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特辑 赢家通吃时代

赢家通吃

FinGraph是一份图形化的财经专栏,为专注于全球市场和经济形势的专业人士提供简短、准确、全面的每日概览。文章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 周末 周末特辑 赢家通吃时代 本文为周末特辑周末特辑内容更加丰富会员在可知识星球内提前免费观看 ⬇️⬇️⬇️微信扫码加入 每周财经图表数500+⬇️⬇️⬇️

概览

中国经济增长依赖资本积累,生产率贡献为负中国家庭储蓄增加不一定带动消费增长中国城乡居民收支结构十年变化趋势中国煤电有史以来占比首次低于60%

中国银行系统的商业地产贷款敞口持续下降


如何保有持续优势?四种力量促成赢家通吃的市场

编按:在《平台经济模式》一书中,作者提到平台经济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大到社会小至个人,我们都需要具备平台经济的新思维。 平台崛起,成为一种新兴商业与组织模式,是对这个时代最重要的一项经济与社会发展。

当优势可以持续:赢家通吃的市场

商场上没有永远的胜利,但偶尔会出现某公司能在所属产业长期保有主导地位。 我们可以说这家公司保有持续优势,这种情形最常发生在赢家通吃的市场:特定市场力量让使用者被某平台吸引,而不用其他平台。 四种力量最常促成赢家通吃市场:供给面规模经济、强大的网络效应、多宿或转换成本高、欠缺专门利基需求。

在这类产业,量很重要,把成本分摊给愈多的消费者,利润将随规模而提高。 英特尔可能要花10 亿美元盖一座半导体工厂,但工厂建成后,制造100 万片、甚至10 亿片晶片的边际成本微不足道。 供给面规模经济愈大,市场集中化的倾向愈高。 美国市场尽管竞争,而且有反托拉斯法的管制压力,仍然有企业在汽车制造等供给面规模经济力量强大的产业拥有支配地位。

因此,具有网络效应的公司市值是营收额相当、但欠缺网络效应公司的10 倍以上;霍顿米夫林哈考出版、NBC国家广播公司、法律资讯供应商LexisNexis 的重点产品和商业模式使它们未能享有强大网络效应, 反观Amazon、Netflix、线上法律服务LegalZoom、安乐居实验室则有强大的网络效应支撑。

正网络效应将吸引更多使用者来到平台,网络效应是强化赢家通吃倾向的第二股力量。 高多宿及高转换成本是驱动赢家通吃效应的第三股力量。 前文提到,多宿是使用者在不只一个平台上从事类似型态的互动,享用多个平台提供的好处,但这种行为也会产生成本,可能是必须缴交多个平台的会费的金钱成本,也可能是必须把资料上传多个平台的非金钱成本。

转换成本和多宿成本很类似,是指使用者离开一平台,转往另一平台时产生的成本,同样有金钱转换成本,例如在合约期内从一家电信服务转换至另一家时产生的违约金,以及非金钱转换成本,例如把你所有家庭照片从某存储网站移至另一个网站时产生的困难度。

多宿及转换成本较高的市场往往集中度愈高,由更少数的大公司支配,例如,多数人负担不起同时拥有Android 手机和iPhone,往往购买其中一种,并且持续使用至少几年。 相反地,较低的多宿及转换成本将鼓励人们同时参与二个以上的平台,或是轻易转换平台。 例如多数信用卡年费很低,甚至免年费,很多人都同时有Visa 卡、万事达卡及美国运通卡,可能还有很多张百货公司联名卡,大家会在各种情况,依据便利性及其他因素选择使用哪一张卡。

在多宿及转换成本较低的市场,较晚进场的公司更容易攻下市占率,形成更开放、变动较高的市场。 例如,多数社交网站提供免费基本服务,使用两个平台几乎没有多宿成本,这是Facebook 能和市场先进者Myspace 竞争,LinkedIn能成功挤走巨兽网的原因之一。

相反地,高多宿成本成为微软打进行动装置市场很大的障碍,尽管微软在桌上型电脑领域具有优势,还因为收购了诺基亚而取得一定行动装置市占率,但是却很难达到苹果与Google 那样的成功。 高多宿和转换成本对在位公司较有利,也会强化市场的赢家通吃倾向。

