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节战篇之 对称性信息化战争的效能优胜律

对称性信息化战争,就是武器装备都实现了信息化,而且在数量、质量上总体相当的敌对双方所进行的信息化战争。

自海湾战争以来,已经发生并结束的所有信息化战争都是存在代差的“牛刀杀鸡”式非对称信息化战争,正在发生的俄乌战争只能算是半个信息化战争,完全对称性的信息化战争尚没有发生。因此,我们只能通过武器装备战技性能对对称性信息化战争的制胜规律进行一些分析和探讨。

本章第二节对信息化战争的特点进行总结,主要特点有:极限性能、体系结构、错位攻击、信火效能、交融空间、动态布势。这不仅是非对称性信息化战争的特点,更是对称性信息化战争的特点。而且,对称性信息化战争的敌对双方,除了拥有远中程、高中低、即快慢等各种常规武器装备外,还拥有具备全面毁灭的战略核武器,以及进行军民全面网络战的条件。从作战半径看,战略核武器和网络病毒也属于远程作战武器。

然而,与常规武器装备相比,核武器、全面网络战武器都是全面毁灭性功能。因此,实施全面核大战、全面网络战,不论是在军事层面,还是在政治层面,敌对双方都不会有赢家。核武器和全面网络战武器都只能是用来制衡的力量,而不能是实战的手段。但如果某一方没有核武器,没有实施全面网络战条件作后盾,就只能受到对方的核讹诈和网络讹诈。

为此,我们有必要将对称性信息化战争区为三类战场,即:核战争战场、全面网络战战场和常规战战场。而第二节所总结的信息化战争的特点,也主要就是常规战战场的特点。下面分别对三个战场的制胜规律进行探讨。

(一)核战场的技术优胜。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国向日本投入两颗原子弹,其巨大的毁灭能力让全世界为之色变。为了保护国家安全,防止敌国的核讹诈,继美国之后,苏联、英国、法国和中国等各大国相继成功研制核武器。冷战期间美苏更是大量生产和列装核武器,形成了陆基、海基、空基“三位一体”的战略核打击力量体系。这些核武器平台分别机动部署在本国境内、游弋于大洋深处、灵活飞行于空中,枕戈待旦,时刻准备着攻击敌战略性军事设施,甚至政治经济中心城市,成为悬在敌对双方,乃至全人类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一旦发生核战争,双方必然围绕着导弹平台和导弹的发射、飞行、爆炸的全过程,进行突防、拦截、防护等对抗行动。这些对抗行动的场所就构成了核战争的战场。

在核战场上,双方核武器攻击的目标首先是敌方的核设施,以防止敌进行核反击。然而,双方“三位一体”的核打击力量采取了灵活多样的隐蔽部署形式。陆上核武器采取隐蔽机动部署,空中战略轰炸机采取快速机动部署,战略核潜艇静默游弋于大洋深处。这些隐蔽机动的部署形式决定了敌对双方很难在首轮攻击中将对方核武器全部摧毁。只要在首轮核攻击中不能全面摧毁敌核武器,就有可能会遭到敌核武器的反击。

既然任何一方都无法保证在首轮核突击中将敌核武器全面摧毁,而核武器又具有强大毁灭能力,这使得各个拥核国家都不敢使用核武器。因此,自冷战以来,各拥核国都采取了核威慑战略,没有再动用过核武器。甚至各拥核国之间都不敢发动常规战争,以免诱发核战争。2022年1月,美俄中英法五个合法拥核国联合发表了不使用核武器的声明,实质是一些国家很想进行常规战争,但怕诱发核战争,因此提前作个沟通。

然而,不敢进行核战争,不等于就可以不讨论其制胜规律。实际上,只要全球各个国家没有达成全面销毁核武器的协议,有核国家之间就有可能爆发核战争,研究核战争制胜规律就有意义,而且核战争的制胜规律也是可寻的。

由于核武器的强大毁灭能力,注定了一旦使用就意味着毁灭,这就使得核战争不在于核武器数量上占据多大优势,关键在于能够将核弹投放到敌境内。只要有一发核弹成功投放,特别是成功投送到敌国大型城市,就没有哪个国家在政治上受得了。因此百分之百地保证一发核弹投送到敌国境内,和百分之百地不让敌方任何一发核弹落到本国境内,就是核战争胜利的现实表现。

对进攻方而言,通过各种措施让一发核弹成功突防至敌国境内还是很有可能的。对防御方而言,要保证敌方任何一发核弹都不能进入本国境内的要求实在太高。这种“百分之分”阻止敌任何一发核弹不能进入本国境内的高要求,已经不是防御战术所能办到,只能是在防御技术全面胜过进攻方才能实现。冷战后期,美国就曾设想通过建立“反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之战略防御计划”,俗称“星球大战计划”,以阻止苏联的核攻击。最终因技术受限不得不放弃。

从这个事例说明,要想夺得核战争的胜利,必须在技术上占据全面优势才行。以后美国建立了“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再次力求在防御技术达到全面优势。然而,随着各国分弹头技术、高超音速导弹技术的发展,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是否能够在这些新技术导弹面前继续有效值得怀疑。正所谓“佛高一尺,魔高一丈”,在核战争中的攻与防之间,技术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技术优胜是核战争的根本制胜规律。

进一步从空间和时间角度看,在双方都力图一举将敌方所有核武器全面摧毁的情况下,在可能的广泛空间部署适当数量的核武器是必需的。对实施核进攻特别是核反击行动而言,认为自己占有技术优势而慢慢地实施打击和反击是很危险的,一则可能会因敌核打击或核反击而彻底丧失己方反击的能力,或者根本无法全面掌握敌是否具有更新更优核技术。因此,迅速将自己的核反击技术转化为打击效果才是核战争的现实需求。也就是说,时间技术优胜是核战争的现实性基本规律。

(二)全面网络战的时间智力优胜。 全面网络战是军队和民众全面参与,以计算机病毒程序为武器,以链接到各种网络中的国计民生设施和军事设施为目标而进行的网络攻击破坏活动。

当今的信息化社会,各国的政治、经济、民生等基础设施和活动,基本上都通过信息系统进行高效管理和运营,并通过互联网等信息网络联结在一起,构成庞大的网络化社会。作为特殊群体的军队,其指挥控制信息系统与民生信息系统都保持了一定程度的物理隔离,但军队的电力保障、通信网络、交通设施、物资保障等设施都需要依靠民生设施。而这些设施的信息系统绝大多数都通过各种链路连接进了互联网。这样就为敌国军事和民间网络力量通过互联网访问、攻击民事目标和军事目标提供了可能。

常规来讲,网络化世界存在大量的黑客,创设出各种计算机程序,从事着网络破坏、窃取等活动。各国为了维护正常的网络化社会秩序,制定各种法律法规规范网络活动,以维护网络安全。因此,在法律的保障下,世界各国链接入网络系统的设施和活动都能够保证正常运营。然而到了战时,两个敌对国之间就有可能爆发全面的网络战。双方广泛运用军事网络力量和民间网络力量,对敌方的军事和民事设施和活动进行全面网络攻击。

也许战争初期,两国的军事网络力量首先攻击的目标一般都只限于敌国的军队指挥信息系统和各种武器装备,是单纯性的军事网络战。但随着战事越来越激烈,军队网络力量将会对敌方用于保障军队运作的军民共用的电力设施、通信网络、交通设施等进行攻击。军事网络战开始向军事民事混合网络战发展。如果战事进一步升级,则会演变为向敌方金融、民航、医院等纯民生设施进行网络攻击,从而发展为全面网络战。

