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宏观 需求端修复有望带动欧元区库存进一步回补 欧央行降息影响几何 我国对欧出口有望回升

经济

海通宏观 | 梁中华团队

·投资要点·

欧央行为何先于美联储降息。 欧元区通胀回落进展相较美国更加顺畅,而经济在消费、投资、景气度等方面都明显弱于美国,更需降息来呵护经济修复。美国在通胀回落进程受阻与经济韧性仍强的情况下短期不急于降息,使得欧央行有动力领先于美联储降息。

美联储 后续欧央行降息路径如何? 欧央行当前表态总体仍偏鹰。一方面其上调对未来通胀预期,另一方面欧央行表示不对任何特定利率路径做出预先承诺。我们认为后续欧央行或不急于在7月降息,以降低通胀二次反弹风险以及汇率贬值压力。

欧央行降息影响几何? 由于后续欧央行降息路径仍具有不确定性,降息对经济的拉动效果仍需时间观察。短期来看,欧元在美国经济边际走弱,欧元区经济修复,以及欧央行“鹰派”降息的影响下贬值压力或相对较小。长期来看,欧债或已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此外,未来随着欧央行通胀回落与降息的进一步推进,需求端修复或有望带动欧元区库存进一步回补,我国对欧出口或有望回升。

风险提示: 海外经济、政策超预期

2024年6月6日,欧央行将三大关键利率下调25BP,存款便利利率、主要再融资利率、边际贷款利率分别下调至3.75%、4.25%和4.5%。这是欧央行自2022年7月开始加息以来的首次降息。由于此前欧央行官员已多次在公开讲话中透露6月将是欧央行合适的降息时点,市场对此次降息的预期已较为充分。

全球主要央行降息潮已逐步加快。 2024年以来,除欧央行之外,已有多个发达经济体开启了降息周期。2024年3月,瑞士央行降息25BP,为首个降息的G10国家。瑞典央行跟随其后,于5月8日同样降息25BP。6月5日,加拿大央行也如期降息25BP,将基准利率从5%降至4.75%。未来来看,根据华尔街见闻,英国央行副行长此前也曾表示,若通胀回落进展符合预期,英央行有可能在今夏开启降息。

欧央行为何先于美联储降息?

欧元区更顺畅的通胀回落进展和相对疲弱的经济表现,或是欧央行选择先于美联储降息的主要原因。

在通胀方面, 欧央行与美联储均采取2%的通胀目标。2024年一季度以来,美国去通胀进展陷入停滞,而欧元区通胀回落则相对顺畅。2024年5月,欧元区通胀与核心通胀同比增速已回落至2.6%和2.9%,低于美国的3.4%和3.6%(4月数据)。此外,欧元区PPI同比增速也持续维持低位。 因此,欧央行在“去通胀”方面或比美联储更有信心。

海通

欧央行

经济方面, 与美国2023年以来较强的经济韧性不同,欧元区经济整体偏弱。美国实际GDP同比增速在2023年之后再次回升,截止2024年一季度仍维持2.9%左右的增速。而欧元区实际GDP同比则持续走弱,2023年下半年经济增长一度陷入停滞。

具体来看,欧元区在消费、投资、景气度等方面都明显弱于美国。 在消费方面,欧元区20国零售销售同比增速自2022年下半年便持续处于负增长区间,2024年3月后增速才有所回暖。而美国在财政支持、居民财富效应以及超额储蓄的影响下,消费表现仍然稳定。

海通宏观

几何

在投资方面, 欧元区Sentix投资信心指数近期虽有所回升,但若以2020年1月为起点进行标准化,则欧元区投资信心恢复的程度要弱于美国,尚未回到疫情之前的水平。同样,欧元区制造业PMI当前仍处于荣枯线之下,表现弱于美日等主要发达经济体。

2023年以来欧元区经济之所以表现弱于美国。或一定程度上与欧元区财政政策刺激力度相对较弱有关。 2023年,美国财政在失业率维持低位的情况下仍然顺周期扩张,赤字率再次上升,2023年维持在7%左右,其中二季度一度达到8%以上。相比之下,欧元区赤字率在2023年仅不足4%,对经济的拉动效果相对美国较弱。

因此,在欧元区通胀压力相对较小,经济修复亟需降息呵护,而美国并不急于降息的情况下,欧央行有动力领先于美联储降息。

后续欧央行降息路径如何?

