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于长久 去邪纳祥 传统节日里的中国丨九九重阳

秋意浓,九九至,又是一年重阳节。登高望远、赏菊吟秋、饮酒食糕,这些传统习俗的背后究竟有哪些文化寓意?簪菊花、佩茱萸,古人对神秘力量的敬畏,如何又变成今人津津乐道的风俗?让我们穿越时空,一起探索重阳节的渊源,领略古人重阳行事背后的诗情画意。

清陈枚《月曼清游图》之九月重阳赏菊

重阳节的起源:由恶日到佳节

九月九日之节的成立,与古人趋吉避凶的心理有关。

南朝梁吴均的《续齐谐记》中记载:汝南桓景追随东汉著名的道士费长房学道,费长房曾告诫他说“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而应对方式也很简单,只要全家以绛囊盛放茱萸,系在臂上,登高,饮菊花酒,就可以躲避。桓景照做了,回家看到家中牲畜全数倒毙。

这是九月九日习俗起源最重要的一条记载,今天我们过重阳节,也总是少不了这个故事中的登高、茱萸、菊花这些元素。故事中,九月九日是一个有灾的恶日。究竟是什么导致了桓景家中牲畜的大量死亡?无从知晓。这是一股不可知的力量带来的灭顶之灾,从中可以感到古人面对瘟疫一类的灾祸的不安与敬畏。

古人认为,奇数相比偶数更容易招致灾难,形容一个人命运不好,就叫做“数奇”。比如《史记》中就记载老将李广被迷信的汉武帝认为“数奇”,不准他与单于对敌,导致难以立功。三月三日、五月五日和九月九日一样是奇数相重的节日,也有驱邪纳祥的行事,如修禊、浴兰、躲午。九是十以内最大的奇数,在《易》学中称为“老阳”,古人相信物极必反,盛极必衰,数字九蕴含着变动、衰落的征象。汉代谶纬之学兴盛,有“百六阳九”之说,认为逢“阳九”之年有灾异,《汉书·律历志》引《易九厄谶》:“初入元,百六阳九。”“阳九”是灾年,那么在九月九日发生一些不可理喻的祸事也是可以想象的。桓景和费长房的传说告诉人们,这些灭顶之灾可以用简单的方法化解掉,这些方法便理所应当地流传开来。

随着节日的流传,恶日的阴影淡去了。魏文帝曹丕的《九日与钟繇书》,记载了对于九月九日之节的另一种理解:“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由于九与久谐音,大众赋予了九月九日“宜于长久”的寓意,在这天设宴欢聚,祈愿长寿。这就让九月九日有了佳节的色彩。史书记载,刘宋开国皇帝刘裕还只是宋公的时候,北伐时路过彭城,恰逢九月九日,就在彭城外项羽戏马台讲武、演习射箭。他称帝以后,射箭成为朝廷九月九日重要行事,在后面几个朝代得到延续。在南朝梁的宫廷,每逢重阳节就会举办一系列庆祝活动,包括献寿、宴饮、骑射、集体赋诗等。到了这时,九月九日之节早已从最初的恶日,变为国家级的佳节。

从先秦到汉魏,人们通常称这个节日为“九日”,而不是“重阳”。从屈原《远游》里“集重阳入帝宫兮”,到王粲《大暑赋》“重阳积而上升”,都是指亢盛的阳气,跟九月九日的节日没有关系。用“重阳节”大约始于南朝。梁庾肩吾《九日侍宴乐游苑应令诗》“献寿重阳节,回銮上苑中”,明确将九日称为重阳节。前人以数字配阴阳,将一、三、五、七、九这些奇数称为阳数,二、四、六、八这些偶数称为阴数,九是最大的阳数,用“重阳”作为这个节日的美称,显示出对这个节日的喜爱。

清十二月月令图·九月

菊花与酒,重阳的最佳拍档

传说里费长房传授给桓景的重阳“三件套”——登高、佩茱萸、饮菊花酒,今天看来,都属于“反抗巫术”的范畴。所谓反抗巫术,就是用明显具有反抗性质的物品或行为,追求驱邪的效果。灾难流行于地上,那么就往相反的方向——高处来躲避;茱萸的气味辛辣,可以遮去不好的气味;菊花的反抗性质,则在曹丕的《九日与钟繇书》中有所阐述。

在这年的九月九日,曹丕随书信送了一束菊花给钟繇。他说:九月属于季秋,对应十二律吕中的“无射”,他将“无射”解释为“群木庶草无有射地而生”,但菊花不一样,“纷然独荣”,这是“含乾坤之纯和,体芬芳之淑气”导致的,所以它可以“辅体延年”,使人长寿。从中可知,曹丕送给钟繇的这束菊花,主要是当做补品来用的。

这种对于菊花的认识,见于《神农本草经》,其中说“菊服之轻身耐老”,证明在服食求仙成风的汉代,菊花是重要的药材。费长房要桓景饮菊花酒,恐怕就是利用菊花在此时节“纷然独荣”的物性来达成这个“反抗巫术”。葛洪《西京杂记》中传说汉高祖时期,戚夫人曾有一侍女贾佩兰,出宫后讲述汉宫节俗,其中九月九日,是“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其行事与桓景费长房传说几乎相同。

葛洪是东晋人,距离戚夫人的时代已将近五百年,这一故事或许是晋代人的附会。但也可以证明在晋代,重阳节饮菊花酒求长寿的风俗已经成型。这种菊花酒,不是简单的菊花泡酒,而是在酿造时就加入了菊花的花、茎、叶:“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

著名西晋美男文学家潘岳的《秋菊赋》简直是一篇菊花酒的“广告文案”,说这菊花是“真人采其实,王母接其葩”,是深受神仙钟爱的奇花;酿成的酒“泛流英于清醴,似浮萍之随波”,悦人眼目;喝下去之后,“或充虚而养气,或增妖而扬娥。既延期以永寿,又蠲疾而弭疴”——能补气、美容、延寿甚至治病。古代没有广告法,也不知道饮酒有害健康的道理,便由得潘岳写了这许多溢美之词。

说到跟菊花和酒相关的诗人,陶渊明排在第一,恐怕无人有异议。重阳节故事中最美好的一个,恰与陶渊明有关。这个故事记载在《续晋阳秋》中,说是在某一个九月初九,陶渊明家里没有酒,只有家附近还有些菊花生长,他便来到菊花丛中,采摘盈把,在旁闲坐。忽然望见一个白衣人携酒而来,原来是江州刺史王弘给他送酒。陶渊明便就地喝了起来,直至喝醉才回去。陶渊明《九日闲居》诗序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序中说自己在重阳节没有酒,借赏菊来排遣,这一写作背景和白衣送酒的故事非常相似。