从民间网络力量的角度看,战端一开,激愤的网民肯定会对敌国军队部门设在互联网上的网站进行攻击,随着战事的升级,一些高级黑客就可能全面攻击敌国的电力、通信、交通、金融等设施,甚至直接攻击敌国军队的指挥信息系统。当然也有可能,从战争一开始,双方就直接爆发全面网络战。

相对于单纯由军人来实施的军事打击,全面网络战既有军人参与,更有众多法纪观念淡漠的“黑客”来实施。军人奉行“服从命令是天职”,因此军事打击的进展程度还是能够较好控制。然而,众多“黑客”参与的全面网络战,战局走向将很难控制。同时,又由于网络攻击既可以提前预置在敌方信息系统之中,又可以通过各种电磁波以光速的速度实施,具有即攻即出效果的性质。

因此,一旦全面网络战开启,停电断网、金融崩盘将迅速出现,特别是正在天上飞行的民航马上坠毁,正在奔驰的火车迅速出轨,等等,将带来重大的人员伤亡,全社会经济等各项损失绝不亚于一场核战争。甚至当网络攻击实现了对核打击指挥控制系统的扰乱和控制,就有可能会引发核战争,给双方带来全面性毁灭。

而正如本章第二节所阐述网络战制胜原理那样,全面网络战的成效主要不取决于网军人员的多少,也不在于手头有多少种病毒程序,关键在于计算机攻击程序能否有效突破敌人的网络安全系统,以及计算机安防程序能否有效阻止或快速消除敌计算机攻击程序的攻击效果,即取决于攻击程序和安防程序的较量,哪一方的质量高就可获胜。所以说,全民网络战的制胜原理仍然是“信号控制是本质,程序质量是基础,智力高下是关键”,程序员的智力优胜是全面网络战的根本制胜规律。

进一步从空间和时间角度看,由于全球网络的广泛联结,网络战士不论在哪个地理空间都可以实施网络攻击,基本上没有空间上的限制。而在时间上,由于军事信息系统和金融、电力、交通等信息系统,要么会进行某种程度的物理隔离,要么都会有备份的信息系统。一旦这些信息系统受到攻击,马上就会采取全面断网隔离和启用备份信息系统的措施,从而削弱敌网络攻击的效果。特别是在对飞机和火车等即行设备的攻击,特别强调攻击的时效性。如果不能在有效时间内达成网络攻击的效果,再强的程序智力优势都将大打折扣。因此,迅速将自己程序员的智力优势转化为攻击效果才是全面网络战的现实需要。也就是说,时间智力优胜是全面网络战争的现实性基本规律。

(三)常规战场的时间信火效能聚优胜。 在不发生核大战和全面网络战的情况下,敌对双方使用常规军事力量进行对抗行动就是常规战争。根据各种武器装备的战技性能,双方力量分别部署到陆海空等三个地理空间,形成了远程、中程和近程三种作战力量,构成了远、中、近三个战场。

1.远程战场的胜利取决于中程和近程作战效果。 远程的太空卫星可对己方各种力量提供情报、通信、导航等信息支持;战略轰炸机和战略弹道导弹本可以为中程和近程力量提供火力支援,但由于害怕对手可能将己方的战略轰炸机出动和战略弹道导弹发射误认为要发动核战争,因此双方极大可能不会使用战略轰炸机和战略弹道导弹为己方中程和近程力量提供火力支援。因此,双方远程战场的争夺主要围绕着太空卫星的作战效能(信息力)来进行。

敌对双方为了获得太空信息优势,在延续平时长期观测的基础上,可以利用各种反卫星武器、计算机病毒程序和电磁干扰措施,对敌方常年暴露于太空的卫星进行精准打击。这种围绕着争夺太空信息优势的作战行动就是远程战场,也可称为太空战场。由于太空卫星一般只用于通信、侦察、导航等功能,不具备火力杀伤能力,因此,面对地面、海上的反卫星攻击,太空的卫星只能被动应对。所以太空战场具有错位性对攻的特点,即你用反卫星武器打我的卫星,我用反卫星武器打你的卫星,双方的卫星互不破坏对方,双方的反卫星武器也不互相对攻。属于典型的“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在这种错位性对攻的情况下,只要双方具备了激光反卫星、动能反卫星、核武器反卫星等手段,就可以有效摧毁那些只会被动挨打,而且暴露无遗的各类卫星装备。而且毁灭卫星的速度远快于敌重新发射卫星以补充的速度。因此,要想获取太空信息优势,并不在于己方卫星性能如何和数量多少,而在于己方反卫星武器的技术是否到位。只要己方反卫星技术手段到位,就可以迅速削弱敌方卫星所创造的信息力优势。

所以要想全面获得太空信息优势,必须剥夺敌反卫星能力。而要剥夺敌反卫星能力,就需要使用己方中程和近程力量,对位于中空和地面的敌反卫星力量进行攻击破坏。也就是说,争夺太空信息优势的关键在于中程和近程力量能够压制敌反卫星能力,即远程战场的胜利取决于中程和近程作战效果。

2.中程战场的时间信火效能聚优胜。 中程的各型战机、导弹,在获得太空卫星的信息力支援下,以其可向战区内各个方向快速转移和集聚信火效能的特点,与敌各种力量进行对位性攻击和错位性攻击,构成了中程战场。其中,对位性攻击主要表现为双方战机的空中格斗,以及敌近程力量对我中程力量的抗击(如美军密集阵近防系统对来袭导弹的抗击)。错位性攻击主要表现为双方的战机、导弹互相攻击对方的坦克、火炮等近程力量,和对方中程武器位于地面海上的发射平台,以及对方反卫星武器和太空卫星附属地面设施。

如果假设双方同等获得或同等没有获得太空信息支持,在双方中程力量通过信息网络链接在一起、形成了体系化力量的情况下,双方很难如非对称信息化战争优势一方那样利用信火效能优势,一举全面瘫痪敌指挥信息系统,然后从容歼敌,进而夺取全面胜利。可能的情况是,若想赢得中程战场的胜利,最直接的措施就是在双方对位性攻击中获得优势。然而,这种消耗性作战实非战争之道。同时,又由于中程力量能够在战区全范围内迅速灵活地转移和集聚信火力,因此可以抓住或创造某些有利时机,迅速向某一要害目标集聚信火力,在有限空间、有限时间内形成有利的信火效能优势,从而破坏或歼灭该目标,进而再扩大战果,最终取得整个战争的胜利。

同样,在一体化信息网络的保障下,敌人的中程力量也可以迅速灵活地集聚信火力,对我集聚信火力作出快速反应,并迅速增强我预定歼灭目标方向的信火力,从而扭转双方信火效能对比态势。因此,在这种双方都能迅速灵活集聚信火力的情况下,谁能在更快地时间集聚信火力,并能将信火力作战效能优势保持更长时间,就可以赢得中程战场的胜利。也就是说,谁在时间上获得了信火力作战效能优势,谁就能赢得中程战场的胜利。亦即时间信火效能聚优胜是中程战场的根本制胜规律。由于中程导弹和战机都活动于中空,因此,借用通常所说的“制空权”,也可将时间信火效能聚优胜律称为时间制空权优胜律。

