ESG评级乱象不断出现,具体包括排名原则背离初衷、榜单认知偏差误导投资者、借ESG造成逆向选择等。

商道咨询管理合伙人、上海公司总经理刘涛注意到,目前各行业之间ESG评级的议题不同,比如金融行业评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食品行业评原材料采购与食品安全,两个行业的议题不具有可比性,“这需要技术探索和经验积累。”

刘涛提到《指引》的显著特点是数据化披露。“未来企业不论在气候变化、乡村振兴、科技伦理还是创新发展等议题上,或是在财务重要性的短、中、长期的影响和机遇等披露方面,均需以量化方法来呈现。”在刘涛看来,ESG数据的标准化、规范化表达和分析将是今后企业ESG报告的亮点和重点。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基本准则》征求意见稿对企业可持续信息披露提出一般要求,适用于我国境内设立的按规定开展可持续信息披露的企业。起草说明特别提到,综合考虑我国企业的发展阶段和披露能力,《基本准则》的施行不会采取“一刀切”的强制实施要求,将采取区分重点、试点先行、循序渐进、分步推进的策略,从上市公司向非上市公司扩展,从大型企业向中小企业扩展,从定性要求向定量要求扩展,从自愿披露向强制披露扩展。

相关

每股年收益怎么计算

每股收益的计算是自1950年以后在美国逐渐发展起来的,其主要作用是帮助投资者评价企业的获利能力。 自1994年开始,我国证监会先后出台了近30个涉及每股收益计算和披露的详细规定。 2003年,财政部针对上市公司颁发了《企业会计准则——每股收益》(征求意见稿)(简称《征求意见稿》),这使我国证券市场的每股收益规范进一步科学化、国际化。 然而,由于我国证券市场的实际情况,在会计准则制定上与国外会计准则存在着某些差异。 一、国外会计准则对每股收益的规定在西方发达国家,关于每股收益的计算和披露多数是遵循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SAC)通过合作研究,于1997年颁布的第128号美国财务会计准则(FAS128)和第33号国际会计准则(IAS33)的规定。 其对每股收益的规定主要包括:1、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双重列示。 基本每股收益=普通股股东可分配净利润÷发行在外的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稀释每股收益=(普通股股东可分配净利润+可转换证券的转换净收益)÷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和稀释性的潜在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 两者分别代表了无稀释和充分稀释情况下的每股收益,其差异恰好能够反映公司资本结构对每股收益的最大稀释程度。 2、复杂资本结构下每股收益的计算方法。 复杂资本结构是指公司除了发行普通股和不可转换的优先股外,还有可转换证券、股票期权、认股权证、与股票相关的奖励计划等契约,这些契约对每股收益都存在潜在稀释的影响。 当股票的市场价格过低、合约不可能被执行时,稀释影响也就不必考虑。 FASB和IASC从成本效益原则和客观性原则出发选择了“库藏股法”,即假设公司由于期权和认股权的执行而获得的收益被用来购买库藏股。 3、每股收益披露的内容。 ①披露从基本每股收益分子、分母到稀释每股收益分子、分母的协调过程。 这对于报表使用者来说是十分有用的信息,因为协调过程的不同将直接影响到每股收益的可比性。 但是,由于对这个协调过程的披露比较繁琐,出于成本效益原则的考虑,非重要性项目在披露时可以被忽略。 ②披露未纳入稀释每股收益计算的反稀释作用证券。 虽然反稀释作用证券在计算时不予考虑,但是反稀释作用证券的披露能够对每股收益起到预警作用,可以帮助报表使用者了解这些证券对每股收益的潜在反稀释作用,是对稀释每股收益指标的补充。 ③披露累计未付的优先股股利。 因为累计未付的优先股股利在计算时是作为每股收益分母的扣除项目,它会降低每股收益,所以FASB和IASC均要求对其进行披露。 二、我国财政部颁布的每股收益公告的变化由于我国证监会提高了配送股和增发新股的条件,因此许多上市公司不得不改变以前惯用的筹资方式。 与配送股和增发新股相比,发行可转换债券的条件相对宽松,于是发行可转换债券成为众多上市公司融资方式的首选。 而我国证监会于2001年颁布的有关每股收益的公告中,没有区分简单资本结构和复杂资本结构,也没有考虑“潜在普通股”(可转换债券、认股权证、购股权等)对每股收益的稀释作用。 随着可转换债券的进一步推广,财政部在2003年针对上市公司颁布了《征求意见稿》。 《征求意见稿》原则上参照了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并且根据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实际状况,有选择地对每股收益的计算和披露进行了规范:①它依循FASB和IASC的规定把每股收益划分为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并详细规定其计算、披露以及列报,不再要求计算和披露全面摊薄每股收益。 ②改进了加权计算方法,充分考虑了时间性,能够真实列报不同时期发行股份的每股收益,从而动态、准确地反映上市公司的经营成果。 ③为了减少资产重组和股权操纵对每股收益的影响,规定股份变动时要对以往每股收益进行追溯调整。 同时,披露稀释每股收益也将杜绝上市公司进行增资扩股的炒作,有利于真实反映上市公司未来的盈利水平和风险水平。 《征求意见稿》的颁布旨在规范上市公司每股收益的计算、列报和披露原则,侧重解决在计算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时分子和分母的确定问题,特别是分母的确定问题。 《征求意见稿》进一步完善了现有会计准则,使其更趋于实用,更符合国际标准。 按《征求意见稿》计算出的每股收益比以前更具合理性,保证了复杂资本结构的上市公司所列报的每股收益能够体现会计期间的可比性和持续稳定性,并提高了每股收益的横向可比性。 三、两者差异及原因分析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相对不成熟和全面市场化发行方式尚未实现,《征求意见稿》制定的理论基础缺少配套的实践方法,因此,《征求意见稿》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在理论的系统性和全面性上还略显欠缺。 1。 时间权数的计算问题。 在《征求意见稿》中,对于时间权数只说明“应对当期和所有列报期间发行在外的时间进行加权计算”,并没有明确说明是用天数加权还是用月数加权,这会导致在实际运用中的混乱。 由于计算方法的不统一会导致计算结果存在差异,所以无论是用天数加权还是用月数加权,都必须做出明确规定,否则不仅会降低每股收益的可比性,还有可能导致上市公司利用会计准则的漏洞来操纵每股收益,产生盈余管理现象。 2、是否披露非正常经营利润的问题。 1999—2000年,我国股市出现了一次暴涨行情,很多上市公司通过“报表重组”进行炒作。 其采用显失公平的关联方交易和不正常的资产重组等利润操纵手段,通过“非正常损益”来影响每股收益的计算。 为了挤出上市公司业绩中的“水分”,我国证监会于2001年颁布了每股收益公告,要求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利润作为分子计算每股收益。 在《征求意见稿》中,依然使用正常经营利润,对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损益并未提及“非正常项目”,其理由是我国目前利润表中未单列“非正常项目”。 虽然我国证监会曾对“非正常项目”下过定义,但与国际会计准则中的定义有很大不同。 我国的这种做法虽然成功地控制了利润操纵行为,真实地反映了上市公司的获利能力,但是,“非正常项目”仍然会影响信息使用者对上市公司整体发展趋势的判断。 根据充分披露原则,上市公司不但应该披露正常经营利润,还应该披露非正常经营利润及经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会计差错更正及受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影响而调整后的利润。 同样,每股收益也应该按照净利润的各个组成部分分别计算,包括持续正常经营每股收益、非正常项目每股收益、调整后的每股收益和净收益每股收益等。 而国际会计准则也鼓励企业采用以净利润的不同组成部分来分别披露每股收益的形式,以帮助信息使用者评价企业业绩。 笔者建议,我国的会计准则指南中也应列举类似的做法,这样可以鼓励上市公司在披露会计信息时能够更多地考虑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3、披露位置的选择问题。 《征求意见稿》规定,上市公司应该在利润表内或财务报表附注中列示各类普通股的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 也就是说,上市公司可以在利润表或财务报表附注中选择其一对每股收益进行列示。 但是,每股收益信息在利润表或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对信息使用者而言,有用程度是大不相同的。 如果每股收益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则其将被埋没于大量的报表注释中,远不如在利润表内直接披露对信息使用者有用。 IASC和FASB均明确规定每股收益应在利润表内列示。 笔者建议,我国会计准则应取消在利润表或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的可选择性的规定,代之以在利润表内显著位置列报的规定。 4、没有考虑会计政策变更与稀释每股收益的协调问题。 在美国财务会计准则中特别指出,如果持续经营亏损,通过非正常项目企业收益表现为盈利的,仍认为不存在稀释影响,即稀释每股收益等于基本每股收益;如果持续经营盈利,而通过会计政策的变更净收益表现为亏损,那么稀释的每股净损失未考虑的具有稀释性的潜在普通股计入分母。 而在《征求意见稿》中并没有涉及这个问题。 我国正处于会计准则建设期,会计准则变动比较频繁,再加上上市公司频繁利用会计政策变更进行利润操纵,借鉴FASB的会计政策变更的累计影响存在稀释作用的规定,对规范我国每股收益的会计处理将具有实践意义。 ?每股年收益是税后利润÷总股本包括一切流通股和非流通股

