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从学术合作到知识转移,马来西亚学者称赞中国“授人以渔” | 世界观)
中新网北京10月31日电(赵丽 张东方)“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近日,马来西亚拉曼大学创意产业学院大众传播系主任李知鍏(Kenneth Lee Tze Wui)在华交流期间,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引用了这句中国谚语。他高度评价中国政府在全球范围内推动知识转移的做法,认为中国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学术合作,对促进地区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此次访华期间,李知鍏在北京交通大学参加了关于城市规划与交通的交流研讨。他表示:“在中国的这些天里,我深刻体会到地方政府在城市规划和交通领域的前瞻性。他们不仅仅是被动应对问题,而是提前进行规划,这是马来西亚需要借鉴的经验。”
李知鍏引用中国谚语来强调教育在推动知识转移中的重要作用。他说:“授人以鱼,可以帮人一时;授人以渔,则可使其受益终身”。他认为,中国在技术发展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政府也展现了非凡的战略眼光,积极向邻国传授技术经验。”他提到,自己在拉曼大学任职期间,曾多次受邀参加中国政府组织的学术研讨会,并深感受益匪浅。
谈及公共交通领域的合作,李知鍏认为,培养优质人才是提升公共交通质量的关键因素。他说:“通过培养人才,我们可以推动公共交通的改善,提升民众生活质量。比如,研讨会上有教授介绍了‘公共交通导向型开发(TOD)’理念,优化交通周边空间使用,鼓励更多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从而减少对私家车的依赖。如果这一理念能在马来西亚推广,将能有效缓解交通压力。”
在谈到具体的马中人才培养合作时,李知鍏透露,拉曼大学已与北京交通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中国高校签署了合作协议,涵盖多个领域。值得一提的是,拉曼大学还与湖南广播电视台签署了合作协议,共同建立国际媒体研究所,为中马两国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和交流平台。(完)
中国著名科学家
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朱棣文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崔琦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崔琦1986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李远哲贝尔奖自1901年颁发以来,共有六位华人获诺贝尔科学奖,他们分别是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和崔琦 。 1957年,李政道和杨振宁因“发现宇称原理的破坏”而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 1976年丁肇中因“发现一类新的基本粒子”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86年李远哲因“发明了交叉分子束方法使详细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成为可能,为研究化学新领域蚂亩—反应动力学作出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97年朱棣文因“发明了用激光冷却和俘获原子的方法”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98年,崔琦与德国的霍斯特·斯托尔默和美国的罗伯特·劳克林因在量子物理学研究做出的重大贡献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李政道一、生平简介李政道(Tsung-Dal Lee 1926~)理论物理学家。 1926年11月25日生于上海。 1943~1944年在浙江大学(当时一年级在贵州永兴)物理学系学习;得到老师束星北的启迪,而开始了他的学术生涯。 1944年因翻车受伤停学。 1945年转学到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学系。 1946年受他的老师吴大猷的推荐,得国家奖学金,去美国深造,入芝加哥大学研究院,1948年春天,李政道通过了研究生资格考试,开始在费米的指导下作博士论文研究。 1949年底,在费米的指导下,李政道完成了关于白矮星的博士论文,获得博士学位。 以后在该校天文学系半年和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莱)物理系一年任讲师并从事研究工作。 1950年,李政道和来自埋冲上海的大学生秦惠君结婚。 他们有两个孩子,长子李中清,现任加州理工学院历史教授;次子李中汉,现任密歇根大学化学系助理教授。 1951年到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工作。 1953年任哥伦比亚大学物理学助理教授,1955年任副教授,1956年任教授,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60~1963年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教授兼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1963年任哥伦比亚大学物理学讲座教授,1964年任该大学费米物理学讲座教授,1983年任该大弯物歼学全校讲座教授。 他还是美国科学院院士。 杨振宁:把高质量的学生变成高质量人才杨振宁:1922年出生于安徽。 1957年与李政道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回顾20世纪科学的发展,杨振宁认为主要成就体现在3个方面:学会了控制电子的行动;发现了研究极小结构的方法;离开了地球引力实现了登月梦想。 展望21世纪,杨振宁认为中国将于21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大国。 “我这样说原因有四:一、中国有数不清的绝顶聪明及可塑造性强的年轻一代,这是科技发展之首要前提。 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在重人伦和勤俭的同时,也重视教育,势必令上述人才大有可为。 三、中国在过去一百年的发展中已经走出了固步自封的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对近代科学的热忱。 四、中国内地、香港、台湾近年来经济的迅速发展为科技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 ”杨振宁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十几年就成功研制出原子弹,从那时就培育和积累了一大批基础人才。 “中国人是有很高素质的。 比如清华大学的生源就不比美国哈佛大学的差,但我们要考虑的是,怎样把高质量的生源变成高质量的人才。 ”杨表示有信心随着经济的发展、科研条件的改善,继本世纪的华裔科学家之后,中国本土的科学家必将于下个世纪在重要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中国本土出生、成长,并在本土出成果的科学家要获得诺贝尔奖,从现在算起,20年足够”。 丁肇中1976年12月10日,40岁的丁肇中赴瑞典皇家学院领取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诺贝尔奖自1901年开始颁发,从那时候起至1976年的75年中,丁肇中是第三位金榜提名,获得此项殊荣的中国血统科学家。 