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长 18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3 分钟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
德育一直被视为“五育”之首是学生成长、学校发展的永恒主题。在德育一体化的视野下,德育突破了德育课程的单一化,把课程德育纳入其中,建立德育课程与课程德育相结合的德育体系。但是对于课程德育而言,不仅在理论上存在着概念上的混乱,而且在实践中存在着偏差,影响了课程德育的有效实施。因此,我们需要厘清课程德育的内涵、逻辑,分析课程德育的现实困境,优化实施路径,提高课程德育的实效性。为进一步提升学校德育课程建设水平,促进学校德育队伍专业发展,校长智库教育研究院特设置此主题论坛。
本论坛走进杭州市春晖小学,将通过专题讲座、校长报告、德育课堂展示等形式,聚焦德育课程的普遍性问题,进一步帮助校长理清德育课程建设体系,帮助班主任老师构建优质德育课程,提升班会课实效、带班管班能力,实现学校高质量育人。
具体内容如下:
编辑丨智库君
我们在一起,可以成为改变的力量!
临淄中学的临淄中学新闻报道
7月7日,《科技日报》3版以《废品制作“神舟十号飞船发射器”》为题,刊发临淄中学图片新闻。 7月3日,山东省淄博市临淄中学的学生利用废品制作“神舟十号飞船发射器”。 连日来,神舟十号飞船凯旋而归的消息,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科技兴趣,再掀一股校园航天科技热潮。 该校学生通过观看神十发射过程、动手制作飞船发射器、了解神十升空的科学知识等活动,亲身感受航天科技的魅力。 编者按 临淄中学是2010年由临淄区原五所高中合并组建的,是目前全市规模最大、设施最好的高中。 立足于现代化的办学条件,临淄中学的决策者们审时度势,明确提出了“一年上轨道、两年创规范、三年出成绩、五年创名校”的总体目标,确立了“发展学校、幸福师生”的办学理念,打造成功的乐业者,培养幸福的乐学者。 乐业乐学使得临淄中学组建不足4年就实现了逆势崛起,教育质量迅速提高,高考成绩连年攀升,实现了教师、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由规模大校迈向质量强校。 在临淄中学,快乐,成为师生幸福的坚实支点。 组建不足四年,教师来自临淄区原五所高中,在校生8000多人,且每级学生在全区初中毕业生前1000名中不足100人……如此一所大高中,该怎么管?临淄中学的办法是建立四级督导机制,实行全员育人管理。 “四级督导机制”:第一级是校级管理,即校领导带队的24小时教师值班制;第二级是级部管理,实施学校调控下的级部自主管理;第三级是班主任管理,依据前两级管理中的学生问题落实班主任教育;第四级则是学生管理,建立了学生会和学管会两大学生组织,实施学生自主管理和自我教育。 “四级”管理体系的构建,实现了学校管理的无缝覆盖。 生源素质参差不齐,教育从何入手?第一要做好的事就是德育,成才先成人。 基于这一理念,临淄中学编制了德育校本课程,确立了高一年级关注细节,培养习惯;高二年级规范养成,拓展提升;高三年级理想教育,健全人格的德育路线图,德育活动每学期一个系列,每月一个主题,完善德育工作流程,实现了德育工作的层次化和序列化。 励志教育是德育的“重头戏”。 晨会诵读“励志信”,每周精心选择励志影片播放,建立“励志教育成长记录”,激发和唤醒学生成长的内动力。 学校还专门开设“德育讲堂”,校领导亲自为全体学生上“人生课”,为学生的身心成长营造强有力的“能量场”。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该校投资30余万元建设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建设心理健康网站,坚持编印心理教育报刊,不定期地邀请心理专家为学生做报告等方式,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还成立学生心理协会,每个级部建立了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站,每个班级设立了心理委员,构建了规范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学校坚持每年都举办的校园心理剧大赛,全部由学生自主组织,成为校园最靓丽的风景。 让德育走向生本。 临淄中学让学生承办德育课堂,要求承办者课前设计好德育内容,课堂以陈述、展示、辩论、小品等多种形式展开,教师处于指导和帮扶的作用。 同学们以自己的视角、自己喜欢的方式开展德育课堂,且进行了深度参与,德育实效性大大增强。 该校还建设了文化类、艺术类、基础类社团100多个, )每月进行社团活动评比,每学期进行社团活动展示。 学校每年组织的运动会、“学生最喜欢的老师”评选活动、教师节庆祝晚会、元旦晚会、诗歌朗诵会、体育比赛等大型活动,全部由学生投标承办。 学生以班级或者班级联合为单位投标,甚至活动费用也全部由承办者自筹。 活动给予了同学们信心和力量,提升了担当意识、团队意识和组织能力。 临淄中学建立了德育千分制考核体系,对学生在整个德育教育中的参与度和表现水平综合考量。 在这样的考核体系下,所有的人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发现自我并找到自信,不断修订确立着正确的人生坐标。 