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国式现代化拓展发展空间

习近平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推动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为我国发展注入了不竭动能、开创了全新局面。

今天的中国紧密联系世界,正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带来新动力、新机遇。

作为党中央在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举措,建设自贸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生动实践。从中,能够更加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

新时代以来,我国自贸试验区建设从上海起步,形成了拥有22个自贸试验区的“雁阵”,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蓬勃展开,有效发挥了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作用。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对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作出部署,提出“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鼓励首创性、集成式探索。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

8月29日,中央深改委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的意见》,会议指出:“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目的是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开展探索,实现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型开放水平、系统性改革成效、开放型经济质量全面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空间”。新征程上,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走向未来,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空间无比广阔。

(一)

“中国经济要发展,就要敢于到世界市场的汪洋大海中去游泳”,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断,道出了对外开放的重大意义。

时间回到2012年,告别两位数的高增长,我国经济增速新世纪以来首次回落到8%以下。彼时,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面临“三期叠加”的复杂局面。

与此同时,国际金融危机阴霾未散,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我国成长为全球货物贸易大国,但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

“发展中的烦恼”接踵而至,“前进中的挑战”形势逼人,是选择封闭倒退到“小池塘”,还是一往无前勇敢搏击风浪?

“我们要树立世界眼光,更好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把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掷地有声。

“我国发展要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必须顺应经济全球化,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成为全党全社会共识。

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建设自贸试验区成为党中央在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的一项战略举措。

2013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听取上海自贸试验区筹备工作汇报。

2013年9月,中国首个自贸试验区在上海诞生。

试验区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郑重宣布,“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

主动加压、强筋健骨,思想旗帜指引开辟新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进一步彰显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试验田的作用,亮明我国向世界全方位开放的鲜明态度”,指出“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形成参与国际大循环的增长点”,要求“勇做开拓进取、攻坚克难的先锋,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开展探索,努力建设更高水平自贸试验区”。

种好试验田,一粒良种播撒希望、孕育先机。

先后出台29份自贸试验区建设方案及一批含金量较高的政策文件,累计部署3500多项改革试点任务,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自贸试验区政策制度框架体系,支持自贸试验区在重点领域先行探索……

今天,22个自贸试验区形成了覆盖东西南北中的改革开放创新格局,以不到千分之四的国土面积,贡献了占全国约五分之一的外商投资和进出口总额。

作为当今世界最高水平的开放形态,自由贸易港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以“贸易、投资、跨境资金流动、人员进出、运输来往自由便利和数据安全有序流动”为主框架的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制度已初步建立,涉及口岸规划与建设、政策制度设计等40多项重点任务正有序推进,31个封关项目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

体现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符合海南发展定位,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蹄疾步稳、成形起势。

激发各地制度创新的活力和动力,彰显中国坚持扩大开放的决心和信心,自贸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实践充分表明:“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永远不会关上。”

从加快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格局,到举办进博会、服贸会、消博会、链博会,再到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我国对外开放呈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深入推进的鲜明特征。如今,我国成为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保持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

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空间,新时代中国云帆高张、乘风破浪。

(二)

现代化

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拓展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度。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打造制度型开放新高地,推动新时代改革开放走深走实——

一张清单,持续激发市场活力。日前,2024年版全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出炉。与2021年版相比,新版负面清单的限制措施由31条压减至29条,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全面取消……以更高标准规则对接国际一流,引领改革开放步伐更加坚实。

一个账户,让资金跨境流动更加顺畅。“现在几分钟就可以完成!”海南自由贸易港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正式开通上线后,极大便利了企业跨境资金划转……加快国内规制与国际接轨,推动深层次改革提速。

一个窗口,有效提升口岸通关效率和透明度。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启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后,货物申报、验放时间极大缩短,让企业登录多个系统、填报多张单据、多次往返口岸成为历史……以管理模式创新提升效率,进一步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同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相比,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开放。新时代以来,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制度创新的“苗圃”结出了累累硕果,推出了一大批标志性、引领性制度创新成果。截至目前,国家层面共向全国复制推广了349项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形成了改革红利共享、开放成果普惠的良好局面。