最后一个影响需求面规模经济的是使用者对专门利基的喜好程度。 某些使用者的特殊需求或偏好可能会削弱赢家通吃效应。 1990 年代,微软Windows 的强大网络效应和市场上的高多宿成本,使Windows 在桌上型电脑领域享有强大优势,苹果之所以能生存,就要归功于利基专门化:苹果很受绘图设计师和音乐人的青睐。 同理,LinkedIn 服务商界专业人士的特殊需求,而得以在社交网站领域抵抗Facebook 的巨大网络效应。

很少或缺乏专门利基需求的市场,特别容易发生赢家通吃效应。 赢家通吃的力量愈大,平台竞争愈险恶,在共乘服务市场,由于缺乏特殊的使用者需求,加上强大的网络效应,使Uber 和Lyft 竞争激烈,双方都祭出推荐奖金和现金奖励,拼命挖角对方的司机。

中国

战术甚至游走道德边缘,例如Lyft 指控Uber 故意在Lyft 平台叫车再取消,重复执行超过5000 次,破坏Lyft 的服务,但Uber 否认这项指控。 两家公司都坚信,这场赛局只有一家能够存活,双方都下定决心要无所不用其极地成为幸存者。

平台世界的竞争本质和传统线性企业非常不同,自然会令人思考,这些差异性是否会影响、如何影响商业规范。

高分!好莱坞对香港电影产业的影响!!

