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氪为什么急于上市 估值 融资大缩水

估值

作者:武占国,编辑:何玥阳

车圈二代极氪,起点高、起步快,同时,争议也多。

从2021年成为独立品牌到2023年,短短两年,实现了从0到销量11.87万辆的跨越,上了新能源汽车的牌桌,并且完成了上市。

从成立到上市,小鹏用了6年,理想用了5年,蔚来用了4年。

极氪是吉利旗下最受重视的汽车品牌之一,人、钱、资源,吉利都给安排得妥妥的。比如2021年,吉利集团总裁安聪慧出任极氪的CEO;极氪独立没多久就拿下了宁波威睿51%的股权,而宁波威睿是吉利核心三电产品的供应商;极氪及宁波威睿和浙江吉利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签订10年期贷款协议,合计总额超过110亿元。

开局就拿着好牌的极氪,登上纽交所之后,在资本市场上就没那么顺利了,先是两天内上涨53.66%至32.243美元,短短几个交易日又下探到22.26美元,波动很大。

据媒体报道,极氪在去年估值曾高达130亿美元,按照最初的IPO规划,极氪计划获得10亿美元融资,实际上总融资额不足5亿美元,也有媒体援引极氪方的回应称去年的汽车行业环境不支持百亿美元估值的融资。

截至6月4日,极氪的股价为25.67美元,市值为63.6亿美元。

估值缩水,融资缩水,极氪为什么还急于上市?极氪立下的“2024年销售23万辆,力争盈利”目标能实现吗?

一、持续亏损,资金吃紧

外界认为极氪急于上市是有原因的。

早在2020年,极氪还没有成为独立的品牌时,吉利就向科创板提交过招股书,撤回申请之后吉利称将探索不同外部融资方案,实现极氪可持续发展。

2022年,吉利又称已向香港联交所提交议案,内容和极氪独立上市有关。

2023年11月,极氪向美国证交会提交注册声明,今年成功上市。

原因无他,造车太烧钱了,吉利可以给钱,但不能无限给钱。

极氪业务主要分为三块,分别是汽车销售、电池及零部件、研发收入。

极氪从吉利收购的CETV,是从事新能源汽车软件系统研发、模块化和虚拟工程的创新中心,为吉利旗下的多个汽车品牌提供服务,贡献研发收入,前面提到的宁波威睿,贡献电池及零部件收入。

在极氪首款车推出之前,后面两项业务的收入是极氪发展的支撑。

在给钱、给技术、给采购等多方面的“喂养”下,极氪也算争气,2021年、2022年、2023年销量分别为5808辆、71941辆、118685辆。汽车销售收入分别为15.44亿元、196.71亿元、339.12亿元。

最早发布的极氪001,是极氪大获成功的一款纯电轿车。

今年2月迎来新款,3月底官方宣布首月累计大定突破3万台,4月销量触底反弹销量达11729辆,此前极氪001也保持每月大几千台销量,是极氪营收的主力担当。

极氪X是极氪去年5月开始交付的一款纯电SUV,去年11月销量冲高到4714台后,销量开始下滑,4月份销量仅有548台。

极氪007是纯电轿车,于去年底推出,也是最晚推出的车,该车型推出后销量出现小幅下滑,从1月的5853台,下降至4月3827台。

极氪009 MPV定价最高达50万-78.9万,光辉版对标车型则是顶级豪车劳斯莱斯幻影。最近卖掉迈巴赫的周鸿祎便最终选择了极氪009光辉版作为其座驾,注重后排私密性、航空座椅极致的舒适感,充电时间20分钟,是极氪009光辉版的亮点。

