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部门瞄准新需求 旅游专列丰富出行选择

旅游

北京至老挝,15天实现跨境游。坐上Y445次旅游专列,张家界、峨眉山、西双版纳花卉园、老挝万象凯旋门、老挝琅勃拉邦大皇宫,著名景点尽收眼底。

西安至铜川,庙会搬到列车上。演职人员上火车,重现历史场景,带来视听盛宴,Y535次“银发庙会”主题旅游专列,车上车下好戏不断。

铁路部门发挥行业优势,结合各地民俗文化、风土人情和自然资源,不断丰富“铁路+文旅”品牌,打造高品质定制化系列旅游列车产品。

——瞄准新需求,精心设计旅游产品。

中老年游客时间充裕、需求多样,铁路部门充分调研这一群体的需求,串联“吃住行游娱购”出行全要素,精心策划旅游线路。

中国铁道旅行社集团有限公司旅游专列分公司副总经理闫蕾介绍,长线旅游专列客群以50岁至70岁为主,在产品成形前,设计人员会提前考察旅游产品的房、餐、车、游、购、娱等各要素,根据旅游列车客源地游客需求对其优化升级。

国铁西安局针对“快游”与“慢游”、“大众游”与“高端游”、“定点游”与“四季游”,累计开发适合不同需求、不同价格水平的56款旅游产品。今年以来,累计开行省内外不同区域,“庙会”“冰雪”“油菜花”“梨花”等不同主题的旅游专列23趟,累计发送旅客近2.1万人。

——聚焦舒适度,不断提升旅游体验。

选择专列旅游,中老年旅客追求的是舒适性、安全性。对此,铁路部门推出定制化服务,让游客玩得舒心,游得放心。

国铁西安局 螺蛳

乘坐Y482次旅游专列从江西赣州前往北京旅行的黄六秀表示,列车提供美味的餐食,还准备了血压仪、老花镜、医药箱等暖心物品,“全程可舒服嘞”。

不仅如此,不少车站还开辟专用候车区及进站通道,服务旅行团有序出行。“针对中老年旅客居多的情况,我们全程安排经验丰富的车站客运工作人员进行引导和帮扶服务。”赣州站党总支书记廖国胜说。

铁路

——开发新项目,持续提高服务品质。

旅客在列车上的时间长,如何提升乘车体验,成为铁路部门关注的问题。

升级改造餐车娱乐功能,增加娱乐设施,包括音响设备、可折叠桌板等;增设水吧、茶吧、KTV等服务项目;组织歌舞表演、茶艺表演、有奖问答、手工制作等特色活动……提升娱乐性,乘车互动性显著提升。

“熊猫专列”上,随处可见憨态可掬的熊猫玩偶,连糕点都是熊猫造型;“螺蛳粉专列”上,螺蛳粉、螺蛳鸭脚煲、炒鸭脚等特色美食随车供应……特色专列,打造乘车趣味性。

随着定制列车开行范围的不断扩大,辐射带动效应也越来越明显。

以国铁西安局开行的冰雪游专列为例,今年以来,已为凤县、镇安、耀州等地带去旅游综合收入400余万元,将“冰天雪地”变成了“金山银山”;汉阴油菜花、蒲城梨花等赏花专列为当地带来旅游综合收入200余万元,带动周边散客团、汽车自驾游20余万人次。

“未来,我们将探索更多新玩法,用多样的旅游专列提供丰富的出行选择。”闫蕾说。


闫蕾

沈铁开行多少趟旅游专列满足需求?

暑运以来,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前往东北地区避暑纳凉的游客激增。 据了解,从7月1日开始,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在旅游热门方向增开列车66.5对,同时开行观光旅游列车近200趟,全力满足旅客避暑消夏的乘车需求。 阿尔山地处蒙古、锡林郭勒、科尔沁、呼伦贝尔四大草原交汇处,森林与草原相拥,自然环境独特,夏季气候凉爽,是人们首选的避暑胜地。 为此,沈阳局集团公司从7月初至8月末,每日开行大连至阿尔山,隔日开行山海关、长春至阿尔山的旅游观光列车。 为给旅客提供舒适温馨的乘车环境,沈阳局集团公司对旅游观光列车进行升级改造,车厢增设独立的观光休闲区,配有电视、卡拉OK等娱乐设施。 工作人员全程提供“管家式”的贴心服务,观光列车可以直达景区,让旅客的消夏之旅开心舒适。 据介绍,今年暑运期间,沈阳局集团公司预计发送旅客4800万人,日均77.4万人,客流以旅游流、学生流为主。 沈阳局集团公司充分发挥东北路网优势,统筹沈阳、大连、长春等枢纽车站,哈大、沈丹、长珲高铁,以及丹大、长白乌快速铁路和既有线通道能力,投入暑期旅客运输的列车总对数达到397.5对。 为减少旅客排队时间,沈阳局集团公司在各大车站开设学生往返程售票窗口;共有835台自动售取票机投入暑运使用;并在沈阳、大连、长春等城市开办流动售票业务,送票到学校、到社区、到乡村,为旅客提供更加便捷的售票服务,不断改善旅客出行体验。