先从好莱坞与香港的电影历史背景来看一下.为什么世界电影第一大产业,在美国好莱坞形成?美国建国只有短短二百多年,但也富强了整整二百多年,这在世界上是屈指可数的,欧洲被二战差点拖垮,但美国却成了二战最大的受益国,社会政治济经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大批人才纷纷涌入,值当盛世之际,娱乐业重镇自然也非它莫属.苏联的电影业听说当时也是很强,还产生了塔尔科夫斯基这样的大师,俄罗斯在文学上是我精神的故乡,但现代的电影我看的不多,就我看过的象<雁南飞>这样的电影,显然不能和好莱坞比,极*权*体制必然讲求单一的文化结构,我估计当时的大部分电影都是泛政治化教育片,充其量和印度电影水平差不多,只数量多根本没用的.在艺术片的领域,现在的英国,法国,意大利完全可以与好莱坞相抗衡,但商业片领域几乎没有涉及. 在亚洲最有可能成为电影业基地的,其实是日本.日本从十九世纪甲午战争以后,已经取代了中国,成为亚洲的宗主国.虽然二战是战败国,各大城市还被美国飞机夷为平地,但五十年后,进步神速的日本无疑在各方面仍然是亚洲的最强盛国家.他们的卡通片一直是霸主的地位,九十年代日本青春日剧风靡全亚洲,而他们的电影业水平,比卡通差点,比日剧强点,总体水平也很高,绝不下于中国内地和台湾.但日本文化谁都看得出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那就是单一,太单一了.根据<菊与刀>作者的分析,日本的民族性格也很矛盾和复杂,用耻感文化来形容,我真觉得太像了.但不知怎么回事,日本文化表现出来的就是单一,美是美到极处,但敏感脆弱,固守于一处.他们所有的优秀发明,都归到了一个套路里.所以,曾经令我着迷不已的日剧,现在整体水平还不如中国内地刚兴起的连续剧.但日本国家实力摆在那儿,后劲很足,哪天他们福至心灵,我们追都别想追.撇开日本,能成为电影业基地的还有印度韩国,但印度至今宗教信仰浓厚,极度缺乏现代性,不说了,而韩国影视业的兴起,是近两年的事,我看过一些,应该说比较不喜欢,只有金基德给我印象深刻,韩国影视虽然现在很火,但文化特色,总体水平根本无法和日本中国相比,我不看好他们,也不说了. 中国内地有上百年的天灾人祸,建国后三十年封闭,原来旧上海的电影从业者都去了香港,香港便成了东方好莱坞,从这种简单比较是不是能看出,香港电影产业的辉煌是不是也很侥幸呢,是不是也具有历史环境上的天生不足之处呢. 第二我们从文化内涵上看.何为艺术?广义上说,只要美的,独特的,都算艺术.狭义上说,艺术不是商业片讲求的感官刺激娱悦,而是一个民族国家文化命脉的显现,是历史社会血肉的一个有机部分.可我们惊讶的发现,香港电影从李小龙那个时代起,虽然影响巨大,但成功的都是商业片,竟然没有几个真正意义上的艺术片导演.王家卫在形式画面情调方面,做出了新意,表现现代人的孤独失落上,也算有些内涵.而关锦鹏,许鞍华,陈果,张婉婷拍的其实都是伪艺术片,没有一点心灵的冲击力. 我看过好莱坞60年代以来的所有获奖电影,我发现大部分都是艺术片,就说<魔戒><勇敢的心>这样的商业片,也都冠以史诗二字,香港那么多商业片,有哪部敢称之为史诗(比如影响巨大的武侠片)?面对好莱坞艺术片赚钱(<阿甘正传><教父>风靡全球),商业片又极具艺术价值,香港电影集体失语.问题在于,香港影人只为赚钱拍片,比如一个片子火了卖钱了,就一定要跟风把它拍烂拍死为止,而很多人说香港是文化沙漠,也绝非虚词妄言. 周星驰搞笑片十多年来的一枝独秀,恰恰说明了港片精神上的单薄可怜.造成的结果就是,港片林林总总数不胜数,但没有一点厚重感.只能以<夏日么么茶><求爱上上签>这样的片子博小姑娘青睐,以华而不实的枪战片古惑仔片欺骗无知少年.昔日的辉煌,在于港片突然横空出世,新鲜刺激,但技术与文化内涵也只是刚具雏形,现在,吴宇森,林岭东,去了好莱坞,徐克和唐季礼最近几部电影差强人意.世道漓俗,人心不古.俱往矣! 第三,成也市场,败也市场.97前后,大批香港电影人奔赴好莱坞,跑掉了一批中坚力量,这有多方面原因.价值认同感与归属感是一大原因,但市场的吸引也是主要原因.在资讯发达的年代,市场服从的是赢家通吃的规则.比如,在电视上转播乔丹比赛的时候,你还有兴趣换台看国内的甲级男篮么.好莱坞历史上多次吸引外来生力军,强大自已,这次它把视线转向东方,利用自已强大的资本和市场,挖香港电影的墙角,结果我们看到了,好莱坞真的又一次赢了.而香港电影的后备力量却严重不足,有才华的新锐导演没有几个,港片自然举步惟艰.本来拍片就是为赚钱,面对巨大利益何乐而不为呢,在好莱坞拍一部主流商业片,导演的酬金一般是几百万美金,而在香港只有几十万美金.成龙在好莱坞拍了那么多烂片,他自已也有点过意不去,但说起那边来,钱确实好赚啊,他的身价一部就是二千万美金.换作你,你去不去? 这几年香港电影吸纳了许多内地演员,许多方面也作了交流互动,这是可喜现象,说明香港影人很聪明善于变通,但我估计内地帮不了什么忙,为什么呢?这我到第五点时再说. 第四,还是市场.八十年代,徐克的<新龙门客栈>仅在内地就取得了一亿多的票房,八十年代啊,简直乐坏了电影公司,再到东南亚跑一圈,还不赚个盆满钵满,这种一本万利的投资有谁不愿意?到了九十年代末期,香港经济滑坡,失业率居高不下,电影业自然受到牵连,据说制片人有了个好本子,根本已找不到人来投资了.到底是个什么具体情况我不得而知,但来看看我们内地市场. 改革开放二十年,内地经济以每年平均百分之八的速度高速增长,有钱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内地的市场巨大,应该需求比原来更加旺盛啊,可还是败在市场手里.