砸碎铁饭碗 加速了

作者:余飞

01 | 挤进体制内

2024年高考正在进行中,今年有1342万考生报名,创下历史新高。

在前天的文章中写过, 1342万考生中,还有大约413万的复读生(占高考人数的三分之一),而2024年本科录取名额预计为450万。

这意味着,今年的高考是史上最卷的一届高考。未来,还会更卷。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教育部

比高考更卷的,是就业。

教育部去年年末披露,202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79万,同比增加21万。

毕业季即将来临,这上千万的大学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结果将会如何?

智联招聘不久前发布的《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今年,大专学历应届毕业生获得offer的比率最高,占比56.6%,且高于去年的54.4%。本科、硕博学历应届毕业生的offer获得率分别为45.4%、44.4%,均低于去年的47.5%、56.7%。

学而优则仕,何况在如今就业受困的大环境中,进入体制内的欲望,更加强烈。

期望进入国企的毕业生比例连续5年上升,从2020年的36%持续上升至2024年的47.7%;而期望进入民企的毕业生连续5年下降,从2020年的25.1%持续下降至2024年的12.5%。

除了进入国企,考公的人也在逐年增加。

第一财经披露,2024年国考报名人数高达291万,较去年同期新增41万人,创下历史新高。

市场就业环境不好的时候,想要进入体制内的人就越来越多,这是再正常不过的逻辑。

但是,在公务员报考人数不断创新高的背景下,另一个消息也传来了,体制精简正在提速。

02 | 砸碎铁饭碗加速了

澎湃新闻6月7日报道,已经有多地公布了这一轮行政精简的比例,2%到5%不等。

比如四川内江市发布的《内江市机构改革方案》提出,结合部门职责任务和履职情况,按照3%比例对市级行政编制进行核算精减。

河南省漯河市发布的《市直机关行政编制精减和核定专项方案》提出,对市直机关行政编制采取“一刀切”的办法,统一按3%的比例精减,共精减54名。

甘肃省发布的《甘肃省行政编制精减方案》,按照5%的精减比例,扎实推进行政编制精减工作。

今年2月份,人民网山西频道今年2月关于本轮山西省机构改革的报道称,此次改革,总的厅局级机构不增加,同时还将逐步缩减省、市两级的公务员行政编制,省级将减少3%编制,市一级至少减少2%编制,腾出来的编制将加强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工作和基层人员力量。此外,省直机构领导班子人数也将有一定比例的减少,一般不会超过4人,和之前的动辄八九人相比,减幅巨大。

事实上,对体制内的精简,山西早在2020年就开始了。

2020年4月,在山西省选取了忻州市河曲县、临汾市浮山县、太原市娄烦县、吕梁市石楼县、晋中市榆社县、长治市黎城县6个人口不足20万的小县开启整编改革试点。

截至去年,太原市娄烦县,改革前35个机构,改革后精简了13个,只保留了22个机构,相当于精简了37%。事业单位从之前的62个精简至40个,精简了35.5%。

制图:城市财经;根据公开报道梳理

山西拉开序幕之后,叠加三年黑天鹅大背景,期间财政收入有所下滑,经济复苏压力举步维艰,于是在去年年初,中央定调了全面机构编制改革的方案。

去年年初,官方发布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中明确提出:

中央国家机关人员编制精简5%的目标,还要求地方也要着手精简。地方党政机关人员编制精减工作,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结合实际研究确定。县、乡两级不作精减要求。

之后各地陆续开始执行。

最新据中国机构编制网10月12日披露,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调整相关国务院组成部门、直属事业单位职责机构编制的通知,涉及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中国社会科学院等。

其中央行核减了30名行政编制、6名司局级领导职数。

山西省忻州市河曲县、临汾市浮山县、太原市娄烦县、吕梁市石楼县、晋中市榆社县、长治市黎城县6个人口不足20万的小县,早在2020年就开启了整编改革试点。

去年,湖南省古丈县、安徽省4个常住人口较少的县(区)、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江苏、湖南、湖北、内蒙古、江西等都已经开展了整编改革试点。

