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 市场规模达数百亿元 科技力 我国皮肤健康产业如何迈入

健康产业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韩利明 实习生李佳英 上海报道

医疗领域的科研创新是国家持续鼓励和支持的发展方向之一。日前,国家卫健委印发《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24版)》中,“每百名卫生技术人员科研项目经费”和“每百名卫生技术人员科研成果转化金额”两项指标,为医院的科研创新及成果转化发展模式带来了更进一步的量化指导。

科研创新是检验当下各行业能否有发展潜力的关键因素,皮肤健康行业亦是如此。随着消费者对自身健康及皮肤护理需求日益提升,大家更加关注产品成分及配方。国联证券指出,皮肤学级护肤品市场作为备受瞩目的优质赛道,预计至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850亿元。

“中国皮肤健康产业是个十分有潜力的赛道,但目前面临着很多挑战,产业内的各领域虽然都在飞速发展,但却彼此独立,更多的创新则亟需跨学科间互相渗透、支持、共创。”在上海科盟皮肤健康服务科技创新促进中心成立大会上,弘盛资本创始合伙人、董事长蔡仲曦向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指出。

时代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创始会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主任医师郑志忠也表示,“当国内化妆品行业迈入‘功效’时代,‘医研共创’就是创新研发的关键词。皮肤科医生必须发挥好多功能的职责,多学科协同,推动我国皮肤健康产业迈入科技力时代。”

“科学”和“传播”缺一不可

《2023中国皮肤科医生与功效性护肤品产业发展洞察报告》(下称“《报告》”)显示,功效性护肤品临床应用需求巨大。由于大多数皮肤问题/疾病难以完全根治,改善生活质量成为全周期治疗的主要目标,78%以上的医生认为功效性护肤品能有效改善患者/消费者的生活质量。

郑志忠举例,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2023年皮肤科单科的门诊量接近180万人次,对比“械字号”的院内制剂,即医院需收集患者使用反馈、每5年报批至药监局、拿到批文后才能继续生产,通过医研共创研制服务消费市场、有效性与安全性并重的功能性产品成为趋势之一。

“但对比美国、日本等传统意义上的美肤大国,其在皮肤健康产业发展更早,也更快、更好,例如SkinCeuticals、Obagi、SkinMedica等国外品牌均是由皮肤科医生创建,而我国皮肤科医生在与产业合作的案例相对较少。”郑志忠指出。

科技力

皮肤科医生在功效性护肤品的应用中具备“循证”优势,能够更好评估护肤品的安全性与功效性,为产品研发提供关键指导。厘清皮肤科医生在功效性护肤品产业中的价值和能力是推进中国化妆品科技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和核心。

此外,《报告》显示,目前国内化妆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仍居高不下,另一方面,有95%的受访医生发现患者/消费者对于功效性护肤品有过高的期望,并缺乏正确的护肤挂念与方法,而影响患者/消费者对功效性护肤品认知的因素主要包括广告宣传、朋友或家人推荐等。

“科学”和“传播”缺一不可,尤其在消费者教育中不容忽视,须确保宣传基于严格的科学证据。郑志忠也指出,“事实上很多临床医生一直在参与护肤产品的研发,却少有人了解产品的研制背景,消费者对医学产品认知仍需加以引导。”

我国皮肤健康产业如何迈入

“化妆品宣传会经历几个阶段,一是刚开始的明星效应,二是逐渐有年轻人会关注产品成分,三是目前平台达人、网红等为化妆品做宣传,功效会讲得更详细。”郑志忠指出,企业宣传与公众了解护肤产品,还要从成分与功效两方面入手。

“虽然目前我国对功效性护肤品的宣传要求日益严格,关于产品功效的宣称也必须基于充分的依据,包括但不限于实验室数据、用户反馈以及相关统计数据等。”郑志忠补充,“过去那种仅凭口头宣称产品具有防晒或滋润等功效的做法已不再被接受。”

科研成果如何落地?

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从科学到技术、从技术到经济“并驾齐驱”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而在实际操作环节,如何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进一步让创新创造的活力充分迸发,成为摆在不少科技工作者面前的一道考题。

科学

“国内临床专家拥有很多临床积累及科研成果,但产业仍未建立科研成果转化的畅通机制。产业亟需一个平台,能够实现集合产业资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科学传播等功能,多维度为产业赋能。” 蔡仲曦表示。

对此,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院长叶邦策也向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强调称:“成果转化还是面临着一个非常大的障碍,即成果真正落地的中间路径由谁来负责打通。目前来看,一个实验室的成果到要落地,过程较长,包括概念验证、小试、中试、孵化等。”