因为市场空间被其它娱乐形式大大挤压后,市场反而变小了.八十年代看电影是人们主要的娱乐方式,可现在青年人最喜欢的是上网.就算要看电影吧,网上看,或者,七块钱买张盗版DVD,一块五租个碟(我们这儿的价钱),回家对着家庭影院,坐在沙发上舒舒服服服的看,所以,除了谈恋爱的已经很少人跑电影院了. 我九八年参加工作,是在文化宫,电影院也呆过,亲眼见证了我们这个苏北小县城电影市场的萧条.最多那时,我们城区一共有五六家电影院,各个乡镇也都有一家,当然,所谓的城区,只是一条叫人民路的主干道,加上几条破旧不堪的次干道.但到九八年时,电影公司倒闭,下属摩登影厅关门大吉,只剩下了我们工人影院和人民影剧院两家.不过就是那时,每逢大片和周末工薪场,影院里还总是坐满了人,承包老板只要一年搞好几个大片,拉几个学校,那是稳赚不赔,碰上<泰坦尼克>,一个片子据说就赚了十多万.而时代与社会的变革的影响,那时已在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方面深深体现了出来,随着国企纷份倒闭,工人下岗,私人企业增多,城市不断拆建改造,服务业娱乐业兴起,我们这个小县城是一年就变一个样,游艺房,茶餐厅,加啡馆,保龄球室,泡脚按摩店,迪厅,演艺厅,KTV,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冒起,每隔一段时间就听朋友谈起,哪儿又开了一家好玩的去处,而且由于我们这儿是小地方,只要是新开的休闲娱乐场所,必定是蜂拥而去.前两年,我在报上看到,我们这个小小的县城网吧竟然达到了六十多家,而我估计,现在起码有一百家左右了.在此情形下,电影院的生意就可想而知了.我师傅有次回来,闲聊间向我问起,今天有几个人呐?我回答,今天不错,有十几个人.我师傅瞪大眼睛,你说什么?十几个人就算多了?我说,你老知道的,以前就算是暴雨狂风,也是从来没有”白板”的,现在晚上到了放映时间,往往左等右等不来人,常常关门提早下班,有时来了两三个人吧,老板掐指一算,还不够开消电费呢,所以退了票仍然是提早下班!后来,人民影剧院被改做演艺厅,而我们工人影院在04年终于因为城市改造被拆除.在原址上建起了一座现代化的的影城,有位市长要求我们影城必经营电影,我们主任不同意,说做电影朝天蚀本,怎么养这么一大帮人?我估计最终方案是折中一下,只有一个厅做电影,豪华装修提供贵族享受,其它三个厅全部出租. 所以,这样来说文化生态也是变动发展,自生自灭,强求不得.香港电影人曾发出求市的倡议,此话很不通,市场可以救么?艺术可以救么?电影业曾经担负的娱乐主体地位,已被更强势的电脑游戏互联网所取代,而它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也将逐渐被边缘化,取而代之的可能将是未来互联网上的某种新艺术.以前的古典音乐,绘画,文学,不也是早让位于现代流行艺术了.现实与艺术的相互影响本该就是这样,香港电影人可以执着,也可以离开,不管什么选择,实实在在做些事才是最重要的. 当然,电影在今天仍然是主流的艺术形式,我们说港片的没落也是相对于以前的港片和好莱坞相言的. 第五,前不久奥斯卡直播,一档娱乐节目请了一个香港导演做嘉宾,面对举世注目的奥斯卡,确实有点叫人眼馋,这位嘉宾说,我听说中国不久将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经济体,为什么我们要去羡慕他们,我们可以把自已的电影业做强了,然后把全世界的人请来.我当时一听有点心动,就象拯救香港电影有种说法,内地发展力不可估量,可以强强连合优势互补,溶入内场电影业寻找出路.这种想法可能很普遍,但不过是打官腔说套话罢了,这个香港导演片子拍得不咋样,但我想还不至于如此无知. 我们这个最大的经济体,真是那么神奇么?以人均GDP算,我们还是小康社会啊.以前太穷了,现在有了点钱以后,常有人喜欢这么说大话.我们其实仍然不富,更不强.我们的企业长期处于产业链低端,做人家的廉价加工厂,利润率极低,但遭到国外多次反倾销,还被迫汇率升值后,便急着谈创新型国家了.好吧,就算再用二十年,技术创新上可以比比日本韩国了,那么基础科学领域呢,我们未来五十年可以出几个诺奖获得者么?再说,关系着国家民族精神根基的人文思想领域,由于历史革命和意识形态等原因至今一片荒芜.而教育这么重要,为什么迟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改善?有一种观点是,经济发展了富裕了,民*主*自*由自然会瓜熟蒂落,但反过来说也一样有道理,如果不从制度上来保证,那么社会的发展当然是危险的,比如象拉美非洲一些国家,总是出乱子.国外学者甚至把中国未来会发生什么,看成是世界未来二十年的三大不安定隐患之一. 前几天,我们单位一个承租户来办公室找我们主任谈话,他是大承租户,财力雄厚,在停车位广告位方面要求得到更多的份额,我们主任不同意,说必须照顾中小承租户的利益.但不管我们主任怎么说,他胡搅蛮缠装听不懂,最后,说着说着终于说漏嘴了,他说,现在社会就是这样,强者生存,他们没本事,就得让我们有本事的.我知道他这样说一点都不稀奇,平时里我接触的一些人更卑劣无耻,可当时我还是惊讶了.这就是我们中国的现实处境啊.别看我们中国人表面上和气客套,其实很多人内底里全是魔性鬼气,没一点人样,.而我在媒体上经常听说的是,目前形势一片大好,中国要维护世界和平什么的. 香港电影曾被称作奇迹,可要说奇迹,本来就是长不了的.它难道注定要如夜空的烟花,绚丽灿烂,却只能经历短短的一瞬么?我不知道,我可没有法子,我也不抱什么期待.