在隆重的颁奖仪式上,他先用汉语然后用英语发表了著名的演讲。 他说“得到诺贝尔奖是一个科学家最大的荣誉,我是在旧中国长大的,因此想借这个机会向发展中国家的青年们强调实验工作的重要性。 中国人有句古语:‘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种落后的思想,对于发展中国家的青年们有很大害处。 由于这种思想,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学生们都倾向于理论研究而避免实验工作。 事实上,自然科学理论不能离开实验的基础。 特别是物理学,它是从实验产生的。 我希望由于我这次得奖,能够唤起发展中国家的学生们的兴趣,使他们注意实验工作的重要性。 ”在美国出生的中国人丁肇中祖籍山东省日照县。 1936年1月出生在美国密执安州的安阿伯,当时他的父母正在美国进行访问。 后来,丁肇中曾这样说起过自己的身世。 他说:“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出生在一个由教授和革命志士组成的家庭里。 我的父母都希望我出生在中国,但在他们访问美国时,我提早出世。 由于这个意外,我成为美国公民。 这个突来的小插曲,却也影响了我的一生。 ”他出生3个月后,随父母回到中国。 丁观海教授一家人回国后不久便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孩提时代的丁肇中,伴随着兵慌马乱的岁月。 他回忆这段时日时曾说:“我在出生3个月的时候回到了中国。 由于当时中国的境况,我一直是个难民,不断地从一个地方逃到另一个地方……”其父丁观海先在山东大学执教,1938年到重庆大学任工程学教授。 母亲丁隽英任四川教育学院心理学教授。 丁肇中的童年是在中国大陆度过的。 起初就读于重庆磁器口小学,直至抗战胜利后,随父母迁到天津,勉强念完小学。 1948年冬,丁观海到台湾省台南工学院教书,并举家迁至台湾。 1956年9月他只身赴美,进入密执安大学工学院研读。 起初学的是机械工程,后来他发觉自己的兴趣主要在物理方面。 第二学期,他选了些物理学和数学的课程。 大学第二学年,他转到了自己感兴趣的物理系。 1959年他毕业于该校研究院,取得了数学和物理方面的两个工学学士学位。 翌年又获得理学硕士学位。 他还以优异成绩获得美国原子能委员会特别奖金。 不久又获得美国科学基金会奖。 1962年,丁肇中获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 直到1974年夏末秋初,丁肇中的实验进入到关键的时刻,高能加速器中质子相撞,每时每刻都在牵动着他与同事们的心。 当他们将粒子质量的方位降到30—40亿电子伏这个范围的时候,突然间一个新的粒子出现了,它以极长的寿命分解出正负电子。 丁肇中此时兴奋极了。 不过,严谨、慎重的这位华人学者并没有立即宣布这一发现。 从8月至10月,他们又进行了多次这样的实验,待取得无懈可击的数据时,丁肇中才于1974年11月12日向全世界公布了这一惊人的成果。 科学实验有很多趣闻。 丁肇中的实验是在东海岸进行的,正当他已经捕捉到瞬息万变的J粒子的时候,在西海岸,美国物理学家希特带领他的斯坦福研究小组也发现了这种新的粒子。 的来,东海岸和西海岸发表的实验报告几乎一样。 不同的是,对这种新粒子,丁肇中称之为“J”,希特呼之为“Ψ”。 那么到底是谁首先发现这种新粒子的呢?这是一桩难分难解的悬案。 因此,丁肇中和希特同时获得1976年的诺贝尔物理将,他们所发现的新粒子被称之为J/Ψ粒子。 [李远哲] 1936年出生于台湾新竹县,1965年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博土学位后,先后在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和哈佛大学任博士后。 1968—1974年在芝加哥大学任教,升为教授,1974年又回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化学教授。 曾在哈佛大学和李远哲合作从事分子束研究的赫希巴哈教授称赞他为“惊人的实验天才”。 后来李远哲发展了赫希巴哈用交叉分子束研究分子反应动力学的思想,创造了新的一代交叉分子束装置。 用此装置来研究分子反应动力学所得到的信息和反应过程的细节远远走在反应轨迹的理论计算前面。 这是世界上最好的分子束装置。 李远哲被誉为“分子束化学真正的实现者”。 到1986年为止据不完全统计李远哲发表的各种论文有180多篇。 李远哲还在反应动态学、光化学、光谱学、分子间与分子内能量传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 1986年李远哲教授荣获诺贝尔化学奖、1986年美国化学会德拜物理化学奖、美国国家科学奖。 他是获奖中最年轻也是近十年来研究成果最多的化学家之一,也是获诺贝尔化学奖的第一位华裔化学家。 李远哲是中国人,他在祖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中也做了一定的贡献,他帮助台湾省搞原子分子研究所,1986年指导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建成分子光束激光裂解产物谱仪。 对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复旦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等单位的分子反应动力学方面的研究工作也给予了很多指导。 在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二天,朱棣文说,他骑着自行车,朝着目标往山路上攀爬,达到了目的地。 这种攀登高峰的踏实感受,也只有在努力过之后,才能真切地感受到。 掌声响起。 在瑞典皇室、全球顶尖学者以及贵宾一千四百人的目光下,1997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华裔朱棣文正站在学术最高殿堂之上。 此时此刻,尽管欧洲正飘飞着圣诞季节的白雪,朱棣文心里却是无比的炽热。 从瑞典国王古斯塔夫十六世手中,他接下了荣耀,脑子里闪过的是许许多多在实验事里度过的日子——看着实验结果成功失败,起起落落……而今,他终于精精确确地以“光束蜜糖(雷射制冷捕捉技术,Laser Cooling Trapping)”抓住了原子,从而拥有了学士界最闪亮的光环,永远在世界物理学的史册上留名。 朱棣文,这位史丹福大学第一位华裔教授,学生喊他Steven。 平日里习惯穿着淡色长袖衬衫,袖子整齐地卷得高过手肘,显得很是清爽自然。 自从1997年10月14日凌晨那个划破宁静夜空的、来自斯得哥尔摩的电话传来喜讯,他和他的家人便开始不得清静。 从那时起,他就被媒体包围着。 但是,即使是这样,他仍是一身简单的休闲服装,在电视、报纸、杂志上出现。 他还是一样的他。 朱棣文祖籍是中国江苏太仓。 1948年2月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士市,1970年毕业于罗彻斯特大学数学及物理双学士,1976年获柏克莱加大学物理学博士,并在学校从事两年博士后研究。 1978年,他到美国贝尔实验室担任电磁现象研究员,五年后,升为电子学研究部主任,并在1987年赴史丹福大学任教授至今,曾于1990年担任系主任。 1993年,他与另一名研究学者共得国际大奖沙乌地阿拉伯“国际科学奖”,两人合得奖金约十万美金。 同年又被选为美国科学院第130届院士。 1996年,荣获古根汉研究奖,并获美国物理学会学术奖。 这次诺贝尔物理奖,朱棣文是与马里兰州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科学家菲利普斯以及法国科学家柯恩但诺吉一同分享这分殊荣。 三人同时共分诺贝尔奖金约100万美金。 朱棱文是继1957年的杨振宁、李政道,1976年的丁肇中和11年前的李远哲之后,第五位获诺贝尔奖的华裔科学家。 在他之后,还有一位华人——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崔琦又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六位华裔获奖人中,除李远哲为诺贝尔化学奖外,其余皆是物理奖。 朱棣文的获奖研究,得追溯到十四年前。 当时他还是贝尔实验室的一员。 