王宏校长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太阳,当他们找到了自己的燃点,就会迸发出无穷的能量。 ” 学生整体素质相对薄弱,优秀生比例小,怎样抓好教学工作?临淄中学的办法是以发展卷为抓手,落实低重心教学,推进生本课堂建设,给学困生以信心,让优秀生发展得更好,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乐学者。 发展试卷比普通试卷的题量多,大约接近50%,其中基础知识题量约占80%,发展性的题目约占20%。 基础差的同学以做基础题为主,基础好的学生在完成基础题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去完成发展性的题目。 这种梯度命题的形式,让基础差的同学得到较理想的成绩,同时挖掘了基础好的学生的潜能,人人学有所得,营造了积极向上、乐于学习的学风,为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奠定了基础。 以发展试卷考核为抓手,临淄中学实施了低重心教学战略,因材施教,分类施教,让每个学生从适合的低度起步,跳一跳够得着。 即使是最后一名学生,每堂课也能掌握几个知识点、会做两三道题,在一小步一小步的成功中,激发激情兴趣,培植发展自信。 分层选课走班教学与低重心教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着眼学生个性发展、因材施教。 在行政班的基础上,将学科教学分成多个层次,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层次并实行走班上课。 上一节语文课还是在一个班里的同学,下一节数学课就有可能不在一个班了。 不同层次的同学科教学,虽然内容都相同,但教师的教学策略却因学生层次的不同而不同。 为让教师更好地适应这种教学变化,临淄中学不断实施头脑风暴。 先后组织近300名教师远赴广东、广西、沈阳、河南等地名校进行教学观摩,近到潍坊、荣成、牟平等地听课交流;邀请各地教育专家作专题报告,聘请生本教育专家到校指导教学改革,让老师与专家面对面、释疑解惑。 在此基础上,扎实开展教师校本研训,全力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 学校现有教职工677人,专任教师557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81人,研究生学历220人,市区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170人,形成了以优秀教师为主、年龄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的名师团队。 学校还成立了课堂改革实验团队,每个学科设立了一名教研员,全面负责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和实施。 经过深入研究,探索出了生本课堂“三课型五环节”(学案导航——自主学习——互动探究——精讲点拨——巩固提升)课堂教学模式。 制定了《“生本教育”课堂评价标准》,明确规定课堂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为主,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课堂、展示自我的机会。 教科室主任陈立国告诉记者,“像这样的课已经在全校三个年级全部开起来了。 教学不再是刻板和枯燥的,变得灵动而富有活力了。 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这都是一种幸福的体验。 ”市教育主管部门多次到该校进行教学调研,称赞学校教学管理、课堂教学尤其是生本教育的实验研究,值得学习和借鉴。 在精心设计营造的教育教学氛围中,同学们自主快乐地学习,老师们也在专业成长中收获着事业的幸福,实现了“两个快乐”的办学宗旨,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短短几年间,高考升学成绩逐年提升,香港中文大学、清华、北大等著名学府都有了临淄中学的学子;2012年高考,尹笑然同学夺取了全市理科状元的桂冠。 很多学生从入校成绩看几乎是升学无望的,但最终还是考上了本科院校。 据分析,近两年来,该校本科上线的绝大多数学生从入校成绩到高考毕业,平均提升位次达800多个。 怎样让学生成人又成才?临淄中学校长王宏的回答是:以社团和活动为学生搭建发展平台,构建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学校课程体系,为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提供保障。 该校副校长赵文辉告诉记者,去年学校整合了科技教育、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研究性学习师资力量,成立了学校创新发展指导中心,学校的“航模社团”“新能源技术社”“机器人爱好社”“头脑奥林匹克(OM)”“太阳能水陆两栖车创意社”等十多个科技创新社团的活动,交由创新发展指导中心管理、指导。 该中心已形成信息和创新两大体系的校本课程,其中《创新思维训练》校本课程,在2013年的NOC全国决赛“校本课程评优”项目中获一等奖。 