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员 人文关怀 召回 无赔偿!理想汽车不谈

文/路世明

编辑/大风

原来车企不仅可以召回汽车,还可以“召回”员工。

继大规模裁员一月之后,理想汽车突然紧急召回部分关键岗位的被裁员工。毫无疑问,这又是一起“裁员裁到大动脉”的典型案例。

有意思的是,理想似乎并不愿意为这次错误的裁员决策“买单”。没有赔偿、没有态度,这种反复横跳,视员工尊严和利益如空气的做法,充分体现了理想管理层的傲慢,也展现了理想企业风气究竟能有多么差劲。

或许是2023年的“幸运”冲昏了头脑,让理想忘记了什么叫脚踏实地。如今,面对MEGA失利和销量的下滑,以及财务状况的不佳,理想是时候沉下心来,好好思考自己存在的各种问题了。

这出闹剧,其实也给了国内其他新能源车企一个警示,在技术发展的道路和技术人员的去留上应该更加慎重。

员工该不该回去?

为降本增效,理想于五一假期之后开启了大规模裁员,整体裁员比例超过了18%,超过5600名员工受到影响。

其中,销售服务运营部门裁员超过400人,招聘部门从原有的200多人缩减到仅剩40至50人,而智能驾驶团队也将被缩减到1000人以内。

一般来说,企业裁员基本裁的是资历较浅、业绩水平比较低,或者是价值较低的员工,但令人怎么也想不到,理想反其道而行之,来了一场“去精华、留糟粕”的戏码。

多位理想汽车内部人士表示,在MEGA失利和纯电产品节奏放缓后听说过改款传闻,但现在还未得出具体方案。在此背景下,研发和测试等涉及产品进化方向的关键部门成为主力。而一月之前的大规模裁员,对理想汽车的研发测试部门影响极大,开发几乎陷入停滞,测试仅靠少量低成本外部团队协助。

等回过头之后,理想突然又发现了这些岗位的“关键”,于是研发测试端被裁的员工们接到了召回通知。

但据界面新闻报道,理想与被裁员工此前协商的赔偿金尚未发放,并且后续这部分补偿将不会提供给被召回人员。此外,涉及员工的合同将直接延续,目前还不清楚召回规模和各部门比例。

理论上,理想裁员相当于解除了劳动合同,双方已不再存在劳动关系,而后续召回,双方也应该重新签订一份新的劳动合同。

所以哪怕员工响应号召重新回到岗位,当时裁员所协商的补偿,理想还是应该如实支付。

企业从来都是以利益为导向,理想召回部分被裁人员,不是因为良心发现,而是因为离开这些员工的价值,会导致其更大的利益受损。但谁又能保证,等利益问题不存在了,理想是否又会将这些员工裁掉呢?

因此,理想应该为自己做的决定付出代价,员工也有权利维护自己的利益。

最近这几年,企业大规模裁员已经成为了家常便饭,但明显的市场预判和公司决策失误,绝不应该由普通员工背负。

从扩张,到裁员,再到召回,这一系列操作,充分暴露了理想汽车高层决策的随意与莽撞。

理想为什么要裁员?

事实上,裁员又召回的车企不止理想一家。

5月14日,特斯拉公司正开始重新聘用部分超级充电桩团队的员工,该团队于四月底解散,当时被解雇的员工接近500人。

不同的地方在于,特斯拉裁员的直接原因是部门主管蒂努奇反对马斯克疯狂的裁员方式,而理想裁员的原因则是自身的发展发生了明显下滑。

2023年全年,理想汽车共交付新车37.6万辆,同比增长182.2%。截至2023年年末,理想汽车累计交付量超过六十万辆,成为交付量最高的中国新势力车企,也成为了继特斯拉、比亚迪之后全球第三家实现盈利的新能源汽车企业。

卖爆的同时,理想汽车的员工规模也开始迅速膨胀,2023年整体新员工数量超过1.6万,在原有规模上同比增长了60%。这让理想的员工总数超过了3万人,仅次于蔚来。

高光之下理想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想更是自信的表示:“三年内让所有理想汽车工厂里的工匠们能够获得日本、德国等发达工业国家同样等级的收入和成就。”

此外,李想还曾公开表示2023年目标全部达成,2024年要挑战更高的目标:800000、100000、30000、2000。这些数字分别代表全年销量目标是80万辆,并在当年实现 “中国市场豪华汽车品牌销量第一”。

