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错认成董洁 董璇怒怼脸盲网友惹争议 是真性情还是蹭流量

娱乐圈有一些“双胞胎”明星,让人傻傻分不清楚,像蔡依林和林心如、孙怡和李沁、王珞丹和白百何、童谣和章子怡等,脸盲认错她们的大有人在。

不过,对于被认错,明星一般也不会回应,久而久之她们也已经习以为常了,毕竟同一场合出现的几率比较少,所以只要不回应尴尬的就是别人。

可是近日,董璇却因为回复一位网友错认她为董洁的评论而成为关注的焦点。

这位网友不是留言评论董璇,反而是问了一个跟董璇没啥关系的王大治,让人半天摸不着头脑。

原来网友是个大脸盲,把董璇认成董洁了,在评论区询问董璇“我真是想不明白王大治什么地方好”。

这样的评论很有可能是网友恶搞,就像网友喜欢在高圆圆的评论区说“我要和赵文卓势不两立”一样。同时,这样的评论也会很快沉下去,没多少人能注意。

偏偏董璇站出来回复了,她霸气开怼网友“哭错坟”,评论区一下子人气就上来了,几乎清一色都是为董璇背锅叫委屈。

可能觉得刚刚的话太冲了,没几分钟董璇又开玩笑似的让网友“想不明白就继续想明白”。

这回让粉丝笑晕过去了,不过网友为董璇无辜躺枪打抱不平后,又出现了一波冷静的网友在看待这件乌龙事件。

有人认为董璇的回应并没有平息这场风波,反而引发了更多的质疑和争议。

董璇疑似在炒作自己,想要借助董洁的热度来提升自己的关注度。还有人认为董璇的回应过于激烈,用词过于阴暗,甚至对董洁有些不尊重。

董洁和董璇都是演艺圈内的资深演员了,两人都属于气质型美女。董洁给人感觉清冷,董璇则是偏高雅的。

两人虽然年纪差不多,但容貌和身材还是差别挺大的,很难把两人联系到一起。

相同之处是两位都是离异状态,自己带着孩子生活,所以经常会在社交平台上分享生活中与孩子互动的乐趣。

可能因为董璇最近也加入了直播带货大军,从几场直播情况来看,走的是宣扬分享好物、理性购物的理念,和董洁的带货风格接近,效果非常不错。

作为一位公众人物,特别是在娱乐圈多年的艺人,更清楚公众人物的言行举止都在大众的眼皮子底下。

所以当她被代入其他女明星时,她选择站出来澄清事实,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也是能理解的。

不可否认这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无论网友是真的认错还是故意代入,就像赵丽颖被错认为杨幂,她也很刚地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澄清没有不妥,让网友不舒服的是董璇的回应方式。她不仅直接回应网友的质疑,还用了一些比较激烈的言辞。

董璇平时给人的印象是温文尔雅的大家闺秀,为了保护自己却说出如此生分又失了分寸的言语实在有些不妥。

董洁也是无辜躺枪的受害者,她与王大治的八卦没有实锤就被扣帽子。

这还不止,董璇直接用“哭坟”这种不吉利的词语来形容,就显得不尊重董洁了,反而让网友更心疼董洁。

相比起经常被错认成佟丽娅,董璇这次阴阳怪气的回应确实掉粉。难怪不少人反击董璇这是事业过气沦落到蹭董洁热度了。

娱乐圈竞争激烈,明星们需要时时刻刻维护自己的形象和声誉无可厚非,但竞争者也是同行,为了网上无根据的传闻踩着他人独善其身,确非明智之举。

冲浪的网友也要有基本的礼貌,尊重公众人物的选择和决定。


《浪姐2》董洁遭抵制,深陷道德争议的艺人,为何受到综艺追捧?

