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向央行借款大增37.55% 青岛银行被移出公开市场一级交易商名单

近日,央行公布了2024年度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名单。此次交易商的总数为51家,包括了全部6家国有大行和全部12家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2家政策性银行等,以及中信证券和中金公司两家券商以及负责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实施的中债信用增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据了解,公开市场一级交易商是指能够直接与央行进行交易(包括回购交易、现券交易等)的机构,其他交易商与一级交易商进行交易。

通常来说,公开市场一级交易商名单通常意味着该机构在金融市场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其可以直接从央行借到资金,且资金成本通常较低。且银行可以直接参与央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参与央行推出的创新业务,同时将承担传导央行货币政策、配合央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等职能。

对比2023年度名单可以发现,此次青岛银行被移出名单,取而代之的是青岛农商银行。而此前青岛银行连续第六年获选一级交易商名单。这个结果让市场颇为意外,因为无论是资产规模还是利润方面,青岛农商行都要低于青岛银行。

央行表示,根据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考评调整机制(公开市场业务公告〔2004〕第2号、〔2018〕第2号),中国人民银行对2023年度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及申请加入一级交易商的机构进行了综合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了2024年度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

央行从1998年开始建立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制度,选择了一批能够承担大额债券交易的商业银行作为公开市场业务的交易对象。2018年3月,央行调整了考评指标体系,考评指标体系分为“传导货币政策”、“发挥市场稳定器作用”、“市场活跃度及影响力”、“依法合规稳健经营”、“流动性管理能力”、“操作实务”、“配合操作室有关工作”等七个一级指标和15个二级指标。

青岛银行2023年年报相关数据显示,截至 2023 年末,该行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 22.42 亿元,比上年末减少 41.97亿元,下降 65.18%;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 368.81 亿元,比上年末增加 112.46 亿元,增长 43.87%。

而究其原因主要是青岛银行加强同业负债管理,一方面是适度调整同业负债结构,在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增加的同时,同业存款期末余额有所减少;另一方面,增加成本率相对较低的卖出回购债券业务规模,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期末余额增加。

另外,报告期末青岛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 182.35 亿元,比上年末增加 49.78 亿元,增长37.55%。


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及措施

货币政策工具改革的条件近几年我国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一是外汇占款;二是政策性银行的再贷款,主要是农业发展银行的再贷款,即农副产品收购资金,两项合计占32.15%(1994-1998年)。 而发达国家基础货币的投放主要依靠再贴现和公开市场操作。 因此,逐步减少对外汇和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的基础货币投放,是实现我国货币政策工具改革的必要条件。 发达国家的外汇和农副产品收购主要靠平准基金,我国也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对于外汇,首先要改变结售汇制度,允许出口创汇者有一定的外汇留成,调动中央、地方、企业的积极性;其次是规定央行每一年内允许收购外汇的货币发行,不够部分可以获得票据贴现和再贴现的优先权;再是进行金融创新,发行储备债券,解决经济发展目标和外汇目标的矛盾。 对于农业发展银行的再贷款,应继续坚持和粮、棉、油库存挂钩的原则,严格控制再贷款的增加。 农业发展银行资金不足的部分,应通过市场发行金融债券筹集,并把金融债券纳入公开市场操作范围。 三大货币政策工具的系统化改革公开市场操作是最理想的微调性货币政策工具,但其有效运作需要相当发达的金融市场作为依托,至今只有美国运用最为经常和普遍。 因此,金融市场很不发达的我国,在相当长时间内,中央银行贷款(包括再贷款和再贴现)将是最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并优先发展公开市场业务和规范存款准备金制度,以实现货币供给的间接调控。 在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上,要体现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的相互协调配合。 (1)分工上要有所侧重。 存款准备金与再贷款侧重于调节商业银行资金的中长期流动性,再贴现和公开市场操作主要用于调剂商业银行的短期头寸。 (2)货币政策工具在总量调控和结构调整中的配合。 存款准备金、再贷款和公开市场操作侧重于总量上的调控;再贴现主要用于结构调节。 (3)确定合理的利率结构。 金融正常运行时,央行合理的利率结构应是:再贷款利率>再贴现率、抵押贷款利率>同业拆借利率、公开市场利率;特殊时期,央行可向有危机的金融机构发放低息特别贷款。 中央银行再贷款政策的改革。 (1)明确规定再贷款的资金用途。 规定再贷款是商业银行的最后资金来源。 (2)逐步取消再贷款分配的行政性质,使再贷款真正成为只对总量负责的间接调控手段。 (3)为了保证央行资产质量,开办抵钾贷款业务。 系统引进再贴现业务。 (1)首先要明确再贴现资金的使用方向。 要在金融法中明确规定再贴现资金只能用于商业银行弥补支付手段的不足。 (2)明确再贴现业务的票据品种。 央行应定期公布优先再贴现的商业票据种类。 (3)解除再贴现的额度限制。 把再贴现率作为唯一控制再贴现规模的手段。 加快发展公开市场操作的思路。 (1)央行应进一步加大收回再贷款和发行金融债券的规模,以消化准备金率降低所释放的超额准备。 (2)规范再贴现和再贷款业务,因为只有再贴现和再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的最后资金来源时,商业银行有资金需求才会首先进入公开市场。 (3)调整央行和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使债务资产的比重迅速上升。 (4)扩大交易工具。 包括发行面向银行的短期国债等。 (5)增加交易主体并完善市场制度建设、完善市场监管。 规范存款准备金制度。 (1)应将准备金的计算方法由时点余额改为平均余额,考核方法由绝对值改为乎均值。 (2)按存款期限长短确定分档准备金率,以规范不同性质存款的信用创造规模。 (3)分两步彻底停止对准备金支付利息。 金融机构不能将央行的存款作为它赢利的“避风港”,央行的货币供给才能全部进入生产领域。 这是不足的原因分析--------贸易、资本账户的双顺差导致国际收支失衡,外汇储备过多和外汇占款剧增,由此导致国内货币供应的非受控性增加和扩张效应,使央行为实现物价稳定和汇率稳定的货币政策目标而实施的紧缩性质的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下降。 国内资本市场如股市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资金的流动,使银行的流动性资金流入股市,而央行的货币政策所依赖的政策工具如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等都是依靠银行系统的,银行系统资金向资本市场的分流也就弱化了银行系统在央行利用货币政策工具执行货币政策中的作用。 此外,资本市场的发展本身也会影响投资、消费,也会吸引国际资金,从而,也会对通货膨胀、汇率等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造成冲击,从而导致货币政策有效性下降。 美国经济的衰弱与美国的持续降息,中国的持续加息,使中美利差倒挂程度加剧,以及美元贬值和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加剧,使大量美元资金寻找流入中国的途径,从而造成对人民币币值稳定这一货币政策目标的冲击。 还有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央行执行货币政策或多或少是垄断的,而不是依靠市场的,因此,我想央行在制定和实施我国货币政策时或多或少会有些主观因素在里面吧,而不是靠市场要求去做,因为,根据市场规则去实现一个政策目标,比如实现物价稳定,通常要付出经济增长放慢、失业增加等沉重代价的,而央行所采取的方法可能更折中一些吧,然而,这也往往造成政策有效性不足的问题。