然而进入2024年,随着问界等新势力的突然发力,以及理想压重注的MEGA失利,让理想的日子突然变得艰难起来,经营大不如去年。

今年3月,理想官方将全年销量指引从80万辆下调至56至64万辆。到6月5日,理想汽车再次下调2024年销量目标,调整后的目标为48万辆。

在销量放缓和目标下降的趋势下,理想汽车人力冗余的迹象愈加凸显,裁员成为了必选项。

而早在4月初,就有一位自称为理想汽车员工的账号就在社交平台爆料称,理想新offer全部暂停审批,17(级别)岗以上会有少量股票,但可能与绩效等考评挂钩,低绩效无法套现。

随后到5月初,又陆续有内部员工放出消息,理想汽车内部开始逐渐裁员,首先“动刀”的是人力资源部门。另外造型部门、生产以及供应链相关部门均有不同比例的人员调整。

但理想怎么也没想到,这轮裁员会裁到自己的“大动脉”上。

推迟纯电后该走向何方?

一口气吃不成胖子,理想汽车太过着急,也为此付出了代价。

今年3月,李想发布了一份内部信,首先承认了MEGA的失误,并决定暂缓向更多城市推广该产品,要集中精力向纯电消费能力较强的城市推广MEGA;其次理想决定不再过度关注销量,要以用户为中心,提升用户价值。

按照理想原本的计划,是今年3月发布MEGA,下半年再发布M9、M8、M7三款纯电SUV,其中MEGA和M9、M8今年量产,M7明年第二季度量产 ,形成“4增程+4纯电”产品阵容。

汽车行业的节奏非常重要,一步空,步步空。 在MEGA失利之后,5月20日,李想又在一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宣布,今年不会发布纯电SUV产品,而是改期明年上半年。

其实关于产品策略的调整,也体现在理想一季度财报的承压。

一季度,理想汽车凭借8.02万辆销量营收243亿元,较去年一季度的183亿元增加了32.3%。但经营利润出现了明显亏损,亏损额达5.85亿元,结束了理想连续四个季度的经营盈利。而得益于理想的10.69亿元利息收入及投资收益,理想最终净利润为5.91亿元,但依然同比大幅下滑36.7%。

在这样的财务状况下,理想选择推迟纯电车发布,无疑是正确的选择。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3年中国纯电车销量为668.5万辆,同比增长24.6%,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为280.4万辆,同比增长84.7%。虽然纯电车销量依然高于混动车,但从增幅来看,却是混动车大幅领先。

有观点认为,尽管电池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固态电池正逐步商用,但综合考虑国内出行环境、长途需求,国内混动车销量今年很可能追上纯电车。

尤其是在高端市场,混动车可以摆脱续航焦虑,就算油费略高,对于豪车车主而言也不是大问题。

推迟纯电车型上市、静观市场变化,对理想来说显然更加稳妥。 既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研究消费者喜好,也能确保推出的纯电产品能够真正符合市场需求。

吃一堑长一智,不管是裁员错误,还是产品失利,又或者是财报承压,这些都在“要求”理想和李想沉稳下来,认真思考“出路”到底在哪里。


公司出于成本和人效的原因,想要裁员!该怎样跟员工说,要按什么标准赔偿?

首先,公司毕竟都是营利组织,通常的成本控制或者人员调整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但为了避免法律纠纷,以及保证现有员工的士气和忠诚度、避免员工产生“兔死狐悲”的情绪,从而导致工作效率和成果的下降,所以公司在裁员的时候,一定要尽可能的保证裁员补偿要到位。 就拿我之前所在的“天九共享集团”来说,他们在裁员的时候都会很职业,且伴随着人文关怀的态度,详细解释公司的难处以及裁员的原因,并表示如果后续公司业务调整回来,也一定会尽量再次雇佣等等。 与此同时,也不需要员工提赔偿,公司会主动提出会按照劳动法给出赔偿,并且年终奖一类的奖金也会按时发放。 这就是一种很标准、也很正常的裁员时的处理方法。 然而,即使这种基本操作,很多企业也为了眼前的利益而舍不得拿钱赔偿。 只有一些大厂,或者像天九共享这种比较靠谱的企业,才能把这种基本操作做到位。

姗姗来迟,蔚来ET7反倒是踩准上市首款轿车的最佳时机?

