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非遗民俗碰撞三国文化 武侯祠博物馆上演端午 动员 粽

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6月8日,端午小长假的第一天开启,也是一年一度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此时,位于成都的武侯祠博物馆人潮如织,全国各地的观众来到“三国圣地”感受三国文化,探寻蜀汉文脉。

当端午假期遇上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双节同庆之时,武侯祠博物馆特别举办了“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端午民俗活动”,以“端午传非遗 雅韵游武侯”为主题的沉浸式文化体验活动热闹启动。端午祭典、陆地龙舟、非遗技艺体验、人气展览……三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和非遗技艺的璀璨光辉,都在活动中一一呈现。

武侯祠“粽”动员

感受端午节日的独特魅力

“看!这座武侯祠,它见证了蜀汉的辉煌与沧桑,也承载了我们对历史的敬畏与传承。我们要保护好这些文化和自然遗产,让它们成为我们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桥梁……”

6月8日上午,庄重的端午祭典在三义庙广场拉开序幕。只见“诸葛亮”手端雄黄酒,与“刘备”“张飞”“关羽”一道拜天、拜地、拜人。随后,小朋友们登台表演诗歌朗诵《守望文脉》,用稚嫩童声表达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为游客送菖蒲

划龙舟,端午节重要的民俗活动,而在武侯祠,一场别开生面的三国主题陆地龙舟赛也激情开赛。“咚咚咚……”当“关羽”击响大鼓,能看到小朋友们在色彩斑斓的龙舟之上,奋力前进,感受团结与拼搏的力量。比赛结束后,“诸葛亮”及“刘关张”等三国人物还为现场观众送上了粽子、香包、艾草等端午小礼品,表达真挚祝福。

端午假期间,紧张的高考正在进行。据介绍,在端午节当天,“智慧之神”诸葛亮还将亲自上阵,带领今年高考生们一起包粽子,寓意高“中”,祈愿考生们能金榜题名。

非遗体验、关公主题展……

当非遗民俗碰撞三国文化

在绳编展示区,观众围在手艺人身旁,仔细观察着每一根彩绳的编织过程,手艺人也耐心地向大家传授编织技巧;在年画展示区,观众好奇地询问着每幅年画的创作细节,了解年画的文化内涵……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时,自然要体验一把非遗技艺的魅力。端午节假日期间,剪纸、竹编、糖画、绳编、年画等古老的非遗技艺被一次性搬进武侯祠博物馆,任由观众体验。晶莹剔透的糖画、古朴典雅的竹编和精美别致的剪纸等等,吸引了无数观众的驻足欣赏。

小朋友们在体验非遗技艺

假期期间,精彩的木偶戏表演也在义薄云天展厅前广场上演。作为非遗表演项目的代表,木偶戏表演形式独特,艺术魅力无穷。此外,还有《桃园结义》《三顾茅庐》等三国主题剧目轮番演出,带观众穿越时空,重回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活动期间,“诸葛亮”“刘关张”等蜀汉英雄还会不时在博物馆内巡游,与观众亲密互动,赠送香包等端午小礼物。

桃园结义三国剧演出中

端午假期,武侯祠博物馆的多个人气展览也持续向观众开放。原定于5月闭展的“义薄云天——关公主题精品文物展”,特别延期至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之后,将在6月11日闭展。该展览汇集全国 11 家文博单位的 170 余件(套)关公主题精品文物,是国内规模最大、精品文物最多,参展单位影响力最大的一次关公主题文博盛会。

图据成都武侯祠博物馆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keji312/26513.html
大学学费和生活费 多家企业愿资助 河南孤儿考生省钱不吃饭后续
挖宝藏 京 上舞台……大学生活如此 做文创 彩 看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