白衣送酒的故事中有三重喜:贫中无酒而得酒,是一喜;对花思酒而得酒,又是一喜;酒是他人赠予,心意恰好相通,更是一喜。陶渊明当场痛饮大醉,洒脱不羁的风度也令人神往。所以后来的重阳节诗词,都很喜欢引用这个典故。有些是自比白衣人,如“白衣今送酒,若个是陶家”(王勃《九日》),“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有些则是以陶渊明自比,比如李白的诗“因招白衣人,笑酌黄花菊”(《九日登山》),“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杜甫晚年经历战乱,颠沛流离,诗中说“每恨陶彭泽,无钱对菊花。如今九日至,自觉酒须赊”(《复愁十二首其十一》),相比喜得白衣送酒,得以尽兴痛饮的陶渊明,还是那个困窘无钱,只能与菊花相对的陶渊明,更使杜甫共情。

在白衣送酒的故事里,陶渊明试图用菊花代替菊花酒来度过重九,本为一体的“菊花酒”在此分离,赏菊代替服食,为这个节日增加了高逸之趣,采菊、佩菊、观菊等等活动都在后世重阳节俗中备受重视,乃至有了“无菊不重阳”的俗谚。

唐人过重阳节,有簪菊的风俗。今天留存的非遗簪花,多是女子的装饰,但在唐代,重阳簪菊是不分性别的,“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杜牧《九日齐山登高》),不仅要戴,还要戴得满头都是,才算尽兴,其中蕴藏着珍惜流年的心情。白居易的诗中将这种心情写得极为恰切:“两边蓬鬓一时白,三处菊花同色黄。一日日知添老病,一年年觉惜重阳。”(《九日宴集醉题郡楼兼呈周殷二判官》)因为重阳节有求长寿的寓意,步入老年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发觉得重阳节簪花的可贵,所以也不觉得将灿烂的黄菊簪在白发上有什么难为情之处了。唐人又习惯把九月十日称作小重阳,与重阳节行事相同。李白《九月十日即事》说“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经过重阳节与小重阳,菊花被接连采摘,遭了大罪,让诗仙也不禁心生怜惜。

大词人李清照的名作《醉花阴》写于重阳,下阕“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菊花不是簪在头上,而是在四周散发暗香,显出自然之美。重阳节的惯例是以菊祝人寿,她这首词却写菊与人俱瘦,意境清新而冷隽。

吴昌硕《重阳即景》

茱萸为何成了重阳的象征

菊花与茱萸是重阳节的两大象征,菊花平日也受人咏叹,茱萸却是在重阳节外很少被提及,仿佛重阳节所专属。随着城市的发展,茱萸变得少见,以至于今天在解释“遍插茱萸少一人”这句家喻户晓的唐诗时,都很难说清这是一种怎样的植物了。

《风土记》说“茱萸,榝也,九月九日熟”,将茱萸等同于榝。榝是一种《离骚》中提到的植物:“椒专佞以慢慆兮,榝又欲充夫佩帏。”可知这种植物气味明显,与椒近似。《风土记》中还说“茱萸到此日(九月九日)气烈色赤,可折茱萸以插头,云辟恶气,御冬”。今天中国常见的名为茱萸的植物,有山茱萸、吴茱萸,两者都会在秋季九十月间结出红色成串的小果实,吴茱萸的气味更浓厚,是花椒的近亲,所以一般认为古人在重阳节佩戴的茱萸就是吴茱萸。曾有人持茱萸让郭璞射覆,郭璞说“子如赤铃含玄珠”,形容茱萸果实为红色,种子为黑色,又给人以蕴藏神力的联想。《建康记》又说“建康出茱萸”,看来六朝时期人们能在重阳节使用茱萸,也是有地理原因的。

茱萸的气味刺激,并不是人人都喜欢。至少屈原可能不是特别喜欢,觉得樧这样一种植物用来填充随身携带的香囊是不合适的,所以才在《离骚》里用它来比喻近幸小人。人不喜欢,便设想鬼怪也不喜欢。志怪小说《异苑》记载:湘东郡的长官庾绍死后,亲戚宗协正在喝茱萸酒,忽然看见庾绍就在面前,向自己讨酒喝。但是他拿到酒杯之后,没喝一口,就还了回来,说:“有茱萸气。”宗协问:“恶之耶?”他回答说:“上官皆畏之,况我乎?”可见当时认为茱萸气味极能辟邪。也正是因此,佩戴茱萸以辟邪成为九月九日重要习俗,唐代张说《九日进茱萸山诗》其三自云重阳节进山时看到“菊酒携山客,萸囊系牧童”,这是将茱萸放入香囊佩戴;王昌龄《九日登高》说“茱萸插鬓花宜寿”,则是将茱萸簪在头上。

茱萸和菊花一样,既可以佩戴,又可以酿酒,又都是秋季的代表性植物,从功效上说,两者一可祛邪、一可延年,正好搭配无间,因此双双成为重阳节的象征。上官婉儿《九月九日上幸慈恩寺登浮图群臣上菊花寿酒》就用“却邪萸入佩,献寿菊传杯”描述九月九日宫廷聚会时佩茱萸、饮菊酒的场面。《梦粱录》记载宋人称茱萸“辟邪翁”,称菊“延寿客”,将两种植物拟人化,更体现出对这两种植物的亲切之感。茱萸对于重阳节重要而独特,因而成为重阳的象征,有时重阳节又称茱萸节。王维在长安时所作名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以“遍插茱萸少一人”感叹重阳家人团聚而自己独在异乡的寂寞。杜甫则在《九日蓝田崔氏庄》中则感叹“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子细看”,借助细看茱萸,表达珍重相聚之意。

张大千《重阳登高图》

重阳登高,不可无诗

九月九日登高,最初是为了远离灾难流行的大地,但是随着重阳节变为佳节,登高望远就成了一件赏心乐事,可以登山,也可以登台、登楼。

前文已提到刘宋开国之君刘裕当年登项羽戏马台,《南齐书》记载齐武帝庆祝重阳节是在商飚馆,是依钟山而建的楼阁。李白《忆秦娥》词云“乐游原上清秋节”,长安城附近的乐游原,只是一块相对平旷的高地,却因为靠近都城,成为唐代身在长安者九日登高的首选。《荆楚岁时记》说“九月九日,四民并藉野饮宴”,只说是在野外,不一定是高处。大概只要是个可以游目骋怀的地方,就可以用来完成“登高”这件事,如果还能野餐,就更好了。