学校科技类社团参加上级组织的各项比赛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在市2013年“布谷科技节”各项比赛活动中,取得了近30个一等奖;在市2013年“虚拟机器人”比赛中包揽前六名,其中4名同学代表淄博市参加NOC全国总决赛,全部获得一等奖,2名同学斩获恩欧希教育信息化发明创新奖,其中吴凡同学获得了1000元的中科招商青少年发明奖现金;在今年首届淄博市中小学生专利发明奖评选活动中,该校崔梦东、孙祎晴两名同学获得“学生发明奖”殊荣(全市共评出10项专利项目)。 国家、省知识产权局及市领导亲自为他们颁奖。 构建科技创新教育平台只不过是学校多元发展的一个缩影。 据该校团委书记吕少学介绍,学校采用两种方式组建社团,一种是学生独立建团,聘请教师指导;二是发动老师组建社团,学生申请加入。 学校建设了学科类社团、综合类社团、体育类社团、文艺类社团、科技类社团五大类共计近百个社团,学校高一、高二的所有学生都参加了社团活动。 临淄中学社团建设可以用“辉煌”二字来形容:科技类社团经常获得国家级大奖,学校科技教育迈入全国先进行列;心理协会每年举办全校心理情景剧展演,多次代表临淄区参加市级心理剧展演;2012年“全国第十二届新教育年会”在学校举办,“零距离志愿者协会”的学生以近乎专业的水准承担了大量服务接待工作,让千余名参会人员大为赞赏,中国教育协会副会长、新教育改革的发起人朱永新教授感动之余,强烈要求跟这群可爱的孩子们合影留念;模拟联合国社团、辩论社团在省市比赛中均取得优异成绩……临淄中学通过活动平台让学生展示风采、锻炼能力。 每年2月份校园辩论赛,3月份学雷锋系列活动,4月份校园心理剧展演,5月份“春之韵”诗歌朗诵会,6月份“学生最喜欢的老师”的评选活动,9月份庆祝教师节文艺演出暨“学生最喜欢的老师”颁奖晚会,10月份爱国教育系列活动,11月份英语风采展示大赛……这些活动都由班级或学生社团竞标承办。 活动只有变成课程,才能长久化、系统化。 鉴于此,学校将知识类拓展和各种有组织的活动纳入课程管理,加大了校本课程开发力度。 现学校已构建起了德育类、学科类、实践类和节日类四大类校本课程,其中德育类校本课程分为德育体系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方面;学科类校本课程已经开发校本课程50余本,其中有多项在省市获奖;实践类校本课程包括学生自主管理、社团活动、活动承办、劳动技能、校外实践等五个单元;节日类校本课程形成了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读书节等四大系列。 临淄中学的课程建设促进了学生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参加全国NOC总决赛,连续三次在全国所有参赛高中队中名列第一,多人凭借科技发明奖被高校免试录取。 艺体竞赛成绩优异。 全国篮球联赛山东赛区比赛,女篮获第三名,创造了我市该项目在全省比赛的历史最好成绩。 在山东省中学生体育联赛中,女足获第二名,并以该校代表队为主组队代表我省参加了全国比赛。 健美操队在全国健美操联赛中,多次获得项目冠军,有近20名同学成为国家一级运动员,获得高考免试资格。 2014年全省美术统考,学校本科过关率达89%,超过省平均过关率11个百分点。 2014年高考体育高水平运动员测试,学校85人榜上有名,连续三次列全省第一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014年,编者注)高考临淄中学再传捷报,一批本科和艺体特长生本科上线人数再创新高,继续保持了高位增长的态势。
德育课程建设包括哪些方面
北京市第九十四中学德育课程化建设德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灵魂,但受传统教育发展方式的束缚,学校德育功利色彩浓厚,生硬的规范、空洞的说教使德育缺乏层次性和针对性,投入多产出少,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如隔靴挠痒,苍白无力,没有实效。 刚刚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作为了一项重要的战略主题,并特别强调,要“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九十四中学以科学发展观和新课改核心价值观引领学校德育工作,在已经形成的德育经验和特色的基础上,立足学校实际和发展需要,寻求学校德育工作创新的生长点和突破口,为适应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形势,确立了课程是教育的核心,充分发挥课程建设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功能,构建一系列德育课程结构,探索知与行的统一,完善德育课程构建与实施的思路,在转变教育发展方式背景下进行了一次增强德育实效性的全新尝试。 一、德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为了实现德育的教育目标学校在校长办学理念的指导下,紧紧围绕德育目标,本着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并重,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相结合,学校教育和社会影响相统一的原则,培养九十四中学全面发展,善于沟通,具有国际视野和良好做人品格的合格中学生。 