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式 端午节该怎么玩 粽子首次卖破百亿!

文/ 尹倩芸

品特色风味粽子、悬一束艾草门挂、赛龙舟体验沉浸式过节…...今年端午涌现各式“国潮”消费热,国风古韵正被重新激活和演绎,与传统佳节碰撞出新火花。

“味蕾寻鲜”粽子花样上新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端午佳节,自是人们“味蕾寻鲜”的好时机,粽子市场最近很火。

端午假期,商家备货粽子。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除了蜜枣、豆沙等传统粽子,以北京稻香村、浙江嘉兴五芳斋为首的传统老字号陆续推出端午节粽子新品,奶黄软心粽、黑松露干贝蛋黄粽、火腿黑猪五花肉粽、板栗豆沙粽等新口味层出不穷,受到年轻消费者喜爱。

为顺应健康饮食的潮流,还有不少商家推出一批富有创新特色的菌类解腻食材馅料、粗粮替代糯米、果味等新品粽子。

京东发布的《端午节消费观察》显示, 糖低脂的乌米粽、紫薯粽、五色糙米粽搜索关注度同比增长均超100%。此外,在各大生鲜电商平台上还能发现各类形态各异的粽子以及不同盒形的创意粽子礼盒。

巧妙融合传统粽子文化和创新体验,端午的粽子经济正玩出更多新花样。中国数据研究中心发布的《2024中国粽子行业消费与品牌现状白皮书》显示, 今年受文旅经济、礼品经济带动,中国粽子市场规模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同比增长8%至103亿元。

文创热卖“仪式感”消费出圈

除了吃粽子外,戴五彩绳、挂艾草等“时令节目”也给端午带来更多仪式感,这些富有节日特色的文创产品在市场走俏。

五彩绳由多色粗丝线搓成,寓意健康、纳吉。今年端午假期正好撞上高考,不少商家推出了祈求学业进步版本的五彩绳,配有金榜题名、逢考必过等字眼的挂饰,带有“高中”寓意的粽子转运珠五彩绳也是送给考生的热门礼物,还有商家推出如“一举高粽”的系列香包挂件。

端午节还有习俗将艾草悬挂在门口祈福避灾,今年市场上兴起艾草花束,不少花店商家加入这一新销售赛道,用艾草搭配菖蒲叶,再加上香囊、玩偶等装饰,让艾草摇身一变新花束。 在电商平台上搜索“艾草花束”,记者发现有多家店铺销售的DIY制作材料包月售已过万。

另据记者统计,在社交媒体小红书上,“艾草门挂”“艾草花束”相关话题的累计阅读量已超千万。“过节仪式感必须拉满!”评论里一位网友表示,新式艾草花束既有传统节日的好寓意,装饰起来也很美观,给节日增添了一份别样的浪漫。

“新中式游”成出行热点

除了吃和买,节日体验也必不可少。观看龙舟赛、感受非遗文化、穿汉服打卡景区,“新中式游”在这个端午也备受青睐。同程旅行发布报告显示,端午期间各类传统文化相关的景区景点、演艺项目、非遗体验、节日活动等受到游客关注。

2024年端午节假期,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1.1亿人次,同比增长6.3%;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403.5亿元,同比增长8.1%。

6月10日,北京城市副中心,身着中国传统服装的乐手为市民表演古筝弹奏。中新社记者 贾天勇 摄

“新中式”旅行需求旺盛,推高了北京、西安、南京等历史文化名城的出行热度,国内目的地也纷纷推出节日相关活动吸引游客前往,助推“新中式”出游热潮。例如端午期间,在西安文化地标华清宫,游客在木华水清门前独立背诵《长恨歌》全文,即可免费入园参观。

不过,推动“新中式游”的不仅是传统文化名城,许多宝藏小城也努力融入这股文旅新潮。在龙舟文化浓厚的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叠滘赛龙舟”给佛山拉了一大波关注,该地也成为今年端午假期的热门目的地。屈原故里湖北宜昌则推出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端午文化节,非遗市集、汉服巡游、夜游等活动吸引大量游客前来体验。

6月10日,广东广州,航拍猎德村“龙船景”。中新社记者 陈楚红 摄

携程发布的《2024年端午节出游报告》显示,龙舟赛事带火了一众周边小城市。丝滑飘移过C湾的佛山叠滘龙舟赛事“吸睛力”超群,端午节佛山租车订单量同比增长250%;举办汨罗江国际龙舟节的湖南岳阳,端午旅游订单同比上涨52%;中国·桃花潭第十一届龙舟赛带动安徽省宣城市假期旅游订单增长32%。

同时,端午这一传统节日也“圈粉”海外游客,成为其了解中华文化的一扇窗口。携程报告显示,小长假期间,平台入境游订单量相比去年同期增长115%,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韩国和马来西亚的游客最多。携程包车游业务还接到许多华侨客人“寻根问祖”与“非遗体验”的需求,传递海外游子“每逢佳节倍思亲”的美好情愫。

编辑:高琰瑭

责编:魏晞


端午节大家怎么过?