而功效性护肤品的研发也涉及多个领域的知识和专业技能,郑志忠指出,“研发中除了需要皮肤医生对皮肤结构、功能以及疾病有深入了解,还需要微生物学、微生态学、化学以及毒理学等领域的专家参与。其中,化妆品的配方设计尤为关键,需要专业的配方师根据产品的主要成分和预期功效进行精细调配。”

护肤品

由此看来,推动科研成果转化需要多方协同合力。国家也陆续出台相关政策予以支持,例如《上海市促进医疗卫生机构科技成果转化操作细则(试行)》等。此外,通过建立临床研究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或众创空间、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等载体,为医疗行业的临床转化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

高校作为医研共创中重要的一环,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华东师大已经实施了免费成果转化与专利快速通道政策,成立皮肤健康研究院促合作,应对挑战。

从业内实践成果来看,郑志忠举例称,“中国科学院云南植物所、昆明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与贝泰妮已有紧密合作。具体来看,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从天然植物中提取原料,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验室则针对这些原料进行深入的机理研究,贝泰妮负责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

而创新需多元化,越来越多的前沿科技也被运用到皮肤健康产业中。被誉为“第三次生命科技革命”的合成生物学发展迅猛,也成为皮肤健康产业关注的焦点之一。

叶邦策解释,“原料创新是推动化妆品创新发展的源头,合成生物是原料创新最新的科技解决方案。合成生物技术可以助力企业创造出更高效和更纯净的新型化妆品原料,同时推动原料生产过程的可持续发展。比如,筛选、鉴定美妆、皮肤健康方面的活性成分的,利用微生物、利用细胞培养的方法进行大规模生产。”

“国内合成生物技术水平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相信未来,协同更多的学科共同奋进,我国化妆品行业发展将有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叶邦策总结。