联系实际论述我国重要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

1.公开市场业务 中国公开市场操作包括人民币操作和外汇操作两部分。 外汇公开市场操作1994年3月启动,人民币公开市场操作1998年5月26日恢复交易,规模逐步扩大。 1999年以来,公开市场操作已成为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日常操作的重要工具,对于调控货币供应量、调节商业银行流动性水平、引导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目前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共包括40家商业银行。 这些交易商可以运用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券等作为交易工具与中国人民银行开展公开市场业务。 从交易品种看,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债券交易主要包括回购交易、现券交易和发行中央银行票据。 其中回购交易分为正回购和逆回购两种,正回购为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卖出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买回有价证券的交易行为,正回购为央行从市场收回流动性的操作,正回购到期则为央行向市场投放流动性的操作;逆回购为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购买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将有价证券卖给一级交易商的交易行为,逆回购为央行向市场上投放流动性的操作,逆回购到期则为央行从市场收回流动性的操作。 现券交易分为现券买断和现券卖断两种,前者为央行直接从二级市场买入债券,一次性地投放基础货币;后者为央行直接卖出持有债券,一次性地回笼基础货币。 中央银行票据即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短期债券,央行通过发行央行票据可以回笼基础货币,央行票据到期则体现为投放基础货币。 2.一般而言,票据贴现可以分为三种,分别是贴现、转贴现和再贴现。 贴现是指客户(持票人)将没有到期的票据出卖给贴现银行,以便提前取得现款。 一般工商企业向银行办理的票据贴现就属于这一种。 转贴现是指银行以贴现购得的没有到期的票据向其他商业银行所作的票据转让,转贴现一般是商业银行间相互拆借资金的一种方式; 再贴现是指贴现银行持未到期的已贴现汇票向人民银行的贴现,通过转让汇票取得人民银行再贷款的行为。 再贴现是中央银行的一种信用业务,是中央银行为执行货币政策而运用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 3.存款准备金 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存款准备金率,金融机构必须将存款的一部分缴存在中央银行,这部分存款叫做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占金融机构存款总额的比例则叫做存款准备金率

我国利率市场化推进到什么程度

之前,我国的利率体系从市场化程度的高低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完全市场化的利率,例如国债的发行利率,央行票据的利率,SHIBOR等;第二类,半市场化的利率,主要是贷款利率,在央行的基准利率基础上,上下浮动;第三类,非市场化的利率,主要是存款利率,需要执行基准利率,但是从6月8日开始存款利率也开始半市场化,存款利率可以上浮到基础利率1.1倍。 贷款利可以下浮到基准利率的0.8倍,银行界的说法0.8倍的基准利率,基本已经是盈亏平衡点,贷款利率基本已经市场化。 据我而言我国的利率市场化,基本已经完成了80%了吧。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eji312/20997.html
能否自主取消 三问特斯拉单踏板模式争议 还有谁用 是否安全
就这样吧 每日一笑 闺蜜说 你把手机粘一下还可以凑合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