在低温物理的研究领域中,“光束密糖(Molasses)”这个物理学名词它让朱棣文“甜在心中,爱不择手”。 原来“光束蜜糖”指的是利用雷射光达到冷却气体的效果。 朱棣文他们所进行的“雷射致冷捕捉”,就是利用雷射冷却原子后,能够进行精确测量的研究。 原子在室温中非常活泼,以百公里的速度活蹦乱跳,若利用雷射光达到冷却,气体冷却至几近绝对零度,原子一旦陷入,也在此时活动得非常缓慢,再利用光与原子交互作用的时间拉长了,便可用来精确测量物理量。 这个研究最重要的是如何应用。 事实上,朱棣文最常引用的例子就是“重力测量”,这样的解析早已令学术界和科技业界感到惊喜乐观。 利用原子在超低温状态时,科学家可进行重力分布研究,最佳的运用方式就是在油田勘探方面。 这项应用将使得石油开采成本降低很多,己有不少石油公司对这项研究非常有兴趣。 相同的应用还可能发现环宙间更多的秘密得以找到答案。 另一重大应用则在生物物理,也是利用雷射致冷捕捉技术,可以解读DNA。 朱棣文的父亲朱汝瑾也是当代科学家,1949年自大陆来美,现在已有八十高龄。 朱汝瑾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化学工程博士,他的妻子是当年曾在同一大学念经济系的朱李静贞。 朱汝瑾和朱棣文同属台湾的中央研究院院士“父子档”。 朱父于1964年当选第五届院士,朱棣文则在父亲以及另四名院士崔琦、卓以和、顾毓秀以及田炳耕共同推荐下,于1994年以高票获选为院士。 朱汝瑾曾在美国圣路易、维吉尼亚、纽泽西等多个大学任教授,还担任过美欧地区化工、石油、太空等六十多个企业公司的顾问。 朱棣文是家中的老二。 他的哥哥朱筑文为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博士,哈佛医学院毕业,现在是史丹福大学医学院教授。 弟弟朱钦文是哈佛法学博士,现为洛杉矾执业律师。 这个家庭,真的称得上是一个“博士之家”。 作为一名成熟的科学家,朱棣文有着自己的人生皙学。 他常说:“我们不一定要是天才,但我们知道自己的目标和计划;我们会时常受到挫折,但不要失去热情。 ” 虽然朱父和三个杰出的儿子都是顶尖科学人才,其实,当年朱父不太赞同朱棣文念物理,因为“这一行要出头太难了”。 从小就爱画画的朱棣文,父亲觉得或许建筑对于他是个不错的出路。 然而,身上满是物理细胞的朱棣文把绘画的天分用在绘制物理结构图上了。 好在父亲后来并没有太刻意地阻拦他;而他,也终于以自己的努力,冲破了这条被视为崎岖的路。 在学生及友人眼中,朱棣文有着浓厚的科学家气质,而且饶富幽默口才。 他常常能即兴地发表学术演说,深度中还能穿插趣味。 无论是在研究上、工作上,甚至是教学上,他都有一套“以退为进”的哲学。 他对自己、对学生并不会定下过高的要求,他觉得从工作中得到成就,才会激起更旺盛的动力,使自己更有信心。 他酷爱运动,每周五固定骑自行车到校园,并趁着实验空档“溜车”。 在他,运动带来的爆发力正如同物理实验中击出的美丽火光一般,是物理之“力”与人生之“美”的结合。 朱棣文在研究中兢兢业业,悠游于物理的世界中。 在他,获得全球的认同,是否是自己最大的心愿?朱棣文却答:视自己为一名科学家,最大的希望是无论在未来十年、二十年,甚至上百年以后,自己在斗大的实验室中的成果,能够对人类产生贡献,与人类的生活真正的结合在一起。 瑞典皇家科学院九八年十月十三日宣布,把一九九八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德国科学家霍斯特·斯托尔默、美籍华人科学家崔琦和美国科学家罗伯特·劳克林,以表彰他们为量子物理学研究做出的重大贡献。 崔琦和斯托尔默在一九八二年对在强磁场和超低温实验条件下的电子进行了研究。 他们将两种半导体晶片砷化镓和砷氯化镓压在一起,这样大量电子就在这两种晶片交界处聚集。 他们将这种晶片结合体放置在仅比绝对零度高十分之一摄氏度(约摄氏零下二百七十三度)的超低温环境中,然后加以相当于地球磁场强度一百万倍的超强磁场。 他们发现,在这种条件下大量相互作用的电子可以形成一种新的量子流体,这种量子流体具有一些特异性质。 一年之后,劳克林教授对他们的实验结果做出了解释。 在这一发现的基础上,科学家又陆续作出一些重大发现。 这三位科学家的成果是量子物理学领域内的重大突破,它为现代物理学许多分支中新的理论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崔琦因此获得美国著名的弗兰克林奖。 崔琦在互联网自己开设的网址上称,他的主要学术兴趣是研究金属和半导体中电子的性质。 他的这些研究将可应用于研制功能更强大的电脑和更先进的通信设备。 崔琦,一九三九年生于中国河南省,五十年代到香港接受教育,一九五七年在培正中学毕业,随后到美国继 续深造,一九六七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 此后到贝尔实验室工作,在美国,贝尔实验室被称为“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摇篮”,崔琦正是在这里和施默特发现了分数量子霍尔效应(1982年),两人因此在1998年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一九八二年至今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目前他从事电子材料基本性质等领域的研究。 崔琦的妻子是挪威裔美国人,他们有两个女儿,长女爱琳曾在武汉留学。 在美国,据新华社引述崔琦教授来自中国的学生李济群等人介绍,崔琦为人随和,但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 他思维敏锐,在师生中威望很高。 十三日清晨崔琦像往常一样来到学校,当大家向他表示祝贺时,他像平常那样微微一笑,只说了句“谢谢”就躲了起来。 据介绍,崔琦非常关心祖国,经常与中国学生谈论祖国的发展情况。
中国的诺贝尔奖得主是?
贝尔奖自1901年颁发以来,共有六位华人获诺贝尔科学奖,他们分别是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和崔琦 。 1957年,李政道和杨振宁因“发现宇称原理的破坏”而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 1976年丁肇中因“发现一类新的基本粒子”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86年李远哲因“发明了交叉分子束方法使详细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成为可能,为研究化学新领域—反应动力学作出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97年朱棣文因“发明了用激光冷却和俘获原子的方法”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98年,崔琦与德国的霍斯特·斯托尔默和美国的罗伯特·劳克林因在量子物理学研究做出的重大贡献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李政道 一、生平简介 李政道(Tsung-Dal Lee 1926~)理论物理学家。 1926年11月25日生于上海。 1943~1944年在浙启前敏江大学(当时一年级在贵州永兴)物理学系学习;得到老师束星北的启迪,而开始了他的学术生涯。 1944年因翻车受伤停学。 1945年转学到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学系。 1946年受他的老师吴大猷的推荐,得国家奖学金,去美国深造,入芝加哥大学研究院,1948年春天,李政道通过了研究生资格考试,开始在费米的指导下作博士论文研究。 1949年底,在费米的指导下,李政道完成了关于白矮星的博士论文,获得博士学位。 以后在该校天文学系半年和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莱)物理系一年任讲师并从事研究工作。 1950年,李政道和来自上海的大学生秦惠君结婚。 他们有两个孩子,长子李中清,现任加州理工学院历史教授;次子李中汉,现任密歇根大学化学系助理教授。 1951年到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工作。 