无敌舰队衰落与英国的崛起:海洋争夺里的「 ”赢家通吃”游戏

利维坦是《圣经》里记载的一头怪兽,传说它生活在海中,鼻孔冒着烟雾,嘴巴会吐出火焰,每当它游过的地方,海水都会为之倒流。除了上帝,几乎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降服。 后来,哲学家霍布斯以此为名,出版了他的政治学名著《利维坦》,在书中,作者将利维坦比作国家暴力机器的化身,久而久之便成了一个政治术语。 不过,对于16世纪末的英国人而言,「 ”利维坦”却真实地存在着。当然,它并不是什么海洋怪兽,而是西班牙的无敌舰队。1588年,西班牙准备攻打英国,英国上下一片恐慌。据说霍布斯的母亲,就因为听到无敌舰队来袭的消息受惊早产,生下了这位伟大的哲学家。 那么,无敌舰队究竟有多厉害,让英国人如此的恐惧? 1/6 英西海战是「 ”以弱胜强”的典范吗? 关于无敌舰队,熟悉世界史的人并不陌生。1588年,这支舰队第一次远征,与英国海军在尼德兰附近的海域展开了一场激战,西班牙人拥有130艘舰船和8000名全副武装的士兵,而英国方面仅有几十艘军舰,结果愣是把这个巨人给打趴下了。人们给予了这场胜利高度评价,说它标志着英国海军的崛起,是战争史上「 ”以弱胜强”的典范。 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呢?让我们回到历史的场景中。 自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来,西班牙依靠从美洲攫取的巨额财富,成为了欧洲第一强国。他拥有大片的海外殖民地,相继打败了曾经的海上霸主葡萄牙,以及陆上霸主法国,军队实力如日中天。 全盛时期的西班牙帝国版图(红色部分为其领土与海外殖民地) 那么英国呢?当无敌舰队进犯的时候,英国人还没有海外殖民地。当时欧洲各国都在积极地海外扩张,但是英国的领土面积小,人口又少,无论经济水平还是军事实力都比别的国家落后,无力开展大规模的海外殖民。 但是钱总得赚呀,于是英国人想出了一个狡猾的办法:给私人船只发放许可证,允许它们出海抢劫别人的商船。 难怪有人会说,英国海军是从干海盗起家的。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德雷克船长,就是个由英国女王授权的大海盗。只不过,这些海盗披着合法的外衣,并得到了国内贵族、议会乃至商人的大力支持,他们在这些私掠船上都是有股份和投资的。 弗朗西斯·德雷克船长 既然是抢劫,作为暴发户的西班牙自然成了英国人的首要目标。西班牙商船频频遭受英国海盗的袭扰,西班牙商人苦不堪言,自然希望本国能出面教训英国人一把。 然而,这还不是两国爆发大战的直接原因,这场战争的起因来自政治层面。 1558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登基,她有个表妹也非常有名,叫做玛丽·斯图尔特,她曾是苏格兰女王。传说这位玛丽拥有异常的美貌,还是个虔诚的天主教徒。 玛丽女王 伊丽莎白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可惜没有子嗣,这就意味着她死后只能由表妹玛丽接任皇位,玛丽信仰天主教,而英国此时已经是一个新教国家,国内的新教徒担心,玛丽上台后将重新挑起宗教内战。 还有证据表明,玛丽曾经试图刺杀伊丽莎白,这位女王认识到,必须先下手为强。于是在1587年,玛丽被下令处死,年仅45岁。 按理说,女王杀死政敌,只是英国人的内政,但西班牙人坐不住去了。 2/6 剑拔弩张 西班牙不仅是当时的欧洲第一强国,还是罗马教廷的坚决捍卫者。西班牙人占领美洲,除了抢夺金银财宝,还打着传教的名义。虽然欧洲的宗教改革已经实行多年,但是当时的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却打心底里排斥新教徒。 而现在,作为新教徒的伊丽莎白一世,杀死了天主教徒玛丽女王,这给了西班牙人报复的借口,他们正好能打着「 ”维护正统”的旗号惩罚一下英国,加上它对英国的抢劫与挑衅忍耐已久,是时候给点颜色瞧瞧了。 