吃粽子:说起过端午节,我们都会会想到的就是吃粽子。 中国人民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把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定为端午节,粽子的 种类很多,在端午节前几天,左邻右舍的人们凑在一起相互包粽子,到端午节这天亲朋好友互相换吃粽子,谈天说地一起愉快地度过端午节。 插艾和挂柳条:端午这天各家各户都会在自己家的大门上插艾或者挂柳条,端午节挂柳条或者插艾是中国人的一 种习俗,据老人说这样有驱魔除妖的说法,其实艾叶的作用是有一定治病作用,医学上常用干艾叶为有疼痛患者的病人来进行针灸。 佩带香包:端午节小孩佩戴各种不同形状的香包,香包是以丝布缝制面成的,香包内一般装有清香四溢的中草香药,听老人说戴五颜六色香包的人们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可以保安康。 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点缀装饰的。 喝雄黄酒:每到端午节这天中国人民有好多人都要喝雄黄酒,听说雄黄酒是灭五毒的,传说有避邪之意。 旅游屈原故里:趁端午节假日可以去旅游,我们亲朋好友一起去屈原的故里湖北省秭归县属于宜昌市管辖。 秭归是屈原的故乡。 我们可以真诚的怀念一下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也可以和亲朋好友一起来个快乐的旅行。 6绑花线:也是端午节的风俗,记得小时候在我们当地端午节那天早上,大人们给孩子要在脖子和手腕及脚腕绑带三彩绳(红黄绿三色线拧成一股绳子,是专门在集市上买来的),以防蛇虫侵扰。

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有哪些习俗呢?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我们随处可以看到走街串巷卖粽子的小商贩,商店里面也都摆满了端午节的商品,人们也会提前买好粽叶、糯米、大枣等,共同欢度端午佳节。

每个地方吃粽子的口味和庆祝习惯也略有不同,庆祝端午佳节的方式五花八门,各有千秋,最为熟知的就是吃粽子,那么端午节除了吃粽子、划龙舟之外还有哪些习俗呢?

1、系五彩绳

在古代,人们迷信端午节这天是一年中最不吉利、毒气最重的日子。所以,端午节时,人们要用青、白、红、黑和黄五种彩线编成的线绳,在孩子手腕上带上五彩绳,以辟邪驱瘟、逢凶化吉。

2、挂艾草

端午的时候,是入夏的第一个节日,气温上升,也正是疾病多发的时期,所以很早之前人们通常会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家家户户都要洒扫庭院,把菖蒲、艾草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于门楣,悬于堂中。寓意消除疾病、驱除晦气、招福,让家人身体健康,好运常在。

3、贴五毒

端午时节正值酷暑,各种毒虫争相而至,在医疗条件相对落后的古代,炎热的天气还容易引起疫情,故端午还有贴五毒的习俗。

五毒是指蝎子、蛇、壁虎、蜈蚣、蟾蜍这五种毒虫,贴五毒便是用黄纸画出五种毒虫的画像,贴在墙上,然后用把尖针刺在五毒画像上,寓意是驱除五毒。

五毒画像多由专人绘制,后来逐渐演变成印刷厂印刷,针刺五毒也演变成张天师手举葫芦收服五毒。虽然贴五毒有些迷信色彩,但这样的小活动却最能让人感受到节日的气氛。

4、吃“五白”

端午节民间还流行用“五白”来搭配,即白切肉、白蒜头、白斩鸡、白豆腐和茭白。端午食“五黄”,再配上“五白”,可清热降火,健脾胃。

中医认为,端午节这一天阳气最旺,若在“阳中之阳”的中午时食“五黄”与“五白”,不但可祛五毒,还可借用端午节的“阳、阳”之力,以达到抑制、祛除诸多霉运,增强自身的“精、气、神、血”。

5、吃茶蛋

江西南昌地区,端午节要煮茶蛋和盐水蛋吃。蛋有鸡蛋、鸭蛋、鹅蛋。蛋壳涂上红色,用五颜六色的网袋装着,挂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意谓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无事。

6、画额

端午节仿佛是为孩子们量身定做的节日,它的很多习俗都与儿童有关,画额也是如此。所谓画额,便是用雄黄酒在儿童的额头上写一个“王”字。

《燕京岁时记》中记载:“每至端阳,自初一日起,取雄黄合酒洒之,用涂小儿领及鼻耳间,以避毒物。”

