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大涨背后是暴力催收 海尔消金疑似屡踩 红线

文|飞雪

海尔消金近期问题不断,先是放贷年利率屡屡触及监管“红线”,后有居高不下的高频率投诉率。伴随着监管趋严、新规不断出台+用户维权情绪高涨+消金产业加剧洗牌,其未来究竟能否一直“舒适”下去,还需打个问号。

营收与贷款不良率“双增”,贷款利率高企、屡碰36%“红线”

5月16日,海尔消费金融拟发行2024年第一期个人消费贷款资产支持证券(ABS),发行总规模为16.5亿元,其中优先A1级11.75亿元,占比71.21%;优先B级1.1亿元,占比6.67%;次级3.65亿元,占比22.12%。

发行报告显示,海尔消费金融本次ABS资产池为自2022年9月至2023年11月发放的53万笔贷款,加权平均贷款利率为23.36%,且主要集中在20%至24%,按照合同金额计算,占比达到96.65%。

营收上,2023年,海尔消费金融实现营业收入24.89亿元,同比增长45.56%;实现净利润3.65亿元,同比增长33.21%。

截至2023年末,海尔消费金融个人消费贷款不良率则同比增长为2.34%,2020至2022年及2023年6月末,其不良贷款率分别为2.2%、2%、2.3%和2.31%。

营收与贷款不良率“双增”背后,则是海尔消金贷款利率高企、屡碰36%“红线”引发广泛关注。

据凤凰网财经调查报道,2024年1月24日,裁判文书网发布一则关于消费贷高息纠纷的判决文书显示,2021年8月25日,张强与海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下称“海尔消金”) 签订电子《个人借款合同》,合同约定借款6000元,借款期限3个月,借款年利率为36%。

因借款人于2021年11月26日开始逾期,尚欠本金1266.58元及利息。因此,海尔消金向河北省晋州市人民法院(下称“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张强立即向海尔消金偿还欠款本金1266.58元,并判令以未还本金为基数,按年利率24%计算利息直至还完。

法院表示,对于海尔消金要求张强偿还欠款本金1266.58元的诉讼请求,予以支持,但对于海尔消金要求张强按照年利率24%计息的诉讼请求,予以否决。法院认为,海尔消金诉请按年利率24%计息,不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审判工作的若干意见》精神(为保护个人隐私,张强为化名)。

对此,笔者经过对中国裁判文书网仔细搜索查阅,找出了该案具体的实际判决文书——《河北省晋州市人民法院民事判决 书(2023)冀0183民初4313号》。

在该文书中,该院经审理认定事实如下:“2021年8月25日原被告双方签订电子《个人借款合同》,合同约定借款数额是6000元,借款期限是3个月,利率年利率36%,还款方式是等额本息。”

无独有偶,2024年1月16日,甘肃省环县人民法院披露的一份民事判决书则显示,海尔消金要求被告人王先生偿还借款本金16682.22元,借款利息、罚息、滞纳金按年利率24%计算直至借款清偿之日止(至2023年10月10日利息、罚息14999.29元,借款本息合计31681.51元)。

而法院经审理发现,被告王先生与海尔消金在《个人消费贷借款协议》中约定的借款利率为年利率30%。

图源:搜索引擎新闻资讯截图

事实上,梳理近两年有关海尔消金放贷年利率的媒体报道,关于其年利率屡屡触及36%“高压线”,甚至涉嫌向大学生乃至高考生发放高息贷款的新闻报道无不充斥屏幕。

暴力催收辱骂客户“穷种”被权威媒体曝光

投诉平台海尔消金客诉率居高不下

马克思说:“当利润的诱惑足够强烈时,资本的大胆程度也随之剧增。当利润触及10%阈值,资本开始躁动;50%之时,它们将无视风险;而当利润翻倍达到100%,法律面前亦可肆无忌惮践踏;若利润攀升至300%,任何罪行,甚至面临绞首之危都在所不惜。”这句话虽历史悠久,但仍令人震聋发聩、引人深思,因为其直戳资本追逐利润的核心及其对社会伦理底线可能带来的无底线冲击。

