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志时收集食团 爱吃啥 科研人员将探究北京雨燕

6月1日凌晨2点,鸟类专家和志愿者来到颐和园东堤上。在静谧的夜色中,他们打着手电筒,用捕鸟网将廓如亭围住。4点多,在廓如亭中栖息的雨燕活跃起来,纷纷出巢觅食。快速飞翔的雨燕撞网的那一刻,便被束缚得老老实实。

为研究雨燕进行的环志工作正式开启。

6月1日清晨,颐和园廓如亭,志愿者捕捉撞到网上的雨燕。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持续20余年的环志

志愿者们轻柔又麻利地将雨燕从网上取下,装入专用的白色小布袋,交付测量小组。天刚蒙蒙亮,测量小组人员戴着头灯,使用弹簧秤给雨燕称体重,用游标卡尺测喙长和头喙长、跗跖长,使用钢板尺测体长、翅长、尾长,记录员记录相应的数据。

志愿者测量、记录雨燕数据。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接着,他们将带有全国鸟类环志中心通讯地址和唯一编号的特殊金属环固定在鸟的小腿或跗蹠上,然后在原地放飞,以便在其他地点再次捕捉或观察到这些鸟儿,研究其迁徙规律及种群动态。

自上世纪90年代颐和园在廓如亭首次开展雨燕环志工作以来,这项工作至今已开展了二十余年。

北京雨燕作为极少数以北京命名的鸟类,不仅是北京的代表性鸟类,更具有独特的生态和文化价值。每年4月,北京雨燕从非洲南部抵达北京筑巢繁殖,7月底到8月初离开北京,返回非洲南部越冬。近年来,雨燕在北京的栖息范围逐渐扩大,从颐和园、正阳门等古建筑到天宁寺桥、百子湾桥等高大桥梁,都能发现大量雨燕栖息繁衍。

这些空中的“精灵”生态习性独特,喜欢在高大建筑筑巢,这归因于其独特的身体构造。雨燕跗跖很短,且脚趾结构是四趾向前的,一旦落地难以再次起飞,繁殖期也只能在高空借助一定的落差完成起飞,在高大建筑筑巢,从高空自然跌落展翅就可以飞行。颐和园是北京雨燕的重要栖息地,这里的巢址高大,且水面上的大量昆虫为其提供了适宜的食物。

随着科技发展,除了金属脚环,科研人员也使用了卫星追踪的方式。此次16只“身强体壮”的雨燕被佩戴上了卫星接收器,接收器能更加精确地追踪到雨燕的迁徙路径和活动范围,这些数据用以记录雨燕的生存状态,也为雨燕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志愿者给雨燕佩戴上卫星追踪器。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研究雨燕“食谱”

此次环志共标记了126只北京雨燕,其中包括曾经标记过的88只,回收比例接近7成。标记时间最长的雨燕有3只,它们是2014年首次在颐和园佩戴环志的,时间达到10年。“这说明颐和园的北京雨燕种群总体良好,且能够持续精准回巢。”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北京市鸟类环志站)工作人员史洋说,另外的38只雨燕为首次佩戴环志。

与以往略有不同的是,此次环志还收集了十余个雨燕反吐的食团,将用以研究雨燕吃哪些虫子,从而对雨燕进行更好的保护。

专家收集的雨燕食团。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雨燕曾被称为“无脚鸟”。除繁殖期间需进入巢穴进行产卵、孵化和育雏外,它们全年的进食、饮水、交配、睡觉基本都在空中进行。

“雨燕在空中不是捕食,而是一边飞,一边张着大嘴,把小虫子兜进嘴里。”史洋描述了一个有趣的场景。这些虫子会存在雨燕脖子下的嗉囊中,随着雨燕越吃越多,虫子尸体粘在一起变成小圆球状的食团。被环志人员捕捉后,雨燕受到刺激紧张,会把食团吐出来,正好被工作人员收集起来用以研究。

食团中包含没有被消化完的完整虫子,小如蚂蚁,目前它们正处于冷冻状态,等待研究人员用显微镜将它们一一识别出来。

“我们研究雨燕吃哪些昆虫,不是研究雨燕粪便,而是研究食团。”史洋说,他们需要了解昆虫和园林绿化中用药物杀灭的对象是否有关系。如果发现昆虫飞行高度和园林绿化喷洒药物的高度一致,为了保证这些“雨燕食谱”种群数量不受影响,他们将建议有雨燕分布的公园错开繁殖期喷洒药物。

