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时评 地评线 奋力谱写美丽中国建设新篇章

人人 发展 绿色 生态

今天是第53个世界环境日。今年环境日我国的主题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旨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动员社会各界积极投身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伟大实践。

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然而,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内生动力存在不足,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美丽中国建设任务依然艰巨。

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要路径。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意愿,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我们要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然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不仅可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而且可以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绿色低碳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我们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深刻认识和把握新质生产力和绿色生产力的关系,通过高水平环境保护,不断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持续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以新质生产力助推美丽中国建设。

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举措。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我们要时刻不忘这个初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随着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在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我们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历史主动,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建设美丽中国,人人都是受益者,人人也都是参与者。我们要时刻牢记“国之大者”,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勇于担当,勠力同心,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奋力谱写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建设新篇章。


文明

建设美丽中国有什么意义,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有哪些?

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意义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建设美丽中国,描绘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美好蓝图。 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一个具体目标,这顺应了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健康水平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当前,中国社会正步入一个特殊的环保敏感期,由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也不断增多,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就会影响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建设美丽中国,就是坚持科学发展,着力满足人民群众生态需求,维护人民群众生态利益。 这不仅是我们党对人民群众迫切诉求的现实回应,而且将使我们执政的群众基础更加深厚坚实,实现永续发展、长治久安。 在美丽中国建设过程中,除了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等自然因素制约外,还面临一些深层次制约因素。 一是物本导向与人本导向的矛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很多地方把发展的某些手段和阶段性标准当作发展的终极价值,呈现出一种典型的物本主义发展观。 这样的发展观决定了有些地方政府、企业,摆不正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无所顾忌地开采土地、矿产等资源,污染水资源,排放工业污染物。 这种大开发、大生产、大消费以及大排放的粗放型生产和生活方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 本真意义上的以人为本,必须摒弃唯我中心的物质主义生产方式,以宁愿少一些但要好一些的发展质量、分配公正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来获得渐进的进步。 人本导向中“人本”区别于人类中心主义,考虑的不仅是当代人还有后代人,注重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同时,“人本”中的“人”把对人的福祉特别关注与对生态的考虑融为一体,注重客观数字与主观感受同步提高。 二是GDP与绿色GDP的张力。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 ”也就是说,对一个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不能仅仅看GDP和财政收入增长情况,而且要看所辖居民的生活水准、幸福感和舒适度,看环境是否改善、污染是否降低,是否用最少的资源环境投入获得更多产出。 绿色GDP强调将经济活动过程中的资源环境因素反映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将资源耗减成本、环境退化成本、生态破坏成本以及污染治理成本从GDP总值中予以扣除。 但是,目前绿色GDP核算体系与政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尚缺少有效衔接,绿色绩效评价的推行尚缺乏机制和政策动力,制约了绿色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和有效实施。 从这个层面上说,绿色GDP从理念到行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是法权的国家性与治权的地方性的二元对立。 法权即传统政治学上所指的“主权”,作为一个国家对其管辖区域所拥有的最高权力,法权理应是高度集中化、统一化的。 治权主要指地方政府的行政管理权。 但是,当前我国宪法和法律只规定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组织形式,没有明确规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权责划分。 因此,地方政府通常存在机会主义倾向。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党为什么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推进“三个发展”建设美丽中国任雪萍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在此论述的基础上,十八大报告还进一步论及,实现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以绿色发展规制中国未来发展的方向在“三个发展”中,绿色发展是从总体上规制了我国未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走向要符合生态自然环境的基本要求,这不仅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政治、文化、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 具体地说,绿色发展具有多维价值载荷,既具有生态价值、经济价值,还具有政治、文化、社会层面的人文价值。 