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华社评论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七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新华社北京7月26日电 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七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新华社评论员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贯彻的重大原则之一。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凸显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取向。
我们党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户籍制度改革让1.4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加快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建设让1.4亿多群众喜圆安居梦,个人所得税改革惠及2.5亿人,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实践深刻昭示,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改革开放事业才能底气坚实、动力强劲、前景光明,不断造福亿万中国人民。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推动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依然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民生保障等方面仍存在短板。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着力解决突出问题,更好地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持续增进人民福祉。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坚持人民至上,从人民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就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就业优先政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等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必须按照全会作出的部署狠抓落实、务求实效,多推出一些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举措,多办一些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实事,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改革开放的主体力量。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深化,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每一个领域和环节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实践。改革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不断激发人民群众参与改革、推动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共同为改革想招,一起为改革发力。
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也是改革开放事业的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好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就一定能汇聚起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创造无愧时代、不负人民的新业绩。
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为什么要发挥理论先导作用
一、充分认识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学习宣传党的群众路线是党校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 各级党校在学习宣传和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既要承担自身责任,又要在活动中发挥优势作用,就必须对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有重要意义有充分的认识。 各级党员干部将认识统一到“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一项重大部署,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党的执政地位的重大举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迫切需要”上来,并以此来认识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 二、发挥党校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重要优势党校在干部教育培训中历来把理论武装和党性教育作为重点,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党校要继承和发扬党校的光荣传统,担负有起当仁不让的历史责任。 (一)继承和发扬延安整风运动精神开展好教育实践活动。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提高管党治党水平,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 1942年到1945年初,毛泽东倡导了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的延安整风运动。 党校在延安整风运动中发挥了彪炳史册作用。 1998年开展的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活动、2004年开展的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2008年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都是对整风运动成功经验的正确运用,各级党校在这些学习教育活动中都发挥了干部教育培训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重温延安整风,党校应继承和发扬整风运动精神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目的是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切实改进作风,始终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主要任务就是作风建设,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 在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中,党校要充分借鉴整风经验,不仅注重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研究总结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内生动力,注重从党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干部制度和法律制度方面研究问题,把现象研究上升为破除“四风”的治理方法研究,上升为制度研究、党建研究和理论研究。 各级党校要结合本地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实际,将延安整风运动中所坚持的严肃认真,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批评与自我批评等良好作风在参训学员中进行传导,配合各级组织部门,通过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强化干部队伍建设。 (二)继承和发扬检验真理标准大讨论精神开展教育实践活动。 1978年5月10日,中共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发表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1日,《光明日报》以“本报特约评论员”的名义公开发表这篇文章,当天新华社全文转发。 12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一些中央和地方的重要报纸,均相继转载。 由此开启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真理标准讨论,奏响了新时期思想解放运动的序曲。 