此外,还有一大批地区正在清退编外人员。

进入2024年,速度开始加快。年初的时候,各地就纷纷行动了起来。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自2023年12月以来,至少已有 江西、北京、天津、湖南、贵州、上海、河北、甘肃、云南、江苏、青海、陕西、广西、福建、四川、湖北、重庆、广东等18个省份相继召开会议,部署、动员机构改革工作

03 | 精简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关键问题来了,对体制内精简,是出于什么原因?原因并不复杂,公务员队伍庞大,财政吃紧,再叠加人口通缩,小县城收缩,人浮于事现象越发严重。

体制内人员越来越多,国家财政就越来越大,不堪重负。

看一组数据。

有机构算过一笔账:

中国财政中,向政府雇员支付的劳动报酬占政府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在近十年来不断上升:从2012年的33%左右,提高到了2019年的超过50%,再到2020年以后的超过60%。

比如某西部省份人口小县,总人口仅4万余人,但财政供养人数近2500人,全县总人口数与财政供养人员比例为16.9:1。

这种状况放在过去经济整生日上、财政狂奔的年代,或许还可以运转自如。然而,在内外环境变化的今天,必须要进行机构编制改革才行。

从财政角度来看,我们的财政在黑天鹅平复之后,2023年增长不错,但结构性不确定性仍较大。

我们一直以来的现状是,中央有钱,但地方有缺口。但中央的财政盈余,也只能填补地方一半的缺口而已。

从上图可以看到,中央需要填补地方的缺口在逐年扩大,压力也越来越大。

这一点可以从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角度看到。

财政部数据显示:

2023年中央对地方一般公共预算转移支付首次突破10万亿元,达到了102945.19亿元。

这一数据,创下历史新高。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财政部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财政部、各地统计局

转移支付压力加大的同时,地方政府另一个钱袋子卖地收入,在快速缩水。

我们知道,中国八十年代初,开启了中央与地方财政分灶吃饭的模式,赋予了地方更大的行政权力各种它能控制的资源,并且把这些资源经济化。其中土地资源便是其中之一。

各地卖地收入都是归于地方政府使用。

全国卖地收入,自2021年见顶之后,已经两点跌,2023年只有57996亿元,相较于高点时期,下跌了33.38%。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财政部

最关键的是,进入2024年,趋势并没有改变。财政部数据显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0536亿元,同比下降10.4%。

卖地收入是地方的主要钱袋子,对于很多经济、产业薄弱的地区来说,更是维持运转的主要力量。

这部分收入跳水,财政吃紧程度可想而知。

最关键的是,还有被摆上台面的地方债。去年以来,中央开启了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缓解地方的三角债压力。

去年8月份,财新网发布的一篇周刊《怎样消化地方债》中披露了一个消息:

中央银行及金融机构将参与一揽子化债,其中包括安排特殊再融资债券大约1.5万亿元,但获得特殊再融资债券额度较多的某个西南部省份需要付出一些代价,其中包括将公务员缩编20%。

西南部省份,将精简20%的编制人员,也即要砸碎20%的编制人员饭碗。

以此看来,缩编已经成为减少地方财政压力和债务负担的重要途径之一。

比如,在精简之下,山西娄烦县精简人员编制341名,下沉乡镇人员编制56名,节约人员经费3410余万元,运行经费约990万元。

山西石楼县精简力度同样大,党政机构精简了37.1%,事业单位精简了31.1%。节省了5000多万元的开支,人员经费减少了2200多万元。

湖北十堰,官方披露数据显示,通过清理规范,当地编外人员比上年同期减少326人,减少率达9%,节省财政成本约1500万元。

04 | 小县城合并也是大趋势

在之前写这类事件的文章中,我提出过,除了对机构编制改革进行精简外,还应该做的是收缩小县城乃至小城市。

据统计,在全国2000多个县域单位中, 人口在20万以下的多达400多个,其中5万人以下的袖珍县(市)有80多个。

5万以下的小县城,完全可以采取合并的方式,或者并入大的县城。这是精简编制最快最好的方式。

而且随着人口减少速度加快,这些小县城还将变得更加迷你。

上个月,本号梳理过一遍公布2023年常住人口数据的城市情况,发现:

目前公布023年常住人口数据的270个城市,157个人口在减少,5个持平,108个增加。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去年的结果,公布数据的268个城市,143个城市人口在减少,2个持平,121个在增加。

人口减少城市在进一步增加。

人口持续减少之下,乡村、县城乃至城市合并、消失,是趋势。

以日本为鉴,自2009年达到人口峰值以来,日本总人口已经连续14年下降,从高峰时期的1.285亿人减少到如今的1.24亿人。

14年时间里,人口减少了450万人。

随之而来的影响是,不少市镇乡村面临消失的风险。

不久前,日本民间组织“人口战略会议”(the Population Strategy Council)近日在人口战略论坛上发布的报告显示:

由于人口减少问题严重,日本有744个市区町村(即中国的市镇乡村)面临消失风险,占日本全部市区町村总数的40%以上。

中国在过去四十多年的城镇化运动中,已经有不少乡村消失了。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农村人口见顶于1995年,当年农村人口85947万人。到2023年,农村人口只剩下47700万人。这4.77亿农村人口中,还有相当一批在外打工,并未待在农村。

过去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让农村人口大举进城,很多人在城里安家落户,没能落户的,也都在城市讨生活,或者在县城安家落户。

别看过年期间农村一片热闹景象,平时大多数农村都是一片阒静。农田荒芜,从前的万家灯火已经变成了只听蛙声不见人语。

在这种背景下,国家农村合并模式,将两个乃至几个人数越来越少的村合并为一个村。

早在2017年,新华网等多家官方媒体就披露过一组数据,自2000年至2010年,我国自然村由363万个锐减至271万个,10年间减少了90多万个,平均每天消失80到100个,其中包含大量传统村落。