虽然欧央行在6月选择降息,但其表态总体仍偏鹰。一方面, 欧央行强调当前薪资增速仍高,未来或仍将面临一定的通胀压力,并上调了对未来的通胀预期。具体来看,欧央行将2024年HICP同比增速预期由2.3%上调至2.5%,2025年HICP同比增速预期由2.0%上调至2.2%。

另一方面,欧央行表示不对任何特定利率路径做预先承诺。 通常央行在首次降息后,市场会对其后续连续降息做出期待,而此次欧央行强调不会对后续降息提供前瞻指引。欧央行行长拉加德表示,当前并不能说欧央行正在进入降息阶段,未来降息路径或仍将面临坎坷,欧央行货币政策仍将取决于数据。此外,多位欧央行官员也在此前表示,应在6月降息之后采取更谨慎的态度,根据通胀回落进展来决定后续行动。

我们认为,欧央行7月或不急于继续降息。 一方面,5月欧元区通胀增速超预期回升,或反映出其通胀回落仍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为了降低通胀二次回升的风险,欧央行或等待通胀回落进展更明朗之后再采取下一步降息行动。

另一方面,美国经济在短期内仍维持一定韧性,劳动力市场的稳定使得美联储有更多时间观测通胀回落进展,美联储降息或仍需耐心等待。欧央行若在美联储降息前较为频繁地降息或加大其汇率贬值压力,提升进口价格,从而进一步推升其通胀上行风险。

从市场预期来看,目前市场普遍预期欧央行7月或维持利率不变,2024年年内仍将降息两次,并且降息时点与美联储保持一致,均分别在9月与12月进行降息。

欧央行降息影响几何?

从对经济的影响来看, 降息对经济的支撑效果仍需时间观察。当前欧元区利率水平仍处较高区间,即使降息25BP,对消费与投资等需求或仍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此次降息对经济的拉动短期内或相对有限,需进一步跟踪欧央行后续的降息操作。

从对资产价格的影响来看, 此次降息后欧元表现仍较坚挺。一方面或是因为欧元区经济数据近期有所改善,例如欧元区一季度GDP增速、零售消费同比与制造业PMI等均有所回升。而美国部分数据有所走弱,从而为欧元提供了一定支撑。从花旗经济意外指数来看,欧洲指数自2024年3月以来已处于美国之上。

另一方面, 欧央行此次“鹰派”的降息表态给后续降息幅度和节奏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一定程度上约束了市场对未来欧央行降息的想象空间,从而未对欧元施加过大的贬值压力。不过,从长期来看,当前欧债利率仍处于高位,未来随着欧央行进一步降息或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

从对我国出口的影响来看, 近期全球制造业PMI有所回暖,欧元区经济在弱复苏的背景下,其库存变化占GDP比重在2024年一季度也已出现企稳回升迹象。未来随着欧央行通胀回落与降息的进一步推进,欧元区需求端修复或有望带动库存进一步回补,从而带动我国对欧出口的回升。

风险提示: 海外经济、政策超预期


中信证券:欧元区通胀难见明显改善 欧央行9月降息概率较大

报告要点

7月欧央行利率决议维持三大政策利率不变,但却表达了对通胀目标的重视,隐含降息的暗示。考虑到欧元区疲弱的制造业和经济,相对固化的低通胀水平以及全球宽货币政策联动,如果没有一定力度的刺激,欧元区通胀难见明显改善。因此,为了实现其通胀目标,我们预测欧央行9月降息概率较大。

7月利率决议维持三大政策利率不变,但隐含了降息的暗示。 此次会议继续维持之前的三大政策利率不变,德拉吉称未就降息的规模进行讨论。但决议中还强调:“由于实际和预测的通胀都长期低于目标,理事会需要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采取高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相应地,如果中期通胀前景继续达不到其目标,理事会将决心采取行动,使用合适的政策工具,使通胀持续向目标移动”。 利率决议暗示如果通胀继续维持弱势,将果断采取更合适的政策工具,大概率是降息。