3.近程战场的胜利取决于中程和远程作战效果。 坦克、火炮、舰船、直升机等近程武器装备,受战技性能的限制,不得不将整个战区分为多个作战方向,并按方向部署力量以集聚信火效能,这实质是传统地面战场、海上战场力量部署方式的延续。战争中,双方近程力量在己方远程力量(太空卫星)的信息力支持下,并利用己方中程力量的强大信火力打击效果,以部分力量采取机降、伞降等方式实施纵深突击,以大部分力量采取由前沿向纵深推进的方式与敌近程力量进行对位性攻击;并持续抗击敌远程和中程力量的半错位性攻击(即近程力量只能抗击来袭敌方导弹,而不能击毁敌导弹发射平台)。双方这些作战行动便构成了对称性信息化战争的近程战场。

在近程战场,双方近程力量通过挫败敌远程、中程力量的攻击,和歼灭敌近程力量、 占领其地区,协同己方远程和中程攻击,彻底摧毁或控制敌近程力量和中远程力量位于地面、海上的军事设施及力量平台,从而全面击垮敌进行战争的意志,达成战争的政治目的。

由于双方的远程信息力和中程信火力都可以向战区内各个方向迅速而灵活地转移和集聚,因此,如果己方在远程和中程战场获得了胜利,就可以使用远程和中程力量为任何作战方向的近程作战提供强大的信火力支援,迅速转变该方向双方近程作战效能(信火力)对比态势。如果己方在远程和中程战场没得获得胜利,敌方远程和中程力量就会为其近程战场提供强大的信火力支持,迅速改变近程战场作战效能对比态势。所以说,近程战场的胜利取决于中程和远程作战效果。

综合一下,由于远程战场的胜利取决于中程和近程作战效果,近程战场的胜利取决于中程和远程作战效果,而中程战场的时间信火效能聚优胜,所以常规战场的总体制胜规律就是时间信火效能聚优胜。又由于中程力量主要活动于空中,因此时间信火效能聚优胜也可套用“制空权”的说法,称为时间制空权优胜。