根据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调查数据,目前北京雨燕数量稳步提升,且不断在城市中扩散,适合筑巢的巢址也越来越多。这得益于北京湿地面积逐渐增多,昆虫等小型生物在湿地中繁衍生息,为雨燕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

志愿者放飞雨燕。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鸟类环志的“惊喜”

此次环志过程中,专家还采集了雨燕的羽毛。

史洋说,雨燕外观看不出雌雄,以往对雨燕进行性别鉴定使用血液。去年,他们尝试使用羽毛进行性别鉴定。“发现可行后,我们今年对所有的雨燕个体都采集了羽毛。”他说,采集的是雨燕腹部的绒毛,相当于无损鉴定,对鸟类几乎没有影响。经过长期采集,科研人员将了解颐和园中北京雨燕的性别比例。

采集雨燕羽毛。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鸟类环志是一种根据标记个体研究鸟类生活史、种群动态、迁徙的研究方法。北京市鸟类环志站2006年由全国鸟类环志中心在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挂牌,除开展救护鸟类环志外,设立海淀区翠湖国家湿地公园及顺义区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两个鸟类环志工作站,开展以雀形目鸟类为主的环志工作,截止到2023年,共环志鸟类26000余只。

今年,北京市鸟类环志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惊喜”不断。3月,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环志工作站2023年9月环志的灰头鹀在香港米埔回收,也是北京环志的雀形目鸟类的首次异地回收。作为灰头鹀迁徙动态的重要记录,为研究揭示该鸟种的生态及迁徙规律提供可靠证据。5月,海淀区翠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环志工作站回收到一只蒙古国环志的灰头鹀,为北京市首次回收到其他国家环志的雀形目鸟种。

未来,北京将继续在候鸟迁飞通道重要区域建设鸟类环志站,通过鸟类环志工作开展候鸟资源动态监测、疫源疫病主动监测预警、候鸟保护宣传等工作,并针对重点保护物种使用鸟类追踪器等新技术开展迁徙动态研究。

新京报记者 张璐

编辑 张牵 校对 李立军


蜂鸟的资料.