如今全国人口进入负增长阶段,这种消失速度必然会加快。而且,还会有不少小县城消失。

在这种背景下,合并村、乡镇、县城乃至城市,既是顺应时代的举措,也能减少体制人员从而减少财政负担。

查看原图 84K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好逸恶劳造句用好逸恶劳造句

好逸恶劳造句“好逸恶劳”的解释好逸恶劳[hào yì wù láo]好:喜爱;逸:安闲;恶:讨厌;憎恨。 贪图安逸;厌恶劳动。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郭玉传》:“其为疗也,有四难焉:自用意而不任臣,一难也;将身不谨,二难也;骨节不强,不能使药,三难也;好逸恶劳,四难也。 ”用“好逸恶劳”造句 第1组1、 以热爱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2、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要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从小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是的,劳动最光荣。 3、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要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从小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4、 好逸恶劳的人会被社会淘汰。 5、 如果好逸恶劳,人就会堕落。 6、 好逸恶劳千金也能吃空,勤劳勇敢双手抵过千金。 7、 让我们感念劳动,坚持“以热爱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让我们感念劳动,做一名现代化建设的光荣劳动者。 8、 只要你肯改掉好逸恶劳的习性,将来定会成功。 9、 我是个好逸恶劳的人,总是贪恋在普吉岛度过的闲暇时光。 10、 子孙好逸恶劳,不愿勤勉做事,以致好的家道不能传承。 用“好逸恶劳”造句 第2组11、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12、 这三个年轻人好逸恶劳。 13、 这群好逸恶劳的流氓,只会勒索别人,不肯努力工作。 14、 许多人四肢健全却好逸恶劳、不事生产,造成社会极大的负担。 15、 这条路从来都不是给哪些怯懦、好逸恶劳的,或者惟名利是举的人走的。 16、 许多人的生命之所以未完全盛开就凋谢了,或许与其好逸恶劳有关吧。 17、 再这样好逸恶劳下去,只会毁了你的一生。 18、 对孩子要狠一点,让她吃苦,为了她的将来不能好逸恶劳。 19、 贫穷是好逸恶劳的报应。 20、 有些妈妈不让孩子劳动,这样会使孩子养成好逸恶劳、完全依赖大人生活的坏习惯。 用“好逸恶劳”造句 第3组21、 好逸恶劳:红太狼好逸恶劳,我不喜欢她。 22、 由于父母从小就溺爱他,让他养成了好逸恶劳的坏习惯。 23、 奋发向上的辛勤实干是取得杰出成就所必须付出的代价;任何一种杰出的成就都与好逸恶劳的懒惰者无关。 虽然你的奋斗并不能保证成功,但是,不奋斗就永远也没有成功。 要知道,奖赏几乎都是给那些比别人干得多的人。 24、 第四,在劳动生产上,要突出矫治和习艺两大功能,通过劳动,转变劳动教养人员好逸恶劳的思想,矫正其不劳而获的恶习,同时,使他们掌握一技之长,为解教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 25、 辛家大女儿思懿,生了个大胖儿子,总算辛家又有了点喜事,可是女婿刘有财无能又贪财,挑唆思懿整天跟家里要钱,思懿更是自私好逸恶劳,把娘家当了提款机。 26、 我们爱自己胜过爱任何人,我们想得到最美的女人,我们好逸恶劳。 27、 开展劳动生产是教育挽救劳动教养人员的基本途径和重要手段,通过生产劳动的锻炼,使劳动教养人员逐步养成劳动习惯,洗刷好逸恶劳,不劳而获的思想污垢,学会自立和就业谋生的本领。 28、 永远不要把年轻作为不足的托词,也永远不要把年长和名声作为好逸恶劳的借口。 29、 好逸恶劳是成功的心腹之患,因为那会腐蚀掉原有的斗志。 30、 像他这样好逸恶劳的个性,难怪到了四十岁还一事无成。 用“好逸恶劳”造句 第4组31、 青少年从小就要养成好好学习,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可不敢产生好逸恶劳,贪图享受的思想。 32、 打破大锅饭,砸碎铁饭碗,治了那些好逸恶劳的人。 33、 王丽是一个好逸恶劳的人。 34、 北爱给我最大的影响还是让我客观的去看待这个世界,不要好逸恶劳。 35、 他因为赚了一些钱,就变得好逸恶劳,贪图享受。 36、 他从小娇生惯养,因此变得好逸恶劳。 37、 人要有勤奋自力,积极向上的精神,不可有坐享其成,好逸恶劳的思想。 38、 许多人四肢健全却好逸恶劳、不事生产,造成社会极大的负担。 39、 一代人的时间里,首席执行官已从好逸恶劳转向了极度活跃。 40、 *博的投机获利行为,终将使得民众变得好逸恶劳。 用“好逸恶劳”造句 第5组41、 懒惰是一种好逸恶劳,不思进取,缺少责任心。 42、 承包土地后,他改掉了好逸恶劳的毛病,每天都早出晚归。 43、 他现在落到这副穷困潦倒的境地,完全是他过去好逸恶劳造成的。 44、 好逸恶劳常败家,勤劳致富留佳话;劳而无功不必夸,劳苦功高真伟大;不劳而获遭唾骂,劳动模范戴红花。 5.1劳动节到了,愿咱们“劳动人民”劳动愉快!45、 没能力危害祖国;没理由背离人民;没资本好逸恶劳;没本事损人利己;没胆量违法乱纪;没钞票骄奢淫逸;只好愚昧无知了!做普通人也难啊!46、 世上再没有比你更贪便宜的了,我辛辛苦苦的奔走,日夜兼程的跋涉,挣的钱换来的东西,都被你吃去了。 你真是个好逸恶劳、只图享受的家伙!脚对嘴说。 47、 好逸恶劳显然是人类的天性。 某种意义上,所有的孩子都患有人格失调,都会本能地逃避责罚。 兄弟姐妹打架,大人追究起来,他们会忙不迭地推卸责任。 M·斯科特·派克48、 好逸恶劳原是人的天性,也许每一个工作狂的背后,都有一道过不去的坎。 舒仪49、 在一部分人的印象中,美军都是“少爷兵”,完全靠装备好,吊儿郎当,好逸恶劳。 50、 饱食终日俾昼作夜不稼不穑不劳而获饭来张口好逸恶劳好吃懒做拈轻怕重如丘而止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游手好闲游闲公子坐享其成坐吃山空。