真理标准大讨论值得纪念之处,除正确阐述检验真理的标准之外,敢于正视现实问题的态度和追求真理大无畏精神同样值得党校人学习与借鉴。 对照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真理标准的大讨论给党校有很多启示。 一是重视正确理论在社会发展和社会变革中的先导作用。 以极大注意力关注理论,在理论原则问题上旗帜鲜明,积极推进理论建设和理论创新,保持理论的先进性,是我们党领导人民不断夺取胜利的关键。 二是用科学理论武装群众。 正确的理论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但这种理论只有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为广大群众所理解和掌握,变为自觉指导自己思想和行动的武器,才能发挥其最大的效能。 三是创造理论探讨的良好氛围。 理论探讨需要思想活跃,需要独立思考,需要畅所欲言。 党校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应继承和发扬真理标准大讨论的精神,遵循群众观点践行群众路线,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本着学术无禁区的研究之风,开展基础理论研究,抛弃不合时宜的观念,否定错误的理论,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在新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所以,党校要继承和发扬真理标准大讨论精神,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发挥党校作用。 (三)继承和发扬实事求是的校训开展教育实践活动。 中共中央党校大门前的照壁上,镌刻着“实事求是”四个大字,这是毛泽东亲自为中央党校制定的校训。 这个校训是党校办学理念和育人要求的高度概括,是校风、教风、学风的内核,它不仅体现了党校的特点、风格,同时也反映着党校的文化积蕴和精神。 毛泽东认为,“是”就是事物的规律,“求是”就是认真追求、研究事物的发展规律,找出周围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工作的向导。 毛泽东曾解释说:学习马克思主义要“有的放矢”,“的”就是中国革命,“矢”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中国共产党人所以要找“矢”,就是为了要射中国革命这个“的”。 这种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这种态度,有实事求是之意,无哗众取宠之心。 这种态度,就是党性的表现,就是理论和实践统一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作风。 ”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同志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把实事求是提高到党的思想路线的高度。 当前党校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尤其要注重实事求是的态度。 各级党校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要充分贯彻执行好“实事求是”这一校训,结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各地区,各级部门的实际在干部教育培训培训和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服务发挥好党校作用。 要通过广泛而深入的走访调研,实事求是的对各地区,各级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工作建议,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注重实际,严谨建议”。 特别要对于各地区各地党委和人民群众所面临的特殊问题和个性问题更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方式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切合实际的解决建议。 在干部教育培训培训中,干部的能力提升及要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党员干部需求的实际和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的实际,开展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育培训,并将党的群众路线理论贯穿党校教学培训始终,切实提高党校教学的成效。 三、承担党校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重要责任(一)突出党的群众路线在党校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一是要突出党的群众路线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党的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鲜明特色,是党校理论教学的重要部分。 党校的首要任务是理论武装和党性修养,这是党校的特色和优势,也是党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党校在干部教育培训的理论武装和党性修养上不可替代,在培养干部世界眼光、战略思维能力上不可替代,在提高干部综合素质、综合能力上不可替代。 为此,党校应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将党的群众路线理论教学融入到 “一个中心、四个方面”的几大模块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努力使各级党员干部自觉践行为民、务实、清廉的时代新要求。 二是要强化党的群众路线在党校干部职工和参训学员中的深刻认知。 理论服务群众,最根本的就是要发挥理论对人民群众争取和对维护自身利益实践进行理论论证和支持。 这就要求我们党校不仅要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进课堂,还要用党的群众路线理论说服群众,启发群众。 党校要大力开展群众路线的理论宣讲,宣讲党和人民在目标追求上具有一致性,在思想理论上具有一体性,在利益归属上具有唯一性,在治国理政上具有统一性,在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上具有一贯性。 三是要提高党校干部职工和参训学院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素质。 党的群众工作,不能仅仅停留在解决群众的具体问题上,而是要针对新形势下的新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战略思考。 党校在干部教育培训中,要通过专题讲座、学习交流、党性锻炼等,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和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要以执政为民的实际效果取信于民,自觉按照中央和省市县各级党委的要求,注重解决思想问题、感情问题、作风问题和机制问题。 (二)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理论支撑。 党校要加强群众理论研究,要围绕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围绕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与各部门联手开展实际问题调研,要通过大量的基础和基层调研,提出和创新工作理论,在相关研究中提炼新的理论成果。 一是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背景研究,深刻理解三个“必然要求”。 把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到实践活动中来,就必须在学习研究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上下功夫。 这三个“必然要求”,揭示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时代要求和重大现实意义。 新的历史条件下,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是事关人心向背,事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重大课题,党校应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推出新的研究成果。 二是开展党的群众路线的产生发展研究,深刻认识群众路线是我党的生命线。 充分发挥各级党校党史、党建等学科和人才优势,组织专家教授对党的群众路线孕育产生的历史背景、形成完善和丰富发展进行深入研究。 对党90多年来密切党群关系、做好群众工作的宝贵经验进行研究,对本地区密切联系群众的历史实践进行研究,把成果带进课堂,使党员干部更加清楚保持党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性。 三是开展世情、党情、民情新变化研究,提高党员干部对党群关系的深刻把握。 当前,党群关系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 从世情视角看,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多样,改变了党联系群众的内外环境和条件。 