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业绩预告不准确收函!远望谷扭亏背后 投资收益占比高达395.15%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齐萌 深圳报道

2023年,远望谷(002161.SZ)终于打破5年亏损魔咒,但却因业绩预告披露不准确,6月4日收到深交所下发监管函。

深交所表示,公司《2023年度业绩预告》披露的预计净利润与《2023年年度报告》披露的经审计净利润相比存在差异,公司的上述行为违反了深交所相关规定。

对此,港股100强研究中心专家、中国金融智库特邀研究员余丰慧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业绩预告是投资者了解公司经营状况的重要途径之一,有助于投资者做出更准确的投资决策,从而促进市场的公平性和有效性。然而,此次公司业绩预告与实际净利润的差异表明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存在缺陷,深交所对此下发的监管函是对公司违规行为的一种警示,可能会影响公司的声誉和融资能力。

而在业绩方面,《华夏时报》记者发现,公司2023年扭亏背后,投资收益贡献了1.12亿元,占利润总额比例为395.15%,不具有可持续性。同时,近年来公司期间费用率较高,2021年—2023年分别为60.16%、52.81%及45.26%,导致公司盈利质量不佳。

业绩预告不准确是何原因?

1月31日,远望谷发布业绩预告显示,公司2023年同比扭亏,实现归母净利润为盈利4800万元—68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9.85%—326.45%,上年同期为亏损3002.89万元;实现扣非净利润为盈利900万元—13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6.67%—138.52%,上年同期为亏损3375.16万元。

对于同比扭亏的原因,远望谷表示,首先是公司积极推进主营业务板块业务发展,全年营业收入同比实现增长,盈利能力得到提升;其次是公司坚持稳健的研发投入,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及产品升级,以保障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并通过精细化管理,加强成本费用控制,随着一系列降本增效管理举措的落地,人员效率得到提升,促进了公司效益增长。

不容忽视的是,公司预计非经常性损益贡献了公司净利润4700万元。“主要包括参股公司项目退出,以及参股公司股权转让投资收益、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等,上年同期非经常性损益为372.87万元。”远望谷表示。

同时,远望谷还指出,公司已就业绩预告有关重大事项与年度审计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了预沟通,公司与会计师事务所在本报告期的业绩预告方面不存在重大分歧。

不过,两个月后,远望谷便紧急修正了业绩预告。其将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从4800万元—6800万元修正为盈利2400万元—320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9.94%—206.59%。

然而,公司业绩修正的原因与预计非经常性损益的变动有关。“公司披露2023年度业绩预告时,年度审计工作尚未全面开展,随着2023年年度报告编制工作的深入以及审计工作的推进,公司通过与年审会计师深入沟通,结合实际情况,遵循谨慎性原则,对期后仲裁事项计提预计负债2856.35万元。”远望谷在公告中提到。

而后,公司在4月3日披露的《2023年年度报告》中显示,公司归母净利润为2811.60万元,扣非净利润为1144.50万元。

对此,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工程执行主任袁帅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业绩预告的不准确性对投资者和市场都可能造成误导,影响他们的决策。上市公司有责任提供准确的信息,尤其是关于财务状况的信息。如果预告不准确,不仅会损害公司的信誉,也会损害投资者的利益。

6月4日,深交所对其下发监管函。深交所表示,公司《2023年度业绩预告》披露的预计净利润与《2023年年度报告》披露的经审计净利润相比存在差异,业绩预告披露不准确。公司的上述行为违反了深交所《股票上市规则(2023 年8月修订)》第1.4条、第2.1.1条、第2.1.5条、第5.1.3条的规定。

深交所希望公司及全体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认真吸取教训,并提醒公司及全体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严格遵守《证券法》《公司法》等法律法规,以及本所《股票上市规则》及相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地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杜绝此类事件发生。

投资收益占利润总额比例为395.15%

公开资料显示,远望谷是一家以RFID技术为核心的物联网行业解决方案供应商。公司拥有自主研发的电子标签、读写器、手持设备、芯片、天线、系统集成软件等全系列RFID核心产品达100多种,并开发了诸多行业的RFID技术产品和整体解决方案。