蜂鸟(wood nymph)是雨燕目蜂鸟科动物约320种的统称,是世界上已知最小的鸟类。 蜂鸟身体很小,能够通过快速拍打翅膀(每秒15次到80次,取决于蜂鸟的大小)而悬停在空中。 蜂鸟因拍打翅膀的嗡嗡声(humming)而得名。 蜂鸟是唯一可以向后飞行的鸟。 蜂鸟也可以在空中悬停以及向左和向右飞行。 蜂鸟色彩鲜明,常和雨燕同列於雨燕目(Apodiformes),亦可单列为蜂鸟目(Trochiliformes)。 分布局限於西半球,在南美洲种类极多。 约有12种常在美国和加拿大,只有红玉喉蜂鸟(Archilochus colubris)繁殖於北美东部新斯科舍到佛罗里达。 分布最北的是棕煌蜂鸟(Selasphorus rufus),繁殖於阿拉斯加的东南部到加利福尼亚的北部。 蜂鸟都是小鸟,有的极小。 南美西部最大的巨蜂鸟(Patagona gigas)也不过20公分(8吋)长,约20克(0.67盎斯)重。 最小的蜂鸟(Mellisuga helenae或Calypte helenae)见於古巴和松树岛,稍长於5.5公分(2.12吋),重约2克。 这是最小的现存鸟类,与小鼩鼱同为最小的温血脊椎动物。 蜂鸟体强,肌肉强健,翅桨片状,甚长,能敏捷地上下飞、侧飞和倒飞,还能原位不动地停留在花前取食花蜜和昆虫。 体羽稀疏,外表鳞片状,常显金属光泽。 少数种雌雄外形相似,但大多数种雌雄有差异。 後一类的雄鸟有各种漂亮的装饰。 颈部有虹彩围涎状羽毛,颜色各异。 其他特异之处是由冠和翼羽的短粗羽轴,抹刀形、金属丝状或旗形尾状,大腿上有蓬松的羽毛丛(常为白色)。 嘴细长,适於从花中吸蜜。 刺嘴蜂鸟属(Ramphomicron)和尖嘴蜂鸟属(Chalcostigma)的嘴短,但是剑喙蜂鸟(Ensifera ensifera)的嘴极长,超过其体长21公分(8.25吋)之半。 许多种类的嘴稍下弯。 镰喙蜂鸟属(Eutoxeres)的嘴很弯。 而翘嘴蜂鸟属(Avocettula)与反嘴蜂鸟属(Opisthoprora)的嘴端上翘。 多数种类的蜂鸟不结对,而紫耳蜂鸟(Colibri)和少数其他种类则成对生活,并且由两性共同育雏。 大多数种类的雄鸟都以猛飞猛冲的方式保卫占区(占区是它向过路雌鸟炫耀的场所)。 雄鸟常在雌鸟前面盘旋,使阳光反射颈部色泽。 占区的雄鸟追逐同种或不同种的蜂鸟,向大型鸟(如乌鸦和鹰)甚至向哺乳类(包括人)猛冲。 多数蜂鸟(尤其较小的种类)发出刮擦声、嘁嘁喳喳或吱吱的叫声。 但在作U形炫耀飞行中,翅膀常发出嗡嗡、嘶嘶声或爆音,像其他鸟的鸣声。 许多种类的尾羽发出声音。 巢小杯形,由植物纤维、蛛网、地衣和苔藓构成,附著於树枝、大叶片或岩石突出部。 隐士蜂鸟属(Phaethornis)某几种的巢有一细茎悬挂在突出物的下面,或在洞穴、涵洞顶上挂著。 巢两边放著泥土和植物,以保持平衡。 产2个(很少1个)白色椭圆形卵,是鸟卵中最小的,但卵重约为雌鸟体重的10%。 刚孵出的幼鸟无视力,身上无毛,由亲鸟哺养,约3周後羽毛丰满。 在所有动物当中,蜂鸟的体态最妍美,色彩最艳丽。 精雕和玉琢的精品也无法同这大自然的瑰宝媲美,蜂鸟是世界上最小的鸟,“以其微未博得盛誉”。 小蜂鸟是大自然的杰作:轻盈、迅疾、敏捷,优雅、华丽的羽毛--这小小的宠儿应有尽有。 它身上闪烁着绿宝石、红宝石、黄宝石般的光芒,它从来不让地上的尘土玷污它的衣裳,而且它终日在空中飞翔,只不过偶尔擦过草地;它在花朵之间穿梭,以花蜜为食.各种蜂鸟分布在新大陆最炎热的地区,主要在南美洲,它们数量众多,但仿佛只活跃在两条回归线之间,有些在夏天把活动范围扩展到温带,但也只作短暂的逗留;在鸟类动物中,最小的蜂鸟体积比虻还小,体重只有2克,粗细不及熊蜂,卵重0.2克,和豌豆粒差不多。 它的喙是一根细针,舌头是一根纤细的线;它的眼睛像两个闪光的黑点;它翅上的羽毛非常轻薄,好像是透明的;它的双足又短又小,不易为人察觉;它极少用足,停下来只是为了过夜;它飞翔起来持续不断,而且速度很快,发出嗡嗡的响声。 它双翅的拍击非常迅捷,所以它在空中停留时不仅形状不变,而且看上去毫无动作,像直升飞机一样悬停, 只见它在一朵花前一动不动地停留片刻,然后箭一般朝另一朵花飞去.它用细长的舌头探进它们怀中,吮吸它们的花蜜,而且仿佛这是它舌头的唯一用途。 人们看见它狂怒地追逐比它大二十倍的鸟,附着在它们身上,反复啄它们:让它们载着自己翱翔,一直到平息它微不足道的愤怒。 有时,蜂鸟之间也发生非常激烈的搏斗。 