上古就有“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之说,重阳节登高,士人免不了吟诗作文,显露各自的才情。东晋时期充满文采风流的“孟嘉落帽”典故,便与此有关。据《晋书》记载:孟嘉在桓温幕府担任参军时,为人温和端正,深受桓温器重。九月九日这天,桓温率领僚属游览龙山,恰好一阵风吹落了孟嘉的帽子。士人注重外貌,当众掉落帽子非常失礼。桓温悄悄禁止其他人提醒孟嘉,期待他发觉时的反应。但孟嘉似乎一直没有发觉。直到孟嘉如厕久久不回,桓温才命人趁此时把他的帽子取回,又命令席间以博学闻名的孙盛写一篇嘲戏孟嘉的文字,放在孟嘉的座位上,打算进一步观察他的反应。孟嘉回来时,已经知道自己的帽子遗失过,看到孙盛留下的文字,也知道众人在等着看他的笑话。他没有表现出尴尬,反而要来纸笔,不假思索地写了一段回应文字,让在场众人都为之赞叹。不慎失礼,上司捉弄,同僚嘲戏,在这样的窘境里,孟嘉始终冷静从容,还能用文才为自己解围,这正是魏晋时期受士人推重的“雅量”。只可惜那段巧妙的文字没能流传下来。孟嘉是陶渊明的外公,不知陶渊明的才华气度是否出自遗传。祖孙二人都有与九月九日相关的风雅趣事,是个有趣的巧合。

在南朝,献诗贺九日,是登高时的常见任务。刘裕登戏马台,在场众人便纷纷作诗,其中谢灵运与谢瞻撰写的诗作被收入《文选》中。在南朝梁的宫廷重阳节诗题里,有“应令”“为某某侯作”这样的字眼,可以看出由于皇帝喜爱文学,文武官员都要献诗,谁也逃不掉,文采不足的人,便如《颜氏家训》所批判的那样,“三九公宴,则假手赋诗”,请人代写。天监十六年,萧子显去参加九日朝宴,众多臣子在席,只有他接到圣旨,说“今云物甚美,卿得不斐然赋诗”。写成之后,皇帝又降旨说“可谓才子”。他非常得意,将此事写在《自序》这篇自传中。看来,座中谁最有才,谁是代笔,皇帝心里也是有数的。

重阳登高属文赋诗的风气,在唐代大放异彩。千古名篇王勃《滕王阁序》,据《新唐书》所载,就是在一次为庆祝重阳节而组织的登高活动上写成的,宴会主人洪州都督本意是让自己的女婿趁此机会显露才华,却被王勃抢先。文中有“时维九月,序属三秋”之句,与重阳节时间相符合。唐代每逢重阳节士大夫都有假期,可以尽情出游,登高聚会。今天的唐诗中,有不少以“九日”为题的名篇佳什,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九日齐山登高》等等,这些作品的诞生,与唐代的重阳假期不无关系。

清石涛《重阳登高图》

从九日饵到重阳糕

“高”与“糕”谐音,民间认为,老人体力弱,登高对于他们来说太辛苦,则可以食重阳糕作为替代。

重阳糕这一风俗大约是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出现,最早流行于民间。唐代诗人刘禹锡某次写重阳节诗,想提及重阳糕,但是遍索六经,没有“糕”字,他认为诗歌中用字不能没有出处,就放弃了。但是后人发现在《周礼疏》中郑玄已经用“今之糍糕”来解释“糗饵粉糍”,证明东汉已有“糕”字了(《野客丛书》)。

北宋史学家宋祁因为这件事写了一首《九日食糕》诗:“飙馆轻霜拂曙袍,糗餈花饮斗分曹。刘郎不敢题糕字,虚负诗家一代豪。”诗中不但引用了前述南齐宫廷在商飈馆过重阳的典故,还特意点出《周礼》中被解释为“糕”的“糗”字,和这位几百年前称为“诗豪”的诗人开开玩笑。这首诗也证明,到了宋代,食用重阳糕已经非常普遍了。北宋崔鶠《和吕居仁九日诗》说“买糕沽酒作重阳”,不仅用了糕字,还写得很有情味,把买重阳糕当作过节的重要准备。

根据郑玄对《周礼》的解释,“糗饵”和“糍糕”同义,所以在唐代以前,重阳糕也常称为“饵”。《玉烛宝典》载“九日食饵,其时黍、稌并收,因以黏米加味尝新”,制九日饵,会添入黍子,增加时令特色。这看起来和今天西北地区的黄米凉糕很相似。《西京杂记》中则记载了江南地区的“蓬饵”,由白蓬、米粉、白糖蒸制成,在九日这天食用,号称有御乱辟邪的功效。

九日饵因南北不同而有黄米饵、白蓬饵,重阳糕也是如此,总是就地取材,没有成规。《岁时杂记》记载东京开封的重阳糕通常由枣糕充当,也有添加栗子,甚至肉馅的。《金门岁节记》记载唐代洛阳人家重阳节食用迎凉脯、羊肝饼。前者,在高濂《高阳台·重九》词中有“糗糕菊酒迎凉脯”句,具体做法不详。羊肝饼据周作人考证就是羊羹本名,由豆沙与糖制成,颜色与羊肝相近,故名。

潘天寿《黄花灯影古重阳》

重阳糕有时被装饰得非常漂亮。《东京梦华录》中记载的重阳糕上插有彩旗装饰。俗以为五色有辟邪作用,这种小彩旗可能不仅是为了增添美观,也有消灾纳吉的寓意。陆游诗中说“彩猫糕上菊花黄”(《壬子九日登山小酌》),这个用黄菊装饰了的“彩猫糕”,据孟晖女士考证,可能是受佛教影响,所制糕上有狮子造型,陆游称它为“彩猫糕”,可能是爱猫的缘故。

对于明代的女性而言,重阳糕更意味着团圆,重阳节也成了女儿节。《帝京景物略》记载:“父母家必迎女来食花糕,或不得迎,母则诟,女则怨,小妹则泣,望其姊姨,亦曰‘女儿节’。”已经出嫁的女性,在重阳节这天可以回娘家吃重阳糕,与从小相伴的女性亲属们相聚。未出阁的女儿,在这天也可以见到已经嫁人的姐姐、阿姨。在女子随夫而居的时代,一个女子一旦出嫁,便意味着要长期离开自己从小共同长大的亲人,仿佛从根拔起,重阳糕带来的这个相聚的机会异常珍贵。

“糕”与“高”谐音,偶尔也会带来别样的意味。唐代宗德宗时,给事中袁高之子名袁师德,重阳节那天,有人拿出重阳糕,他说“某不忍吃,请诸公食”,低头良久。这是因为唐人十分重视避讳,他去世的父亲以“高”为名,他这辈子就别想再吃重阳糕了,见到重阳糕还必须表示哀悼。当然,绝大多数的时候,人们借助“糕”和“高”的谐音,赋予重阳糕许多美好愿望,除了高寿,还有高升、高中,这可能是历尽千年重阳糕还受人欢迎的原因。