德拉吉表态更偏鸽派。 德拉吉认为,地缘政治因素、保护主义和新兴市场不确定性带来的威胁抑制了经济,尤其是制造业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通胀压力减小,通胀预期指标有所下降。因此有必要采取一定程度的货币刺激。劳动力成本上升向通胀的传导却比预期中要慢得多,对经济走势和货币市场的分析表明,宽货币对通胀持续向2%的目标收敛至关重要。

经过了长时间的量化宽松,发达经济体普遍存在“低失业+弱通胀”的现象。 当前美国、日本、欧元区均面临长期“低失业+弱通胀”问题,短期、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都偏离了经验的轨道。在这种环境下,温和的刺激难以起效,不足以让欧元区通胀发生明显变化。如果欧央行不开启更大规模的刺激,通胀目标大概率难以实现。

债市策略:欧央行的利率决议大致符合市场预期,释放了更加宽松的信号:如果通胀继续维持弱势,将果断采取更合适的政策工具刺激通胀向目标移动。结合当前欧元区的经济基本面,考虑全球货币政策联动,我们预计欧央行9月降息概率较大。 从经济和通胀的角度看,欧元区经济内忧外患,外部因素有全球经济走弱、局部贸易摩擦、英国脱欧,内部因素有制造业加速走弱,部分成员国国内矛盾激化,在这种不利的环境下,如果没有一定力度的刺激,通胀难见明显改善。从全球博弈的角度而言,经济下行周期的纳什均衡将会是全球降息,如果美联储7月议息会议也走向降息,全球货币政策联动,欧央行没有不降息的理由,因此我们预测欧央行9月降息概率较大。

正文

利率决议:利率未变,措辞偏鸽

此前市场普遍认为欧央行此次会议将释放宽松信号,9月降息概率更大,本次利率决议大致符合市场预期。 德拉吉此前已暗示刺激措施即将来临,市场普遍认为欧央行7月会议将释放更加宽松的信号。但是针对何时降息,市场看法不一,多数人认为9月概率更大,部分认为7月就会降息。但是,随着IMF下调全球经济增速预期,以及欧央行7月疲软的PMI初值,市场对欧央行7月的利率决议似乎又有所期待。在本次利率决议中,虽然德拉吉的发言显得比前次更加鸽派,但是并没有超预期的降息出现。

6、7月份利率决议对比

7月利率决议维持三大政策利率不变,但隐含了降息的暗示。 此次会议继续维持之前的三大政策利率不变,德拉吉称未就降息的规模进行讨论。但决议中还强调:“由于实际和预测的通胀都长期低于目标,理事会需要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采取高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因此,如果中期通胀前景继续达不到其目标,理事会将决心采取行动,随时使用合适的政策工具,使通胀持续向目标移动”。 利率决议暗示如果通胀继续维持弱势,将果断采取更进一步的政策工具,大概率是降息。

德拉吉表态更偏鸽派

德拉吉在北京时间晚8:30重申了欧洲央行的政策声明,而后就经济、通胀、货币以及货币政策与结构性改革、财政政策的协同发表了看法。主要观点如下:

制造业压力仍大,就业和工资支撑中期经济和通胀回暖,温和扩张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予以支持。 德拉吉对于经济的表述相比于6月变化不大,尽管进一步的就业工资增长依旧是经济回暖的支撑力量,但全球增长动力减弱和国际贸易疲软仍对欧元区前景构成压力。此外,地缘政治因素、保护主义和新兴市场不确定性带来的威胁抑制了经济,尤其是制造业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通胀压力减小,通胀预期指标有所下降。因此有必要采取一定程度的货币刺激措施,以确保相对平稳的经济条件,支持欧元区的扩张、国内价格压力上升,从而在中期内推动整体通胀水平的提高。德拉吉认为全球贸易对制造业影响很大,但是欧元区的就业和工资仍然向好,财政和货币政策也会温和扩张以保证经济增长。