2019上海车展上,蔚来首次发布了概念轿车ETPreview,溜背的轿跑造型以及造车新势力大胆激进的造车理念,让消费者对于蔚来将要量产的首款轿车充满了遐想和期待。日前,根据最新消息显示,蔚来汽车或将于今年年底成都举行的NIODAY上亮相首款旗舰轿车ET7,毫无疑问,ET7基于概念车ETPreview打造而来,在ES8、ES6,乃至EC6之后,ET7会不会带给消费者不一样的蔚来体验呢?

首款轿车ET7姗姗来迟

国内自主品牌向来垂青于SUV的研发,缘于SUV市场处于一片红海之势,轿车低矮的车身一定程度上有着它的局限性,消费者更青睐于SUV车型,它的视野开阔度、实用性都要强于一般轿车,尤其是针对首次购车的用户,SUV车型会是他们考虑更周全的选择。因此,自主品牌市场中销量较为突出的车型大多数以SUV车型为主,像哈弗H6、吉利博越、长安CS75PLUS等的单月销量丝毫不亚于一些合资品牌,而长城WEY更是只专注于SUV车型。

初次涉足汽车工业的众多造车新势力也不例外,比如小鹏G3、理想ONE、威马EX5等这些新势力首款投放于市场的车型均是SUV,包括定位豪华级别的蔚来第一款量产车型ES8也是一台SUV,无可厚非,SUV车型就是造车新势力的一个突破口,对于造车新势力而言,第一款车型是否能够顺利落地,未来是否可以持续发展,押宝消费者更容易接纳的SUV车型显得尤为明智。

经历市场的一番洗礼后,依旧可以屹立不倒的造车新势力品牌开始进入稳健发展的道路。在后SUV时代,消费升级市场中轿车车型理应有它一席之地。如进入2020年初,尽管受疫情影响下的车市哀鸿遍野,但是随着局势的缓解,以特斯拉Model3、小鹏P7、比亚迪汉领衔的纯电动轿车市场风起云涌,刹那间,仿佛感受到国内新能源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如今看来,作为国内造车新势力头部车企的蔚来,似乎在发力轿车层面反应显得有点迟滞。按理来说,19年初亮相的概念车ETPreview,以蔚来的速度年底大概就是量产车型的正式上市时间。更何况,当时坊间盛传蔚来的第三款量产的车型就是一台旗舰全新中级轿车,可是后来我们也都清楚,第三款车型还是一台SUV车型,就是ES6的一个延伸车型——轿跑版EC6,而当初消费者之间所口口相传第一台轿车车型并未如期而至。

个中原因,或许只有蔚来自己心底里清楚,毕竟2019年对于蔚来而言,日子过得颇为辛酸,新能源补贴退坡、公司裁员、部门缩减、ES8自燃召回事件、股价暴跌等等一系列的负面信息缠绕着这家新兴企业,轿车板块业务不得不延后。

不过试着从另一角度看,2020年蔚来首款轿车跳票未尝不是一个聪明的做法,这一年,国产特斯拉Model3强势入局,小鹏P7数据全面看齐Model3博得消费者一片喝彩声,比亚迪汉首次运用刀片电池,大有颠覆新能源电池之势,这些自带流量的火热车型在市场中不乏关注度,如果蔚来再出一款轿车车型抢热度势必会令消费者眼花缭乱,并且关注度也会变得比较分散。

2020年,蔚来开始扭转颓势,换电措施受惠于国家政策,地方政府的70亿元补助陆续到位,ES8、ES6交付量连月增长,股市市值冲破千亿,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此时,再研发ET7,蔚来变得更加有底气,同时,年底亮相的ET7,预计最快的上市交付时间也要到2021年中后期,彼时Model3、P7能否热度不减还不得而知,但是ET7却可以凭最新鲜的热度抢占消费者眼球,显然,姗姗来迟的蔚来首款轿车ET7会以更加从容的姿态登陆市场。

ET7能叫板同级竞品?