——摘录自《变局·谋节——新制胜之道》


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政治工作的突出特点及地位作用

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政治工作的突出特点及地位作用 齐三平 (西安政治学院,陕西西安)摘要: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政治工作具有不同于传统战时政治工作的突出特点,主要是:谋划运筹 的战略全局性、组织实施的整体联动性、精神心理攻防的多维全程性和作用对象的广泛拓展性。 信息化条 件下联合作战中政治工作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联合作战政治工作是我军在联合作战中推行 政治意志的工作,是“生命线”。 联合作战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现为服务保证和直接作战两个方 面。 关键词:信息化;联合作战;政治工作;特点;地位作用中图分类号:E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5815(2010)04—0005—04随着世界新军事变革的不断推进,军队的组织形态、指 战作为一种新的作战样式,使联合作战政治工作时空、条件、挥体制和作战样式发生了深刻变化,联合作战、联合行动越 环境、对象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联合作战中政治工作来越成为军事力量运用的基本形式。 未来我军无论在什么 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进而使政治工作的内容、手段、方方向作战,都是信息化条件下的联合作战。 在联合作战这样 式、方法及其作用影响发生了新变化。 比如,在信息化条件一种新的作战样式中,政治工作究竟有何新的特点,政治工. 下的联合作战中,作为党委对作战的统一领导重要体现的党作具有什么样的地位作用?下面我依据<政工条例><战时 委决策,就离不开技术专家的意见和判断,那么,怎样把党委政治工作纲要》<三战纲要><党委战时工作规定>等,谈谈自 决策与专家意见统一起来,采取什么样的制度、体制和机制,己的思考。 才能做到有机统--?再比如,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从政 一、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政治工作具有不同于传统战 治工作背景上看,将要面对一个看不见、摸不到、却又无处不时政治工作的突出特点 在、时时都能感受到的复杂电磁战场环境,从政治工作指挥 研究、把握联合作战政治工作的特点,需要明确一个方 手段来看,复杂电磁环境下的作战,电磁空间高度拥挤,频谱法论前提:就是必须正确对待和具体分析政治工作。 变”与 资源十分紧张,电磁信号强烈干扰、自扰,相互交织,政治工“不变”的关系。 一方面,必须明确,政治工作始终是我军克 作指挥手段如何才能具备多路迂回、全时畅通、力抗干扰、准敌制胜的政治优势。 不管是打什么样的仗,也不论是哪种作 确安全的能力?从政治工作的内容看,复杂电磁作战环境下战样式,政治工作一些基本原理和理念是不变的。 比如,军 作战,参战官兵心理体力面临饱和电磁攻击,使原本比较轻队政治工作作为党在军队作战中的思想工作、组织工作,坚 松的通讯兵、雷达兵等电磁技术兵面临严重的体力、心理压持党对作威的统一领导、坚持依靠人民和人民战争、战时政 力和屏显焦虑,如何在复杂电磁环境下消除官兵的“恐磁”心治工作的根本制度、原则等等,这些关涉政治工作的性质、本 理、激发官兵的战斗精神,就成为联合作战政治工作新的任质的东西,不论是在传统作战中,还是在信息化条件下的联 务和内容,等等。 如果看不到这些新的变化,仅仅以“不变”合作战中,都是要坚持的,是不变的,也是不能变的。 如果把 应“万变”,似乎联合作战政治工作完全等同于一般的战时政这些必须坚持不变的东西,看成是陈旧过时的“老一套”,似 治工作,这同样是不正确的。 因此,研究把握联合作战政治乎联合作战政治工作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战时政治工作,显然 工作的特点,就是要在坚持政治工作基本性质不变的前提是不正确的。 另一方面,也必须承认,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 下,根据作战样式的特殊规定性探索政治工作新的特点规收稿日期:2010—06—02作者简介:齐三平,西安政治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少将军衔。 一5一 万方数据律。 的主动。 所以说,以宏观统帅微观,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谋 基于此,综合我院近年来相关研究成果,我认为信息化 划运筹是联合作战政治工作的一个显著特点。 条件下联合作战政治工作,主要有以下四个鲜明的特点: 特点二:组织实施的整体联动性 特点一:谋划运筹的战略全局性 现代联合作战是依据优势互补原理、在海、陆、空、天、 联合作战政治工作的这个特点,可以从联合作战的要求 电、心理等多维空间、各种作战力量“纵联到底、横联到边”、和联合作战政治工作本身的职能任务两个方面来把握。 多种作战样式综合运用的体系对抗。 联合作战精髓在“联 一方面,这是对联合作战本身的战略性及其对政治工作 动”、重在“联动”、难在“联动”,成败也在“联动”。 因此,<党需求的反映。 信息化条件下的联合作战往往是首战决战、一 委战时工作规定>把“必须强化联合作战思想,实现诸军兵种次联合作战就相当于一场战争,具有极强的战略性。 这是因 作战有机融合”,“保证军政军民团结协作、合力制敌”提到为:首先,从作战方式看,传统的作战主要是完全接触式的作 坚持党对作战的统一领导高度给以明确规定。 这就是说,联战,作战中的政治工作特别强调各级指挥员及政工干部身先 合作战政治工作重点不再是单一军种、单一作战空间、单一士卒、带头冲锋陷阵。 信息化条件下的联合作战往往是非接 作战样式的“个性化”工作,也不是单一政治工作具体业务的触、非线性、非对称作战,这使得战斗与战役行动、战役行动 工作,而是确保各参战力量的相互协调整合优化,以充分发与战略决战的界限趋向模糊,因而使联合作战扩展到联合战 挥“联合”、“联动”的整体效能,因而使联合作战政治工作具斗、联合战役等各个作战层次并朝着小型化、战术化方向发 有组织实施的整体筹划、宏观指导、全局协调的整体联动性展。 由于兵器打击距离和毁伤能力的提高,可以直接打击对 特点。 具体表现为:一是政治工作与军事行动的整体联动;方的战略重心,因而有时小规模的联合战斗也可以达成战略 二是政治工作的服务保证作用与直接作战功能的优化联动;性目的。 因此,联合作战中政治工作对政工干部的战略眼光 三是政治优势资源互补融合,即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从作战指挥看,联合作战是扁平 制制度优势、人民战争优势等等的优化融合;四是政治工作化指挥层级,因此,即使是联合战斗也可能由战役指挥员甚 具体内容的联合联动;五是政治工作不同作战样式中政治工至战略指挥员指挥。 这是因为在局部战争中,有的联合战斗 作的联合联动,等等。 当然,我军在作战中的政治工作向来行动也会直接影响或达成国家的战略利益,因而可能由战役 强调团结协作、合力制敌。 但是。 联合作战政治工作对此要指挥员或战略指挥员从战略全局需要筹划、指挥。 再次。 从 求更高了。 比如,在信息化条件下有的重大联合军事行动。 作战指导原则看,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的突发性强,作战 就要求各军兵种必须做到“米秒不差”,联合作战中更是如节奏快,持续时间短,战机稍纵即逝,使“直击战略重心、首战 此。 因此,联合作战政治工作不仅要保证各参战力量整体联决战、速战速决”等不仅成为指导联合作战的重要原则、争取 动,而且要保证各作战力量整体精准联动。 军事上主动的战略性必然选择,而且也使其成为争取政治主 特点三:精神心理攻防的多维全程性动的战略选择,进而使联合作战政治工作战略层次的宏观调 在联合作战中,从战争程序看,精神心理的攻防先于军控职能更加突出。 事打击而开始,贯穿整个军事作战全过程,已经成为信息化 另一方面,这是联合作战政治工作职能任务的反映。 政 条件下联合作战的基本模式,也是联合作战政治工作的鲜明治工作历来就关系到军队性质、宗旨、方向等战略层面的重 特征。 大问题。 比如,保证作战的政治方向、实现作战的政治目的 其一,从作战重心看,以往战争的作战重点,往往以大量从来都是作战中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 但是,未来我军遂行 歼灭对方有生力量来迫使对方屈服。 信息化条件下的联合联合作战,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背景下进行的战 作战,更加注重摧毁和打击对方的抵抗意志。 联合作战的作争行动,其政治、经济、外交、民族等色彩将更加明显,必将极 战目的的这种变化,不仅为联合作战政治工作的精神心理攻大地吸引国际社会的目光,牵动相关各方的神经,霸权主义、 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使联合作战精神心理全程多维攻唯利主义、狭隘的和平主义将成为掣肘的重大因素。 这就要 防上升到战争的战略层面。 其二,联合作战战场空间的多维求联合作战政治工作首要的是按照党中央、中央军委的作战 开辟、特别是精神心理战场空间的开辟。 为联合作战政治工方针、原则和命令、指示,必须站高望远,抓全局、谋大事,着 作精神心理多维全程攻防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其三,信息化力强化官兵军事服从政治、战略服从政略的全局意识;必须 的传播手段的多样化发展,使联合作战政治工作精神心理全在全局利益指导下着力开发利用我战争正义资源,广泛营造 程多维攻防效力倍增。 