核心通胀当前仍低于目标,年底有望再次上升。 虽然较高的产能利用率和趋紧的劳动力市场使劳动力成本上升,但是劳动力成本上升向通胀的传导却比预期中要慢得多。预计在扩张性货币政策、强劲的工资增长和经济扩张下,潜在的通胀将会上升。包括即将在9月推出的长期再融资操作(TLTRO III)在内的货币政策措施将有助于维持适宜的银行贷款环境,帮助企业融资,尤其是中小企业。总的来说,对经济走势和货币市场的分析表明, 宽货币对通胀持续向2%的目标收敛至关重要。

欧元区经济走弱,前景堪忧

欧元区内忧外患,前景堪忧

2 018年以来欧洲政局不稳,欧元区经济内忧外患。 “黄马甲”运动给法国经济带来重创,民众对收入的不满也日益显现;意大利历届政府为讨好选民,盲目扩大政府预算为选民增加福利,超过了可持续的财政政策的承受能力,如今深陷债务危机,面临欧盟罚款。外部环境来看,全球各国经济增速放缓,同步性却在增强,全球贸易及制造业低迷状态成为欧元区经济下行的主要外部因素。

英国硬脱欧风险上升,欧元区经济面临冲击。 欧元区与英国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英国硬脱欧,将给欧元区经济带来重创。英国脱欧进程一波三折,各党派之间、英国与欧盟之间意见并不统一。在距离脱欧最后期限不足100天,英国新任首相约翰逊上任组阁,他表示要在10月31日之前带领英国脱欧,“没有如果,没有但是”。新首相的上任无疑增加了英国硬脱欧的风险,为欧洲经济的未来蒙上了一层阴影。

欧元区经济承压,制造业明显下行

消费短期仍有支撑,但长期将跟随经济走弱。 经济下行期的转折点往往先反映在制造业。消费与居民收入关系较为密切,并不会紧随制造业变化,只有当制造业的景气不断下滑,企业开始大规模裁员或降薪,失业率上升时,居民收入端才会有较为明显的感受,消费才会显著受到抑制。因此消费的变化滞后于制造业,短期内仍然有所支撑,但长期走弱的趋势难以避免。自2018年以来,欧元区经济开始趋弱,时至今日,消费也已经出现了走弱的苗头,选取房价和零售两个变量来看,房价增速年初出现转折,今年以来零售销售增速的中枢也有所下移。

低失业率+弱通胀

“低失业率+弱通胀”是当前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共同特征。 长时间的量化宽松刺激过后,当前主要发达经济体均面临失业率下降+通胀长期疲软的局面,无论是美国、日本还是欧元区,均面临着同样的问题。短期、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都偏离了经验的轨道,不能很好地解释当前失业率和通胀之间的关系。

具体到欧元区而言,历史上长期居高不下的欧元区失业率在2013年以后出现了长期下行趋势,尽管当前经济不容乐观,但就业并未受到影响,失业率已经降至7.5%,仅次于2008年金融危机前的低位。在低失业率下,工资温和上涨,2019年一季度每小时劳工成本同比上涨2.4%,增速处于温和上升区间。通胀却显得相对萎靡,近年来一直保持在1%附近上下波动。尽管欧央行在前瞻性指引中一直强调2%通胀目标,并且在2018年以前维持着QE操作,但实际的通胀与目标仍然相去甚远。

债市策略

欧央行的利率决议大致符合市场预期,释放了更加宽松的信号:如果通胀继续维持弱势,将果断采取更合适的政策工具刺激通胀向目标移动。结合当前欧元区的经济和通胀情况,考虑全球货币政策联动,我们预计欧央行9月降息概率较大。 从经济和通胀的角度看,欧元区经济内忧外患,外部因素有全球经济走弱、局部贸易摩擦、英国脱欧,内部因素有制造业加速走弱,部分成员国国内矛盾激化,虽然消费、就业和工资仍保持相对健康,但大概率难以维持。在这种不利的环境下,如果没有一定力度的刺激,通胀难见明显改善。从全球博弈的角度看,经济下行周期的纳什均衡将会是全球降息,如果美联储7月议息会议也走向降息,全球货币政策联动,欧央行没有不降息的理由,因此我们预测欧央行9月降息概率较大。

