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正生 出口拉动看东盟

作者:钟正生、张璐 (钟正生系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核心观点

事项:以美元计价,5月中国出口同比为7.6%,较上月上升6.1个百分点;进口同比为1.8%,较上月回落6.6个百分点;贸易顺差826.2亿美元,连续三个月扩大。

1. 发达经济体制造业复苏带动外需增强。 5月中国出口景气进一步向好,主要受到海外需求带动,尤其是欧洲、韩国的制造业景气显著回升。5月以贸易额加权的发达区域制造业PMI向50荣枯线回升,而新兴和发展中区域制造业PMI在景气区间,连续第二个月回落。发达区域中,主要体现为欧洲瑞士、德国、奥地利、爱尔兰、英国、瑞典等国制造业景气明显好转,更加宽松的货币政策为这些经济体注入动力,韩国制造业亦由收缩区间转入扩张区间。而新兴和发展中区域,主要受巴西、南非、印度、中国香港等制造业景气回落拖累。

2. 东盟对中国出口的拉动进一步、明显增强,船舶出口放缓。 分国别来看,1-5月东盟对中国出口的拉动达到1.6个百分点,贡献了1-5月中国出口累计增速的近六成,相比1-4月显著增强0.6个百分点,成为拉动中国出口增长的重要动能。此外,拉丁美洲(尤以巴西为主)和美国对中国出口的拉动也有较明显上升,欧盟、韩国、日本对中国出口的拖累亦有所收窄。不过,非洲对中国出口的拉动进一步放缓,需要关注非洲进口需求集中释放后增长的可持续性。 分产品来看 ,1-5月中国出口集成电路、船舶、汽车的增速贡献最大,而出口钢材、手机、成品油的增速拖累最多,不过拖累幅度相较上月均有明显收窄。此外,在边际变化上,中国集成电路、纺织品、农产品、家用电器出口的拉动较上月明显增强,增长动能依然强劲;而船舶出口的拉动较上月明显减弱,可能受到美国301调查后对相关出口产品加征关税的影响。

3. 进口增速放缓主要受农产品、原油、铁矿石拖累。 从主要商品来看,1-5月中国进口集成电路、自动数据处理设备、铁矿石、原油对进口总额增速拉动最大,而进口农产品、汽车、煤炭、药材对进口总额增速的拖累最为明显。边际上,1-5月进口集成电路、自动数据处理设备、铜材的拉动进一步增强,同时,进口汽车的拖累相比上月明显收窄。但进口农产品、原油、铁矿石的拉动相比上月明显下滑,是5月中国进口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其中,进口农产品受到价格因素拖累较大,特别是粮食(尤其大豆)进口,海关总署公布的中国5月进口粮食平均单价比去年同期低22%;而铁矿石和原油进口则体现为进口量的增速放缓。

风险提示:稳增长政策落地效果不及预期,地缘政治冲突升级,海外经济衰退程度超预期等。

6月7日海关总署公布2024年5月统计快讯,以美元计价,5月中国出口同比为7.6%,较上月上升6.1个百分点;进口同比为1.8%,较上月回落6.6个百分点;贸易顺差826.2亿美元,连续三个月扩大。对此我们解读如下:

1、发达经济体制造业复苏带动外需增强

5月中国出口景气进一步向好,主要受到海外需求带动,尤其是欧洲、韩国的制造业景气显著回升。 5月以贸易额加权的发达区域制造业PMI向50荣枯线回升,而新兴和发展中区域制造业PMI在景气区间,连续第二个月回落。发达区域中,主要体现为欧洲瑞士、德国、奥地利、爱尔兰、英国、瑞典等国制造业景气明显好转,更加宽松的货币政策为这些经济体注入动力,韩国制造业亦由收缩区间转入扩张区间。新兴和发展中区域,主要受巴西、南非、印度、中国香港等制造业景气回落拖累。

2、东盟对中国出口的拉动进一步增强,船舶出口放缓

分国别来看 ,1-5月东盟对中国出口的拉动达到1.6个百分点,贡献了1-5月中国出口累计增速的近六成,相比1-4月显著增强0.6个百分点,成为拉动中国出口增长的重要动能。此外,拉丁美洲(尤以巴西为主)和美国对中国出口的拉动也有较明显上升,欧盟、韩国、日本对中国出口的拖累亦有所收窄。不过,非洲对中国出口的拉动进一步放缓,需要关注非洲进口需求集中释放后增长的可持续性。

分产品来看 ,1-5月中国出口集成电路、船舶、汽车的增速贡献最大,而出口钢材、手机、成品油的增速拖累最多,不过其拖累幅度相较上月均有明显收窄。此外,在边际变化上,中国集成电路、纺织品、农产品、家用电器出口的拉动较上月明显增强,增长动能依然强劲;而船舶出口的拉动较上月明显减弱,可能受到美国301调查后对相关出口产品加征关税的影响。

3、进口增速放缓主要受农产品、原油、铁矿石拖累

从主要商品来看 ,1-5月中国进口集成电路、自动数据处理设备、铁矿石、原油对进口总额增速拉动最大,而进口农产品、汽车、煤炭、药材对进口总额增速的拖累最为明显。

边际上,1-5月进口集成电路、自动数据处理设备、铜材的拉动进一步增强,同时,进口汽车的拖累相比上月明显收窄。但进口农产品、原油、铁矿石的拉动相比上月明显下滑,是5月中国进口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 其中,进口农产品受到价格因素拖累较大, 特别是粮食(尤其大豆)进口,海关总署公布的中国5月进口粮食平均单价比去年同期低22%;而铁矿石和原油进口则体现为进口量的增速放缓。

风险提示: 稳增长政策落地效果不及预期,地缘政治冲突升级,海外经济衰退程度超预期等。


试分析中国在与东盟国家的贸易上有何优势

正面的经济效应。 1、降低关税的效应。 降低关税将使中国--东盟之间的贸易量显著增长,并拉动双方的GDP增长。 专家组研究表明,东盟将获益较多,一方面充分显示出中国市场对东盟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则意味着自由贸易区(FTA)建立后,中方的贸易逆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从经济学角度,分析说明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的意义。 运用所学经济学知识...

制度经济,民生问题是综合性问题,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都有涵盖,关乎稳定,不能只靠市场经济推动,和自由发展,民生有很多内在要求,就业,教育,医疗,养老,基础设施,等等,必须宏观调控,必须机制性高效运行,否则民意不通,政令难行,市场混乱,资源浪费。 东盟合作,加大贸易规模,抱团生存,价格合理,低对西方经济团体,建立新型开放模式,共享产业人才资源,提高国际经贸话语权和竞争力。 中国担负的是组织人的角色,中国必须对东盟合作的命运负责,扶持,政策优惠,内在推动其发展,带动自己发展,其实也是不同文化,不同历史民族,相互渗透。

为什么东盟贸易没有印度?

印度的贸易区主要在南亚印度洋一带,其战略核心也是要经一步控制该地区,其在东南亚的竞争力显低。 另外,东盟诸国与印度关系一直处在不温不火的状态,经济联系较浅。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eji312/27683.html
次高端洞藏酱香之王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