而英国方面,西班牙在英国人眼里也不是啥好东西。16世纪末的西班牙帝国不可一世,英国人对它的殖民掠夺很看不惯。况且,西班牙人还喜欢把天主教信仰强加给其他民族,谁不服就打谁,是一种 *** 裸的霸凌行径。 所以,英国人把抢劫西班牙船只视为正义之举,如同强盗抢了强盗的钱,既然这些钱本身就不合法,我打劫也算是名正言顺。 由此可见,西班牙与英国开战,既有政治目的也有经济动机,并非如后世所说是为了争夺制海权。人们之所以得出这个结论,是由于后来马汉海权论的兴起,关于这一点,我们最后还会解释。 西班牙的实力毋庸置疑,面对英国,他们丝毫不敢轻敌。为此,国王特邀请最富经验的海军将领和军事专家,协助无敌舰队的建设。值得注意的是,西班牙人早就意识到了火炮的重要性,他们在当时最先进的盖伦帆船上添置了重型火炮,以对付快速灵活的英国舰船。 盖伦帆船 而英国呢,他们是否正如历史书上说的那般弱小呢? 首先,英国海军始终处于备战状态,他们没有像西班牙人那样,为对付敌人专门打造一支舰队并加以训练。另外,英国人拥有世界上最好的战船,这种船只不仅速度更快,还能装更多的炮弹,射程也比较远。单以盖伦帆船而言,英国总共有25艘,而无敌舰队只有20艘,数量还超过了他的对手。 那么英国人的劣势在哪儿?在船队的规模上,西班牙人总共130艘船,其中包括盖伦帆船以及大大小小的其他船只。但英国却凑不齐如此庞大的舰队,但是别忘了,英国还有那么多海盗呢,现在敌人打到家门口了,国家平时给了你们那么多好处,是时候报效一下了。 通过这番简略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英西两国海军的实力对比,其实是旗鼓相当的。论主力战舰,英国人还要略胜一筹,他们的弱点是数量不够,而西班牙人也很清楚这一点。 3/6 出师不利 那么,无敌舰队最终是怎么失败的呢?这里面既有运气因素,也有自身的战术问题。 也许上帝从一开始就没有站在西班牙人这边,舰队出发后不久,便遇到了一场大风暴,大约6000名士兵因此丧生。之后,许多士兵又因为吃不到新鲜食物相继得病。换在古代,大战之前就遭遇如此严重的减员绝非好兆头,但无敌舰队仍旧坚持前进。 这正是无敌舰队实施远洋攻击的致命缺陷,他们不仅面临恶劣天气的威胁,还要解决棘手的食物供给问题,然而以当时的技术条件,他们只能听天由命。 当遇到英国海军的时候,无敌舰队已经是一支疲惫之师。而对方正以逸待劳,等候敌人的光临。 今天很多人提到这场海战时,总爱说无敌舰队的战术落后,因为他们直到16世纪末,还在采用当年古希腊人的战术,就是把大船靠近敌舰,然后派士兵上船近身肉搏,把海战变成了船只上的陆战。只要敌人在你靠近前一炮把你的船轰了,你就全完了。 其实在16世纪,这套战术被欧洲各国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地中海的海军冲突中。更何况,西班牙人很清楚自己的劣势,就是火炮没对手强,但船只比敌人多,所以就尽可能接近敌舰,然后在船上与对方一决雌雄。 然而,英国船只有着灵活机动的优势,西班牙人无法靠近他们,他们有没有利用自身的火炮,把西班牙军舰打成筛子呢?并没有。 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想要用火炮击沉一艘大型战舰几乎没有可能,别说是击沉,就连击中也没那么容易。道理很简单,16世纪的火炮技术还不够发达。虽然双方的炮弹在天上飞来飞去,却没有给对手造成太大的威胁。 不过,英国人对火炮的掌握,仍旧比西班牙人略高一筹,加上他们的队伍中有大量的海盗船,这些船穿梭于敌船之间,屡屡给敌人致命一击。最终,这些优势决定了胜利的天平向着英国倾斜。 无敌舰队出师不利,他们之后为逃避英国的追击,绕过英伦三岛才得以折返。在此期间,他们再度遭到风暴,疾病与敌军火炮的打击,只有66艘船只返回故土。 所以,在这场震惊世界的海战中,英国人最大的优势体现在他们相对灵活的战术上,大批的海盗船使英国海军有了和敌人打群架的资本,这些船都是趁火打劫的高手。而英国人更为先进的火炮,也对战局的走向起到了重要影响。 