吸蜜蜂鸟 (Mellisuga helenae) 重1.8克,是世界上最小的鸟。 还有一种典型的北美蜂鸟, 红喉北蜂鸟 (Archilochus colubris)重量约3克左右,身长7.6公分。 蜂鸟中体型最大的是巨蜂鸟(Patagona gigas),其体重也只有20g。 蜂鸟的飞行本领高超,也被人们称为神鸟、彗星、森林女神和花冠。 蜂鸟的起源蜂鸟的体型太小,骨架不易保存成为化石,它的演化史至今仍是个谜。 现在的蜂鸟大多生活在中南美洲,在南美洲曾发现100万年前的蜂鸟的化石,因此科学家认为蜂鸟是源自更新世 。 然而在德国南部科学家却发现了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蜂鸟化石,距今已有3000多万年的历史,由此可知,蜂鸟的祖先远在渐新世的时候就已经出现。 生态环境蜂鸟居住的范围十分广阔,从高达4000米的安第斯山地一直到亚马逊河的热带雨林,有的蜂鸟生活在干旱的灌木丛林,也有蜂鸟生活在潮湿的沼泽地。 分布地域蜂鸟只在美洲有发现,从南加拿大和阿拉斯加到火地岛,包括西印度群岛。 黑颏北蜂鸟是美国和加拿大的西部最常见的种类。 只有红喉北蜂鸟在北美洲东部繁衍,但是其他种类的蜂鸟的个别成员(accidentals in birding jargon)也可以在北美洲东部看到,有时是来自古巴或巴哈马群岛的游民。 蜂鸟在中国全境没有分布,有些大型的天蛾(如蜂鸟鹰蛾)在白天活动取食花蜜时会被误认为是蜂鸟。 在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的标本室里有蜂鸟的标本,是一位美国传教士在20世纪初带到辅仁大学(后并入师大),全部为随假剥制标本。 经过近百年的陈放,但标本保存得很完好,依然可以见到羽毛的亮彩。 形态特征蜂鸟的羽毛一般为蓝色或绿色,下体较淡,有的雄鸟具有羽冠或修长的尾羽。 雄鸟中,绝大多数为蓝绿色,也有的为紫色、红色或黄色。 雌鸟体羽较为暗淡。 惊人的记忆力尽管蜂鸟的大脑最多只有一粒米大小,但它们的记忆能力却相当惊人。 来自英国和加拿大的科研人员最近发现,蜂鸟不但能记住自己刚刚吃过的食物种类,甚至还能记住自己大约在什么时候吃的东西,因此可以轻松地吃那些还没有被自己“品尝”的东西。 路透社报道,自然界中的蜂鸟都拥有自己的势力范围,它们不但能清楚记住自己曾采过哪些鲜花的蜜,甚至能判断光顾这些花朵的“大概时间”,进而根据不同植物的重新分泌花蜜的规律来寻找新的食物。 这样,当蜂鸟再次出动的时候,就能做到不去“骚扰”那些花蜜已经被自己采空的植物了。 研究人员指出,这些惊人的举动让蜂鸟成为唯一一种能记住“吃东西地点和时间”的野生动物。 此前,科学家认为,只有人类才会具有类似的判断能力。 据悉,这种加拿大蜂鸟每年冬天都要从寒冷的落基山脉飞行数千公里抵达温暖的墨西哥地区越冬,等到了来年春天,它们还要再次千里迢迢地返回落基山繁育后代。 科学家因此推测,蜂鸟拥有惊人记忆力的原因是,由于自身个体太小,年复一年的长途跋涉又需要很长时间,它们不能将宝贵的时间花费在寻找食物的工作上。 研究人员宣称,小小的蜂鸟最多能分清楚八种不同类别鲜花的花蜜分泌规律。 上述成果发表在一本名为“Current Biology”的生物学期刊上。

雷速登闪电冲线遥控车风影号在青海省西宁市有没有专卖店啊?

如果时间还来得及,可以给这小伙子从淘宝上买,快递应该到你那里,而且不至于太慢,因为多数卖家在南方。

八万多预算买那种合资车好?

8万是指落地价还是指光裸车价?8万大概可以买到的合资中等配置雪佛兰赛欧,大众POLO,丰田致炫,威驰,北京现代瑞纳、瑞奕,起亚K2。 8万低配可以买到标志301,雪铁龙爱丽舍,大众捷达,桑塔纳(大众的车得看地方优惠如何)长安铃木雨燕(国外叫速易特)昌河铃木利亚纳,东风日产的阳光,最近火的有启辰品牌(个人不推荐减配太严重) 楼主最好再回复下买车主要做什么,长途是否经常跑,车上常有几名乘客,王健林说只买对的不买贵的,楼主要三思呀,本人从事汽车制造行业,如采纳可以为你专门考量下你该买什么车~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eji312/20698.html
以 汛 天府评论 地评线 坚决打好防汛救灾主动仗 为令
香港购房人 抢 集体北上 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