财政部

5.11股市早闻

我看好你推荐的伊利股份,该股走势不错,适当介入,后市必有获利。

财政部内控指引18项都有什么

评级

内部环境类:1、组织架构。 2、发展战略。 3、人力资源。 4、企业文化和社会责任等指引。 控制活动类:5、资金活动。 6、采购业务7、资产管理。 8、销售业务。 9、研究与开发。 10、工程项目.11、担保业务.12、业务外包.13、财务报告。 控制手段类:14、全面预算。 15、合同管理.16、内部信息传递。 17、信息系统等指引。 4月26日,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国资委、银监会、保监会等部门在北京召开联合发布会,隆重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以下简称配套指引)。 配套指引由21项应用指引(此次发布18项,涉及银行、证券和保险等业务的3项指引暂未发布)、《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组成。 其中,应用指引是对企业按照内控原则和内控“五要素”建立健全本企业内部控制所提供的指引,在配套指引乃至整个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中占主体地位;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是为企业管理层对本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提供的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是为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执行内部控制审计业务的执业准则。 三者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扩展资料:关于发展战略。 发展战略是指企业在对现实状况和未来趋势进行综合分析和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的长远发展目标与战略规划。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要想求得长期生存和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制定并有效实施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和自身实际情况的发展战略。 调查中我们发现,有些企业缺乏明确的发展战略或发展战略实施不到位,结果导致企业盲目发展,难以形成竞争优势,丧失发展机遇和动力;也有些企业发展战略过于激进,脱离企业实际能力或偏离主业,导致过度扩张、经营失控甚至失败;还有一些企业发展战略频繁变动,导致资源严重浪费,最后危及企业的生存和持续发展。 为此,我们制定了发展战略应用指引,就上述重要风险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措施。 一是,要求企业健全组织机构,在董事会下设立战略委员会,或指定相关机构负责发展战略管理工作。 同时,对战略委员会的成员素质、工作规范也提出了相应要求。 二是,明确要求企业应在充分调查研究、科学分析预测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发展目标,而不是靠拍脑袋,盲目制定发展战略。 在制定目标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宏观经济政策、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技术发展趋势、行业及竞争对手状况、可利用资源水平和自身优势与劣势等影响因素。 三是,强调战略规划应当根据发展目标制定,明确发展的阶段性和发展程度,确定每个发展阶段的具体目标、工作任务和实施路径。 四是,要求董事会从全局性、长期性和可行性等维度,严格审议战略委员会提交的发展战略方案,之后再报经股东(大)会批准实施。 四是,从抓实施的角度,要求企业根据发展战略,制定年度工作计划,编制全面预算,将年度目标分解、落实,确保发展战略有效实施。 五是,设立了发展战略实施后评估制度,要求战略委员会加强对发展战略实施情况的监控,定期收集和分析相关信息。 对发现明显偏离发展战略的情况,要求及时报告;对确需对发展战略作出调整的情形,明确要求企业要遵循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调整发展战略。 参考资料来源:腾讯新闻——财政部官员解读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eji312/20563.html
各地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取得新进展
伯克希尔哈撒韦盘中跌近100% A股适合取消涨跌停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