生态价值的收获是最直接的,减量使用资源并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控制污染排放并采用循环模式,可以使生态有机体重回其再生能力范围,使自然与人类重获和解,不给后代人留下一个赤字的生态环境;同时,绿色发展的生态价值中还蕴存着“类价值”因子,它将为人类寻找、合成维系自己生存发展所不可或缺的物质与能量赢得宝贵的世界。 经济价值的显现需要一个时间量的孕育,1972年,由科学家、经济学家和企业家组成的民间学术组织──罗马俱乐部发表了著名的《增长的极限》的研究报告,提出了自然界的资源供给与环境容量无法满足外延式经济增长模式的观点,它在给世人以极大的警示的同时,也似乎设定了一个 “死局”,即经济与生态的对立,从而引起了学界、商界的极大争议;近些年来,更多的学者赞成,从本原意义上讲,只要人类趋于“公正、平等、理性”地对待自然,坚持绿色发展,两者之间并非是鱼与熊掌的关系,即只要人类能够厘清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关系,以前瞻的眼光推动生态新产业的形成和经济结构的变化,就一定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收获丰厚的经济回报。 人文价值较之生态与经济价值似乎间接了许多,但它对人类“类”本质的复活和完善具有更为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意义。 绿色发展从长远看能够多维度地促使人本身更好的生存与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够不断改善人的衣食住行,生态和谐能够增强人类“类”存在的安全性和当代人的生活品质,更为重要的是它还能促使人逐步摆脱工业文明制造的“单向度”性,不断进化为完整的人。 以循环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循环发展主要是针对解决好资源约束问题,它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 自然资源,按照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定义,是 “在一定时间和地点的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的、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它是有限的,有些是不可再生的。 然而经过工业文明 “蹂躏”后的地球资源,早已捉襟见肘,难以为继,我们从世界土地资源危机中便可洞窥一斑。 人类对土地的利用程度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但过度使用也造成对土地资源的直接破坏,表现在土壤侵蚀、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和土壤污染等方面。 据估计,目前世界耕地的表土流失量约为每年230亿吨,全球每年有600万公顷的土地变为荒漠,全世界约有30%到80%的水浇地受到不同程度的盐化影响,由于盐化和水渍而损失的土地每年高达20万至30万公顷。 我国的情况更不容乐观,有资料显示,到202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5亿,而城市化进程伴随着沙漠化,可居住及可利用土地都是50年前的一半。 中国的西部,和其他有生态压力的地区已经很难养活居住在那里的人口了。 未来,将有22个省市1.86亿居民需要安家,然而,其他省市只能收纳大约3300万人,那意味着中国将有1.5亿生态移民,或者叫做“环境难民”。 为此,唯有力行循环经济才能拯 “资源”于水火之中。 传统经济是一种由 “原料——产品——废料”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断裂链条经济。 在这种经济中,人们以越来越高的强度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开发出来,但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只有一部分或一小部分转化为产品,其他部分则作为“三废”排放到自然环境中去,其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导致了许多自然资源的短缺与枯竭,并酿成了灾难性环境污染后果。 与此不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按照循环原理补上“废料—原料”这段链条,形成“原料—产品—废料—原料”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闭合链条,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真正将生产整合到生态系统的大循环中去。 自工业文明以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经济体,大多走了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这种污染治理模式是治标而非治本的,结果是事倍功半。 20世纪下半叶后,一些环境人士开始呼吁污染治理必须变末端治理为源头控制,即控制废物生产的优先顺序是:避免产生——循环利用——最终处置。 首先要在生产源头——输入端就要进行产品的绿色设计,以节约资源并预防和减少废物的产生;其次是对于源头不能削减的污染物和经过消费者使用的包装废弃物、旧货等加以回收利用,使它们回到经济循环中;最后,当避免产生和回收利用都不能实现时,将最终废弃物进行环境无害化处理。 实现从末端治理到源头控制,能够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无论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来看,都应该成为环境保护的一种理性选择。 以低碳发展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低碳发展主要针对的是节能减排,污染排放和气候变化问题,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排放为基础,以能源依赖度小,温室气体排放小这样的经济模式。 工业社会的高碳生产和生活模式大量消耗自然资源,特别是大量燃烧煤炭和石油,以致向大气中排放过量的二氧化碳,产生地球“温室效应”,导致地球不断增温,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威胁。 美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管理学家保罗·霍肯在他的代表作《商业生态学》中发出这样的警告:“我们正处在10亿年才有一次的碳氢化合物疯狂使用的顶峰时期。 在未来的50年内,这一物质燃烧所产生的废气给地球造成的影响相当于给地球罩上了双层玻璃,而它对气候造成的影响尚不得而知。 ”事实上,由于近50年工业生产使碳排放量增加了3倍,造成地球气温因此显著提高,全球各地极端化气候的发生频率和在全年所占时间都越来越高、越来越多。 如果人类再不改变既有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减少碳的排放,那么将来的破坏性可能会使现在的破坏性相形见绌。 我国作为最大的新兴发展中国家,是能源消耗大国,又是二氧化碳排放大户,为了中国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承担保护全球环境的大国责任,我们必须立即改变高碳即自然资源高消耗、二氧化碳高排放的经济模式,发展低碳经济模式。 低碳经济的基本特征是资源低消耗、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它的基本要求是应对碳基能源对于气候变化的影响,降低能耗和开发新能源;它的基本目标是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它的实质是提升能源的高效利用,推行区域的清洁生产和清洁发展,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和维持全球生态平衡。 这是从高碳能源时代向低碳能源时代转变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发展低碳经济从具体处着眼,必须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开发低碳技术;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低碳能源;改善土地利用,扩大碳汇潜力,提高森林、耕地和草地对温室气体的吸收和减少排放,并保持或增加它们的碳库存量;等等。 目标已经明确,征途已然打开,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学习、贯彻十八大会议精神,建设生态文明新时代,绘就美丽中国新篇章!