《浪姐2》第一批嘉宾官宣,那英、杨钰莹、李慧珍、金巧巧、左小青、程莉莎、胡静、董璇、董洁、张柏芝皆在其中,消息一出便收获大量关注。

四个高位热搜展现了爆款综艺的排面,但有趣的是,最受网友热议的嘉宾不是歌坛大姐大那英与老牌玉女代言人杨钰莹,而是张柏芝与董洁。

辣妈张柏芝仍旧“持靓霸屏”,耐打的颜值与活力满满的状态很受追捧,40岁且已经是三个孩子妈妈的她,活出了不逊杨超越的元气。

与张柏芝的受宠相比,董洁则处于另一个极端,她受关注的焦点并不是“女神归来”或情怀再现,而是遭到了不少网友“抵制”。

原因大家都懂,还是9年前董洁、潘粤明离婚大战留下的后遗症,在这场离婚风波里董洁留下“污蔑前夫”与“出轨”的争议。

“污蔑前夫”源于董洁团队最初公开表态离婚是因潘粤明嗜赌成性,这一说法遭到潘粤明方的否认,事后潘粤明曾将董洁当时的经纪人告上法庭,最终胜诉。

“出轨”是因两人婚姻存续期间董洁被拍到与王大治亲密游海南的视频,这直接让她的形象跌入低谷,至今仍没有摆脱负面标签。

路人对有道德争议的艺人一向褒贬不一,加上董洁非流量明星,忠实拥护者基数并不足以盖过争议声,便有了如今节目未播,她先遭遇劝退危机。

但,从目前的综艺环境来看,网友的抵制很难有绝对性效果,因为在节目组与董洁相互选择之时,便已经注定这是一场话题与热度的合作。

嘉宾与节目组相互“利用”,观众诉求被热度打败

在抵制董洁的声音里,经常会看到这样的言论“既然陈赫能上,为何董洁不行?”,同属有道德争议的艺人,陈赫的《浪姐1》之行同样吐槽声满满。

然,面对观众的不满,节目组仍旧坚定不移,连一句中立的解释都没有。

有先例在前,便注定如今网友抵制董洁难得到反馈,因为如果撤掉她的话,便代表节目组有“男女双标”嫌疑,受到的抨击声只会更多。

而坚持不撤掉董洁的话,对节目组来说,失了口碑,也嬴了热度。

第一波官宣中董洁话题度与张柏芝并驾齐驱便是典型,“黑热度”对营销扩散同样有促进作用,不用刻意剪辑“剧本”便能引爆全网讨论,性价比颇高。

对于艺人,如今路人缘奇差的董洁可能会拿“祭天”剧本,给节目组带一波热度后便被观众淘汰,但对处于事业低谷的她来说,超强曝光率已经算赚了。

而且,抛开道德争议来看董洁,她其实相当适合《浪姐2》舞台,她是专业舞蹈演员出身,基本功扎实有力度,曾拿过《新舞林大会》的总冠军。

她的舞蹈并不是纯粹的华丽或热闹,而是肢体技巧成熟、古典艺术表现力很强,这样的风格在《浪姐》舞台是相当欠缺的,拥有逆袭的资本。

再加上经典大爆剧《金粉世家》给董洁带来的超强滤镜,让她有机会可以用实力和情怀与黑历史进行博弈,翻红并非不可能。

网友抵制产生的热度,某种意义上来说便是他们合作的筹码,节目组稳拿数据,嘉宾进则有一线翻红机会,退则吸收了难得的曝光率,双方互惠互利。

这种情况下,网友的诉求不得不反被诉求制造的热度打败,这也是历年来网友抵制道德争议艺人却总不能让制作方彻底放弃他们的根源。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向艺人施加压力意义不大,关键还要靠市场回归理性。

综艺推崇的“黑热度”,是色彩斑斓的慢性毒药

在“话题=热度=成绩”的市场环境中,当下的国产综艺对话题依赖性越来越强,有的靠嘉宾自行“犯错”激发矛盾,有的靠选人的微妙碰撞铺设爆点。

《追光吧哥哥》开播前的噱头基本都出在嘉宾之间的微妙关系,比如让有过恩怨史的印小天、杜淳同台,注定会让网友选择翻旧账。

《浪姐2》嘉宾在噱头的创造上更胜一筹,前期李菲儿、黄晓明的世纪同台便话题率先开爆,甚至还捅出了2021年第一大瓜:杨颖回应小三历史。

引发娱乐圈动荡之后,如果不是端水主持人黄晓明以自愿“祭天”终结了话题,这一爆点绝对能贯穿《浪姐2》全程,节目组完全不用再愁热度。

选择董洁没有李菲儿那么直接,但同样是话题担当,这一爆点不仅仅是她身上自带的争议,还有这档综艺可能与潘粤明新剧撞档的噱头。

当综艺习惯性依赖“黑热度”(负面、有争议性的话题)时,便注定观众希望的高口碑走向很难再兼顾,就像数据全面飘红口碑全系列最低的《中餐厅3》。

然,这样的“黑热度”能得到瞬间的辉煌,却难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甚至会让综艺走向一条背本趋末的畸形创作之路。

同样以《中餐厅》系列为例,节目组靠负面话题撑起了第三季的辉煌成绩,但到了第四季,同样的套路被艺人粉丝捅破,落得一个恶意剪辑的负面标签。

如今《追光吧哥哥》同样如此,节目组想要利用嘉宾之间的敏感关系撑起话题,请来了当时负面争议不断的郑爽抬热度,却忽略了对哥哥魅力的深挖。

最终,当话题噱头后继乏力时,哥哥们不温不火的舞台表演便分分钟缺了吸引力。

由负面争议艺人与刻意剪辑创造的“黑热度”,就像一味绚烂的慢性毒药,服用后看似效果惊人,却也留下了毒素,一点点侵蚀这个行业。

市场需要回归理性,综艺需要回归内容

在话题热度决定成绩的大环境下,也有不得不去追捧“黑热度”的综艺,因为忠实做内容,有时候也会因噱头不足而影响传播。

口碑综艺《奇遇人生》、《你好生活》便是个中典型,他们的立意与内容都经得起观众考验,但对大众来说,又缺了点破圈的推动力。

因此,不少综艺会尝试在品质与噱头中进行调和,正如《奇遇人生》第二季选择了当时口碑奇低的杨颖做开场嘉宾,用一部分口碑去换取热度。

这种做法仍旧是在走捷径,被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热度市场裹挟,但内容与噱头兼顾肯定拼不过专业做噱头的,被内容吸引的观众,也容易因噱头的出现而失望。

想要真正打破这个僵局,还是需要市场向理性回归,放弃对黑热度的依赖,回归内容本身,用精湛有温度的内容来完成黑热度的效果。

在这方面,《浪姐1》前期其实做得很好,他们把精力放在了女性力量、姐姐追梦,给节目立了一个有温暖的基调,让观众看到了有力量的内容。

这才是《浪姐》第一季大爆的根本,后续男版《追哥》之所以整合几十位男明星却成绩不温不火,区别也在于他们只顾及了噱头,却没有找准内容定位。

如今《浪姐2》不断从嘉宾身上挖掘“黑热度”,也是下乘之选,节目组明显没了第一季的激情与自信,导致如今频繁因艺人负面信息受热议。

与抵制有负面争议的董洁相比,为了追求话题而依赖艺人负面标签的节目组,他们的创作取向,更值得吐槽,只要他们回归初心,才能降低抵制频率。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eji312/22433.html
科技引领 滔滔两岸潮 前景广阔 台湾团队扎根福建山区
家长慎说这8句话! 高考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