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展回顾捐赠故事 东莞市博物馆新馆全球征集藏品获广泛响应

6月8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活动的主题为“保护文物 传承文明”,当天上午,在“面向全球征集‘东莞记忆’”新闻发布会后,东莞市博物馆在新馆建设项目部举行“面向全球征集‘东莞记忆’”系列活动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藏品捐赠活动。

获赠莞籍著名雕塑家李汉仪教授雕塑作品

活动现场,市文广旅体局局长宁康作为代表,接受李汉仪家属代表李晖女士、新风格美术馆钟建均先生的捐赠,市博物馆馆长李历松与两名捐赠者代表签订捐赠协议。此次捐赠为莞籍著名雕塑家、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李汉仪的雕塑作品,包括由李汉仪家属捐赠的《反弹琵琶》,以及新风格美术馆捐赠的《仿唐菩萨》等6件作品。同时,李汉仪家属授权东莞市博物馆翻刻并永久收藏李汉仪的《烽火年代》《旗峰四英雄》东莞历史人文主题雕塑。

据介绍,李汉仪,1932年生,东莞莞城人,曾任广州美术学院教授、雕塑系副主任,雕塑艺术学科学术带头人之一。雕塑代表作有《烽火年代》《珠江岸边》《孔子和他的弟子》《周总理在葵乡》等。李汉仪多年来桑梓深情,为家乡东莞创作了大量的雕塑作品,如《山河颂》《故乡颂》系列等。

除了李汉仪雕塑作品外,今年东莞市博物馆接受的首批捐赠是来自澳门同胞黎鸿健的一批与东莞近代炮竹业相关的藏品、棠美术馆捐赠22件清代外销瓷。这代表着东莞市博物馆新馆公开征集藏品的号角已吹响并得到广泛响应。

为表达对捐赠者的诚挚谢意,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武一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晓棠、市政协副主席梁佳沂向李汉仪家属李晖女士、新风格美术馆钟建均先生、玖龙纸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茵(由戴泉源先生代领)、棠美术馆副馆长刘锦世、青年收藏家张浩鑫,以及陈裕达、余伟求、余仕宁、刘辉等捐赠者代表颁发捐赠证书。

微型图片展回顾藏品捐赠中的“东莞记忆”

当日,在东莞市博物馆新馆建设项目部还举办了“凝珠成露——博物馆里的东莞记忆”微型图片展,讲述东莞市博物馆的藏品家底、藏品捐赠故事以及对藏品保护、研究和利用的历程。

据悉,东莞市博物馆自成立以来,一直受惠于社会各界的支持,捐赠者身份各异,遍布海内外。包括容庚等文化艺术界的名家及后人,也有普通百姓;有本土的市民,有外省的爱心人士和外来务工人员,也有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侨人士,有些捐赠者甚至没有留下名字。其中,蒋光鼐先生亲属连续三次向东莞市博物馆捐赠累计136件(套)计173件藏品,既有蒋光鼐的日常生活用品,也有蒋光鼐先生的收藏品,包括其收藏的徐悲鸿、黎冰鸿、何香凝等名家之作。

目前,东莞市博物馆新馆建设项目正在稳步推进中,藏品征集工作将紧紧围绕新馆建设开展,加大征集、保护和利用的力度,让丰富的征集成果更加立体地“活”起来,成为讲好中国故事、岭南故事和东莞故事的力量源泉。接下来, 东莞市博物馆将坚实推进“面向全球征集‘东莞记忆’”项目,努力扩充馆藏数量,提升馆藏质量,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市博物馆新馆提供强有力的物质基础和文化支撑。

采写:南都记者 韩成良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eji312/26447.html
农发行湖北分行通报 前儿媳举报公公有巨额不明财产
都夸她有种 死了老公的美 这合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