大人们将它看作驱除邪祟的吉祥物,孩童们则把它看做一场游戏。有古诗称“唯有儿时不可忘,持艾簪蒲额头”,于孩童而言,画额也是一份珍贵的回忆。

7、吃面扇子

甘肃省民勤县一带,端午节这天都蒸“面扇子”。面扇子用发面蒸制,呈扇形,有5层。每层撒上碾细的熟胡椒粉,表面捏成各种花纹,染上颜色,十分好看。这种食俗据说是由端午节制扇、卖扇、赠扇的风俗演变而来的。

8、点雄黄酒

将雄黄浸泡在酒中,然后将雄黄酒点在人的额头、耳朵、鼻子、手心等地,期望远离毒虫,消灾防病。

9、吃打糕

端午节也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人民隆重的节日。这一天最有代表性的食品是清香的打糕。打糕,就是将艾蒿与糯米饭,放置于独木凿成的大木槽里,用长柄木槌打制而成的米糕。

10、采药

端午节在古人印象中是一年里阳气最旺的一天,人们普遍认为,这一天草药的药性最好,所以便有了采药的习俗。

《夏小正》中曾记载这一习俗:“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端午采的药大多是艾草一类的草药,但也有地方抓蛤蟆入药,在南方一些地区,则还有制作蟾蜍酥的习俗。

因端午采药多,故又衍生出挂草药、斗草和沐兰汤的习俗。挂草药,顾名思义便是将草药挂在门上。一般人们都会挂艾、菖蒲和蒜这三种草药。

《清嘉录》中也有记载这三种草药:“截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于床户,皆以却鬼”。

端午节是珍贵的历史财富,作为后人,我们应当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中国传统节日,比如“斗百草”、“射柳”等娱乐活动,既有利于丰富我们的生活,也有利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因此,对于端午节的习俗,我们应该努力做到“百花齐放”,避免“一枝独秀”,这才是端午节永葆生机的保证。

过端午节,粽子怎么包?

粽子是很不错的一种传统美食,它吃起来软软糯糯的,味道很不错,营养丰富,适量食用对身体有一定好处,在端午节的时候,很多人还会送粽子给自己的亲朋好友,这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习俗。送粽子一般没有数量要求,大多数人会送双数,有些人直接送粽子礼盒。

一、送人粽子送单数还是双数

一般建议双数,比如6个、8个、10个、12个等。

端午节吃粽子的数量没有限制。一般来说,你可以直接购买粽子礼盒。另外,你包的粽子也可以用来送人。至于粽子的数量,没有特别关注。

不过按照中国传统说法,好事成双,双数会比较吉利一点,而6、8、10等都是寓意比较好的数字,所以一般建议送双数。

字面上也有“端午”、“重五”、“重午”等名称,“端午”一词古汉语有初义,而“端午”一词也叫“初五”。所谓亲友,就是我们不认识的人。在端午节,我们可以送粽子以外的其他礼物,如咸鸭蛋、鲜花、小吃等,这些礼物的意义也很好。

二、端午节送粽子提前几天比较好

通常提前三天,但如果你选择了礼物,最好提前半个月左右送,这样时间就充裕了。

端午节礼物通常提前一周或三天。当你去购物时,你必须慢慢地挑选东西。你买粽子时头痛。你不知道该买哪一个。你不必送烟、酒、茶或任何东西。粽子一定有。其他人可以送特别的。你可以送身灵中药睡枕,送给长辈和老人,你也可以用它来帮助睡眠和缓解压力。

据了解,中国古今都有送单盒粽子的习惯,表达对对方家人的美好祝愿。现在,你可以在粽子里加一支烟或一杯酒,这意味着你对彼此有一点点感情。至于送盒粽子,这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送,因为没有统一的标准。

三、吃粽子要注意什么

1、露馅的粽子不要买

开馅的粽子一般不新鲜。合格的粽子应角度正确,捆扎线适当,无明显露角,粽子体无渗漏。另外,粽子质量较短,应注意少量购买,或现在吃买,购买后尽快食用,使用前要彻底加热熬透。

2、粽子要慢慢吃,最好配茶水

每年都有一些人因为吃粽子吃得太快或太多而出现消化不良或窒息死亡,尤其是消化能力差的人。所以吃粽子的时候要慢慢咀嚼。最好喝汤或茶,这样有助于吞咽和消化。

3、早饭夜宵不宜吃

粽子是用糯米做的,不易消化。早上吃粽子会在胃里停留较长时间,这会刺激胃酸分泌,从而可能导致慢性胃病和胃溃疡。睡觉前,晚上不能做粽子,或者晚上不能在胃里消化。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keji312/29057.html
赵丽颖林更新端午节同送祝福 男帅女靓超养眼 频繁被曝新恋情
上半年净利同比预增536.03% 齐翔腾达 公告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