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坚实支撑——

2023年9月,一台自瑞典空运进口、用于铰接式非公路自卸车的发动机,在完成海关申报手续、实现口岸放行后,直接运往位于上海浦东新区的沃尔沃建筑设备(中国)有限公司。这标志着全国首单“重点行业再制造产品进口试点”货物顺利通关。

从北京自贸试验区探索“境内外职业资格、职业认证双向互认”,到天津自贸试验区“空运快件6小时通关”等多项创新举措实施,再到《海南自由贸易港国际商事仲裁发展若干规定》正式施行……

2023年6月印发《关于在有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的若干措施》以来,各项试点措施已全面落地,稳步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为加入高标准经贸协议提供了试验支撑。

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为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提供中国方案——

今年6月,《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对15个签署国全面生效满一年,极大促进了区域内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2023年,RCEP区域共吸引绿地投资2341亿美元,增长29.8%,是2021年的2.2倍。

从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到“丝路海运”联通全球43个国家100多个港口,再到积极推进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中国开放的广度、力度、深度持续提升,释放的改革开放创新红利不断惠及世界。

“历史总是螺旋式地上升。过去我们的开放是‘跟跑’,现在我们的开放是要‘领跑’,这是更高水平的开放。”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揭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逻辑,彰显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历史主动。

扩大开放之门,走稳改革之路。一子落,满盘活。

(三)

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拓展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广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不断提高‘引进来’的吸引力和‘走出去’的竞争力”“敞开大门搞建设,一起合作实现共赢”。

推动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这是不断激发的发展活力。

今年5月,特斯拉又一大型投资项目上海储能超级工厂在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动工,从洽谈到签约仅用时1个月,再次刷新“临港速度”。预计投产后储能规模近40吉瓦时,相当于上海5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量。

从外商投资法和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正式施行,到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再到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制度型开放……中国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吸引外资持续加码。

今年前7个月,我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1654家,同比增长11.4%。“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中国依旧是最佳投资目的地的代名词。

以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港建设为抓手,打造开放层次更高、营商环境更优、辐射作用更强的对外开放新高地,就能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这是更加充沛的发展后劲。

从“不产一滴油”到初步形成“万亿元级油气产业格局”,浙江自贸试验区舟山片区发挥区位优势,累计集聚油气贸易及相关企业1.2万家,成为自贸试验区推动全产业链创新发展的生动样本。

天津自贸试验区聚力发展融资租赁产业,成为全球第二大飞机租赁聚集地;湖北自贸试验区集聚光电子信息企业超过1.6万家,成为我国光通信领域最大的技术研发和生产基地;江苏自贸试验区集聚各类生物医药企业近4000家,年产值近3000亿元……

放眼全国,各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港坚持走差异化、特色化的路子,推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逐步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示范者和引领者。

坚持以深化改革开放驱动产业创新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港提升产业能级,就能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这是稳步提升的发展韧性。

“这里拥有西部陆海新通道和平陆运河建设机遇。”2022年10月,美国雅保公司在广西自贸试验区钦州港片区斥资2亿美元成立了广西雅保锂业有限公司,当年就完成2022吨氢氧化锂的生产。得益于自贸试验区海铁联运集成改革,外贸货物不用换箱即可上船出口至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等地。

云南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新疆自贸试验区乌鲁木齐片区设立国际创业创新创客基地,黑龙江自贸试验区绥芬河片区建设农业、林业和渔业等产业园区……突出特色、错位发展,打造形态多样的开放高地,更好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有力提升国际循环的质量和水平。

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成立长三角自贸试验区联盟,加强数字贸易、航运物流、产业协同等领域合作发展;北京、天津、河北自贸试验区建立京津冀自贸试验区联席会议机制,在贸易便利、产业对接、要素流动等领域深化协同合作;山东、河南、陕西、四川自贸试验区联合其他5省区,建立黄河流域自贸试验区联盟,带动全流域协同创新、共同发展。自贸试验区加强合作、优势互补,打通堵点卡点,放大改革综合效应,有力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

海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构建新发展格局同实施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等衔接起来”。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提升发展的内外联动性,提高在全球配置资源能力,赢得的是开放发展中的战略主动。