生产力

建设美丽中国的作用是什么?

建设生态文明 实现美丽中国 党的十八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独立成篇,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并列,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这是党中央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部署,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要思想的飞跃,为我国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坚实理论基础、远大目标指向和强大实践动力。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自然、社会、人和谐发展这一规律所取得的物质和精神成果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全面发展、和谐共生、良性循环、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明形态。 生态文明代表了一种更为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前提是珍惜和保护自然,宗旨是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各种关系和谐共生,要求是建立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耗方式,着眼于引导人们走上健康、和谐、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自身对工业文明带来的问题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是对渔业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超越,是人类文明形态及其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一个重大进步,是一种正处在上升和发展中的新文明,是人类在物质享受和精神需求之上更高层次的理想和追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工业时代的国民生产总值呈指数增长的同时,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攫取、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呈现加速和全球化趋势。 全球性的资源危机、环境危机、生态危机的凸显,表明人类已经处于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 当前我国乃至整个人类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自然资源日趋短缺、环境污染十分严重和生态系统持续恶化。 资源短缺问题日趋突出。 由于经济发展迅猛,我国所面临的资源短缺压力越来越大,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 首先,我国人口众多,而资源又相对匮乏,从而导致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就更少。 一些重要的矿产资源相对比较贫乏,石油储量仅占世界1.8%、天然气占0.7%、铁矿石不足9%、铜矿不足5%、铝土矿不足2%。 我国人均可耕种土地为 1.43 亩,仅为全球人均量的三分之一;淡水人均量仅为全球人均量的四分之一;木材人均储量仅是全球人均量的八分之一;石油人均储量仅为全球人均储量的十分之一;天然气人均量为全球人均量的 4.5%;煤储量人均也仅为全球人均量的一半。 其次,我国生产经营方式粗放,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和管理水平相对落后,资源利用效率比较低。 例如目前我国灌溉用水效率只有25%-40%;单位产值的水耗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10倍以上;综合能源利用效率约为三分之一,比发达国家低百分之十;煤矿资源回收率不足五分之一。 第三,我国资源供求矛盾突出,一些矿产已经不能自给,需要大量进口。 例如,我国石油、铁、铜、铝、钾盐等大宗矿产已经不能自给,进口量大幅攀升,对外依存度分别为:石油54.8%、铁矿石53.6%、精炼铝52.9%、精炼铜69%、钾盐52.4%。 到2020年,有25种矿产将出现不同程度的短缺,其中11种为国民经济支柱性矿产。 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成果举世瞩目,但是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我们面临的环境压力也极为沉重,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物及有害化学品污染以及环境物理性污染等集中出现,远远超出环境承载力。 有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工业和生活废水年排放量680亿吨,居世界第一;我国七大水系监测断面中 3/5 受到污染,有 90%的城市河段污染严重;淡水湖泊绝大多数呈富营养化状态。 二氧化硫年排放量2159万吨,居世界第一;二氧化碳年排放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绝大多数城市的空气质量已经处于较严重的污染程度。 全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5亿亩,每年因重金属污染的粮食达1200万吨。 历年工业固体废弃物和城市生活废品已占地面积达1300多平方公里,累计贮存量近135亿吨,产生大量有害的寄生生物。 城市生活废品无害化处理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二次污染现象十分严重。 有毒、有害的化学污染、电磁辐射污染、危险废物污染等问题日趋突出。 全球20个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国大陆占到16个。 这些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开始阻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三废”造成的污染成为一些地方人们身体生病、职业病甚至疑难怪病产生的重要原因。 