就在近日,据《中国消费者报》报道,金融监管总局制定的《消费金融公司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4月18日起正式施行。《办法》在提高准入门槛的同时,突出强化了对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保护。然而,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暴力催收等仍成为消费者投诉的热点问题。

图源:凤凰网财经

报道称,“消费者陈女士投诉反映,她在海尔消费金融借了1.8万元,分12期偿还,已还8期,第9期资金周转不过来,于是主动和平台联系协商,但遭到拒绝。在逾期后第一天,她遭到了没完没了的电话短信轰炸,每天收到的催收电话和短信均超过20个。‘我明确告知有还款意愿,希望延期归还,但催收人员不给缓冲。’陈女士说,催收人员在短信中辱骂她是‘穷种’‘老赖’,‘多少智商有问题’。连续不停地催收导致她丢了工作,家庭矛盾升级。”

图源:《中国消费者报》

细读4月18日施行的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修订发布的《消费金融公司管理办法》,其中则明确指出,“不得采用暴力、威胁、恐吓、骚扰等不正当手段进行催收,不得对与债务无关的第三人进行催收。”

然而,缘何新规已经试行,海尔消金却仍然“肆无忌惮”无视新规对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保护?

实际上,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以“海尔消费金融”为关键词,可检索到的相关文书多达39418宗。

而对于普通金融消费者,在黑猫投诉等平台进行投诉则为我们提供了管窥海尔消金最新客诉情况的一个视角。

据统计,仅2024年5月22日至5月28短短一周期间,消费者发起的针对海尔消金的投诉多达50条之多。

其中消费者投诉的重点集中在“套路贷”“暴力催收”“威胁恐吓”“违规收取费及不合理息费”“泄露隐私”“爆通讯录”“冒昧公检法”“高利贷、砍头息”“联系借款人老板”等范畴。

不仅如此,梳理黑猫投诉平台消费者关于海尔消金的投诉典型案例,却发现,其违规捆绑会员费,以及与桔多多等放贷平台疑似收取变相“高利贷、砍头息”现象值得引起注意。

值得注意的是, 今年初,海尔消金第三任总经理张西铭上任期不足一年即辞职离任、入职桔子数科。而上述海尔消金用户在黑猫投诉投诉的“高利贷、砍头息”等问题,恰恰多发生在桔子数科旗下的桔多多放贷平台之上。

而从收“砍头息”中,海尔消金甚至一度尝到三年“甜头”。

与“套路贷”诈骗公司联合放贷三年之久,

高管跳槽后“砍头息”疑又抬头?

据新浪财经援引新经济IPO题为《与“套路贷”诈骗公司联合放贷三年,一则隐秘判决书曝光海尔消金的历史污点》的报道称,上海黄浦区人民法院和青岛中级人民法院的两则判决书,将海尔消费金融过去数年与一家“套路贷”诈骗公司联合放贷,向借款人收取高达15%“砍头息”的历史扯了出来。

青岛中级人民法院的一则判决书显示,2015年11月-2017年,原告(海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与被告(上海亨元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先后签署了3份贷款合作协议,由上海亨元金融在其平台上推广海尔消费金融相关产品,并为其推荐借款人,海尔消费金融为贷款资金提供方,上海亨元金融为逾期兜底方。两家机构共同向借款人收取手续费,并由海尔消费金融在放款时一次性扣除。

图源:青岛中院判决书

判决书显示,截至2018年初,海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与上海亨元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因为联合放贷的44597名借款人发生纷争,涉及合同借款本金501026557,海尔消费金融预扣手续费74991524.08元后,再将剩余426086386.1元发放给借款人。

图源:青岛中院判决书

据计算,海尔消费金融发放贷款前扣除的“手续费”占贷款本金的比例高达14.96%,这笔“砍头息”被海尔消费金融和上海亨元金融共同分享。

“事情发生后”,海尔消金还申请扣划亨元金融60多元:

图源:裁判文书网

不过,根据上海黄浦区人民法院2022年11月的一则裁定书,山东省潍坊市中级人民法院2020年鲁07刑初42号形式判决认定上海亨元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套路贷”诈骗犯罪,因此,上海黄浦区人民法院不再受理原审原告上海亨元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的上诉,并撤销2018年上海黄浦区人民法院做出的有关民事判决书。

图源:上海黄浦区法院判决书

可以说,正是在上海市黄浦区法院的判决下,为此案暂时画上了句号。

然而,“细思极恐”的是,从前述黑猫投诉平台用户投诉的发生在海尔金融合作方桔多多的“高利贷、砍头息”等问题,到底是意味着砍头息有冒苗头之势,还是另有他因,尚不得而知。

写在最后:监管不断加码之下,海尔消金“特立独行”底气何来?