现代化离不开开放,开放成就现代化。

从自贸试验区到自由贸易港,从沿海沿江沿边到内陆,中国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为促进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为深化同各国互利合作提供新机遇。

新征程上,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定能不断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广度和深度。

历史昭示未来:中国式现代化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

《 人民日报 》( 2024年09月18日 01 版)


中国式现代化是如何成功推进和拓展的

1. 改革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推进的关键。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过市场化的改革措施和对外开放政策,吸引了大量外资和技术,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 同时,通过深化改革,释放了巨大的社会生产力,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 2. 制度创新是中国式现代化拓展的基石。 中国坚持以制度优势为依托,不断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制度。 这些制度创新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例如,国有企业改革提高了企业竞争力,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3. 文化自信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优势。 中国强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种文化自信不仅增强了国家的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还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4. 创新驱动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动力。 中国重视创新驱动发展,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通过加强基础研究、加大研发投入等措施,中国在一些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立自强,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立自强,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我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也需要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过去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进行。

新征程上,要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稳步拓展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空间。

处理好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的关系,需要把握好中与西、内与外之间的内在张力。 深刻指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

当人类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对外开放就会故步自封,没有自立自强就会随波逐流,只有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做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才能更好地开创未来。

独立自主的重要性:

1、自主决策能力:独立自主意味着人们能够自主地做出决策,而不是受到他人的控制或影响。 这种能力使得个人能够根据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和目标来做出决策,从而实现自己的梦想和追求。 自主决策能力也能够帮助个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做出明智的选择和判断。

2、自我成长和发展:独立自主的人能够更好地实现自我成长和发展。 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学习和探索,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 独立自主的人也能够更好地发掘自己的潜力,发挥自己的优势,实现自我价值。

3、社会责任感:独立自主不仅关乎个人的发展和利益,也关系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独立自主的人能够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关注社会问题,并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独立自主的人也能够更好地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应当怎样正确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

只有在守正基础上不断创新,才能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理论和实践活力,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

1、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

顶层设计是根据世界发展大势、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制定符合时代性、规律性、创造性的规划和政策体系,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科学指导。

实践探索是在顶层设计的指引下,根据不同地区、部门、领域的具体实际,大胆创新、敢为人先,寻求有效解决新矛盾新问题的思路和办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效途径。

2、战略与策略

战略是从全局、长远、大势上作出判断和决策,确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总目标、总任务、总原则。 策略是在战略指导下为战略服务的,制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目标、具体任务、具体措施。

要处理好战略与策略的关系,就要既坚持战略的前瞻性、全局性、稳定性,又善于运用策略的灵活性、机动性、创造性,使战略和策略相互衔接、相互支撑、相互落实。

3、守正与创新

守正是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方向。 创新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着眼于解决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通过改革创新来推动事业发展,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要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就要既坚守中国式现代化的本和源、根和魂,又勇于在继承中发展、在守正中创新,使守正和创新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互丰富。

4、效率与公平

效率是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动力。 公平是指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越性,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目标。

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就要既充分发挥市场的活力和竞争的激励作用,又充分发挥政府的调节和保障作用,使效率和公平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相互平衡。

5、活力与秩序

活力是指全社会创造潜能的释放,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源泉。 秩序是指全社会法治规范的遵守,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要处理好活力与秩序的关系,就要既深化各方面的体制机制改革,鼓励各类人才的创新创造。

又统筹发展和安全,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使活力和秩序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互完善。

6、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

自立自强是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我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对外开放是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互利共赢、合作共赢,坚持把国内国际两种资源。

两个市场结合起来,坚持把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机遇与世界和平发展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 要处理好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的关系,就要既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夯实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增强发展的安全性稳定性。

又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空间。

空间

7、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我国

经济建设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和核心,生态文明建设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 要处理好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安全的社会。 要向科技革命要潜力,推动科技创新,尽量减少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更有效治理已有环境污染。

要加强全国统筹,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和保护长效机制。 要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绿色金融,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要积极引导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努力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eji312/22641.html
将在2年后发射 马斯克宣布火星计划 首艘前往火星的星舰
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持续推进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