以往战争中,信息传播手段、传播速利战环境,形成坚强统一的意志和行动;必须善于从政治、经 度、传播范围有限,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精神心理攻防的作济、文化、军事、外交综合斗争的高度,运用国际法、战争法, 用和效力。 虽然联合作战基本程序和信息流程与传统作战相开展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积极配合军事行动,从战略全 比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同样要经过发现目标、进行决策、下局上实施强有力的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以赢得我军战略上 达命令、部队执行等环节,但不同的是这些环节几乎是实时同 ——6—— 万方数据步进行的,从而使作战行动得以快速进行。 其中的关键在于信 的,过去那种“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息化的传播技术和手段,可以使信息实时获取、实时传输、实 战争的政治本质更加突出了,政治工作的作用影响更加广泛时处理,信息传递速度空前加快、信息传播范围无限广阔。 由 了。 于信息化的传播技术和手段的运用,使联合作战政治工作的 当然,联合作战政治工作的特点可能不止以上四点,但信息传递得以实时、准确、直观、广泛发挥于作用对象,保证了 最主要是以上四个特点,其他特点都是从属于这四个主要特联合作战政治工作精神心理全程多维攻防广泛、精准、即时、 点的。 效力倍增地展开,从而使联合作战政治工作精神心理攻防与 二、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中政治工作仍然具有不可替传统战争中政治工作精神心理攻防有了根本的飞跃和区别。 代的地位和作用 特点四:作用对象的广泛拓展性 有人认为,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是打“芯片”、打信息 在过去的战争中,军队作战的组织活动主要集中在少数 化技术、不接触的战争,因而政治工作在联合作战中没有太军事统帅和高级指挥官,其作用对象比较直接,范围比较有 大的作用了。 这种看法是片面的错误的,也是有害的。 分析限。 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军事技术的发展,军队的规模、体制 政治工作在联合作战中的地位作用,需要从政治和战争观的编制不断调整,装备不断更新,作战行动越来越复杂,组织指 高度来把握联合作战。 从政治和战争观的高度来看,联合作挥活动的范围和所作用的对象也不断拓展。 信息化条件下 战是信息化条件下的政治军事仗,是一种在复杂的政治背景的联合作战,不仅政治背景复杂,战场空间广阔,而且参战兵 下紧密配合国家政治、外交斗争而被迫采取的有限军事打击力多元,作战要素复杂,联合作战政治工作的作用对象空前 行动,是更加体现战争政治本质的新的作战方式。 政治是战广泛。 争的根本动因,政治需求是因。 发生战争是果。 战争的本质 一是联合作战政治工作发挥作用的空间更加广阔多样。 是政治。 战争是流血的政治,这是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的首要随着联合作战空间从传统的海、陆、空三维空间扩展到外层 观点,也是研究信息化联合作战首先应当具有的眼界和立空间、电磁空间、网络空间和精神心理空间,联合作战政治工 场。 作的作用空间也随之跟迸扩展。 二是联合作战政治工作的 事实上,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早就警示人类:再也对象更加广泛多样。 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政治工作对象 不能进行那种大量消灭生命的不受限制的战争,而是客观地不仅包括全体参战部队、民兵、民工和战区群众,而且包括敌 要求更多地运用政治手段来解决国际争端问题,而不是轻易军和敌区民众;不仅涉及敌我双方,而且涉及第三方,甚至国 诉诸武力。 虽然,传统战争形态和作战方式受到限制和反际社会;不仅与军内外、境内外相关机构和部门发生联系,也 对,但战争的根源还在,战争本身还远不能消失,战争作为政与国外、国际社会的相关机构、部门发生联系,工作覆盖面极 治争端解决的最后手段仍然不可缺少,当今还远远不是“刀其广泛。 三是联合作战政治工作的作用方式更加多样。 现 枪入库,马放南山”、“化剑为犁”的时候。 怎么办呢?这就代大众传媒的发展,使战场更加透明。 各种信息借助各种手 需要一种新的战争形态、作战方式出现来代替:这种战争必段实时全球传播,使联合作战政治工作作用方式空前多样, 须是局部的、非持久的、伤亡代价是可控制的、又能达成战略不胜枚举。 四是联合作战政治工作的执行主体更加复杂。 目标和攻治目的、能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的,这种我军联合作战政治工作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但这个主体的 战争就是信息化战争形态、信息化条件下的联合作战。 伊拉运动是通过执行主体的运动来实现的。 由于联合作战的力 克战争预示我们,未来以解决政治争端为目的信息化条件下量构成多元,使得联合作战政治工作的执行主体广泛拓展, 的局部战争,实际上就是借助信息化手段,军事搭台,政治唱既有编制内的各级政治机关和政治干部,也有专业部(分)队 戏。 虽然,政治不直接等同于政治工作,但是,政治工作是在和其他相关力量,既有纵向的组织指挥机构间的隶属关系, 战争条件下推行政治意志的工作,联合作战一刻也离不开政也有横向的协调支援关系,等等。 五是联合作战政治工作的 治工作。 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中政治工作仍然具有不可作用影响力空前放大。 在信息化条件下,不仅战争本身是局 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因此,可以说,联合作战歧治工作是我部战争、有限战争,但其功能效益却是总体战的特性、其影响 军在联合作战中的“生命线”。 联合作战政治工作的地位作却是全球性的,而且联合作战政治工作的作用影响力也是全 用。 主要表现为服务保证和直接作战两个方面。 球性的。 什么原因?地球仍是这个地球,敌对国家的自然距 (一)服务保证功能离没有变,但地球变成了地球村,因为通讯、信息流变了,世 所谓服务保证功能,是指我军政治工作在作战期间,服界无论那个角落发生战争,地球村民们通过传媒可以即时知 务和保证联合作战胜利的功能。 相对于直接作战功能,服务道、看到,地球村里的战争透明了,国际政治、民众、舆论对战 保证功能主要是指对军队内部和己方人员开展政治工作所争压力就大了,政治对战争的可控性增强了。 加之联合作战 发挥的功能和效用。 远攻、精准、要害、聚优的特点,使战争从军事上讲也是可控 一是像证部队战斗力的生成和提高。 在联合作战中,政 ~7一 万方数据治工作作为构成战斗力的重要因素,发挥着生成、巩固和提 是指挥艺术的源泉,技术是智谋和指挥艺术得以实现的重要高战斗力的这种功能,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联合作战 保障。 联合作战政治工作通过大力开发官兵智力,夯实知识政治工作是战斗力的重要基础。 人是决定战斗力高低和战 和技术基础,激发官兵战斗精神,保证人与武器的最佳结合,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而政治工作的基本功能就是对人的教 保障武器装备效能的充分发挥,提升部队战斗力,保证作战育和组织工作。 教育出战斗力,组织出战斗力。 其二,联合 任务的完成。 作战政治工作是在作战期间巩固和提高战斗力的“粘合剂”。 (二)直接作战功能由于政治工作渗透于战斗力的每个层面、要素中,不仅能最 2003年修订颁布的《政工条例>明文规定:战时政治工大程度地焕发各层面、各要素活力,而且能把各要素激活并 作。 要发挥政治工作的作战功能,组织开展舆论战心理战法有效地联接起来,使每个层面、要素共同发挥出战斗力的最 律战。 <三战纲要>明确规定:三战是配合国家政治、外交、军大效益,产生战斗力的最大值。 其三,联合作战政治工作是 事斗争的重要形式,是信息化条件下一体化联合作战的组成巩固和提高部队战斗力的“强效剂”。 历史和现实充分表明: 部分。 军委胡主席也明确指出,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已经成越是在作战中,战斗越艰苦、紧张、激烈,政治工作越是活跃、 为影响战争进程和结局的特殊作战手段,对争取政治主动和越是有力;越是在最危险、最紧要关头,政治工作越能发挥稳 军事胜利具有重要作用。 据此,我认为,所谓直接作战功能,定军心、鼓舞士气、团结部队、震撼敌人的效能;越是困难、越 是指联合作战政治工作在作战期问,通过开展舆论战心理战是遇到挫折,政治工作越是能以最快的速度、最有效的手段, 法律战,直接对敌实施精神心理杀伤,直接摧毁敌人抵抗意把战斗力提高到最大限度。 志,增大作战效益的效能。 相对于服务保证功能,直接作战 二是保证达成作战的政治目的。 作战以服从政治需要 功能主要是对敌方人员开展政治工作所发挥的功用和效能。 为前提。 联合作战政治工作对作战达成政治目的的保证,主 从遏制战争、打赢战争的角度来看,舆论战心理战法律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直接保证作战行动的政治方向。 联 战在联合作战中具有全面达成战争目的、降低战争成本代合作战政治工作的每个计划、每个工作、每项行动,都是以维 价、改变交战双方的力量对比。 从而有利于夺取政治主动和护国家、民族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准则,以服务于国家 军事胜利,实现预期的战略目标的特殊功能,具体表现为: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需要为根本目标,以保证夺取作战 其一、从战争的目的看,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有助于全面达的全面胜利为最终目的。 其二,联合作战政治工作以贯彻党 成战争的双重目的。 .