1953年任哥伦比亚大学物理学助理教授,1955年任副教授,1956年任教授,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60~1963年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教授兼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1963年任哥伦比亚大学物理学讲座教授,1964年任该大学费米物理学讲座教授,1983年任该大学全校讲座教授。 他还是美国科学院院士。 杨振宁:把高质量的学生变成高质量人才 杨振宁:悔嫌1922年出生于安徽。 1957年与李政道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回顾20世纪科学的发展,杨振宁认为主要成就体现在3个方面:学会了控制电子的行动;发现了研究极小结构的方法;离开了地球引力实现了登月梦想。 展望21世纪,杨振宁认为中国将于21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大国。 “我这样说原因有四:一、中国有数不清的绝顶聪明及可塑造性强的年轻一代,这是科技发展之首要前提。 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在重人伦和勤俭的同时,也重视教育,势必令上述人才大有可为。 三、中国在过去一百年的发展中已经走出了固步自封的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对近代科学的热忱。 四、中国内地、香港、台湾近年来经济的迅速发展为科技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 ” 杨振宁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十几年就成功研制出原子弹,从那时就培育和积累了一大批基础人才。 “中国人是有很高素质的。 比如清华大学的生源就不比美国哈佛大学的差,但我们要考虑的是,怎样把高质量的生源悄枝变成高质量的人才。 ”杨表示有信心随着经济的发展、科研条件的改善,继本世纪的华裔科学家之后,中国本土的科学家必将于下个世纪在重要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中国本土出生、成长,并在本土出成果的科学家要获得诺贝尔奖,从现在算起,20年足够”。 丁肇中 1976年12月10日,40岁的丁肇中赴瑞典皇家 学院领取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诺贝尔奖自1901年开始颁 发,从那时候起至1976年的75年中,丁肇中是第三位 金榜提名,获得此项殊荣的中国血统科学家。 在隆重的颁奖 仪式上,他先用汉语然后用英语发表了著名的演讲。 他说“ 得到诺贝尔奖是一个科学家最大的荣誉,我是在旧中国长大 的,因此想借这个机会向发展中国家的青年们强调实验工作 的重要性。 中国人有句古语:‘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这种落后的思想,对于发展中国家的青年们有很大害处 。 由于这种思想,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学生们都倾向于理论研 究而避免实验工作。 事实上,自然科学理论不能离开实验的 基础。 特别是物理学,它是从实验产生的。 我希望由于我这 次得奖,能够唤起发展中国家的学生们的兴趣,使他们注意 实验工作的重要性。 ” 在美国出生的中国人 丁肇中祖籍山东省日照县。 1936年1月出生在美国 密执安州的安阿伯,当时他的父母正在美国进行访问。 后来 ,丁肇中曾这样说起过自己的身世。 他说:“我在第二次世 界大战初期出生在一个由教授和革命志士组成的家庭里。 我 的父母都希望我出生在中国,但在他们访问美国时,我提早 出世。 由于这个意外,我成为美国公民。 这个突来的小插曲 ,却也影响了我的一生。 ”他出生3个月后,随父母回到中 国。 丁观海教授一家人回国后不久便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七 ·七事变”,孩提时代的丁肇中,伴随着兵慌马乱的岁月。 他回忆这段时日时曾说:“我在出生3个月的时候回到了中 国。 由于当时中国的境况,我一直是个难民,不断地从一个 地方逃到另一个地方……”其父丁观海先在山东大学执教, 1938年到重庆大学任工程学教授。 母亲丁隽英任四川教 育学院心理学教授。 丁肇中的童年是在中国大陆度过的。 起 初就读于重庆磁器口小学,直至抗战胜利后,随父母迁到天 津,勉强念完小学。 1948年冬,丁观海到台湾省台南工 学院教书,并举家迁至台湾。 1956年9月他只身赴美, 进入密执安大学工学院研读。 起初学的是机械工程,后来他 发觉自己的兴趣主要在物理方面。 第二学期,他选了些物理 学和数学的课程。 大学第二学年,他转到了自己感兴趣的物 理系。 1959年他毕业于该校研究院,取得了数学和物理方 面的两个工学学士学位。 翌年又获得理学硕士学位。 他还以 优异成绩获得美国原子能委员会特别奖金。 不久又获得美国 科学基金会奖。 1962年,丁肇中获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 。 直到1974年夏末秋初,丁肇中的实验进入到关键的 时刻,高能加速器中质子相撞,每时每刻都在牵动着他与同 事们的心。 当他们将粒子质量的方位降到30—40亿电子 伏这个范围的时候,突然间一个新的粒子出现了,它以极长 的寿命分解出正负电子。 丁肇中此时兴奋极了。 不过,严谨 、慎重的这位华人学者并没有立即宣布这一发现。 从8月至 10月,他们又进行了多次这样的实验,待取得无懈可击的 数据时,丁肇中才于1974年11月12日向全世界公布 了这一惊人的成果。 科学实验有很多趣闻。 丁肇中的实验是 在东海岸进行的,正当他已经捕捉到瞬息万变的J粒子的时 候,在西海岸,美国物理学家希特带领他的斯坦福研究小组 也发现了这种新的粒子。 的来,东海岸和西海岸发表的实验 报告几乎一样。 不同的是,对这种新粒子,丁肇中称之为“ J”,希特呼之为“Ψ”。 那么到底是谁首先发现这种新粒 子的呢?这是一桩难分难解的悬案。 因此,丁肇中和希特同 时获得1976年的诺贝尔物理将,他们所发现的新粒子被 称之为J/Ψ粒子。 [李远哲] 1936年出生于台湾新竹县,1965年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博土学位后,先后在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和哈佛大学任博士后。 1968—1974年在芝加哥大学任教,升为教授,1974年又回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化学教授。 曾在哈佛大学和李远哲合作从事分子束研究的赫希巴哈教授称赞他为“惊人的实验天才”。 后来李远哲发展了赫希巴哈用交叉分子束研究分子反应动力学的思想,创造了新的一代交叉分子束装置。 用此装置来研究分子反应动力学所得到的信息和反应过程的细节远远走在反应轨迹的理论计算前面。 这是世界上最好的分子束装置。 李远哲被誉为“分子束化学真正的实现者”。 到1986年为止据不完全统计李远哲发表的各种论文有180多篇。 李远哲还在反应动态学、光化学、光谱学、分子间与分子内能量传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 1986年李远哲教授荣获诺贝尔化学奖、1986年美国化学会德拜物理化学奖、美国国家科学奖。 他是获奖中最年轻也是近十年来研究成果最多的化学家之一,也是获诺贝尔化学奖的第一位华裔化学家。 李远哲是中国人,他在祖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中也做了一定的贡献,他帮助台湾省搞原子分子研究所,1986年指导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建成分子光束激光裂解产物谱仪。 对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复旦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等单位的分子反应动力学方面的研究工作也给予了很多指导。 