据有关部门测算,我国大约有1亿多人每天呼吸不到新鲜空气,每年约有1500万人因此患上支气管炎;3.6亿中国人缺乏安全的饮用水。 中科院测算的数据表明,环境污染使我国的发展成本比世界的平均水平高了7%,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占到GDP的15%。 生态系统持续恶化。 改革开放30 多年来,我国调动优秀科学技术人员、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数万亿计的经济力量发展环境保护事业,虽然已经取得不少成果,但是到目前为止并没有扭转生态继续恶化的趋势。 我国素质偏低的庞大人口和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给中国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现在我国的森林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和农田生态系统四大自然生命系统,大气生态系统、水源生态系统和能源矿产生态系统三大自然环境系统都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达174万平方公里,9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严重,现在能用于农耕的土地仅剩下300多万平方公里。 石漠化以每年250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沙漠化以每年3436平方公里蔓延。 我国年土壤流失总量达50亿吨。 东北黑土区平均每年流失表土0.4—0.7厘米,50年后东北黑土区的黑土层将流失殆尽。 一位外国专家在考察了黄河流域后感叹地说,“黄河流淌的不是沙土,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 在我们的生活中,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的现象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水危机、沙漠化、气候异常、土壤酸碱化等一系列生态问题都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环境中存在的不可预知的危险因素增加,比如突然的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突变的局部性气候等等。 我国长期以来的环境问题严重破坏了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导致我国生物多样性急剧减少。 通观人类史,无论是从渔业文明过度到农业文明,还是从农业文明发展到工业文明,其发展进程都是由其社会矛盾(即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矛盾、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矛盾)所推动。 然而,一种文明发展积累的社会矛盾不可能在该同一文明形态内解决,而只能由超越旧文明模式的新的文明形态内得到解决,这已经由人类历史进程所证明。 当前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应从世情、国情出发,以转变发展观念,培养环保意识,建立生态环保体制、机制,发展环保、绿色技术和开展国际合作等为基本途径。 1. 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列入党的指导思想,说明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一个新高度。 科学发展观追求的是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各个领域的整体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与科学发展观在根本上是一致的,都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都以可持续发展为依靠,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 所以,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顺应国际社会保护生态以及可持续利用资源的趋势,彻底扭转经济增长至上观点,转变高投入、高消费的生产、生活方式,形成适度节制的物质消费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协同发展。 2. 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 一是宣传生态美好愿景。 十八大报告为全中国人民指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美好愿景,即“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 要结合这个美好愿景,弘扬环境生态文化,全面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社会公德意识,打造全民关心、参与、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引导人们“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二是倡导环境友好伦理。 要理直气壮地宣传我国传统文化中那些优秀的环境伦理观,倡导适度消费、公平消费和绿色消费,通过环境友好的消费选择带动环境友好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要通过教育、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等支持和协助,让人们树立尊重、顺应、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使其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奉行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三是强化生态责任意识。 运用各种手段和传媒,通过专题培训、研讨等多种形式,重点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和企业负责人的宣传,增强他们建设生态文明的责任感。 通过学校教育长期进行生态文明的教育,以教育影响学生,以学生影响家长,以家庭影响社会。 