誓要打造全牌照“金融王国”的家电巨头海尔,从早年的“海永亨”城市信用社,到随后入股银行、收购证券、成立保险及代销公司,再到快马加鞭涉足信托、财务公司、VE/PE等投资平台,及至将“宝”最终押在了的“消金”身上。

大举砸冰箱成名的企业家张瑞敏,曾说,如果与杰克·韦尔奇见面,最想请教的两个问题之一,便是一是“制造型企业如何做金融”?

也正是由此“野心”,张瑞敏给海尔在制定 “人单合一”之外,着力构建庞大的金融帝国。10年前,“海尔金控”成立,张瑞敏火速在既有的银行、证券等支柱资源基础上,收购了支付、消费金融牌照,成立P2P平台,觊觎的正是时下大热的互联网金融。

这一年底,海尔联合红星美凯龙、绿城电商、中国有赞等成立海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彼时,用海尔高管的话说,左手支付,右手消金,海尔打通了互联网金融的“任督二脉”。也基于此,其顺势推出P2P平台海尔乐赚,以及小微贷款“海尔云贷”等一系列“矩阵”业务。

然而,本是要构建庞大的互联网产业金融生态圈,在ToB企业金融、供应链金融,以及Toc创业金融、个人金融“四面开花”……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监管之下,2021年底,海尔金控更名“金盈控股”。

此后,“海尔消金”因缘际会,成了拼搏在“消金”市场“踩不死的小强”。然而,屡屡触及利率“高压线”、不顾监管新规无视第三方“暴力催收”甚至有“高利贷、砍头息”抬头之势,不禁要问,监管加紧的当下,海尔消金底气何来?未来何在?


现金贷还是"陷阱贷"?