在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二天,朱棣文说,他骑着自行车,朝着目标往山路上攀爬,达到了目的地。 这种攀登高峰的踏实感受,也只有在努力过之后,才能真切地感受到。 掌声响起。 在瑞典皇室、全球顶尖学者以及贵宾一千四百人的目光下,1997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华裔朱棣文正站在学术最高殿堂之上。 此时此刻,尽管欧洲正飘飞着圣诞季节的白雪,朱棣文心里却是无比的炽热。 从瑞典国王古斯塔夫十六世手中,他接下了荣耀,脑子里闪过的是许许多多在实验事里度过的日子——看着实验结果成功失败,起起落落……而今,他终于精精确确地以“光束蜜糖(雷射制冷捕捉技术,Laser Cooling Trapping)”抓住了原子,从而拥有了学士界最闪亮的光环,永远在世界物理学的史册上留名。 朱棣文,这位史丹福大学第一位华裔教授,学生喊他Steven。 平日里习惯穿着淡色长袖衬衫,袖子整齐地卷得高过手肘,显得很是清爽自然。 自从1997年10月14日凌晨那个划破宁静夜空的、来自斯得哥尔摩的电话传来喜讯,他和他的家人便开始不得清静。 从那时起,他就被媒体包围着。 但是,即使是这样,他仍是一身简单的休闲服装,在电视、报纸、杂志上出现。 他还是一样的他。 朱棣文祖籍是中国江苏太仓。 1948年2月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士市,1970年毕业于罗彻斯特大学数学及物理双学士,1976年获柏克莱加大学物理学博士,并在学校从事两年博士后研究。 1978年,他到美国贝尔实验室担任电磁现象研究员,五年后,升为电子学研究部主任,并在1987年赴史丹福大学任教授至今,曾于1990年担任系主任。 1993年,他与另一名研究学者共得国际大奖沙乌地阿拉伯“国际科学奖”,两人合得奖金约十万美金。 同年又被选为美国科学院第130届院士。 1996年,荣获古根汉研究奖,并获美国物理学会学术奖。 这次诺贝尔物理奖,朱棣文是与马里兰州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科学家菲利普斯以及法国科学家柯恩但诺吉一同分享这分殊荣。 三人同时共分诺贝尔奖金约100万美金。 朱棱文是继1957年的杨振宁、李政道,1976年的丁肇中和11年前的李远哲之后,第五位获诺贝尔奖的华裔科学家。 在他之后,还有一位华人——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崔琦又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六位华裔获奖人中,除李远哲为诺贝尔化学奖外,其余皆是物理奖。 朱棣文的获奖研究,得追溯到十四年前。 当时他还是贝尔实验室的一员。 在低温物理的研究领域中,“光束密糖(Molasses)”这个物理学名词它让朱棣文“甜在心中,爱不择手”。 原来“光束蜜糖”指的是利用雷射光达到冷却气体的效果。 朱棣文他们所进行的“雷射致冷捕捉”,就是利用雷射冷却原子后,能够进行精确测量的研究。 原子在室温中非常活泼,以百公里的速度活蹦乱跳,若利用雷射光达到冷却,气体冷却至几近绝对零度,原子一旦陷入,也在此时活动得非常缓慢,再利用光与原子交互作用的时间拉长了,便可用来精确测量物理量。 这个研究最重要的是如何应用。 事实上,朱棣文最常引用的例子就是“重力测量”,这样的解析早已令学术界和科技业界感到惊喜乐观。 利用原子在超低温状态时,科学家可进行重力分布研究,最佳的运用方式就是在油田勘探方面。 这项应用将使得石油开采成本降低很多,己有不少石油公司对这项研究非常有兴趣。 相同的应用还可能发现环宙间更多的秘密得以找到答案。 另一重大应用则在生物物理,也是利用雷射致冷捕捉技术,可以解读DNA。 朱棣文的父亲朱汝瑾也是当代科学家,1949年自大陆来美,现在已有八十高龄。 朱汝瑾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化学工程博士,他的妻子是当年曾在同一大学念经济系的朱李静贞。 朱汝瑾和朱棣文同属台湾的中央研究院院士“父子档”。 朱父于1964年当选第五届院士,朱棣文则在父亲以及另四名院士崔琦、卓以和、顾毓秀以及田炳耕共同推荐下,于1994年以高票获选为院士。 朱汝瑾曾在美国圣路易、维吉尼亚、纽泽西等多个大学任教授,还担任过美欧地区化工、石油、太空等六十多个企业公司的顾问。 朱棣文是家中的老二。 他的哥哥朱筑文为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博士,哈佛医学院毕业,现在是史丹福大学医学院教授。 弟弟朱钦文是哈佛法学博士,现为洛杉矾执业律师。 这个家庭,真的称得上是一个“博士之家”。 作为一名成熟的科学家,朱棣文有着自己的人生皙学。 他常说:“我们不一定要是天才,但我们知道自己的目标和计划;我们会时常受到挫折,但不要失去热情。 ” 虽然朱父和三个杰出的儿子都是顶尖科学人才,其实,当年朱父不太赞同朱棣文念物理,因为“这一行要出头太难了”。 从小就爱画画的朱棣文,父亲觉得或许建筑对于他是个不错的出路。 然而,身上满是物理细胞的朱棣文把绘画的天分用在绘制物理结构图上了。 好在父亲后来并没有太刻意地阻拦他;而他,也终于以自己的努力,冲破了这条被视为崎岖的路。 在学生及友人眼中,朱棣文有着浓厚的科学家气质,而且饶富幽默口才。 他常常能即兴地发表学术演说,深度中还能穿插趣味。 无论是在研究上、工作上,甚至是教学上,他都有一套“以退为进”的哲学。 他对自己、对学生并不会定下过高的要求,他觉得从工作中得到成就,才会激起更旺盛的动力,使自己更有信心。 他酷爱运动,每周五固定骑自行车到校园,并趁着实验空档“溜车”。 在他,运动带来的爆发力正如同物理实验中击出的美丽火光一般,是物理之“力”与人生之“美”的结合。 朱棣文在研究中兢兢业业,悠游于物理的世界中。 在他,获得全球的认同,是否是自己最大的心愿?朱棣文却答:视自己为一名科学家,最大的希望是无论在未来十年、二十年,甚至上百年以后,自己在斗大的实验室中的成果,能够对人类产生贡献,与人类的生活真正的结合在一起。 瑞典皇家科学院九八年十月十三日宣布,把一九九八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德国科学家霍斯特·斯托尔默、美籍华人科学家崔琦和美国科学家罗伯特·劳克林,以表彰他们为量子物理学研究做出的重大贡献。 崔琦和斯托尔默在一九八二年对在强磁场和超低温实验条件下的电子进行了研究。 他们将两种半导体晶片砷化镓和砷氯化镓压在一起,这样大量电子就在这两种晶片交界处聚集。 他们将这种晶片结合体放置在仅比绝对零度高十分之一摄氏度(约摄氏零下二百七十三度)的超低温环境中,然后加以相当于地球磁场强度一百万倍的超强磁场。 他们发现,在这种条件下大量相互作用的电子可以形成一种新的量子流体,这种量子流体具有一些特异性质。 一年之后,劳克林教授对他们的实验结果做出了解释。 在这一发现的基础上,科学家又陆续作出一些重大发现。 这三位科学家的成果是量子物理学领域内的重大突破,它为现代物理学许多分支中新的理论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崔琦因此获得美国著名的弗兰克林奖。 崔琦在互联网自己开设的网址上称,他的主要学术兴趣是研究金属和半导体中电子的性质。 他的这些研究将可应用于研制功能更强大的电脑和更先进的通信设备。 崔琦,一九三九年生于中国河南省,五十年代到香港接受教育,一九五七年在培正中学毕业,随后到美国继 续深造,一九六七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 此后到贝尔实验室工作,在美国,贝尔实验室被称为“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摇篮”,崔琦正是在这里和施默特发现了分数量子霍尔效应(1982年),两人因此在1998年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一九八二年至今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目前他从事电子材料基本性质等领域的研究。 崔琦的妻子是挪威裔美国人,他们有两个女儿,长女爱琳曾在武汉留学。 在美国,据新华社引述崔琦教授来自中国的学生李济群等人介绍,崔琦为人随和,但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 他思维敏锐,在师生中威望很高。 十三日清晨崔琦像往常一样来到学校,当大家向他表示祝贺时,他像平常那样微微一笑,只说了句“谢谢”就躲了起来。 据介绍,崔琦非常关心祖国,经常与中国学生谈论祖国的发展情况。 没错吧
