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 文天祥在端午这一天 苏轼 写下了怎样的诗句

吴自牧《梦粱录》记载,宋时端午节又叫“浴兰令节”,所谓浴兰,指用兰草等香料、药材熬煮的水沐浴,祓除不祥,祛病防身。唐宋时,人们会在农历五月初五举行浴兰仪式,《岁时广记》引《琐碎录》:“五月五日午时,取井花水沐浴,一年疫气不侵。俗采艾、柳、桃、蒲揉水以浴。”苏轼、陆游、文天祥,宋代的三位大诗人,各自相隔百年,都在某年端午,提笔留下诗句,各自处境及心境,却大为不同。

浣溪沙·端午

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绍圣二年(1095),适逢端午,苏轼为侍妾朝云精心准备并盛装庆贺节日的情形所感染,遂作此词。当时词人贬居惠州,侍妾朝云始终陪伴在词人身边,不离不弃。二人感情笃厚,相知相爱,因此词中未见贬谪的痛楚,反而满是轻松快意的生活趣味。词中没有提及端午,上片的“浴芳兰”、下片的“彩线”“小符”,均为端午节俗,点明题意。上片写端午前一天,女子为次日沐浴采摘兰草,忙碌不已。“轻汗微微透碧纨”,描写细腻,以热情高涨的劳动场面,表达出女子对“浴兰汤兮沐芳”(《楚辞·九歌·云中君》)的期待。明朝沐浴,那么晴空下的河流里一定满是洗下的胭脂香粉。此处“涨腻”与下片“绿云鬟”,化用唐杜牧《阿房宫赋》“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前者说明女子脂浓粉香,后者说明女子鬟发如云,足见是个美人。下片中女子已缠上了彩线、戴好了小符,“轻缠”“斜挂”刻画逼真,写出了女子的温婉与柔美。如此佳人,希望能与之相伴千年。词人用“千年”的夸张表达,表明心意。节日里,许下与爱人长相厮守、永不分离的心愿,应是对自己最美好的祝福吧。

乙卯重五

宋·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这首诗作于庆元元年(1195),描写了越州(今浙江绍兴)端午节吃粽子、插艾草、制香囊、点朱砂、开怀宴饮等节俗,满溢生活的乐趣。

创作这首诗时,诗人已入古稀之年。辞官归家的日子里,诗人渐渐融入田园生活,这一时期的诗作也表现出清旷淡远的风格。诗开篇扣题,一个“好”字,既在描写山村仲夏的美景,与下文满树榴花相照应,又透露出节日里诗人的大好心情。五月是石榴花开的时节,欧阳修《西园石榴盛开》诗中写石榴花也用到了“繁”字,“荒台野径共跻攀,正见榴花出短垣。绿叶晚莺啼处密,红房初日照时繁。”繁,一是说数量多,一是说开得盛,火红的石榴花将节日氛围衬托得更加热烈。颔联、颈联都是山村端午节俗的描写,从尾联的“吾事毕”可以推测,年迈的诗人参与到了欢快的节庆活动中,吃粽子、插艾草、制香囊、点朱砂,直到日暮。尾句“一笑”二字,显露出诗人英武、豪迈的气概,仿佛看到了他“慷慨心犹壮”的影子。这首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齐谨严,色彩明丽,闲适细腻。

唐代,吃粽子被写入官方文书,端午节这天,贵族、官员以食粽为俗。而五月初五吃粽子,早在晋代文献里就有记述。周处的《风土记》详细描述了粽子的做法:“俗以菰(gū,即茭白)叶裹黍米,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烂熟,于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角黍。”粽子本为南方端午的传统食品,除粽子外,人们还会在这天煮鸭子,“仲夏端午,烹鹜角黍”(周处《风土记》)。南朝梁吴钧在《续齐谐记》中将粽子与屈原联系起来,称“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东汉建武年间,长沙人欧回遇到一个自称三闾大夫的人,该人告诉欧回祭品常年被蛟龙偷吃,如果米中塞入楝叶,并用五彩绳捆绑,蛟龙就会惧怕。时至南朝,百姓包粽子时并带楝叶及五色丝,便成为汨罗江的遗风(引自《艺文类聚·岁时部》)。