近日,一款名为“现金贷”的小额、短期线上金融产品引发广泛关注和质疑,无牌照滥放贷款、动辄500%的超高利率、暴力催收、泄露用户隐私等行业乱象不断爆出。 现金贷到底是金融创新,还是披着马甲的线上高利贷“陷阱”?蕴含哪些风险?未来该如何监管?“3秒完成借款”“凭身份证1分钟申请”……打开手机App商店输入“现金贷”字样,各种平台诱人的宣传语扑面而来。 现金贷通常放款金额在500元至2000元,期限7天至30天。 “市场上各种现金贷平台有几千家,很多都是P2P平台转型而来的,也有不少新成立的,因为这个行业挣钱,可以说是暴利。 ”一家现金贷平台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现在这一行业的综合借款利率都很高,年化利率别说是500%,甚至1000%的都有。 按照2015年9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如果借贷双方约定利率超过年利率36%,则超过部分的利息应当被认定无效。 记者调查发现,为了规避这一法律红线,国内的现金贷平台通常用隐蔽的方式加到借款人身上,比如手续费、快速信审费、账户管理费等名目。 记者在现金贷平台“钱站”APP的一款“先花钱”产品上看到,一笔7天期的1000元借款,虽然利息只要1.05元,但还要收取信息认证费、风控服务费等总共96.95元,实际到账金额仅为903.05元。 这样算下来,综合借贷年利率竟高达505%。 更受诟病的是现金贷平台收取的高额逾期滞纳金。 记者在“钱站”上看到,有一款“现金侠”的产品,逾期1天要收取滞纳金20元,也就是说一笔1000元的借款,只要逾期50天还款金额就要翻倍。 上海百良律师事务所主任王冰指出,除了收取高额利息和滞纳金,部分现金贷平台还对逾期借款人采取暴力催收手段。 此外,记者采访发现,有的现金贷平台完全无视消费者权益保护,用户信息泄露严重。 据星合资本对20多万名已借款客户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近40%的现金贷用户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主要为20岁到30岁、相对低学历的年轻群体,这些小额资金除了用于消费外,还用于临时交话费、缴税、资金周转等急用场景。 区域分布上,借款人数超过万人的省份有5个,广东省以3.5万名借款人遥遥领先,浙江、江苏、福建、四川四省的用户数均超过1万人。 星合资本董事长郭宇航指出,银行的风控基于央行征信,但是中国有6亿人没有征信记录。 而且目前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网民中,至少2.4亿人没有信用卡,他们全都是现金贷的潜在用户。 然而,这部分借贷人群的特点,也注定了现金贷潜藏金融风险。 百服金融发布的报告显示,56.5%的客户申请现金贷次数大于2次,其中申请2到5次的客户比例最高,达到36.7%。 申请多次借款的客户中,在多家机构申请借款的人数占比达49.4%。 招银前海金融的报告指出,多头借贷用户的信贷逾期风险是普通客户的3到4倍,贷款申请者每多申请一家机构,违约的概率就上升20%。 一旦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当行业出现大面积的多头借贷和过度授信时,也有可能成为爆发债务危机的导火索。 “现金贷属于消费贷的一种,有一定市场基础,但同时也要加强监管。 ”上海大学科技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孟添说。 针对现金贷规模扩张迅猛,央行金融市场司司长纪志宏28日表示,下一步将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实施穿透式监管。 “采取疏堵并举等措施,加强对现金贷的整治,已经迫在眉睫。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指出,一方面,对于经营失序、管理混乱的现金贷平台,未能按照规定通过备案的,要采取措施坚决予以退出。 与此同时,金融监管部门还要加强与公安、法院等部门合作,对诱骗诈骗、违规放贷、非法催债的,由司法机关及时介入,形成高压态势。 加强监管之外,郭宇航认为,终结现金贷乱象的办法之一就是让这一金融产品在阳光下运行,进行持牌管理。 业内人士建议,建立准入制度,在工商登记环节明确现金贷的主体资格和经营范围要求,确立行业从业者的合法地位;建立适当的行业规范,对贷款利率、多头借贷、滚动续贷等突出问题进行限制。 苏宁金融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江翰认为,现在信用卡服务无法覆盖所有消费人群,而80后、90后又习惯借贷消费、分期偿还,因此现金贷的管控关键点要放在消费场景上,加强对消费者购买流程和贷款用途的跟踪。

开私人高利贷公司赚钱吗?好收款吗?

你放高利贷别人是可以告你的之后别人还可以不还你钱

随行付的还到业务靠谱吗?

我前两天刚被骗,给大家讲讲我的经历。 第一可气的是,业务员连蒙带骗的让我开通后刷200元,说给我改费率,因为之前咨询他的时候他说有0.38%的,我也一直强调我要0.38%的,结果他说改完了我看还是0.65%,妈的0.65%我用你改啊?这是其一。 第二来气的是,他要冻结196元,3个月内刷够10万才解冻,要不然就没了,这个业务员提前也根本不跟你说。 第三更可笑,他这破机器是刷信用卡到随行付,然后你提现到储蓄卡如果是当天到账的还要0.25%的手续费,艹,0.65+0.25一共是0.9%,这么高的费率我凭什么还要再刷10万,人家其他家的都是刷的钱直接到储蓄卡,他家这不光安全性无法保障,还要再黑你一笔钱,太恶心了。 业务员给我发过一个他们的类似话术的文件,里面就教业务员怎么怎么说,就是不要一开始就说什么什么,总之就是你用之前他不会把那些猫腻都告诉你,你用后才会发现上当。 有人肯定会说这是个别业务员的行为,我告诉你,我可不这么认为,他的话术文件就是最好的证明,他还一直让后台的,他领导给我打电话,而且你打随行付的客服电话,根本打不通。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eji312/23618.html
阿兰出战!国足vs泰国23人名单 谢维军无缘 艾克森 费南多
世预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