如何推动中国保健食品市场的发展

1、我国健康产业发展现状 全球健康食品目前已占整个食品销售的5%,达1000亿美元。 目前,我国年销售额也近600亿元人民币。 专家预测,到2010年,中国保健品年销售额将达1200亿元人民币。 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3000多种保健食品通过了卫生部审批,其中仅免疫调节、调节血脂和抗疲劳三项就有1449项,占63.60%。 目前,保健食品的审批已由卫生部移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1)保健食品的形态 我国保健食品以非传统食品形态为多,主要有:胶囊(软、硬)、口服液、片剂、冲剂和酒等,如万基洋参、金日洋参都用胶囊和含片两种剂型,脑轻松和昂立1号采用胶囊和口服液,这些剂型产品占了近70%;保健食品以一般食品形态有:罐头、糖、醋、饼干、蜜饯等,这些剂型产品占了近30%。 (2)主要产地分布国产保健食品集中在广东、北京、江苏、山东、上海、湖北、陕西等地区,这七个省市的产品共1227中,占国产保健食品的56.23%。 (3)保健食品行业的销售状况 近十年来,我国保健食品的发展十分迅速。 据2001年3月26日在上海召开的保健食品科技与发展国际研讨会的报道,我国保健食品1998年销售额为250亿元,2000年销售额近500亿元,平均年增长率为15%,保健食品企业从业人员22.7万人,全国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共1013家,约占全部工业企业的0.08%。 尽管保健食品企业在我国工业企业中所占比例不大,经营状况也并不十分理想,但是,保健食品毕竟已从极少数零散企业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新兴行业,其成长过程中的成功和失败,都将成为今后研究保健食品行业持续发展的宝贵经验。 (4)主要种类概况 我国保健食品市场繁荣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产品种类丰富,不仅在选用食药上,而且在产品的种类上,可以说是全方位开发。 主要有:各种保健酒、保健茶、保健饮料、保健醋、以及糕、粉、米面食品、含片、营养液、口香糖等。 又如国际上流行的鲨鱼软骨、鱼油、螺旋藻、褪黑素等,我国也有许多产品出现。 2、影响我国保健食品行业发展的因素(1)市场的拉动因素拉动市场的决定因素是消费者,消费者的需要和关注程度;消费者对一个产品接受程度(包括价格与性能比);该产品对消费者健康效应的大小;食用科学等等,是拉动市场的重要因素。 通过对消费者进行了影响消费的原因的问卷调查,有65.8%的消费者因保健食品品种多难以选择而不购买保健食品,有60.1%的消费者因为自己的收入低且保健食品价格高而不买保健食品。 影响保健食品消费的因素还有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经济收入、对有关保健食品的知识的了解程度、食用保健食品的主观效果以及保健食品的管理状况等。 其实对消费者来说,非常需要很好的保健品,关键就是被骗怕了,现在50%的消费者买保健品一般是为了走访、送人,另一半是自己消费。 (2)制约保健食品产业发展的三大瓶颈无论从总体发展水平还是从经济运行质量上考察,中国保健产业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专家认为,首先是保健品市场正处于严重的信誉危机时期,且这一危机一直伴随着保健产业发展的全过程。 由于一些企业的粗制滥造、夸大宣传和违规经营,一次次的被政府通报和媒体曝光,使保健品在广大消费者心目中的信誉度不断降低,消费者不仅对保健品的功效宣传产生了怀疑,而且对其使用的安全性也大有疑虑。 其次是产品低水平重复开发和申报。 由于保健品审批程序及技术要求与药品审评政策相比宽松一些,加之一些企业投机心态严重和缺乏科技投入,将健康产业仅仅作为以获取第一桶金子完成资本原始积累为目的,盲目跟风仿造,不注重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造成大量低水平产品的重复开发和申报,导致一些企业在经营上出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第三是企业经营陷入同质化恶性竞争。 现在多数产品配方及功效成分的相似性,尤其是保健功能及适用人群的相似性,造成了企业同质化过度竞争,最后发展到为了生存不择手段的恶性竞争。 要突破制约我国保健食品产业发展的三大瓶颈,使其走出低谷,除了加强企业自律和市场监管之外,最根本的出路是增加保健食品的“科学诚信度”,不是信口开河,也不是人云亦云,而是由医疗及权威科研机构对保健食品进行科学研究与评价,为消费者正确选择和使用保健食品提供一个有科学实证的决策(购买)依据。 使消费者从对保健食品正确认识中获益,从而提高生产企业的信誉度,达到重振中国保健食品市场的目的。 (3)医疗费用的快速增长促使了保健食品的向前发展国际保健食品市场的迅猛发展,自有其独特原因。 一般认为是世界经济环境的持续改善、长期稳定使然,其实更深刻的原因是医疗费用的快速增长引起。 昂贵的医疗费用,使政府决策者不得不从治病为主的医疗观转为“防病”为主的医疗观。 最近,资深专家统计分析表明:药物治疗在诸多因素中对人体健康的维护作用只占了8%,而身体自我康复能力的维护对人体健康贡献达到50%之多。 此外,药害的肆虐也使深受其害的人们不寒而栗。 因此,天然保健食品越来越受青睐是必然的。 (4)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水平影响着保健食品的消费量保健食品的消费量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水平密切相关,一般成正比。 从1997年的统计数据来看:当年中国、美国的人均gdp分别为620和美元,保健食品的人均占有量分别为2.92和84.42美元。 1997年我国保健食品销售额约300亿元,2000年已达到500亿元。 二、中国健康产业发展趋势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对保健食品的关注愈来愈强。 以后保健食品行业将向天然、安全、有效的方向发展,新资源、高技术、方便剂型的保健食品将成为主流。 据亚洲食品协会预测:保健品将是今后全球增长最为强劲的一个食品门类。 2000年我国保健食品的销售额达500亿元,生产企业已达1000余家,产品3000多种,且增长势头迅猛。 据专家预测,到2010年,中国保健品年销售额将达1000亿元。 1、保健食品行业发展趋势(1)降低疾病风险的保健食品是未来食品开发的主要渠道之一利用保健食品减轻症状,降低患病风险,通过食用保健食品来保持自身的健康,食疗已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保持健康的好办法。 一些食品已可以代替药品来降低患病的风险,如消费者不光使用了降低心血管病、癌病、肥胖和糖尿病风险保健食品外,也大量采购有利于降低、减轻骨质疏松、增进胃肠健康、预防龋齿、改善关节疼痛、抗过敏等方面的保健食品。 如喝绿茶就可以慢慢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病症。 (2)从天然资源中寻找开发新的功能配料是未来食品发展的一个新趋势由于从天然资源中提取的功能材料安全性高,因而以天然材料为原料生产的保健食品深受人们的偏爱而赢得了大量的消费人群。 如抗氧化积累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常规医药不能解决的问题,而用草药却迎刃而解的中草药。 目前国际市场对中药很感兴趣,欧美各国将银杏叶的某些成分提出,制成口香糖、巧克力等保健食品,而深受欢迎。 中草药是我国特有的天然资源,是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保健食品的好材料。 但是我们的开发力度不够,工艺落后,需要在这一方面努力直追。 自从美国fda公布了大豆的健康作用后,大豆食品的销售额猛增,前几年我国也在营养学方面提出了大豆计划,对大豆制品的开发和利用一直保持着比较快的步伐。 (3)昆虫保健食品、海洋资源保健食品将会得到大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和人类认知程度的不断深入,利用新资源开发新的保健食品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将是21世纪保健食品的一大趋势。 昆虫虫体具有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种类齐全、微量元素丰富等特点,并且含有许多生物活性物质。 昆虫血液中所含的游离氨基酸量是人体血液的数十倍,种类达20种,蚂蚁、蝗虫、蚕蛹、蚯蚓等保健价值都较高。

大健康产业具体包括那些?怎么进入这个行业?