以目前蔚来国内的强势表现以及在消费者口中形成的良好口碑,自然会对作为蔚来推出的首款轿车ET7寄予期盼。尽管目前还没有车型更进一步的详尽消息,但是可以确定的是,背靠蔚来这么一个豪华的品牌,ET7的定位也必须与ES8、ES6等看齐,因此,蔚来ET7的竞争对手无疑剑指特斯拉Model3、小鹏P7、比亚迪汉三款中高定位的纯电动轿车。

特斯拉作为全球领先的纯电动车企,它的实力毋庸置疑,尤其是国产Model3进入市场后,价格一再下探,竞争力大大提升,虽然消费者总是诟病于它的简约内饰和粗糙做工,但是它还是以自己独特的魅力迅速攻占市场,加大产能后月销量破万,冲击的不只是新能源市场,就连诸如一线豪华品牌B级车34C也不得不正视它的冲击,而于我看来,未来ET7上市,Model3无疑是它最直接的竞争对手。

而另外两个自主品牌车型小鹏P7和比亚迪汉,它们本身不俗的竞争实力赢得了不少的舆论热度,尤其是7月份作为小鹏P的首个交付整月,取得了最终1,641辆的新车销量,占小鹏汽车7月总交付量的68%,同时成为国内造车新势力中规模交付启动速度最快的车型,随着产能进步和旺季到来,接下来P7的销量有望进一步释放。

尽管看起来小鹏P7的销量与Model3相差甚远,这也是当前我们必须认清与世界领先新能源车企之间的差距,但同时不能否定我国纯电动在大环境驱使下所取得的进步,更加踏实地走好每一步,尽量缩小与国际一流新能源车企的差距。

无可否认,ET7将要面临的纯电动B级车之间的竞争是残酷的,但是我相信蔚来的实力,平心而论,论品牌影响力,蔚来未必如特斯拉那么著名,但是从ES8、ES6车上看蔚来的行驶品质、造车工艺的细腻度、用料、人文关怀服务等丝毫不弱于特斯拉,甚至要在它之上。另一方面,蔚来的品牌定位和认可度要高于小鹏和比亚迪,猜测如果ET7的定价区间在30万左右,同样具有搅局市场的实力。

雅斯顿小结

鉴于目前蔚来ET7的更多情况都像迷一样,但是以蔚来的实力,我保持着对ET7的好奇与渴望,包括它的续航里程、性能表现、自动驾驶情况和车机智能程度等等,你会像我一样期待吗?

职场中遇到哪些情况你会毫不犹豫地跳槽?

职场上我们会遇到很多情况,我职场上薪资待遇与自己的各类需求都无办法满足,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跳槽。

第一种我会毫不犹豫跳槽的情况。异地工作多年,父母妻子儿女的现实需求,那么会毫不犹豫选择跳槽回家乡的企业工作。早年年轻,出于想打拼成就一番事业的想法,因为考虑不了那么多,选择了去外地打拼,又因为受条件所限,跟父母家人聚少离多,而自从有了个人小家庭有了儿女以后,才开始逐渐觉得父母年岁大了需要自己在身边照顾和尽孝,妻子儿女也需要自己回到家乡陪伴照顾,这个时候就算外面的事业收入更多,如果家乡有一份差不多的工作,收入上只要还过得去,那么都会选择毫不犹豫地辞职跳槽选择家乡的企业。

第二种我会毫不犹豫跳槽的情况。就是跟单位领导不合,或者是跟同事关系不好,会遭到打击报复或者受排挤的情况。这个时候在单位一天天的过得不开心,心情很压抑,下了班就感觉轻松很多,而一到上班点,就会有一种忌惮想逃离的感觉。如果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哪怕是工作稳定,福利待遇好,工资高,那么我也会选择合适的时机,一旦遇到心仪的企业,哪怕是不那么心仪,只要觉得比原有的企业环境好,那就会选择毫不犹豫的跳槽走人。

当然还有第三种我会毫不犹豫选择跳槽的情况。这也是大多数跳槽人的都有的情况,当外面的工作足够吸引诱惑自己的时候。不只是可以发挥自己的才能,最主要还是企业发展更有潜力,工资福利待遇工作环境方面都是明显优于原来的,那么我觉得没有多少人能够抵抗住诱惑,选择跳槽的。但是跳槽一定要注意,对方不是在给自己画大饼,而是实实在在的肉饼才可以的。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eji312/25459.html
习近平会见巴西副总统阿尔克明
主帅伊万黯然 真队长!王大雷赛后向球迷致意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