就这样,随着传统的变迁,九月九日从一个预示灾厄的恶日,逐渐演变为一个家庭团圆的佳节,人们在这一天汇集亲友,登高远眺,畅享秋景,佩茱萸囊,饮菊花酒,吃重阳糕,扫清疾病和邪祟,互相祝福健康与长寿。中国文化里积极向上、敬老乐群,不懈追求美好生活的特质,也将随着重阳节习俗的流传,永远流淌在中国人的血液中。

作者:吴心怡


节气歌怎样反映农时季节呢6年级上册科学知道的加分

题记:古人经过长期观察、实践,逐渐掌握了大自然气候、物候变化的规律,遂把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每个季节分为六个节气,共二十四个节气。 又把二十四节气缩编成歌谣,琅琅上口,便于人们熟记,以指导农时稼穑、生活起居。 体现了古人把握自然、尊重自然,遵循自然规律来安排生产生活,与大自然相依相存、和谐相处的真知灼见和聪明才智。 《二十四节气歌》曰: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第一章:春 一、立春像一把钥匙,开启了季节的门锁,一个大写的春天站立起来,迈过冬的门槛,在大地上健步行走。 这个时令,寒冬尚未完全退却,犹在做垂死的挣扎,但春天的脚步已经铿锵走来。 东风吹响了向残冬发起最后总攻的号角。 严冬终于未能冰封住生机,生命已经发芽,季节又开始了新的轮回。 立春前后适值春节,俗称过年,这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节日。 一入腊月门儿,集市上便响起了鞭炮声,伴着火药的幽香,年味便飘荡起来。 喝了“腊八”粥,这年味像发酵似地一天浓似一天,任凭风雪严寒也抵挡不住,在城乡村寨弥漫开来。 “辞灶”的爆竹响过之后,随着春节一步一步地临近,人们便开始“忙年”,家家户户忙着扫房子、蒸饽饽、蒸年糕、杀猪宰鸡,年味浓得化都化不开。 到了年“除夕”,大红的春联一贴,大红的灯笼一挂,张灯结彩,红红火火,鞭炮声炸成一锅粥,普天同庆,万家团圆,辞旧迎新,接福纳祥,这大年便到了高潮。 然后,初一拜年,初二走亲,初三送年,正月十五闹“元宵”,一直到二月二“龙抬头”,这年才算终于画上了句号。 新的一年又开始了。 二、雨水 天一生水。 立春过后,东风解冻,冰雪消融,化而为雨。 经过漫漫严冬的禁锢,大地干渴得冒起青烟,田野龟裂,草木枯槁。 多么期盼一场甘霖呀! 这时,空气开始湿润起来,天空飘来了朵朵白云。 雨水,就躲在那些温柔的云朵里,一不留神,一阵微风,一声鸟啼,她就会投入大地的怀抱,滋润芸芸众生。 这是上苍布施的恩泽呀!小草急不可待地从土层下探出脑袋,欢呼起来;迎春花高兴地笑了;柳条上的嫩芽鼓起小嘴儿,吹响绿色的哨音。 三、惊蛰春雷一声炸响!惊醒了冬眠的动物。 梦中醒来的生灵,吸一口清新的空气,揉揉惺忪的睡眼,伸伸懒腰,打个哈欠,舒展一下筋骨,攒足了精气神,准备上演一幕惊天动地的生命大戏。 惊蛰之后“龙抬头”。 蛰伏了一冬的苍龙,挟雷裹风一跃冲天,开始行云布雨,君临天下。 蛇爬出洞外晒太阳,僵硬的身子变得柔软灵动,不一会儿便行走如风。 蚂蚁成群结队,忙着搬家。 田鼠探头探脑地蹓到田垄里,寻觅去秋遗落的庄稼。 昆虫们完成蜕变,破茧而出,走进崭新的季节,寻找崭新的生活。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这部鸿篇巨著中最惊心动魄、振聋发聩的一章!从此,天地间打破冬的死寂,昭告电闪雷鸣、暴风骤雨、万物竞发的高潮即将到来。 四、春分 好一个“分”字!像一把剪刀,把时光一裁为二,一半为昼,一半为夜,宇宙昼夜均等,阴阳平衡。 从天文学意义上讲,北半球真正的春天开始了! 这时,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杨柳换上了绿色春装,麦苗的梦已经返青,桃蕾杏蕾羞涩地抿着嘴儿,想唱春天的小曲儿。 农家犁开多情的土地,撒下希望的种子,播种新的梦想。 春天渐渐长大了! 五、清明 清明,好一个充满诗意的名字!“满阶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 ”“佳节清明桃李笑,雨足郊原草木柔。 ”可以说,清明是整个春天最清丽明媚的时光。 这是一个浪漫多情的时节。 你看:燕子驾着东风,衔着春讯,从南到北,走家串户,传递着春的消息。 桃花、杏花笑逐颜开,扮靓春天,为春天喝彩。 麦子开始拔节,油菜花笑黄了脸,小草书写绿色的诗句。 江河唱响了春之声。 鸟儿忙着构筑爱巢,在这个浪漫的季节,演绎风流韵事。 最是那少男少女,在明媚的春光里青春结伴去踏青,荡秋千,放风筝,追逐嬉戏于花间草地,归来蜂蝶恋恋不舍,只缘花香染春衫…… 清明,又是一个忧伤的节日。 杜牧《清明》诗写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节相传起源于寒食节。 春秋时期,晋文公为纪念功成身退的功臣介之推被烧死山西介休绵山而不仕,下令全国禁火三日,皆吃冷食,故名“寒食”。 后因寒食节与清明节时间相近,故二节合一。 历史变迁,沧海桑田,清明节禁火吃冷食的习俗已经湮灭不再,但扫墓、踏青、插柳等风俗却延续至今。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近年来,清明节与春节、端午、中秋一起,被国家定为法定节日,让人们扫墓赏春。 因此,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一个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特殊节令。 六、谷雨 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这个节令,时至暮春,江南已是“杨花落尽子规啼”,“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北方也已百花盛开,春意阑珊。 雨生百谷。 农谚道:“谷雨前后,种瓜种豆”。 布谷声声催农时,正是播种好时节。 农家披蓑戴笠在霏霏细雨中插秧苗,种百谷,播种一年的好光景,期盼一年的好收成。 “春雨贵如油”。 谷雨过后,老天爷不再吝啬,雨下得越来越多。 