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促进媒体舆论监督与行政执法有机结合,对典型违法事例抓住不放、深入剖析、长期跟踪、连续报导。 3.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体制。 一是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调整。 在工业结构调整中,要优化产业结构,继续淘汰和关闭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生产能力、工艺、技术和设备,用高新技术和生态技术改造能耗高、污染重的传统产业,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积极发展节能、降耗、减污的高新技术和生态技术产业。 在农业结构调整中,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建立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大幅度降低农药、化肥使用量。 二是完善相关政治保障条件。 从国家层面,综合运用政治、经济、法律、行政和科技等手段扎实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建立和完善干部绿色考核制度,将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和环评结果整合到经济发展评价体系。 此外,要建立健全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制度、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公众参与制度。 三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生态功能区划分工作,因地制宜发展各有特色的循环经济。 要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在产业和工业园区进行生态化设计与改造,在产品生产、流通、消费过程中实行清洁生产,努力实现废物的循环利用,实行环境标识、环境认证和政府绿色采购制度,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 要将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市与农村以生态链为纽带统筹规划,有效发展循环经济。 4. 完善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 一是出台科学、合理的政策,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引导规范生产和消费行为。 要把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宪法,并制订统一、完善的“自然资源保护法”,还要在各种经济法规中突出、强调环保型生态经济。 当前和今后很长时期内,应抓紧调整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导向,从政策上千方百计向生态环境倾斜。 在全球森林资源总体减少的情况下,我国森林面积由23.9亿亩增加到29.3亿亩,人工林达8亿多亩,居世界第一。 这是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27亿多亩林地确权到户分不开的。 当绿化荒山不仅是每年植树节机关单位的一种例行活动,而与绿化者个人和家庭的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和我国城乡潜在劳动力资源结合起来,就会产生改善环境的巨大力量。 二是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 建立、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环境保护决策相一致的环境政策、法规、标准和技术体系,制定科学、严格的环境评价标准体系,培养一批专业、合格的执法队伍,促使执法手段有效、长效。 严惩和杜绝一切破坏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凡是对环境造成破坏的单位和个人,都要受到相应的处罚并促其对环境损害进行赔偿。 此外,还要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等。 5. 发展环保技术和绿色技术。 生态文明要求物质生产采用高效、低耗、环保的环境友好型新技术,节约能源和原材料,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减少废弃物排放;开发回收再利用技术,将废弃物资源化以达到控制污染的目的;开发绿色环保技术,促使废物最小化,实现生态安全生产。 研究表明,到2020年使万元GDP能耗由2002年的2.68吨标准煤降低到1.54吨标准煤,那么能源消费总量就能控制在30亿吨标准煤;再生铝比重如果能从目前的21%提高到60%,就可替代3640万吨的铝矿石需求;能源利用效率若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二氧化硫年排放量可减少约400万吨;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若提高1个百分点,每年就可减少排放约1000万吨;粉煤灰综合利用率若能提高20个百分点,每年就可减少排放约4000万吨。 如果这些方面的技术实现突破,将极大地节约资源,改善环境质量。 6. 与国际共同应对环境挑战。 清洁的空气、温暖的阳光、繁荣的自然世界是人类共存共荣的必要基础。 环境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是全世界、全人类所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 加强国际合作,制定共同遵守的准则,是人类共同应对环境问题,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 全世界各国只有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解决公共的环境问题,才能真正取得实效。 这就要求我国积极参与建立全球和区域合作机制,制定共同行动目标,加强沟通对话和交流合作,“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eji312/22566.html
国漫AI手机壁纸 帝后云曦! 天命神女 紫色凶兽
爱心护考 各地多举措为考生护航 冲刺高考 模式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