极氪009是去年2月开始交付,其销量已从去年每月2000台左右跌到了今年的400台左右。去年上市的极氪X,也在今年销量下滑到只有几百台。

融资大缩水

汽车工业有明显的规模效应,极氪已经起步晚了,只有快跑、快放量,才能在一日千里的新能源汽车行业里留在牌桌上。

极氪为什么急于上市

但这同样会带来一个问题,就是卖得越多,亏损额越高,现金流越吃紧。

2021年——2023年,极氪的净亏损分别为45.14亿元、76.55亿元和82.64亿元。

招股书显示,截至去年底,极氪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只有33亿元,与其他造车新势力不在一个量级:理想汽车拥有913.29亿元现金储备,蔚来则拥有现金储备329.35亿元,小鹏汽车也达到了211.27亿元。

融资大缩水

而极氪的流动负债减流动资产已经达到了118亿元,“搞钱”迫在眉睫,上市募资是一条路,少亏点也是一个方法。

不过,即使加上IPO的募资,极氪仍然压力很大。接下来就要看能不能通过“进一步放量”及“少亏”来减少失血点了。

于是极氪定下了“2024年销量23万,力争盈利(香港会计准则下)”的目标。

二、定位中高端,放量有困难

从吉利收购沃尔沃后,一直想在高端汽车领域施展拳脚。2015年,吉利提出了“蓝色吉利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新能源车占销量90%以上,但是最终计划失败。

在这样的背景下,李书福内部讲话表示,计划失败不是吉利的战略失败、也不是执行不力,而是外部环境还不成熟。2021年,吉利的纯电动品牌极氪品牌成立。

极氪肩负着高端纯电销往全球的使命,2023年极氪单车收入为28.6万元。

目前,极氪已经进入欧洲8个国家的豪华市场,计划2026年进入大部分西欧地区,预计今年年底将在50个国家开展销售业务。

今年前5个月,极氪共交付了67764辆,目标完成了约30%,能否完成销量目标,还有悬念。

极氪完成目标的最重要的一关是小众市场能否变大众。

在极氪的四个系列里,极氪001无疑是最成功的。

极氪001是猎装轿跑,猎装旅行车在中国的市场份额没有超过1%,极氪001是一个很大的突破,在2022年和2023年分别实现了7.2万辆和7.6万辆的销售,但也可以看出,几乎没有增长。

在2024年第一季度20W+轿车的销量排行榜中,20万以上的轿车销量TOP20里,几乎是燃油车的天下,极氪001排到了第15名。

这种市场环境,往好听了说是渗透空间巨大,往不好听了说是群狼环伺,20万以上的燃油车心智还很坚固。

在各种定语之下,其他车型表现看起来也不错,比如极氪009是2023年中国50万元以上全品类MPV年度销量冠军,极氪X是20万以上紧凑级车型的中国品牌销量冠军。

融资大缩水

SUV车型,去年推出的极氪X在11月近5000台销量回落至4月不到550台,也是与其定位偏小众有关,价格区间在20到30万之间,大部分车企推出的车型大多是中大型SUV,而极氪推出却是紧凑型SUV。

MPV,也属于小众市场,总体销量不高。

新能源高端赛道还有一个重要的高地,那就是智能驾驶。

而一直以来,极氪最被不满的地方也是智能驾驶。

老款的极氪001是和mobileye合作,进度就慢于预期,2024年的新款001还是和mobileye合作,但增加了一颗激光雷达。

极氪001与mobileye合作的纯视觉方案,仍处于按城市开通高速领航阶段,官方称今年二季度将覆盖全国90%以上地级市高速,但和蔚小理华为的全国无图智驾,还是落后不少。

融资大缩水

极氪可能也清楚001在智驾上的短板,所以智驾系统直接终身免费。

极氪为了弥补后发的差距,先与成熟的供应商合作解决眼前的问题,是很现实的选择,渐渐地,这种合作模式的弊端显现出来,比如开放度不足、响应慢,极氪转向了“合作+自研”的路。