郑重声明: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

2018年央行降准降息 央行降息的影响

自2008年9月16日以来,时隔将近4年的首次不对称降息,也是年内第二次降息,时隔一月央行再次宣布降息,透露出来的经济数据信号更是不言而喻的。 经济超预期减速是本次降息的根本原因。 影响我国货币政策调整的因素很多,但最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即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 今年4月份前,尽管GDP增长在逐季回落,但基本上在各方预期之内,似乎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但自4月份之后,宏观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当前是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经济形势最为严峻、最为复杂的时期。 经济下行的压力急剧增大,投资、出口和消费“三驾马车”同步放缓,需求下降,导致企业销售不畅,水泥、钢铁等产能过剩行业价格下跌,企业库存连创历史新高,工业企业生产增速由3月的11.9%骤降到4月的9.3%,单月降幅达到2.6个百分点,实为历史罕见。 同时,PMI指数等先行指标也显示经济下行压力还在加大。 面对新形势、新问题,国务院强调将“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为防止经济过快下滑,有必要通过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来提振经济信心。 通胀基本可控,为降息创造政策空间。 2012年以来的物价水平稳中趋降,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回落到3.4%,新涨价因素稳定在1.5左右的水平,7%左右的食品价格增速尽管仍高于总体物价水平,但比2011年10%以上的增速已明显回落。 尤其是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进一步下探,4月份已出现0.7%的负增长,也有利于CPI保持低位。 未来几个月,随着总供求关系的变化、翘尾因素的减小、食品价格的小幅回落,物价水平将继续保持在较低水平,我们预计在3%左右,这为货币政策宽松特别是降息创造了足够的政策空间。 全球降息浪潮是我国降息的外部环境。 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全球贸易增长接近停滞,市场信心依然不足,加之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特别是法国、希腊大选后左翼政党上台,新政府反对现有紧缩财政计划,这必将给债务危机的救助带来新的变数,拖累欧元区经济出现轻度衰退。 “风雨飘摇”中的全球经济确实又到了各经济体“携手共度”的关口。 近期巴西、澳大利亚相继降息。 4月19日,巴西将基准利率从9.75%下调至9%,接近历史低点,这是巴西央行连续第六次做出降息决定。 6月5日,澳大利亚央行在利率决策会议上,将官方隔夜拆借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3.50%,一举回到2009年年末水平。 印度、韩国降息预期迅速升温,尽管近日欧洲央行刚刚决定维持利率不变,却表示“欧元区经济下行风险增加”,“随时准备采取行动”。 这是我国央行此次降息的外部环境。 本次降息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稳定经济增长。 有利于改善市场预期,在宏观经济“外患内忧”、超预期减速的大背景下,此次央行降息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增强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意愿。 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一方面,降息能降低即期利率,直接降低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另一方面,降息也将使远期利率降低,有助于增强企业投资意愿,扩大投资。 这两方面都有助于增大企业贷款需求。 利率市场化迈出实质性步伐。 更值得关注的是央行首次提出了贷款利率下限和存款利率上限,这标志着央行的“官定利率”向真正意义上的“基准利率”开始过度,是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重要一步。 