有关历史人物的作文
给你一些素材吧,自己活学活用到作文中。 1. 孔子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大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一向被尊称为“圣人”。 这位饱学之士,却发出了“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的感慨。 孔子曾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虽然郯子之徒,其学问不及孔子,但孔子虚心求学的态度却令人钦佩。 在孔子看来,众人的才识和智慧,其中一定有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2. 庄子(1)生有所息是一种超脱一种自然,这不仅仅是休息,更是灵魂的自由与憩息,正如那平原上的大河,是遍历风尘的安详地徜徉。 那槁首黄馘的庄周,汉水垂钓的庄周,在夕阳西下中隐去了的他的身影。 我看见他的心有如秋日的湖水一般的清澈,在那悠悠的岁月深处,远方的大哲用一生换取山林川泽中灵性的解脱。 于是我开始懂得,生有所息,不是简单的休整上路,而是一种无上的境界。 (2)“水击三千里,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持竿垂钓的庄子,有人劝他涉世为官,他漠然视之;他孤傲的心灵走不进浑浊的仕途。 他出乎其外,超然尘世,视楚国相位而不顾,跳出浑浊秽气的世俗;他又入乎其内,独善其身,甘做一棵在清风中独立看守月亮的大树,把持着那洁白的美德,“享受”着逍遥的人生。 庄子知入知出,一生朝气蓬勃,光霁月明。 他面对一池澄清秋水,背对功名利禄,他的心就如同身边流淌的溪水一样清澈,洁净。 他超然的心态注定他与搭拿仕途无缘,但正是他“出入”和谐的心知旦搭态,才成就了他逍遥的一生,才使他留下了“水击三千里,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这样汪洋恣肆的篇章。 3. 勾践他站在田里,举起锄头,奋力耕耘着,豆大的汗珠顺着他的额头流过他俊美的脸庞,滴落在田地里。 他不是一个普通的农夫,他是勾践。 他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还要亲自做夫差的马前卒。 回到会稽他就亲自耕种,做到非其亲种则不食,非其妻所织则不穿。 吃着粗陋的饭食,还要舔尝苦胆;躺在柴草铺上休息时,还在思考着招揽八方的人才。 他一刻也不懈怠。 他为什么要这样辛苦呢?国亡了,他可以逃走,可以隐居,可以平静地终老一生,然而他没有!因为他没有忘记国君的责任,没有忘记亡国的耻辱!在他的心底,铭记着他向夫差俯首称臣那一刻的心痛,铭记着他的子民迎他回到会稽时满眼的泪水!这铭记,使他可以忍受苦胆之苦,柴薪之硬!4. 屈原(1)“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子从长长的历史甬道中走出,带着一身正气凛然,带着满腹诗书才华,然而个性的棱角在世故的社会中又何以保全?于是,为了皓皓之白,为了独醒于世,屈子选择了“悲壮”之路。 在滔滔的汨罗江水中,他将自己洗刷地如此透彻清澄。 但当他忘记了混浊的天下之时,他又何曾记得还有千万的百姓与自己远大的理想?(2)情感、这一人类与生俱来的元素在一代仁人贤士的一生中抒写得淋漓尽致。 他们将真迟举情吐露,活得满满洒洒,坦坦荡荡,屈原便是这样一位真性情的人。 他高唱“长太息以掩涕今,哀民生之多艰”。 他高呼“亦余心之所善今,虽九死其犹末悔”,他将一个臣子的心掏出来呈现在众人面前,不矫饰,不造作,终于,他的性情铸就了他的英名,他从此不朽。 (3)“众人皆醉我独醒”,“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爱国志士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面对支离破碎的祖国,面对饥寒受苦的老百姓,作为士大夫却束手无策,纵身跃入滔滔江水中,为后世可歌可泣之人。 他找准了自己的位置,他是一名为黎民百姓谋幸福生活的士大夫,面对朝廷的腐败束手无策,只好投身于海,为祖国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4)披发行吟河畔的是屈子。 楚国的落日染红眼前的汨罗江,子兰谗言,郑袖内惑,人民如涸辙之鲋,喘息挣扎。 屈子的坚持有用吗?恐怕他自己也不得不摇头叹息。 楚国灭亡之时,也是他命尽之刻。 他把政治家的身份远置于诗人之上。 “人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生不为诗人,死的方式却是诗人的。 执著如屈子,你怎听不进“圣人不凝滞于物”呢?5. 项羽(1)项羽,昔日的楚霸王,纵然有盖世神功也无法改变楚国破灭的事实。 乌江旁,他已被敌军层层包围,空气中飘荡着象征繁盛的楚歌,悠远婉转。 此刻,他刚毅无比的心开始脆弱起来,看到四处躺着的无数兄弟,他懊恼曾经的刚愎自用,悔恨楚国的大好局势和弟兄的生命葬送在自己手里。 怀着深深的自责,他把刀架在了自己脖子上,刹那间,血染红了乌江河畔,倒映着半边天空。 残阳如血,楚歌依然哀婉缠绵。 一个巨人倒下,却留给后人无限的感慨。 (2)“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在《垓下歌》中流露出了几分哀愁,几分无奈。 在我看来,他是充满棱角的多边形,纵使有豪迈的气概,称霸的壮志,却只能在四面楚歌之时放纵形骸,苍凉的歌颂只能让滚滚的乌江为之伴奏,又有何颜面见江东父老?他的锐气,他的突兀,他的彰显,让历史也惧怕三分。 “序八州而朝同列,吞二州而亡诸侯”的始皇已将天下扰得惶惶不得终日,哪又容得项羽的“力拔山兮气盖世”?6.苏武生无所息,是一份坚忍一份执着。 奋发图强,乐以忘忧,或许有些无奈,煮灯黄卷,宵衣旰食,或许有些寂寥,悬梁刺股,囊萤映雪,或许有些孤独。 但是,我们的追求,是治国平天下。 于是我看见苏武,比大漠还要古老的汉使,守望着他的高原,大漠的风雕刻出手掌的龟裂,大漠的霜雪染白了他的双鬓,草原上的树孤独地守望着自由,鹰群年复一年地画出亘古的弧线,我听不见他的哀叹,只看见光滑而秃的汉节,是的,它在诉说着尊严、自由与气节,于是我懂得,生无所息不仅是生活态度,更是生命流淌的血液。 7.司马迁(1)当你一个人孤独地坐在那阴湿的牢狱里,等着最后的决断。 你,一个小小史官,没有多少家产,面对这样的牢狱之灾,你只能做出屈辱的选择……有谁知道那一刻你的内心所滚动的痛苦和无奈,有谁能体会到你内心所翻腾的屈辱和泪水?假如时光能倒流,我想握住你的手,我想告诉你一句话:在亿万中国人的心中,你,司马迁,就是一个大大的英雄!你以你瘦弱的躯体,铸就了中国人心中永远的魂魄——屈辱非但没有消灭一个人的人格,反而成就了他的非凡的伟大!(2)司马迁刚直与坚韧。 面对残酷的刑罚,面对众人的嘲笑,他没有屈服,他依旧屹立在历史的巅峰上。 “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刚正不阿,留作正气满乾坤;幽怨忧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正是太史公的凛然正气,才能使得他站在人生的高峰上呼啸:“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3)微笑的脸,自信而刚强,柔和而不屈,以不变应万变的从容潇洒。 怪不得,一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终于成就了你,那位以一张永葆微笑的脸化屈辱为力量、化鄙薄为斗志,“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人。 极刑之下见勇夫,因为《史记》,你留给了世人一笔最大的财富;因为微笑的脸,你留给了我们永远的崇敬。 (4)曾经身处那样险恶的环境,忍受着世人的嘲讽和内心的痛苦,太史公却凭着自己的奇崛神笔,以刚毅之心正直之气来书写历史,书写两千年的沧海桑田。 于是,他的名字便与他的不朽著作一起载入史册,那张悬着两滴清泪的脸也与他的精神一起沉淀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后人对他的光辉评价: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8. 