在2023年前,公司归母净利润连续5年亏损,扣非净利润连续3年亏损,2023年公司终于实现了扭亏。对此,公司表示,这主要受营业收入同比增长、降本增效及非经常损益增加等因素影响。

总体来看,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净利润的影响额为1667.1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294.23万元。在非经常损益中,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及非金融企业持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值业务外)产生的损益占比较大。2023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1256.59万元,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及处置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损益为2980.70万元。

分季度来看,公司归母净利润在第二季度突然大增,为盈利6429.22万元,其他季度均为亏损;公司扣非净利润在第一季度至第三季度均为亏损,而到了第四季度,突然盈利4219.42万元。就公司归母净利润为何在第二季度大增,扣非净利润为何在第四季度大增,公司并未披露。本报记者致函公司,也未有回应。

不过,就披露数据来看,记者发现,在公司2023年扭亏背后,投资收益贡献了1.12亿元,占利润总额比例约为395.15%,占归母净利润的比例约为400.00%,主要系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和处置股权取得的收益,及收到被投资企业的分红,不具有可持续性。

同时,记者发现,近年来公司盈利质量不佳。2021年-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分别为4.92亿元、4.81亿元及6.01亿元,而归母净利润仅为-6612.51万元、-3002.29万元及2811.60万元,扣非净利润仅为-8182.45万元、-3375.16万元及1144.50万元。

在这其中,2021年-2023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36.04%、39.40%及41.93%。而期间费用率虽然处于下滑趋势,但仍然偏高,2021年-2023年,公司期间费用分别为2.96亿元、2.54亿元及2.72亿元,期间费用率分别为60.16%、52.81%及45.26%。

就2023年而言,公司销售费用及管理费用在期间费用中占比较高,影响公司利润。公司销售费用为8875.41万元,同比增加了10.89%,主要原因系收入规模较上年同期相比扩大,相应的市场开拓费用有所增加所致;管理费用为8840.93万元,同比增加了6.86%,研发费用为5835.94万元,同比增加了8.05%,财务费用为3678.96万元,同比减少了0.63%。

基于此及公司近期被出示监管函,余丰慧表示,投资者应该关注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仔细查阅公司财务报表、审计报告和公开信息,在投资上保持警惕。


中信建投保荐上市的股票有哪些?

东方园林,景兴纸业,证通电子,远望谷,德豪润达·······好多。

回购是利好公司股票吗

是。 股票回购的主要目的有三个:1、反收购措施:股票回购在国外经常是作为一种重要的反收购措施而被运用。 回购将提高本公司的股价,减少在外流通的股份,给收购方造成更大的收购难度;股票回购后,公司在外流通的股份少了,可以防止浮动股票落入进攻企业手中。 2、改善资本结构:股票回购是改善公司资本结构的一个较好途径。 利用企业闲置的资金回购一部分股份,虽然降低了公司的实收资本,但是资金得到了充分利用,每股收益也提高了。 3、稳定公司股价:过低的股价,无疑将对公司经营造成严重影响,股价过低,使人们对公司的信心下降,使消费者对公司产品产生怀疑,削弱公司出售产品、开拓市场的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回购本公司股票以支撑公司股价,有利于改善公司形象,股价在上升过程中,投资者又重新关注公司的运营情况,消费者对公司产品的信任增加,公司也有了进一步配股融资的可能。 因此,在股价过低时回购股票,是维护公司形象的有力途径。 扩展资料:《关于上市公司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的补充规定(征求意见稿)》九、上市公司在下列期间不得回购股份:(一)上市公司定期报告、业绩预告、业绩快报公告前10日内;(二)自可能对本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产生重大影响的重大事项发生之日或者在决策过程中,至依法披露后2个交易日内;(三)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情形。 回购期届满或者回购方案已实施完毕的,公司应当停止回购行为,并在2个工作日内公告回购股份情况以及公司股份变动报告。 当公司回购自己股票时,资产流向股东,从债权人角度看,股票回购类似于现金红利。 其一,股利分配是按照持股比例的,而股票回购不一定按比例进行。 相应的,股利分配时,所有股东同等对待,而股票回购并不一定。 其二,在股利分配时,股东没有放弃对未来公司的剩余索取权,而在回购情形,股东放弃其在公司所有者权益中的部分股份。 其三,股利分配往往包括公司的一小部分财产,而股票回购可能会涉及公司的重大财产。 其四,股利分配一般要求持续性和稳定性,如果公司突然中断股利分配,往往会被认为是公司的经营出现了问题,而股票回购是一种特殊的股利政策,不会对公司产生未来派现的压力。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百科-股票回购

为什么有些业绩亏的上市公司股价却上涨?