绵绵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将庄稼草木滋润得茁壮成长,繁茂旺盛,大地一片葱茏。 春天就像独幕短剧,刚刚拉开帷幕,便匆匆谢幕,刚到高潮便戛然而止,令人恋恋不舍。 唯其美好而短暂,才弥足珍贵。 季节已向夏天发出了绿色请柬。 第二章:夏 一、立夏 春天姗姗来迟,尚未来得及与夏天交接,又匆匆归去,夏季便如期而至。 北方的季节就像川剧变脸,季节之交界限并不分明,仿佛一夜之间从一个季节就走进了另一个季节。 这是一个“绿肥红瘦”的时节。 落英缤纷,残红惜春。 而绿已成为这个季节的主宰,山川原野绿浪翻滚,苍莽蓊郁,彰显着夏日的奔放激情。 二、小满这个节气,麦类作物开始灌浆,籽粒逐渐饱满,而尚未成熟,故谓之“小满”。 欧阳修的“南风原头吹百草,草木丛深茅舍小。 麦穗初齐稚子娇,桑叶正肥蚕食饱。 老翁但喜岁年熟,饷妇安知时节好。 野棠梨密啼晚莺,海石榴红啭山鸟”和范成大的“绿满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这两首田园诗,是这个季节景物、农事的生动写照。 此时,麦子早已长足了个儿,骄傲地将麦穗向上秀得高高,像一枝枝利箭射向青天。 那尖利的芒刺像一根根银针,保护着麦子的籽粒免遭侵犯,把馋嘴的姑娘婆姨的手扎得生疼,直吹冷气儿。 噢!植物也有自我保护的法宝。 看来,凡是生命,皆有平等生存的权利! 三、芒种芒种忙种,忙于夏收夏种。 此时,江南已进入黄梅时节,阴雨连绵,烟岚迷蒙。 而北方,仲夏滚烫的南风吹熟小麦的梦,原野上涌动着金色的波浪。 农家用阳光擦亮镰刀,忙着收获成熟的希望,同时又播种金色的梦想。 时值端午节,人们赛龙舟、包粽子、挂菖蒲、插艾蒿,以此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榴花似火,点燃绵绵情思;艾叶碧碧,唯愿驱邪祈福!四、夏至俗语道:“短到冬至,长到夏至。 ”这是一年中白昼最长的时节。 气温越来越高,张扬着夏日炽热的个性。 希望的田野上碧波荡漾,绿浪滚滚。 荷塘里风荷正举,绽放芬芳的美丽,写满缤纷的夏韵诗情。 蝉唱蛙鼓,此起彼伏,激越高扬,为火热的夏天呐喊助威。 五、小暑炎炎酷暑,骄阳似火。 季节已走进“三伏天”,生命也进入旺盛期,山川原野到处彰显着生命的蓬勃张力! “六月天,孩儿脸,说变就变。 ”老天爷的脾气也越来越暴躁,动不动就大发雷霆,电闪雷鸣,大雨瓢泼盆倾。 暴风骤雨过后又笑逐颜开,在长空架起绚烂的彩虹;或者“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饶有风趣。 六、大暑这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暑气蒸腾,热浪袭人,尽显夏日的火热激情。 这个时节,雨水充沛,高温灼人,庄稼像发疯似地长得飞快,站在田间地头就能听见庄稼“哧哧”拔节的声音。 这是农家最爱听的乐曲,听得庄稼人心花怒放,如醉如痴。 蝉们似乎也耐不得燥热,没完没了地喊个不停。 晚饭后,人们纷纷到空旷处纳凉,摇着蒲扇,拉着张长李短,但聊的最有兴趣的话题总是今年的年景如何如何。 火热的夏天,就在这激越的高潮中走完了自己的生命旅程,甚至来不及向秋天发出邀请。 第三章:秋一、立秋一阵西风,一场细雨,炎炎酷暑里,泛起阵阵凉意。 骄阳似比先前更毒辣,抖着“秋老虎”的威风。 但早晨、晚上,一天天凉爽起来。 蝉声凄厉,为夏季唱着最后的挽歌。 小虫唧唧,高兴地哼起了秋曲。 西风穿林,一枚黄叶宛若蝴蝶飘然而落。 一叶而知秋,哦,秋天到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秋天,万物终成,生命已进入成熟期。 就在这初秋时光,有一个充满浪漫诗意的节日“七夕”,演绎的是牛郎织女天河相会的凄美爱情故事,表达了人们追求幸福美好姻缘的共同愿景,可谓感人至深,是中国版的情人节,比西方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故事早了1000多年。 早在《诗经•大东》篇里便出现了牵牛、织女星名,战国时已有“楚怀王初置七夕”的记载。 东汉诗歌《迢迢牵牛星》写得更具体形象:“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唐代诗人杜牧《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生动地描绘了当时“七夕”节的情景。 足见我们的祖先极具想象力,绝对不乏“罗曼蒂克”情调。 二、处暑处暑,渎署将退伏而潜处,暑气至此而止矣。 这个时节,三伏酷暑渐次消退。 雨水变得慢条斯理,稀疏绵细,略带伤感的味道。 但天气渐凉,气温宜人,正是“秋凉好酣眠”的可人时节。 宋代诗人杨万里《秋凉晚步》写得好:“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 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 ”熬过了炎炎三伏酷暑,人们终于可以尽情地消受这“可人”的秋凉。 三、白露天渐凉,露渐白,秋意渐浓。 暑热终于退去。 秋风送爽,草木凝烟。 田野上,庄稼已泛出诱人的金黄。 农家喜恣恣地忙着收拾农具、场院,准备收割即将成熟的梦。 时值中秋。 三五之夜,皓明横空,丹桂飘香。 登高望月,但见山高水远,风清露白,月色澄明如水,不禁使人顿生悠悠怀乡思亲之情。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是对中秋节最精准的概括,更是对天下有情人最完美的祝福!四、秋分仲秋时节,阴阳相半,昼夜均而寒暑平。 北半球真正的秋天开始了。 天愈来愈高、愈来愈蓝。 朵朵白云千姿百态,争奇斗巧,或虎跃龙腾,或狮奔马驰,或雪山绵绵,或羽毛翩翩,或羊群在草原徜徉,或波涛在大海上翻卷……高粱红了,谷子黄了,果蔬飘香,天地人寰洋溢着浓郁的丰收气息。 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经过春种、夏长,万物皆熟,一个沉甸甸的丰收等待着人们去收获、珍藏。 这又是一个播种的季节。 秋收后的田野一片空旷,期待着人们去播种新的希望。 