刘禅他坐在那里开心地笑着。 耳边响着美妙的音乐,嘴里品着美味佳肴,怀里抱着美女佳丽。 丝竹琴韵里,听不到大臣们讨论争执的吵闹;酒香芬芳里,嗅不到战火烧过城池的刺鼻的呛味;美女的流波眼光里,感受不到剑阁栈道凄凉的冷月。 他已经忘却了他是刘备的儿子,蜀汉的国君!他真的觉得这样很好,没有政务缠身,却有荣华享乐。 父辈暴霜露,斩荆棘,才有尺寸之地。 子龙在乱军中拼死冲杀的目的,父皇在追兵前不弃百姓的良苦用心,孔明在《出师表》中的耿耿忠心,他刘禅全忘了!如此富庶的天府之地,他举以予人,如弃草芥,实在令人寒心。 9.诸葛亮(1)柏树茂盛繁密,我飞上树梢,在清明的空气中,闻到了英雄的气息。 他是卧龙,身居山林之间,也很清高。 但是后来他离开了,去了战场,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他很快乐,因为他帮助了朋友,帮助了那个三顾茅庐以真情把他请出了山的人。 他在战争之中,感到自己活得很充实,终于留下了“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的美名。 位置的正确与他的坚守位置,让他在阳光中感受到快乐。 (2)五丈原的军帐内,一盏油灯映照着他———诸葛孔明憔悴的面庞。 蜡黄的脸上显露着他的不甘,口中喃喃道出的是对后世的无尽牵挂。 帐内四周站立的官员早已热泪盈眶。 终于,一阵秋风袭过,那盏油灯即刻熄灭。 五丈原内哭声响彻一片。 又何止是五丈原,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多少后人为这位旷世英才潸然泪下。 尽管蜀汉依然只能偏居一方,遥望中原;尽管,人们对汉业的光复仍然只能去期望;尽管,孔明还留下了太多太多的未完成。 但是这些早已被人们忘却。 人们只记得他的忠心为主;人们只记得他为了三分天下而鞠躬尽瘁;人们只记得他为无处容身的汉业打下了基石。 人们早已将孔明奉为神明,而孔明,也成了中华民族智慧的化身。 10.陶渊明(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国的文人里,又有谁能将心澄净到如此境界,以至于只剩下南山之菊?陶渊明选择了归隐之路。 这一路走得潇洒,走得清明。 然而,陶潜除了饮酒采菊之外,还做了些什么?这或许连他自己都无法回答。 归隐之路为中国无数文人选择,但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言:“自我完善式的道德导致了整体上的不道德。 ”或许是历史的机缘,促成了一座文学的丰碑。 但历史的路若要向前延伸,凭千万个陶渊明能够走出吗?(2)晋代田园诗人陶渊明也曾热衷于官场,想在仕途上一展自己的抱负。 但当他做了彭泽县令,了解到官场的黑暗以后,便毅然辞官归隐,“羁鸟倦旧林,池鱼思故渊”,他还是喜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从此躬耕农田,不问世事。 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实现了他的人生价值。 (3)陶潜伴着“庄生晓梦迷蝴蝶”中的翩翩起舞的蝴蝶在东蓠之下悠然采菊。 面对南山,渊明选择忘记,忘记那些官场的丑恶,忘记自己遇到的所有不快,这是心灵的选择,这是过河人在“河”的两岸所做出的明智的选择,这更是明智的“摆渡”。 (4)是那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士,是那个“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的雅人,是那个“戴月荷锄归”的农夫,对!是他,是这享誉文坛百千年的陶渊明。 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挂印归田园。 他忘却了官场的失意,忘却了仕途的不达,却记住了世人的愿望,写出了心中的圣地——桃花源。 (5)远离尘世,隐归田园,看花开花落。 陶渊明生活很清逸,很自由,像蓝天中的白云,像大海中的鱼鳞,因为有菊,那颗渴望自由的心被官场的牢笼束缚太久了,难道没有什么寄托?选菊吧!清新淡雅,与世无争,不正像他不羁的性格吗?是陶诗将心寄托于菊,寻回了一方心灵的净土,也是陶诗让菊带上了品质高洁,与世无争的高姿态帽子流传至今。 (6)一簇簇幽幽香菊在院子里静放,娇美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山涧清泉一直流过家院门口。 早上,雾色渐渐散去。 透过微薄的阳光,一位老人拿着锄头,提着竹篮,向院中走去。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他吟唱诗句,步履悠闲地跨进了院子……他便是陶渊明。 幽幽香菊与他为伴,下地耕耘自给自足。 闲暇时,便以清泉沏上菊花茶,细细品味;农忙时,便与菊花相枕相依,乐在其中。 陶渊明的确生活得自在,他的身上处处洋溢着与众不同清闲与旷达!11. 王维我看到王维从深林中缓缓走来,带着微笑,带着禅意,轻轻吟诵:“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顿时,一轮明月由心中升起,照亮了人生幽暗的道路,一股清泉由心底涌出,洗去了我尘世中的烦躁。 走在这条禅意的道路上,我用深情的宁静俯视它,用恬淡去亲吻它,用真诚去抚摸它,因为,我足下的路——平淡,幽远。 12.李白(1)李白道“行路难”,却一直在走。 走着笑着红尘,走着辞别故友。 一壶浊酒,“歌遍山河八万里”;一叶轻舟,“惟见长江天际流”。 然而李白同样是位被上苍嫉妒的文人啊!嫉妒他的人——年少英才;嫉妒他的诗——出水芙蓉。 李白道“行路难”,却一直在走。 翰林遭贬,他“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流放夜郎,他“凤歌笑孔丘,一生好入名山游”!李白所走的路更让我佩服。 这样说虽有失公平,但我仍然觉得,李白人生路上的磨难哪里比陶潜与屈子少呢?但他却一直在走,因为他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一块宝玉,在僵硬的政治舞台上磨来折去,却无半点玷污与磨损!(2)李白洒脱,不寄托于高堂的庄严,不艳羡那官场的利禄,站在大唐的江山上,站在诗人的位置上,任清风涤荡心胸,随月辉起舞弄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他吟出了好大的斗志;“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他吟出了好大的气魄,于是,大唐的江山史册上又多了几分厚重、灵动的神气!难道能说无仕途作为的李白没有体现自己的价值吗不能。 (3)当李白不被重用时,他却仍能快乐地梦游天姥,却仍能举杯畅饮。 他对明天有着乐观的微笑。 当苏轼屡遭贬谪,他却仍有“泛舟游赤壁”的雅兴,有“浪淘尽千古英雄”的豪迈。 他对明天有着希望的微笑。 当屈原纵身投江时,我想他也一定带着微笑,因为他坚信他的“众人皆醉唯我独醒;举世浑浊唯我独清”一定会给后人带来思索和警惕。 (4)一勾弯月在冷凝处低悬,片片浮萍碎成摇曳的翡翠。 诗人一声长叹,涌起层层墨香。 李白的一生因为没有模仿世俗的不堪之流而铭留青史,因为舍弃了“钟鼓馔玉”,而做了一回真正的自我。 他的人生是成功的。 如果他像当时的士大夫之徒一样追求金钱和名利,而违背自己的灵魂,那么祖国的山河里便不再有他的飘逸长衣,历史里也便不再有他的名篇佳作为世人吟咏。 历史的雨没有下进太白的灵魂,他把一个真实的自己写进了历史。 (5)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遭人诽谤的李白,被玄宗赐金放还,虽有昭昭若明星之德,日月齐辉之才,终化为泡影,但他仍意气风发,“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酒入愁肠三分酿成月亮七分化为剑气,秀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 若无意气,他怎会有如此豁达的胸襟?(6)李白策一匹骏马,在昏黄的古道上奔驰。 然而,官场的尔虞我诈,世俗的道貌岸然绊住他奔跑的脚步,无情的现实冷却了他一腔热血。 是啊,想当年力士为我脱靴,贵妃为他磨墨,那该是他仕途上奔跑得最顺畅的时期啊。 