铁饭碗造句用铁饭碗造句

铁饭碗造句“铁饭碗”的解释铁饭碗[tiě fàn wǎn]比喻稳固的永远不会失业的工作茅盾《如是我见我闻》:“饭碗是铁饭碗,职务亦不辛苦,但吃亏的是油水全无。 ”用“铁饭碗”造句 第1组1、铁饭碗的真正含义不是在一个地方吃一辈子饭,而是一辈子到哪儿都有饭吃。 2、铁饭碗的真正含义不是在一个地方有饭吃,而是一辈子到哪儿都有饭吃。 3、铁饭碗的真实含义不是在一个地方吃一辈子饭,而是一辈子到哪儿都有饭吃。 茅以升4、因为国营企业工人几乎是铁饭碗,而修法后的社会保险甚至更坚固,刺激经济方案将使政府的资产负债表留下尾大不掉的烂摊子。 5、打破大锅饭,砸碎铁饭碗,治了那些好逸恶劳的人。 6、俗话说得好:树挪死,人挪活。 在现代激烈竞争社会,铁饭碗不复存在,一个人很少可能在同一个单位终其一生。 所以多交一些朋友很有必要。 7、此外,中国的“铁饭碗”CEO们也不会拿到八位数的薪酬。 8、反而国有集体企业的职位是铁饭碗,中国工人很可能在私营部门有更多的工作,但是他们的工作安全不收保证。 9、可不是吗,你这一买断,原来的医院职工由铁饭碗成了泥饭碗,人家能高兴啊?不过,还是一大部分人愿意,据说,你给他们双倍的工资,有这回事吗?10、这么干,铁饭碗也会变成泥饭碗,这不是自毁长城吗。 用“铁饭碗”造句 第2组11、“铁饭碗时代”一去不返,昔日的“骄子”变成了如今的“焦子”。 12、号称是国企最难打破的“铁饭碗、铁交椅、铁工资”,我们肯定是要打破的。 13、再加上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混铁饭碗原则,他们宁可这个小卖部天天赔钱,也不愿因交给外人经营,在他们看来私人做生意的好人还不多,坏人很不少。 14、川村不仅在美代子的劝说下毅然辞去了“铁饭碗”,还把自己大约1000万日元“退职金”交给了她。 15、于是,齐柏林摔了“铁饭碗”,开始拍啃蚀山林的水泥矿场、不良企业的偷排污水、风灾过后的残破大地……16、老况终于占了铁饭碗的光,在紧要关头,拿它与泥质的一碰,那泥碗扑的一声碎了,老况名正言顺的走马上任,与那个叫财火师傅的合作,做起真正的火头军师。 17、教师职业不再是笃定泰山的“铁饭碗”了。 18、要用铁心肠、铁手腕、铁面孔彻底砸烂铁饭碗、铁交椅、铁身份。 19、417铁哥们日,我不学铁公鸡一毛不拔,怎么也要拔一毛送你点祝福,愿你的快乐是铁板上钉钉当当响,事业是铁饭碗打不破,幸福更是坚固如铁。 20、吃饭了吗?今天是417铁哥们日,衷心祝愿你这个铁哥们手捧铁饭碗,快乐心情甜蜜蜜,幸福日子香喷喷,想吃你就多吃点。 用“铁饭碗”造句 第3组21、韩国首都首尔市的有关官员于本周四称,数万人将于本周末“进都”赶考,争夺被喻为“铁饭碗”的政府公务员职位。 22、家长们也希望他们的子女能够在政府里搞一个一官半职,铁饭碗嘛。 23、如果你觉得你的老师总给你们出难题,等以后你跟职场的老板打打交道试试。 老板可没端着铁饭碗!24、也就是说,按照现行法律规定,目前所谓的公务员聘任制仅适用个别特殊岗位拾遗补缺,基本撼动不了捧着“铁饭碗”的庞大公务员队伍。 造 句网25、到外地再读上四年书,回到家乡,摇身一变,土包子成了公家人,泥饭碗变成了铁饭碗,从此彻底离开庄稼地,就像我母亲韵红梅经常说的那样,再也不用当“庄稼耙子”。 26、中,郑恺孙坚走进大宋朝“比贱”,郑恺饰演的司徒耀祖辞掉“捕快”的铁饭碗,闯荡汴京,为了营救被掳走的公主,和小伙伴们踏上了一条吉凶难料的冒险之旅。 27、关于动员一二名正式党员的事,这好办,就怕没有人愿去,这里的人端了铁饭碗,就不愿去端泥饭碗。 28、船厂搬迁,关停并转,多么好的出门就是厂,出厂就是家的优越地理位置和铁饭碗被砸掉了,美其名日:“效率优先”。 29、鄂尔多斯集团打破国有企业的制度弊端,推出用工、分配、干部3项制度改革,彻底打破铁饭碗、铁工资、铁交椅。 30、八旗后代世袭,年满8岁就可以食全俸,捧上“铁饭碗”,直到白发苍苍,例不革退。 用“铁饭碗”造句 第4组31、考上大学好,端的铁饭碗,吃的还是皇粮呢!32、“戏命难违”,中专毕业后,他决定自己要吃这“开口饭”,毅然撂下铁饭碗,投奔了民间的群艺沪剧团,开始了演艺生涯。 33、大学主修翻译的林夕,毕业后没有选择老师及翻译等“铁饭碗”,而是想当填词人。 34、报道称,上海大学社会学家顾俊说,对人们来说,跟随企业家的脚步比害怕变化、牢牢保住“铁饭碗”更好。 35、萧寒的父亲萧远生光荣的丢掉了铁饭碗,在次和萧远航一起捡起了父辈的营生,做起了行街走巷的铃医。 36、一般有工作的人要用铁饭碗换个泥饭碗,都是迫不得已的。 37、“常常加价,时时出事,永远闹穷”已成了纽约人形容地铁的口头语,如此铁饭碗真该整顿,如此差的服务真不该加工资。 38、算了,就让这种蛋疼的气氛再嚣张一段日子吧,等老子把丢了的铁饭碗变成金饭碗再回来吐气扬眉!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39、然而,1992年受“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精神”的鼓舞,他毅然放弃了事业单位的铁饭碗,投身商海,创办了吉林省恒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40、端铁饭碗吃饭,稳当,但缺少起伏和变化;用泥饭碗吃饭,易碎,却容易换种吃法。 用“铁饭碗”造句 第5组41、由于音乐茶座发展迅速,“人才”奇缺,各文化剧团纷纷组建轻音乐队,不过,拿“铁饭碗”的歌手并不多,炒更的人倒层出不穷。