从党情视角看,执政是我们取得革命胜利的标志,也使我们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从人民群众视角看,人民群众自身利益和利益诉求发生了巨大变化,怎样解决利益调整中出现的深层次矛盾问题,如何使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开放伟大成果,如何革除“四风”问题,已经成为密切党群关系、做好群众工作的重大课题。 党校要将这些问题作为重点课题立项,将研究成果作为党校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参考教材,挖掘党的群众路线的历史新内涵,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新时期新意义,进而行成在践行群众路线上的理论创新。 (三)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党校在自身建设。 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四风”问题,对党校而言,主要是解决好校风问题。 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核心是加强思想作风建设。 端正校风要着力从学风、教风、工作作风抓起。 一是把教育实践活动与强学风结合起来。 党校学风是党校校风最直接的体现,是学员的求学、研学之风,教师的治学、导学之风,校领导的督学、管学之风。 党校学风是在党校核心价值观支配下所展现出来的特色、制度、行为、环境、氛围、风气等等,它渗透在党校精神、管理制度、人际关系、校园环境等各个领域,党校学风影响并支配着党校发展的方向、质量和特色,涉及教职员工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党校学风建设是党校内涵建设的灵魂与核心。 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建设以“党校姓党”为核心的精神文化;着力建设勤于学习,追求真理的学术文化,着力建设以人为本,按章治校的管理文化;着力建设团结向上,充满活力的校园和谐文化;着力建设庄严典雅,底蕴深厚的环境文化。 因此,党校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要把加强学风建设作为党校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灵魂。 把狠抓理论联系实际作为加强学风建设的核心,确立在教师和学员中以问题为教学和学习的导向,把制度建设作为加强学风建设的保障,认真贯彻好《党校工作条例》、《关于在干部教育培训中进一步加强学员管理的规定》、中央“八项规定”和中组部《关于在干部教育培训中加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的通知》等要求。 在活动中根据梳理出来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关于学风建设的规章制度,使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党校形成常态化。 二是把教育实践活动与促教风结合起来。 党校教风是指党校教师按照党校教育的总体要求,为完成党校教学目标而开展的教学活动中所形成的特有的教学风格、教学态度和思想作风。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要在重师德促教风上下功夫。 弘扬党校精神,树立党校教风,建设党校文化,培育党校作风,塑造党校人形象。 党校是培训领导干部的学校,良好的教风和党校人形象,对加强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和促进党校事业的发展十分重要。 要努力塑造具有“品德高尚、作风过硬、意识良好、工作敬业”的党校人形象。 三是把教育实践活动与转作风结合起来。 要把坚持党校姓党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抓手,把党校姓党的校魂贯穿到教育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要把大力弘扬党校精神作为校院作风建设的主线。 要以忠诚为根本,政治清醒,信念坚定;要以团结为基础,和谐共事,共谋发展;要以敬业为品格,恪尽职守,勤勉工作;要以求是为准则,严谨治学、求真务实;要以创新为灵魂,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真正把党校建设成风清气正的学府、锤炼党性的熔炉、咨政育人的殿堂。
总书记在2021年的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强调,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
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必须大力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精神,始终做到心系人民、务实为民。
新征程上,必须大力发扬创新发展拓荒牛精神,敢闯敢试、破局开路,勇做改革实干家、创新推动者。
新征程上,必须大力发扬艰苦奋斗老黄牛精神,勇于负重、甘于奉献,踏踏实实干好本职工作,拉车不松套,履责不掉链,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进。
扩展资料:
党员干部要发扬好“三牛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人民群众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无限的创造力。 党员干部要发扬好“三牛精神”,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人民群众的“孺子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贡献力量。
党员干部要发扬好“三牛精神”,做好产业创新与发展,带领人民群众走向共同富裕之路。 党员干部只有在围绕中心、推动发展上特别拼,在凝聚共识、汇聚力量上很给力,在服务群众、造福百姓上真用心,以“滚石上山、负重前行”的决心抓发展,才能更好地做好经济建设。
党员干部还要拿出“领头雁”的果敢,“拓荒牛”的劲头,“下山虎”的气势,“千里马”的恒心,带领人民群众走向富裕的康庄大道。
党员干部要发扬好“三牛精神”,传承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优秀品质。 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一直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内心强大的精神支柱,回顾过去一年,征途充满艰辛,奋斗成果显著。
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坚持做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老黄牛”,发扬严谨务实、精细高效、争分夺秒的精神,践行埋头苦干、雷厉风行、勤奋努力的工作理念,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建设人民满意的什么型政府
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2018年3月13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听取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方案对国务院组成部门和其他机构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减少了8个正部级机构和7个副部级机构,优化了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理顺了职责关系。
这一改革,适应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聚焦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为的就是建设服务型政府,更好服务人民,让人民更加满意。 实践启示我们,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才能建设好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扩展资料:
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改革的根本价值取向。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就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一重要原则,着眼于加强重点领域民生工作;立足建立健全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公共服务体系;
在教育文化、卫生健康、医疗保障、退役军人服务、移民管理服务、生态环保、应急管理等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领域加大机构调整和优化力度,着力组建一批新机构,强化政府公共服务、社会管理职能,为的正是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公共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