但我们不要忘了,如果不是西班牙经过长途奔袭,并事先损失了一部分战斗力,那么英国能否取胜,依然是个未知数。 从严格意义上,这场所谓人类历史上第一场现代海战,双方无论从战略还是战术层面上,都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 4/6 无敌舰队的命运 有人说,无敌舰队的失败,标志着英国海军的崛起,西班牙人从此一蹶不振,把海洋霸主的地位拱手让给了英国,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呢? 战争结束后,包括伊丽莎白女王在内的高层普遍认为,击败无敌舰队根本说明不了什么。它算不上伟大的胜利,充其量只是让英国暂时「 ”活下来”而已。 伊丽莎白女王这么说,并不是故作谦逊,或有意麻痹对手。到了1589年,也就是与无敌舰队交锋的第二年,英国就率领舰队大举进攻里斯本,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的他们,这回却遭受惨败。英国人带去的海盗船也没能发挥作用,很多船甚至在中途就逃跑了。 1596年,英国舰队再次袭击加迪斯港,却因为忽略了西班牙舰队主力的位置,最后铩羽而归。英国海军在远征途中,犯了和当年西班牙人同样的错误:缺乏后勤保障,士兵容易感染疾病,并时刻受到恶劣天气的打击。总之用美国历史学家马丁利教授的话说,无论英国海军还是西班牙海军,都还不具备远发动远距离进攻的实力。 那么无敌舰队后来的命运如何呢?他们有没有一蹶不振呢? 1591年,无敌舰队再次与英国在弗洛雷斯遭遇,英军主力还没交战就迅速逃脱,而他们的旗舰「 ”复仇”号则被西班牙人击沉。此战之后,英国私掠船不敢再对西班牙舰船轻举妄动。 1597年,无敌舰队再度策划入侵英国,这回他们有了更先进的火炮与战舰,并做了严格的保密工作。遗憾的是,暴风雨又一次扑灭了西班牙人的野心。 1599年,年轻的腓力三世登基,为报十一年前的失败之仇,无敌舰队再次大举入侵英国,然而,当舰队出发后不久,荷兰却在背后捅了一刀,他们攻占了加那利群岛,威胁到西班牙人的海上安全,舰队不得不北上对付这个新崛起的对手,英国成功躲过了一劫。 到了1601年,无敌舰队又开始觊觎英伦三岛,此时英国的爱尔兰地区正爆发叛乱,无敌舰队原计划把士兵送到爱尔兰,和叛军一起占领那里。但西班牙人的如意算盘再度落空,无情的风暴又一次把舰队打得七零八落。 总之,自1588年后,英西两国海军又有过数次交手,各有胜负,西班牙还略占上风。不过,海洋远征使两国元气大伤,不得不最终握手言和。表面上看,无敌舰队并没有衰落,它们只是运气不佳而已。 但现实是残酷的,无敌舰队到了17世纪开始走下坡路。原因也很简单,西班牙帝国没钱了。 5/6 先发与技术优势无法决定成败 西班牙是欧洲近代史上第一个崛起的超级帝国,也是最早衰落的超级帝国。 它曾拥有全世界面积最大的殖民地,规模最大的舰队,它开启了大航海时代,不费吹灰之力就征服了美洲的印第安人。殖民掠夺使西班牙一夜间成了暴发户。 暴发户的成功总是让人眼红,然而,西班牙也为之付出了代价。 从美洲掠夺的真金白银,不是进入王公贵族的口袋,就是用于修建壮丽的教堂。另外,连续的对外征战,也在不断消耗国家的财力物力。抢来的钱,转眼间就统统花掉了。这样的发展模式,注定难以持久。 反观英国,从17世纪起,英国也开始了海外扩张。其实,只要是战争,都会劳民伤财,但是英国人得益于以下几点。 首先,他的海外殖民地没有西班牙人多,维护霸权的成本比较低。其次,由于岛国的地理位置,英国人把更多精力放在海洋上,较少和大陆强国单独硬碰硬,而西班牙到了17世纪,则频繁对大陆与海上强国两线作战,进一步拖垮了本国的财政。 最后,英国的海外扩张是官方与民间共同参与的行为,到了17世纪末,英国已经通过中央银行发行国债,大幅度提高战争的融资能力。但是西班牙的殖民扩张却以国王为主导,国王是最主要的受益者。所以他们抢来的财富只能进贵族的腰包,而贵族们除了把钱花掉,没有别的选择。 英国人与西班牙人的海上争霸告诉我们,在竞争过程中,无论是先发优势还是技术优势,都不是决定成功的关键因素。