目前,我国健康服务产业链主要有五大基本产业群:一是以医疗服务机构为主体的医疗产业;二是以药品、医疗器械、 医疗耗材产销为主体的医药产业;三是以保健、健康产品产销为主体的保健品产业;四是以健康检测评估、咨询服务、调理康复和保障促进等为主体的健康管理服务产业;五是健康养老产业。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大健康战略发展模式与典型案例分析报告》指出,经过多年发展,2013年,我国健康产业总规模达到3.7万亿元;2017年底,我国健康产业总规模超过6万亿元;预计到2020年,我国大健康产业的产值规模有望占到GDP的10%以上。 目前,我国大健康产业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尤其是健康管理正处于市场培育阶段,因此,产业发展具有空间大、增速快的特点。 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居民的健康消费需求也随之发生了转变,从局限于对疾病防治转向了对自身健康水平与生命质量的关注;除关注身体、生理功能和行为习惯方面的健康之外,更注重情志、心理、思想、精神乃至道德和信仰多方面的健康;环境因素对人的健康影响日益受到重视,人们开始注重生态环境与生命健康和谐共生的有机联系。 营养保健和生态养生已经成为人们追求健康的新趋势,大健康产业已被视为“蓝海”。

生物技术领域的发展趋势有哪些

前,我国生物技术已广泛用于农业、医药、环保、轻化工等重要领域,为生物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奠定了良好基础。 生物技术与产业已经开始从跟踪仿制到自主创新的转变;从实验室探索到产业化的转变;从单项技术突破到整体协调发展的转变。 中国生物科技发展中心主任王宏广说,我国生物技术在让企业积极参与产业化的同时,还要加强有独立知识产权成果的创新。 努力培养技术、管理人才,建立产品标准化体系,组建相关行业协会,规范市场秩序。 ??我国生物技术产业通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已建立了20多个生物技术园区。 目前,涉及现代生物技术的企业约500家,从业人员超过5万人,其中涉及医药生物技术的企业300多家,涉及农业生物技术的企业200多家。 ??人均寿命从1949年35岁增长到1996年70.8岁生物技术功不可没??据新华社北京19日电记者杨维汉报道科技部有关负责人近日表示,我国生物技术要积极稳妥地促进产业化,努力使生物技术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正在召开的新世纪生命科学论坛上,科技部有关人士介绍,我国将通过生物技术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的发展,进一步发展生物高科技,培育生物新产业,力争使生物技术产业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之一。 ??水平在发展中国家领先??据新华社北京19日电记者杨维汉报道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生物技术总体水平在发展中国家处于领先地位,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国生物技术基础研究不断取得突破,为生物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奠定了良好基础。 中国作为惟一的发展中国家成员参与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了1%测序工作;中国科学家独立完成了杂交水稻父本9311(籼稻)的基因组序列草图;在国际上首次定位和克隆了神经性高频耳聋基因、乳光牙本质Ⅱ型、汗孔角化症等遗传病的致病基因。 医药生物技术为提高人民平均寿命和健康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人均寿命从1949年的35岁增长到1996年的70.8岁,生物技术功不可没。 近年来,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发展明显加快,进入临床研究的生物医药已达150多个,有基因工程干扰素等21种生物技术药物投入生产.??为农民增收做出了贡献??我国农业生物技术成就显著?为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做出了重要贡献。 特别是我国首创的杂交水稻技术已经推广到20多个国家,累计增产粮食3500多亿公斤。 我国是世界上第二个有转基因抗虫棉花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2002年种植面积占棉花总种植面积的40%,五年来累计为农民增收50多亿元。 ??开发再生清洁能源有功??我国在利用生物技术开发可再生清洁能源方面成就显著。 利用玉米等粮食生产燃料酒精的技术分别在河南、黑龙江已具备了数十万吨的年生产能力,乙醇汽油已在部分地区推广试用;日产量20余吨的生物柴油生产企业2002年在四川问世,填补了我国生物柴油工业化生产的空白。 参考资料:/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eji312/24417.html
闪电每日文物 第一甲第一名!转发状元卷沾沾喜气
汉达诺维奇 橡树基金了解马洛塔才会让他当主席 未来我想执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