需求

如何贯彻落实《关于促进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若干意见》

不久前,交通运输部、国家旅游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对于促进旅游交通融合发展提出了很多务实有效的具体措施。 《若干意见》提出“把交通和旅游功能纳入统一规划”,要求各地在编制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发展规划时,将旅游标识标牌、观景设施与交通基础设施统一规划、设计;“为游客构建更加便捷高效的‘快进’交通网络”,提出要依托高铁、城际铁路、民航、高等级公路等“快进”交通网络,力争实现一种及以上“快进”交通方式通达4A级景区,两种及以上通达5A级景区;“创新交通旅游产品”的措施也有很强的针对性,如增开高铁、豪华列车、旅馆列车等特色旅游专列,开发适合旅游特点的特种观光列车等装备,发展邮轮旅游,形成分布合理的邮轮开发港口体系,建设邮轮旅游集散枢纽等。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教授李小波认为,《若干意见》具有较强的务实性,一是机制驱动力,六个部门联合推动,有利于解决旅游部门“小马拉大车”的局面;二是经济保障力,所提出的多种投融资渠道,有利于解决建设资金问题;三是技术创新力,交通与旅游融合应是服务质量、产品体系、信息体系的全方位创新融合。 《若干意见》针对哪些现实发展问题?李小波分析,一是历史古道与现代交通的错位问题。 历史古道中丰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会在快速的现代交通中“一闪而过”,容易造成游客“仰而不信”问题。 二是文化线路与旅游品牌的脱节问题。 严格说来,目前中国没有一条旅游线路拥有自己独特的知识产权。 三是旅游线路上产业要素的缺失问题。 除了服务站或者重要节点提供的基本食宿外,没有产业化发展意识。 “当前,中国旅游交通建设形成了实践倒逼发展的局面。 如草原天路2016年共接待游客200多万人次,自驾车辆55万辆次,旅游旺季人满为患,远远超出道路通行设计能力,带来交通拥堵、生态环境破坏、设施不足、旅游体验较差等一系列问题。 ”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主任工程师杨星说,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类似像草原天路的交通线路,一开始并未按照风景道标准进行打造,但实际中却发展成了线性旅游目的地。 因此,旅游风景道建设必须从顶层架构入手,提前谋划,提前部署,避免旅游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如何推动《若干意见》落地实施?李小波建议,一是建立全程快乐新理念;二是开启全域文化新模式,思考如何促进交通和旅游融合,使散布的点状景区,变为文化上有机关联的整体;三是发展全线产业新经济,目前各地依赖“门票经济”,缺乏线路统筹的产业观,旅游和交通融合发展要加快探索和实践的步伐。 杨星认为,《若干意见》对未来旅游交通发展提出了非常好的构架和宏伟蓝图,要实现《若干意见》的预期目标,需关注以下问题:一是各地应成立针对旅游交通工作的衔接部门或组织机构。 二是融资渠道与稳定性问题,要在政府的引导下充分发挥企业的积极性,争取国家政策及资金支持,从而形成旅游交通尤其是旅游风景道建设的稳定资金来源与融资渠道。 三是统筹协调交通建设与旅游需求的技术标准。 如高速公路服务区如何完善旅游功能,普通公路服务区、养护道班等如何与旅游公路驿站有机结合,旅游风景道服务设施、内容及设置标准如何确定,道路交通指路标志与旅游风景道标识系统如何对接等,都是迫切需要解决和关注的问题。

沈阳晚报3月9日y形火车旅游到越南

搜一下:沈阳晚报3月9日y形火车旅游到越南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eji312/20587.html
这才是炸带鱼的正确做法 酥香可口 放凉也不回软 方法超简单
字节跳动二战游戏 离中国巅峰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