利率市场化加快推进,对银行的资金定价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有助于提振股市信心,有助于房地产市场回暖 。 央行决定自2012年6月8日起降息。 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 同时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 这也是近年来央行首次降息。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2年6月8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 一般意义上的降息就是降低存贷款基准利率,也就是使用利率手段。 当然央行还可以通过再贴现、存款准备金率或者公开市场操作、窗口指导等手段来实施货币政策。 降息与通货膨胀或者通货紧缩没有必然的联系。 央行降息的主要目的是阻止经济下滑,稳定就业,刺激投资与消费,促进社会总需求(AD)的增加。 那么物价的最终走势就要看社会总供给的状况。 如果整个社会的总供给曲线(AS)是垂直的,那么就会导致物价的快速上涨,导致通货膨胀;如果AS曲线是平行的,那么物价就不会有变化;如果AS曲线是向右上倾斜的,那么物价就会平稳向上,上涨的幅度取决于倾斜的程度。 具体到现实中,短期内是比较符合第3种情况的,也就是短期内不会导致通货膨胀;但是长期来看是比较符合第3种情况的,也就是说如果持续降息的话,将来会导致通货膨胀。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出现流动性陷阱的情况,此时利率已降为零,央行已经没有进一步降息的可能,但是整个社会的投资与消费信心仍旧不足,总需求进一步下滑,总供给也没有可能提高,整个社会陷入萧条的局面,价格持续下滑,出现通货紧缩。 日本从九十年代到现在就是这种情况。 现在的美国与欧洲也有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 央行降息的通知中强调要继续严格执行差别化的各项住房信贷政策,继续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表明降息已兼顾了楼市调控。 但短短一个月内连续两次降息,对房地产市场各方无疑将形成巨大的心理冲击。 降息意在稳增长,客观上可能使逐步复苏的楼市加速回暖。 贷款购房者的负担将进一步减轻。 此次降息后,按照房贷100万元、20年等额本息还款法,在基准利率下,月供将再次减少148元。 按照目前不少银行实行的首套房贷八五折利率优惠的情况计算,月供减少120元。 两次降息合计,月供累计可减少近300元,降息给贷款购房者减负的效益越来越明显。 但对房地产调控的大局而言,降息将使调控进一步显现成效的难度越来越大。 分析人士也指出,目前调控已经到了关键时期,成交量回暖的情况下房价很难再跌,反而是量价齐涨的可能性非常大。 虽然各部委一直重申调控继续,但是松动的信贷政策使得购房者难以再期待价格的合理回归。 不过,虽然央行再次降息,但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各家银行贷款额度并不充足,房贷出现低于85折乃至8折优惠幅度可能性不大,反而可能会因为存贷差的减小而降低折扣的可能性。 央行此次降息存贷款基准利率的调整并不对称,近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仅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则下调个百分点,比存款利率多降了个百分点。 近年来,首次非对称降息同时明确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倍,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不作调整。 金融机构要继续严格执行差别化的各项住房信贷政策继续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 这给了市场很强的一个信号:未来银行将加大对企业贷款的投放,而个人购买首套房的贷款利率优惠将会从目前普遍的折向更低的利率形式过度,再次出现折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 不过由于折利率优惠会使银行放贷无利可图,因此如果没有监管部门的窗口指导,短期内只会有部分急于扩大市场份额的小银行会跟进。 虽然央行此次降息时特意明确金融机构要继续严格执行差别化的各项住房信贷政策,继续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但此前央行降息带动了楼市大幅回暖的事实已经说明央行降息给了购房者一个很强的楼市调控松动的信号,相信各地楼市会延续月的成交高潮房价反弹可以预见。