五、寒露 寒露时分,已届深秋。 西风飒飒,天凉露寒。 一 场秋雨一场寒。 潇潇细雨将秋意洗得清凉如水。 雨打梧桐的声音,点点滴滴,透出丝丝沁人心脾的寒意。 蟋蟀的歌声哀婉、冰凉。 哦,天凉好个秋!时值九九重阳,正是菊黄蟹肥时。 自古红颜伤春,文士悲秋。 我却以为,秋高气爽,登高望远,把酒临风,赏菊品蟹,沉醉于如诗如画的秋光里,早已忘却人生几何,何悲之有哉!刘禹锡《秋词》写得好:“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更况秋天有着深的寓意,在生命成熟、终结的同时,已孕育着新的生机。 不信你看,田野里刚刚长出的麦苗,正在书写绿色的诗行。 六、霜降气肃风寒,白露为霜,秋天已老矣。 然而,此时,天高云淡,风清气爽,秋色如画。 正是“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廖廓江天万里霜”!丹枫胜火,黄叶赛金,层林尽染,漫山流光溢彩,斑斓缤纷。 霜重色愈浓。 好一个“一夜风霜叶更红”、“霜叶红于二月花”!风飒飒兮木萧萧。 最后一场风霜过后,树木叶落归根,衰草连天,芦花飞扬,雁阵声寒,游子陡起乡思。 秋韵如陈年老酒,味道醇厚、刚烈、绵长,耐人回味,需慢慢地品,方能咂出个中滋味。 人生亦如是。 如果把春天比作少女,纯洁明丽,风华绰约;把夏天比作青年小伙,热烈奔放,激情四射;把冬天比作老人,旷远散淡,安宁平静;那么,秋天就是中年壮士,深沉冷峻,从容淡定。 是的,人到中年,由“不惑”而知“天命”,味尽生活酸甜苦辣,悟透人生真谛,浮华退去,风骨尽显,老而弥坚!第四章:冬一、立冬凛凛朔风掀开季节新的一页,上面赫然用冰雪雕塑着一个洁白的“冬”字。 季节就这样忽然一转身,从秋天走进了冬天。 初冬时节,风云变幻,忽阴忽晴,乍寒乍暖,天气变化无常。 此时,“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霜寒气肃,疏林萧索,山川寂寥,原野静穆。 而或霜旦雨暮,乱云飞渡,雁飞衡阳,声震长空,大自然呈现出一种萧寂疏朗的凄美,别有一番韵味。 二、小雪朔风劲吹,山寒水瘦,彤云密布。 水寒凝冰,气寒化雪,天空飘起了细碎的雪花。 那晶莹的雪花不等落地,便在空中悄然溶化,变成星星细雨,润物无声。 这是入冬的第一场雪。 期待中的初雪神秘而圣洁!这场小雪,开启了冰雪之冬的序幕。 雪花飘飘积聚着力量,呼唤大雪纷飞、冰天雪地的严冬快快到来。 三、大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飘飘大雪漫天纷飞,如风扬玉屑、天女散花。 山川原野银装素裹,冰雕玉砌,宛若童话世界。 在这冰天雪地里,兔栖冰窟,鸟投寒林,天地一片苍茫。 唯有一树红梅,傲雪怒放,犹如一团烈焰在冰雪中燃烧,融化了彻骨寒意。 风是一位天才的雕塑大师,把积雪雕塑成一座座玉山、一道道银岭,丘壑纵横,线条晓畅绝美,鬼斧神工,浑然天成。 然而,技艺再高超的艺术大师也比不上天真烂漫的孩子们。 他们在雪地上打滚儿戏闹,滚雪球、打雪仗、堆雪人儿,在洁白无垠的冰雪世界纵情挥洒童心的纯洁无邪。 瑞雪兆丰年。 这漫天飞舞的雪花,就是希望的种子,就是春天的使节呀!这就是生命的传承接力!在这看似生命绝迹的冰雪寒冬,其实已孕育着新的生机、新的希望。 雪莱在《西风颂》中说得好: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四、冬至 冬至亦称冬节,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这一天,北方吃饺子,南方吃汤圆,表达人们祈求团圆圆满、丰衣足食的美好心愿。 冬至时分,天文学上规定,北半球真正的冬季到了。 是日,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短,其后,太阳北移,白昼渐长。 民谚有“冬至当日回”的说法,说明冬至后阳气回升,昼长夜短,白昼一天比一天长,故冬至又称“长至”。 冬至交九,气温骤降,数九严寒开始了。 民谚道:“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冬至到春分前气象物候的变化。 民间还有“九九消寒图”之戏,画一枝素梅,上有八十一个花瓣,冬至始每日用笔点染一瓣,待八十一瓣点染尽,便是春风送暖、寒气全消之时。 古人诗云:“三冬胜事概从刊,阳月才过岁未残。 画壁细粘图九九,几人延客说消寒。 ”正是此种习俗的写照。 冬至一阳生。 诗圣杜甫有“冬至阳生春又来”的诗句。 乾坤阴阳转换,此消彼长,阴极之至,阳气始生。 这就是大自然之道! 阳春已开始萌芽。 五、小寒 所谓小寒者,言时寒气犹未至极也。 但冰雪严寒已成了这个时节的主角,到处飞雪飘飘,寒流滚滚。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在这惨彻凛冽的严冬,万木凋零,独有松柏傲然挺立于风雪之中,风吹不倒,雪压不弯,在皑皑冰雪映衬下更加苍翠蓊郁,张扬着顽强不屈的生命力!陈毅元帅《青松》诗写得好:“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欲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松柏“苏世独立,横而不流”,风骨傲岸,卓尔不群,凌寒挺立,气薄云天的高风亮节。 此时已进入腊月(阴历12月)。 腊月初八俗称“腊八”,本为佛教节日。 相传阴历12月8日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日,寺院取香谷及果实等造粥供佛,名曰“腊八粥”,以资纪念。 后遂流行于民间,相沿成俗。 是日,家家户户熬制“腊八粥”,以驱寒祈福,表达人们祈求温饱的美好愿景。 六、大寒“小寒大寒,又是一年。 ”这是一年中最后一个节气。 大寒时令,正值“三九”,寒气登峰造极。 俗语道:“热在中伏,冷在三九”,是一年中最寒冷时期,朔风透骨,滴水成冰,寒气逼人, 就在这酷寒时节,腊梅花凌寒傲雪,悄然开放,暗香浮动,夺人魂魄,真正是“梅花香自苦寒来”! 梅,你这报春的信使,在最寒冷的严冬,给人以惊喜和希望! 花枝招展、温婉明丽的春姑娘已向人间姗姗走来……

