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令背后 相关A股公司踟蹰守望 不老药

相关A股公司踟蹰守望

保健品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雷晨 实习生董峻萍 北京报道

5月31日,一张网传来自海关总署最新政策通知的截图显示,2024年6月1日起,含NMN的食品将不得再通过跨境电商平台在国内销售。

NMN被称作“不老神药”,其全称为“β-烟酰胺单核苷酸”,是一种自然存在的生物活性核苷酸。在人体中NMN是NAD+(辅酶I)最直接的前体,其功能是通过NAD+体现。

不过,由于NMN在我国未获得药品、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剂和新食品原料许可,要想在国内买到NMN相关产品,只能借助跨境电商平台等渠道。

自2021年以来,国内NMN领域的监管不断加强。有受访人士认为,最新政策的出台,意在将跨境电商这条主要的销售渠道“堵死”,但仍留有一定的缓冲期。

多位跨境电商商家告诉记者,这正是消费者目前仍能在国内诸多电商平台上买到NMN产品的原因。

禁令消息出现以来,根据Wind数据,NMN板块的10只概念股有9只出现下跌。

截至发稿,雅本化学(300261.SZ)、兄弟科技(002562.SZ)、尔康制药(300267.SZ)、金达威(002626.SZ)股价均较5月31日下跌超4%。

目前,海关总署网站尚未发布NMN相关禁令的明文指示。不过,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多家上市公司处了解到,已有部分上市公司根据平台要求开始对NMN相关产品下架处理,还有部分企业仍在等待有关部门的明文指示。

NMN监管严字当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查阅电商数据了解到,当前NMN相关产品在淘宝、拼多多等平台仍有销售。

“前几天NMN政策又收紧了,原因还是美国那边把NMN作为药品研发,目前有部分口岸不能清关,但我们还能继续发的,后面情况也有点难说。”一位跨境电商商家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另一位跨境电商商家也对记者透露,当前能拍的NMN产品都是有货的。

政策影响方面,在途货物被建议港到仓团队按店铺排查是否有在途,如有港口直接退运;对于在仓库存,由于海关禁止通过跨境电商平台销售,平台和商家被要求立即下架销售链接,海关会锁住库存,后续根据海关具体政策退运或销毁。通知还建议下线销售链接中,已售被挂起的部分,建议联系消费者取消订单。

上述禁令的实施,被业内视作之前监管政策的具化和加强。

2023年5月,国家卫健委政务服务平台网站公布了《食品添加剂新品种不予行政许可决定书信息送达》,NMN作为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在中国未能获得行政许可。

2021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排查违法经营“不老药”的函》,明确指出NMN在我国未获得药品、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剂和新食品原料许可。同年12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再次表示,NMN作为保健食品原料条件尚不成熟,需要进一步加强监测和研究。

知名战略定位专家、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此次监管升级主要是出于对公共健康和市场秩序的考虑。

“NMN作为一种被宣传具有抗衰老、改善健康等效果的物质,其功效尚未得到充分的科学验证,尤其是长期安全性和人体适用性方面。过度营销和夸大宣传可能误导消费者,导致不必要的健康风险和经济损失。因此,加强监管有助于防止虚假宣传,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市场公平竞争。”詹军豪说道。

相关公司踟蹰守望

上市公司 金达威

据了解,由于国内市场对NMN相关食品和保健品实施禁令,相关上市公司主要聚焦于NMN产品的原料制造和生产设备的生产。

同时,也有一部分企业选择通过海外投资的方式,间接从事NMN产品的制造与销售业务,比如金达威,它通过收购如DBH等海外保健品企业,切入NMN产品领域。

金达威2023年年报显示,公司采用生物酶催化绿色生产工艺生产NMN原料,产品是纯β型-NMN,生物活性高,环境友好无污染,设计产能跻身世界前列。目前,公司已推出有关辅酶原料系列NMN、NR、NAD+产品。

3月29日,浙江医药(600216.SH)在互动易平台表示,NMN产品在国内目前监管法规下未能作为药品或保健品注册销售,公司NMN产品目前仅对部分允许将该产品作为保健品销售的境外国家或地区出口销售,该业务属于公司保健品板块正在培育的出口/跨境业务,2023年销量并不重大。

经过海外的生产加工后,部分NMN产品会通过跨境电商渠道进入国内市场。

譬如,金达威在年报中透露,公司NMN产品在线上主要依托天猫、唯品会、抖音、快手、小红书、小程序等跨境电商平台或渠道方式来销售。

雅本化学也曾披露,公司子公司推出的NMN产品已在跨境电商平台销售,NMN原料由公司自行生产,NMN产品的品牌为“Whollyyou”,中文名“和颐有雅”。

但截至发稿,记者并未在海关总署网站发现NMN相关禁令的明文指示。不过,已有部分上市公司根据平台要求开始对NMN相关产品下架处理。

“针对NMN产品禁售,我们将遵循平台建议进行下架处理。然而,需强调的是,NMN仅占我们众多产品品类中的极小部分,我们有超过300个SKU,因此下架NMN不会对我们的正常产品运营造成显著影响。”一名金达威内部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上述人士进一步指出,在618期间,金达威其他产品的促销活动正常进行。至于未来是否会停止相关布局,他无法给出确切的预测,因为这取决于政策变化。

