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湖泊岩芯成功钻取 纳木错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启动

2024年6月6日,纳木错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ICDP)在西藏纳木错正式启动。当天23时40分,科考团队获得了第一批湖泊岩心样本。

纳木错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是由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变化研究团队联合德国、瑞士、英国和美国等多国科学家及钻探技术人员共同实施的,科考队员达70人。纳木错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湖面海拔4718米,是亚洲水塔的核心区之一,湖面面积2020平方公里,是西藏第二大湖。它是我国水量最大的湖泊,湖水容积870亿立方米,相当于2.2个蓄满水的三峡水库的库容。科考队负责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王君波告诉记者,联合科考队从6日开始在纳木错湖面上的三个点位,计划共钻取近1000米长度的湖泊岩芯,并有望在其中一个点位获得透底湖芯。科考行动所使用的钻探平台面积约200平方米。

6月6日作为钻芯的第一天,经过不断地调整和试验,当晚23时20分,第一次正式钻探开始,钻头深入到了水下95米左右的位置,在第一个点位开始钻取湖泊岩芯。23时40分,科考团队获得了第一批湖泊岩心样本。科研团队每次钻取3米一段,通过24小时轮班不间断作业,截至7日早6时,已获得9米长的岩芯。

湖芯和冰芯,都是研究气候环境的密码。此次科考获得的湖芯样本将为开展青藏高原过去一百万年以来气候环境变化研究提供新的科学证据,对研究藏北大湖区气候环境变化具有重要作用。

(总台记者 陈琴 毛宇轩)


湖芯是啥?我国首次在西藏高原成功钻取百米湖芯有何意义?

大家可能会问湖芯是啥?湖芯就是是湖泊沉淀物,这些沉积物来自于湖水或者空气,它们通过自然沉降的方式在湖底堆积,可以通过它们所含有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标来考察当时环境和气候,这就是湖芯!此次在青藏高原钻取的百米湖芯是从纳木错湖所得。纳木错湖位于青藏高原的腹心地带,海拔在4700米左右,是第二次青藏科考的重要基地之一。

中科院和第二次青藏科考湖泊团队用已经搭建好的钻探设备,在青藏高原纳木错湖泊水深95米的地方成功钻取湖芯,这次钻取的湖芯有100米长,而且这次的总取芯率高达98%,也是我国第一次在青藏高原深水湖中取得超过百米的湖芯,是我国在深水湖泊样本采集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为研究青藏高原的环境和气候提供了重要研究样本。

中科院青藏高原院研究员、纳木错综合观测站站长王君波表示:他们以纳木错、色林错等深水湖为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和调查,取得了许多珍贵的一手资料。这次钻取湖芯的采样平台、稳定系统和钻探系统全部是由我国科研人员自主设计研制,对我国在湖泊探索设备上取得重大突破和自主权。

据估计,这次钻取的湖芯可以追溯到青藏高原15万年前的环境情况,这长久以来的环境气候变化是非常具有研究价值的,通过研究过去的气候变化情况,可以总结和推测未来的气候变化情况。这次成功钻取湖芯提高了我国湖泊的钻探和研究水平,也对ICDP钻研提高了可靠的科学依据,以及技术保障。ICDP是指我国和英美等国共同申请的纳木错大陆钻研计划。

我国专区高原湖泊最长岩芯,为何有人说浪费钱?

可能很多人对岩芯的了解并不多,首先岩芯是根据地质工程的需要,使用岩芯环状钻头或其他钻孔取芯工具从岩石孔中取出来的岩石样品,岩芯是工作人员研究地质和矿物质情况的一个重要的实物材料。 岩芯提取技术是当前国际上一个高端技术。我国中科院青藏高原所湖泊与环境变化团队首次从近百米的水下成功获取了144.79米的岩芯,钻孔深度达到了153.44米。在此之前,我国高原湖泊最大钻探深度为114.9米,而本次纳木错岩芯的成功提取是我国首次达到150米级别的钻探深度,虽然在此花费的成本有很多,但是对于这次成功来说,付出的成本显然是值得的。本次纳木错岩芯的成功提取,在技术上是一次重大的突破,为今后的高水平钻探研究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在结果上是我们国家攻坚路上的一个重大成就,为以后钻探乃至更多更高科技层面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这次纳木错岩芯的成功钻取,使得我国在高原钻取方面的国际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也为中国科学家在日后的国际合作项目中有了更多的主动权,是我国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重要象征,标志着我国的科研技术在一步步提升。根据中科院青藏高原所湖泊与环境变化团队负责人朱立平了解,此次钻探工作目的在通过湖泊岩芯指标来重建末次间冰期以来的气候旋回及特征,他认为此次工作对理解长时间尺度下西风—季风协同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关人员称“地处青藏高原腹部地的纳木错湖面海拔大约4730米,在此区域展开岩芯探取工作,天气是最大的挑战。”钻探团队逐一解决了“平台不稳定”、“套管难固定”等关键技术难题。此次纳木错钻探成功完成目标,表明我国已经成为了能够利用自主研发的技术在深水区域获得高取芯率,长尺度的湖泊岩芯

我国成功钻取高原湖泊最长岩芯,现在科技这么发达了吗?

近日,据我国记者报道,由中科院青藏高原所领导的湖泊与环境变化团队首次在青藏高原纳木错中心湖区近百米水下成功获取144.79米岩芯,钻探深度达153.44米。 这是我国钻取的最长高原湖泊岩芯,这一成就的背后,是我国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

此次钻取活动,远比在平原要困难的多,高原湖泊,除了要面对高原反应,还要面临天气问题,可想而知有多么困难,在这一区域开展岩芯钻取工作,远比在平原要困难的多,首先,天气就是最大的挑战。据有关报道反应,在这次钻取过程中,由于天气、技术等多种原因曾被迫暂停,使得湖泊与环境变化团队不得不联合钻探公司进行技术攻关,如果没有强大的科学技术作为后盾,又怎能如此快速的完成钻取任务,中国的科技,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发达,比我们想象中的发展还要迅速!

改革开放以来,新中国的科学技术从羸弱到崛起, 以一种让世界都震撼的速度发展着,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奋勇拼搏的精神传递在一代又一代人之间,我们创造甚至首创出一个又一个举国振奋的科技成果,研制出一项又一项问鼎世界的超级工程,提起中国,世界人民联想到的不再是那个落后挨打的国家,而是一次又一次造福全世界人类的强国!微子探测仪、量子通信机、航空航天飞行器等等等等,中国始终低调发展着,中国的科学技术也悄然进步着。

掘地三尺并非一日之功,中国科技的发展是在当时国家经济技术基础薄弱、生活条件艰苦的情况下,许多科学家们筚路蓝缕才取得的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因此,我们应该为我们是中国人感到骄傲。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eji312/25518.html
寻宝广胜寺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系列
富国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ETF最新净值0.7238 6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