中国的传统节日是哪些?

传统节日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 中国传统节日多种多样,是我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远古先民时期发展而来的中华传统节日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 自2008年起,国家法定节假日中,新加了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日。 1、春节时间:狭义农历正月初一,广义农历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古称: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岁旦、岁首、岁朝、新正、首祚、三元(“正”即正月之“正”)。 俗称“过大年”。 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 古时春节曾专指节气中的立春,也被视为一年的开始,后来改为农历正月初一开始为新年,一般认为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结束。 春节和新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 禾部》:“年,谷熟也”。 春节(夏历新年)源自何时很难考究,不过一般认为起源于中国殷商时期的年头岁末祭神、祭祖活动(腊祭)。 “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 至于岁首(一年开始)时间的确定(换言之,月序的排列)还与天文历法有关(如前所述),传说夏在寅月(今农历正月),商在丑月(今农历十二月),周在子月(今农历十一月,即冬至所在月),秦在亥月(今农历十月),到西汉才又恢复夏正,定寅月(今农历正月)为岁首,一直沿用至今。 实际上古代的“春节”,是指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 相关传说: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 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百姓。 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 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 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 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 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 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 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 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 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 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 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 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 年惊惶失色,狼狈而逃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 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噼里啪啦炸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走亲访友。 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 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 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适用地区: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但是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只是过节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更加蕴味无穷。 习俗:守岁放鞭炮 贴春联 拜年 吃饺子 吃香肠,腊肉 看春晚(近年来才有)2、二月二龙抬头龙抬头(二月二,南方为“社日”,北方为“龙抬头”节)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汉族民间传统节日。 龙抬头是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青龙节,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它是中国城乡的一个传统节日。 人们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佑保丰收。 节日习俗:恭祭华胥氏过“龙头节”,充满了崇拜龙的思想观念,以为龙治水行雨,决定庄稼丰歉,万万得罪不可。 旧时这天早晨,人们要敬奉碾子,传说碾子是青龙的化身。 有的还把磙子支起来,表示“龙抬头”。 俗话说:“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 ”所以大人小孩多在这天剃头理发,意思是剃“龙头”,以显尊贵、图吉利。 妇女忌做针线怕“扎瞎了龙眼”;不磨面,不碾米,不行大车,怕“砸断了龙腰、龙尾”。 其实,“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 ”一说实为讹传,其中的“死舅”其实是“思旧”的变音,这种说法的起因也与沈阳有关。 清朝成立后,当时不少汉人为怀念明朝,就在正月里不剪发以表示“思旧”,但又不敢公开与清朝政府对抗,于是就有了“正月剪头死舅舅”的说法,并一直流传下来。 北方地区习俗------引龙、除虫、薰虫、剃龙头(理发剃头)、食俗、嫁女住春、禁忌(忌动针线、忌担水、忌洗衣、忌磨面)南方地区习俗------祭社(主要活动是祭祀土地和聚社会饮,借敬神、娱神而娱人)二月二这天大多数农家都吃“鼓撅”(手搓面条),俗称“顶门棍”。 为什么吃“鼓撅”?有人说,吃了“顶门棍”,把门顶住,邪祟不入,一年太平。 有人说,过春节大家都吃闷了、玩昏了,吃一顿“鼓撅”顶灵性,就开始干活过日子了。 也有在二月二这天吃搅团的,说是给龙糊鳞整甲,使龙抖擞精神升天降雨。 有几句讽刺懒婆娘的民谣说:“过了正月二十三,懒婆娘愁得没处钻。 又想上了天,没鞋穿;又想钻了地,没铧尖;又想上了吊,丢不下二月二那顿油搅团。 ”当地还有在这天炒豆子的习俗,民谣曰:“二月二,龙抬头,家家锅里嘣豆豆,惊醒龙王早升腾,行云降雨保丰收。 ”有人还在附近的药王庙里烧香叩头,祈保平安。 地方风俗:山东滕州聊城一带二月二这天男性都要理发,龙抬头这天理发希望一年好运。 滕州 青岛地区吃棋子和炒豆,象征着“金豆开花”。 炒玉米:传说中每年二月二炒玉米的传统,就是纪念义龙为解人间乾旱之苦,甚至不惜冒犯天条。 传说玉龙因不忍人民受乾旱之苦,义助人民降雨而被玉帝所囚,并立下规条,只有金豆开花才会予以释放。 人民因感激玉龙义举而齐集一起炒玉米,因样子像金豆开花而令看管的太白金星看错,并释放了玉龙。 而每年二月初二炒玉米的传统亦保留了下来。 节日传说:在我国北方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神话故事。 说武则天当上皇帝,惹恼了玉皇大帝,传谕四海龙王,三年内不得向人间降雨。 不久,司管天河的龙王听见民间人家的哭声,看见饿死人的惨景,担心人间生路断绝,便违抗玉帝的旨意,为人间降了一次雨。 玉帝得知,把龙王打下凡间,压在一座大山下受罪,山上立碑:“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 ”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找开花的金豆。 到次年农历二月初二,人们正在翻晒玉米种子时,想到这玉米就像金豆,炒一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是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院子里设案焚香,供上开了花的“金豆”。 (传说有误,武则天是唐朝时期人物,玉米是明朝才传入中国的,那时哪里来玉米种子?) 龙王抬头一看,知道百姓救它,便大声向玉帝喊道:“金豆开花了,快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间家家户户院里金豆花开放,只好传谕,诏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 从此,民间形成习惯,每到二月初二这一天,就爆玉米花吃。 3、元宵节是中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因此又称“上元节”,即农历正月十五日。 在古书中,这一天称为“上元”,其夜称“元夜”、“元夕”或“元宵”。 而元宵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习俗:由于元宵有张灯、看灯的习俗,民间又习称为“灯节”。 此外还有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舞龙、赏花灯、舞狮子等风俗。 演变:中国古代历法和月相有密切的关系,正月十五,人们迎来了一年之中第一个月满之夜,这一天理所当然地被看作是吉日。 早在汉代,正月十五已被用作祭祀天帝、祈求福佑的日子。 后来古人把正月十五称“上元”,七月十五称“中元”,十月十五称“下元”。 最迟在南北朝早期,三元已是要举行大典的日子。 三元中,上元最受重视。 到后来,中元、下元的庆典逐渐废除,而上元经久不衰。 吃元宵: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 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 的新奇食品。 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 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 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4、寒食节寒食,即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 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或二日。 来源:春秋时已出亡多年的晋国公子重耳回国即位[即晋文公],封赏随其逃亡的臣子,唯独漏掉了介子推。 介子推于是携老母隐居绵山[今山西省介休市东南]。 晋文公得知后欲加封赏,寻至绵山,找不到他,便想烧山逼他出来。 但介子推不愿当官,坚持不出,结果母子二人俱被烧死。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将绵山改为“介山”,立祠祭祀介子推,并把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全国禁动烟火,只吃冷食。 后来便形成了在这天寒食、扫墓的风俗。 活动:在这一日,禁烟火,只吃冷食,所以叫做“寒食节”。 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卵等风俗。 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 不少文人墨客都写过关于寒食节的诗文。 5、清明节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 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 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的习俗。 