针对学校德育教育内容涉及领域广泛,开展形式灵活多样,且不同形式的德育教育实施力度也有所不同的实际,九十四中学首先对德育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主要通过德育课程的设置来落实德育教育的基本内容与要求,把原有的德育活动方式、德育教育方式纳入广义的德育课程中来,形成课程体系,确**育工作在时间与空间上予以更大保证,能持久、有效地开展。 二、德育课程体系构建的三方面探索学校在对德育工作课程化进行梳理的过程中,按照学生的认知层面,行为层面,结合渗透教育,活动课程,使学生上升到自觉地知行统一的层面。 (一)滋养文化环境。 创设学校有内涵的文化情境,它以一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独特方式,成为内化学生思想品德的中介,强调更多的是实施不自觉、无意识、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影响。 实际上,它渗透在学校生活的各个层面,是物质与精神、有形与无形、动态与静态的统一体。 1.校园文化孕育。 多年来,九十四中系统梳理优化校园文化,着重构建二大文化特色:一是精神文化,包括校训文化、班训文化、学风文化等;二是环境文化,包括教室文化、楼道文化、餐厅文化、厕所文化等;这些是对学校办学积淀的深层次挖掘。 学校通过教师、学生的交互作用,融合先进思想道德、优秀传统文化和校本教育资源,体现人文关怀,努力培育特色鲜明的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在“无言、无求、无形”的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受到感染,自觉地产生归属感、认同感和使命感、真正实现文化育人。 2.文化建设课程。 学科课程以外由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项目和活动方式,开展的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为主要特征的活动课程,主要内容有:一是班级特色活动,包括值周班、班徽设计、班级博客等;二是学校节庆活动,包括艺术节、文化节、体育节等;(二)渗透德育教育。 通过有意识的、直接的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自觉受到影响的道德教育,具有目标明确、条件可靠、效率显著等特点和优势。 这类德育课程主要从知识、理论角度入手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包括两大类,一是国家课程体系中的思想政治课,二是渗透性德育课程。 1.思想政治课。 在新课程背景下,九十四中的思想政治课注重德育教育与现实生活的结合,从高中生的思想困惑和感兴趣的热点问题入手,把抽象的宏观德育目标具体化,积极创设学生参与的教育教学情境,引入话题,让学生自由地表达对某一问题的观点和看法,经过学生的自我体验,正确的价值取向内化为一种内在品质,教师的适时点拨就会收到四两拨千斤的实效。 2.渗透性德育课程。 新课程每个学科的三维教学目标中除了要准确把握本学科教学中的“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方面的目标,还要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德育的目标和内容,这是德育教育的最好素材。 学科的课程知识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不同学科各有侧重,因此,学校要求任课教师在承担知识传承的同时必须承担起德育任务,要深入挖掘学科内在的德育因素,每节课都要确立“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目标,并积极创设适合学生的德育教育情境,将德育目标落到实处:人文与社会学习领域的课程,应特别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科学学习领域的课程,要重视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和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艺体类课程中,应注意加强审美情趣的陶冶、毅力意志的磨练和完善人格的培养。 (三)丰富活动课程。 1、常规德育活动课程。 常规性德育活动的开展形式相对固定,都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有组织地逐步落实学校德育内容的最佳途径。 每月第一周的周一“爱心捐款日”、每周一次的“国旗下讲话”、每周一次的班校会、每学年两次的安全法制报告会、每学年一次的心理健康文化周、入学时的新生军训等活动都是每个学生必须参与的学校常规性活动。 长期以来,学校已经建立了比较规范的活动机制,并将这些活动直接纳入课程管理,以课程的规范来实施这些常规性德育活动。 2、社团课程。 