信息化战争是什么

问题一:什么是信息化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机械化战争、立体战争等用语用 得非常普遍。 直至如今,这些用语仍在使用。 但是,在海湾战争以后,出现了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新的用语,即信息化战争(信息战争)。 用语的变化反映了不同时代的不同的战争形态的变化。 信息化战争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信息社会以后的必然产物。 农业时代的战争,有信息但谈不上信息技术,信息的传递靠自然信道和人体信道,军队的指挥靠旗、鼓、锣、角和人的传信。 工业时代的战争,出现了电报、电话、雷达等信息技术,可以用电磁波传递信息,为大空间、远距离作战开辟了道路。 但这是机械化战争,并不是信息化战争。 当战 争中使用导弹这种信息化武器时,信息化战争就萌芽了;当导弹战与电子战结合运用的时候,信息化战争的威力已震慑世界军事领域;当战场信息基础设施已经完成,建立了CI系统,建立了信息化部队(数字化部队),病毒、黑客这些数字化程序化武器登上舞台并越来越起重要作用的时候,信息化战争也就形成了。 什么是信息化战争?简要地说,广泛使用信息技术及其物化的武器装备,通过夺取信息优势和制信息权取得胜利而进行的战争,就可称之为信息化战争。 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征是: 信息技术在战争中大量使用 信息技术,是扩展人的获取、传递和处理、利用信息功能的技术,基本的是传感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 当前战场上的传感技术十分发达,主要有各种侦察卫星、雷达、侦察机、无人侦察器、窃听器、地面传感器、海上侦察船、声纳、夜视器材等。 构成了外层空间、空中、地面、海上、水下立体的全方位的信 息遥感控制系统。 尤其是各种侦察卫星的使用,使战场空前透明。 在海湾战争中,美军使用了各种侦察卫星,如电子侦察卫星,照相侦察卫星,大地测量卫星,气象卫星,预警卫星等,获得的信息量约占全部情报的90%。 从1980年代以来几场局部战争看,通信技术突飞猛进,通信卫星、光导纤维、数据、图象、传真通信以及正在发展的智能化通信,构成了当今战场的多样化,高速度的信息传递体系。 海湾战争前后90天的通信量超过了全欧洲的40年。 高峰期间,一天的电话呼叫达70多万次,军事卫星构成了美军在海湾战争中的基本的指挥控制手 段,它不但在战区间、战区内发挥了主要作用,而且为精确制导武器提供了高速数据处理系统。 美国国防卫星通信提供了所有战区间通信的75%,导航卫星还为“战斧”巡航导弹提供了精确的导航数据。 战争中大量信息的获取与传递,造成信息泛滥。 在信息的浩瀚海洋里,如何整理归类,分析筛选,去伪存真,综合推断,决策处理,就需要借助于计算机的计算、记忆、检索、推理和部分思维功能。 目前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可完成一个人需要花几天、几个月或更长时间才能完成的运算。 计算机技术正在向智能化、网格化发展,已在战争中发挥很大作用。 海湾 战争期间,多国部队共出动飞机11万多架次,从不同机场、不同方向、不同高度、不同时间,在同一个伊、科战场空域作战,而且还要克服多国部队的不同语言障碍,基本上做到协同的秩序井然。 其中得力于计算机技术,就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这也反映了计算机在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一个侧面。 计算机技术虚拟现实、对抗模拟方面,可以提出若干方案的选择比较,为指挥战争(作战)提供参考。 正是信息技术在战争中大量使用,才编织成信息化战争之网。 信息与能量相结合形成信息武器系统 信息武器不只是停留在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功能上,而且扩展成为信息进攻和信息防御、硬杀伤和软杀伤武器,主要是信息压制、信......>> 问题二:信息化战争是由什么战争发展而来的信息化战争是由机械化战争发展而来的。 信息化战争最终将取代机械化战争,成为未来战争的基本形态。 问题三:信息化战争,信息化战争是什么意思信息化战争最终将取代机械化战争,成为未来战争的基本形态。 信息化战争是指发生在信息时代、以信息为基础、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为战争工具的战争。 信息化战争不会改变战争的本质,但战争指导者必须考虑到战争的结局和后果,在战略指导上首先追求如何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那种以大规模物理性破坏为代价的传统战争必将受到极大的约束和限制。 信息化战争中的信息是指一切与敌我双方军队、武器和作战有关的事实、过程、状态和方式直接或间接地被特定系统所接收和理解的内容。 就对信息(数量和质量)的依赖程度而言,过去的任何战争都不及信息化战争。 在传统战争中,双方更注重在物质力量基础上的综合较量。 如机械化战争,主要表现为钢铁的较量,是整个国家机器大工业生产能力的全面竞赛。 信息化战争并不排斥物质力量的较量,但更主要的是知识的较量,是创新能力和创新速度的竞赛。 知识将成为战争毁灭力的主要来源,“计算机中一盎司硅产生的效应也许比一吨铀还大”。 火力、机动、信息,是构成现代军队作战能力的重要内容,而信息能力已成为衡量作战能力高低的首要标志。 信息能力,表现在信息获取、处理、传输、利用和对抗等方面,通过信息优势的争夺和控制加以体现。 信息优势,实质就是在了解敌方的同时阻止敌方了解己方情况,是一种动态对抗过程。 它已成为争夺制空权、制海权、陆地控制权的前提,直接影响着整个战争的进程和结局。 当然,人永远是信息化战争的主宰者。 战争的筹划和组织指挥已从完全以人为主发展到日益依赖技术手段的人机结合,对军人素质的要求也更高。 从信息优势的争夺到最终转化为决策优势,更多的是知识和智慧的竞争。 信息化战争进入信息化社会后,不仅人类社会的生活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就连战争的式样也变得面目全非了。 人们普遍地认为,未来战争将不再是“短兵相接”,而是信息化战争。 电子战是信息化战争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敌对双方所进行的电磁斗争。 它主要有三种方法:侦察与反侦察、干扰与反干扰、摧毁与反摧毁。 所有这一切,都是以电磁波为“武器”,所打击的目标不是敌方的有生力量,而是敌方的通信、雷达以及计算机网络等电子设备。 其目的是使敌方的通信中断,雷达迷盲,兵器失控,指挥瘫痪。 电子侦察是用装载精密电子设备的侦察卫星群、侦察飞机和进攻性武器中的侦察装置来探明敌方电子系统的情况,搜集军事情报。 例如,当对方发射导弹时,侦察卫星中的红外线探测器便能迅速探测到导弹的行踪。 这一信息立即被送到地面雷达网,指使雷达网对导弹进行跟踪,同时将有关信息送往指挥中心的计算机;计算机很快便分析出导弹的飞行方向,并指挥己方的导弹予以拦截。 电子干扰就是通过电子手段来扰乱敌方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 这里所说的电子手段是指有意识地发射或反射某种电磁波,使对方的电子设备产生“错觉”或无法正常工作。 根据干扰对象的不同,电子干扰可分为通信干扰、雷达干扰、制导武器干扰和指挥系统干扰等。 有干扰,必有反干扰。 反干扰的目的是尽一切努力削弱以至消除敌方干扰给己方带来的不利影响。 其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的。 在现代战争中,干扰与反干扰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互不相让。 “摧毁”是一种硬杀伤手段。 它是在电子侦察的配合下,通过电子摧毁或力摧毁手段,使敌方重要的电子设备或系统永久失效或彻底破坏。 在这方面,除了使用爆炸性武器外,还大量使用电磁能武器(如高能激光器、微波武器)和电子计算机病毒等。 “反摧毁”的手段也很多,例如,就通信而言,常常是同时运用多种通信手段,实现多径传输,使得一个系统受到破坏时,能有其他系统可以代替或迂回。 有人认为,在21世纪,类似1942年“珍珠港事件”的突然袭击,很......>> 问题四:什么是信息化战争?它有那些主要特点?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征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信息技术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以信息为基础的信息化战争,作为一种新的战争形态将成为21世纪战争打得主要表现形式。 信息化战争是信息起主导作用的战争,是使用信息、信息武器装备进行的战争。 关键词:制信息权 知识化 战争目的 精确打击 一体化 空袭 前言 信息化战争的内涵是: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和广泛运用,特别是建立一个确保包括军队成员在内的全体成员使用的、极大容量的信息网络,通过对军事信息的收集与积累、军事信息的处理与流通、军事信息的控制与利用,使部队的建设、训练和作战发生根本性变化,全面提高部队的军事素质和战斗力。 一、 信息化战争争夺的核心是制信息权 信息是信息化战争的基础,离开了信息就难以掌握战争的主动性,更不可能取得战争的胜利。 实战证明,信息已成为影响战争全局的重要战略资源,信息技术已渗透到战争的各种要素之中,上升到战争的主导地位,信息对抗、争夺制信息权,已成为信息化战争的核心。 从一定意义上讲,争夺信息控制权的斗争,在深层次上表现为信息技术力量间的斗争,信息技术发展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到制信息权的争夺。 