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 晋文公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在山西大部分地区是在清明节前一天过寒食节;榆社县等地是在清明节前两天过寒食节;垣曲县还讲究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前二天为小寒食。 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节。 清明节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 。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2006年5月20日,中国文化部申报的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明节的习俗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荡秋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相传这是因为寒食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来锻炼身体。 清明节,民间忌使针,忌洗衣,大部分地区妇女忌行路。 傍晚以前,要在大门前洒一条灰线,据说可以阻止鬼魂进宅。 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由于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二为一的关系,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清明冷食明节吃冷食的习惯。 在山东,即墨吃鸡蛋和冷饽饽,莱阳、招远、长岛吃鸡蛋和冷高粱米饭,据说不这样的话就会遭冰雹。 泰安吃冷煎饼卷生苦菜,据说吃了眼睛明亮。 晋中一带还保留着清明前一日禁火的习惯。 很多地方在完成祭祀仪式后,将祭祀食品分吃。 晋南人过清明时,习惯用白面蒸大馍,中间夹有核桃、枣儿、豆子,外面盘成龙形,龙身中间扎一个鸡蛋,名为“子福”。 要蒸一个很大的总“子福”,象征全家团圆幸福。 上坟时,将总“子福”献给祖灵,扫墓完毕后全家分食之。 上海旧俗,用柳条将祭祀用过的蒸糕饼团贯穿起来,晾干后存放着,到立夏那天,将之油煎,给小孩吃,据说吃了以后不得疰夏病。 6、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是中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 “端午”本名“端五”,端是端午节初的意思。 因为人们认为“五月”是恶月,“初五”是日,因而避讳“五”,改为“端午”。 端午节早在西周初期即有记载,并非为纪念屈原而设立的节日,但是端午节之后的一些习俗受到屈原的影响。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 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起源于国,最初为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抱石自投汨罗江身死,又成为华人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 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 粽子:如今的粽子更是多种多样,璀璨纷呈。 现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壳包糯米,但内含的花色则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等。 雄黄酒: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从前在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行。 古语曾说:“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 ”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 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无纯饮的。 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中医还用来治皮肤病。 在没有碘酒之类消毒剂的古代,用雄黄泡酒,可以祛毒解痒。 未到喝酒年龄的小孩子,大人则给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意在消毒防病,虫豸不叮。 五黄:江浙一带有端午节吃“五黄”的习俗。 五黄指黄瓜、黄鳝、黄鱼、高邮的鸭蛋黄、雄黄酒。 此外浙北端午节还吃豆腐。 打糕:端午节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人民隆重的节日。 这一天最有代表性的食品是清香的打糕。 打糕,就是将艾蒿与糯米饭,放置于独木凿成的大木槽里,用长柄木捶打制而成的米糕。 这种食品很有民族特色,又可增添节日的气氛。 [13]煎堆:福建晋江地区,端午节家家户户还要吃“煎堆”,就是用面粉、米粉或番薯粉和其他配料调成浓糊状煎成。 相传古时闽南一带在端午节之前是雨季,阴雨连绵不止,民间说天公穿了洞,要“补天”。 端午节吃了“煎堆”后雨便止了,人们说把天补好了。 这种食俗由此而来。 7、中秋节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 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 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8、重阳节重阳节(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老人节”。 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重阳又称“踏秋”与三月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赏菊花。 自魏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咏最多的几个传统节日之一。 演变:阴历的九月九日,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 同时也是中国的敬老节。 在1989年,中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习俗:每到重阳,人们就会想起王维写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诗。 自古以来,重阳节就是人们敬老爱老、思念双亲、渴望团圆的日子。 具体习俗如下所列:①、登高②、吃重阳糕③、赏菊并饮菊花酒④、插茱萸和簪菊花⑤、喝重阳酒不过呢历史上也有农历七月十三为敬老节的说法,但于1989年时修改为九月九日。 时间:农历九月初九日。 9、冬至节冬至(Winter Solstice),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 气候特征:天文学上把冬至作为冬季的开始,这对于我国多数地区来说,显然偏迟。 诗云“西北风袭百草衰,几番寒起一阳来。 白天最是时光短,却见金梅竞艳开。 ”(左河水)冬至日是一年中白天时间最短的一天。 过了冬至以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白天逐渐变长,夜间逐渐变短,所以,有俗话说,“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 ”从气候上看,冬至期间,西北高原平均气温普遍在0℃以下,南方地区也只有6℃至8℃左右。 另外,冬至开始“数九”,冬至日也就成了“数九”的第一天。 关于“数九”,民间流传着的歌谣是这样说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不过,西南低海拔河谷地区,即使在当地最冷的1月上旬,平均气温仍然在10℃以上,真可谓秋去春平,全年无冬。 冬至日,一般都在公历的12月21日或12月22日这二日。 因为冬至并没有固定于特定一日,因此和清明一样,被称为“活节”。 把冬至作为节日来过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周历正月为夏历的十一月,因此,周代正月等于如今公历的十一月,所以拜岁和贺冬并没有分别。 直到汉朝汉武帝采用夏历后,把正月和冬至分开。 也可以说单纯的过“冬至节”是自汉代以后才有,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冬至是养生的大好时机,主要是因为“气始于冬至”。 因为从冬季开始,生命活动开始由衰转盛,由静转动。 此时科学养生有助于保证旺盛的精力而防早衰,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冬至时节饮食宜多样,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适当选用高钙食品。 各地在冬至时有不同的风俗,中国北方多数地方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 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 吃饺子成为多数中国人冬至的风俗。 当然也有例外如在山东省滕州市流行冬至当天喝羊肉汤的习俗,寓意驱除寒冷之意。 10、除夕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叫除夕。 “除”,本义是“去”,引申为“易”;“夕”字的本义原是“日暮”,引申为“夜晚”。 故而除夕之夜,便含有“旧岁到此而除,明日另换新岁”的意思,即“除旧布新”。 “除夕”在古时有“除夜、逐除、岁除、大除、大尽、年终”等别称。 称呼虽多,但总不外乎送旧迎新、祛病消灾的意思。 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 指中国及其他汉文化圈地区的农历一月一日的前一天的晚上。 一般这一天,是人们吃、喝、玩、乐的日子。 除夕,最早源于先秦时期的“逐除”。 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以击鼓的方式来驱除“疫疠之鬼”,来年才会无病无灾。 北方人风俗大致一致,过年包饺子、蒸馍等等;而南方各地则风俗不同,如做年糕、包粽子、煮汤圆、吃米饭等等,南方不同的地域有着诸多不同的过年风俗。 水饺形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 除夕的高潮是年饭后长辈发“压岁钱”。 接着就是张贴春联和门神,并关上大门。 到初一的早上才开门“接财神”,接下来就是全家人守岁。 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 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 苏轼有《守岁》:“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门笼,人们则换上带喜庆色彩和带图案的新衣。 此外,中国各少数民族也都保留着自己的传统节日,诸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彝族的火把节、瑶族的达努节、白族的三月街、壮族的歌圩、藏族的藏历年和望果节、苗族的跳花节等。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的风俗各是什么?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都是我国流传千年的传统节日,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这几个节日里比较有特色的节日习俗吧!

❤️‍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eji312/22924.html
世界科学与烹饪大会主席欢迎全球专业人士探索美食与科学的奥秘
印高官无奈承认 面对歼20机群 印度空军落后解放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