唯有靠长期演化形成的制度优势,才能把小优势一点点集聚成强大的战略壁垒。 西班牙人最早获得了大片殖民地,在资源上享有先发优势,却没能把这些优势转化成战略壁垒,最后还是被后来者赶超。 至于技术优势,无论有多先进,只要给对手一定的时间,总有办法学会。举个例子,西班牙舰队在16世纪八十年代初,使用了大量平地大船和高楼大帆船,这类舰船只适合内海作战,而英国的海军舰船要比他们先进地多。所以,西班牙舰队在英国海盗面前屡屡吃亏。然而,在1588年海战后仅仅一年,西班牙人就学会了制造英国人的舰船与火炮,并在作战中重创对手。 其实,早期的现代海战,交战双方能否取得成功,都有较多的运气成分。无论西班牙打英国,还是英国打西班牙,除了拼武器,拼数量,剩下的就看好天气眷顾谁了。 所以那个时代的海战,以今天的眼光看,仍旧属于低水平的竞争,大家比的无非是数量和概率。 6/6 海洋争霸与「 ”赢家通吃”法则 虽然英国拥有那么多地理优势和制度优势,但是伊丽莎白时代的英国海军,仍旧非常弱小。至于其他国家,无论西班牙、法国还是荷兰,也无不例外。 那么,什么样的海军才算真正强大呢?根据19世纪美国军事理论家马汉的理解,它必须掌握制海权。 马汉将制海权定义为「 ”占据绝对优势的海上力量对海洋的控制,这种控制将敌人的旗帜从海洋上驱逐······通过控制海洋这片广大的公用地,就是关闭了那些进出敌人海岸的商业通道。” 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 请注意上述定义中的「 ”绝对”二字,也就是说,掌握制海权的国家,必须在海洋中一家独大,绝不允许另一个挑战者出现。 制海权这个概念提出于19世纪末,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但作为军事概念,它的生成背景源于17世纪的全球贸易。 在那个时代,随着欧洲列强相继拓展海外殖民地,跨越大洋的商贸运输与军事远征变得日益频繁。西方国家逐渐意识到,要想称霸全球,除了拥有大片的殖民地,还得扼守海上的商业要道,控制了这些要道,也就控制了远洋贸易。 无论你在陆地上有多强大,只要想出海做生意,就得经过我把守的港口和海峡。一到海上,你就得听我的,英国人对此贯彻地最为彻底。所以,从18世纪开始,他们开始成为全球海洋霸主。英国的崛起,就是对马汉制海权理论最生动的诠释。 一旦你决定称霸海洋,结果就是,要么拥有一切,要么一无所有,正所谓「 ”一洋不容二主”。就这点而言,争夺海洋有点像商业世界的「 ”赢家通吃”法则,最强的企业获得全部资源,其他的顶多只能拿到零头。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海洋世界不像陆地,并没有地形与国界的阻隔,海军的流动性要远远强于陆军,只要机动性足够,它就能畅行无阻,最强大的海军,必将称霸整个海洋,茫茫大海,只能有一个赢家,从地中海世界的罗马帝国,到近代的英国,乃至当代的美国,无不如此。 当然,如果时间退回到1588年,那时候的英国和西班牙,都未必懂什么制海权,因为它们还没有发展出足以控制远洋的军事实力。进入17世纪以后,更多的国家开始加入海洋的争夺战,它们有的英国强大,有的比英国富有,但历史最终选择了英国,为什么呢? 原因很复杂,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英国是欧洲列强中唯一没有陆地包袱的国家,它不曾像法国或者西班牙那样,有着大片的殖民地需要守护,也不像德意志或者奥匈帝国那样,卷入形形 *** 的内战。岛国的「 ”无依无靠”,反而成就了它日后的伟大。 英国的崛起再次向我们证明了,只有不被存量给绑架的人,才有机会笑到最后。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eji312/2498.html
将成国内 通用自动驾驶第一股 文远知行递交招股书
淘宝松绑仅退款 高分商户改为自主协商;文远知行提交美股 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