欧元的使用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什么好处?

作为一种国际性货币,欧元对外部经济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进出口贸易、资本的流入与流出、外汇储备结构(即增加了一种结算货币)等方面。 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也主要集中在这几个方面。 一、 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从一般意义上说,欧洲货币结盟后,对欧元区内部会产生积极作用,对欧元区外部则会产生消极作用。 因为统一货币的实施可能会促使贸易保护主义从一国扩大至整个区域。 作为我国的重要贸易伙伴(第四大出口地,第二大进口来源地),欧元区贸易保护主义的扩大,将会对我国与欧盟的贸易带来新的困难。 例如,可能由于区内的垄断或准垄断价格,大大提高我国从欧盟的进口成本。 我国对欧盟的出口,也会遇到区内产品的竞争。 对此,我们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 但是,也应该看到,我国对欧盟进出口贸易的一些特色,可能会使上述不利影响的程度大大减小。 1.我国对欧盟的出口结构比较特殊,被欧元区国家商品替代的可能性不大。 据统计,1997年我国对欧盟的出口产品中,主要以服装、纺织制品、鞋帽、玩具、皮革、家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初级产品为主,占出口总额的35%;其次是机电、音像设备及零部件等科技含量低、附加值率低的产品,占26%;化工产品占 8.9%。 而在欧元区内,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劳动力便宜、拥有一定价格竞争优势的葡萄牙、西班牙的出口结构与我国出口欧盟的产品不存在太大的替代关系。 它们对欧盟其它国家的出口主要以金属制品和农副产品为主,如在西班牙的出口产品中,金属制品占48%,农产品和食品、烟草、饮料等占17%,化学制品占13%。 尽管葡萄牙是纺织品主要出口国(纺织品出口占其出口总额的31%),但是,其出口规模小,且出口的细类结构与我国有所差异。 因此,总体上欧元启用对我国出口欧洲产品的影响较小。 2.我国对欧洲的贸易可以从几个主要国家扩大至整个欧元区。 1997年我国对欧盟的出口为238亿美元,相当于对美国出口的72%,对日本出口的75%。 但贸易对象主要集中在德国、英国、法国、荷兰、意大利。 随着欧元的启用,欧元区各国之间的贸易界线逐步消除,这有利于我国利用原有的贸易伙伴,把贸易范围扩大到整个欧盟。 3.我国对欧盟的进出口贸易中由汇率波动带来的交易风险可能会下降。 欧元启用后,我国对欧盟各国的贸易从采用不同的货币结算,转为单一货币结算,这不但简化了手续,而且由于欧元单一货币更稳定,从而可以减少汇率波动的风险。 二、 对我国吸引外资和融资的影响1997年,我国来自欧盟的投资总额为54亿美元,居第三位,仅次于香港和日本,但只占我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8%。 欧元的实施,将有利于扩大我国对欧洲吸引投资的规模。 1.欧元区各国将减少外汇储备,我国可以从欧洲争取更多的贷款。 欧元启用后,货币联盟内约有一半的外贸变为“内贸”,欧盟各国将减少用于防范金融风险、稳定汇率的外汇储备,估计将出现700亿美元的剩余资金。 这为我国吸收外资提供了充裕的来源,有利于扩大利用外资规模。 2.随着欧洲证券市场的合并与扩大,我国可以扩大在欧洲的融资规模,降低融资成本。 为了配合欧元启用,英、德、法等欧洲主要国家的证券交易所计划在2000年设立欧洲统一证券交易所,预计其市值总额将超过5万亿美元,其规模与纽约证交所相当,为东京市场的2倍强,从而使更多的国际资金流入欧元债券和股票市场。 目前欧元区利率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上,1998年12月3日欧元区11国联合降息,利率统一为3%(意大利除外,为3.5%)。 相比之下,美国利率较高,目前为4.75%。 随着欧洲统一资本市场的形成和启用,我国可以改变主要以发行美元债券为主的方式,增加发行欧元债券,扩大融资规模。 这样,还可以减少单一发行美元债券的风险,降低付息成本。 3.可以吸引更多的欧洲公司来我国投资。 欧元区是世界第二大资本净流出地区,1997年资本净流出额为390亿美元,仅次于日本。 欧元的启用将会引发大规模的企业兼并。 交易费用的降低有利于提高企业盈利水平,扩大企业对外投资。 在亚洲遭受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我国仍保持7.8%的经济增长率,人民币币值稳定,投资环境较好,对欧洲的资金有较大的吸引力,欧洲对我国的投资会进一步增加。 三、 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从目前美元、欧元(指欧元区主要货币总计)、日元世界三大主要货币在全球金融市场上的份额看,美元占主宰地位。 1996年各国央行的官方外汇储备几乎有 2/3是美元;全球有50%的贸易以美元结算;在国际银行的存款、国际上发行的债券以及资本市场上美元所占的份额在40%—50%之间。 欧元居世界第二位,它在各国官方外汇储备中占21%,在其它金融市场中占30%左右。 日元所占的份额相对较小,仅占外汇储备的6%,在世界贸易结算中只占5%。 