争夺制信息权的激烈斗争更表现在计算机网络空间中。 信息化战争中制信息权的掌握与否关系到战争全局。 在未来的信息化战争中信息权的争夺将异常激烈。 二、 信息化战争中,“不战而屈人之兵”将成为可能 由于信息时代的到来和信息技术的进步,“文明的”信息化战争作为一种新的战争形态,一改过去追求杀伤力的作战指导,是更加注重效益的战争,技术手段为战争指导者,通过兵不血刃而达到战争的可能,这是使“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争思想可能在信息战争中成为可能。 在信息化战争中,由于信息化装备主宰战场,距离将不再是战争的障碍,“战争迷雾”将被驱散,火器的命中率将极大提高,因而可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或将“附带破坏”减少到最低程度,使从古至今无法实现的愿望真正变成现实。 三、 信息化战争是知识化的战争 信息化战争作为21世纪的战争,战争的较量主要是知识之间的较量,当然也包括智谋的骄较量。 信息化战争不是不要物质力量和物质基础,他不仅需要物质基础、物质力量的支持,而且对于物质基础、物质力量的需要所表现出来的强烈的欲望,超过任何一个时代的战争。 信息化战争将是一种知识力量之间进行较量的新型战争;信息化战争是信息和知识制胜的战争;信息化战争是通过信息和知识实现国家行为,达到国家目的,夺取战争胜利的战争。 四、 信息化战争是目的有限、过程短暂的战争 由于受到国际政治、经济、技术等诸多因数的影响,以及信息技术在军事上的广泛运用和信息武器的出现,信息化战争是呈现的一个特点。 一、信息化战争目的有限。 二、信息化战争过程短暂。 五、 信息化战争是远程与精确打击的战争 信息化远程打击与精确打击,是信息化战争的又一个突出特点,它既不受距离的约束,又实现了真正意义的精确打击。 一、继续增强远程打击能力。 二、不断提高精确打击效果。 1/2 六、 信息化战争是全方位一体化战争 信息化战争形态与机械化战争形态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战争的战场环境全方位、战争力量的组织形式一体化。 在未来的信息化战争不论其规模大小、地域差异、条件不同,战争形态都将表现为以网络化信息技术为支撑,由多维战争空间力量和多个战争力量单元共同参与的联合行动。 一、信息化战争战场空间一体化。 二、信息化战争军事力量一体化。 三、信息化战争作战指挥扁平一体化。 四、信息化战争必须坚持对敌实施整体化打击。 七、 信息化战争中的空袭与反空袭地位突出 在未来的信......>> 问题五: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望采纳)! 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信息力量的竞争将愈演愈烈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信息作为战略资源的地位将更高,围绕信息资源获取、信息化军队建设和占领信息优势高地的竞争将愈演愈烈。 二、作战方式和战争形态将不断变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军事变革的深入和政治战略需求的变化,信息化战争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催生新的作战方法。 三、人类的战争能力将持续提升 信息化战争的发展使战争体系的效能不断提高,人类的战争能力呈现持续提升的趋势。 四、对经济和科技的依赖性将越来越强 信息化战争对科技实力和经济实力有很大的依赖性。 五、战争的不对称表现日趋多样 在目前发生的信息化战争中,作战双方往往在战争体系、战争力量、战略资源、作战方式、军事理论和战争结局等方面具有多侧面的不对称性。 问题六: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是什么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信息力量的竞争将愈演愈烈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信息作为战略资源的地位将更高,围绕信息资源获取、信息化军队建设和占领信息优势高地的竞争将愈演愈烈。 二、作战方式和战争形态将不断变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军事变革的深入和政治战略需求的变化,信息化战争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催生新的作战方场。 三、人类的战争能力将持续提升 信息化战争的发展使战争体系的效能不断提高,人类的战争能力呈现持续提升的趋势。 四、对经济和科技的依赖性将越来越强 信息化战争对科技实力和经济实力有很大的依赖性。 五、战争的不对称表现日趋多样 在目前发生的信息化战争中,作战双方往往在战争体系、战争力量、战略资源、作战方式、军事理论和战争结局等方面具有多侧面的不对称性。 问题七:信息化战争以什么为目的减少伤亡,打赢战争。 问题八:什么是信息化战争信息化战争最终将取代机械化战争,成为未来战争的基本形态。 信息化战争是指发生在信息时代、以信息为基础、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为战争工具的战争。 信息化战争不会改变战争的本质,但战争指导者必须考虑到战争的结局和后果,在战略指导上首先追求如何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那种以大规模物理性破坏为代价的传统战争必将受到极大的约束和限制。 问题九:什么是信息化战争,它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征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信息技术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以信息为基础的信息化战争,作为一种新的战争形态将成为21世纪战争打得主要表现形式。 信息化战争是信息起主导作用的战争,是使用信息、信息武器装备进行的战争。 关键词:制信息权 知识化 战争目的 精确打击 一体化 空袭 前言 信息化战争的内涵是: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和广泛运用,特别是建立一个确保包括军队成员在内的全体成员使用的、极大容量的信息网络,通过对军事信息的收集与积累、军事信息的处理与流通、军事信息的控制与利用,使部队的建设、训练和作战发生根本性变化,全面提高部队的军事素质和战斗力。 一、 信息化战争争夺的核心是制信息权 信息是信息化战争的基础,离开了信息就难以掌握战争的主动性,更不可能取得战争的胜利。 实战证明,信息已成为影响战争全局的重要战略资源,信息技术已渗透到战争的各种要素之中,上升到战争的主导地位,信息对抗、争夺制信息权,已成为信息化战争的核心。 从一定意义上讲,争夺信息控制权的斗争,在深层次上表现为信息技术力量间的斗争,信息技术发展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到制信息权的争夺。 争夺制信息权的激烈斗争更表现在计算机网络空间中。 信息化战争中制信息权的掌握与否关系到战争全局。 在未来的信息化战争中信息权的争夺将异常激烈。 二、 信息化战争中,“不战而屈人之兵”将成为可能 由于信息时代的到来和信息技术的进步,“文明的”信息化战争作为一种新的战争形态,一改过去追求杀伤力的作战指导,是更加注重效益的战争,技术手段为战争指导者,通过兵不血刃而达到战争的可能,这是使“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争思想可能在信息战争中成为可能。 在信息化战争中,由于信息化装备主宰战场,距离将不再是战争的障碍,“战争迷雾”将被驱散,火器的命中率将极大提高,因而可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或将“附带破坏”减少到最低程度,使从古至今无法实现的愿望真正变成现实。 三、 信息化战争是知识化的战争 信息化战争作为21世纪的战争,战争的较量主要是知识之间的较量,当然也包括智谋的骄较量。 信息化战争不是不要物质力量和物质基础,他不仅需要物质基础、物质力量的支持,而且对于物质基础、物质力量的需要所表现出来的强烈的欲望,超过任何一个时代的战争。 信息化战争将是一种知识力量之间进行较量的新型战争;信息化战争是信息和知识制胜的战争;信息化战争是通过信息和知识实现国家行为,达到国家目的,夺取战争胜利的战争。 四、 信息化战争是目的有限、过程短暂的战争 由于受到国际政治、经济、技术等诸多因数的影响,以及信息技术在军事上的广泛运用和信息武器的出现,信息化战争是呈现的一个特点。 一、信息化战争目的有限。 二、信息化战争过程短暂。 五、 信息化战争是远程与精确打击的战争 信息化远程打击与精确打击,是信息化战争的又一个突出特点,它既不受距离的约束,又实现了真正意义的精确打击。 一、继续增强远程打击能力。 二、不断提高精确打击效果。 1/2 六、 信息化战争是全方位一体化战争 信息化战争形态与机械化战争形态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战争的战场环境全方位、战争力量的组织形式一体化。 在未来的信息化战争不论其规模大小、地域差异、条件不同,战争形态都将表现为以网络化信息技术为支撑,由多维战争空间力量和多个战争力量单元共同参与的联合行动。 一、信息化战争战场空间一体化。 二、信息化战争军事力量一体化。 三、信息化战争作战指挥扁平一体化。 四、信息化战争必须坚持对敌实施整体化打击。 七、 信息化战争中的空袭与反空袭地位突出 在未来的信息化战争中,有目的、......>>