目前,学校的社团由团委总负责,对社团的建立、注册、活动开展和评价相应实施三级管理,每个社团的指导教师由学校教师或校外专业人员担任,学校要求非毕业班学生每人至少参加一个社团的活动,两年内按时参加社团活动并在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学生每次记入相应学分。 社员的评价由指导教师和社长共同完成。 3、毕业年级的管理流程制度化,系统化,从进入毕业年的暑假开始,针对毕业年级的一系列教育活动按时按需程序化的开展,高三年级的成人宣誓、毕业时的“祝福高三”达到了良好的激励,推动师生目标实现的结果。 4、综合实践课程。 除国家课程中明确规定的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和社区服务外,学校目前正开展“实景课堂”活动,通过学科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基层去,在一个不是刻意创设的环境中,学生通过学科知识的学习,了解学科知识、体验学科知识,给学生搭建知行统一的平台场景,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及综合实践能力,通过感触、渗透、体验等,让学生明白学习的目的,增长实践才干。 三、德育体系构建不能缺少形成合理的、可操作的德育课程评价体系及机制。 上述课程化,流程化的德育课程体系的建立完善,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进而学会学到管理活动的能力,从一个侧面也体现了学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教育目标。 随着课程化建设的深入,九十四中学深刻认识到德育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运用活动这一载体,在生活中让学生体验德育,进而形成一套合理的评价机制,教会学生具有人际沟通的能力,具有欣赏合作伙伴的心态,具有健康的人格。 总之,学校德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关系到学校师生共同发展的全局,在一段时间的探索之后,九十四中将致力于学校德育课程体系的整体规划,科学合理地推进学校德育课程化进程,并重点探索构建科学有效的学校德育课程评价机制,使学校的德育课程更有实效性。
为加强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园所该怎么做?
德育,顾名思义就是道德教育而道德教育一般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部分。 这三部分性质不同,作用也就不同,要加强幼儿园整体的德育体系建设,就要整合这三部分的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它们的教育合力,促进孩子全面健康发展。
一、小班德育:渗透到细节
小班重在把德育渗透到细节。 小班孩子在这个年龄阶段最大的特点就是爱模仿。 幼儿园就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点,让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及时把握机会,把德育渗透在各个活动的细节中,积极与幼儿进行互动。 比如喝水要站队,教师要和幼儿讲清楚,站好队是遵守秩序的一种表现,也是一个人良好素质的体现。 坚持站好队,就是认真遵守秩序,是一个合格的好公民。 比如在午餐前,可以利用午餐教会幼儿学会感恩,感谢农民伯伯的辛苦劳作,感谢食堂叔叔阿姨做的美味的食物。 让幼儿从一点一滴的细节中体会到他人劳动成果的不易,让幼儿学会尊重每个人的劳动成果,感谢他们每个人的付出。
二、中班德育:渗透到游戏
中班重在把德育渗透到游戏。 中班的孩子在这一时期活泼好动,具体形象思维开始发展,开始自己组织游戏。 针对这一阶段的年龄特点,幼儿园应该开设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让德育在幼儿玩游戏的无形中深入幼儿内心。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游戏《找朋友》,帮助幼儿进行礼貌用语的实际练习,让幼儿在找朋友的过程中,学会礼貌问好,谦虚的询问对方是否愿意当你的朋友。 还可以利用游戏《健康娃娃》,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多次实践,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
三、大班德育:渗透到教育
大班重在把德育渗透到教育中。 大班幼儿在这一时期好学好问,个性初具雏形,抽象思维能力开始萌芽。 可以根据这一特点,把德育渗透在日常教育行为中。 比如做好教师自身的榜样示范作用,言行举止都要注意,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 潜移默化的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品德。
总之,德育体系建设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需要幼儿园全体工作人员通力配合,相互合作,从小班开始,逐一渗透,到大班可能才会有较明显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