还有部分企业仍在等待有关部门的明文指示。

“若国家政策明确禁止通过跨境渠道销售NMN,那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需暂停销售。目前我们仍在核实相关情况,海关总署尚未发布具体明文。待最终核实结果出来,得到海关总署的明确指示后,我们将依法调整业务开展方式。”雅本化学相关人士告诉记者。

在詹军豪看来,对于已经在销售NMN的企业而言,最直接的影响将是销售渠道的受限和潜在的库存积压。

其表示,跨境电商平台作为NMN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主要途径之一,一旦被禁,这些企业将不得不寻找新的合规渠道来分销其产品,这可能包括出口转内销、调整配方以符合中国法规、或是通过正式的进口审批流程。此外,政策变化可能导致消费者信心下降,进而影响销售额。长期来看,企业需要加大研发投入,确保产品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密切关注监管动态,以便及时调整策略。

机遇与挑战并存

受访业内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NMN在2018年左右进入中国,最初主要是通过淘宝海外代购等渠道。

2019年,美国瑞维拓(Reinvigorator)品牌NMN产品通过天猫、京东、苏宁等跨境电商平台正式销售到中国市场,成为第一个进入中国市场的NMN品牌。

禁令背后

自2020年以来,NMN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2020年,在618线上促销活动中,京东营养保健第三方店铺成交额前十名中有4个NMN品牌,其中第一、二名均为NMN产品品牌。这标志着NMN在我国开始步入快速增长通道。

2020年7月,A股上市公司金达威推出NMN产品,标志着中国第一家上市企业开始进入NMN市场,开启了中国NMN产品元年。随后,更多中国企业开始涌入NMN赛道。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NMN成分保健品市场规模达51.06亿元,同比增长34.87%,预计到2023年将会以近70.25%的增速攀升至270.17亿元。

在业内看来,当前NMN在国内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方面,NMN作为化妆品新原料的备案已获得国家药监局通过,同时越来越多关于NMN功效研究成果在科学权威杂志上发表,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NMN逐渐被消费者和业内人士认可,随着其安全性和效用性得到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和肯定,其应用领域及适用范围不断扩大。

记者获悉,除了上述公司之外,还有不少A股公司都在加强NMN相关研发,寄望于后续实现产业化。比如,仟源医药(300254.SZ)5月26日公告称,国内NMN已有医疗机构在临床试验研究中;华熙生物(688363.SH)2023年年报显示,发酵法制备NMN报告期内进入中试阶段;敷尔佳(301371.SZ)已于2023年11月1日完成新原料备案。

另一方面,虽然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NMN原料生产国及终端产品消费国,但市场乱象频生,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行业亟需进行规范化建设,以减少市场乱象,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在詹军豪看来,NMN产品的前景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科学研究的进展、监管政策的明确性和市场接受度。如果未来的研究能够进一步证明NMN对人体健康的正面影响,并且没有发现重大安全问题,那么随着监管环境的成熟和市场的规范,NMN产品可能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若研究结果未能支持其宣称的健康益处,或者发现潜在的风险,那么其市场前景将受到限制。此外,消费者对健康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但同时也更加注重产品的真实效果和安全性,这将促使NMN相关企业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透明度。

有受访人士认为,首先要加强科学研究: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强对NMN的科学研究,积累更多的数据和证据,为制定更合理的监管政策提供依据。其次要完善监管政策:根据NMN的研究进展和市场变化,及时调整和完善监管政策,确保政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再次要加强国际合作:借鉴其他国家在NMN监管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NMN行业的健康发展。最后要建立行业自律机制:鼓励行业协会和企业建立自律机制,加强自我约束和规范管理,提升整个行业的形象和信誉。


为什么中兴被禁 芯片股涨

因为芯片这一块的确是软肋,被掐脖子的感觉也不好受,郭嘉肯定会给这个产业撑腰的,京东方就是一个例子

请问股票高手短线选股的方法?一两千只股票怎样筛选缩小范围?应该设置什么条件?

从市场的热点中选取,这样范围就会缩小很多,然后再观察热点板块中的股票走势,量能问题。 每一波行情起来的时候都会有一个持续性的热点,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从板块涨幅排行中最靠前的,当然,你只要找的就是连续出现在涨幅榜靠前的版块。

证监会祭出场外衍生品融资五项禁令 涉及千亿规模,对股市是利好还是利空

a股公司

按理说是利好,因为这是对资本市场的规范,有利于长期向好。 但是我国股市受各种因素影响太大,这些禁令也许影响很多利益相关者,最后成利空了。 个人觉得,股票投资还应该关注价值投资,还不应被这些政策的短期效应所左右。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eji312/21219.html
18 可能不支持部分人工智能功能 这些 iOS iPhone
着力赓续中华文脉 文脉华章 习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