我们在平时炒股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公司业绩差的个股反而能够走出强势上涨行情,为什么一些业绩差的上市公司能够走出强势行情呢,下面我来盘点下亏损的公司股价上涨的原因。 业绩亏损拉升总论亏损的上市公司的大部分集中在市值较小的个股,一般蓝筹白马类个股公司出现亏损的概率较小,盘子较大的上市公司市场占有率问题,业务收入稳定,一般出现亏损的概率较小,业绩稳定市场占有率稳定后会获得大量机构和基金青睐买入。 反而一些小公司上市后行业周期和经济周期对其影响相对较大,出现亏损的概率的较大,而且业绩不稳定后机构买入的概率较小,所以筹码较为分散。 所以盘子较小和筹码分散后期庄家主力或者游资拉升相对较为容易,自然出现连续大涨或者涨停的概率较大,这是对于业绩亏损的上市公司的一个总论分析,但是每个业绩差的上市公司出现大涨的原因各不一样,下面我们一一来分析具体原因。 业绩预期扭亏为盈我们观察上市公司公布的业绩预告公司目前出现了亏损的现象,但是炒股往往是炒作预期,可能业绩在下一个季度就会出现明显的好转或者出现扭亏为盈的情况,那么预期接下来公司会出现赚钱的情况,资金开始提前开始炒作那也是理所当然,那么很多投资者就会疑问如何判断公司会出现扭亏为盈的情况呢具体要根据该公司处于行业的周期分析和目前经济结构规律等,比如一个行业都出现了明显的涨价的现象,该公司扭亏为盈也属正常,特别在每年的10月底炒作ST概念股一般要持续到年报的公布,炒作的理由正是基于上市公司可能扭亏为盈摘帽的预期,所以这段时间ST概念股表现较好的原因。 题材的炒作可能该公司目前分析并未开始出现业绩好转的现象,但是公司所处题材和板块处于目前的热点题材,比如前期的5G题材的炒作,典型的就是ST凡谷,由于上面解释了这类股票盘子小筹码分散,庄家游资拉升容易,而且板块题材处于热点,拉升后即使业绩亏损后期出局自然也存在很多跟风盘,所以题材的炒作往往业绩差的小盘股上涨的幅度往往最好。 重组和卖壳预期很多上市公司业绩亏损并未出现好转,而且公司目前题材板块也不属于热点题材,很多股票也会出现大幅度上涨的概率,主要原因是由于公司连续亏损起死回生的概率较低业务开展较为困难,公司唯一的出路就是通过重组或者卖壳才能起死回生,所以很多具备重组和卖壳预期的上市公司也会出现连续大涨的可能性比如前段时间较火的赫美集团的重组,虽然后期失败了,但是也连续拉出很多涨停。 但是如何去分析上市公司是否存在重组或者卖壳预期,重点可以前期是否公布相关公告或者看大股东是谁再进行,一般大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是国企或者央企概率较大。 出货拉升我们都知道每只个股基本都存在庄家,包括业绩差的上市公司大概率也存在庄家操盘,所以庄家在筹码建仓完成或者想快速出局,大概率也想拉升股价进行出局然后调仓换股,但是这样的情况一般较小,还有上市公司业绩亏损股价连续的下跌后触及到股权质押的平仓线了,大股东会出一些手段拉升股价,比如千年10月底的超跌个股的反弹很多都是业绩亏损的公司出现了大幅度上涨的情况。 上面基本上把业绩亏损的公司还能够拉升的原因解释清楚了,对于业绩较差的个股炒作我觉得一个摘帽和重组是可以预期,其他情况下盲目抄底风险较高。 感觉写的好的点个赞呀,欢迎大家关注点评,如果有其他观点的也可以在评论评论交流。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eji312/24401.html
证监会原主席易会满下一站确定!
引起网友热议 一节10分钟 篮协或在下个赛季缩短比赛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