端午即事

宋·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元至元十六年(即宋祥兴二年,1279),文天祥被俘,次年押送到大都。这首诗作于至元十八年端午节,创作这首诗时,诗人在狱中已近三年。自关押时起,劝降之人络绎不绝,有王公遗老,有至爱亲人,甚至元统治者也以重利利诱,他都宁死不屈,以诗明志。

是日端午,一个祭祀屈原的日子,人们在这一天纪念屈原高洁廉贞、为国赴死的爱国精神。诗人从五坡岭被俘后,便怀有舍生取义、以身殉道之心,诗人打算以屈原为榜样,救国不成即殉国。首联铺陈叙事,“一枝艾”道出节庆礼俗与当下处境的巨大反差。馈赠者为何人不得而知,但从中可以看出,时人对诗人的尊重。颔联以故人、新知不在身边,写节日里的孤独与凄凉。诗人诗作中常有“丹心”语,“丹心射碧空”“留取丹心照汗青”,丹心是不息的忠诚之心、赤诚之心,人已老去,但拳拳爱国之心一如往昔。尾联明确、直截了当地表达了诗人从屈原之所居“将以有为也”的坚定信念,表现出他慷慨激昂、视死如归的爱国精神与积极奋发的生死观。


端午节的诗句和古诗有哪些?

1、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赵蕃《端午三首》

2、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殷尧藩《同州端午》

3、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窦叔向《端午日恩赐百索》

4、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边贡《午日观竞渡》

5、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苏轼《浣溪沙·端午》

6、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赵蕃《端午三首》

7、《南乡子·端午》李之仪: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巢燕引雏浑去尽,销魂。空向梁间觅宿痕。客舍宛如村。好事无人载一樽。唯有莺声知此恨,殷勤。恰似当时枕上闻。

8、《端午日赐衣》杜甫: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9、《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杜甫:肩舆任所适,遇胜辄留连。焚香引幽步,酌茗开静筵。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盆山不见日,草木自苍然。忽登最高塔,眼界穷大千。卞峰照城郭,震泽浮云天。深沉既可喜,旷荡亦所便。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归来记所历,耿耿清不眠。道人亦未寝,孤灯同夜禅。

10、《端午日》殷尧藩: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11、《端午》李隆基: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12、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苏轼《浣溪沙·端午》

13、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文天祥《端午即事》

14、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15、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陆游《乙卯重五诗》

16、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李隆基《端午》

17、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褚朝阳《五丝》

18、榴花三日迎端午,蕉叶千春纪诞辰。——范成大《鹧鸪天》

19、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苏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20、空惆怅,谁复吊沅湘。——舒钆《小重山·端午》

写端午节的诗句

1.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李隆基《端午》2.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苏轼《浣溪沙·端午》3.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陆游《乙卯重五诗》4.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殷尧藩《端午日》5.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边贡《午日观竞渡》6.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苏轼《浣溪沙·端午》7.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贝琼《已酉端午》8.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文天祥《端午即事》9.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杜甫《端午日赐衣》10. 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 ——张可久《卖花声·怀古》11. 碧艾香蒲处处忙。 ——舒頔《小重山·端午》12.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赵蕃《端午三首》

描写端午的古诗有哪些?

描写端午的古诗有:1.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____苏轼《浣溪沙·端午》2.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____苏轼《浣溪沙·端午》3.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____张耒《和端午》4.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____赵蕃《端午三首》5.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____边贡《午日观竞渡》6.碧艾香蒲处处忙。 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____舒頔《小重山·端午》7.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____文天祥《端午即事》8.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____贝琼《已酉端午》9.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____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10.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____苏轼《浣溪沙·端午》11.绿杨带雨垂垂重。 五色新丝缠角粽。 ____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12.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____殷尧藩《同州端午》13.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 ____权德舆《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14.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____陆游《乙卯重五诗》15.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____卢肇《竞渡诗 / 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剌史成应元》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eji312/29740.html
董宇辉离直播间越来越远
珍馐佳肴 AI眼中的中国 人间至味是湖北 十里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