信息化战争有什么特点

论 信 息 化 战 争 下 的 我国 国 防 建 设班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一班作者:赵新娜日期:2011年6 月16日1/7页论信息化战争下的我国国防建设,,赵新娜(摘 要)进入21世纪,信息化战争开始作为一种全新的战争形态,登上现代战争的舞台。 而在信息化战争中,谁拥有信息优势,谁就能赢得战争的最终胜利。 而面对信息化所带来的这场社会变革,我们应当看到这既是挑战,更是历史的机遇。 我们必须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创新思维,竭尽全力,加速以武器装备和人才队伍为核心的军队信息化建设,改革并完善我国的国防建设体系,努力把我国建设为一个现代化的国防强国,以打赢未来的信息化战争,实现伟大祖国的和平统一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关键词 信息化战争:基本特征:信息化:发展趋势:国防建设一(信息化战争的含义进入21世纪,高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推动了武器装备的发展和作战方式的演变,促进了军事理论的创新和编制体制的变革,由此引发新的军事革命,战争形态开始向信息化战争转变,信息化战争最终将取代机械化战争,成为未来战争的基本形态。 信息化战争是信息时代的基本战争形态,是信息化军队在陆、还、海、空、天、信息、认知、心理等七维空间,运用信息化武器装备进行的、以信息和知识为主要作战力量的、附带杀伤破坏性降到最低限度的战争。 二(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征1.作战力量数字化集成化,具有一定的知识水平数字化部队就是作战单元,装备系统,单兵装备和指挥系统高度整合的部队,并且具备高等的知识水平,这样一支知识化人员武装起来的数字化部队就是初步的信息化部队。 2.武器系统信息化2/7页武器系统的信息化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智能化。 这是一个整体概念.其中包括硬杀伤,软杀伤和新概念武器三方面:(1)硬杀伤--直接杀伤,破坏直至确保摧毁的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精确制武器与遥感武器(不是传统武器)。 代表武器:激光等精确制导炸弹(JDAM),军用无人机,新一带巡航导弹.。 (2)软杀伤--对敌方信息化系统渗透,干扰,压制的手段。 旨在破坏敌方的信源、信宿、信道,间隔敌方的通讯和指挥系统。 对对方的精确制导武器致盲。 代表武器:黑客武器和计算机病毒.。 (3)新概念武器--以新的毁伤机理为目的以高新科技手段和信息技术为依托设计的不同于传统武器的全新作战单元.代表武器:定向高能粒子武器.动能电磁武器微机电纳米武器和机器人.3.指挥自动化,实时化,一体化拥有完善的C4ISR甚至更高级别的系统,可以实时远程侦察和预警,及时快速更新情报,指挥网络化即时化,一体战场控制。 作战命令可以通过通讯设施达到近乎无阻碍的标准,可全方位武器平台单兵单元战场定位。 4.信息战场全维化,网络化信息化战场涵盖海陆空天电的战术数据链连接直至单兵,及时刷新单兵或基层指挥员作战电脑上的战场资讯,方便明确的更新战场时态。 确保直接指挥权在特殊情况下的传递。 传统的作战地域概念和习惯已经不管用了。 鉴于信息作战是无缝连接,高立体,大纵深,全维度.手段是非线形混沌而模糊的。 5.作战方式多样化心理战,太空战,机动 战,电子战乃至虚拟世界的网络战等,一开始就全方位的运用,没什么充裕的时间准备。 而且要打,就贯穿整个战争的始终。 非接触作战和接触作战同等重要。 5.毁灭性武器的高技术化3/7页大面积的毁灭性武器运用和高技术手段改造运用,作战意图明显,针对性强,大大增加了战争的伤亡程度。 三(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1(战争空间急剧拓展。 信息化战争是高度立体化战争,即战争不仅在地面水面,水下进行,而且,向外层空间扩展。 2(战争进程明显加快。 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下,武器装备的能量释放的速度加快,杀伤力在增加;高技术手段的运用,使军队的机动能力,打击能力和保障能力大大提高,单位时间作战效能明显增强;高技术武器装备造价昂贵,迫使进程加快。 3(作战力量多元一体。 作战力量的大小,不再以数量的多少,作战能力的强弱和人员,武器数量决定,高技术的武器装备只有同高素质的多兵种战斗人员相结合,才能发挥最大效能。 4.精确制导武器的大量使用。 信息化战争下军队的武器开始转向大规模的精确性制导武器的使用。 5(指挥控制智能化程度高。 信息化战争下的指挥系统要求较高的知识指挥能力和综合方面的机器智能化操作水平。 6(战争耗资巨大。 高新技术装备造价昂贵和高技术武器频繁使用,使信息化战争耗资巨大。 7(信息优势成为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 发生在信息时代,以信息为基础并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为主要战争工具和作战手段,以系统集成和信息控制为主导,在全维空间内通过精确打击、实时监控、信息攻防等方式进行的瘫痪和震慑作战的战争形势。 四(信息化战争下的我国国防建设(一)大力加强信息化条件下的国防建设信息化战争的发展变化,给我们首先带来的是观念上的影响和冲击,强烈要求我们必须适应这种不可抗拒的变化,树立与打赢信息化战争相4/7页适应的观念,为国防现代化提供有效的建设理念与指导方法。 1(树立信息时代国防建设的新理念。 信息化战争的制胜理念不同于机械化战争的制胜理念,信息化战争的制胜理念是控制敌人、瘫痪敌人,通过迫击敌人作战体系,达到巧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因此,只有确立和打赢信息化战争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强化信息制胜意识,用源于实践高于实践的先进理论指导实践,用创新的观念谋求国防和军队的建设发展,才能使国防建设适应军队的信息化建设。 2(大力加强国家信息基础建设。 在信息化时代,国家的信息化基础建设是国家战略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基石,是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的重要支撑,因此,必须把加强国家的信息基础建设作为应对信息化战争的首要举措。 信息基础建设的重点放在三个方面:一是努力发展以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主体的信息技术,这是一个国家信息基础建设的基础;二十艰苦爱国家大型网络系统建设;三是大力开发各种软件技术。 3(要认真设计和走好具有我军特色的装备信息化建设之路。 装备信息化是一个军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应依靠我军的装备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依托日益完善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和社会信息技术力量,以发展综合电子信息系统为龙头,以发展信息化探测系统和提高武器精度为重点,搞好总设计,全军一盘棋,节约、高效地发展信息化武器装备。 走出一条属于我军特色的装备信息化建设之路。 (二)努力培养国防高素质信息化人才队伍培养能够适应信息作战要求和从事信息作战的人才,是信息化军队建设的重要内容。 从某种意义上说,信息作战是具有高科技知识的人才较量,我军必须把培养人才作为作战准备的基础工程,作为刻不容缓的战略。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eji312/22504.html
大搞权色 从火车站被带走的副部级干部 太平官 受贿1.29亿
创逾一个月来最大跌幅 日元兑美元一度走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