可是,无意间他看到了力士谄媚的丑态和贵妃不可告人的笑,他觉得他应该永远让他奔跑的双脚停滞不前,离开这黑暗的金马门。 他清醒地知道,他宁愿散尽千金,只求一醉,也不愿摧眉折腰,做大唐的“御用文人”!于是他带上一把佩剑,把一杯酒去寻访他暂且放在名山的白鹿,永远跨出黑暗的仕途之门。 昔日他骑卸赐骠马奉诏奔驰,今日他骑白鹿奔向他梦寐以求的远方。 浊酒深酌,重返喜地,寻幽豪饮,同销万古情愁,南下吴越,梦游天姥,齐叙难酬鸿志。 奔跑让他屡跌屡撞,奔跑又让他获得心灵的超越——思想,永远在徘徊和失意中成熟。 (7)“不事权贵”的青莲居士,曾放荡不羁地笑骂孔夫子,曾让“一骑红尘妃子笑”的杨玉环为其碾墨,让高力士为其脱靴。 这是多么“异端”之举,多么荒谬之行。 然而太白见不容于世之滋垢时,便愤然离去了。 没有易安居士那“这次第,一个愁字了得?”的忧伤,也没有柳三变“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悲哀。 一句“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植一杯水”的笑叹而已。 (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意气风发的李白,对前途充满着无限的憧憬。 他想通过官场仕途一展才华,报效国家,挥洒人生。 然而,多年的官场生活,多年的仗剑游历,让李白反思起来。 有过得意,也有过失意,他终于看清了从仕之路的艰辛与黑暗,高力士为其穿靴实则铐住了他的双脚,朝廷赏赐实际上是主子施舍的乞食。 于是“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以美酒清洗心中的抑郁,以山泉清洗世间的污秽,每一次醉后醒来,他又重新开始放眼世界自然,跋涉大江南北。 他始终有一种信念,始终有一种火热的诗情冲动,始终有超俗的“出入”的洒脱!因此,他虽不被朝廷重用,但却不被世事摒弃,也不被百姓遗忘。 于是他不断地重拾希望,不断地将自己“大隐于市”,也许他的人生哲学便是“宇宙人生,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吧!李白啊!不愧为“诗仙”,却是个依市而居的仙人。 13.杜甫我多想握住你的手啊!让我感受一下这神奇的手。 这手写下了多少千古鸿文!多少名诗在这手下诞生!笔底波澜,民间疾苦;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这不正是你的写照吗那句话我已烂熟于胸。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具倶欢颜。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无数人感动、折服。 这是一个怎样宽广的胸怀啊?这是一颗怎样仁厚的赤子之心啊?就让我握住你的手吧,让我摸摸那青绿色的血管。 14. 张继如果我们面对问题是理性的,而不因心情感情影响,那么你一定会成功的。 有这样一首诗《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此诗是中唐诗人张继所作。 当时的张继也是一个胸怀大志的学子,他受到家里的支持和朋友帮助学有所成进京赶考,想以此成功实现心申的理想和报答家人朋友。 可天公就是不做美,张继的第三次科考又一次落榜。 在回家的途中,张继路过苏州,夜宿江边。 看着窗外火红的枫叶,听着远处的钟声,张继伤感得失眠了。 他想到自己苦读多年的艰辛,想到自己朋友、家人的期望,可自己又一次的失败了。 于情于理他真想放弃,可如果就这样放弃又怎么对得起家人、朋友呢经过漫长的思考他最终理性地选择了放弃科考,去发展自己的另一片天地。 于是他提起笔写下了这千古绝唱。 一千九百多年过去了,当时的状元呢?当时的状元街谈巷议,穿红戴绿,可如今人们却把他忘了。 人们记住的是这不朽的诗篇。 正是张继理性地对待了自己的现状,而没有受到感情的拖累,才造就了张继最后的成功。 15.苏轼(1)苏东坡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物质匮乏,精神萧索,可苦难终使他振作、使他成熟。 尖啸的山风于谷口处受住,化为温柔的何须;湍急的河流于河口处放缓,化为宽广的浩瀚;绚烂的人生于苦难处收束,化为成熟与淡泊。 于是苏东坡从黄州突围,终成赤壁二赋,大江一词,名传千古,恩泽了后世无数书生骚客。 (2)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苏子有意气,虽遭官场与文场一齐泼来的污水,但他仍意气风发,“侣鱼虾而友麋鹿”,心胸豁达可见一斑。 (3)东坡披发仰天大呼“大江东去”,他面临的那些烦心琐事顷刻之间沉入滚滚波涛之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壮阔的滔滔江水让东坡选择忘记,忘记那些失意、悲伤,忘记那些仕途的不得意。 (4)是那个“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寒鸦么?是那个“一蓑烟雨任平生,何妨行啸且徐行”的行者么?是那个高唱“大江东去”的诗人么?苏轼,一个被宋神宗称赞为“才与李白同,识比李白厚”的千古大家,在遭受小人泼来的污水,遭受贬谪后,忘却了所有的失意。 他在黄州种地酿酒,“夜饮东坡醒复醉”,在黄州“倚杖听江声”,在黄州写下“大江东去”。 他总是那样的淡泊从容。 他总是将所有的痛苦失意抛之脑后,铭记着世间之美丽。 不然,何来“亲煮东坡肉”,何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旷达与豪迈?(5)孟德在赤壁低吟悲歌,周瑜在赤壁谈笑风生,而真正带给赤壁完美壮烈的是苏轼。 官场上的险恶风波并没有消沉他高昂的意志,生活上的清贫并没有销蚀掉他那乐观向上的心。 伴着涓涓细泉,聆听习习古风,故园神游中,苍银白发与皎洁月光交相辉映。 一尊还酹江月,多么豪迈的举杯,淡逝了多少哀伤及生活磨难——纪念苏轼,让我懂得了在困难逆境中应保持有奋勇向前的心……(6)苏轼这个曾经辉煌的文人,因黄州诗案而开始落魄,流落四方,辗转难安。 在赤壁的月夜,他心灰意懒,看“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做他那个神鹤翩跹而舞的梦。 面对如江水般深沉的失意,他看见风在山顶呼啸,盘旋,然后带着撕身裂骨的阵痛穿越漆黑的荆棘林。 刹那间,他心中郁结的块垒,缠绕的苦痛随风而散。 挫折,痛苦,唯有忘记。 16. 岳 飞(1)当风波亭上的月华失去了光泽,当你用含泪的眼看着一旁的儿子,也看着即将离别的山河,你,一个失去了士兵的将军,面对一杯毒酒,你选择了吞咽!有谁知道那一刻你的内心所涌动的情感,有谁知道你壮志未酬英年早逝的悲痛心情?假如时光能够倒流,我想握住你的手,我想对你说:你,岳飞将军,虽然你死于一场政治斗争,可是你早已成了民族魂!为了收复失地,你写下了“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誓言,谁能忘记你背上刻着“精忠报国”的字样啊!你的死,对忠奸二字做了最淋漓尽致地注解,在忠与奸之间筑起了一道分明的墙!(2)“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如此凌云壮志却被昏庸皇上的十二道金牌召回临安,英雄难以再倾力保家卫国。 纵然是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惆怅哀痛令人心酸,也敌不过朝野中奸佞小人的蜚言流语,最终只能背负着“莫须有”的罪名饮恨长辞。 但那句“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豪言壮语激情四射,永远震荡人们的心灵,回响在大地河山之间——纪念岳飞,让我懂得了何谓“精忠报国”的铁骨铮铮,澎湃着我爱国的血液……17.辛其疾(1)落日楼头,断鸿声里,犹见你这个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南宋小朝廷的苟安让你有如共工撞击不周山一般,在一次次地奋力抗争中遍体鳞伤。 你悲愤,你无奈,你拍胸,你哭号,你的震天长啸只换来同僚的白眼和朝廷的鄙弃。 你累了,醉了,俯在酒案上高吟“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 然而,稼轩,你是否看见,千百年来,有一位书生同样意气方遒,要与你同饮杜康,销汝块垒。 稼轩,你不是孤独的,你的金石之容,豪气贯虹,将永载青史,千秋万代!