卷智能化是新能源汽车下半场的主线任务,要销量、要利润还要研发,极氪的任务还很重。


股权质押濒临爆仓上市公司是什么意思的最新相关信息

股权质押濒临爆仓,就是控股股东把他手里的股票做抵押出去借钱,比如手里原来股票市值100个亿,借了40个亿的钱 用于企业运营, 但是当他手里股票的股价下跌的时候,100亿的市值就会缩水。 借钱给控股股东的券商或银行就要设置一条强制平仓线,比如市值低于45亿 就会采取强制平仓措施(即把股票卖了以保证控股股东的偿还能力),这里濒临爆仓就是股价已经跌到控股股东质押的股票快要触及强平线的时候了,一旦爆仓 就会有大量的控股股东的股票被抛售出去。 扩展资料:法律规定:中国《公司法》对股权质押缺乏规定。 真正确立了中国的质押担保制度的是1995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担保法》,其中包括关于股权质押的内容。 2007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物权法》再次明确股权可以质押。 《担保法》第七十五条(二)项规定“依法可以转让的股份、股票”可以质押。 《物权法》第二百二十三条规定,可以转让的股权可以出质。 1997年5月28日国家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外商投资企业投资者股权变更的若干规定》,对外商投资企业投资者“经其他各方投资者同意将其股权质押给债权人”予以特别确认。 根据《担保法》的规定,以依法可以转让的股票出质的,出质人与质权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并向证券登记机构办理出质登记。 质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 以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份出质的,适用公司法股份转让的有关规定。 质押合同自股份出质记载于股东名册之日起生效。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百科-股权质押

股权质押濒临爆仓是什么意思

是指股东把手里的股权做抵押出去借钱,比如手里原来股权股票市值100个亿,借了40个亿的钱,用于企业运营, 但是当他手里股票的股价下跌的时候,100亿的市值就会缩水,借钱给股东的券商或银行就要设置一条强制平仓线,比如市值低于45亿濒临爆仓,券商或银行就会采取强制平仓措施即把股票卖了以保证控股东的偿还能力。 一旦爆仓 就会有大量的控股股东的股票被抛售出去。 股权质押风险频爆,都是极端结构化行情惹的,实际上,由于具有操作灵活、简便等优势,股票质押一直以来都是上市公司大股东获得融资的重要渠道。 但若质押比例过高,融资方对抗市场价格风险的能力就很弱,一旦“爆仓”,不仅公司控制权恐遭易主,其经营发展更是会受到致命打击。 因此,质押股权融资的方式在市场和个股下行趋势中具有较大风险。 扩展资料股权质押的风险股权质押行为带来的风险敞口主要在两方面。 一方面是二级市场股票价格下跌带来的风险,追加保证金等操作将直接冲击股东的短期流动性;平仓风险也可能会损害公司整体的利益以及股权的稳定性,并且影响债券市场对于上市公司发债资质、大股东现金流情况的预期。 另一方面是解押期的流动性压力,控股股东如果是母公司或者同为发债企业,对持有股权进行了高比例的质押,那么在进入解押期时,大规模的现金流需求可能会造成上市公司或者股东的信用压力,甚至出现违约风险。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百科-爆仓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百科-股权质押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百科-平仓线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股权质押再“报警”整体风险可控

为什么当很多上市公司融资时,股市下跌?

这也是不一定的。 最近的主要是因为大盘行情走熊,按照往年,很多上市公司在熊市开始的时候都开始融资圈钱,这样可能拿到一个比较好的估价,而投资者都被套在了高高的山岗上。 现在很多上市公司一开始打出再融资的口号时,在低落的投资者眼里肯定很容易被挂上圈钱的恶名,从而股价暴跌。 再面对融资时候对于从市场上抽走的资金,另投资者更不看好这个行情,进一步走坏。 虽然现在平安还有浦发都澄清了融资的内幕,但是鉴于现在的熊市行情,资金紧张的预期加大。 但是如果在牛市,好的行情中,好的公司再融资,也可能股价上涨,因为融资说明公司有好的投资项目,能够加大投资者对其的幻想,对收益透支。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keji312/28426.html
茶BA 北京马连道第二届 篮球赛开赛
端午民俗游热度持续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