当欧元走稳后,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将扩大原有货币,如德国马克等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各国对欧元的需求增加,在全球中国际货币地位增强。 表现在:1.国际贸易方面,欧元将成为欧洲贸易的主要结算货币。 1997年欧元区11国进出口贸易(不包括欧盟内部的贸易)占世界的21%,其规模超过美国。 这决定了欧元在国际贸易方面将成为重要的国际货币。 预计欧元启动后,其它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对欧元的需求量将增加。 如古巴央行计划从1999年7月1日起在国际贸易中使用欧元。 2.在外汇交易方面,欧元的作用不断加大。 未加入欧洲货币联盟的其它4个欧盟国家将把自己的货币与欧元连接起来;中欧和东欧国家为了加强与欧盟国家的经济联系,也需要将自己的货币与欧元连接起来;一些主要与欧洲进行贸易的中东和北非国家也将建立这种非正式货币联系。 亚洲和北美地区为了摆脱金融危机、减少以美元交易为主的汇率风险以及对欧贸易的需要,也会适当增加与欧元的交易需求。 3.在资本市场上,欧元需求量可能增加。 如果欧元成为一种稳定的货币,欧洲金融中心的地位将因此而上升。 欧元作为美元与日元之外的另一种重要投资选择,会引起世界其它国家越来越大的兴趣。 估计将有1万亿美元的国际投资可能逐步转向欧元,从而使欧元在世界市场上的份额提高10%,市场占有率可达40%。 随着欧元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中影响的扩大,将使美元等其它主要国际货币面临贬值的压力,汇率出现波动,特别是美元。 由于人民币是与美元挂钩的,如果美元贬值的话,那么人民币与其它货币的汇率也会被动地相应贬值,这样将有利于扩大我国出口。 另一方面,预计美国为了防止美元崩溃,将采取措施减少贸易逆差,继续实行黑字财政预算,经济发展因此减缓,进而影响各国进出口和经济发展,也会影响我国经济发展。 但从长远讲,这对于防止美国经济气泡过大,是有积极作用的。 而且,由于欧元被接纳的渐进性,使得美元这一气泡的释放过程也是渐进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欧元的引入将降低和减缓美元汇率波动带来的影响,有利于稳定世界金融市场,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也是有利的。 四、 总体判断及应对措施综合以上分析,我们认为,欧元平稳运行并逐步趋强的可能性较大。 在这一大前提下,欧元的实施对我国经济的影响除了对外贸易方面有利有弊外,从总体上看是积极的。 当然,欧元运行中也还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如欧洲失业率居高不下,成员国之间可能出现政策分歧,一些国家在转向欧元、抛售美元的过程中,可能会造成国际贸易和金融市场的混乱,等等。 因此,我们应密切关注欧元的运行,并适时采取一些应对措施,充分利用欧元日益增长的全球影响,扩大与欧洲的经贸往来,尽可能减少或者避免其可能引起的负面影响。 1.继续盯住欧洲市场。 为了抵消欧元实施对我国进出口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我们需要采取出口多元化战略,开辟新的出口市场。 但是,我们也要利用我国出口商品的特点,进一步开拓欧洲市场,改善我国进出口贸易结构,减少在贸易结构上与欧元区国家的替代关系,从增加与欧洲贸易的互补性和降低出口成本着手,提高我国对欧洲产品出口竞争力,继续开拓欧洲市场。 2.充分利用欧洲资本市场,继续扩大利用外资。 一方面可以通过发行欧元债券,争取欧元贷款等形式,扩大我国在欧洲的融资规模;另一方面要继续改善我国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欧洲公司到我国进行投资。 3.适当调整外汇储备结构。 在我国14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中,美元储备约占2/3。 为了避免因汇率变动造成外汇储备的损失,使外汇资产保值增值,我国应根据国际金融形势、欧元汇价走势和我国对欧洲贸易的需要,适时调整外汇储备结构,可适当增加欧元比例,减少美元的比例。 4.密切监视欧元走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尽管欧元只是作为德国马克等强势货币的替代物出现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程度在近期内是有限的和渐进的。 但是,毕竟其涵盖国家的经济贸易实力大大增强了,其影响力扩大了。 尽管我们认为欧元走稳的可能性很大,但是作为一种货币,其稳定性还与人们的预期、投机家的炒作和其它一些随机因素有关。 因此,我们必须密切关注和研究欧元的变化趋势,及早发现问题,采取措施,趋利避害,使欧元实施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契机。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eji312/27825.html
粽香中国·乌鲁木齐 马上旅游篝火之夜
父亲是上市公司实控人 所创企业估值超30亿元!她被评 再获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