砸字组词

砸字组词介绍如下:

砸碎、砸锅、砸蛋、砸杀、砸钱、砸夯、砸开、砸巴、砸牌子、砸饭碗、砸明火、砍砸器、打砸抢、砸锅卖铁、砸嘴舔唇、搬石砸脚、砂锅砸蒜、搬砖砸脚、砸姜磨蒜、大石砸死蟹、一拳头砸出一眼井。

【砸碎 zá suì】:1.用坚硬的工具把完整的东西击碎。如:砸碎玻璃。2.比喻推翻旧社会旧制度。如:砸碎吃人的旧社会。相似词:砸锅砸了砸烂砸锅卖铁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心碎研碎打碎 。

一、哦,梦想终于成真了!铁环已经砸碎,他拿起新的武器,重回战斗队伍,开始新的生活。奥斯特洛夫斯基

二、小雪不小心砸碎了茶杯。

三、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四、琐屑的事件平常的事物被砸碎了然后被重建起来并赋予新的意义。突然间它们变成故事中发白的真相。

五、打破大锅饭,砸碎铁饭碗,治了那些好逸恶劳的人。

六、火红的党旗真灿烂,镰刀斧头鲜血染;砸碎万恶的旧世界,一切枷锁全割断;指引走出漫长夜,三座大山全推翻;号声阵阵,锣鼓喧天,美丽的党旗一定会更加鲜艳、庄严!

七、送你一柄铁锤,砸碎苦难和烦恼;送你一把镰刀,收获希望和理想;送你一面旗帜,幸福快乐飘扬。7.1建党节,愿你生活像党旗一样红红火火!

八、儿童节,我代替司马光砸碎你的忧伤,代表小孔融送你大的希望,让称象的曹冲送你高智商,让磨杵成针的李白送你坚持动向!愿祝福短信为你带来成功曙光!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eji312/27811.html
哪些个股解禁要小心 美股崩了 节后A股怎么搞
金榜题名 祝福高考学子 南京明城墙亮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